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7月4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经济)
专栏:

  希望与潜力
——《谁给我们土地》序言
邹家华
1996年是我国土地管理事业特别是耕地保护事业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在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原则的启发下,国家土地管理局提出并部署了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战略目标。这个目标打破了“耕地减少不可逆转”的固有观念,明确提出耕地总量不能再减少,而且要随着人口增加逐步有所增加,并且明确分析了实现这个目标的客观可能性和途径。新的目标,不仅引起土地利用、管理在理论和方式上的深刻变革,而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产生了重大而广泛的影响。它一经提出,很快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的重视和肯定,也得到了各地的广泛支持。我相信,随着这个目标的逐步推行,它的效果将日益显现。
一要吃饭,二要建设,这是我国经济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这个方针有两个要义,一是吃饭与建设不可偏废,二是吃饭是建设的前提。现在的问题是,许多同志常常摆不好两者的关系,而且常常重视了建设,忽视了吃饭,忘记了这个方针的第二个要义。在用地上,许多地方习惯以牺牲农业、牺牲耕地的方法来搞建设,城市大了,工厂多了,耕地却越减越少。这就把吃饭与建设的关系搞歪了。民以食为天。吃不上饭,什么建设都搞不成,本来是个非常简单的道理,为什么有人偏偏在这一点上犯糊涂呢?
有个点石成金的寓言,说的是一个迷恋金子的皇帝,从神仙那里获得了点金术。他碰到什么,什么就变成金子,连吃的也不例外。金子是多了,但不能吃,这位挨了饿的皇帝最终只好放弃点金术。这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其中的哲理却是深刻的。在今天的实际生活中,我们会不会犯和这位皇帝同类的错误呢?
在我国目前农业的比较利益一般还低于工业的情况下,有些人认为,舍弃了耕地和农业,把工业搞上去,是合算的,搞工业赚了钱,就可以买粮吃。这是一种天真而有害的想法。大量进口粮食行得通吗?行不通。像我们这样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吃饭问题只能立足于国内自己解决。依赖国际市场,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技术上都不可行。粮食贸易历来是国际斗争的一张王牌,我们不能让人家拿这张牌来卡住我们;大量进口粮食,会抬高国际粮价,这里不仅有能否买得起的问题,还有个和缺粮的发展中国家的关系问题;交通目前是国民经济的一个“瓶颈”,进口粮食多了,还有个港口吞吐、内地运输难以承受的问题。再说,国际粮食市场既不宽松又不稳定,我们决不能把自己的粮食安全建立在别国波动的生产和贸易上。
减少本地区的耕地和粮食生产,靠其他地区大量调进粮食行得通吗?也行不通。这里不仅有个运输问题,还有个全局利益问题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利益平衡问题。如果每一个地区都打自己的小算盘,都从自己一时一地的利益出发减田减粮,城里人吃什么?缺粮的从哪里去调粮?中央提出“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就是基于这点考虑。目前我国不存在粮食危机问题。但如果听任耕地一年年地大量减少,忽视农业,出现问题不是没有可能的。从当前看,从长远看,粮食问题都绝对不容许我们掉以轻心。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强调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重要地位,一直强调立足自力的粮食生产方针,一直强调重视耕地保护工作。我们只有在坚持农业现行政策、坚持科技兴农的同时,力保现有耕地,并努力增加新的耕地,才能使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获得可靠的保障。
吃饭要保,建设也不能丢。既然要建设、要发展,就要占用土地,不用地是不可能的,这里包括要占用一些耕地。最好是不占用耕地,尽量把耕地留给农业;不得不占耕地的,占了也要补回来,使现有耕地的总量不再减少。这样一来,有的同志可能会两手一摊说,吃饭要用地要保,建设要用地也要保,哪来这么多地?谁给我们土地?
是的。对于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说,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确实相对不足,人均占有的可利用土地、耕地和耕地的后备资源,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从另一方面看,我们的土地又富有潜力。潜力在哪里?主要在集约利用、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上。在符合生态环境要求的前提下,我们固然可以通过开荒、围垦等办法来增加耕地,但这不是挖潜的重点。挖潜的主攻方向在土地利用的内涵上。土地的不同利用水平,产生了不同的利用效果,两者的差别,就是土地内涵挖潜的空间。据了解,目前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点人均占用土地高达150多平方米,比人均用地高限指标高出50%;全国600多个城市中,人均占地超过100平方米的有400多个。这是多大的潜力!解放思想,打开视野,从城市到乡村,从企业到田野,到处都蕴藏着土地再利用的巨大潜力。
事实最有说服力。放在我们面前的这本小册子——《谁给我们土地》,大家可以认真读一读。一百个节地挖潜实例,大自上海、天津这样的特大城市,小至一个村庄,都以实实在在的成果和做法,说明了集约利用土地,保护、节约、增加耕地的巨大潜力,证实了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可行性。
仔细读一读这本小册子就会知道,这些地方耕地能做到总量不减甚至有所增加,并不是由于土地资源特别丰富,其中不少地方如上海、苏南地区,建设用地量特别大,人均耕地资源更紧。这些地方之所以能挖掘出潜力,主要是这里的人心中有了土地的基本国策,有了全国大局,有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有了集约利用土地的新思路,并且有了切实可行的挖潜措施。在这里,关键是转变思想。土地潜力处处有,就在我们脚下。但是,土地是人去利用的,潜力是人去寻找的。只有具备文明用地的意识,才能设法去寻找土地的潜力。就此而论,土地潜力,说到底是人的潜力。潜力从哪里来?归根结底,也可以说从我们自己这里来。土地的潜力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我们转变观念,开动脑筋,潜力遍地都是。这本小册子的一百个例子,固然教给我们许多节地挖潜的办法,但最根本的是教我们开窍。
在人类土地利用史上,历来有两种用地方式,一种是文明用地,一种是野蛮用地。文明用地就要合理用地、规划用地、节约用地、科学用地。人类社会的进步,也体现在用地水平的提高上。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在土地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上都会不断开拓新的天地。就此而言,土地利用的潜力是挖不完的。已经利用的土地,可以再利用;目前不能利用的土地,可能付诸利用。现在西北干旱地区许多土地不能利用,主要是缺水。最近地矿部说,在新疆、甘肃找到了新的地下水源。有了水,一旦种上树、草,小环境很快就会变化,耕地也会增加。这也是潜力。总之,我们既要看到耕地资源上存在的困难,看到问题的严重性,又要看到潜力,看到出路和希望。这就是我们的辩证法。
在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中,我们始终要遵循科学的态度,不断提高用地的文明水平。这本小册子辑录的一百个节地挖潜实例,只是全国各条战线合理用地、节约耕地先进典型的一部分。这些可贵的例证与经验,反映了土地基本国策深入人心的新局面,体现了集约利用土地的方向。出版这本小册子,就是为了启发人的思路,使更多的地方走上集约用地的道路。人家那里能做到的事情,你那里为什么不能做到呢?
在我们为跨世纪宏伟目标奋斗的壮丽事业中,假如有越来越多的地方能像这本小册子中的典型那样节地挖潜,我们就一定能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一定能保证吃饭与建设的协调,一定能顺利地把中国带入辉煌发展的新世纪!
(《谁给我们土地》,中国大地出版社1997年1月出版。)


第3版(经济)
专栏:

  李灏向人大常委会作报告
关于一九九六年中央决算的审查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贾奋勇、汪金福)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灏今天向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作关于1996年中央决算的审查报告。
李灏说,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对财政部部长刘仲藜受国务院委托在本次常委会议上所作的关于1996年中央决算的报告和1996年中央决算草案,根据委员们的审议意见和国家审计署审计长郭振乾受国务院委托在本次会议上所作的关于1996年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进行了审查。
李灏说,国务院提出的1996年中央决算,中央财政总收入4264.95亿元,比预算增加83.68亿元,完成预算的102%。中央财政总支出4873.79亿元,比预算增加78.1亿元,完成预算的101.6%。收支相抵,赤字608.84亿元,比预算确定的614.42亿元减少5.58亿元。国务院向本次会议提出的中央决算数,与向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报告的预计执行数比较,中央财政总收入增加12.69亿元,中央财政总支出增加11.53亿元,赤字减少1.16亿元。
李灏说,1996年中央预算执行中的主要问题是:财政赤字仍然偏大,债务依存度偏高;有些地区税收征管不严,流失较多,越权减免税、包税、漏税、少征、缓征的情况还比较严重,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没有完成预算任务;对有些资金的使用监督不力,有些资金没有按规定的用途使用;金库管理不严,越权退库、混级交库的情况时有发生;行政管理费超过预算较多。
财经委员会认为,1996年中央预算执行中虽然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但总的说是好的,财政收入有较快增长,支出总量有所控制,预算超收部分主要用于处理历年粮食亏损挂账,增加对不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和减少财政赤字,符合八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提出的要求,较好地完成了八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审查批准的中央预算任务。财经委员会建议本次会议批准1996年中央决算,批准财政部部长刘仲藜受国务院委托所作的《关于1996年中央决算的报告》。
李灏说,国家审计署在审计1996年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中,做了大量工作,发现了不少问题,其中有些问题的性质是严重的。财政部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认真对待,总结经验教训,认真加以改正,建议国务院责成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对严重违法违纪的行为认真查处,并将结果于年底前提出报告。我们认为,审计署对于加强中央预算管理的几点意见是切合实际的,各有关部门应认真加以研究。
李灏说,国务院提出的1996年中央决算报告中,还通报了1997年1月至5月份的中央及地方预算执行情况。1月至5月份,全国财政收入3091.04亿元(不含债务收入,下同),完成预算的36.8%,比去年同期增加667.02亿元,增长27.5%,其中中央财政收入1603.9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5.9%。全国财政支出2675.73亿元,完成预算的29.8%,比去年同期增长17.9%,其中中央财政支出834.59亿元,完成预算的34.5%,比去年同期增长16.3%。全国财政收支相抵,收入大于支出415.32亿元。
总的来看,今年前5个月预算执行情况比较好。但同时要看到,税收流失还比较多,增收的潜力还很大,要认真加强依法治税的工作,强化税收征管,严厉打击偷税、逃税、走私等违法犯罪行为,堵塞税收流失漏洞。对越权减免税、包税等违法行为的责任人也要严肃查处。今年1月至5月份的财政收入虽然增长较快,但仍有潜力,应继续努力,争取多收一些。同时,对支出要加强预算约束,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控制支出过快的增长。对超收部分的使用要从严控制,主要要用于减少财政赤字,处理历史遗留的财政问题和通过转移支付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必须认真对待财政赤字,八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已明确提出,“九五”期间,要逐步减少财政赤字,实现财政收支基本平衡,这个决心不能动摇。根据今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一定要使今年的财政赤字比预算多压缩一些。要继续抓好预算外资金的清理、整顿工作,加强对各部门、各地方资金使用的监督和金库管理。各预算执行部门应按照《预算法》和八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的要求,严格财经纪律,继续抓紧组织收入,从严控制各项支出,为更好地实现199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而努力。


第3版(经济)
专栏:

  车轮滚滚小康路
从苏华戴鹏
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村民李文彬父子5人,靠着7辆汽车,潇潇洒洒闯世界,去年运输收入70多万元,滚滚车轮碾出了小康路。在鹿邑,像李文彬家这样的父子车队、兄弟车队、兄妹车队可真不少。县委书记王富国介绍,目前全县农民拥有营运车辆1.5万部,从业人员4万多人,年产值10亿元左右。
鹿邑县位于豫、皖两省的结合部,穿境而过的311国道是晋煤、豫煤东调、南运的主要通道,交通十分繁忙。看着川流不息的汽车洪流,鹿邑县人受到启发,得地利之便的太清宫镇率先发展起运输业。刚起步时买不起大车,全是清一色的小型拖拉机,等有了积累后,鸟枪换成大炮,解放牌汽车一辆接一辆地被开了回来。
县领导看出农民发展运输业的巨大潜力,先后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交通、公安交警、保险、石油等部门积极为运输户搞好服务。对购车资金不足者,银行优先提供贷款,去年仅太清宫镇营业所、信用社就为群众买车发放贷款1200多万元。
为便于对个体运输专业户的管理和组织,一些乡镇成立了大型运输联合体,帮助个体运输户联系货源、代收代缴车辆保险费、车辆附加费、养路费及处理交通事故等。汽车修配厂、拖车厂、零配件销售中心、停车场、加油站等服务性设施如雨后春笋,既解决了运输户修车难、购买零件难的问题,又增加了连锁效益。豫东汽车修配厂去年3月底开业至今,已实现营业收入100多万元,利税30万元。
县领导算了一笔账:一辆汽车的产值和效益相当于办一个小型企业,1.5万部汽车就是1.5万个小企业。不仅如此,一些个体经济和乡镇企业在运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了。例如晏庄行政村几家运输专业户投资120万元联合建起的黄牛育肥厂,年纯收入达40多万元。农民富了,并没有忘“本”,他们相应地增加了对农业的投入,使农业基础更扎实。这几年,鹿邑县粮食产量连续大幅度增加,一直是全省有名的产粮大县。
一业带来百业兴。车轮滚滚,鹿邑人的小康路在延伸着……


第3版(经济)
专栏:

  莒县力促粮食转化增值
今年头5个月转化粮食14万吨,增值1.68亿元
本报讯山东省莒县力促养殖业上规模、粮食加工业上水平,做活了粮食转化增值这篇大文章。今年1月至5月份,全县通过饲养畜禽和面粉、食品加工等,共转化小麦、玉米、大米等粮食14万吨,增值1.68亿元。
莒县是山东省产粮大县,年产粮食50万吨以上。去年,该县粮食总产达54万吨,人均占有500公斤以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粮食逐渐减少,农民手中余粮日渐增多。发展生猪、鸡、牛等养殖业,是使粮食迅速转化增值的主要途径之一。为此,莒县从1995年就制订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规定:凡饲养肉食牛10头以上、生猪20头以上、蛋鸡或肉鸡1万只以上的,集体无偿或低偿提供闲置场地或荒滩、荒坡,并长期使用;优先提供低息或贴息贷款,满足饲养户的需要;优先提供种苗、防疫、饲料、销售等服务;对养殖大户还按规定给予奖励。在优惠政策的驱动下,全县养殖业迅速发展,仅饲养20头以上生猪的大户就达6280多个,同时带起饲料加工厂、点110多处。去年以来,全县畜禽饲养量达1130万头(只),其中生猪存养量达167万头,消化玉米等粮食24万吨。通过粮食过腹转化,每公斤粮食由0.88元增到2.38元。仅此一项,全县增收3.6亿元。
大力发展面粉、面食和副食品加工业,也是使粮食转化增值的一个有效途径。为此,县政府规定:凡是从事面粉、面食或副食品加工的粮食企业,一律不征收增值税;对集体或个体经营粮食或面食加工规模大、效益好的,保证资金使用,还可从粮食部门先赊粮,加工销售后再付款;对企业下岗职工经营粮食加工的,三年不征营业税。目前,全县从事粮食加工的人员达1.5万余人,加工厂、点1800个,加工品种发展到近30个,每年可加工粮食25万吨。通过加工,每公斤粮食可增值0.40元,仅此一项全县每年可增收8600万元。
今年以来,莒县农民用于农业的投资达1.2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 (鲍洪波侯永盛)


第3版(经济)
专栏:

  中房指数系统5月份测算显示
京沪房地产仍在盘整之中
本报讯记者朱剑红报道: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5月份测算显示,目前北京普通住宅总体价位平稳,写字楼和商业用房则交易清淡。中房上海指数今年以来持续下跌,5月份又创新低,各类房屋价格下降。
中房北京指数显示,5月份北京城西北、东北近郊及城区住宅价格保持上扬之势,远郊区县大量低价位住宅空置积压状况没有改变,价格继续看跌,公寓类价格持平,别墅由于成交很少,价格基本没有变化。据测算,北京普通住宅平均价格为5790元/平方米,在朝阳区和海淀区分布最为集中,东北二环价位最高。写字楼平均价格为18150元/平方米,平均租金为每月279元/平方米。
中房上海5月份指数由4月份的885点跌至876点,跌幅较前放大,公寓住宅平均价格下降43元,办公楼平均价格下降202元,别墅平均价格下降88元。沪市高档外销及内销项目滞销明显,个别楼盘降幅高达10%—20%。浦东新区的房市则渐具活跃趋势,价格平稳,成交量有所上升。


第3版(经济)
专栏:

  建行兑付1992年国家投资债券及石化电力债券
本报讯为支持国家重点建设,1992年中国建设银行发行了国家投资债券,代理发行了电力企业投资债券和石化企业投资债券,总额67亿元。其中国家投资债券发行40亿元,电力企业投资债券发行19亿元,石化企业投资债券发行8亿元。以上三种债券于今年7月1日全部到期,可在建设银行全国2万多个储蓄网点通兑。(建轩)


第3版(经济)
专栏:来信

  粮油仓储设施老化不容忽视
盐都县是苏北重点产粮县,国家商品粮基地之一,年总产量约六十万吨,常年保管量在十七万吨左右。该县现有仓容十九万吨,由于不少简易仓房使用时间长,大多已超期“服役”。有的墙基下沉、移位,墙壁裂缝;有的屋架变形,屋顶严重漏雨;还有的地坪老化、龟裂、返潮。这类仓房储粮性能相当差,占总仓容的百分之三十以上。
“积谷防荒”,古已有之。各级领导对国家粮油仓库及其配套设施老化的问题,应予高度重视。我们建议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确保存粮安全的角度出发,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每年调剂、下拨专项维修资金,重点用于仓房及配套设施的维修、改造和更新。
江苏盐都县粮食局仇文锦季红旗余广华


第3版(经济)
专栏:经济短讯

  黑龙江开展农村财源建设课题研究
本报讯黑龙江省把农村财源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开展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为先导,推动农村财源建设向纵深发展。
近年来,黑龙江省各级财政部门广泛开展了农村财源建设课题研究,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意见。省委、省政府批转了《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财源建设的意见》,由点到面地开展了乡镇财政收入晋档达标活动,利用课题研究成果,建立了完整的目标考评体系和激励制约机制,促进了农村财源建设的发展。1996年,全省乡镇财政收入完成22.5亿元,比上年增长37%;收入超过500万元的乡镇由上年的29个跃增到58个;赤字乡镇由上年的133个骤减到39个。(傅大利)


第3版(经济)
专栏:

  常柴扩建为国内最大农机集团
本报讯记者费伟伟报道:江苏常州市为加快常州农机工业结构调整步伐,近日作出决定,将国内最大的小型拖拉机生产企业常州东风农机集团和国内农机系统最大的齿轮生产企业常州飞天集团,成建制划归常柴集团,由常柴集团负责经营管理及资产的保值增值。
常柴集团扩建后总资产达38.66亿元,今年产品销售总收入将逾50亿元,创利润预计可达3.78亿元,成为国内农机行业最大的企业集团。


第3版(经济)
专栏:

  我国开发成功家用中央空调
本报讯一种可满足多居室使用的中央空调器近日由江苏风神集团开发成功。这种空调器不仅省电节能,还排除了分体式空调容易漏氟和窗式空调室内噪声大的缺陷。 (费辉)


第3版(经济)
专栏:

  阿拉山口海关查获重大套汇案
本报讯6月5日,阿拉山口海关查获一起利用假进口报关单套取国家外汇案件,套汇金额高达126.53万美元。这是阿拉山口口岸自开通以来首次查获的重大套取外汇案件。(程涛吴卫东)


第3版(经济)
专栏:

  农行广州分行获希望工程贡献奖
本报讯中国农业银行广州市分行在营业部开业和客户理财中心、自助银行全面投入服务之时,不搞庆典,把节省的30万元用于献爱心扶孤助学。该行热心支持希望工程,最近获得广东省1994年至1997年度希望工程贡献奖。
(郑云)


第3版(经济)
专栏:

  《中国改革开放与跨世纪发展战略》出版
本报讯由李铁映同志题写书名,各省市自治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撰写的《中国改革开放与跨世纪发展战略》一书,最近已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该书展现了各地落实“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所制定的规划。(卞楚平)


第3版(经济)
专栏:

  香河光华旅游制品集团瞄准市场多创汇
本报讯河北省香河县光华旅游制品集团瞄准国际市场,研制开发的旅游野营制品、化纤棉、各式服装及床上用品等200多个规格的新产品,以其造型美观、做工精细等优点蜚声海内外,年创汇380多万美元。(王晓颖孙振生)


第3版(经济)
专栏:

黑龙江垦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近几年,该垦区先后投资6.5亿元建起现代化粮食处理中心163座、金属粮仓1384座、可储备粮食64.1万吨。207台烘干机每小时可烘干新粮、潮粮5448吨。图为长水河农场粮食处理中心一角。 申吉忠摄


第3版(经济)
专栏:经济短讯

广西浦北县近年来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城乡共同参与“百里优良水果长廊”工程建设,荔枝、龙眼、芒果等人均种植13.6棵。今年部分荔枝开始挂果,全县估产1.2万吨。
谢勇云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