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8月18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经济观察

  农业“三高”:引智是法宝
——山东蔬、渔、果业靠开放引进夺“金牌”纪事
马成广赵甲海
近些年,农业大省山东下大力气提高农业增长的科技含量,运用市场经济手段,积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采取各种措施,全方位引进国外智力武装和改造农业,既使粮食生产获得稳定发展,又使蔬菜、水产、果品、油料、畜牧业生产如虎添翼。最近,笔者就山东省引进国外智力最多、“三高”效果最明显的蔬菜、水产、林果业进行了采访,所见所闻,着实令人振奋。
建成全国“大菜园”
国外智力的引进、推广和创新是山东成为全国“大菜园”极为重要的一环。
首先是地膜覆盖技术的引进。70年代末山东省在农业部的安排下从日本引进地膜覆盖技术,首先在蔬菜种植上试验应用。到80年代初,这项技术已成为全省的重点推广项目,蔬菜生产获得较快发展。随着全省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山东陆续出现弓棚、大棚等各种形式的蔬菜保护地栽培。目前,全省蔬菜保护地面积已达230万亩,建成各类蔬菜大棚120万个,面积达90万亩。其中冬暖大棚达40万亩。笔者沿胶济线看到,地膜覆盖技术已在各种作物的栽培上广泛应用,特别是鲁中一带,铁路两旁的蔬菜大棚接臂相连不见边,绵延数十里不露黄土地。
其次是优良品种和先进栽培技术的引进、推广。如从日本引进的牛蒡,从欧洲引进的西芹、绿菜花、荷兰豆等,使山东省稀有蔬菜生产形成相当的规模。据统计,目前全省培育审定的蔬菜品种30多个,引进国外品种20多个,外省品种40多个,全省蔬菜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寿光蔬菜批发市场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这儿常年上市的蔬菜品种有120多个,辐射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真正成了“卖全国、买全国”的全国最大蔬菜交易中心、价格平衡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
目前,山东省蔬菜种植面积已达1629万亩,产菜5519万吨,居全国第一。
加快建设“海上山东”
拥有3100多公里海岸线和2000多万亩浅海滩涂的山东省,在加快建设“海上山东”的过程中,借鉴国外经验,积极推动渔业生产由“捕捞”型向“农牧”型转变。
引进坚持高起点、高附加值。1984年,山东东部沿海部分县市派人去日本学习被称做“海底黄金”的海珍品鲍鱼的育苗和工厂化养成技术获得很大成功。长岛水产养殖公司的技术人员学习回国后,建成全国第一座鲍鱼育苗养成基地——烟台市海珍品育苗增殖中心,实现了我国鲍鱼育苗、养成“零”的突破。1987年他们在1000平方米的大面积鲍鱼育苗中,育出平均壳长2厘米的鲍鱼苗780万头,达到每平方米面积出苗7800头的高水平。经专家鉴定,突破了国内外最高水平,获得国家“星火计划奖”。
据统计,到1996年底,山东全省已发展工厂化养鲍17万平方米,加上潮间带养鲍、坑道养鲍、筏式养鲍等,全省鲍鱼总存养量达4亿头、产量达1400吨,产值达6亿元。
东部沿海各县市还派员去日本、韩国等国家学习对虾、牙鲆、真鲷等海珍品和名贵鱼类的养殖技术,并引进了美国虾贻贝、太平洋牡蛎、日本裙等新品种,使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仅烟台市,1996年虾贻贝保苗量达到1.3亿粒,扇贝产量达40多万吨,海产品总产值达34亿元。
引进坚持实用、奏效、针对性强。黄河入海口滩涂面积广阔,海水无污染,东营市选择了国际市场需求量大、很适宜本地发展、经济效益又可观的“天下第一鲜”文蛤和优质饵料沙蚕作为突破口,聘请日本著名水产养殖专家就文蛤、沙蚕的人工孵化技术进行指导,并获得成功。这两项技术的成功均填补了国内空白,为黄河三角洲的滩涂开发打下了坚实基础。
高层次、全方位地引进国外智力,使山东水产业充满活力,连年丰收。去年产量达586万吨,居全国第一。
引智使“果品之乡”重振雄风
以烟台苹果为代表的山东果品生产,近十年来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引进国外智力的步伐,顺利地跃出低谷。到1996年,山东果树面积已发展到2000多万亩,干鲜果品产量超过1000万吨,居全国第一。
烟台地处胶东半岛,是我国栽培苹果、鲜梨、大樱桃、欧洲李子、酿酒葡萄的理想之地,素有“果品之乡”的美称。这里所产的优质苹果,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就驰名中外。可是进入80年代以后,仍沿袭传统品种、传统栽培技术和产后处理方式的烟台苹果,几乎被挤出国际市场,生产一度跌入低谷。80年代中期以后,烟台地区领导面对严峻的形势,制定了以引进国外新品种、新技术为契机的总体发展战略,对烟台苹果进行全面的改造。这一着棋走得很灵,没用几年,烟台的果品产量和质量迅速得到大幅度提高。到1996年,烟台苹果栽培面积达425万亩,产量达190万吨,产值25亿元,分别是1985年的3.17倍、3.5倍、10.3倍,烟台苹果重振雄风。
烟台市自1985年以来,从世界苹果生产先进国家全方位地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先后从美、日、加、意等国家引进红富士、乔纳金等优良新品种(品系)100多个及苹果砧木等。对其中适宜于烟台环境的30多个优良品种进行了快速繁育。从1987年到1994年,烟台共改造老果园105万亩,增加收入14.7亿元。
引进花果管理技术,提高管理水平。烟台自90年代初开始引进日本的果实套袋技术,使果实着色鲜艳,质量提高,仅此一项,就增加纯收入12亿多元;引进国外微喷技术,提高灌溉质量,节约了大量投资和用水;引进国外先进的果品产后处理技术,提高了果品的出口竞争力。目前,烟台已建成了34座果品恒温库,引进果品洗果分级包装生产线11条,果品出口由1985年的1000多吨,提高到1996年的10万吨。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谈

  投资“万岁产业”前景广阔
黑龙江农垦总局党委书记申立国
投资农业、投资农业资源开发、投资农畜产品加工业市场风险较小,回报率却很高,这一点恰恰被许多投资者忽视了,希望中外有识之士关注这一永恒的主题。
中国有12亿人口,将来人口还要增多,吃饭始终是一件大事。既然要吃饭,就需要农产品,既然需要农产品,就需要农业和农业资源的开发。因此,农业和农业资源的开发包括农业产品的生产就是经久不衰的主题,是一种“万岁产业”。
被称为“北大荒”的黑龙江垦区,资源十分丰富,尚有可垦荒原近1000万亩。去年,垦区粮豆总产达71.6亿公斤,奶牛、肉牛存栏总数达27.2万头。野生动植物、渔业、林业和矿藏资源也十分可观,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像黑龙江垦区资源这么丰富的地方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不多了。
把垦区的资源优势与发达地区的资本优势、市场优势和技术优势结合起来,会收到巨大的经济效益。假如投资300万—400万元人民币,就可开发到万亩水田,即使转租出去,每年也能获得100万元的收益,投资回报率达30%左右。如果自己经营,回报率会更高。
以大豆加工为例,黑龙江垦区盛产大豆,急需提高大豆加工层次,延长产业链,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精炼油每吨售价8000元,再把精炼油加工成医用油每吨可卖到10万元。再有,从大豆中提炼出来的磷脂应用相当广泛,但纯度仅有30%,仍有提高的余地。大豆中的组织蛋白、分离蛋白在食品深加工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多。还有奶和奶制品,在中国有很大的空间和市场。世界人均年消费牛奶110公斤,发达国家达到人均300公斤,我国人均年消费只有5公斤,奶制品深加工也有大文章可做。
黑龙江垦区未来的规划,就是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生产最终消费品为目标,以产业化为基本格局,以现在已有的包括待开发的农畜产品为基础,构造一个大型的、有能力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企业集团。因此,绝不能满足于土地资源的浅层次开发,而是要向农畜产品的深度开发挺进,为市场提供最终消费品。黑龙江垦区的大门始终是敞开的,欢迎中外客商到北大荒投资,进行广度开发和深度开发,并且承诺,北大荒人说话历来是算数的。
黑龙江垦区经济这两年发展迅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实行开放开发、联合开发的方针。国内有数万农民和许多企业涌入北大荒,去年引资开发48万亩地,承包水稻230万亩,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外商表达开发意向的不少,实际投资的不多。
请新闻传媒转告各国各地各界,请他们到黑龙江垦区看一看,相信他们看后会得出结论:内地还有更合适的投资场所,投资“万岁产业”远比投资其他产业回报率高。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丧失了这种机遇,对投资者来说是很可惜的。有远见的外商面对这种形势会有紧迫感和危急感。北大荒人有信心有实力进一步开发黑土地,如果有外商参与会加快开发进程,尽快地将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而投资开发者在推进北大荒经济发展的同时,自己也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村里人·村中事

  凿石造田的盘聪旺
郑运生/文并摄影
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地处南岭深处,潇水之滨,境内山高沟深,田中乱石丛生,垄不直,畈不端。祖祖辈辈的江华人便在这乱石中刨衣食。
该县白芒营镇二坝村,人均耕地不足半亩,田中乱石如巨大尖锐的狼牙,大口吞噬着农人的辛劳和汗水。1982年,二坝村田头来了个“新”农民:县政协委员盘聪旺。47岁的盘聪旺前些年一直在外当裁缝并做油漆生意,活得挺滋润。但他怎么也忘不了家乡田地中那些狼牙般的石龙石虎,于是下定决心再当农民。别人说他自找苦吃,他不为所动。然而那天他第一次下田,竟犁断了两架犁。他蹲在田头动脑子:若能挖出田中这些乱石,既可方便生产,又能扩大耕地,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吗?
说干就干,盘聪旺买回炸药、铁锤、钢钎,带着儿子们,先在自己责任田里做试验,一点一点地凿,一炮一炮地放,一块一块地搬,父子几个手上的硬茧起了掉,掉了又起;打眼放炮的钢钎卷了锻,锻了又卷。搞了两个月,一丘田里的6座“石虎”才消灭了一个。可老盘不灰心,他坚信:总有一天能把田里的石头全搬出来。盘聪旺以坚韧不拔的决心苦战4个月,终于将自己责任田中6座“石虎”彻底收拾掉了。从此,他一发不可收。1982年至1987年的5年间,盘老汉为降服田中的“石龙”、“石虎”,早出晚归,凿石不止,仅钢钎就用坏了17根,铁锤打废了3个,自家责任田由原来的4.3亩扩大到6.3亩,他还义务为乡邻凿石开田增加耕地近50亩。
1988年,盘聪旺从报纸上得到有关风钻机的技术信息,于是投资近2万元购买了风钻机、粉碎机、制砖机等设备,继续帮助邻里乡亲凿石扩田,将取出的方石出售给建房户,将碎石制成砖出售或铺路。两年多时间,盘聪旺一家放炮炸石,将本村26户村民51亩田中的石头取出来,全村又增加耕地面积12.5亩。邻近乡镇乃至广西的农民纷纷找上门来。老盘带着一家子又开始了取石开田走四方的生涯,15年中,共用掉炸药15吨,雷管30多万个,更换风钻机汽缸16个,炸石填土3.8万立方米,硬是将“龙”盘“虎”踞的狼牙田改造成大片垄直畔端的良田,净增耕地205亩。
盘聪旺说:“凿田里的石头每天收入10余元,凿山上的石头每天收入近100元,不过,我还是喜欢凿田里的石头,不为别的,只为给子孙留下一份‘祖业’。”(附图片)
压题照片为盘聪旺利用风钻机凿石扩田的情景。
(国家土地管理局宣传中心供稿)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新事

  镇平建立“民情备忘录”
邵军乐平忠德
今年以来,河南省镇平县在全县农村实行领导干部联系村制度,800名副乡、局级干部被分成23个组,每个组由一名副县级领导带队,分包全县23个乡镇的409个行政村,在每月10日、11日,进村入户开展调研督导活动。在这项活动中,县法院为4名领导干部每人配发了一个专用笔记本,及时把农户提出的各种问题如实记录下来,统一汇总向主管部门反映,并将落实结果记录在案,然后给农户一个答复。这种以“民情备忘录”的形式沟通群众与领导的做法,记录着一个个民情查办的全过程,化解了一个个可能激化的矛盾,得到当地群众的好评。县委抓住这一典型,及时在全县领导干部中推广。
为使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原汁原味”地反映上来,在各督导组汇总情况的基础上,每月抽出一天时间,县四大班子领导集中听取汇报,并当场对问题拍板,责令有关部门限期予以查办落实。县委督查部门还定期抽查收看这些“备忘录”,以此作为监督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工作的重要依据。
“民情备忘录”像一面镜子,使群众的冷暖疾苦时时反射到领导干部的心里。自3月份以来,全县督导组累计向贫困户捐款捐物达10.2万元,解决热难点问题、化解各类矛盾160余件(起),废止4个加重农民负担的文件,信访案件比去年同期减少11%。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打好扶贫攻坚战

  帮扶“老大难”
——赣榆县扶贫攻坚纪实
梁作瑾仲维新李超唐珂
地处苏北的赣榆县西部山区,曾是刘少奇、陈毅、罗荣桓等老一辈革命家战斗过的地方,这片英雄的土地由于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制约,经济发展缓慢。1991年,人均纯收入仅230元,比全县低500多元,40%的农户还处在温饱线以下。长期以来,贫困山区成了全县致富奔小康的“老大难”地带。
没有山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县的小康,1992年起,县委组织县直机关38个扶贫工作组进驻山区包村扶贫,经过4年努力,1996年山区人均纯收入达2045元,96%的农户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同是一个县,东部沿海和内部山区发展很不平衡,除了环境因素外,思想观念上的差距是重要原因。扶贫工作组进驻包扶贫后,经过调查发现: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贫困村干群尽管求富愿望很强烈,但大部分人总以为自己地处山区,交通闭塞,条件恶劣,无资金,缺人才,信心不足。针对这种情况,扶贫组组织有关人员到经济发达地区参观学习,特别是用和自身条件相似的全县经济强村的发展典型引导干群增强脱贫致富的决心;同时还在政策、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扶持一批头脑活、能力强的农民率先发家致富,通过扶持“冒尖户”,影响和带动想富而又怕“担风险”的群众放胆发家致富。该县的黑林镇,一条省道贯穿境内,交通便利,每天南来北往的客人络绎不绝,但多年来,当地群众却“抱着金碗讨饭吃”,白白浪费了这一市场资源。扶贫组进驻后,从转换脑筋入手,引导鼓励群众沿路摆摊设点做生意,三个月时间就动员近80户群众走上街头,如今,已有1000多人在街上搞起了商贸。市场意识的增强,加快了山区脱贫致富的步伐。到1996年,山区共发展个体工商户1800户,专业户580户,占山区总户数的48%,成为山区脱贫致富的排头兵。
山区毕竟闭塞,转变了观念之后,农民最迫切的就是寻找赚钱的门路。扶贫组急农民所急,根据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变资源优势为商品优势,为贫困村找到一条既符合村情,又符合民意的脱贫之路。圈洪爽村是一个山多地少的特困村,四周的大山一直被村民们看作是贫穷的祸根。扶贫组进村后,发现山上的大青石是做石雕的上等原料,他们决定围绕石头做文章,经过市场调研,为该村引进资金20万元办起了石雕厂。由于选项对路,生产的石狮、石蛙、石灯笼等产品供不应求,还飘洋过海打进了国际市场,昔日的“穷根”变成了今日村民的“财源”。夹山乡的茶叶历史悠久,质量上乘,但始终销路不畅,效益低下。扶贫组从市场规律入手,帮助该乡在茶叶的外包装上下功夫,再加上广告宣传,很快将茶叶推向了国内各大市场,销售网点遍及全国十几个大中城市,还在上海、南京、天津等地办起了茶庄,每年创利税800万元,成为该乡的支柱产业。四年来,各扶贫组共为贫困村引进资金380万元,发展项目200余个,新增产值1.2亿元,形成了“村村有项目,户户有活干”的致富氛围。
要保障山区稳定脱贫,必须固本清源。为了普遍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四年来,全县共投资50多万元为贫困村发展教育事业,新建教室150间,使包扶村村村建起了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投资20多万元购买各类农村实用技术书籍2.8万册,兴办农民学校23所,举办技术培训班1900多期,培训农民2.6万人。到1996年,贫困山区92%的农户掌握了1—2门实用致富技术。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鹤峰:成为南方最大薇菜出口基地
本报讯湖北鹤峰县,近几年加快外向型绿色食品产业开发,截至7月底,全县向国际市场销售薇菜200余吨,创外汇近300万美元。
鹤峰是山区农业小县,湖北省的12个特困县之一。境内皆山,有10个乡镇183个村300万亩土地含硒,是薇菜、茶叶和多种经济林木理想生长地。今年4月下旬,一个投资5800万元兴建的湖北第一大薇菜出口商品基地在鹤峰进行规模“组建”,加速了产业化进程。目前办薇菜商品基地样板200多亩,形成贸工农、经科教、公司+基地+农户,产品走国际市场的绿色食品“产业链”。
(何吉安朱淑芳)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金湖:实行缴纳电费张榜公布制度
本报讯每月初,在江苏省金湖县农村的各电费公布栏前总是挤满了人,争先恐后地看各家的电费支出情况。
据悉,自1991年7月起,该县供电局农电总站,对全县22个乡(镇)电管站实行了一系列举措。要求电工及乡(镇)、村、组三级干部应如数交纳电费,实行张榜公布制度。每月在公布电费时,必须将上述人员的姓名、用电量、电费金额填写在电费公布栏的前面。各乡(镇)电管站总账会计负责检查督促该项工作的执行情况。这项活动开展7年来,从没有间断过,深受农民们的欢迎。(吕殿才)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杂谈

  有感于“一套马车拉到底”
汤宏
报载,山东省委决定扶贫攻坚先抓领导干部,规定十个贫困县的县委书记、县长由省委组织部直接管理,在本县未彻底摆脱贫困之前,一律不准调动、提拔,实行“一套马车拉到底”。
消灭贫困是我国政府在本世纪末要完成的政治任务,也是全国五千八百万仍处于贫困线以下群众的强烈要求。近些年来,社会各界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然而,在一些地方,扶贫工作搞了许多年,群众生活依然贫困,有的地方脱贫不如返贫快。这里面有自然条件、经济发展路子的原因,也有资金、技术、观念等因素的制约,但关键还是领导问题。一些贫困地区的领导,面对贫困落后的面貌,有的“身在曹营心在汉”,千方百计另谋他就;有的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怨天尤人,畏难消极;有的缺乏苦干实干精神,搞形式主义,把“扶贫工程”当做“盆景工程”、“数字工程”,以至于为官一任,贫穷落后面貌依旧。“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领导干部的事业心、责任心强了,积极性、创造性激发出来了,穷山恶水也可以变成青山绿水。孔繁森、吴金印、王廷江等贫困地区优秀干部带领群众艰苦创业的历程就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
江泽民同志指出:“扶贫攻坚最终要靠基层组织带领群众苦干实干。”实行“一套马车拉到底”,把扶贫攻坚任务的如期完成作为贫困地区领导干部进退去留的主要考核标准和“准尺”,迫使干部横下一条心,自加压力,实干苦干。扶贫攻坚先抓领导,可以说抓住了重点,抓住了关键。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浙西南革命老区武义县,积极开展“学科技奔小康”活动,今年全县四千多亩桃形李,亩产比去年增长四倍。图为大田乡上村农民施建伟正在喜摘桃形李的情景。 汤火云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