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8月15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巴基斯坦庆祝独立五十周年
谢里夫总理向全国发表讲话
本报伊斯兰堡8月14日电记者王南报道:为庆祝巴基斯坦独立50周年,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今天凌晨在国民议会向全国发表讲话。
他说:“巴基斯坦在前进历程中取得的成就和进步归功于巴人民的努力和奉献。”他要求巴所有政治家共同合作,为建设国家发挥各自的作用。他呼吁巴人民为国家的繁荣、进步和安全继续努力。
谢里夫在讲话中表示,巴政府将加强与中国和穆斯林国家的长期友好关系。他还表示,巴正在寻求新的途径,以改善和发展与印度的关系。
他指出,巴正改善与美的关系,同日本及南亚和欧洲国家的合作也将扩大。
巴基斯坦原为英属印度的一部分,1858年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940年3月全印穆斯林联盟通过了建立巴基斯坦的决议。1947年6月英国公布“蒙巴顿方案”,实行印、巴分治。同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告独立。


第6版(国际)
专栏:国外特写

  伊斯兰堡欢庆日
本报驻巴基斯坦记者王南
今天是巴基斯坦独立50周年,连日夏雨之后的首都伊斯兰堡天朗气清,披上了节日盛装。各主要街区彩旗招展,花团锦簇,许多建筑物上飘扬着巴基斯坦国旗,用乌尔都文和英文书写的“巴基斯坦万岁!”等巨幅标语随处可见。
上午8时,巴基斯坦政府在国民议会广场举行隆重庆祝仪式。总理谢里夫、参议院主席萨贾德和国民议会议长苏姆罗等政界要员,各界代表和群众,以及各国来宾和驻巴外交使节,共计1.5万余人出席。附有星月图案的巴基斯坦国旗伴随着庄严的国歌冉冉升起,无数的彩球在人们的欢呼声中飞向天空。谢里夫总理在庆典仪式上致辞,他说:“巴基斯坦必将豪迈地跨入21世纪,并在未来成为经济发达、社会进步的国家。”
从一大早开始,许多手执国旗、面带笑容、身着鲜艳民族服装的伊斯兰堡市民,纷纷涌向街头和城区各主要景点,他们或载歌载舞,或纵情欢呼,以各种方式庆祝自己的节日。现年47岁的司机阿兹姆激动地说,他为巴基斯坦感到自豪和骄傲。年仅10岁的学生杜巴斯表示,作为巴基斯坦的少年一代,他要为祖国的未来刻苦学习。
入夜的伊斯兰堡,华灯齐放,一串串彩灯在大街两旁及高大建筑物上闪烁,一簇簇礼花在夜空中绽放。伊斯兰堡处处流光溢彩,呈现出一幅绚丽、迷人的景象,象征着巴基斯坦将迈进“一个发展与进步的新纪元”。
(本报伊斯兰堡8月14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塔吉克斯坦“兵变”和平解决
独联体维和司令否认介入冲突
本报阿拉木图8月14日电记者尹树广报道:杜尚别消息,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莫诺夫昨天同发动“兵变”的政府军第一快速反应旅旅长胡多别尔德耶夫举行电话会谈,双方就所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胡多别尔德耶夫同意将部队撤回到位于库尔干秋别的营地。拉赫莫诺夫总统同日签署命令,解除胡多别尔德耶夫的旅长职务,改任其他职务。这标志着持续4天的塔“兵变”事件最终得到和平解决。
胡多别尔德耶夫的部队是10日开始向首都杜尚别进发的。但它在首都以南45公里处的山谷地区同总统卫队发生激烈战斗,双方动用了坦克、大炮和飞机等重武器,造成包括平民在内的数十人伤亡。
就一些新闻媒体报道独联体维和部队参与冲突一事,驻塔独联体集体维和部队司令久科夫12日在杜尚别发表声明予以坚决否认。
他在声明中说“维和部队恪守中立和不干涉塔内部事务的立场”,但为了自身安全,维和部队加强了对军人家庭聚居区的安全保卫工作。维和部队空军近日只是在特定空域进行飞行训练。


第6版(国际)
专栏:

  柬埔寨两首相返回金边
对拜谒国王之行表示满意
新华社金边8月14日电(记者雷柏松)前往北京拜谒诺罗敦·西哈努克国王和莫尼列王后的柬埔寨高级代表团成员翁霍第一首相和洪森第二首相等今天下午乘专机回到金边。谢辛代理国家元首因赴中国海南作私人逗留没有同机回国。
翁霍和洪森在机场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此行表示满意。翁霍说,西哈努克国王和王后在亲切的气氛中接见代表团长达5个小时。代表团向国王汇报了柬国内的最新情况,国王对柬局势恢复正常感到高兴。翁霍说:“谢辛代理国家元首、洪森第二首相和我本人都表示将遵照国王的愿望,紧密合作,稳定政局,发展经济。”
洪森说:“全体柬埔寨人都需要国王。我们坚持君主立宪制,我决不允许任何人推翻这一制度。”柬高级代表团是11日离开金边前往北京的。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四方会谈终有期
本报驻联合国记者周德武
由中、美、朝、韩四方高级谈判代表参加的朝鲜问题四方会谈第一次预备会已于8月7日结束。四方除在议题问题上尚存分歧外,已经就正式会谈的时间、级别、地点、运作方式等问题达成初步协议。四方商定,在预备会议就所有问题达成一揽子协议后的六周内,在日内瓦举行四方会谈正式会议,各方由其外长授权的高级官员参加。四方还商定,第二次预备会议将于9月中旬在纽约举行,重点讨论正式谈判议题等问题。
这次会议是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举行的,引起众多媒体的关注。从8月5日起,每天都有100多位记者守候在该校的一幢大楼外。正式谈判开始前,包括本报在内的世界几家著名电视台、大报记者被请进会议室,当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陈健、美国助理国务卿帮办卡特曼、朝鲜外交部副部长金桂冠及韩国外务部次长宋永植四人将手叠放在一起时,记者们纷纷挤到前台,迅速亮起的闪光灯顿时令首席谈判代表们眼花缭乱。
去年4月,美国总统克林顿和韩国总统金泳三倡议举行朝鲜问题四方会谈,以便寻求用新的和平机制取代停战协定。停战协定于1953年7月27日在板门店签署,标志着历时三年的朝鲜战争结束。停战协定是作战双方签署的一项没有规定失效日期的军事协议。协定规定,双方设置一个4公里宽的非军事区,长250多公里,横贯整个朝鲜半岛,隔开双方战斗人员,又在该非军事区中距双方各2公里处划了一条军事分界线。根据停战协定,还设立了停战委员会,其目的是监督本协定的实施及协商处理任何违反协定的事件。
众所周知,朝鲜停战协定签署40多年来,尤其是冷战结束后,朝鲜半岛的局势虽然总体上有所缓和,但半岛形势紧张的根源并没有消除,冷战阴影迟迟没有消除。朝鲜半岛北南双方由于长期对峙和互不信任而导致的军事摩擦时有发生。
朝鲜半岛局势的持续紧张,不符合半岛人民的利益,也不利于亚洲及世界的稳定与和平。
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一直是中国处理半岛事务的基本准则,中国作为朝鲜战争停战协定的签字一方和周边国家,赞成建立朝鲜半岛和平机制。为在建立半岛和平机制过程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并推动会谈取得成果,预备会一开始,中国代表就提出了平等相待、求同存异、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即首先讨论四方正式会谈时间;其次是正式会谈地点和级别;而将最棘手的议程问题放到最后讨论。中国的建议最终被与会者接受。
议题问题是这次预备会争执的焦点。朝鲜副外长金桂冠向记者透露,朝方要求把美国军队撤出韩国及与美国单方面缔结和平条约作为正式会议的议题,但美国代表坚决反对这一提议,致使议题问题处于僵持状态。金桂冠同时表示,此次会议对下次召开预备会大有帮助。中国代表陈健也表示,“虽然就议题问题没有达成协议,但我们同意下次再谈”。
由于受朝韩、朝美之间几十年形成的对抗与敌视关系的影响,会谈过程中所出现的分歧不可能在短期内弥合。但预备会毕竟就四方正式会谈的时间和地点等问题达成了共识,这是有关各方为通过谈判解决朝鲜问题而迈出的重要一步。人们期待着新的和平机制在朝鲜半岛建立。(本报纽约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傅全有访问美军太平洋总部
据新华社华盛顿8月13日电檀香山消息:中国中央军委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傅全有上将日前在檀香山同美军太平洋总部司令布鲁赫上将会见时强调,中国是维护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愿与有关各国一起,为维护地区的长期和平与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傅全有指出,亚太地区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区,目前总的形势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安全和不稳定的因素。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与各国发展友好关系,坚决反对以强凌弱、以大欺小。中国的国家性质和外交政策决定了中国实行积极防御的国防政策。
布鲁赫说,美中关系对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至关重要,太平洋总部愿成为发展美中两国、两军友好关系的桥梁。他希望加强太平洋总部与中国军方的交往。
傅全有说,近年来,随着两国关系的不断发展,两军关系有了改善。中国人民解放军愿意在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与美军进行多领域、多层次的交流,以增进相互了解,加强相互信任。
傅全有于8月10日抵达檀香山,开始对太平洋总部进行访问。13日上午,傅全有圆满结束了对美国的正式访问,离开檀香山前往芬兰访问。


第6版(国际)
专栏:

  中东罗斯结束斡旋成果有限巴不反对谈判最终地位
新华社耶路撒冷8月14日电(记者支林飞、戴巍)美国中东和谈特别协调员罗斯13日晚在结束了为挽救巴以和谈而进行的和平斡旋后表示,他的调解为巴以弥合分歧创造了“一个开端”。
罗斯13日分别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拉法特举行了第五轮会谈。他在当晚返回华盛顿前对记者说,他此行旨在促使巴以恢复安全合作关系,为重开政治和谈铺平道路。
罗斯说,以色列将放松对巴自治区实行的制裁,但他没有透露具体的时间表。他还表示,他的访问为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不久访问中东创造了条件。
罗斯在为期4天的斡旋访问期间,说服巴以安全官员举行了两次高级会谈,但巴勒斯坦方面对他访问的成果提出异议,巴高级谈判代表沙阿斯和埃雷卡特认为,虽然罗斯此行有助于防止局势继续恶化,可他是“空手而回”,因为他没有说服以色列取消制裁。
据新华社开罗8月14日电(记者王亚东、侯嘉)巴勒斯坦委员会主席库赖14日强调,巴勒斯坦人不反对与以色列举行最终地位谈判,但这一谈判必须与执行巴以过渡阶段协议同步进行。
库赖在接受埃及“阿拉伯之声”电台采访时指出,巴勒斯坦问题的解决必须是全方位的,否则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争端决不会得到解决。


第6版(国际)
专栏:

  安理会呼吁刚果冲突双方停止暴力行动
新华社联合国8月13日电(记者谢美华)联合国安理会13日发表主席声明,呼吁刚果共和国冲突双方立即停止一切暴力行动,通过和平谈判解决政治分歧。
安理会对刚果共和国首都布拉柴维尔最近再度发生的暴力冲突事件深为关切,呼吁冲突双方严格遵守7月13日签署的停火协议,并根据加蓬总统邦戈有关解决危机的建议,尽快就组成民族团结临时政府和举行总统选举等问题进行谈判。关于加蓬等国提出的是否要在布拉柴维尔部署一支适当部队一事,声明指出,只有冲突双方明确表示遵守停火协议、同意将布拉柴维尔机场交由国际控制、承诺通过谈判解决所有政治和军事分歧,才有可能部署这支部队。
安理会还要求冲突双方保证国际人道主义组织能安全、无阻地执行人道主义任务。
今年6月5日,刚果共和国政府军和支持前总统萨苏的民兵武装在首都布拉柴维尔爆发冲突。在国际社会的积极调停下,双方于7月13日达成停火协议,但暴力冲突仍时有发生。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国计划同阿根廷建立“非北约军事盟友”关系
新华社华盛顿8月13日电(记者袁炳忠)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13日说,美国正计划给予阿根廷以“非北约军事盟友”的地位。
奥尔布赖特13日在会见智利外长因苏尔萨前回答记者提问时说,阿根廷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作出了重要贡献,虽然美国尚未正式宣布给予阿军事盟友地位,但美国“确实希望承认阿根廷所发挥的作用”。
她说,这种盟友关系“不是安全关系”,也不意味着美国将向这种盟友国家提供先进武器,而是“象征性地承认”美国与它们的良好关系,它对包括智利在内的其它国家都是“开放的”。
根据1961年美国颁布的外援法,美国总统有权给予其它国家“非北约军事盟友”地位。获得这种地位的国家在受到袭击时虽并不能得到美国的支援,但可以“优先”从美国国防部购买武器弹药和武器零配件。目前获得这种地位的国家有以色列、埃及、日本、韩国和约旦。
此间舆论认为,决定给予阿根廷以“非北约军事盟友”地位是美国政府争夺拉美军火市场努力的一部分。克林顿上周曾宣布取消限制向拉美国家销售先进武器的禁令。


第6版(国际)
专栏:

  北约开始收缴波黑塞族重武器
北约官员十三日证实,北约在波黑的和平稳定部队已开始收缴波黑塞族手中的坦克和装甲运兵车等重型武器。根据一九九五年十二月达成的代顿和平协议,波黑塞族准军事力量和警察部队只能拥有一定数量和某种类型的武器,他们还必须向维和部队报告其武器装备情况,并把武器存放在一定的地点,以便接受检查。


第6版(国际)
专栏:

  克拉克要求卡拉季奇尽快自首
据南通社十四日报道,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克拉克十三日在帕莱再次强调,波黑塞族前领导人卡拉季奇应尽快向海牙国际法庭自首。克拉克是在对帕莱进行突访时向新闻界作上述表示的。他说,卡拉季奇应该恪守从政治舞台上引退并自首的诺言。克拉克没有明确提出卡拉季奇自首的期限。


第6版(国际)
专栏:

  土军击毙一批库尔德武装分子
土耳其官方十四日发表一项声明说,土耳其安全部队在土东南部的一次军事行动中击毙了二十七名库尔德工人党武装分子。声明说,土安全部队是在靠近伊拉克北部边境的山区进行这一行动的。土安全部队也有一名士兵被打死,六人受伤。库尔德工人党自一九八四年以来在土东部和南部进行反政府活动,迄今已有二点七万人在双方冲突中丧生。


第6版(国际)
专栏:

  斯海军摧毁两艘游击队船只
斯里兰卡海军十四日清晨在北部海域摧毁泰米尔伊拉姆猛虎解放组织游击队的两艘船只,击毙游击队员十五人,击伤多人。据军方发言人说,当地时间约凌晨三时,海军巡逻艇在北部海域发现了五艘游击队船只,随即开火,一举击毁了其中的两艘,剩下的也遭到重创。


第6版(国际)
专栏:

  摩洛哥组成新政府
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十三日晚任命了由二十八名成员组成的新政府,取代一九九五年二月组成的三十五人政府。新政府由十八名大臣和十名国务秘书组成。哈桑二世新任命了包括司法大臣在内的四名大臣和包括四位女性在内的九名国务秘书。女性进入内阁在摩洛哥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原政府首相兼外交、合作大臣菲拉利、国务大臣阿拉维、内政国务大臣巴斯里和其他十一名大臣以及原外交和合作国务秘书继续留任。


第6版(国际)
专栏:

  科赫辞去俄政府副总理职务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亚斯特列任布斯基十三日宣布,科赫辞去俄政府副总理及国家财产委员会主席职务。据俄通社塔斯社报道,俄总统办公厅副主任博伊科已被任命为国家财产委员会主席。科赫是从今年三月起担任俄政府副总理及国家财产委员会主席职务的。(据新华社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韩航失事客机部分遇难者魂归故里
在关岛失事的大韩航空公司F—801航班上部分遇难者的遗骸8月13日被运回汉城。目前救援人员已辨认出41具尸体,第一批运回汉城的有10位遇难者遗骸。
新华社发(美联社照片)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论坛

  塔“内讧”为哪般
尹树广
近日,塔吉克斯坦局势骤然恶化。首都杜尚别发生激烈战斗,总统卫队与“叛军”(一支政府军)在城南地区开战,独联体集体维和部队随之进入高度戒备状态。人们认为,本次事件发生在政府和反对派加紧落实民族和解总协议的关键时刻,极大地损害了塔政府的政治威望,使来之不易的民族和解进程受到严重干扰。
事发后,拉赫莫诺夫总统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紧急会议,向“叛军”发出“最后通牒”,限令他们三天内撤回营地,同时表示将以政治对话方式解决冲突。
拉赫莫诺夫总统和反对派领导人努里6月底在莫斯科签署的民族和解总协议规定,在明年7月以前,分阶段遣返在阿富汗的1万多塔难民,将约3000名反对派武装收编到政府军之中,给反对派30%的政府席位,让反对派政党合法化等。这标志着塔冲突双方最终决定在政治上妥协,塔政治转向重新组合的新阶段。
塔内战1992年爆发,最后以拉赫莫诺夫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告终。但境外反对派武装经常在战场上得手,致使塔经济陷于崩溃,国民收入的一半多用于军费开支。在此情况下,以俄军201师为主的独联体集体维和部队成为维系塔政权稳定的主要力量。上述协议的签署顺应了民族和解的需要。
但是,要使昔日的战场敌手化干戈为玉帛,并且同享权力,不少政府高官特别是一些拥兵自重的将领心理上难以接受。他们不愿丧失既得利益,对总统的“让步”心存狐疑,担心国家可能会演变为伊斯兰国家。同时一些政府官员和军队将领,还想趁反对派未归之际,攫取更大的经济实惠,这是近年许多冲突发生的又一原因。据悉,介入目前冲突的一个政府军将领就一直觊觎图尔孙扎德铝厂。该铝厂产值占塔国民收入的30%。今年年初,总统卫队司令也曾想占据该厂。塔是中亚较为贫穷的国家,攫取经济实惠成为不少当权者追逐的目标。
种种迹象表明,由于俄201师在冲突中扮演调停和威慑的角色,冲突不至于蔓延到首都甚至危及总统权力。但塔总统确实面临两难抉择:既不能容忍指挥官各行其是,动辄以“兵变”相威胁;又要避免两败俱伤。因为从全局来看,同努里为首的反对派进行新一轮政治较量仍然是政府的头号任务。“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道理不言自明。
据报道,日前发生的这场冲突已经以叛军首领被解职而告结束。但根据以往经验,“兵变”的原因恐怕一时还难以消除,类似事件会不会重演还是个未知数,塔民族和解进程面临新的考验。不过,看来并没有外部势力介入此次兵变事件。
塔吉克斯坦的和平之路将是曲折和漫长的。政府内部对和平协议尚有不同看法,政府和反对派在建立世俗的还是伊斯兰国家的原则问题上存有歧见,加之宗教、种族、地区和大国关系等矛盾错综复杂,塔政局出现一些反复难以避免,本次事件再次印证了这一点。


第6版(国际)
专栏:通讯

  印度稳步发展的50年
本报驻印度记者李景卫
1947年8月15日,三色旗在印度上空升起。当尼赫鲁宣布“一代不幸今天宣告结束”、印度获得独立时,举国上下欢腾,“印度万岁”的欢呼声响彻云霄。当印度独立50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首都新德里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共和国的生日。从总统府到印度门的国道上,工人们正在加紧搭台布景,进行装修,隆重的独立庆典将在这里举行。印度将通过大型阅兵和游行活动向世人展示各行各业50年来的重大成就。
印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殖民地中独立最早的国家之一。独立前,由于受到英国殖民主义者长期的残酷掠夺和压榨,印度的国民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农业凋敝,工业停滞,加之印巴分治造成的工厂和原料产地的分离,国民经济处于极端贫困落后的状态。独立后,新政府立即制定了以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为目标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经过五年的努力,印度逐步摸索出了一条发展道路。再经过“二五”、“三五”计划的又一个十年的发展,印度农业初具规模,工业体系基本形成。“四五”至“七五”计划期间,印度工业结构进一步得到调整,农业得到重点发展,并逐渐走向市场经济。进入80年代,印度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达5.5%。为增强经济的发展活力,1991年拉奥政府执政后,开始了大刀阔斧的经济改革。近3年来,印度经济年增长率平均达到7%左右。国家外汇储备从改革前的10亿美元激增到现在的250多亿美元;吸引外资50多亿美元;通货膨胀率逐年下降;每年增加就业机会1000万人次左右,超过改革前的3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印度已经从独立初期粮食短缺国变为一个自给自足的国家。粮食产量从1950—1951年度的5100万吨增加到现在的1亿吨,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工业结构日趋合理。目前,政府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力争更多地吸引外资,增加出口,使经济增长再上一个台阶,以提高印度的综合国力。
独立后,印度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在1955年亚非国家举行的万隆会议上,印度和中国共同提出了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亚非国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促进了印度与这些国家之间友好关系的发展。冷战结束后,特别是近几年来,印度调整了对外政策。在对外关系中,重视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印中关系近年来已得到改善。去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应邀访问印度。两国领导人在双边关系和经济合作等领域达成诸多共识,签署了《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军事领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协定》等四项协定,把中印关系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与此同时,孟加拉国总理哈西娜、斯里兰卡总统库马拉通加也先后应邀访印。印孟就分享恒河水问题达成协议,解决了20年来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问题。印斯两国也就进出口关税问题达成协议,促进了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的印巴关系也开始出现松动,并已出现积极的发展势头。作为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的重要成员国,印度同周边国家关系的改善将有力促进联盟成员国之间的有效合作。同时,印度还努力发展与俄罗斯以及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经贸、科技关系。
现今的印度也面临着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其中人口、教育和贫困问题尤为突出。印度人口已经由1947年的3.4亿增加到现在的9.3亿,并仍以每年1800万的速度继续增长。据报道,在纪念独立50周年之际,印度政府开始提倡“独生子女”政策,鼓励人们搞计划生育。
为解决贫困问题,印度政府还将采取新措施发展经济,争取到21世纪初实现摆脱贫困的目标。(本报新德里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