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8月16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社会观察

农村抓公开,城市抓承诺,机关抓作风。唐山市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一件一件抓落实,大力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取得成效。请看——
  唐山的又一份答卷
本报记者何伟
就在唐山以其20年重建的辉煌吸引世界目光的时候,一项农村调查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你最不满意的事是什么”的问卷中,45.1%的回答是对村干部的不满意。因此引发了唐山市委一班人的反思,他们认为,党群干群关系的主要矛盾方面在干部。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从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
农村:村务公开难变易
丰南市西葛村的变压器坏了,村干部讨论几次都感到为难:维修费怎么解决?像以往那样收,一则村干部怕背上“加重农民负担”的骂名,二则怎么收法?按人头,人地不均,按水井,井地也不均。难题交到村民大会,村民们七嘴八舌,很快找到妥善的办法,没有一户刁难。自从实行村务公开后,唐山市农村不知有多少西葛村这样的难题迎刃而解。
我们走进村口,制作精美的公开栏夺人眼目。上季度的电价、征购提留账目、办公费用开支等等一目了然。目前,唐山市5217个行政村,村村都有这样一块公开栏,村村都建了“两议七公开”制度。两议就是以村为单位,建立健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两个议事会”,公开就是财务收支、计划生育、电费电价、宅基地发放、征购提留、各业承包、干部待遇七项,按统一的公开程序张榜。第一步,由村支部、村委会将公开内容整理出清单,第二步,将整理结果交村民监督小组审核,第三步,将审核后的结果张榜上墙。
内容详实的公开栏,给有问题的村干部“曝光”、“示众”,给没有问题的村干部正名、还以清白。干部头痛、群众不满的宅基地审批、计划生育管理、行政接待费等热点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市委结合村务公开,调整了312个村支部,清理收回集体财产1202万元。更为显著的是,去年下半年全市农村群众上访总量比同期下降31%,农民对村干部的满意率达98%以上。目前,唐山市在总结农村村务公开经验的基础上,将这一民主制度建设向上延伸到乡镇:“没有公开,要强行公开,半公开的要全部公开,假公开的要重新公开。”
城区:承诺服务劣变优
农村先行一步,城区从何处突破?“窗口”行业的劣质服务是居民最不满意的问题之一。唐山市按照“梯次推进、务求实效”的思路,相继在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10个行业推行承诺服务。
小山市场曾是唐山闻名的“假冒伪劣”集散地。如何向假冒伪劣开战?工商部门“发明”了两项硬措施,其一实行消费信誉卡,即近2000个摊位,每售出一种商品必须向消费者提供一张售货凭证,一旦发现售假便加倍处罚。其二是连带责任,连环承诺。
张大娘在新华道集贸市场买了40元的猪排骨,回家后却发现排骨里夹杂着1公斤肚皮肉。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她投诉到市场管理处。面对这桩“无头案”,工商人员先召集经营者开会,然后通过连环承诺法使当事人主动坦白。当工商人员将赔偿金送到张大娘家并把对当事人的处罚结果告诉她时,老人竟不知如何感谢才是。
“有事找工商,满意在市场”。承诺之后,假冒伪劣、欺行霸市现象销声匿迹,工商人员的声誉大增,全年交易纠纷比上年下降70%,老百姓逛市场有了安全感。
比较起来,车管所的变化给司机们更多的惊喜:新车上照审核手续不超过5分钟,手续完备半天内取牌证,审核驾驶员转正不超过10分钟,车辆技术检验不超过15分钟,当天核完所有来参检的车辆才能下班……一项项限时服务的承诺,赢得了一面面锦旗。所长告诉我们:每个干警的姓名、年龄、职务、职责、照片清清楚楚。这些是为群众举报提供方便的。
实行承诺制,广大居民最突出的感受是过去一些难办的事现在不难了。职能部门和基层站所人员的“吃拿卡要报”明显减少。
机关:作风转变冷变暖
基层动起来了,党政机关怎么办?唐山市党政机关从形象建设入手,热心办、马上办、办得好,争创一流工作业绩。
——“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不给钱不办事,给了钱乱办事的不良风气群众深恶痛绝。市委以创建文明大院活动,按照工作规范、关系和谐、道德高尚、秩序良好、服务优质的标准严格自律。
——市委、市政府排定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30件实事,集中力量,狠抓落实。去年2866套安居工程如期践诺。市中心七条主要街路沿街建筑美化工程全面告竣。35项重点治污项目也已完成。全年共为群众办实事189件。
——领导干部确定各自的基层联系点,每月第一周为无会周,挤出更多的时间下基层。
——在继续清理纠正领导干部超标准乘车的同时,认真解决领导干部住房方面存在的问题。去年全市共清退住房245套,对99个营业性歌厅、舞厅等娱乐场所连续几次突击检查,狠刹公款吃喝玩乐风。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边地行

  万驼之乡巴里坤
本报记者曾坤
巴里坤紧挨伊吾县,两县都在天山北坡,都沿着中蒙西北边界线,都属贫困县。然而,自古以来巴里坤却倍受文人墨客的青睐,借着他们的笔,名声比伊吾要大得多、亮得多。
当代著名诗人闻捷写的那篇堪称壮丽史诗的叙事长诗《复仇的火焰》,让读者嗅到巴里坤草原的气息,看到了哈萨克人特有的风物:旖旎的草原风光,欢腾的跑马刁羊的场面,冬不拉的弹奏,婚礼上的曼歌……《复仇的火焰》是我60年代读的,从那时起,巴里坤就留在记忆中。今年5月中旬,从哈密北行30多公里到达南山口,再翻越一座海拔2800米的天山大坂。一下山,似扑进巴里坤草原的怀里。蓝天,雪峰,松林,草原,由远及近,浑然一体;凉风,草香,羊鸣,马嘶,扑面而来。离开都市的炎热、喧闹,突然来到这里,满身心地感到一种宁静、安逸、清爽。
在县城住下来,巴里坤的厚实,巴里坤的奇特,巴里坤的韵味,让你时时刻刻领悟到,为啥文人墨客对此情有独钟。这是一座历史积淀很深的县城。在新疆85个县市中,巴里坤恐怕是资格最老、历史最悠久的城郭之一了。巴里坤古称蒲类,据《汉书·西域传》记载,秦末至西汉初,当时的蒲类国就在现巴里坤境内,已是一个拥有300多户、2000多人口的丰盈小国。唐帝国崛起后,西域由分裂而统一,天山南北统归中央政权,蒲类县由此而设置。到了清代又改称镇西,解放后于1954年才改叫巴里坤县。
史书对巴里坤多有描述。然而,最令我们感兴趣的,还是县委书记魏天哲对巴里坤的一番生动概括:五奇一绝。哪五奇?魏书记一口气道来:“六月飞雪,百川西流,衙门望北,驼铃寄情,夏种冬收。”哪一绝?“冷。”魏书记接着做了详细诠释。他说,巴里坤天气寒冷,年平均气温零摄氏度,仅分暖季和冷季,故六月飞雪是常事。由于冬长夏短,无霜期约在110天左右,夏种冬收成了一大景观。至于百川西流,衙门望北,我实地观察,果然见巴里坤的河流都是从东往西流,县委、县政府机关大院都是坐南向北开,非“衙门口朝南开”。“驼铃寄情”大概是魏书记本人的创造,因为这一奇和其它四奇内容不搭配,是说巴里坤近年来骆驼发展很快,眼下存栏数已达万余头,为全国第一养驼大县。
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决定其经济发展路数。1996年上级将巴里坤正式定位为牧业县,改变原来农牧业县的定位。实际上,巴里坤自古就为放牧之地,水草丰美,全县四季草场总面积约2100多万亩,有着发展畜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巴里坤马一向以矫健有力、善于爬山越岭和吃苦耐劳驰名中外,它与伊犁马、焉耆马并列为新疆三大名马之一。草原和骏马,是巴里坤的骄傲。在巴里坤停留的短暂两天中,那泛着嫩绿流着冷气的茫茫草原,那匀称高大、颈上披散着浓黑或金红垂地长鬃的巴里坤骏马,那散落在茫茫草原深处的哈萨克毡房,那偶尔飘来的粗犷的马背歌声,不时激起我内心的冲动和幻想,似乎觉得不唱一首《半个月亮爬上来》,就融不进这美丽的景色中,不为巴里坤留下一点笔墨,就对不住巴里坤。(附图片)
(题图:水草丰美的巴里坤草原。)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专题特写

  放眼边关外发展满洲里
本报记者武卫政
位于欧亚第一大陆桥要冲的满洲里,是我国最大的陆路口岸。7月中旬,记者由海拉尔驱车近200公里,走进这座边城,发现这里最好的风光,不在其带有异国情调的街市,也不在那蓝天白云草原蒙古包汇成的美景,而在繁忙的口岸,红火的边贸。
立足优势定思路
满洲里城市不大,只有20万人口,但它的名气不小。早在1903年中东铁路建成之始,这里便成为国际通商口岸;后来这里又担负着中苏(俄)贸易中绝大部分进出口货物的中转运输任务。如今,满洲里人更是自豪:沿边开放城市、边境经济合作区和边民互市贸易区,“满洲里挂的都是国家级牌子!”
对满洲里的优势,他们看得更远,满洲里居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位于对内对外两个市场的交汇处,必将发挥重要的市场枢纽作用。
得益于悠久的贸易历史和独特的地理位置,满洲里边境贸易迅速发展起来。在中俄边境贸易发展的新机遇面前,他们提出,内抓基地,外抓市场,加强管理,与国内国际经济互补互接,促进贸、工、农、技、商一体化协调发展,加速地缘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
互市贸易方兴未艾
出满洲里市区,西行8公里,便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互市贸易区。记者了解到,从去年11月18日开业,到今年6月份,这里已发展到1200多个摊位,接纳3万多俄罗斯客商,销售额达人民币6500多万元。
“设立满洲里中俄互市贸易区,是为了把边境贸易推向更高层次,它是中俄经济合作的一个试验场。”满洲里市市长郎立兴告诉记者,根据中俄两国协议,满洲里与对应的俄罗斯后贝加尔斯克各自在边界线两边划出10万平方米土地,建立互市贸易区。目前它在中方一侧试运行,主要进行批发、零售等商品经营,是低位起步。但双方正为它的整体开通、扩大职能而积极努力。
边贸的发展呼唤快捷、高效的通道,这两年,中俄双方地方政府共同关注的另一件大事,便是对等建设新公路口岸。
如今,与俄方新公路口岸遥相呼应,由满洲里市新建的公路口岸已经落成。市里的同志回忆,当俄方口岸即将竣工时,我们这边还是一片空地。在这种情况下,市里争取贷款1000万元,去年用3个月时间完成了主体工程。今年又贷款900万元,进行设施配套,预计9月份投入使用,年过货能力达140万吨,过客50万人。
积极进取,成事在人
有人说,满洲里占地利,得天时,边贸何愁不红火!事实证明,这话只说对了一半。
在满洲里,从政府官员到公司经理,许多人与俄罗斯人士相熟。满洲里市与俄罗斯后贝加尔斯克和赤塔州的政府间沟通越来越密切。双方通过定期不定期的会晤协商,随时解决新问题,不断增进了解,建立牢固的信任关系,为加强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政治氛围。
满洲里人特别强调“主动出击,努力争取”,他们称之为“制导式工作”。为促成互市贸易区早日开通,他们力争各级各部门支持,并及时与俄方组成混合工作委员会,走出去,请进来,历经五轮会谈,就诸多分歧较大的问题达成了一致。
互市贸易区开业之初,每天只来20几个俄罗斯客商,有一天竟然无人光顾。管委会马上派出宣传团,深入俄罗斯的农场、牧场和工矿、城市,发资料,放录像,并与各地旅游公司建立了联系。同时,协调国内一关五检等有关部门,对过境俄商优先放行,简便手续,保证了他们有足够时间进区购物。
满洲里连着大市场
作为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内陆口岸,从1988年到1996年,满洲里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6.38亿美元,“八五”期间累计向国家上交关税、代征税23.1亿元人民币。边境贸易成为增强地方财力和发挥区域优势的主导产业,满洲里明确提出“大政方针”——前途在开放,优势在口岸,龙头在外贸,强市在工业,出路在改革。
边贸实践将近10年,满洲里培养了一批具有丰富经验和一定经济实力的经贸企业。全市已有65家企业被外贸部批准享有小额贸易经营权。这些企业与国内2000余家客商和俄罗斯各级经贸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边境贸易,组织出口12大类200多种商品,直接销往俄罗斯很多地区。
利用国家赋予沿边开放城市的优惠政策,满洲里大力发展出口加工贸易。在边境经济合作区投产的中外合资、外商独资企业中,90%的产品直接销往境外市场,形成内地——满洲里——外商合作的“三点一线”,进口——加工——增值出口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
俄罗斯远东地区是大片冻土带,蔬菜和水果的需求量很大,满洲里出口那里的农副产品很受欢迎。市里不仅开发了创汇农业区,而且联合国内相关企业,跨出国门,到俄罗斯建立了蔬菜水果分拨中心和批发基地。
面向市场,挑战与机遇并存。本世纪末,中俄两国贸易额将由目前的70亿美元,扩大到200亿美元。与沿边口岸分争天下势在必然,满洲里人信心满怀。(附图片)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采访随想

  到发达地区看什么
阎晓明
到一些内陆省份采访,常听当地干部聊起在外地的见闻。听得多了,便发觉有个共同特点,即发现问题多,看到的长处少;得出“不可学”或“学不了”的结论多,得到的启发和收益少。比如,说起沿海省份,首先谈到的必定是宾馆的骚扰电话,假冒伪劣商品,商业欺诈,当地人和外出打工者为挣钱的劳累相,职工宿舍的拥挤等等一系列“可怕”的问题,对当地的经济状况,改革开放的思路等常常是连一点基本印象都说不上来。说到这些地方经济发展之迅速,人们收入水平较高等现实,几乎一致认为是“靠客观条件”。得出的结论只有两个:由这些地方存在的问题得出“不可学”;由这里较好的客观环境得出“学不了”。最终的结论还是现状好。仔细琢磨这种现象,其深层的问题还是封闭保守观念造成的惰性。不愿创新、害怕创新,只要是习惯了的便是好的,于是自然而然挑出别人的许多不是来,最终为自己的不思进取找出心理上的平衡和依据。
当然,不是说外出学习不能发现问题,把一个典型塑造成十全十美的高、大、全形象,无条件地照搬照学,也不是唯物论者应取的态度。但是,如果仅仅看到了问题,并且由于看到问题便再看不到人家的长处,我们也会为此付出沉重代价。外出学习考察,就是要实事求是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对不好的东西自然要坚决摒弃,即便是好的经验中,不适合本地实际的也不能照搬,最重要的是能从别人的得失中得到启示,得到鼓舞,开阔思路,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做到扬长避短,这样才能取到真经。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公仆谈心录

  不负小平同志嘱托
——四川广安县委书记刘伯忠一席谈
本报记者罗茂城
48岁的刘伯忠,身体壮实,毕业于重庆大学,先后当过干事、秘书、商业局长、代县长,现为广安地委委员、广安县委书记兼县人大主任。
3年前广安地区成立时,广安地委领导找我谈话,要我当广安县委书记。我既感到光荣,更感到责任重大。小平同志曾谆谆嘱托:“一定要把广安建设好。”因此,找我谈话的第二天,我就报到来了。为了尽快熟悉情况,我来广安不久,就跑遍了全县各乡镇、企业,并提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越位奋进,振兴广安”等主张,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拥护。
工作中我们发现,基层干部在当地工作时间长了,亲戚朋友多了,对工作弊多利少。他们或者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或者碍于情面,办事不坚持原则,这样,工作很难打开局面,难有新的起色。于是,我们在摸清情况的前提下,来了个全县乡、镇党政干部大调动,同时规定,到了新岗位,无功便是过,并建立了一整套考核、激励措施。
可以告慰小平同志的是,现在广安出现了四个“从来没有”:一是经济发展速度从来没有这样快。去年全县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5.2亿元,3年时间全县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上升了80多位。二是经济发展后劲从来没有这样强。3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入20.3亿元,是建区前三年的3.9倍。农田水利基本建设3年累计改造中低产田6.7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5平方公里,为工农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三是城乡面貌变化从来没有这样大。城区面积由1993年的近2平方公里扩展到8平方公里,新区高楼大厦林立,街道整洁宽敞。旧城正在抓紧改造拓宽,一座新的广安县城将很快呈现在人们面前。四是人民生活水平从来没有这样高。3年共新建乡镇供水工程16处,农村打机井3470多眼,使许多农民用上了方便、卫生的自来水。
虽然广安县尚有9万多人未脱贫,相对来说县级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但是,通过3年的建设,夯实了基础,一批企业已完成了技改,正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更主要的是,全县广大干部铭记小平同志的嘱托,大家决心齐心协力,尽快把经济搞上去。可以断言,过不了几年,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社会风气良好的“金广安”,定将矗立在四川大地上。这也是我们对小平同志最好的纪念。(附图片)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高原军嫂
宣宇才刘永华贾永
刚到西藏,就听说一位进藏探亲的军嫂在唐古拉山口患急性高原肺水肿去世的消息,我们的心情非常沉痛。以后的采访中,我们又听到不少关于军嫂的故事。
专业军士李自成所在连队每年大雪封山8个月,通讯和交通断绝,妻子赵秀英在四川老家照顾一家老小。公爹瘫痪在床,婆婆患哮喘病,没有劳动能力。种责任田、照顾老小等生活重担落在她的双肩。
长期过度操劳和营养不良使秀英积劳成疾,婆婆决定给儿子发电报,但秀英坚决反对:“自成知道了,他急,部队也急。”婆婆瞒着她拍了8封电报,待李自成心急如焚地赶回家时,妻子的坟头上已经野草萋萋。
连日大雨使德姆拉山下的一条小河河水暴涨,小桥被拦腰冲断。通信连指导员范连科去接前来探亲的妻子,来到河边,却发现河水咆哮根本无法过去。“银河”两边,这对两年没有见面的夫妻拼命喊叫。嗓子喊哑了,两人就打手势。到了第三天,手势也打不动了,就坐在石头上遥望对方。第四天,河水仍然没有减退的迹象,妻子只好取出带给丈夫的东西,扔向对岸。
在这条路上,我们邂逅一位叫雷莉萍的军嫂。战士们风趣地说:“她是‘滚’到二连长梅家正身边的。”
隆冬2月,大卡车载着12名军嫂和几名探亲归队的战士来到海拔5300多米的德姆拉山下,雪太厚,汽车寸步难行,大伙步行两天两夜从北坡爬上山顶,一看,南坡的雪更厚,没有回头路,只能向前滚雪而行。战士和别的军嫂都滚下了坡,雷莉萍胆怯,犹豫了很久,最后,她大喊一声:“梅家正,我死了就算了,活着一定找你算账!”由于高山反应强烈,滚完5个雪坡后,她难受得把胆汁也呕吐了出来。
“你真的找梅连长算账了吗?”我们开玩笑地问她。她摇摇头,平静地说:“有了亲身体验,我才真正了解了梅家正,真正理解和敬佩边防战士。”
国家对边防军人的妻子在政策上有一定的照顾,但是,我们的高原军嫂却经常谢绝国家的照顾,主动为国家分忧。志愿兵刘俊的妻子在内地下岗了,开始时她一直瞒着丈夫,怕他分心。刘俊回家休假,发现妻子自己开了家小店,生意挺红火。妻子说:“咱是西藏军人的亲属,说啥也不能给国家添麻烦,所以就下岗自谋出路了。没跟你商量,但我想,你会同意的!”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下岗职工的故事

北京东城区针线胡同新开了一家自立市场,吸引六十多名下岗职工来此就业。请看——
  “练摊儿”
朱刚
7月27日凌晨3时,一阵急促的闹铃声把王义芹从睡梦中叫醒,她同往常一样叫起了丈夫,蹬着三轮赶往十几里外的太阳宫农贸市场进货,然后,再载着满车的时鲜蔬菜来到北京东城区针线胡同下岗职工自立市场。清晨6时许,当一切准备就绪,丈夫赶去上班,王义芹则独自招揽顾客,忙禄的一天开始了。
王义芹是两个月前来自立市场“练摊儿”的。这个市场由北京市橡胶十四厂仓库改建而成。一年前,橡胶十四厂停产,厂里80%的工人下岗。原厂办公室主任解占元心想:何不利用闲置地面,办个菜市场,既可让下岗职工再就业,又可增加工厂的三产收入,还可方便当地居民。今年6月中旬,自立市场正式开张营业。
开始,多数工人不会经营,解占元便给以优惠条件,每个摊位只收200元,菜卖不掉由市场想办法处理。于是,60多名下岗职工走进市场,成了摊主。
在经营中解占元发现,有人一站到柜台后面就心慌、腿软、手哆嗦。还有极个别人,干了几天就打退堂鼓。老解心里着急,他想,这样下去自立市场不关门才怪,得想个办法让他们尽快进入角色。为此,他开设了培训班,利用业余时间向他们传授市场营销知识,帮助他们增强风险意识和竞争意识。老解自幼患有小儿麻痹症,行动要靠双拐,但他每天都要一瘸一拐地走摊串户,询问情况,解决困难,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市场经营逐渐有了起色,交易也日趋红火。
王义芹告诉笔者:“刚来市场时不太适应,心里发慌,菜也卖不动。在老解的帮助下,观念转变了,情况熟悉了,菜也卖得快了!”王义芹每天晚上只睡四五个小时,为了赶早进菜,常常顾不上吃早餐。如今,王义芹成为市场的蔬菜组组长,每月可赚1000多元。傅震容是残疾人,她患有先天性胯关节脱臼,她说:“在这里干,虽然苦一点,累一点,但我能坚持!”她身残志坚,吃苦耐劳,每天进货、看摊全靠自己。马秀华是经营小百货的。刚进市场时,她生怕东西卖不出去而不敢进货。如今,她摊前的小商品琳琅满目。她十分感慨地说:“进的货少,顾客来买老买不到,下次就不会再来了。如果货品丰富,价格又公道,顾客满意,才会成为回头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