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8月15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河北省滦平县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65%的农户靠农业科技脱贫。今年这个县又推广了山地时差蔬菜种植新技术,受到农民的欢迎。图为科技人员在指导山地西红柿的栽培技术。齐宗弟摄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如何走农业产业化之路

  合作社:三方都说好
——莱阳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新探索
本报记者贾建舟刘磊
农业产业化正以燎原之势有力地促进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但随着产业化的推进,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龙头加工企业要求原料供应的批量性、稳定性与农户供货的分散性、随意性的矛盾,农户利益需要保护与自身缺乏保护能力的矛盾等等。
近年来,山东省莱阳市积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为解决上述难题作了有益的探索。日前记者专程赴莱阳对合作经济这一农村改革中出现的新生事物进行了采访。
农民说好,因为合作社较好地解决了农民“买难”、“卖难”的问题,提高了农民抗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莱阳的农村合作经济从一开始就是农民自己创造出来的。谈起合作社,莱阳第一个合作社发起人王宇敏感慨地说:“这可是给逼出来的啊!”照旺庄祝家疃村是个蔬菜专业村,全村706亩耕地,种植蔬菜400亩,有350个蔬菜大棚。但前些年,这个村的农民屡受假农药、假化肥之害。村里的西红柿每年都有因喷了假农药而烂在地里的,仅此一项每年的损失不下4万元。买货真价实的化肥、农药难,要把收上来的蔬菜卖出去更难。菜贩子摸准农民的心理,总是在傍晚时来收购,眼看天就要黑了,农民不敢耽搁,只好忍痛接受压级压价。农民气愤地说:“6个种菜的顶不上1个贩菜的。”
作为村支书的王宇敏寻思:农民的事政府包办不了,何不把大伙儿组织起来,自己管自己的事?于是在1995年3月他便挑头办起了蔬菜供销合作社,村民自愿入股,每股500元,当时就有43户农民加入了合作社。
合作社成立后,王宇敏便派人直接到厂家购买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又派人去各龙头加工企业签供货合同。一年下来,为社员供应出厂价农资近百吨,为社员节约资金2万余元;销售蔬菜200吨,平均每吨价格要高200元,再加上年终分红、利润返还,平均每户社员增加收入3000余元。
东方果蔬供销合作社由53户农民组建。1996年由于气候原因,社员的荷兰豆质量不如平常,有的加工企业想压级压价,合作社统一与之谈判,每公斤价格反而提高0.40元,从而保护了社员的利益。
龙头加工企业说好,因为合作社的建立使它们的原料供应得到了保证,使企业能够更快地发展
应该说,在农业产业化的链条中,龙头加工企业与农户是一对既互相依存又存在矛盾的利益共同体,那么对于常常坐在“对头”位置上的合作社,龙头企业又是怎么看的呢?
在莱阳,记者采访了全国最大的蔬菜出口加工企业龙大集团等龙头企业,得到的回答大致相同:合作社的出现是个好事。
过去,当地龙头企业面对的是千百个分散经营的农户,所以很难保证原料供应的批量化、稳定化。即使有了收购协议、合同,由于市场价格波动,也常常难以兑现。1993年,国际市场对牛蒡的需求量激增,各加工企业为争夺货源,纷纷提高牛蒡收购价格。龙大集团原本安排了2000亩牛蒡生产基地,与农户达成了收购协议,但由于农民受利益驱动,纷纷将产品卖给出价高的,致使龙大集团未能按时完成出口合同,被罚款15万美元。在这场“牛蒡大战”之后,“芋头大战”、“青刀豆大战”也相继发生,此伏彼起,让各加工企业大受其害。
组建合作社之后,加工企业不需要再与分散的农户打交道,而直接与具有法人地位的合作社签订合同,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料供应分散不稳定的状况,提高了合同的履约率,并且大大降低了交易费用。此外,许多龙头加工企业还自己牵头组织合作社。如宏达食品有限公司联合283户农民共同组建了宏达果蔬加工合作社,合作社负责为社员提供生产资料、良种、技术服务,并负责安排种植计划、收购产品;社员则按照合同要求进行生产。1995年青刀豆供不应求,许多厂家只好找代购户收购,代购费高达每公斤0.40元,而宏达公司有合作社做后盾,很顺利地收购到所需的青刀豆,保证了生产的需要。
政府也说好,因为合作社为政府加强对农业的调控提供了一个载体,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向更高层次发展
农民自发组织合作社,政府的态度又是怎样呢?
从1995年3月出现第一个合作社起,莱阳市委、市政府就对农民的这一“创造”热情支持。并且在经过深入调查研究之后,决定把兴办合作社作为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业产业化向更高层次发展的突破口来抓,在全市推广这种新型的农村合作经济,引导农民在“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则下加入合作社。
时至今日,合作社在其运行过程中不但使农民和加工企业从中获益,而且也为政府加强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调控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中介。用莱阳市委副书记迟文才的话说,合作社使政府调控多了个“抓手”。在农村实行双层经营体制后,乡村基层组织对农民生产经营活动的调控能力大为削弱。而通过兴办合作社,政府就可以把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调控意图通过合作社网络贯彻下去,较好地改变了过去“多了砍,少了赶”的状况。
合作经济因其强大的生命力在莱阳市蓬勃发展,并且开始走向纵深。以遍及全市的403个专业合作社为基础,从1995年8月起又先后组建起蔬菜联合社等7个市级专业联合社,并已形成农资供应、蔬菜加工购销、果品购销加工、畜禽养殖服务等十大专业合作服务体系。与此同时,在横向上以改造后的基层供销合作社为依托,组建了区域性综合联合社,为区域内各类专业社提供信息、科技等综合服务。现在,在莱阳已初步建起联社为专业社服务、专业社为农户服务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体系,架起了企业、农民、政府三者紧密联系的桥梁。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体系的初步形成,有力地推动了莱阳农业产业化的发展。1996年,莱阳市出口以保鲜速冻蔬菜为主的各类食品13万吨,创汇1.35亿美元,位居全国县级农产品出口第一;农民人均收入2435元,比上年增长27%。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谈

  把扶贫作为中心任务来抓
中共山西忻州地委书记刘增宝
山西省忻州地区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全区14个县市中有10个贫困县。我们体会到,要把扶贫攻坚作为贫困地区的中心任务来抓,必须搞好两个结合。
坚持政府扶贫与社会扶贫相结合,构建全党动手、全社会动员、全民参战的合力攻坚新态势
全区以“党员干部联万户”为突破口,开展了“企业农村结百对,富帮穷村一千个,科技人员联万户”活动。主要从3个层次推进:第一,政府扶贫抓领导。全区狠抓“一把手扶贫工程”,实施一把手扶贫责任制。省、地、县三级机关干部1977人在10个贫困县128个攻坚乡镇545个贫困村,帮助群众修路、引水、造地、办学,办各类实事2036件。第二,社会扶贫抓协调。共青团系统组织“春潮行动”,22个单位的青年团员组成22支扶贫小分队赴22个扶贫点,帮助农民学文化、学科技。妇联系统组织“连环脱贫”,帮助1.3万多名妇女自立自强,走向富裕。第三,群体脱贫抓主力。全区通过多种形式的政府扶贫和社会扶贫活动,启发群众“我要脱贫”的内在动力,广大群众不等不靠不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保证了扶贫攻坚年度目标的如期实现。
政府扶贫与社会扶贫相结合,关键是建设一个好班子,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忻州地区针对贫困地区基层组织建设状况,采取“教育、整顿、提高”相结合的办法,强化扶贫攻坚一线指挥部建设。通过“三清两建五公开”(清理财务、拖欠、农民不合理负担,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合同管理制度,实现财务、合同、任务负担、宅基地审批、计生指标公开)活动,建设农村民主政治,强化干部公仆意识,引导干部廉政勤政,在民主监督与自我约束中当好脱贫致富的引路人。去年,全区整顿农村后进班子83个,调整党支部106个,村委会81个,村干部141人,下派机关干部390人到乡村挂职,大大提高了基层班子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
坚持基础扶贫与产业扶贫相结合,开创“温饱、稳定脱贫、奔小康”连续推进、加速发展的脱贫致富新局面
只有引导农民夯实基础产业、发展支柱产业、培育主导产业,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才能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中,稳定脱贫、奔向小康。为此,我们在扶贫工作中坚持了3个着力:
一、着力建好基本农田。地委、行署立足区情,对10个贫困县分类指导,实施两项温饱工程:在河曲、保德、偏关、静乐4县54个乡镇887个贫困村,人均建设2亩基本农田;在五台、代县、繁峙、神池、五寨、岢岚6县76个乡镇1353个村,人均地膜覆盖农田1.8亩。1996年全区新建基本农田7.5万亩,保浇地174.5万亩,地膜覆盖农田101.15万亩,为实现温饱、稳定脱贫创造了条件。
二、着力改善基础设施。全区狠抓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山区农民改善生存环境、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创造了有利条件。1996年,56%的乡镇通了油路,57%的行政村通了公路,公路、油路建设里程分别是前三年总和的1.3倍和1.7倍。扶贫工作队帮助贫困村新打井217眼,旧井配套203眼,完成提水工程57处,引水工程57处,通电107个村,安装电话3582门。
三、着力培育致富特色产业。地委、行署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从户抓特色产品、村抓优势产业、乡抓基地建设、县抓龙头企业做起,引导农民在产品开发延伸、产业扩张升级中确立本地致富的支柱、主导产业。全区125个贫困乡镇的农民在人均建设2亩基本农田的同时,户均发展一项养殖业、人均种植一亩经济林。每一个贫困县都大力实施“龙头企业特色县”发展战略,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使种植业、畜牧业、林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成为农村脱贫的致富产业。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村里人·村里事

  土秀才成为领头雁
杨开保李飞李保元
“现在搞市场经济,当农民的要发财致富,不但要解放思想换脑子,而且要学技术、懂法律、富脑子。先游‘书海’,再游‘商海’,那就‘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了!”这是湖北省宜城市郑集镇“养鸡状元”史品成介绍的一条“致富秘诀”。
史品成从事养鸡10年,一直因为文化、技术、法律水平低,形不成规模效益。1991年以来,他一鼓作气攻取了农函大、农广校两项文凭,还自修法律专业和养鸡专业。有了知识就有了勇气。1994年,他将鸡场猛扩到4亩,今年又投资5万多元,建起了近400平方米的标准化养鸡场,8个月就产肉鸡10万多只,获纯利13.8万元,成为全镇26名科技示范标兵之一。史品成在“富脑”致富的同时,还乐当共同致富“种子户”,为所在的魏岗村带出了18个养鸡大户,使养鸡成为全村的支柱产业。
目前,像史品成这样落榜不落志,靠自学攻取各类大中专文凭和技术职称的青年“土秀才”,已有1539名,成为本镇“大户战略”的“领头雁”;其中仅1994年以来,就涌现出814名新秀,占全镇总户数的10%以上。蒋湾村的黄光富去年将25亩“卧牛坑”改建鱼塘,实施“猪渔模式”,当年产鱼7000公斤,售猪288头,获纯利5万多元,成为“猪渔大镇”的致富能手。金铺村原党支部书记戴三国去年10月从武汉化研所引进专利,创办全省首家“金星”牌粘鼠板厂,安排20多个劳力,职工每人每月创产值2万多元,获纯利2500多元,成为宜城市见效最快、获利最高的镇办企业。
农民素质大提高,经济效益“撑杆跳”。这两年,郑集镇先后荣获地、省“襄江明星乡镇”和“楚天明星乡镇”称号,各类特产大户迅速由500多户增到2299户,3/4以上的农户当年纯收入过万元,农村经济综合实力跻身全省乡镇百强行列。今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又可望递增530元,达到2369元,再度摘取宜城“第一镇”的“桂冠”。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地方经济

  沂水布鞋城
李仕田
“政府搭台,个体唱戏。300多家个体布鞋厂组建成布鞋集团公司,齐心协力闯市场,这为沂水布鞋城的发展开拓出一片新天地。”山东沂水县县长王法义道出了组建沂水布鞋集团公司的初衷。
拥军鞋、商品鞋、布鞋一条街
沂水布鞋城崛起是最近五六年的事。这个县原有一家国营布鞋厂,但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落马破产了。就在国营布鞋厂破产这一年,沂水东关街妇女郭凤兰却带头办起全县第一家个体布鞋厂。郭凤兰有一手做“拥军布鞋”的好手艺。面对市场经济大潮,郭凤兰瞅准做布鞋这一条致富路。她凭着闯荡市场的勇气和辛勤经营,布鞋厂由十几个人发展到120多人、年产布鞋近千万双的规模,这就是后来成为沂水布鞋城主要支柱之一的沂水兴华鞋业公司。由当年的“拥军鞋”到当前走俏市场的“商品鞋”,郭凤兰不仅获得成功,而且带动整个沂水布鞋城快速发展了起来。仅她所在的东关街在短短几年间就发展起108家布鞋厂,从业人员6000多人,成为远近闻名的“东关布鞋一条街”。目前沂水布鞋城拥有布鞋厂300多家,从业人员达2万多人,布鞋产品已发展到6大系列30多个花色品种。1996年全县生产各类布鞋1亿多双,实现产值5亿多元,成为全县经济支柱之一。
政府介入,放水养鱼
沂水布鞋城的崛起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当1989年郭凤兰带头办起第一家个体布鞋厂时,就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为了迅速发展壮大布鞋生产规模,沂水县委、县政府根据党的富民政策,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其中包括放开搞活、“放水养鱼”、扶持激励等重大举措,为沂水布鞋城快速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大环境。
为了使沂水布鞋生产由家庭式小生产尽快向着产业化规模经济发展,他们于1995年初在县城东环路和南环路交汇处规划一处布鞋生产小区,采取个人建厂,政府提供水、电、路和锅炉配套,仅两年时间,就有100多家布鞋厂由小庭院搬进布鞋生产小区,清一色三层楼房,宽敞漂亮的生产车间,先进的设备和生产工艺,沂水布鞋城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建城更要管城
沂水布鞋城迅速崛起,布鞋厂家众多,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个别厂家背靠“沂水布鞋城”这棵大树混水摸鱼,布鞋产品质量低劣,一粒老鼠屎搅坏一锅汤,影响了沂水布鞋城的声誉。
信誉是一种可贵的无形资产。为了提高沂水布鞋的整体质量,维护沂水布鞋城的声誉,沂水县政府组织县工商局、质量监督局、物价局和沂水布鞋集团公司联合组成布鞋生产质量监督机构,严把布鞋质量关,在全县实行布鞋出厂合格证制度,对个别“混水摸鱼”的厂家进行停业整顿,决不许质量低劣的布鞋流入市场,从而保证了沂水布鞋的质量,维护了沂水布鞋城的声誉。
抱成团力量大,扬起帆好远航
沂水布鞋集团公司的建立强化了政府的服务和管理功能,又使300多家个体布鞋厂由过去分散无序向着规模产业化道路发展迈出一大步,有效地扩大了沂水布鞋城的影响。目前,沂水布鞋已覆盖了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开始由黑河友谊关和深圳这两块跳板销往俄罗斯和东南亚国家,加速了沂水布鞋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步伐。据沂水布鞋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郭凤兰介绍,沂水布鞋今年的销售情况比任何一年都好,尤其是“将军靴”和“休闲鞋”这两类产品的订货已排到11月份了。“政府为俺搭台,俺保证把布鞋这台戏唱得更红火!”郭凤兰如是说。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来信

  “空心村”要实起来
编辑同志:
近日,我去农村姐姐家走亲戚,竟找不到门。姐家已抛弃旧宅迁至村北的新房。我在该村围街逛了逛,发现村中许多旧房已无人居住,成了“空心村”。
据了解,农村像这样的“空心村”有不少。有的村干部存有“不看吃的看住的”虚荣心,一味要求村民盖“小康楼”。有的农民存有攀比心理,你盖我也盖,村中旧宅闲置,村外新房再起。大批耕地被挤占浪费,看了真叫人心疼。
我认为,要解决好“空心村”问题,必须严格农村建房审批制度。需要统一规划时,应在原地翻新,不应再到村外“另起炉灶”。有的农户迁入市区在转让旧房时要办好产权转让手续。其次,要解决好村干部的思想观念,不要盲目攀比。
山东邹城市尚河乡孙召国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杂谈

  让“农技热线”热起来
陈加强
报载,江苏省句容市22个乡镇目前都配备了“农技热线电话”,由各乡农技站行家专门接受农民技术咨询,解答各种农业生产中的难题,并传授致富信息。自“农技热线”开通以来,已接受技术、信息咨询近2万次。这种实事办到了农民的心坎上,因而深受欢迎。
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随着各种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的推广和运用,农民朋友渐渐尝到了科技致富的甜头。但在运用新技术中,农民也常常遇到不少难题,因不能得到及时解决而蒙受损失的事时有发生。尤其是特种养殖、种植致富项目,不少农民更是感到心有余而“技”不足,登门拜师又不方便。随着邮电事业的迅猛发展,电话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农民打电话十分方便。开通“农技热线”,既能为农民及时解答有关疑难问题,指导农民合理引种新品种,正确施肥喷药,又能及时将市场信息反馈给农民。句容市的做法堪称为农服务的好举措。
但是,由于经济利益的导向作用和改革措施的不够配套,目前我国农村仍有不少地方基层农技服务网络处于线断网破的状况,科技服务、推广有名无实,农民渴求的科技服务得不到满足。基层农技服务体系的建立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之一,如果忽视或淡化了这一环,将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各级领导不妨下点功夫,在农技服务上动点脑筋,多为农业发展办点实事。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新事

  走过去,前面是个天
——下岗女工杨喜英创办花木公司
沈达顺
1992年,河南省淮阳县百货大楼职工杨喜英下岗了。接连几天,她吃不下,睡不好,反复思考着今后的路怎么走。一天,她看到一个卖花的人拉着几盆花从门前走过,心里豁然一亮:淮阳县经营花木的人很少,养花是条门路。
说干就干,杨喜英东凑西借4万多元,从广州买来花卉往家运。租车皮运到漯河时,不幸夜间被盗,价值4万元的花卉,凡名贵的被洗劫一空。杨喜英回家大哭一场,病倒了半个月。
大病后的杨喜英挣扎着起了床。“我还干!先少买点儿,一点一点地攒。”杨喜英在租来的空闲地上,一株一株地种养,一棵一棵地移植,一盆一盆地浇灌。到了年底,园里居然聚起了50多个品种,杨喜英笑了。
可是,就在她的花木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更大的不幸又降临到她的头上。她患了乳腺癌,躺到了手术台上。
亲人友邻都劝她别干了。看着她那虚弱的身体,爱人更心疼地对她说:“这花木你无论如何也不能再养了。”杨喜英对爱人说:“电视剧《上海一家人》中若男说得好:‘从来女人做大事,九苦一分甜’,‘走过去,前面是个天’。正因为我得了这个病,我更要抓紧时间。”
她走街串巷,跑机关串家户送货上门,热情服务,生意越来越好。她知道下岗工人的困窘,忙不过来时,就招聘下岗工人一起干。几年来,她聘用的下岗工人达200多人次。
她注重信誉保证质量,免费为单位提供绿化设计,义务为家户花木看“病”,随叫随到,有求必应,被人们称为“绿化美神”。
5年下来,杨喜英的花木公司已拥有50多万元的固定资产,绿化树苗品种已达到100多个,盆花盆景品种200多个。经她绿化的50多个单位,其中有8家被评为省绿化先进单位。
前不久,杨喜英被评为“河南省十佳女职工”。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北京市在积极抓好粮食收购的同时,眼睛向内,深入挖潜,下大力气搞好粮食的加工转化增值。由北京市粮食局东北郊粮库与日本合资兴建的现代化精米加工厂,年产精米2.5万吨。  新华社记者 刘卫兵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