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7月9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文学作品)
专栏:

  编后
今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7月20日将举行庆典。我们特编辑了这块专版,以表庆贺。文章的作者,有蒙古族的同志,也有在内蒙古工作和生活的汉族同志,他们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感情:对内蒙古草原的热爱与怀念。——编后


第12版(文学作品)
专栏:

  阿尔拉人的风采
乌云巴图(蒙古族)
美丽富饶的阿尔拉达斡尔人的故乡,青山耸立树木环绕诺敏河在滚滚流淌。一座座村庄炊烟缭绕遍地小麦谷子高粱,山坡河湾里歌声起伏风吹草浪推出牛马羊。
这支民歌充分表现了生活在阿尔拉的达斡尔人的勤奋精神和愉悦心态。
阿尔拉是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达斡尔族聚居的一个小镇。街上,到处可见穿着长袍、衔着长杆烟袋的达斡尔老乡。他们用达斡尔语交谈,晚辈遇见长辈便请安问候,十分亲切。
在一个丰收季节,我亲眼目睹了阿尔拉人的风采,领略了别具一格的精神文明之花的温馨。走进阿尔拉镇政府的会议室,给人一种新鲜扎实的感觉:四面墙壁上,挂着各种锦旗、奖状,还贴着人民群众提出的建议书,批评意见。镇领导人都是三十岁左右的精明强干的青年。在同他们的交谈中,我发现他们对全镇一万多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了如指掌。镇党委书记简明扼要地介绍说:“在全镇人口中,一半是达斡尔族,其余有鄂温克、满、汉等兄弟民族。现今各族人民同心协力地种田、放牧、发展乡镇企业,加快步伐建设着这一方繁衍生息的黑土地……”他兴奋得两眼放射出憧憬美好未来的光。
中午,镇长陪同我们走访了两家劳动致富的达斡尔族农民。第一家是经营家庭农场的。大院内停放着收割机、脱粒机、小四轮等生产工具。打麦场上堆着的麦子像金字塔,闪闪发光。猪、鸭、鸡在院里穿来走去,个个膘肥体壮,牛哞、羊咩、鸡鸣、狗吠声奏出一首特殊的田园交响曲。三大间草顶土坯房,东西两间是三面同铺炕,中间屋是灶间。从屋里的格局,家具的摆放,被褥的叠状都表现出达斡尔族农民的传统独特习俗。一位老人盘腿坐在炕头上,嘴里叼着长杆烟袋,双手不停地削着西葫芦条。窗前,铁丝上挂晒的烟叶、豆角、茄子、辣椒、西葫芦条在微风中轻轻地摇晃着,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坐在炕头上的老人深有感触地说:“从前,我家很穷,青黄不接时,用干菜代粮。这几年,托党的富民政策的福,日子过得红火了。但不能忘记过去,要帮助穷乡亲尽快脱贫……”
镇长向我们介绍道:“这家小康户,把资金先投入到发展农业,扩大再生产上。今春,他们家发扬风格拿出一些粮食支援缺粮户,解决了部分缺粮户的种子和口粮。”
我们都赞许地看着这一家人。
我们走访的另一家小康户是农商并举的达斡尔农民。他有宽敞明亮的红砖房,屋里屋外干净利落。墙壁上,画着阿尔拉山水风景,格外醒目。靠墙一溜摆着现代家具、家用电器,美观舒适。
镇长乐呵呵地介绍:“这家的主人在农闲时跑运输,搞活城乡之间的物资交流。所以生活方式不同一般农家,有城市色彩。”
在返回的路上,每经过一座典型户门前,镇长都情不自禁地介绍道:“这是达斡尔农民办的米面加工厂,这也是达斡尔农民开的商店,这又是达斡尔农民经营的修配厂,这还是达斡尔农民合营的乳品厂……”
我听着,看着,忽然想起镇党委书记说的一句话:“政策一对路,农民便致富。”


第12版(文学作品)
专栏:

  内蒙古
——为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而作(外三首)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乌力吉

青山兴安贺兰耸,
绵延云雨朔天苍。
呼伦锡林草原美,
绿中缀红莽无疆。
额水辽洪黄河亘,
历史变迁水汤汤。
八千里路山川秀,
二千多万儿女情。

东林西铁遍地宝,
南粮北牧稀土王。
青城鹿郭天骄地,
铁塔电索亮四方。
太阳不落金榜曲,
科研明星试管羊。
首颗卫星裂长空,
半个世纪多昂扬。
大兴安岭
浩瀚的绿海,
雄鹰的翅膀拍不尽它的细浪。
参天的落叶松,
融入苍穹的襟怀。
罩在林顶的白云,
是随风飘向远方的手帕。
灿烂的朝霞,
别有天神的风姿。
掠过一阵大风,
林海涌起万顷碧波。
倾盆大雨的洗礼,
个个像是出水芙蓉。
枝枝叶叶舞动乐声,
伴着松涛的风韵。
清泉叮咚,鸟语花香。
山河回响,獐奔鹿鸣。
森林这广袤的世界,
宛如另一个海底。
肩靠肩的密林,
只留出立足的寸土。
要想飞出原始森林,
蓝天只有一丝神秘的微笑。
草原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裁出你美丽的裙裾。
养育生命的摇篮,
创造出数不清的人间奇迹。
历史珍藏得好,
方显出这动人的风姿。
太阳总是那么红,
那么大,
又那么圆。
万紫千红的鲜花,
吐出缕缕清凉的香风。
坦荡博大,
是父亲的胸怀,
温柔蕴藉,
像母爱醇厚绵长。
牛羊走过的地方,
便有乳汁般的小河在低吟浅唱。
蓝天和绿海,
是所有生命的源。
土默川
敕勒古歌吟荒凉,
如今良田着绿装。
朔漠轶事存孤壁,
云中春风拂柳杨。
黄河穿腾土默川,
青山雄姿耸脊梁。
塞外风光今日好,
时代变迁几沧桑。


第12版(文学作品)
专栏:

  故乡故乡
查干(蒙古族)
扎鲁特的杏树林
扎鲁特的杏树林
总来染亮游子的梦境
呓语一声披衣而坐时
杏花的四月
已不期而至
只是在泪溪之外
斜照的日光
是一种无奈和期待
粉红的空气四处漫溢时
故乡的山野皆为芬芳的
相思不敢去叩?亥吐村那扇
月下的柴门
妈妈的长咳会惊扰游子
梦中的窥探
更不敢去读余光中先生
那一首泣鬼神的《乡愁》
唯恐在清明祭扫的路上
误入歧途
不得倾诉
蓝色的蒙古
祖先示我
蓝色是我们的图腾
崇拜蓝色就是崇拜上苍
蓝色的蒙古
是一只起飞于海边的
苍鸢
大地展开一条蓝缎子哈达
如我们灵魂之帆
如果你嗅到大海之体味
那么二月兰的激情
将会在漠风中撒网
如今蓝色的梦已在
马背上成型
蓝色的炊烟也将一种信息
种植荒原
更有一种植物
在积年的干旱中生长着
那便是我们蓝色的祈愿
在漫长的牧放中经受磨练
征驼漫日漫月地嚼着它
将尖剌嚼成
簇新的日月和
长翎的歌谣
今夜京都
星灯如珠
大钟寺的晚钟荡漾有声
明天是你的生日
我的内蒙古
今夜我守于高高的星野斋
为你去迎迓又一轮
乳香的
朝阳


第12版(文学作品)
专栏:

  绿,我生命的底色
傲腾(蒙古族)
天,渐渐热了,热浪一阵重似一阵炙烤过来,我下意识地推开北窗扉,临窗凭风,遥望北方的天空,眼前即刻浮现出广袤无垠的绿野,劲风吹拂,绿色草浪一层压一层地向我涌来。此刻,我好像喝了一口清冽的甘露,心底凉爽了许多。诚然,这是心理作用,然而我常常以这心绪来抚慰自己,清醒自己。因为我常涌动着这样的思绪,倘若把我的生命旅程比作一幅画,那么,我这一幅画的底色便是草原的绿。
从刚记事的时候起,妈妈就常常在我耳边絮叨:你降生在包尔套海草原上,你命好,这是我们祖先成吉思汗的牧马场啊!那绿茸茸的草呀,没膝深,初春的时候草场是嫩绿的,再往后过十来天就变个颜色,先是油绿,又变成墨绿。你真有福气,你降生的那一年草场就属于我们牧人了,我们好像分得了一件偌大的绿袍子,虽然褴褛,千疮百孔,但足可以把你“包”起来。你要记住,你降生的绿草滩就是你的摇篮,你没受过罪,你是6月初生的,那时草地返青,牛、羊已经下奶了,你有足够的奶水喝。牛、羊吃足了鲜嫩的草,奶水流不断,嗨,你这不就是喝绿草汁长大的吗……妈妈每每说到这些,笑容就格外的灿烂,那笑容常常让我感到我血管里流的血不是殷红的,或许是绿的。
我生于绿草地,长于绿草原,就像母亲说的绿草原是我人生的摇篮。
孩提时代的草原生活永远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一部分。万顷碧波的草原是我跌跌撞撞学走路和爬滚摔打的绿地毯。我们这些同龄的孩子专门寻找覆盖着茂密绿草的高陡坡,从几十米的高处往下一轱辘,人就像个皮球似的滚下来,滑落到柔软的草滩上,划不伤,碰不破,也沾不上一星土;我们在草丛中捉大肚蝈蝈,捡蘑菇,拾鸟蛋,套兔子,所有的收获足够野外的美餐;渴了,抽根芨芨草的嫩笋放进嘴里嚼嚼就可吸吮到清香的汁水。那时候我们占草山为“王”,骑羊、骑牛、骑马比赛……绿草地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欢乐。如果有人问世界有多大,我们肯定会指着草原尽头的天边说:就这么大;问世界是什么样子,我们一定干脆地回答:绿色的。
稍稍长大以后我们这些草原上桀骜不驯的野马驹般的牧童被收拢到学校识字念书,还戴上红领巾。牧区的人家居住分散,上学的孩子来回七八里路都是一个人,常常边走边玩,大人们不放心,怕误了时间,便站在高处一边看牲畜一边眺望自家的孩子。草原上草高人小,往往是“风吹草低见读书郎”,有了胸前飘拂的红领巾,在无尽的绿色中,宛如一朵盛开的山丹花,那么鲜艳,那么醒目。红领巾给亘古草原带来时代的特色。过去多少年,多少代,草原一岁一枯荣,牧民一辈接一辈,生于斯,葬于斯,有谁能走出草原?又有谁给草原或自己增添色彩?
当胸前的红领巾换成团徽时,以绿为底色,在故乡草原上画出最新最美图画的青春誓言开始在心中升腾:远景是云雾萦绕、郁郁葱葱的阴山,近景是一泻千里、奔涌不息的黄河,大山与大河之间是一抹绿色的敕勒川平原。然而就在这广阔空旷处,渐渐出现了林立的高炉,错落的平炉,粗粗细细的交叉管道,竖在高空中的天桥,横在地面上的钢轨,飞溅的钢花与草原上的晚霞媲美,形成草原新的壮丽图画。我们唱着“我们像双翼的神马”,参加包钢的建设。我们这群昔日的野马驹中有人不再去接父辈手中长长的套马杆,而是拿起了炼钢的长钎。在那烈火熊熊的熔炉里冶炼的岂止是纯钢,还有祖国的骄子新一代草原牧民!
回首往事才意识到,北疆草原建设拉开序幕的时候,我们人生的画图也开始着笔。生活使我们绘制草原图画与书写自己人生图画融在了一起。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眼界开阔了,草原的绿色已不再使人满足,那绿虽然依旧浓郁,但和外面的大千世界相比,却显得单调。这种感觉日渐强烈,长大成人的时候,我们把改变草原面貌当作责无旁贷的使命。铺开西从贺兰山下,东至额尔古纳河畔,把祖国四千余里长,一百二十万平方公里的北疆故土作画布,拿起如椽画笔在它上面作画:
我们挖出乌达的黑煤冶炼千里山的铁矿,于是一座新型的工业城市——乌海被标画在新中国的地图上。
“雄鹰飞不过塔木沁滩,最好的牧人也渴死在驼边,”塔木沁滩,阎王滩,昔日是一片雄鹰飞不过,骆驼走不尽的无水草原。我们从京包铁路引出一条钢铁动脉,输入它的心脏,阎王滩变成了赛汉塔拉(丰美草原)。如此这般,河套商品粮基地、鄂尔多斯电能源基地、呼伦贝尔草原上的伊敏煤矿等一幅幅色彩斑斓、栩栩如生的画卷被我们亲手描绘在草原上。在这画卷的每一处都有我们的“笔”迹,都有我们的点染,这是一幅构图跌宕,色彩和谐的巨幅画卷,尽管在这幅画卷上仍有许多作画的空旷,但它的大致框架已形成,这是史无前例的工程!为此我们自豪,因为在绘制这幅巨画过程中我们每一个人勾勒了自己的人生图画。今天,我们迎接它五十岁诞辰的时候,我们把这幅巨卷当作民族敬意的哈达奉献给祖国母亲。我们每一个同时代人,回顾自己的人生历程,我们人生图画与之相比是渺小的。然而,惊奇的一致是底色的草绿。因为都是在北疆草原上同步完成,它充满活力,标志着无限向上的青春年华。


第12版(文学作品)
专栏:

  生命与乐章
玛拉沁夫(蒙古族)
五十年前,我作为一个十七岁的年轻战士,参加过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大会。在内蒙古,我生活和工作过几十年,内蒙古既是我生命与文学的摇篮,又是我在创作中形成歌颂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这一文学情结的地方。我永远怀恋在内蒙古生活和工作的那些岁月。说来很凑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一天——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我和蒙古族作家超克图纳仁、汉族作家鹏飞一起,正在郭尔罗斯草原上深入生活,编创着一部多幕话剧:《团结》。一听这个剧名就会知道是反映民族团结的,当时,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已经两年多了,全自治区正在广泛开展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教育,我们就是为了配合这一教育活动而写这部戏的。从那以后,在我几十年创作生涯中,歌颂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成为我创作的“主旋律”。然而使我形成这一文学情结的最大推动力,是周恩来总理对我的教导。一九五六年春,我作为内蒙古青年作家的代表,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青年文学创作者会议。会议期间,一天晚上,在团中央礼堂为大会举办联欢晚会。中国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张僖同志匆匆走到我的身旁,轻声跟我说:“请你来一下。”他没说干什么,我跟着他走进了一间小会议室,突然,我看见周恩来总理站在屏风前,一时间我紧张得停住了脚步,周总理看出我这个身穿蒙古长袍的青年有些紧张,很亲切地说着“是蒙古族同志啊”,就走过来与我握手,张僖同志从一旁把我介绍给总理。我既紧张又激动地向周总理问候,总理说:“你的汉语说得很好啊!”我简要地汇报了个人生活经历,总理听后说:“蒙古族同志要学习汉语,在内蒙古工作的汉族同志也要学会蒙古语,各民族之间要互相学习,民族大团结嘛!”周总理问我在写什么作品,我汇报说正在写一部反映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长篇小说。周总理听后很高兴,他说:“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你们当作家的有责任要多写歌颂民族团结的作品。要写好民族团结的作品,就要经常深入到各民族人民群众中去。”
周总理的接见是短暂的,但他对我的教导影响了我一生的创作。几十年来,我创作的主要作品,如长篇小说《茫茫的草原》,电影剧本《草原晨曲》、《祖国啊,母亲!》等都是歌颂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的,诚然每一部作品的取材、视角以及其艺术表现的方式方法是各不相同的。
今天,我们伟大的祖国已进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时期,经济大发展,社会大进步,各民族人民空前大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正在创建更加美好的明天!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五十年的历史生动表明: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是我们各民族人民的生命,它将永远成为各民族作家共同谱写的历史乐章。


第12版(文学作品)
专栏:

  在这片热土上
许淇(包头市文联主席)
即使冰冻的泥土也会被岁月焐热,因为青春犹如矿藏的潜能令春天永驻。
我虽然不是昆都仑河两岸的拓荒者,但我是一名青年建设者。建设者,光荣的称号,让人联想到冰天雪地里保尔的形象和他那使整整一代人倒背如流的语录。那时候,包头团市委办的一张报纸就叫《青年建设者》。我负责编副刊《摇篮》,建设者的诗歌就在草原马背上的“摇篮”里诞生。
我曾经写过《钢铁大街》,在《人民文学》上发表;写到一个上夜班的老工人在钢铁大街上遇到一只狼。我曾经写过《人民日报》的“名城赋”专栏,歌咏塞北这座新兴的城市。
我曾经参加包钢高炉出铁、平炉流出第一炉钢水的庆典。我离主席台很近很近,看见周恩来总理轻轻地有节奏地鼓掌。
我欣赏了马连良先生的艺术,不是在京都吉祥戏院或是津门沪上著名的大剧院,而是在包头的昆都仑恰特,如今已显得陈旧了,而当年它却是何等辉煌!
在黄河岸边的几个村落,我吃过蒙古族乡亲们的酸捞饭。我居然在北方学会插秧和栽种水稻。修渠我唱自编的夯歌,拔麦子勒出个血手掌。在接近托克托县的黄河边,有一块肥沃的河滩地,归一名“知青”播种。他独住在河边小屋,晚间我躺在他的土炕上,听他对着灯瓜瓜吹“枚”(笛),然后枕着寂寞的潮声入梦,天还未亮,密集的湖鸥锐利的鸣唱唤醒了我……曾经多少萍水相逢的人物和风景呵!
北面的大青山和乌拉山我曾经攀登,大桦背的桦林,九峰山的清涧,像一册经常耽读的无名诗人的诗集。困难时期,为了逃避饥饿,市里有意组织干部到后山“秋收就食”,我们就以写“公社史”的名义,心安理得地坐到莜面荞麦丰收的老乡们的炕桌上。在高山深处的耳沁尧,“跌死虼蛉碰死蛇”,当第一辆客车开到山村,我也不禁和那一辈子没出过山的老娘娘一样,噙着泪,抚摸了一遍又一遍……
呵,这一片热土的角角落落都留下我的踪迹。
最初我是个年轻的单身汉,不免有“江南游子”客居他乡的相思,双老健在,我每年必南归省亲。返回包头,当我扛着行李在东站下车,那漫天的风沙和熟悉的方言,又唤起我本土方为“家”的强烈感觉。正如艾青在《大堰河,我的保姆》诗中所说:“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做客在上海的亭子间和阁楼,我是什么也做不成,而这里却有我的工作我的事业。待结婚成家、生儿育女之后,倦游归来,便见月台上妻和小儿女迎接着,到家了!到家了!土居狭隘生活清寒,也有亲切的笑语,人间的温馨,也有一炉好火,一杯薄酒,这就够了!足够足够了!
有一年,我刚探亲北返,遇到大字报封门,宣布即日起揪出交“群众专政”,幸而我事先预感到将要发生的,“疏散”了妻儿,便勇敢慷慨地驱入“牛棚”,做一名“牛鬼蛇神”。我似乎没有恐惧,也不把辛酸泪一掬滴洒在这片热土中,只可惜永逝的时间之川,再不会偿还我的青春。
每一道历史的褶纹都刻印在我的脸上,每一阵政治风云都波及我的朝夕,在这片热土上,我个人的生活发生了许多故事,或可以说,什么都没有发生;真不知从何说起,或可滔滔不绝或竟是无话可说。
如今不少土生土长的年轻人,反而雏鹰高翔了。有的闯荡到国外,在美国、日本,都会遇到包头人,照样别墅汽车,拿到绿卡签证,腰缠万贯,气儿粗了,有的到沿海地区当白领“打工仔”,不甘做边远地区的“乡巴佬”,潇潇洒洒走一回。我老了,走不动了,经常写信婉谢朋友的邀请,年复一年地蛰居蜗角,视旅行若畏途,远方的地平线不再燃烧我信天翁式的渴望。双老皆作古,原来的家乡变得不可辨认,真正地陌生化了,于是我竟然说:咱们包头人如何如何!我已和这方热土融为一体了。
看来我的结局将不可避免……跨世纪的未来的人们呵,届时请为我送行;一粒种子落归大地之时,我的灵魂才扬帆起程,到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第12版(文学作品)
专栏:

  怀念草原
赵石军(蒙古族)
辞别了老额吉,背起了行囊走出家门。清凉的空气游在夏日的早上,黛青色的云层把高远的天空染浓、染蓝。
草原的尽头,在东方的地平线上,几个鲜红的点子跳动着、拥挤着,忽而结合在一起,捧出一轮火红的太阳。柔柔嫩嫩的光,以至于红红的光环里还可以看到黛青色的云斑。一瞬间,看呆了太阳的人,伫立在朝霞深处。
太阳浮出云海,牧场开始了新的一天。声声清亮的“响鞭”,移开了一只旧勒勒车的花轱轳,只只绵羊鱼贯而出,被染作金黄色的朝阳。
而我离开了草原,八千里南下,移居粤东。
也许是一江春水向东流,人的血液也得归向大海吧,而大海里扎得下根吗?
我挣脱了你真切的挽留,盲目的足迹踏过层层黄土,不顾沙打旺拉扯着裤脚,叹息作沙沙哑哑地呻吟;而你送别的身影,伫立在草原深处,已凝结为一座冰雕,渴望融于高原的泥土。
眼前江水滔滔,拨动浮躁的心弦,此时已将化作一叶扁舟飘流长江的夙愿,刹那间没入了白浪洪涛之间。
曾自豪马背上摔打出来的筋骨与横渡戈壁与沙原的胆魄,不料却在江心神迷目眩。放荡的江水撞击着船身,扬子江已不再是一首羞答答的情歌,只将她如诗如画的浪头,劈头盖脸吻过来,我不禁落汤鸡般甩甩头,甩出口里的泥沙鱼腥,倒在甲板上仰望,已不见了草原上的蓝天。
船往粤东去,心却向着北方的大草原,像是乘着告别江湖、归隐田园的渔舟,披蓑戴笠。正是果熟时节,依旧细雨霏霏。草桥渡一位娇羞的靓女,邀我这个北方仔一饱腻若凝脂、异香袭人的荔枝,却勾起我对马奶子酒的眷恋了。
常常是这样,在家呆久了,耐不住北方的沉重,总想着往南去、往东去,去乘船、去碰海。殊不知珠江上人杰地灵,一个骑惯了马、放惯了羊的蒙古人如何学得江渚渔猎,竟然移居了港岛,接过了伯父的渔船。
慕极了老渔翁乘船之逍遥,却不知还得摇橹摆楫撑篙划桨搬棹掌舵;眼馋拣海赶潮人收得鱼虾蟹蛤,只恨自己握惯套马杆子的手,离开了马背便束手无策。
任是珠江留恋,草桥渡宴筵,终不忘家乡甜水草滩的岁月,可又如何再次泪别湾仔的朋友?何况回故乡已得办理回乡证了,平添几许愁。
只是梦中踏上归途,于瘦骨嶙峋的马背,伤感西北有高楼,玉人楼上愁,又何必东南飞呢?况且新居港岛似客居,更听不得鹳鹤长鸣,勾人乡思:白发的额吉,正翘望儿归吧?
就算归期等候化作一寸寸春愁抽尽,缀就一只只秋茧,也是蚕儿脱胎换骨酿制的酒,是女儿红,一窖就窖它十八年。直到他日面对白发红烛时泪满酒杯。
窗棂翻过了一页太阳历,江岸的丘山渐渐换上了墨似的睡衣,抑或万亩荔枝倩影重叠。昏昏沉沉的夜晚,天籁已寂,只有圈中的牛羊咀嚼着白天的牧草与青山吧?
自从草原上少了一个摔跤的巴特,套马杆子就在空虚的夜晚折断。当我丢掉马靴来到海边儿,登上港岛,继承了伯父风里来浪里去的舢板;草原上的勒勒车依旧载着日出日落、月圆月缺,载着芨芨草滩上牛哞羊咩的炊烟。
船工老大爱养鸟。将一只鸟笼挂在荔枝树下,任那只翠羽红喙的鸟儿悲悲切切地啼唱,老船工低了头修补渔网。我多嘴地问怎么是一只呢?老船工头也不回地说另一只飞回中原去了。那么这一只呢?
老船工的女儿阿华倒是活泼的样子,常邀我去她的旅行社,去参加香港三日、五日、数日游,而我得打理渔船、鱼店,总有“搞勿定”的工,难以脱身。
于是约定,待九七吧,“七一”游港人之港,由阿华作导游;还可借内蒙古“五十”大庆之时,上草原,作向导的,自然是我这个离乡盼回归的港岛牧羊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