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7月7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要闻)
专栏:

  “睡狮”在这里惊醒
——“七七事变”60周年前夕访中国抗战纪念馆
本报记者吴坤胜
“七七事变”60周年前夕,记者来到位于北京西南卢沟桥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这座牌坊式建筑,是国家为纪念抗日战争的伟大业绩而于1987年兴建的。由于受建筑面积的限制,原有展览不能满足观众的需要。1995年,国家和北京市共同投资7000万元开始二期工程扩建。经过两年的紧张施工,近日竣工。占地近3万平方米的纪念馆四周绿树环绕,绿草如茵,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的馆名镶嵌在纪念馆宽大的花岗岩门额上。馆前的花岗岩平台上屹立着一座高4.5米的巨型雕塑“醒狮”。60多年前,遭受列强蹂躏的中国曾被西方称为“睡狮”。但是“七七事变”后,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全国民众同仇敌忾,共赴国难,沉睡的雄狮被枪炮声惊醒了。“醒狮”铸铜雕塑反映的就是这一主题。这是艺术家们用了近10年的时间精心雕琢、铸造而成的。
作为国内唯一反映抗日战争历史全貌的纪念馆,抗战馆通过6000多张历史图片、500多件实物及8个大型景观,展示了从“九一八事变”爆发到日本投降这10多年间,中华民族奋起抗战的悲壮历史,突出表现了全民抗战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民武装力量所起的中流砥柱作用。在新布置的展厅里,展览从内容编排到陈列形式都作了改革,采用专题与编年相结合的陈列方式。“全国抗战厅”是系统地介绍抗日战争历史全过程的综合馆。“日军暴行厅”则透过“南京大屠杀”、“731部队活体解剖”等复原现场,让观众直观地看到日军的野蛮凶残和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人民战争厅”讲的是敌后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打击日军,如人们熟悉的地雷战、地道战等。“抗战英烈厅”庄严肃穆,圆形的陈列厅陈放着14块大理石碑,碑上刻着350位旅以上牺牲在抗日疆场的英烈名字,碑下方巨大的石书上镌刻着几千名英烈的英名;大厅中间的无名英烈主题雕塑,寓意着成千上万为民族解放、国家独立而英勇献身的烈士浩气长存。整个展览内容全面、真实、客观。置身这段血与火的历史中,使人会有刻骨铭心的感受。
抗战纪念馆的兴建,为人们全面、准确地了解抗日战争历史提供了方便。开馆10年,已接待海内外观众800多万人次。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抗日爱国将领都曾前来参观。每年7月7日,抗战馆都举行纪念活动,邀请抗日将领参加。“抗战纪念馆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大课堂。”许多参观者都有这样的感受。一位大学生参观后留言:我今天才感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民族。我为她生,也将为她义无反顾地去奉献一生。馆长张承钧介绍说,从开馆之日起,抗战馆就集中精力办好展览,推出的综合展览和近20个专题展览都得到观众的欢迎。目前已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数十所高校和上百所中小学把纪念馆作为长期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最近,抗战纪念馆又被中宣部列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经过多年的努力,抗战馆已初步建成了我国抗日战争史研究和资料中心,推出一大批研究成果,其中一些还填补了抗战史的空白。沉甸甸的28卷本《中国抗日战争史丛书》,凝结着他们的艰辛。
“展览肯定了港澳同胞、海外侨胞支持抗战和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说明共产党尊重历史,宽宏大度。”许多来自台湾的同胞看了展览后都这样认为。他们反映,在台湾,不仅有关抗战的展览,就连学生课本、学术著作,对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作出的巨大贡献也只字不提,这是违反历史的。抗战纪念馆又是国外游客了解中国抗日战争历史,渴望永远告别战争和祈求和平的场所。真实、客观的展览陈列吸引了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慕名前来参观,其中不乏政界名流。日本国内有一股企图歪曲历史,美化侵略战争,为法西斯暴行辩解的逆流泛起,但大多数日本人都渴望得到真实的历史。在来抗战纪念馆参观的外国人中,以日本游客居多,达13万多人次。前首相宇野宗佑、村山富市,前众议院议长土井多贺子等日本政要也先后访问该馆。许多日本青年为日军在华犯下的罪行留下了伤心的眼泪。他们说:展览让他们了解了真正的历史。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努力创造认真学习的风气
王义堂
江泽民同志最近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提出:“党内一定要努力创造一种认真学习的风气,民主讨论的风气,积极探索的风气,求真务实的风气。”这是将党的建设提高到新水平的历史任务。在四种风气中,首要的是创造一种认真学习的风气。
风气,是一种环境,一种氛围,一种风尚。认真学习的风气,是我们党风的一个方面,是我们党战无不胜、永葆生机的优势所在,也是共产党人的党性所在。我们党作为执政党,代表着进步,代表着未来,只有用人类过去和现在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武装自己,我们才能科学地预见未来,正确地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推动历史车轮的前进。
对于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来说,要很好地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就要学理论、学路线、学方针政策、学科技、学管理、学法律、学历史、学文化艺术、学国际知识、学外语等等,否则就会落在飞速发展的时代后面。讲学习,最根本最有决定意义的是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用这个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和使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证明,实践中的左右摇摆,往往源于理论上的若明若暗;实践中的坚定不移,常常得益于理论上的清醒明白。只有认真学好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才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
创造认真学习的风气,就一定要有一个认真的而不是敷衍的、切实的而不是表面的、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而不是相互脱离的好学风。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鲜明特点在于,它始终严格以事实作为自己的根据,随着实际生活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而不是一成不变。我们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来对待马克思主义,要以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问题为中心,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际运用,着眼于提高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决不能孤立地静止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它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毛泽东同志说过,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书,必须读。但是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人,任何国家的无产阶级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就是我们党和国家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之后,形成的新的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同志不仅为我们创立了一种崭新的理论,而且为我们树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风的伟大典范。
创造认真学习的风气,就一定要戒“浮”。现在,一些地方,一些同志身上,热闹掩盖了空虚,华丽涂刷了苍白,表面的繁忙掩饰了大量的无效劳动。他们不读书,不看报,也不深入实际搞调查研究。我们应该记住列宁的教导:“谁怕用功夫,谁就无法找到真理。”只有肯下苦功夫,具有高度自觉性和很强历史责任感的人,才能在认真学习,刻苦读书中找到真理,掌握真理。
在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一再号召全党要“讲学习”,要“学习,学习,再学习”,现在又强调“一定要努力创造一种认真学习的风气”,意义十分重大,各级领导干部应当深刻体会,并迅速行动起来,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在全党形成认真学习的风气,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五大的召开而努力。


第4版(要闻)
专栏:

  许乐夫同志逝世
新华社北京6月16日电空军原副政治委员兼空军纪律检查委员会专职书记许乐夫同志,因病于5月2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5岁。
许乐夫同志是山东省临朐县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山东临朐县自卫团。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山东省临朐县自卫团情报科长、连政治指导员、干事、营政治教导员等职,参加了苏北陈桥、大伊山战斗和阜宁、高扬战役等。解放战争时期,历任股长、团政治处主任、团副政委等职,参加了长春线阻击战、四平保卫战、三下江南战役和衡宝、广西战役,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任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副政委、政委,军政治委员,军区空军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空军副政治委员等职,为空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做出了贡献。他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他1988年被授予空军中将军衔。
许乐夫同志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他认真学习,遵守纪律,实事求是,谦虚谨慎,工作勤奋,作风扎实,廉洁奉公,艰苦朴素,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附图片)


第4版(要闻)
专栏:

  周惠年同志逝世
新华社北京6月18日电 我党机要保卫战线的老战士、中央编译局原办公室副主任周惠年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6月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周惠年是河南信阳人,1926年参加革命,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时期,她一直在白区坚持地下斗争,被陈云同志誉为“我党保卫工作的第一位女同志”。1929年,党组织派遣她到上海中央交通机关工作,她热情接待和精心掩护过往的许多中共中央领导同志,并完成传递文件、信息,转交苏区提供给中央的经费等任务。1930年,周惠年接受党的安排,投身于中央特科工作,担负起保卫中央的重大使命,胜利完成传送情报、秘密运送武器等各项任务。1931年6月,与周恩来同住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向忠发被捕叛变,党中央在上海再次处于危急关头,周惠年在自己的寓所掩护周恩来同志度过了最危险的关头。1934年9月,由于叛徒出卖,周惠年第三次被捕。在前后整3年的黑暗监狱生活中,周惠年受尽磨难和考验。她坚贞不屈,始终高度保持了共产党员的革命气节。
1937年她出狱后,先后在南京和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工作。1940年至1951年,先后在中央社会部、延安保安处、中央办公厅工作。1951年调中央编译局工作,先后任干部科长、秘书科长、办公室副主任等职。周惠年在七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


第4版(要闻)
专栏:东西南北中

  敦煌开放两处重要艺术石窟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敦煌两处重要艺术石窟、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榆林窟和西千佛洞,已于日前开始对游人正式开放。
榆林窟位于距敦煌市176公里的榆林河峡谷两岸,共有石窟42个。这些石窟内保存有北魏至元代的精美佛教壁画1000多平方米,佛教彩塑像千余座,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
西千佛洞位于敦煌市区西南35公里处党河北岸,共有北魏至唐代艺术洞窟19个,所存壁画、彩塑亦十分完整精美,是游人欣赏敦煌艺术的又一绝佳去处。
(据新华社电)


第4版(要闻)
专栏:

  警惕荒谬历史观作祟
——纪念“七七卢沟桥事变”六十周年
新华社评论员
今年是日本军国主义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而挑起的“七七卢沟桥事变”60周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此时此刻,回顾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并深刻汲取教训,很有必要。这是因为日本国内一直存在着一小股否定日本侵略历史的右翼势力。近年来,他们更加活跃,变本加厉地为军国主义歌功颂德,为日本侵略亚洲和中国的历史翻案,宣扬什么日本当年提出“二十一条要求”和发动“九一八”事变是“为了维护日本的正当权益”,胡说“七七卢沟桥事变”“不是日方挑起的,而是中国军队干的”,声称“南京大屠杀是捏造的”。这些极端荒谬的言论颠倒历史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严重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他们这样做意欲何为?!
翻一下尚未尘封的历史,就会发现日本军国主义妄图侵占中国的野心由来已久。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标志着日本早在本世纪20年代就已经把鲸吞中国纳入其称霸世界的战略中了。正是在所谓“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的战略思想指导下,日本军国主义者一手挑起了“九一八”事变,炮制了一个伪满洲国,后经精心策划,又于1937年7月7日发动“卢沟桥事变”,将战火燃遍大半个中国。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疯狂地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还使用细菌、化学武器,犯下了人类历史上最野蛮、最残酷的罪行。侵华战争延续时间之长、规模之大、造成的损失之惨重都是空前的。据统计,在日本侵华战争中死伤的中国人达3500万之众。按1937年的比值计算,日本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亿美元。
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人证、物证俱在,且有许多重要的国际文献记录在案,绝不是日本极少数人可以抵赖的。他们的丑行,只能欲盖弥彰,使本来就极不光彩的历史愈描愈黑。岂不知这伙为侵略历史翻案的人正在起着反面教员的作用。它擦亮了人们的眼睛,使大家看到,日本确有一小股右翼势力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蠢蠢欲动。他们虽然人数很少,但能量不小,其影响不可低估,值得警惕。
正确对待历史是发展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是建立中日信赖关系的起点,是实现中日世代友好必不可少的前提。承认而不是否认那一段给中国人民造成深重灾难的历史是一个重大的原则问题。近年来,日本有人明里暗里指责中国方面揪住日本的历史问题不放,实际上,战后以来,中国方面一直主张中日关系要向前看,强调日本人民在过去的侵略战争中也深受其害,主张将日本军国主义者与广大日本人民区别开来。25年前,中国捐弃前嫌,同日本复交,希望从此把不愉快的历史之页翻过去。遗憾的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日本极少数人其后在历史问题上一再挑起事端,使《中日联合声明》的精神遭到亵渎、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受到严重伤害,中方不得不做出必要的反应。事实说明,历史问题一再出现,并非因为中国人喜欢旧事重提,更不是中国人抓住日方的辫子不放,问题的症结所在应该是十分清楚的。
日本极少数人至今仍在宣扬反动的军国主义历史观,为侵略历史翻案,给日本和日本人民也制造了麻烦,因为这不符合日本人民的历史观和要求日中友好的普遍意愿,干扰和损害了日中关系。中日双方应共同努力反对和制止这种破坏中日友好的行为,严格遵循中日联合声明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使中日关系得以健康、稳定地发展下去。(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


第4版(要闻)
专栏:

  北戴河向花园式城市迈进
本报讯面对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驰名中外的旅游避暑胜地北戴河正下大力气重塑“夏都”新面孔。
据了解,最近5年来,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区委、区政府投资1.32亿元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旧城改造,坚持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施工,使城市载体功能大大加强。投资5550万元用于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的综合整治,使之得到更大改善,连续多年在河北省“燕赵杯”卫生联查和国家卫生城联查中获得好成绩。投资500多万元用于治理污水排放和环境保护,坚决拒绝污染工业进区,全区烟尘控制率达到99%以上。
与此同时,北戴河不再满足于固有的“海洋、沙滩、空气、阳光、绿色”,而是积极开展争创花园式单位活动。5年来累计完成植树11.7万株,绿篱15.4万延长米,植草坪17.4万平方米,专业育摆盆花163万盆,完成大型花堆和园林艺术造型25处,新增绿地20.9公顷,使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9%,人均公共绿地53.6平方米,人均园林绿地225平方米,在全国居领先水平。北戴河正向高标准的花园式城市迈进。(王晓光)


第4版(要闻)
专栏:东西南北中

  张衡地动仪复制成功
人类历史上第一架地震仪——东汉张衡候风地动仪,失传1800年后,最近在郑州复制成功,再现“机发吐丸,蟾蜍衔之”的壮观景象。
据地震专家测试认为,这台复原仿古青铜候风仪的外形几何尺寸、内部机构、基本原理及检震功能都符合历史文献上有关东汉张衡候风地动仪的描述,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科学研究价值。
这尊地动仪,主体高2.96米,直径2.68米,总重达4000公斤。它形似酒樽,立于八方“灵台”之上;顶部雕以阴阳鱼形太极图,28星宿组成的青龙、白虎、玄武、朱雀环绕其下,与底部的山龟鸟兽、森林风云遥相呼应;8条腾龙翘尾昂首,口衔铜丸,与灵台上8只张口蟾蜍四目相对;八卦篆文卦辞、图符和“河图”、“洛书”纹饰布于灵台,整体古色古香,“汉味”浓郁。(李杰)


第4版(要闻)
专栏:东西南北中

  鞍山发展特色旅游
辽宁鞍山市近年来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不断完善老景点,开发新景点,开展了以国家风景名胜区千山为基地的自然风光旅游,以重260吨的玉佛为主的宗教文化旅游,以汤岗子温泉为基础的康复旅游,以西柳服务城为内容的购物旅游,同时鞍山积极发展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一批中高档饭店、旅馆,提高了旅游接待能力,“八五”期间接待国内外游客800多万人次。(晓韩)


第4版(要闻)
专栏:东西南北中

  扬中建设“长江生态岛”
江苏扬中市管道液化气一期工程近日点火成功,首批1.27万户农户用上管道气。这是扬中市建设全国第一家生态示范区的重点项目之一。
扬中是万里长江上仅次于崇明的第二大岛,在实现小康的同时,扬中提出了“保护蓝天碧水,建设绿色小康”的生态岛目标,先后用3年时间,对全市1500多家工业企业进行全面的“绿色检疫”,关停改转了一批污染环境的企业。目前,全市工业生产万元产值排污量由10年前的200吨下降到4吨,自来水源水达标率达96%以上,液化气、沼气等新能源使用普及率达60%。(严峰)


第4版(要闻)
专栏:

7月6日,“香港荃湾各界齐步向前庆回归大巡游”在荃湾沙咀道举行。荃湾各界近万人冒雨参加,受到沿途群众热烈欢迎。图为冒雨行进的巡游队伍。 新华社记者 张燕辉摄


第4版(要闻)
专栏:

最近,有关专家在云南屏边苗族自治县发现一种罕见的蜂猴。这种生活在南亚热带海拔一千六百米至二千二百米山林中的蜂猴,颈部、背部及腰部中央有一条黑色脊纹,平均体重二百八十三点六克。图为新发现的蜂猴。 新华社记者 王长山摄


第4版(要闻)
专栏:

经过建设者们两年多的艰苦努力,我国第一座海防历史纪念馆于香港回归之际,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正式开馆。
该馆由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设计者齐康教授设计,1995年4月18日在镇海招宝山下奠基。
汪光鑫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