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8月13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科技将军沈礼敏
新华社记者奚启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苏扩善本报记者杨健
他是人民解放军将军行列中的普通一员。
他是人民解放军将军行列中的特殊一员。
他虽不统领千军万马驰骋疆场,却为千军万马驰骋疆场插翅添翼。
在川西北的大山深处,他默默而执著地耕耘在国防高科技领域,先后组织参加了数十项重大课题研究,获得8项重大成果奖,为我国国防现代化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当他摘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桂冠,在人民大会堂受到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时,他平静地告诉记者:“我只是尽了自己应尽的一份责任。”
他,就是国防科工委空气动力研究基地研究员、专业技术少将沈礼敏。
“我们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就要盯住前沿,进攻世界性的尖端课题,抓住一个搞成一个。”
1961年,当沈礼敏从南京航空学院毕业,跨入国防科研某研究院时,我国空气动力学研究刚刚开始起步,比西方发达国家晚了整整半个世纪。
歼七、歼八,轰五、强五,直升机、海防导弹,各种重点项目的风洞试验,伴着沈礼敏踏入空气动力学研究与试验领域。
70年代初,我国在川西北筹建风洞试验中心。已经在北京安家的沈礼敏毅然南下,到大山深处去成就国防科技试验的事业之梦。
1986年,已成为风洞专家的沈礼敏挑起了“直升机旋翼机身组合模型试验台”副总设计师的重任。这个项目是我国独立研制军用直升机的必由之路,早在60年代,就有人论证、设计,几经努力,终因难度太大而被迫放弃。
引进设备,合作开发,还是独立研制?沈礼敏颇费思量。国防领域的研究事关国家安全,无论是引进设备还是合作研究,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任何时候只有自己占居主动才最靠得住。明确了这一点,沈礼敏对前两种选择坚决地说“不”。
经过5年集体会战,他们在大型低速风洞中研制成功了直升机试验装置,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这类大型试验装置的国家。也正是这项成果,把沈礼敏和他的同事们托上了国家科技进步奖的最高领奖台。
20多年来,沈礼敏主持研制“飞行器旋转模型风洞试验系统”,为我国研制高机动性、高敏捷性的作战飞机提供了试验基础;独立研制“风洞张线式支撑系统”,大大提高了风洞试验的精确度,达到了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承担“飞机推力转向试验研究”课题,为我国研制具有大攻角机动作战能力飞机创造了条件……
富有创见的科学家,是那些用全部心血和独特情感去关注科技发展、并能从蛛丝马迹的变异中预见战略趋势的人。
1992年,沈礼敏在联网检索中发现,国外关于“飞机推力转向试验”的资料突然消失了。他立刻预感到,这项技术很可能已运用于高度保密的新型作战飞机设计。
这一发现令沈礼敏情不自已。国外70年代提出这一课题时,主要想解决飞机短距离起降问题。沈礼敏却认为,它的价值绝不仅于此,更在于能为提高作战飞机的机动性打开突破口。在他积累了大量技术资料后,国外果然把研究重点转向了机动作战性能。
没有任务,没有经费,沈礼敏为这一课题做了近十年独立的准备。不到3年时间里,他就完成了现有装置和测试设备的改造,为我国在这一领域缩短与国外的差距、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提供了条件。
盯住前沿,攻克尖端,这一意识牢牢扎根在沈礼敏的思想深处。担任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总工程师的他,考虑得最多的是我国低速空气动力学事业的发展方向。他协助所领导制定了一系列科研计划,先后组织实施了数十项重大试验和研究课题,取得了一批带突破性的成果。
我国空气动力界一致认为,在低速空气动力研究领域,沈礼敏和他的同事们当执牛耳。连美国、俄罗斯、德国的专家也承认,在沈礼敏周围,有一批结构合理、堪称一流的研究与试验人才。
“科研作风体现着一个人的品格。只有无私无畏,勇于献身,才能获得真知,激励后辈。”
这是某重点课题的第一次试验,试验区内的噪音高达126分贝。
突然,主持试验的沈礼敏匆匆走出装有隔音设备的机房,站在离试验品仅两三米的地方,摘下防噪音耳罩,静静地分辨那戴着耳罩无法感觉到的声音变化。鲜血从震破的耳膜渗出,顺着耳垂滴在军装上。
这种情形对沈礼敏来说不是第一次,更不是最后一次。
进行直升机旋翼倾斜旋转试验,4米长的旋翼产生的离心力达好几吨,周围的椅子都被吹得东倒西歪。一旦与试验台发生共振,旋翼就可能被损坏而高速飞出,削断任何处在它飞行轨迹上的血肉之躯。然而为了获取宝贵的振动数据,每次做机翼旋转试验时,沈礼敏都坚持在旋翼下进行观察,为此曾在一年中受过四次伤。
为了工作方便,学俄语的沈礼敏一点点学习英文;从50岁开始,他又开始学计算机,成了连年轻人都自叹不如的高手。在一次设计任务中,他只用了3个月的时间,就用计算机完成了600多张A4图纸的设计和绘制。
有人给沈礼敏算过一笔账:他平均每天要比别人多工作4小时,30多年来实际上完成了人家46年的工作量。
即便如此,已到退休年龄的沈礼敏仍然痛感时间的紧迫。他将希望寄托在了年轻人的身上。发表论文,他总是把年轻人的名字放在比自己更显要的位置,并把到国外宣读论文的机会让给学生;他几十年收集的几柜子资料,柜门永远向年轻人敞开。用他的话说:“过去的积累、今天的光荣、未来的希望,都应该属于年轻一代。”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道七色的彩虹。为了国家的需要,我愿意隐去其他的色彩,在某一个波段里发射出强光,给这个世界增添一分亮色。”
沈礼敏爱打篮球,喜欢做菜,擅长裁剪,然而许多与他共事多年的人,都无缘一睹他的这些“特长”。事业上沉重的担子,使他无暇他顾,他几乎放弃了工作之外的一切爱好。他的妻子远在京城,他以苛刻到不近情理的方式来安排自己长达22年的单身生活。
70年代末,朋友了解到他离京后家庭生活的困难,极力推荐他回北京大学工作,周培源校长也多次点名邀请,他谢绝了;
1986年,北大力学系调他进京的报告已获批准,他却又一次说了声“不”。妻子既要照顾老人,又要辅导孩子,累得浑身是病;
弥留人世的母亲一声声呼唤着自己含辛茹苦养大的儿子,可沈礼敏匆匆一顾,便赶回了基地。一个多月后再回故里,母亲的坟前已经长满了萋萋的青草……
60岁了,沈礼敏到了退休的年龄。记者问起这位在山沟蹲了22年的将军,此生最大的遗憾何在的时候,他没有提自己常常说起的对老人、妻子、孩子的三笔感情债,而是说下这样一段话:“刚在这个行当摸到一点门道,知道该怎么干的时候,能让我干的时间却不多了。”
住在沈礼敏楼下的邻居记得,一般情况下,半夜过后才能听到沈总上楼回家的脚步声。然而近来,时常连这脚步声都听不到了。
一天清晨,沈礼敏的一位学生提前去机房办事。进门后,他呆住了:晨曦中,沈礼敏身上盖着薄薄的单衣,就在机房的地板上睡着了……
时间进入20世纪,人们开始用一种特殊的光束来装点这个本已五光十色的世界。在受激振荡之后,自然光把所有的能量都集中在某个特定的频段,它所迸发出来的色彩便纯得明净如水,亮得让人心动。人们把这种特殊的光线称作激光。
用它来形容沈礼敏,很多人都觉得恰如其分。
(附图片)
上图为沈礼敏(左)带领技术人员进行数据分析。 倪 翁摄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全国整顿中药材市场初战告捷
批准17家关闭90个
本报北京8月12日讯记者白剑峰报道:我国整顿中药材专业市场初战告捷。全国原有的117个药品集贸市场和药材市场中,已有17个中药材专业市场通过验收,90个市场被关闭、取缔或转营他业,从而有效地规范了我国药材流通秩序,保障了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90年代初期,我国药材市场一度超常发展。不少药材市场无证经营和超范围经营情况严重,为假冒伪劣药品提供了场所,群众深受其害。为此,国务院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连续发出两个关于加强药品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坚决取缔药品集贸市场,加快整顿和规范中药材专业市场”。1995年4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医药管理局、卫生部、国家工商局共同制订并下发了《整顿中药材专业市场标准》,全国整顿中药材专业市场工作逐步展开,先后有17个中药材专业市场通过验收,即安徽亳州、湖南邵东县廉桥、岳阳花板桥、广州清平、广东普宁、广西玉林、重庆解放路、昆明菊花园、河北安国、江西樟树、山东鄄城县舜王城、河南禹州、西安万寿路、兰州黄河、湖北蕲州、成都荷花池、哈尔滨三棵树等中药材专业市场。同时,各地从维护国家社会经济秩序稳定、保证人民群众健康的大局出发,关闭取缔了一批未经批准的药材市场和药品集贸市场。去年底,湖南永兴县顶风违纪,擅自开办“井岗药材市场”,有关负责人分别受到党纪和政纪处分。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出,建立有序规范的药材市场仍任重而道远。目前,少数地方政府从局部利益出发,对关闭取缔非法药市的态度不坚决;个别审批合格的中药材专业市场放松管理,出现超范围经营中西成药和中药饮片等;一些已关闭的药材市场和药品集贸市场又死灰复燃。为此,他们要求,对于应关闭的市场,所在地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张贴关闭市场的公告,公开摘牌子,收回证照。同时认真做好市场的转营工作,改变市场的经营方向,置换市场经营内容,防止死灰复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医药管理局、卫生部、国家工商局、监察部有关人士表示,整顿中药材市场是一项长期不懈的工作,要充分认识其艰巨性和复杂性,反复抓,抓反复,巩固已取得的成果。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今年公派留学选拔工作结束
初审合格者比去年增加一千多人
本报北京8月12日讯记者王向东今天从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获悉:1997年度国家公费出国留学人员的选拔工作近日结束。经各地和有关部委的99个申请受理机构初审,共有3420名申请者初审合格,比去年增加1000多人。
据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负责人介绍,今年是国家公费出国留学选派工作实行新办法的第二年。本年度实际申报和选拔结果表明,在数量和质量方面均比去年有较大提高;在学科、国别、类别比例和兼顾部门、地方需要等方面,基本符合总体选派计划比例,其中高级访问学者占23%,访问学者占77%;理科占15.2%,工科占32.2%,医科占15.2%,农科占12.4%,经济、管理占9.9%,文科占15.2%。初审合格者中具有硕士学位以上者达72%;具有副高以上职称者占60%。这位负责人介绍说,今年的选拔录取工作既保证了国家对急需人才的需求,又体现了国家对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适当倾斜政策。
据悉,待国家教委批准后,被录取人员将获《出国留学资格证书》,并与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签订《资助出国留学协议书》后被陆续派出。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勤俭是人生的宝典
——访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创办人王广亚
本报记者陈兴贵
前些日子,记者到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采访,适逢该院创办人王广亚先生来学校办理校务。王广亚先生是河南巩义市人,毕业于日本亚西亚大学经济系,获美国加州联合大学荣誉教育博士。他足迹遍世界,热心于研究和考察世界各国的教育。我们虽是初次见面,可关于教育问题的共同兴趣,使我们很快熟悉起来。
“我敬仰古今中外为开拓教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先贤哲人,因为他们所创造的业绩是塑造了人的灵魂,他们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人。”王广亚先生选择教育为他终生奋斗的事业,近半个世纪来,他白手起家,艰苦奋斗,在台湾创办育达商业学校。经40余年努力,使这所初创时不足200名学生的简易学校发展成今天有2万多学生的现代化商业学校,培养学生17万名,活跃于世界各地。但使他魂牵梦绕的是回家乡办学。他到世界各地考察,吸收各国各地的办学经验;他与胞弟生前灯下对坐,谈论最多的也是回故乡办学的种种事宜。他回到阔别40年的故里,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家乡办一所大学。如今,他多年的愿望终于变成了现实。
我们迈步在校园里宽阔平坦的大道上。当我向王先生提起校园里的主干道分别以“勤俭、朴实、自力、更生”八个字命名的话题时,王先生讲了令人难忘的一段谈话。他说:勤俭在人生旅途中是一种真功夫——在时间的意义上,勤俭是生命的延续;在经济意义上,勤俭福国利民;就个人言,勤俭可以化凡俗为天才。他认为勤俭是人生的宝典。对于朴实,他说朴实是人生的洗炼,是意志的纯化,不朴实人容易走入虚伪的陷阱,而朴实可以守正,不为浮华动乎心。古今中外一切有作为的人本质上都是朴实的人。王先生告诉记者,他初创育达商校时,两手空空,十分困难。那时候,他集校长、教师、工友多种角色于一身:刻印讲义、上课、打铃、清扫教室、到很远的地方挑水给师生用,带领工人除草、搬石、挖土、填坑、平地,什么活都干。他靠着自己的勤劳和节俭,克服了初创时的种种困难;与此同时,培养了他不怕困难,不怕艰苦的顽强意志。
王先生今年七十有五,虽说是百万富翁,但一直保持着勤俭的作风。在学校里记者听到不少关于王先生衣着朴素,大排档用餐的故事。为创办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他不辞辛苦地频频奔波于海峡两岸。整个学校的建设,大到校址的选定,地形的利用,道路的规划,校舍建筑风格的思考,果园苗圃的安排,树木花草的选择;小到学生宿舍里书架、脸盆架、鞋架的摆放,衣橱、台灯的位置,甚至蚊帐挂钩的使用,他都亲自过问,事必躬亲。凡自己能动手干的事,绝不劳烦别人;凡能节约的开支,他绝不乱花一分钱。然而为办学,却不惜重金。为建校他花掉1.4亿元人民币;为提高教学质量,他花巨资从美国购进当时最新的486彩色电脑543部,从日本进口视听语言设备256台,装备了9个电脑教室,4个视听语言教室;建设了具有国际水平的体育场馆,漂亮的图书楼,可同译三国语言的国际会议厅,设立了“新生入学奖学金”、“学生进步奖学金”、“成绩优秀奖学金”、“优秀毕业生出国奖学金”……
“学生到学校,不光要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学习‘自力’‘更生’的精神。”王广亚先生认为,自力是人生成功的条件之一,能自力的人,不怨天尤人,而能充分发挥自强之力,在与困难搏斗中撞击出生命之花。自力之人,最讲实事求是,从真功夫上入手,日积月累,向目标奋进。“更生”则可以使人从失败中奋起,在成功后获得生生不息的进步和发展。正是基于上述考虑,王先生特别重视在学校培养学生“勤俭”、“朴实”的作风,“自力”、“更生”的精神。他刻意以上述八个字命名学校道路的主干线,意即在此。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爱国心化为报国志
留法博士陇上行
本报北京8月12日讯记者董洪亮报道:为鼓励、支持我国在外留学人员积极参加祖国建设,国家教委、甘肃省政府和我驻法使馆组织了25名留法博士赴甘肃省,为西部的发展贡献才智。今天,这批留法学者在京向国家教委负责人及有关部门汇报他们参与西部建设的成果。
7月29日至8月7日,顶着炎热酷暑,25名留法学者(其中18名在法国工作,7名已回国工作)赴甘肃省,他们分农业、医药、生物化学、基础研究与高新技术4个小组,和甘肃省70多个部门和单位进行了对口洽谈与交流。这批学者此次行动已取得初步成果,他们与甘肃省近百名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学术、信息双向交流,共举办4个综合学术报告会、43个专业学术讲座。留法学者与兰州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等单位达成协议,制订了联合培养博士生计划,邀请国内同行到法国进行合作研究。结合当地经济建设需要,学者们拟定56份项目建议书,这些建议书涉及农业、基础学科、高新技术等领域,对甘肃省经济发展及农民脱贫致富有重要意义。
国家教委副主任韦钰代表国家教委向留法学者表示慰问。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淀山湖畔将现“希望碑林”
本报北京8月11日讯记者王娜梅报道: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今天在京联合举行希望工程书法碑林新闻发布会。
今年,上海市青浦县在邻近淀山湖畔的莲盛镇专门划出一块土地,供合作建设希望工程农科教实验基地。中国青基会和中国书法家协会经协商,决定合作开发该基地的首期项目——以教育为主题的希望书法碑林建设。“希望碑林”将把有关教育的名言警句由书法家创作为书法精品,并请能工巧匠镌刻在石碑上,以弘扬优秀的教育思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