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8月14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要闻)
专栏:“港人治港”印象

  创造高效的队伍
——香港特区入境事务处走访记
本报记者邢凤炳
每一个来往于香港的人,都要跟香港入境事务处打交道,办理签证、旅游证件及从海、陆、空进出香港的手续。
在香港,妇孺老幼都知道有个入境事务处,市民们的身份证件,还有出生及红白喜事的登记,都得靠它办理。
入境事务处队伍宏大:3000多名穿制服人员和2000多名文职人员。这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部门,可以说,它是特区的门面和窗口。
特区成立后,这个机构如何运作,有什么变化?记者走访了该处处长叶刘淑仪。
入境事务处大楼矗立于港岛海旁,每天上午上班前,各个楼层就聚集着等候办理各种证件的市民,手扶电梯,楼道里,人来人往,熙熙攘攘,门庭若市。8时45分,整座大楼进入运转,签证、照相、登记、咨询,各就各位,紧张、忙碌而有序。
叶刘淑仪处长现年47岁,穿着整齐笔挺的纪律部队制服,显得英姿飒爽。她在政府部门任职已达22年,对政府架构运作十分熟悉。
她说:“特区政府成立后,内部管理没有太大的变化。英国派来的总督走了,我们选出自己的行政长官,行政会议和临立会变换了一些新议员,其他没有变化,一切运作如常。现在,我们自己管理自己,为港人服务,当家做主人了,可以说,至今工作进展得相当顺利。”
政权交接前后,入境事务处肩负重任,先是办理为数众多的海内外嘉宾和记者来港出席和采访回归盛典的签证,紧接着又接受广大港人申请、办理特区护照及处理港人在内地所生子女的居留权问题。在沉重的工作压力之下,他们加班加点,超时工作。叶刘淑仪说:“回归前后是我们最忙的时刻,香港放假5天,我和我的同事几乎没有休假一天。作为纪律部队的官员,有时要作出某些个人牺牲。这次能为香港政权交接献力,我们感到无限的欣慰!”
近一个月来,入境事务处集中力量办了几件事:
——签发特区护照。至今,已发出特区护照申请表格200多万份,收回表格16万多份,签发特区护照两万多份。为提高效率,该处正增调人力,改善电脑操作,加快签发速度,使日签发护照由2000本增至4000本。叶刘淑仪说:“我为能在短期内向港人提供护照而骄傲。这是一本造福港人的护照,至今,已获得世界上36个国家给予特区护照持有人免签证待遇,比原港人所持的‘身份证明书’(俗称CI)获第三国给予免签的范围宽广得多,使用更方便。这是大快港人心的事情!”
——处理港人在内地所生子女的居留权问题。据悉,入境事务处早就留意到回归后会有大量港人子女来港的问题,也曾采取过一些办法予以解决,但后来发现有人循不正确途径来港。为使符合资格的儿童有秩序地来港定居,入境事务处会同有关部门经过调查研究,提出实施“居留权证明书计划”。此办法于1997年7月8日提交首次特区行政会议审议并获通过。翌日,经过7个小时的辩论后,特区临立会三读通过《1997年人民入境(修订)(第5号)条例草案》。叶刘淑仪说:“这个条例可以确保合法的港人在内地所生子女能有秩序和安全地来港定居,它完全符合基本法的有关规定。”
——根据授权办理国籍变更。1996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授权香港特区政府受理有关港人及外国人国籍变更、申请入籍或恢复国籍的问题。入境事务处现已发出申请表格6万份,收回了1000多份。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的授权书,特区政府已着手与有关国家继续谈判互免签证协定或作出行政安排的问题。
叶刘淑仪告诉记者,过去有关外交的事项,他们须听从英国外交部的指令;如今香港回归祖国,中央政府充分信任特区政府,有许多对外事项我们可以自己处理。现在,与祖国内地的公安部、外交部、国务院港澳办等部门的联系日渐增多。她说:“祖国有关部门公务员的素质好、办事效率高,给我留下美好的印象。”


第4版(要闻)
专栏:

  钱其琛会见柬埔寨高级代表团
新华社北戴河8月13日电(记者于海生)国务院副总理兼外长钱其琛今天在此间会见了由代理国家元首谢辛亲王和翁霍、洪森两位首相率领的柬埔寨高级代表团。
钱其琛重申了中国政府对柬埔寨国内局势的基本看法和原则立场,表示中方将一如既往地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柬埔寨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
他说,中方对柬方根据“一个中国”的原则所做的努力和工作表示赞赏和感谢。
谢辛代表国家元首等柬埔寨领导人对中国政府顺利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表示热烈祝贺。他重申柬埔寨王国将继续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致力于同中国全面发展友好合作,特别是在农业和经济领域里的合作。
外交部副部长唐家璇参加了会见。
柬埔寨高级代表团于8月11日乘专机抵京。西哈努克国王12日在驻地会见了代表团一行。


第4版(要闻)
专栏:中华儿女

  张西洲——挑战高山病
孟繁森
情系昆仑千里雪,爱洒西陲三十年。
张西洲,解放军第十八医院副院长、全军唯一的高山病研究所所长。他向高山病挑战,用火热的爱心呵护基层官兵生命的动人事迹,在西部边陲部队中广为流传。
包括青藏高原、阿里高原在内的西部高原,人称“地球第三极”、“生命的禁区”。据科学考察测定,海拔高度每上升1000米,大气中的含氧量就下降10%。在西部高原,因缺氧造成的高山病,直到70年代仍困扰着我军广大官兵,严重危害着我军官兵的健康和部队的战斗力。
张西洲1968年1月从河南荥阳入伍来到解放军第十八医院。从此,与高山病结下了不解之缘。
十八医院的派出机构——三十里营房医疗站,曾荣获中央军委授予的“喀喇昆仑模范医疗站”荣誉称号,担负着方圆40多万平方公里内的哨卡、兵站、机务站和边防部队的医疗保障任务。高寒缺氧的险恶自然环境,使医护人员的每一次出诊都成为一次没有硝烟的殊死搏斗。
张西洲曾先后在这个医疗站拼搏3年。他第一次到海拔5070米的空喀山口出诊,就遇上一个风雪交加的日子。那天,张西洲等晚上9时奉命出发,前去救治患高山病昏迷不醒的哨兵。张西洲回忆说:“天冷得厉害,零下40多摄氏度,我们带的罐头、干粮都冻得邦邦硬,不能吃了。风大雪也大,晚上行车根本看不清道路。我们越走越喘不上气来,脑袋胀疼得像要炸开,就这么走了整整三个昼夜。快到哨卡那天下午,严重的高山反应使我感到实在支持不住了。”到了哨卡以后,张西洲咬紧牙关硬撑着身子察看了两位患者的病情,制定了抢救方案,采取了急救措施,哨兵脱险了。此行经受的高山病的残酷折磨,使张西洲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他暗下决心,一定要为战胜高山病尽到自己的最大努力。
1988年4月,张西洲被任命为十八医院副院长、高山病研究所所长,从此成为高山病专业研究者和领导者。
研究高山病的防治,开展调查工作,必须亲临高山哨所和边防部队。张西洲到研究所任职时已近不惑之年,身患多种慢性病。但肩负重任的他,每年都要三番五次地上高山。深藏在喜马拉雅山西部峡谷里的什布奇哨卡,海拔5380米的神仙湾哨卡,“风吹身上酸,四季不脱棉,高寒氧气少,夜夜难成眠”的天文点哨卡,他都熟悉得几乎能叫出每一茬哨兵的名字。
在张西洲的带领下,高山病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唱响了“艰苦奋斗,多出成果,服务部队”的主题歌,刻苦钻研,奋勇攻关,蔚成风气。几年来,这个研究所仅在军内外、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交流的有关高原部队生理病理和高山病防治的论文,就达100多篇。
张西洲扎根祖国西部边陲30年来,有2500名病员在他的精心救治下转危为安,有近500名病员经他参与和指导救治后死里逃生,官兵们亲切地称他为“生命保护神”。他在驻高原部队适应性训练、驻高原部队医学心理学、高原肺动脉高压和肺水肿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填补了我国高原医学研究领域的十几项空白。如今,张西洲和他领导的研究所探索、研制的高原病防治办法和治疗药物,在我军驻高原部队已被广泛应用,受到部队欢迎。
据统计,同70年代相比,近5年间,我军驻高原部队的心脏病发病率已大为下降,部队的健康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这个重大变化当中,包含着张西洲一份不可磨灭的功劳。为了表彰张西洲的贡献,国务院授予他“全国边疆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他还被选为中华医学会高原医学会常委、全军第六届医学科技委员会委员。
王通地,浙江省玉环县一个仅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农家子弟,却痴迷于“生活垃圾变废为宝”的研究,终于自行设计成功我国第一条垃圾有机肥生产流水线。下期《中华儿女》刊登第八十篇《王通地——让生活垃圾变为宝》。——编者(附图片)


第4版(要闻)
专栏:

  虽是外地农民工要当城市文明人
外来务工青年培训计划扎实推进
本报讯记者唐维红报道:北京市城乡建设第一建筑工程公司日前在6500余名外来务工青年中广泛开展了“外来务工青年公众形象大讨论和文明形象设计”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社区“千校百万”外来务工青年培训计划的内容。许多青年提出了“不给首都人抹黑,不给家乡人丢脸”、“虽是外地农民工,要当首都文明人”的响亮口号。
由共青团中央、公安部会同司法部、劳动部、建设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开展的社区“千校百万”外来务工青年培训计划,是通过对已经取得城市暂住证和流动就业证、正在城市从事各种合法生产经营的、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外来务工青年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增强法制观念;激励他们勤奋学习、爱岗敬业,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跨世纪人才,在城市社区的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该计划自今年6月启动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北京城乡一建外来务工青年培训中心、建工集团北京第七建筑工程公司外来务工青年业余培训学校、北京城建集团二公司民工团校等10个培训学校是团中央、公安部等8部委确定的首批全国城市社区外来务工青年培训示范单位。
据团中央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截至1998年6月,培训计划将完成首批创办1000所社区外来务工青年业余培训学校、培训100万外来务工青年的目标。今年6月以来,已经有400余所外来务工青年定点(流动)业余培训学校、外来务工青年团校在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宁波、深圳、青岛、福州、无锡等外来务工青年集中的大中城市团委登记备案,培训了近35万人次。社区“千校百万”外来务工青年培训计划已成为各地“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4版(要闻)
专栏:

  中国百名记者志愿扶贫团分赴川陕
本报讯由中国记协、国务院扶贫开发办、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组建的“中国百名记者志愿扶贫团”第三、四分团记者近日分赴四川、陕西贫困地区开展新闻扶贫活动。第一、二分团记者已于6月完成了赴贵州、宁夏贫困地区采访的任务。
第三、四分团由中央、部委新闻单位和部分省市新闻单位的34名记者组成。第三分团记者将分成四个小组深入到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8个国家级贫困县采访。第四分团记者深入陕西商洛、安康贫困地区采访。


第4版(要闻)
专栏:

  重庆市荣昌县发生五点二级地震
新华社北京8月13日电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8月13日16时13分在重庆市荣昌县(震中位于北纬29.5度,东经105.5度)发生5.2级地震。
初步了解,荣昌县强烈有感,县城部分房屋有破坏,县委新办公楼开裂,县合作社办公楼部分倒塌。四川省隆昌县感觉明显。详情正在了解之中。


第4版(要闻)
专栏:

  治奢倡廉筹资为民
襄樊市兴办“民心工程”
本报讯从8月份开始,湖北襄樊市政府对市区贫困居民在看病就医、粮食供应、子女入学等4个方面实行优惠政策,这是该市治奢倡廉、集中财力为群众兴办的第8项“民心工程”。
总投资2亿元的8项“民心工程”,均是群众急需解决的难题,涉及群众行路、吃水、入厕、再就业、社会救济等方面。
从去年底开始,襄樊市委、市政府加大了治奢力度,对参与公款吃喝的人员,在新闻媒介上公开曝光,并进行处罚。今年,该市共封存违反规定购置的大哥大300多部;压缩专控商品143件,减少支出590万元;市直部门招待费比去年同期下降32%。为了帮助困难企业走出困境,襄樊市筹资1500多万元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困难企业解困基金。
市区58条泥巴路是市民多次反映的老大难问题。去冬,襄樊市领导召开现场办公会,决定今年上半年全市党政机关和行政事业单位一律不许购买小汽车、不搞公款装修,省出钱来改造泥巴路,财政拨出专款2000万元,用3个半月将58条泥巴路全部改造成水泥路,并进行了绿化和美化。(王稼田胡立华刘东仿)


第4版(要闻)
专栏:现场短新闻征文

  送戏下乡庆开镰
本报记者张忠
8月的西藏农区,四处麦浪滚滚,开镰在即。13日,曲水县才纳乡聂达村农民迎来了两支从城里送戏下乡的文艺团队。
按习俗,藏族农民在开镰之前要过望果节(预祝农业丰收的传统节日),这是西藏农村除藏历新年外最热闹的节日。满怀丰收喜悦的农民派人邀请自治区藏剧团来村里演出。巧的是,正在附近农村演出的拉萨雪域少儿艺术团的小演员们听说聂达村要过望果节,纷纷要求到村里来为农民伯伯送戏。
消息传开,村里人早早地来到演出场地,邻近乡村的农民也闻讯而来,场地上很快聚集了5000多人。乡亲们观看着传统藏戏《苏吉尼玛》和少儿艺术团的精彩表演,不时鼓掌、叫好。露天演出场地上刮起大风,下起了小雨,但演员们照演,乡亲们照看,气氛异常热烈。
才纳乡帕珠乡长说:“今年丰收在望,又逢城里演员们来送戏,真是喜上加喜!”


第4版(要闻)
专栏:讲文明树新风

  南昌:全力治“脏”
本报南昌8月13日电记者余清楚报道:曾被“垃圾满城”所困扰的江西省南昌市治“脏”不手软,舍得投入,终于迎来了英雄城亮丽整洁的文明形象。
南昌市城区人口100余万,每天需清理垃圾上千吨。过去,1500多只遍布大街小巷的敞开式垃圾箱,脏物遍地,蚊蝇翻飞,严重影响了市民的生活和城市的环境卫生。南昌市从1994年开始,下决心抓投入,抓硬件建设,抓改变市民不良卫生习惯,多头并进,终见成效。
南昌市首先全面清理了1500多只垃圾箱,投资1000多万元,在全市选择适当位置兴建了60多座现代化的垃圾中转站。这些中转站墙贴釉面砖,设计新颖,成为街头一景,能及时收集,封闭装运,既清除了垃圾污染源,又解决了垃圾运输车辆沿街“跑冒滴漏”、垃圾散落现象。同时,在全市实行袋装垃圾制,严禁垃圾乱扔乱放。目前,市区居民楼院已全部实行了垃圾袋装,并正向市郊推进。
为了改变“城内垃圾,城外堆放”的状况,南昌市先投资建了两个大型垃圾处理场,最近又投资9000多万元在西郊新建一座占地1800多亩的现代化垃圾填埋处理场,基本可以容纳处理全市的生活垃圾。南昌市的城市垃圾处理水平进入全国一流水平,英雄城显得更美更干净了。


第4版(要闻)
专栏:讲文明树新风

  宁波:规范“窗口”
本报宁波8月13日电记者范伟国报道:新设的宁波铁路南站流动售票车开上了街头,站内售票处有了“车票导购员”;市区的大商场“美乐门”开起了售后服务店,专门修鞋配钥匙……这是宁波开展“港城文明”活动以来出现的新气象。
宁波对“窗口”行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十分重视,经常组织人员对主要“窗口”行业明察暗访。如今,民航宁波机场已成为宁波市“文明卫生窗口”;港务部门有四艘主要客运船被评为省级文明船;宁波汽车客运南站对服务员评定星级,实行规范服务。
从去年8月开始,宁波在6家大中型商场推行了“放心工程”,在价格、质量、售后等方面向顾客承诺;市区的第一食品商店等7家主要商场在今年上半年率先倡议创建“无假冒伪劣商店”;市有关部门根据市场销售热点进行“打假”专项治理。近日,宁波市商业系统又全面推行了商品质量管理、物价计量管理、临柜服务、售后服务、开门办店、清洁卫生等六项规范服务。


第4版(要闻)
专栏:讲文明树新风

  太原:服务入户
本报太原8月13日电记者刘伟报道:上午9时,有人敲门。60多岁的退休工人八文铭开门一看,门外一个30多岁的青年笑着说:“我给您修煤气灶来啦。”八文铭感动地说:“我昨天只是说说,今天是星期天,路又远,你还赶来了。”上门服务的是太原市十大杰出青年、市煤气公司工人叶晋庆。他说:“我们约了,就要兑现。”
去年6月以来,太原市开展了“做文明太原人、建文明太原城”活动。全市80万青少年响应共青团太原市委的号召,积极参与了“青年志愿者每周两小时美化环境”、“创建青年文明号”和“提高青少年道德素质宣传教育”三项活动。团员、青年们提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树新风、讲文明,让古城太原年轻起来,充满活力和朝气;让社区环境更加美化、秩序更加良好,给市民以更多的方便。
太原市“青年文明号服务卡进万家”活动,日前在太原正式启动,来自邮电、煤气、粮食、学校、医疗等行业的1000多名团员、青年,到远离市区的银河电子机械厂,到小区居民家中义务服务。服务内容包括煤气灶具检修、下水管道疏通、送粮上门、电话线路检查、健康咨询、家教介绍等。


第4版(要闻)
专栏:讲文明树新风

  岳阳:城市“整容”
本报长沙8月13日电湖南省岳阳市广泛开展“文明在岳阳”活动,市领导带头,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如今,岳阳的城市环境更加整洁优美,“窗口”单位文明服务,道路交通秩序井然,讲文明已逐步成为市民的自觉行为。
去年6月,岳阳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开展以“做文明市民,建文明家庭,创文明单位”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在岳阳”活动,向市民倡导“大家一起动手,建设优美环境”,先后4次全面整顿市容市貌,拆除违章摊点310多处,整顿出租店铺150多个,取缔临街洗车点13处,清除卫生死角的垃圾1000多吨,对基建工地的渣土运输进行了规范管理,先后撤除破损、文字不规范、带有封建迷信和崇洋色彩的招牌650块。岳阳楼地区还组织了300多人的“四路两站码头”卫生保洁值勤队,街头到处可见鲜花绿草。 (周立耘殷陆君)


第4版(要闻)
专栏:

  台湾、澳门书法展在京举办
据新华社北京8月13日电台湾、澳门书法展今天同时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前来参加展览的台湾和澳门的书法家今天还参观了故宫博物院,仔细观摩了院藏的历代书法珍品。他们还与北京的书法家举办了联谊笔会,书法家们挥毫献艺,交流切磋,现场气氛活跃。台湾、澳门的书法家还将前往西安等地参观访问、举办展览。


第4版(要闻)
专栏:

地处晋北高寒山区的左云县秦家山村,立足资源优势,发展工、农、商贸业成为富裕村。村里投资80多万元建起敬老院,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均可免费入院生活。图为该村党总支书记傅英日前来到敬老院给老人送西瓜解暑。
本报记者 张雅心摄


第4版(要闻)
专栏:讲文明树新风

西北航空公司最近推出主动细致为乘客着想的“细微服务”项目。图为乘务员认真阅读“乘客意见表”。新华社记者 陶明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