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7月7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经济)
专栏:

  昔日走南闯北做生意如今南下北上争种田
浙江10万农民跨出家门务农搞开发
本报讯新华社记者慎海雄报道:当年跨出家门走南闯北做生意的一批批浙江人如今再次踏上离乡之路,纷纷到全国各地承包良田,投资开发农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浙江省已经有至少10万人跨省承包土地,务农开发。他们投资农业的金额达数亿元,其中最远的已将足迹涉及美国、俄罗斯和南美国家。
进入90年代,浙江农民以市场经济的眼光看待一度受冷落的农业,有将近20万名务工经商的个体老板在跳出“农门”之后重新回到田野,像办工厂一样办起了“农业车间”。据去年的统计,浙江省规模经营10亩以上的农业大户,年均收入基本在万元以上,超过了乡镇企业的务工者。农业生产以其市场化吸引了众多浙江人。
1993年,地处浙南丽水山区庆元县的一批菇农因当地土地紧缺、香菇售价不够理想,合伙到上海郊区租地种香菇,香菇全部供应上海市场。靠着精湛的育菇技术和出色的销售手段,他们的香菇售价比在家乡时高出一倍多,成本却没有增加多少。如今,绕着上海城种香菇、养淡水鱼、包农田的浙江人已不下万人。他们既为上海市场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农副产品,也通过务农经营获得了可观的收入。
浙江的粮食品种比较单一,每年要从外地调入大量的大豆、玉米等调剂品种。浙江人瞄准了这一潜在市场的优势,纷纷前往东北承包黑土地,在东北土地上打粮食,产品返销到浙江。太湖之滨的湖州市双林农民谢福江原来一直在外地经商,这几年他看到农业升温,种粮也有了效益,便四处考察,终于在今年初与黑龙江一个农场签订了耕地使用权转让合同,将当地1300亩黑土地30年的使用权转给他办的荣福公司生产大豆。谢福江支付农场耕地使用费36.4万元、大豆生产费等27.35万元。谢福江认为,尽管初期投入较多,但北大荒地域广阔,土地丰厚,每亩耕地所需费用不到200元,大大低于自己老家。他估计在正常情况下,两年后即可收回投资。而所产大豆将全部返销到湖州老家。(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第2版(经济)
专栏:

  实施改天换地工程
宁夏以水治旱治贫
新华社银川电(记者周清印)日前,宁夏回族自治区针对南部山区的严峻旱情,做出抗旱扶贫工作的紧急动员和部署,确立了“以水为核心,以科技为先导,以窖水节灌、基本农田、地膜种植技术为重点,扶贫到户,全力攻坚”的总思路,发动600多个行政村打好今年抗旱御灾的“百村大战”。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近日决定就今年抗旱扶贫工作在广大干部群众中进行一次再宣传、再动员、再组织,坚定不移地以水治旱,以水治贫,在干旱带片上加紧实施“改天(打井打窖)换地(修农田、铺地膜)”工程。为争取实现贫困户一户两窖,一窖两亩,发展窖水节灌农业,自治区日前下达通知,给固原、海原、西吉3个县20个贫困乡增拨打窖专款800万元,追加打窖任务2万眼,指标分解到村到户,力争7月底全部成窖,当年蓄水。加上今年初已安排的计划打窖8万眼的任务,整个西海固地区今年可望打窖10万眼。


第2版(经济)
专栏:

  如何看待当前价格形势
——访国家计委副主任马凯
今年以来,我国市场价格上涨幅度在前两年明显回落的基础上继续走低。由此有人产生了现在价格形势是否正常,会不会由此带来经济滑坡的疑问和担心,甚至还提出放松银根、刺激需求、集中调价的政策建议——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李蕴清新华社记者顾洪洪
究竟应当如何看待当前价格形势,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计委副主任马凯。
价格涨幅趋低、涨势平缓是几年来宏观调控奏效的比较理想的结果,是当前宏观经济正常运行的综合反映
在回答当前价格呈现涨幅趋低、涨势平缓的总体态势是政府行政干预的人为结果,还是宏观经济正常运行的必然结果问题时,马凯说,我们认为,这是几年来宏观调控奏效的比较理想的结果,是当前宏观经济正常运行的综合反映。
首先,通过对经济总量的宏观调控,成功地实现了经济“软着陆”,是促使价格涨幅趋低、涨势平缓的根本原因。近三年多来,我国主要围绕抑制通货膨胀这个突出矛盾,采取了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严格控制货币过多发行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快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狭义货币供应量(M1)的增长率由1993年的56.8%和38.8%,逐步下降到1996年的18.2%和18.9%。生产资料供求紧张的状况得到明显缓解,其价格涨幅也随之由33.7%回落到3.5%,从而从成本方面大大减轻了零售价格的上涨压力。
其次,大力加强农业,不断增加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是促使价格涨幅趋低、涨势平缓的直接原因。我国食品类消费支出约占居民支出的50%,农业状况对价格总水平的波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由于各级政府始终把加强农业放在经济发展的首位,粮食产量连年增加,菜篮子生产发展迅速,致使食品类价格从过去的涨价“领头羊”变为价格涨幅回落的主导因素。1996年食品价格上涨7.7%,涨幅比上年回落17个百分点,影响价格总水平涨幅回落6.5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去年价格涨幅比上年回落的8.7个百分点中,有3/4是由于食品价格回落所致。
第三,扩大市场竞争机制,商品从卖方市场过渡到买方市场,是促使价格涨幅趋低、涨势平缓的重要原因。充分竞争是稳定价格水平的重要条件。在努力增加供给的同时,国家进一步推进改革、扩大开放,规范市场秩序,改进流通体制,促进商品尤其是工业消费品整体步入买方市场。随着市场竞争局面的形成,绝大部分商品价格受供求均衡点的制约,持续保持基本平稳,为价格总水平的相对稳定起到了明显作用。
这次价格涨幅趋低从总体上促使国民经济运行稳中趋好,与80年代末90年代初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市场疲软有明显不同
谈到价格涨幅趋低对国民经济带来的影响时,马凯说,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种价格涨幅趋低,并没有对经济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反而从总体上促使了国民经济运行稳中趋好。我国80年代末90年代初,价格涨幅由1989年的17.8%迅速回落到1990年和1991年的2.1%和2.9%,但当时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市场出现疲软。这次的情况与上次有着明显不同。
从经济增长速度看,1989年和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由1988年的11.3%下降到4.1%和3.9%,而这次在价格涨幅明显回落的同时,经济继续保持适度增长。在1996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9.7%的基础上,今年一季度继续保持9.4%的增长率。
从投资增长速度看,198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了12.1%,1990年实际增长仅为3.2%,而这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去年增长18.2%的基础上,今年一季度实际增长15%,扣除价格上涨因素仍大大高于经济增长速度,投资规模保持了适度的增长。
从消费需求增长速度看,1989年和199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际增长率分别为7.6%和0.4%,而这次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连续9个季度保持10%以上增长率的情况下,今年1月—5月实际又增长14.4%,仍然保持稳定增长的势头。
此外,今年1月—5月出口额增长了26.4%,外汇储备继续增加,工业经济效益已呈现回升,整个经济继续向好的方面发展。
我国绝大多数商品价格已经由市场机制形成,价格总水平的波动主要取决于市场的供求状况。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问题,只能通过调整结构、加快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来解决
针对有人提出的可否考虑通过有意识地抬高价格来解决一些企业开工不足、效益低下的问题,马凯强调,这样做非但无益,反而有害。他说,我国目前的一些主要农产品和基础工业品的价格水平并不低。主要农产品和部分基础产品价格经过近几年的大幅度上涨,价格水平已与国际市场接近,有些品种甚至高于国际市场。如果再不适当地提高这些产品价格,无疑对目前已很困难的加工企业是“雪上加霜”。市场价格总水平的变化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经过十多年市场取向的价格改革,我国绝大多数商品价格已经由市场机制形成,其价格定位是市场竞争状态下形成的供求均衡价格。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情况下,价格总水平的波动主要取决于市场的供求状况,而不主要取决于政府行为。人为调高价格,后果只能是事与愿违。目前如果我们违背经济规律,通过行政手段提高商品价格,其结果要么是价格得不到市场承认,难以到位;要么是加大产品库存,增大企业困难。最终将会使已经严重失衡的经济结构更加扭曲。
马凯进一步指出,当前不少工业企业开工不足,效益从兴到衰,是我国经济结构性矛盾的突出反映:一是产品结构不对路。市场需要的生产不出来,生产出来的市场不需要。这种矛盾严格地说是有效供给不足,而不是有效需求不足。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80年代至90年代初,农业和基础工业产品价格偏低。社会利润在工业和农业分配中,偏向工业;工业利润在基础工业和加工工业分配中,偏向加工工业。这种局面促使各地政府大上加工工业,使其超过社会实际的需求,与此同时扩大了对农产品和基础工业品的需求,导致“瓶颈”大量产生,经济偏“热”。90年代以来,农产品和基础工业品价格大幅度提高,导致社会利润重新分配,同时过剩的加工工业产品缺乏市场。在来自两头的压力下,加工工业出现了开工率不足、效益不高的情况。
他说,对于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上述结构性问题,只能主要通过调整结构、加快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来解决。要保持当前国民经济运行的好势头,避免经济滑坡,关键要看结构调整有没有实质进展。如果屈从于现存不合理的体制、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造成的压力,盲目地扩大投资、放松银根、刺激需求、集中提价,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而且还会破坏来之不易的宏观环境,引发新的一轮投资过热和通货膨胀。同样,如果不利用当前的良好环境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也会使结构、效益的矛盾积累日久,最终将破坏总量平衡的基础,迫使我们再度作出放松总量的选择。因此,当前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应该是:坚持适度从紧的总量政策,在保持总供求基本平衡的前提下,抓紧“低通胀”的有利时机,切实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促进“两个根本性转变”。


第2版(经济)
专栏:

  出城·下乡·上山
——记青岛双星集团的战略转移
本报记者宋学春
1997年6月11日16时10分,对青岛双星集团来说是不寻常的时刻,随着最后一双标着“青岛贵州路5号制造”的“双星”牌运动鞋走下生产流水线,曾以制鞋而闻名的双星集团总部——青岛市贵州路5号这一黄金地段,正式结束了自己长达76年之久的制鞋历史,这也标志着青岛双星集团已顺利实现了战略性大转移:100多条生产线全部“上山下乡”。
双星集团总部临近青岛市西海岸,占地150亩,紧靠海边,是青岛的黄金地段。从1921年起,双星人在这里已生产了10多亿双鞋。然而,自从双星人率先进入市场后,在创名牌、拓市场的同时,他们也敏锐地发现:制鞋工业以手工操作为主,属产品微利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守在寸土寸金的青岛市区黄金地段做鞋子,并不是双星的长久之计。
事实正是如此,生产成本逐年急剧增加,使双星在青岛市区做鞋子越来越无利可图。韩国、台湾等制鞋王国的兴起又衰败更给双星人上了一堂生动的风险课。因此,就在众多城市新兴产业纷纷崛起之时,劳动力密集、微利等行业的劣势迫使双星人不得不寻求自己的生存之路。
困则思变。双星人认识到,既然鞋业的发展规律就是从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转移,那么,与其守在城里困死,不如出城找活路,于是他们果断地决定往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便宜的农村地区发展,走“农村包围城市”之路。
1984年,双星集团开始转移生产线,打响了“出城”战役。他们跨过胶州湾,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之初,利用当地劳动力、土地价格便宜、优惠政策等优势,集中力量在开发区先后建成了五大鞋厂及制帮、印刷、纸箱等辅助工厂,职工人数8000人,年产值近7亿元。随后,又在济青高速公路旁建成了占地100多亩的双星工业园。目前这个工业园已成为双星的高档鞋、皮鞋生产基地和科技开发中心,年产值高达4亿元。
“双星”转移的第二战役是“下乡”。几年来,他们先后在青岛周边农村建立了56个制帮厂,4个鞋底厂,48个鞋带、鞋眼、织布等辅料配套厂,不仅扶持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解决了自己的后顾之忧。
1992年,双星人又把目光投向了具有劳动力丰富、资源丰富而且成本低廉、享受国家扶贫政策等优势的沂蒙山区,开始了战略转移的第三战役——“上山”。他们购买了沂源县一个原兵工企业迁走后留下的600多亩地及厂房,并在一年时间内就建成了一座年产1000万双、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鲁中“鞋城”。同时又给当地解决了4000多名劳动力就业问题,被沂蒙人称作是“致富星”。1996年,他们又在沂水县建起了一座同等规模的瀚海“鞋城”。十几年来,先后建成了开发区、鲁中、城阳、瀚海等4座大规模的鞋城,使生产线跳跃式地增至130条,年产鞋超过了5000万双,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实际生产规模最大的制鞋企业。
一个个鞋厂、一条条生产线迁出双星集团总部的同时,代之而起的是娱乐城、商场、商住楼、证券公司、康乐城、保龄球城等第三产业的崛起:双星人将公司所在的街道建成了以商业、旅游、餐饮、购物为一体的双星一条街。目前,双星的第三产业已涉及房地产业、证券业、娱乐业、旅游业、餐饮业、商业等30多个行业,三产部门实体多达70多个,从业人员近2000人,形成了以鞋业带三产,三产促鞋业,鞋业、三产共同发展的格局。去年,第三产业收入达3亿元。这里将形成双星集团的三产产业群基地。双星为自己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分散了经营风险。


第2版(经济)
专栏:

  东风汽车产品结构调整加快
三年开发轻卡十一种
本报讯在7月1日这个不寻常的日子,由东风汽车公司依靠自身力量开发出的1.5吨轻型车1号车从襄樊基地轻型车厂装配线上缓缓开出。这标志着东风公司长达三年之久的产品结构调整取得阶段性胜利。自此,东风公司已开发轻卡系列车型11种。
近几年随着东风公司主导车型5吨车在国内市场份额比率的逐渐下降,东风公司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在此情况下,东风公司决定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实施第三次创业战略,即以发展轿车、轻型车产品系列为重点,巩固和发挥中型卡车优势,控制产品规模,提高质量和技术水平,形成轿、轻、中、重、宽系列产品格局。
东风公司产品结构调整特点是,首先,成功实现了由品种单一向宽系列品种转移。目前,除1吨系列车型外,东风公司已有2.5吨越野车、3.5吨越野车、5吨长头汽柴油车、6吨平头柴油车等多个车型。
其次,注重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在吸收、消化的基础上,以国外90年代投产的车型为赶超对象,如新开发的1.5吨轻型车,它在外形、制动性能、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等方面优于国外90年代的车型。另外,东风公司还以高技术水平、低成本去抢占市场的制高点。东风公司产品结构调整打破贪多、求快的形式,把落脚点放在质量的提高上。他们加入了试制的投入,广泛采用正规工艺,仅为车身、车架、悬架试制,就开了160套模具。同时,狠抓车型台架试验的数量、次数,仅1.5吨轻型车就曾经历130万公里道路试验和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的法规认可证试验。(徐湘毅)


第2版(经济)
专栏:

  接冬羔技术促进呼伦
贝尔草原畜牧业生产
据新华社呼和浩特7月6日电(记者何涛、吴树广)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生产今年再度显现巨大增产潜力,在去冬今春遭受特大雪灾的情况下,畜牧业生产连夺第十二个丰收年,牲畜存栏首次突破500万头只大关。据了解,内蒙古今年在呼伦贝尔牧区大面积推广了接冬羔新技术,变一年一次接羔为两次接羔。


第2版(经济)
专栏:

  上海衬衫靠准确定位形成集合优势
包揽用户最满意十大衬衫品牌前五名
据新华社上海7月4日电(记者吴复民)在中国质量协会最新公布的用户最满意十大衬衫品牌中,上海“开开”、“海螺”、“司麦脱”、“康派司”、“舒乐”一举包揽前五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显示出上海衬衫的“集合”优势。
上海衬衫的“集合”优势,首先来自细分市场后形成的品牌个性。“开开”紧贴大众,“海螺”强调正规,“司麦脱”突出洒脱和古朴,“康派司”和“舒乐”崇尚稳重。各品牌都成立了设计和开发中心,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海螺”的防霉、防蛀、可机洗高支全羊毛衬衫和“康派司”抗皱免烫高支全棉衬衫,开辟了高档次衬衫潮流的先河;“开开”的印花布、色织布衬衫、镶拼衫和全毛立领衬衫,受到新潮青年的宠爱。“司麦脱”则独辟蹊径,对中国传统的粗制土布进行柔化加工,制成古色古香的“黄道婆”工艺衬衫,满足了部分消费者返朴返古的心理需求。最近,“海螺”女衬衫和童衬衫大批面市,大规模拓展了名牌衬衫的消费群体。“司麦脱”为追逐新潮,还要求设计人员每月分析市场流行趋势,提供30个面料和10个新款供投产选用。
目前,“开开”、“海螺”在全国的销售网点已超过1000家,其他品牌的销售网点也在500家以上。


第2版(经济)
专栏:

  台安把土地管理纳入法制轨道
据新华社沈阳7月4日电(王忠奇、吴彦典)辽宁省台安县法律与经济手段并用,形成了土地开发利用的良性循环,近三年来,耕地增加了1.8万亩,实现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台安县有耕地109万亩,从1995年5月开始,台安县划定了基本农田保护区,保护区面积占耕地的90.1%。


第2版(经济)
专栏:市场随笔

  消灭“今后注意”
6月中旬,生产出口钢丝绳的湖北汉川钢丝绳股份有限公司一批产品的外包装上的合格证贴歪了几包。商检部门发现后,认为不是大的质量问题,提醒公司“今后注意”,便准备放行。不料,这个公司的董事长谭功炎却认为,这不是下批注意的问题,而是这批产品就要解决的问题。对待产品质量必须消灭“今后注意”,因为“今后注意”,往往就意味着今天不注意。
消灭“今后注意”,这种做法值得称道。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产品质量出了问题被发现后,企业如果不立即采取措施处理,而以“今后注意”搪塞,“今后注意”就会慢慢变成“老不注意”。有些企业,正是因此而砸了牌子,失去了市场。这是应该吸取的教训。


第2版(经济)
专栏:

  中国房地产预警系统推出
本报讯宜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日前正式推出“中国房地产预警系统”,通过数学模拟、计算机处理等对房地产市场运行参数和指标进行分析,判断市场运行情况和产业发展状态。(朱剑文)


第2版(经济)
专栏:

  国税局将检查商业企业增值税
本报讯国家税务总局将从今年7月中旬到9月底,将对全国部分商业企业进行一次增值税专项检查。
据了解,此次检查的对象限于各级国税征收机关所辖城镇范围内的商业企业,检查面要求不低于10%,重点是1996年销售额、增值税税负变动明显异常的商业企业,废旧物资回收企业及承包或租赁给私营、个体经营的批发零售企业。此次检查由国家税务总局统一部署,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税局按总局下发的“商业企业进行增值税专项检查方案”组织实施。


第2版(经济)
专栏:

  国土局要求加强变更土地登记工作
本报讯国家土地管理局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强化土地产权管理,制止非法用地行为,切实加强变更土地登记工作。
通知要求各地在7月30日前发布通告,有下列情况的土地权利人及利害关系人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土地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办理土地登记,如:《土地管理法》实施以来尚未申请土地使用权初始登记的;企业改制后尚未申请办理土地权属变更登记的;企业改组、改造涉及土地权属变更而未申请土地权属变更登记的等。


第2版(经济)
专栏:

  劳动部要求开展第四次劳动法宣传周活动
本报讯劳动部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于今年7月14日至20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第四次《劳动法》宣传周活动。
通知说,《劳动法》颁布实施以来,各级劳动部门与有关方面密切配合,使《劳动法》的贯彻实施,特别是在国有企业的贯彻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应当看到,《劳动法》的贯彻实施是一项长期任务。要通过这次宣传周开展的各项活动,把《劳动法》的宣传普及推向一个新的阶段。(据新华社)


第2版(经济)
专栏:

  山东建成年产六千吨顺酐生产线
本报讯年产六千吨顺酐生产线近日在山东齐峰化轻集团公司正式投产。该项目总投资为五千三百万元,经半年多的试生产证明,该生产装置的各项技术性能,均优于引进的同类装置。(于俊华路成章)


第2版(经济)
专栏:

  九七“回归之旅”纪念票(封)发行
本报讯专为铁道部七月一日特别加开的九龙—北京“回归之旅”专列制作的“回归之旅”镀金镀银纪念车票和纪念封,已于七月一日由北京铁路局正式发行。经国务院新闻办、港澳办批准,此纪念票、纪念封使用九七回归标志。(大江)


第2版(经济)
专栏:

  北京红牛饮料有限公司成立
本报讯泰国红牛饮料有限公司与北京市怀柔县乡镇企业总公司合作经营的北京红牛饮料有限公司日前正式成立。该公司投资额为一点五亿元人民币,生产线全部采用意大利设备,年产量八万吨。 (百友)


第2版(经济)
专栏:

  北京开发生产垃圾焚烧炉
本报讯由京郊昌平北京现代垃圾焚烧设备厂开发生产的垃圾焚烧炉面世。它采用自然热核烧结法,使垃圾在专门设计的炉窑内自然燃烧,每天能处理五百立方米垃圾,锻烧后的烧结渣无毒无臭,适用于制作建筑砖和水泥填充料。(林文)


第2版(经济)
专栏:

革命老区江西省永丰县为扶助农民发展养猪事业,在农业银行的支持下,投资715万元办起了万头种猪基地,引进美国杜洛克猪、英国大约克猪和丹麦长白猪进行配种繁育,每年可供给农民良种瘦肉猪1万多头,增收1000多万元。 周忠华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