1997年8月19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展示新成就迎接十五大实践篇

  东部的转变之六
居安思危的市场艺术
——东部沿海企业经营机制扫描
本报记者郑德刚
经营机制,这个曾被人们谈论很久而且仍在谈论的话题,在东部已逐步演变成为一部具有传奇色彩的剧目。推陈出新的名优产品、声势浩大的“市场运动”、百折不挠的竞争意识、居安思危的生存艺术,给这里的人们提供了无尽的创造空间和驰骋天地。
市场需求是产品创新的灵魂,产品创新的活跃与成功,决定着企业的兴衰存亡
在上海市区一条窄小的马路内,上海紫光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胡雄卿一边捧着快餐饭盒,一边对记者侃侃而谈。
1993年初,这家东南亚最大的专业机械企业转制后,虽然厂名换了,所有制结构变了,但企业的产品结构却没有发生相应的变革。到1995年初胡雄卿担任总经理前,这家老牌国有企业已累计亏损1100多万元、库存占压资金1200多万元。重负之下,公司处于半停产状态,30%的员工下岗回家,破产的阴影开始笼罩在人们的心头。
究竟是市场疲软,还是自己的产品不行?经过一番痛苦的思索和缜密的市场调研,胡雄卿惊讶地发现,紫光的“潜在”用户至少有1.5万户之多,而自己产品实际占有率只有6%,国际市场占有率几乎是空白。很显然,是自己的产品无法适应市场,而并非市场没有空间。
1995年,紫光公司根据市场“潜在”需求,推出3种新产品,结果其销售收入一下子占了全年总销售收入的30%。1996年推出的4种新产品,销售收入和利润分别占了60%和80%。今年,公司又推出8种新产品,销售收入和利润所占的比重已分别达到85%和90%。仅仅两年多的时间,紫光产品就一扫颓态,成为远销大江南北和海外的热门货,人均销售额相当于全国机械行业人均销售指数4倍。
事实上,紫光公司的成功,并不仅仅在于它开发的新产品,更重要的还在于它找到了一条连接产品与市场的通道。
胡雄卿在谈到自己的市场观时说,中国这么大,连外国人都到这里来开拓市场,我们却说自己没有市场,怪事!关键要看自己如何定位。国际上有影响的印刷和包装企业为争夺主导地位,都把竞争的目标集中在高自动化、智能化、高档次的产品开发上,而这些产品的市场仅局限在一部分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从而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一个“空旷带”,这就是我们开发的产品要占领的地带。我们开发高档次、高科技的产品当然可以,但开发的产品能满足“空旷带”层次的需要,效益反而更好。
在东部地区,很多企业有着类似的经历。厦门第二制药厂原是困难企业,该厂潜心抓市场调研,去年将一种新开发的药品投入市场,10个月生产了167吨,产品全部外销一空。具有60多年历史的全国大型制浆造纸企业广州造纸厂,根据我国印刷行业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开发出胶印新闻纸,逐步取代传统的普通新闻纸,产销率高达100%。
从产品品种成千累万的小商品市场,到名牌打向国际市场,在广大的东部地区,在每一个成功的企业背后,都有一个由产品和市场构成的强大动力源。根据市场趋势开发产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根据市场变化扬弃产品,这就是许多东部企业成功的“法宝”。在市场主导下形成的这种异常活跃的新产品开发机制,在使企业自身壮大的同时,也培育了市场本身,滚滚财富便由此而来。
“名牌”并非是企业永远畅行无阻的“护照”,只有求变革求发展的“名牌”才不会被窒息在严酷的市场竞争中
自1991年黑龙江省率先以省政府名义出面组织实施“名牌战略”以来,全国绝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和计划单列市在5年多时间里也先后制定或实施了“名牌战略”。中国经济开始进入了一个品牌竞争的时代。
无论从经济学的角度讲还是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名牌都是市场上最有魅力的宠儿,然而从市场竞争的角度看,每一个名牌背后,都暗含着隐隐的杀机。
江苏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无锡陶瓷厂。1979年该厂转产洗衣机后,“小天鹅”的名字开始在市场上广为流传。然而好景不长,在国内一哄而起的洗衣机热和外国品牌的强烈冲击下,“小天鹅”一只只飞出去,又一只只飞回来。到1989年,这只曾经漂亮的“小天鹅”已经被沉重的债务包袱压得几近窒息。
是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小天鹅”自身的瑕疵暴露了:产品老化、质量不稳。这样的“名牌”,其实已经是“死牌”了。也恰恰是这个将死的“名牌”,为今日“小天鹅”真正展翅高飞埋下了伏笔。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小天鹅”开始了真正的创业和变革。为提高产品技术等级,他们先后投资数亿元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模糊控制技术和管理手段,对原产品进行脱胎换骨式的改造和革新。从1990年起,“小天鹅”终于以不可遏制的力量,重新飞了起来。时至今日,“小天鹅”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全自动洗衣机生产企业,其在国内市场份额已连续6年高居40%以上,并远销海外30多个国家。
1992年,刚刚改制后创立不久的中国第一铅笔股份有限公司,便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当时全国铅笔年总产量高达50多亿支,数百家亏损面达80%的铅笔企业“相互残杀”。尽管中铅公司拥有“中华牌”和“长城牌”这两个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老牌“明星”,但竞相削价和大批水货的冲击使他们喘不过气来。
中铅公司只能背水一战,他们在依托名牌的基础上,在包装、品种、款式、装潢等方面,对老名牌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和革新,以每年30%的产品更新率推入市场。4年中,中铅公司的产品由过去的4个大类发展到9个大类,产品品种也由103种发展到258种,仅1996年就开发完成新产品60多个,新产品更新率达42%。
就是这样,“中华牌”和“长城牌”铅笔不仅顶住了市场的冲击,而且以高出其他品牌2倍的价格畅销不衰。目前,中铅公司每年的利润,相当于全国同行业其他所有企业盈利总和的95%。小小铅笔,终于写成了大块文章。
善于根据自身产品的特点去开拓市场,一个豁然开朗的世界也许就会出现
根据市场需要开发产品,这对企业来说多少有些“被动”的意味。如果从“主动”的角度出发,企业根据自身产品的特点去主动开拓市场、创造市场,一个豁然开朗的世界也许就出现在眼前。记者在东部地区采访时,很多企业家向我们谈到了这方面的感受。
广州珠江钢琴企业集团早在几年前就组建了“珠江钢琴营销共同体”,与130多个经销单位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工贸关系,形成了强大的销售网络。与此同时,珠江钢琴仍不失时机向销售薄弱地区主动出击,经过几年的努力,在原来珠江钢琴市场占有率较低的华北、东北、西北和华东地区建起了80多个销售点,每年销售钢琴达1.5万多台,为珠江钢琴雄踞全国市场前茅奠定了基础。目前,珠江钢琴的品牌质量、产销量均为全国第一,去年产量达5万多台,占全国总产量50%。
在全国服装市场占居着领先地位的宁波杉杉集团公司,8年前还是一个“只会吃奶的病孩子”。在市场经济的摔打中,杉杉集团悟出了要“抢占市场”而不能坐等市场的奥秘。8年中,他们先后在全国各地建立了20多家市场公司,建立了一支1200多人的专业销售队伍,在全国各大商场和各大中城市建立了500多家专卖厅、专卖店。几年过去了,昔日的“病孩子”已成为中国民族服装工业的排头兵,1996年整个集团完成销售14亿多元,企业净资产增长到近7亿元。伴随着企业的崛起,“杉杉”的大名已经作为我国服装工业的代表品牌之一而享誉四海。
既顺应市场,也左右市场,当市场的主人,在这种强烈的意识下,东部很多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立于不败之地。
改革开放10多年来,广东轻工总产值已连续10年居全国第一,1996年全省轻纺工业完成销售产值达1175亿元。在比较困难的条件下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有一个庞大的销售网作为依托。“市场”这个概念,早已被灵活的广东人从经济学家的课本中,物化为一个个具体的目标。有资料显示,在省内,1995年就已建立贸易网点100多万个,从业人员多达350万。与此同时,“广货”长驱直入外省,1995年销往外省的商品总额已达286亿元。如果从更大的范围看,“广货”出口海外市场总额已连续10多年居全国首位,去年达到1100多亿元,占全国外贸总额近40%。
要达到这样一种规模,既需要优质的产品、广阔的市场,更需要灵活、科学的经营机制。产品有生有死,市场可大可小,经营机制活了,企业就会立于不败之地。
在改革开放的洗礼中日渐灵活多样的经营手段,正在把东部越来越多的企业送上了成功之路,也给世人留下了越来越多的话题。


第1版(要闻)
专栏:

  人大常委会举行委员长会议
乔石主持决定8月25日召开第二十七次常委会
本报北京8月18日讯记者王比学报道: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议由乔石委员长主持,决定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于8月25日至29日在京召开。
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曹志汇报了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议程草案及日程安排意见。委员长会议建议的第二十七次常委会会议的主要议程有: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草案)》;审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草案)》的议案;审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法(草案)》的议案;审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关于在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的协定》的议案;审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关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的条约》的议案;听取和审议国务院关于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听取和审议国务院关于气象工作情况的报告;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审议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关于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代表提出的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审议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关于补选代表的代表资格的审查报告;审议全国人大代表团访问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玻利维亚、墨西哥三国情况的书面报告。
会议还听取了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项淳一关于《防洪法(草案)》修改意见的汇报。
出席今天会议的副委员长有:田纪云、王汉斌、费孝通、李锡铭、王光英、程思远、布赫、铁木尔·达瓦买提、吴阶平。


第1版(要闻)
专栏:

  为繁荣开辟天地
——记广东音像城
本报记者卢新宁
对于“时常出现奇迹”的广东而言,1996年5月广州机场路上落成的那幢漂亮的3层楼房并未引起过往行人的注意:这个城市的每个角落都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对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有了一份泰然。
然而,一年之后,这个挂着“广东音像城”巨幅招牌的地方却很令广东人刮目相看,并渐为全国关注。
作为正版音像制品的发行主渠道,音像城试业当天就显露旺盛势头。截至今年6月底,已有全国各地149家经营音像批发、出版单位来此安营扎寨;1.2万平方米的音像城内汇集的近2万种海内外音像制品,吸引了众多业内人士的热切目光;各地出版社和销售商的匆匆步履,源源不断地把正版音像制品推向全国。
夏季本是音像销售的淡季,音像城却仍保持全场平均日营业额200万元的佳绩……
“广东音像城的建立,是对我国音像事业的一个贡献。音像出版繁荣的文章大有可做”。在5月末广州热融融的繁华中,许多音像出版、批发单位对记者发出了这样的慨叹。
受命于危难
广东音像城坐落于交通方便、人流量大的机场路上,内外装修实用美观,设施齐备,硬件建设良好。但这并不是它兴盛的主要原因。作为正版音像制品的发行主渠道,广东音像城的出现可谓正当其时。
长期以来,流通环节一直是制约正版音像制品发展的“瓶颈”。正因为合法出版物缺乏一个通畅的、面向全国的交易场所,国有音像出版发行单位各自为战,缺乏竞争力,才导致了正版音像制品发行量锐减,加剧了地下渠道的活跃、非法出版物的泛滥。
太平洋影音公司副总经理李献民告诉记者,1995年,中国音像界的三大行业组织南方音像集团、中唱集团、联谊集团的老总们曾急聚杭州,图谋自救,讨论如何抵制盗版现象,占领音像市场,但未有结果。如今,广东音像城作为由政府直接监控的发行主渠道,担负着组织正版音像制品占领市场,引导市场运作进入良性循环的重任。
广东音像城上马又恰遇良机。近年来深入的“扫黄”、“打非”活动,特别是1996年冬季集中行动以来,作为“重中之重”的广东下大力气深挖非法光盘地下生产线行动,关闭取缔了为害全国的番禺易发电器商城、潮阳峡山音像城、走马岗出版物市场等“重灾区”,为正版音像制品的流通创造了有利的市场条件,纯洁了外部环境,此谓天时;广东是我国音像市场发展较早、较快的地区之一,音像制作、生产、销售单位多,客流量大,消费力强,此谓地利;中央有关部门和广东地方政府鼎力支持,音像出版、批发单位正在艰难地求生,此谓人和。
意外的收获
1996年12月28日,广东音像城试业当天,深圳音像公司就收到十几万的订单,其他场内单位亦有不俗成绩,这一消息使得广东音像界大喜过望。
新建的市场通常需要一定的培育发展期,才能够逐渐兴旺。试业前,许多有实力的音像批发单位都准备在进场后至少半年甚至更长一些时间亏损,然而实践结果与他们预料的相反。两个月后的调查表明,试业后,全场日营业额由第一个月的100万元左右上升至第二个月的200万元左右,一些经营较好的单位,最高日营业额近30万元,大部分单位都能盈利或持平。
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音像城里写下了美文。当初因担心“有场无市”而远远观望,因害怕“出生入死”而拒不进场的单位信服了。闻风而动的省内各单位,慕名而来的外省音像出版社、批发公司,争先恐后地涌入广东音像城。北京、河北、辽宁、甘肃、新疆、四川、陕西、湖北、江苏……先后有三十几个省市的单位南下进场。实力雄厚的上海声像出版社春节后也加盟其中,一下在音像城租用了2000多平方米的销售档位,以提高本社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下转第五版)
截止到1997年6月,深圳先科激光节目出版发行公司、中国国际广播音像出版社、中国唱片总公司、太平洋影音公司等著名国有音像出版单位先后在此落户,形成了以国有音像经营单位为骨干、集体单位为基础的经营群体,真正成为规模大、知名度高、产品数量多的全国性音像批发市场之一。
随着音像城的日益兴旺,新进场的单位普遍选择面积较大的铺位,不少进场较早的单位如深圳先科公司、中唱广州分社等深悔当初“气魄太小”,要求扩大营业面积,音像城的铺位变得越来越抢手。
市场里的感觉
大大小小的货车出出进进,熙熙攘攘的顾客来来往往,广东音像城一天天热闹起来。多年来面对困境心力交瘁、愁结难解的国有音像单位的老总们,脸上有了笑容。上海声像出版社的毛国柱感慨:音像城使一些奄奄一息的音像出版社看到了一线生机。
广东音像城由省社会文化管理协会一家主办,全省也只有广东音像城一家作为全省音像制品的批发总渠道,这从根本上保证了音像城的顺利发展。求新、求实、求好的广东人说,繁荣的文章与其说是要出版社去做,不如说要放到市场里来做。音像城不仅要给正版音像制品一个通畅的市场环节,而且要为他们提供一个完整的市场环境。
贵州四达音像有限公司发行部经理王宪讲道,过去出版社仅仅是制作单位,坐等定货,距离市场很远,甚至可以说是游离于市场之外,感受不到市场压力,产品与市场脱节的事时有发生。而今,音像城使出版社真正地“进场”——走入市场。
从制作室的后台走到市场前台的出版社完成了角色的转变,体会到市场的感觉。他们身处同行之中,眼睛看着顾客,直接地参与了市场竞争,深切地感受到了市场的紧迫感。
分散经营时,出版社之间互不来往,题材重复的事情时有发生。而今,偌大的音像城成为出版社相互之间沟通信息的渠道,也是了解市场需要的窗口,各出版单位守着阵地观行情、看走势。
音像城试业时中唱总公司主要负责人专程前来考察,掌握了音像制品的销售动态后,决定今年上半年把开发VCD产品作为重点,尽快推出一批质量好、品种多、包装美观、价格适中的VCD占领市场。珠影白天鹅音像出版社总经理金代远讲道,刚进音像城时,从这头走到那头,铺天盖地的卡拉OK的CD、VCD,我们这些搞音像出版的触目得很,也惭愧得很。很多出版社因此下决心开辟新题材,一时间带动了音像界产品结构的调整。
新的经营方式冲击了不完善的传统经营机制。音像城的建立,国有音像单位的进场经营,促进了音像单位改变以传统的订货会为主的发行方式,开辟了一条通达的市场渠道。
以往国有音像出版单位的产品依赖于各种批发商,其结果是增加了流通的中间环节,压死资金,造成三角债。深圳先科乐传播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李赞禧经理讲道,几乎每个出版社都有着“拿着好货求发行,货出多月没回音”的遭遇。现在,产销直接见面,音像出版社直接面向客户,钱货当即两讫,不存在三角债问题,资金回笼快。一家出版社老总高兴地称之为“卖完了钱在,卖不完货在”。
名声在外的广东音像城销售网络不断扩大,顾客来自全国各地。通畅的发行渠道使正版产品能自由落地,往往一个品种一出来就能消化上万张。珠影白天鹅音像出版社,春节后推出一批VCD,一张单碟就销出七八万张。中唱总公司在开业第二个月出品的《民歌经典》MTV,很快地就辐射到全国,这个公司的负责人去各地出差时到处看到自己的产品,感觉好极了。
不遥远的繁荣
国有音像出版单位被这个市场激活了。
音像城里汇集了众多实力雄厚的音像出版社、公司同场经营,自然产生了产品价格、质量、品种和经营策略的竞争;成行成市,自然形成了规模效益。目前音像城的音像制品批发价格已处于相对低位,引进版故事片VCD的批发价格在25元左右。有的零售商反映,现在正版和盗版的价格差正在逐步缩小,经营正版一样可以赚钱,不必冒风险经营盗版制品。福建东宇影视公司总经理肖锋告诉记者,他们决定将所有发行业务全部转到音像城来。
一家音像出版单位负责人说,过去海印和番禺市场的“鼎盛时期”,正版音像制品的销售量也根本不可能达到音像城现在的水平。音像城经营的良好态势,从一个侧面表明正版音像制品的市场占有量逐步提高。
良性竞争促进了正版音像市场的发展,并使出版社尽其精力和财力做繁荣这篇文章。
今年春节以后,音像城中的产品品种明显增加。目前,广东音像城上架的音像制品种类是试业初期的两倍以上,总计约2万种。各音像出版单位争先开发节目,投入市场。长期受盗版盗印影响,一直没敢将精力投入VCD生产的中唱总公司表示,进入音像城后才真正开始自己的VCD制作,他们抓住市场契机,推出的高品质的卡拉OK《春天的故事》,一个星期在音像城销出2万多张,现在还在追加。太平洋影音公司精心制作的VCD《邓小平》、《香港百年》在第一时间内走入市场,大获全胜。珠影白天鹅影音公司不久前推出的法国著名动画片9张《伊索寓言》VCD、13张西班牙的音乐动画片《莫扎特乐队》VCD,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大受青少年青睐。他们将《大浪淘沙》、《警魂》等60多部国产优秀影片制成的VCD,也供不应求。据悉,各出版社都在紧锣密鼓地筹划自己的精品。
中国音像出版业在市场的竞争中也显现了自己的不足:如产品结构仍待调整,卡拉OK在音乐节目中占了2/3,且新曲目太少,产品内容互相重复;故事片占有的份额偏低,满足不了群众的需要,稍有好一点的节目就抢购一空;科普、少儿体育教育类的音像制品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目前市场占有率小,品种较为单调,广东外语音像出版社是迄今唯一进场的教育出版社。
渐入佳境的广东音像城为中国音像事业的繁荣开辟了天地,但音像城若想保持今天的势头,繁荣的文章若想做大,还要看扫黄打非活动能否深入进行,违法经营活动能否有效清除,音像城的管理能否严密有序,音像产品的生产能否满足群众需求。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作为朝阳产业,中国的音像事业需要更多人的持久努力,呼唤更多的广东音像城。


第1版(要闻)
专栏:

  寻求经济良性发展之路
——长沙市工业结构调整纪实
本报记者沈兴耕贺广华
今夏的长沙,显得格外清凉;透过这份清凉,可看出长沙人的清醒。这个身兼全国“优化资本结构”和“城市综合配套改革”两大试点的湖南省会城市,历经近三年的探索与实践,找到了一种感觉,有了一份信心。
他们始终抓住国有资产经营这一重要环节,通过推动存量资产的流动与重组,以及资本的优化配置,不断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力度,为国有经济的良性发展,带来活力和希望。
割腕断臂纺织突围
纺织,曾与电子、食品、机械一道,并列为长沙市四大支柱产业。不曾想到,这个“巨人”几年之间便英雄气短,形枯体瘦。到一九九四年底,纺织系统三十八家企业无一盈利,亏损额占全市工业系统亏损总额的近百分之四十。
出路何在?割腕断臂,解体求生,这是明智而现实的选择。但这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长沙市从转换政府职能入手,将政府作为国有资本所有者职能与产权运营职能分离,在此基础上于一九九五年底组建了纺织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以授权经营方式,实施“盘活存量,资产重组,减人增效,转产分流”的总体改革方略,迈出了纺织系统“大突围”的艰难步伐。
湖南最大的毛纺织企业长沙毛纺厂,活不好,一时也还死不了。该厂原打算走技改和规模扩张之路,但凭自身实力,与同行业一流品牌竞争毫无胜算,与其硬着头皮求生存,不如投靠大树图发展。于是将眼光投向了同行业的龙头老大广东美雅集团,三番五次主动南下,在两地政府的协助下,终于在今年一月了却了心愿。如今,被广东美雅集团兼并后的长沙毛纺厂,仅用了短短四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技改项目,生产规模由原产三十万条拉舍尔毛毯扩大到六十万条,产品畅销海内外;
中南地区最大的丝绸专业厂家湖南绸厂,在濒于破产之际,在政府的协助和扶持下,利用身处繁华市区的地域优势,整体转向第三产业,兴办大型商贸市场,使企业绝处逢生。
…………
据介绍,两年来,长沙市纺织系统兼并破产了九家,“退二进三”十二家,股份制改造十家,总计消除债务近四亿元,使近二十亿元无效运转、沉淀呆滞的国有资产得以“止血”和再造。
令长沙市决策者们欣慰的是,纺织系统的突围与裂变,既惊天动地,又风平浪静。改革信心因此更加坚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
握紧拳头扶优扶强
如果说纺织行业的收缩和调整,是在一种被动状态下,不得已而为之的话,那么,全力扶持优势产品、优势企业和优势产业,则是长沙市一种自觉而清醒的结构调整思路。他们力图以工业结构上的优势,再造自身的经济优势。
“要大不大”,“说小不小”;资产不活,效益低下,这种结构上的“大而弱”、“小而全”,是长期困扰长沙市国有企业发展的主要症结。
透过这一症结,长沙市的决策者们忧虑地看到,多少年来并没有建立起像样的支柱产业、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群体,这不仅不能发挥一个省会中心城市应有的辐射带动作用,自身工业也是没有前途和希望的。
由此,构筑大工业、发展大产业、培植大企业、扶持大产品,成为近年来长沙市工业结构调整的重头戏;促使国有资本逐步由小向大集中、由劣向优积聚,奏响了长沙市企业改革的主旋律。
继一九九五年,长沙市选择十五户优势企业予以重点扶植以来,这两年一以贯之,始终集中力量,握紧拳头,全力扶“大”。全市每年投入技改资金超过二十亿元,政府并设立工业发展基金,每年由财政注入一个亿,主要用于扶优扶强;给优势企业按上缴所得税收入的百分之十八返还企业,转增资本金;允许优势企业按销售收入的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五预提技术开发费,列入成本,专款专用;实行技改贴息,对开发的国家级新产品,在三年内将增值税中地方分成部分的百分之五十返还企业;允许优势企业将百分之三的富余人员交市再就业中心接纳安置……
在政策倾斜的同时,以资本为纽带,兼并、联合、改组等多种促“大”改革举措,各显其能。
“九芝堂”与“神箭”同属国内知名中药企业,各过各的小日子,眼下都是“小康”水平。但人无近虑,必有远忧,规模不大,竞争实力不强是两家企业共同的“心病”。要在市场竞争中免于淘汰,携手联合乃为上策。
去年八月,两家企业正式联姻,组建成长沙九芝堂(集团)有限公司,同时以强并弱,兼并了市药材公司,新的集团公司总资产、年销售收入进入全国同行业十强;营销互补、资源同享、优势扩张,给这家企业集团带来良好发展前景。
类似这样优化组合的企业集团,还有以长沙水泵厂、电机厂、化工机械厂为主组建的长沙通大(集团)公司,以长沙啤酒厂、长沙酒厂等组成的长沙酿酒集团等。近两年来,长沙市大型企业集团公司已发展了11家。它们在资产重组后均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益,并带动一批相关企业的发展,一跃成为长沙市工业走向未来的希望之星。
但进行结构调整,建造“航空母舰”,远非一蹴而就,需付出巨大的改革成本。长沙市树立“大工业意识”,将“抓大”的思路,从国有预算内企业这个狭小圈子里跳出来,天地变阔了,改革成本也相应降低了。
长沙市委书记秦光荣介绍说:“我们讲‘构筑大工业’,是从‘三个有利于’出发,旨在将集体、乡镇、民营、股份、三资等各类企业一并纳入结构调整的视野之内。谁的实力强、科技及附加值含量高、市场份额大、产业关联度好,就重点扶植谁。”
在长沙,像“远大”空调、“旺旺”食品、“LG”彩管这样一些非国有企业品牌,竞争力强,带动辐射潜力大。仅“远大”,就有36种零部件,在全市13个小企业配套。特困企业铜官陶瓷公司机械厂,自去年揽下“远大”空调前后烟箱、燃烧机阀等配套产品后,业已走出困境。
依托城市整体推进
攻破纺织难点,抓住发展重点,仅仅意味着在整体搞活国有工业这盘棋中有了一个好的开局。长沙人并未因此而喜形于色,相反,他们清醒地意识到,改革与调整之路仍漫长而艰难,更何况更多的时候走在人家的后边!
以城市为依托,整体推进改革,是’97长沙“工业年”的热门话题。他们通过优化生产力布局,促使国有存量资产向新的经济生长点转移,为结构调整开辟一条新路。
拥有2500名职工的长沙钢厂,在钢材市场风云突变之际,陷入困境,到1995年底累计亏损3300多万元。“山不转水转”。企业新班子果断决策停止了炼钢、钢窗等亏损产品的生产,集中资金、技术等主攻效益较好的轧钢产品;同时,利用背靠火车站的有利条件,将临街厂房改造成长沙建材交易中心。
接连两步好棋,做活了长沙钢厂。去年扭亏为盈,今年来势看好,1月至6月已赢利500多万元。尝到甜头的长钢人一不做二不休,计划将二产业全部转移到郊区捞霞开发区,原厂区275亩地用于开发三产业。
在长沙,又何止一家“长钢”!市毛巾集团将工厂从繁华闹市搬迁到郊外,腾出原厂址搞房产,并在转移中调整产品结构,实现技术进步,同样扭亏为盈。到目前为止,长沙市六十多家地处市中心地带的企业,八成以上因“腾笼换鸟”、存量资产转向新的经济生长点而脱胎换骨。
几年来,长沙市抓住试点机遇,尝试和探索多种不同形式,分类指导工业改革,使希望的亮点,从更多的国有企业中涌现。据不完全统计,3年来全市先后引资嫁接改造了湖南造漆厂等300余家企业;租赁了负债2亿多、沉睡近3年的市高果糖厂等115家企业;破产出售了市塑料三厂等36户企业;它们犹如星星之火,点燃了工业结构调整的燎原之势!
工业结构调整,远不止是企业本身的问题,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深层次矛盾的解决,有赖于动员全社会力量,协同作战,分忧解难。综合配套,便成为整体推进改革的必然要求和现实选择。长沙市由政府牵头、各部门形成合力,在分离企业社会职能、分流企业富余人员、遏制“三乱”、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不断加大力度,为工业改革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职工住房、养老、教育、医疗以及生活服务等一系列社会负担,压得许多国有企业喘不过气来,这既扭曲了企业的主体行为,也削弱了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近年来,处于转轨中的国有企业大都陷入困境,企业办社会难以为继,引发出诸多新的矛盾。长沙市从切实化解企业历史包袱入手,着眼于资源重组和优化配置,于去年5月,一次性将市区48所企业子弟学校分离,移交给教育部门,产生良好社会效果;而今,他们又在紧锣密鼓,拟将企业自办医疗机构剥离出来。与此同时,住房、养老、失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线、再就业中心等一系列配套措施也相继出台。
3年来,围绕工业结构调整,长沙市从过去那种高投入、争项目、铺摊子的粗放扩张的经济增长模式中挣脱出来,转向了集约型、内涵式、规模化经济发展之路,他们向调整要效果,并从调整中寻求国有经济良性发展的内在动力,其多种探索和尝试,虽其艰难,但为高起点、高质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增强了后劲。截至目前,长沙市累计已有206个企业实现兼并联合,72个企业实施破产,70多家企业进行了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改造,消化分流下岗职工3万人。市属预算内工业企业亏损面和亏损额,已分别由1994年底的51%、4.94亿元减至去年底的24%和1.9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市扭亏增盈又有新进展。亏损企业比去年同期减亏17.7%,盈利企业盈利额比去年同期增长6%,独立核算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已下降到62.3%。


第1版(要闻)
专栏:

  成都国企十万党员挑大梁
本报成都8月18日电记者刘裕国报道:在深化改革中,四川成都市的国有企业10万多名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涌现出一大批技术标兵、攻关能手、理财行家和管理人才,成为凝聚职工群众,增强企业活力,促进科学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中坚力量。
目前,成都市国有企业经营管理骨干队伍中80%以上是党员,选拔培养的企业优秀年轻干部中90%以上是党员,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中58%是党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中45%是党员,被评为全国、省、市的500多名劳动模范中,党员占72%。
近年来,成都市国有企业党组织紧紧围绕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发挥骨干桥梁作用。在生产第一线开展党员身边无事故、无次品、增效益活动;在重点工程建设中,让党员上关键岗位,挑重担子;在实施科研、技改项目时,组织党员攻难关、打硬仗,在各自的岗位上创优争先,建功立业。成都抗菌素工业研究所所长、共产党员陈曾湘,80年代中期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科研、生活条件,回国后主持指导国内急需抗生素产生菌的研究,刻苦钻研十多年,研制出麦迪霉素、卡拉霉素和柱晶霉素三个品种。这些产品投产后,已实现产值30多亿元、利税10多亿元。去年初,成都玻璃厂投资5亿元的500吨浮法玻璃生产线动工兴建,工期紧,任务重,全厂400多名党员干部,夜以继日战斗在施工现场,提前7个月完成了主体生产线建设。
成都市国有企业党组织要求党员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市冶金、纺织系统一些企业党员领导干部开展向困难职工送温暖活动,为企业老干部、女职工和生活困难职工办好事、实事7000多件。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南宁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8月18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市政府的门前又增挂了一块国家园林城市的金色牌匾。南宁市是新近获得这一称号的四个城市之一,也是我国民族自治区和中西部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由于南宁市近年加大了园林绿化、环境整治、行业文明等精神文明建设力度,软硬环境大有改善,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共绿地率,都已超过国家规定的园林城市指标。(郑盛丰)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三峡二期工程开标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大坝、厂房主体工程,八月十八日在湖北宜昌正式开标。中标单位葛洲坝集团公司、青云集团公司、三七八联营总公司分别与业主单位中国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这标志着三峡工程一期工程基本结束,二期工程即将全面展开。二期工程合同总金额六十六亿元,计划六年内完成施工。(许正中季晓磊)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江阴长江大桥索塔主体工程完工
江阴长江公路大桥两个索塔主体工程8月18日全部完成。由交通部第二航务工程局总承包的该工程,创出了国内建设桥塔的新纪录。目前,大桥建设中技术难度最大的世界最大沉井和国内最大的索塔已通过专家验收。江阴长江大桥全长3071米,其中主跨1385米,一跨过江的大跨径悬索桥为“中国第一、世界第四”。(陈陆军)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中国海运集团在上海成立
中国海运集团8月18日在我国最大的港口城市上海宣告成立。这是航运部门实施两个根本转变、实施大集团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调整航运企业组织结构、提高规模效应的重大改革。该集团由上海海运集团公司、广州海运集团公司、大连海运集团公司等5家国有企业组成,总资产250亿元,拥有大型运输船舶413艘。(杨扬)


第1版(要闻)
专栏:

浙江温岭市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温岭除20多个无法通公路的海岛村外,现有840多个村庄全部修通了公路,客(货)车开到了农民的家门口。
新华社记者王小川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