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7月7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

  参加香港回归盛典感赋
七律二首
王梦奎

紫荆旗伴国旗飘,灯映人潮浪逐涛。四海欢呼天朗朗,五洲观礼路迢迢。山河破碎心如结,社稷重光意正豪。盛世明珠归故土,国歌一曲入云霄。

虎门一炬义幡高,曲折低徊复大潮。往矣分离怀旧恨,到也团聚喜今朝。神州崛起如添翼,港岛回归更见娇。两制宏猷遗泽远,金瓯完璧信非遥。
1997年7月1日


第12版(副刊)
专栏:

  满江红·庆香港回归
叶尚彧
举国迎归,
时代聚焦看九七。
交接日,
环宇瞩目,
高朋云集。
政改方案小插曲,
一国两制大手笔。
开历史先河经纶策,
设计师。
香江晏,
欢声起;
痛回首,
强割地。
弱国无外交,
山川饮泣。
百年沧桑念英烈,
今朝雪耻写新奇。
待更向云天舒望眼,
吐豪气。


第12版(副刊)
专栏:

  敬告读者
本报举办的《香港回归之庆》征文活动,历时两个半月,今天已告结束。这次征文活动得到全国广大作者(包括港、澳、台作者)的大力支持,谨向他们表示深切的谢意。
这次征文共收到全国各地作者来稿五千余篇,从中选发六十七篇。我们将组成征文评委会,评出获奖作品若干篇。评奖结果将于7月下旬公布。
人民日报文艺部
1997年7月7日


第12版(副刊)
专栏:艺文短波

  景德镇艺术陶瓷精品展在京举行
●景德镇艺术陶瓷精品展在京举行迎接香港回归中国景德镇艺术陶瓷精品大展6月24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展品分为“回归瓷”、“伟人瓷”、“精品瓷”、“珍品瓷”四部分,基本囊括了景德镇艺术陶瓷各种流派的代表作品。展览将于7月15日闭幕。(王君)


第12版(副刊)
专栏:艺文短波

  迎香港回归名人名家书画展在京举行
●迎香港回归名人名家书画展在京举行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彪炳中华史册的历史事件,由文津书画研究会举办的“大红鹰杯迎香港回归名人名家书画展”6月28日在京隆重开幕。参展作品中,有宋任穷、程思远、廖汉生、张廷发等老同志、老将军的力作,也有周而复、李琦、叶毓中、董辰生、李燕、詹庚西等著名书画家的精品。(永琰)


第12版(副刊)
专栏:艺文短波

  空军举办美术书法作品展览
●空军举办美术书法作品展览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和纪念建军70周年,由空军政治部主办的空军美术书法作品展览,日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博物馆举行。参展的近200幅美术书法作品,是从各军区空军精选出来的,形式多样,各具特色。在这里,既有专业美术创作人员奉献新作,也有老将军抒写壮志,还有新战士笔诉衷情,充分体现了空军广大指战员良好的精神风貌。(邵建光)


第12版(副刊)
专栏: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油画)乔保华


第12版(副刊)
专栏:

  感受京九
——从京城到南昌
董其中
我从1954年负笈京华以来,一直经由京广线回江西老家,今年我则走京九回到了南昌。
京九,这是一条纵贯我国南北的全新的路,奔驰在这路上的是全新的车,而我第一次走京九,也有着一种全新的感受。思绪翩跹,心情很不平静。
我的老家在江西泰和的一个偏僻山村。我报考大学时,是先从村里步行十五公里的山路到县城,再从县城坐汽车到南昌,然后从南昌坐火车到上海应考的。这是我第一次坐火车。老家是井冈山老革命根据地,曾为中国革命付出了巨大牺牲和代价。听父母说,我的两位表伯和一位表哥,当年参加工农红军,都在长征途中牺牲了。老区交通闭塞,长期贫穷落后。我记得1958年,当时的江西省省长邵式平同志曾与中央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研究修建到瑞金、吉安、赣州等革命老区的铁路问题,以改变江西的面貌。如今京九开通,特别是贯通江西南北,江西人民多年来的企盼和愿望终于实现了。
崭新的列车外表为桔红色,这在寒冬,使人倍感亲近和温暖。它前行着,就像一条火龙在原野上飞驰。车厢内为米黄色调,明亮、洁净、舒适。车上有电话和空调,电热炉烧水,还有一些新的卫生设备等。这是我迄今乘坐到的最好的列车。
在车厢内服务的乘务员均为女性,年龄都在二十岁左右,形象朴实健美。她们头戴配有帽徽的绒帽,身着紫灰色制服,胸披彩带,上面的文字是:“走京九路送首都情”。她们手戴白手套,每当列车启动时,便伫立于车门内,面向车外,举手敬礼。她们在车厢内穿梭来往,伶俐勤快,彬彬有礼,热情的服务和礼仪风度,博得了乘客的称赞。
总长二千五百五十三公里的京九,像一条银色的飘带,连结京、津、冀、鲁、豫、皖、鄂、赣、粤九省市。我上车后买了一张《北京—九龙铁路沿线经济旅游地图》,它除刊有列车时刻表外,把沿线经过的七十八个主要市县的自然、地理、经济、旅游资源和铁路大桥等,一一图文并茂地作了扼要介绍。这是一张别开生面的地图,也是一幅改革开放的蓝图。它使我们看到了京九沿线的明天:这里是外商投资的新热点,商贾云集的大市场,宾客向往的旅游地。穷乡僻壤变成了繁华的开发区,银色飘带变成了新的经济增长带。
入夜,窗帘关起来了,灯光暗了下来,列车轻晃着,铁轮发出有节奏的声响,营造成一个甜梦的氛围,我酣畅地睡了。
一觉醒来,窗外已是淡淡晨光中的南方景色,雾里透绿,绿里含雾,朦胧、清爽、迷人,如同一幅刚刚完成的水彩画。
车上有不少江西人,吉安的、永新的、兴国的、瑞金的……他们分别在北京、天津等地工作或上大学。我们这些从老区出来的江西游子,亲热地攀谈起来,话京九,说过去,谈未来。京九跨越九省市,而经过市县最多并经过省会的唯有江西,受惠最大的也将是江西。为了兼顾井冈山和瑞金两个老革命根据地的利益,铁路特地拐了两个弯,两跨赣江多建了两座大桥,多修了四点四一公里铁路,泰和县设站叫“井冈山”站,这是中央对革命老区的特别关怀。当我们谈到这些时,心里感到无比温暖。展望未来,家乡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列车快到九江时,天空飘洒着雪花,低压的云层下,尽是林立的厂房和高楼,东南方向云雾深处,是那不露面目的庐山。列车在全长近八公里的九江长江特大桥上缓行时,乘客个个凭窗眺望,饱览长江景色和大桥雄姿。
走一路,看一路。旅途对我——一个画家来说,是观察、体验生活,感知、积累具有视觉形象特点的素材的好机会。那长方形圆角的车窗就是放大了的电视荧屏,我通过它看到的是一幅幅鲜活生动的画面:一个接一个的新车站和拔地而起的旅游宾馆;农民兄弟开着汽车、摩托车采购年货归来;家家户户的门前檐下,已挂起大红灯笼,张贴着迎春对联;北方农民正忙杀猪宰羊,南方农民正围着池塘“竭泽而渔”;还有那寂静的广袤的田野……我目不暇接,犹如看一部永远看不尽的电视纪录片,又如读一幅喜迎春节的长卷风俗画。我一边看,一边遐想和构思,感受探寻美的快乐和满足。
不知不觉,在细雨霏霏中,列车徐徐开进了南昌站。我又贴近养育了我的红土地,又回到了年迈的父母身边。穿过长长的地下通道出了站,一年不见,南昌站经过大规模改建面貌一新。英雄城的人民,正以英雄的气概,把英雄城南昌建成京九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第12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祭告亦莫忘诗翁
毛锜
值此香港回归,普天同庆之际,人们抚今追昔,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告慰当年不屈不挠进行抗英斗争的爱国先烈。我们高兴地看到全国不少地方的群众,都在纷纷举办各种纪念活动:或拜谒虎门,缅怀林文忠公大张旗鼓销烟的壮举;或身临靖远,凭吊关天培喋血疆场的忠魂;或焚香酾酒,祭奠以血醒君、坚拒割让香港的王鼎之英灵;或面江礼拜,追思陈化成坚守吴淞口、为国捐躯的骁勇……金瓯补缺,合浦珠还,此“漫卷诗书喜欲狂”之日,正“家祭毋忘告乃翁”之时也。恰如凌青(林则徐五世孙)在一首告慰其高祖诗中所写的:“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国耻家仇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
在山呼水啸、四海欢腾的此时此刻,我不禁想到还有一位邻家诗翁也是我们毋忘祭告的。他,就是印度著名的大诗人泰戈尔。泰戈尔毕生都对中国人民怀有深厚的感情,他甚至在1924年访问中国时还接受了一个蕴含有中印友好寓意的中文名字——竺震旦。当十九世纪中叶,英国等列强悍然将曾被马克思称为历史上“极端不义的战争”——鸦片战争,接连两次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并迫使满清政府割地赔款时,血气方刚、年仅二十岁的诗人泰戈尔,顿时怒发冲冠了。他在《婆罗蒂》杂志上发表了著名的论文《鸦片——运往中国的死亡》(一译《在中国的死亡贸易》),给蛮横无理的英国侵略者以猛烈的抨击。他一针见血地写道:“英国坐在亚洲最大文明古国的胸脯上,把病菌似的毒品一点一滴注入他健全的肌体和灵魂,推着他走向死亡。一个强国向一个弱国出售死亡,出售毁灭,一方获取暴利,另一方损失惨重”,“如此残忍的强盗行径,真是旷古未闻。”最后,他还不无辛辣地讽刺道:“英国人根本不讲什么道义,什么责任,什么良知,只有敛财的强烈欲望,这就是十九世纪他们的基督教文明。”这一篇力透纸背的战斗檄文,无情地撕破了英国侵略者的画皮,将他们食人恶魔的丑恶嘴脸彻底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高尔基曾说:“诗人是世界的回声,而不仅仅是自己灵魂的保姆。”以此评价泰戈尔,真可谓当之无愧矣。他并不是那种钻在象牙之塔里,只知道自怨自艾的诗人,也不是那种整日埋头书斋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究。他热爱生活,视野广阔,并始终是和全世界被压迫人民共生命、同脉搏的。泰戈尔不仅参加本民族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而且对全球范围如火如荼的反殖民主义运动,一直给予高度的关注。他用自己那如椽的大笔,指控过意大利法西斯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也用他那锋利的诗剑给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以有力的声援。至于他不仅著文写诗、屡挫日寇的嚣张气焰,且带头慷慨解囊,发动募捐,不遗余力地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那更是世人有口皆碑、记忆犹新的了。诚如周恩来总理1957年访印期间对这位诗翁的赞誉,他称泰戈尔是“憎恨黑暗,争取光明的伟大印度人民的杰出代表”,并说,“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记泰戈尔对他们的热爱。中国人民也不能忘记泰戈尔对他们的艰苦的民族独立斗争所给予的支持。”是的,以“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礼”与世界交往的中国人民,又怎能忘记在多灾多难的年月与我们休戚与共、相濡以沫的国际友人呢。
有道是慧眼识真,达人知机。睿智的诗翁泰戈尔显然也是有预见的。他在临终前所写的最后一篇纵论时世的论文《文明的危机》中,犹对鸦片战争给中国人民所造成的严重伤害愤愤不平,又一次旧事重提:“英国为牟取暴利,凭借武力,用鸦片毒害像中国那样幅员辽阔的文明古国,攫取中国的一部分土地。”然而他在扼腕之余,并未沮丧,而是高屋建瓴、十分乐观地展望未来:“一息尚存,我满怀信心。我希望一场毁灭之后,满天的愁云惨雾荡然无存,从红日东升的地平线,铺展洁净的历史篇章。不可战胜的人民踏上恢复尊严的道路,排除万难,胜利向前。”啊,这伟大的预言终于在今日的神州大地上变成为光彩夺目的现实,中国人民确已踏上了“恢复尊严的道路”。为了庆贺这庄严的历史时刻,尊敬的诗翁在天之灵,请接受我们敬献的美酒和鲜花吧。


第12版(副刊)
专栏:文化广角

  筲箕湾里的老船
王晋军
当香港还在主要靠打鱼为生的时候,筲箕湾就是其中最具历史的一个“码头”,或称“港口”。那时,此地与另一叫“香港仔”的地方齐名,是港岛开埠前最大的渔港,船舟逾百,人口过千。
站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地理位置,一位老阿伯对我深情地说起了“筲箕湾里的老船”。
他说的“老船”,是指“龙船”,或曰“龙舟”。
中国的龙舟竞渡,古已有之。史书记载“龙舟竞渡起于越王勾践”,但后来渐渐演变为以此祭奠屈原。
而在香港,开埠之前就有赛龙舟的民俗,其热衷程度,比今日恐怕尤为过之。其时,全港只有两艘“老龙”,一条栖息在香港仔沙滩,另一条则栖息在筲箕湾沙滩。每次龙舟若要下水,必举行相当隆重、热烈的仪式。船上赛龙舟的健儿虎背熊腰,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敲锣打鼓,神采飞扬;岸上助威的观众击掌欢呼,声嘶力竭,并燃以花鞭爆竹,热闹喧天……
到了吃粽子的端午那一天,吃过粽子,两条龙舟由选拔出来的好手驾驭,从筲箕湾出发,一直赛到对岸即九龙的红磡,然后再折回筲箕湾。这样的赛程往返四次,直到龙舟的赛手汗流浃背,精疲力竭,过足了“赛瘾”,方告偃旗息鼓,鸣金收兵。要说赛况,两条“老龙”倒更像是表演而非竞赛,两条“老龙”自然是非冠军即亚军莫属了。当龙舟凯旋而归,岸上的人们便纷纷下到水里,争先恐后,满含虔诚,摸摸龙船胡须,洗洗龙舟玉液,据称这样可以带来福祉,百病不侵,保佑平安。
筲箕湾里的老船,令港人思念。
筲箕湾里赛龙舟的传统,至今相传,光辉不泯。
每到端午节时,龙舟赛事,成为街谈巷议的主要话题。港岛、九龙、新界各处海面和内河都有赛事,高官商绅照例都要前来助兴和颁奖。筲箕湾自然又是最热闹的传统赛场之一,老船不老,新舟更俏,龙争虎斗,观者如潮。而在沙田区城门河两岸和桥头,但见人山人海,万头攒动,密密麻麻,层层叠叠,挤满了欣赏龙舟竞赛的人们,保守估计少说也得五六万人。参加角逐的龙舟队竟有一百二十余支,包括中龙、小龙和凤艇等。大埔区的龙舟竞赛在大埔海面进行,共进行四项赛事,每隔半小时就进行一次,总共有三十六支代表队参加。当赛事号角鸣响,但听鼓锣喧天,哨笛声声;只见人群鼎沸,手舞足蹈,海豚般的龙舟来往穿梭,沸腾的情感似乎要燃沸了碧蓝的海面……
筲箕湾里的老船,其实已漂泊得很远,很远。赛龙舟,已跨越国界的樊篱,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和不同肤色人民酷爱的水上竞赛运动。
端午时节,一年一度的香港国际龙舟节邀请赛,日益成为当地的一大盛事。
入乡随俗。在开赛前依惯例举行祭祀祈福仪式,外队都被邀请参加,并要选派出一名代表参加集体上香。香港的主持人解释说拜神是为求风平浪静,保佑赛事能顺利平安地完成。外队也感到这种带有神圣色彩的仪式很有趣,都乐于参与配合。日本队自此项赛事开创以来,年年参加,从未间断,船员既有“蓝领”渔民,也有“白领”老板,而且头上必裹写有“必胜”二字的头巾,以壮军威。澳大利亚队的龙舟赛手往往把面孔涂抹得花花绿绿,像一只只花面猫。这样装扮据称一是表示与众不同,二是具有防晒作用。属于香港外国人组成的“北欧维京龙舟队”,模仿维京人的海盗风格,在帽子上加有两个犀利尖角。而加拿大队的龙舟赛手,则在头顶上插上羽毛,一个个犹如印第安部落酋长,更增添了几分威严与神秘。
其实,国际龙舟比赛,可溯源到筲箕湾早年华人龙舟赛,那时也吸纳非华人参与。“洋人扒龙船”只是一项滑稽逗趣、令人捧腹的节目,但洋人全心投入,一丝不苟,乃被华人欣然接纳,后逐步发展演变成后来的正式国际赛事。各外队在赛事结束返乡后,都热心向本国人民介绍端午节的起源、龙舟的来历,传播“龙舟文化”。而旅居世界各地的华人也不会忘怀这一古老民俗,那里的龙舟赛虽不如香港的规模盛大,但一样的虔诚,一样的热烈……


第12版(副刊)
专栏:香港回归之庆征文

  拥抱你,香港
董宏量
今天,我们的双臂如古老的长城如年轻的长江在五星红旗下庄严地伸展越过历史的伤痕越过民族的屈辱越过一百年的思念和浩歌去拥抱你,香港拥抱你回归的汽笛你怒放的紫荆花你高奏着国歌的广场你重新命名的大道你每一扇被热泪擦亮的明窗拥抱你老人舒展的皱纹里虎门飘散的硝烟拥抱你孩子吹奏的晨号中黄河奔腾的激浪拥抱你告慰先辈的供果红的石榴,绿的芭蕉拥抱你庆祝回归的焰火辉映东方,辉映西方拥抱你龙灯舞长的花街你彩跷升高的云楼呵拥抱你不改的乡音不变的情肠香港,我们拥抱你自豪地拥抱你呵就是拥抱我们的尊严拥抱我们雪耻的梦想在这狂欢的节日里有多少相思的红豆落地生根有多少祝福的白鸽展翅翱翔有多少醉倒的酒杯多少醉不倒的豪唱不唱晚清唱盛唐唱今天中国人挺直的脊梁拥抱你,香港拥抱你旋转的舞台拥抱你飘飞的霓裳拥抱你林立着大吊车的港口每一排涌动朝霞的海浪拥抱你缠绕着常青藤的阳台每一朵镀满月色的丁香拥抱你用普通话朗诵的新诗用水墨渲染的画廊拥抱你在这美丽的时刻所散发的一切芬芳我们拥抱你深情地拥抱你啊就是拥抱我们崭新的故事拥抱我们青春的乐章拥抱中华民族明天的辉煌
(作者单位:武汉钢铁公司)


第12版(副刊)
专栏:

  迎回归忆茅盾
范志强
6月20日,由中国茅盾研究会举办的“迎香港回归并纪念茅盾在香港的文学业绩座谈会”在京举行。
会议邀请曾与茅盾一起生活、战斗在香港文化战线的著名作家及有关方面专家学者参加,周而复、朱子奇作了热情生动的发言,叶君健先生托人带来了书面讲稿。
茅盾在建国前曾于1938年、1941年和1948年三次居留香港,并在建国后多次出访中路经香港。在先后长达近三年的时光中,茅盾在香港创作了《第一阶段的故事》、《腐蚀》、《锻炼》、《惊蛰》、《春天》等长、短篇小说和散文集《见闻杂记》等;主编、编辑了《文艺阵地》半月刊、《立报》文艺副刊《言林》、《笔谈》半月刊、《小说》月刊、香港《文汇报》的《文艺周刊》等多种报刊,发表了一百七十余篇文艺评论和杂文,并举行了多次演讲。可以说,香港三年,是茅盾一生文学活动、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讨论中,与会者认为茅盾在香港的多种文化活动,有力地促进了香港进步文化事业的发展,对中国新文学、对中国革命的胜利进程作出了很大贡献。1938年他初次赴港,在香港这片殖民文化色彩浓厚、封建文学色情文学泛滥、新文学创作尚属起步阶段的时候,以拓荒者的无畏精神,创办文艺期刊,播撒五四新文学的火种,发表了张天翼的《华威先生》、姚雪垠的《差半车麦秸》、丘东平的《第七连》等反映抗战现实的优秀作品,培养扶植了大批文学新人,并以适合香港读者口味的通俗形式,创作长篇小说《第一阶段的故事》,向广大香港读者生动、形象、迅速地反映上海抗战现实,激扬香港读者的爱国热情,提高他们的文学审美趣味。二次赴港,正值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不久,茅盾受周恩来同志指示,与转移到香港的广大进步文化人士一起在港开辟“第二战场”,通过小说、评论及多种多样的文学活动,紧密配合内地抗日战争的发展,向海内外广大读者揭露国民党当局打击迫害真正爱国抗日的革命力量、腐蚀进步青年,与日伪联手,制造摩擦、消极抗战的罪行。第三次赴港,正值新中国诞生前夕,茅盾通过大量的政论、杂文作品,激浊扬清,抨击时弊,与郭沫若、柳亚子、洪深等大批在港文化界进步人士,团结一致,密切配合,共同战斗,推动中国革命胜利的进程,迎接中华民族新世纪的到来。
与会者认为,今天,许多香港作家身上体现出的勤奋、刻苦,勇于探索的敬业精神和鲜明的爱国主义思想,无疑是继承了五四新文学的优良传统。这一点,与茅盾等文化前辈在三四十年代辛勤耕耘是分不开的。大家结合目前文学创作现状,期盼我们的作家像茅盾等前辈作家一样,继续发扬五四文学的优良传统,追随时代步伐,创作出反映时代前进方向、反映香港回归这样的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反映我们整个民族在新形势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精神风貌的优秀作品。老舍之子舒乙和茅盾之子韦韬在会上也发了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