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7月4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香港回归专版)
专栏:

  炎黄子孙扬眉吐气
本报记者王学孝
“20年代我在香港读书时,就盼着香港回到祖国怀抱,至今已70多年了。在我有生之年终于能亲眼见到香港回归,真是太高兴了!”
谈起香港回归的话题,赵今声老人激动不已。94岁高龄的赵今声教授,原为天津大学副校长、著名水利港口专家。
1922年,19岁的赵今声作为直隶省公费生赴香港大学,学习工科5年。在港读书期间,有两件事令他最难忘怀。一是孙中山先生1924年最后一次赴北平与冯玉祥共商国事,途经香港在港大讲演。孙先生在教学大楼前下车,由学生们高举抬往礼堂。受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影响,赵今声奋笔撰文,鼓吹革命。另一件事是邀请鲁迅先生赴香港大学演讲。
赵今声在香港大学毕业后,回到东北大学任教,遇上“九一八”事变,被日本侵略军赶出了东北;后到天津,在河北工学院任教期间,发生“七七”事变,赵今声又被日本人赶到了大西北。所以,赵老诙谐地说,解放前在大陆他曾两次被赶。“贫弱之国,必然挨打,受欺。香港屈辱百年,概源于此。”
赵老说,香港的经济繁荣,始于50年代——当时天津、上海一批大企业家,携资赴港,为香港的发展注入大批资金;迅猛发展于六七十年代;鼎盛于80年代。这固然是香港特有条件和港人拼搏奋斗的必然结果,也与内地从各方面大力支持分不开,包括600万香港人的饮用水都全部由内地提供。改革开放以来,香港许多企业到内地很多地区投资和发展。如今香港与内地已密不可分。香港的繁荣稳定,靠的是内地的繁荣稳定作后盾,内地的繁荣稳定对香港繁荣稳定是极大促进。
赵老兴致勃勃地把话锋转到当前:没有强大的祖国,没有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创造性的伟大构想,决不会有香港的回归。香港回归,一雪百年国耻,海内外炎黄子孙扬眉吐气。


第2版(香港回归专版)
专栏:

七月三日是香港特区第一个工作日。唐永康先生和温玉霞小姐,成为香港特区成立后第一对在大会堂婚姻登记处登记结婚的香港人。图为两人在办理登记手续。 新华社记者 刘彦武摄
3日清晨,香港人步履匆匆地奔赴各自工作岗位。新华社记者 宋晓刚摄


第2版(香港回归专版)
专栏:

  第一个上班日
——香港回归第三天
本报记者
7月3日,是香港特区成立后的第一个上班日。
8点整,特区政府总部升起了国旗及区旗。在大楼门口,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被记者团团围住,他与23位行政官员的合作从这天正式开始。他向记者透露,“今天开始工作,好兴奋,虽然有点累,但仍很开心”。他说,昨天大雨后,他很关注屯门、沙田等地山坡山泥倾泻的问题。这是特区政府政务司今天要讨论的一件涉及民生的大事。政务司长陈方安生今天早上7点半钟就来到特区总部大楼,这是她第一次为香港特区政府服务。
经历了几天的欢庆,上班第一天,尽管下着毛毛细雨,大街上仍是急匆匆赶着上班的人流。记者在入境事务处总部看到,前来办理各种出入境事务的人很多,各个部门秩序井然。
上午9点整,这里首次开始办理香港特别行政区护照的发放工作。领取第一本特区护照的是一位田姓中年男子,他因身份问题,多年不能出港探望妈妈。他说,拿到特区护照好开心。记者碰到了兴冲冲前来领取特区护照的何先生。他在香港出生,常年从事首饰制作和贸易,经常要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走动。昨天,他从电话上得到通知,知道可以前来办理领证手续,一早就过来了。他说:“揣着由自己国家发出的护照外出工作和旅行,长精神。”
楼上,递交特区护照申请表格的人络绎不绝。入境事务处已收到7万份香港特区护照申请表。副处长李少光介绍,特区护照的设计和制作都是很出色的,尤其是防伪措施,采用了国际上最新的技术。现在,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特区护照实行免签证。
前两天工作紧张的临立会,今天显得轻松了一些。20多位议员兴致勃勃地参观立法会大楼,又冒雨前往位于万国宝通银行大厦的办事处。在特区区徽下,议员王绍尔对记者说:“今天感觉很好。作为一位议员,要尽职尽责为香港市民服务,与其他议员们一起尽快促成特区第一届立法会的产生。”
工商界繁忙依旧。九龙西北部的葵涌货柜码头,蓝巴勒海峡上挂着不同国旗的远洋货轮往来频繁,岸上的货柜车川流不息。码头操作总经理麦先生说,香港回归祖国,职员们归属感明显增强,这几天香港放假,但国际货柜码头每天都上班,24小时提供服务。
香港回归后股市的第一个交易日,受人关注。位于中环的香港联合交易所,一大早就有不少传媒守候。港股在上周最后一个交易日创出15196点的新高,普遍认为今日开红盘机会较大。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股票达619只。果然,今天开市恒生指数一路直冲15363点,升149点,获利盘随即抛售,大市亦调整。香港君安证券公司研究部经理、资深人士梁志安先生告诉记者,股市行情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人们对香港回归后的信心。
“港人治港”已经开始走上正常轨道。600多万香港同胞以主人翁姿态,迎接灿烂的每一天。


第2版(香港回归专版)
专栏:访谈录

  建设更美好的香港
——访香港裕华国货公司董事长余国春
本报记者黄幸群方文
在九龙繁华的弥敦道上,有一家以经营国货为本、响亮发出“服务大家”呼号的百货公司,这就是许多香港市民都熟悉的裕华国货。回归前夕,我们访问了该公司的董事长余国春。
余国春谈兴很高,先是话起了当年:“我父亲是海外华侨,早年在印尼经商。一九五九年北京侨务界的朋友邀请他回家乡参观,这次家乡行令他感触良多,产生了要把中国的好东西销到海外去的想法。最后,他看中了香港,在中环租了一个铺位,做起了国货营销。这就是最早期的裕华。”
余国春回忆道,现在大家都知道从六十年代起每天向香港供应鲜活猪、牛的三趟快车,那是国家关心香港同胞所办的一件实事,如果当年香港没有这种支持,香港人的日子就不会那么好过。我的父亲、叔辈们也可以说是六七十年代经济发展的见证人,他们当年经营国货的项目是很多很杂的,从吃的粮油到穿的汗衫,从小的毛巾肥皂到大的棉衣棉袄,从几分几角就可以买到的各式中成药,到高中低档的缝纫机、自行车,都有经营。很深的一个体会是:内地供应的货物质量有保证,价格很稳定。价廉物美的国货使得香港的消费市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维持着比较低的物价水平,我们的经营也就在这种环境中逐渐扩大发展。
余国春一九七三年从澳大利亚大学毕业,第二年回香港加入“裕华”,逐步接手其父、叔的经营。从八十年代起,在他主持下,裕华的业务从单一的百货零售店逐渐扩展成经营多样化的集团企业。如今,“裕华”旗下共有三十多家分公司,既有传统的零售百货,也有追赶时尚的专门店,还有地产物业租赁、金融证券投资、批发贸易、货仓运输等业务,可说是一业领头,多项并进。
虽然如此,余国春每每和别人交谈,最陶醉的还是他的国货!
他说:“有人问我,为什么你要做国货?我说,作为中国人这是很骄傲的。裕华以国货为尊,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国家。中国地大物博,人很聪明,有很多令世界赞叹的东西。裕华背靠祖国,面向世界,大有可为。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六间分店,我希望将来我能在有华人的地方不断开分店。我对国货很有信心。”
余国春已过了不惑之年,他对香港的未来和自己的选择都充满着自信。他告诉记者,进入一九九七年以来,他本人奔走在两地间的时间比以往更多,就是最近的二三十天,就先后跑广州、下梅州、上北京。见到了很多新老朋友,知道大家都很关心香港的未来。他说:“我对香港很有信心,决心和六百多万港人一起建设更美好的香港。这种信念首先是来自中英联合声明正式生效以来的大量实践,令大家真实地看到了中国政府对维护香港繁荣的诚意,增强了人们的自信心。其次,这种信念还来自祖国的进步。祖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香港是第一个受惠的地区。我们从这些年香港的发展轨迹中,已经看到了这种成功。中国内地不但对香港是个大市场,对世界也是个大市场。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中国内地这个大市场发育得越来越成熟。这对香港是很大的福音。”
余国春说:“香港的明天大有希望,在这样的历史时刻,我们要拿出主人翁的精神来!”(附图片)


第2版(香港回归专版)
专栏:来自香港的汇报

  港人生活中的法制意识
——来自香港的报道之十五
本报记者
7月2日,香港仍是公众假日。记者来到特区政府总部,只见门额上悬挂着耀眼的国徽,门内,悬挂着特区区徽。这座建筑物的名称,也由港英统治时的“政府合署改为“特区政府总部”。
7月1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决议,其中一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从7月1日起,由特区政府公布或立法实施。特区临时立法会是在凌晨2时45分举行全体会议的,会议通过了《香港回归条例草案》,其中包括《国旗及国徽条例草案》,随后由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签署生效。这一有效率的工作,无论是从事实上,还是法理上,避免了出现“法律真空”。
香港同胞法律意识很强,在港采访近20天,记者对此有深刻印象。出外采访,市民告诉我们:如果在电梯、地铁和公共汽车等一切禁止吸烟的地方吸烟,就要被罚款,一次最多达到数千元。两位香港同行告诉我们:“在地铁和公共汽车上,现在又增加了不准喝水、吃东西或带小狗小猫上车的法规。如果你的小狗小猫在大街上拉屎撒尿,也要被罚款的。”“还有什么可能被罚款?”“多着呢!比如你晚上12点以后仍在家里唱卡拉OK,或打麻将,大声喧哗,邻居就可以报警。警察可以根据‘简易治罪条例制裁你。”
罚款也并不那么简单。以违反交通规则为例,记者曾亲眼目睹违章泊车的情形。警察走到一辆漂亮的奔驰车前,一看司机已离去,而此地又不许停车,便在汽车挡风玻璃的雨刷上夹上一张纸条。这就是香港司机最害怕的“吃豆腐干”。据介绍,夹白条是罚款单,夹蓝条是告诉你法律依据,上面印有30多条有关条文,触犯哪一条就划个钩。司机必须尽快把罚款单和支票寄到港府库务署。如果不服气,或者拒不缴款就要上法庭。当然,输了可能罚得更多。“从6月28日到7月2日放假,法院不开门,假期结束一上班,你看,法院门口被罚的人会排起长队。”居民这样告诉我们。
当然,如果警察不按法律办事,市民就可以到法院告他。一告,传媒一曝光,他的饭碗就砸了。
法律严格,执法严格,法制就有威严。作为驰誉世界的自由港和金融、贸易中心,香港的这种地位和信誉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有比较完善的法律制度作保证。日前,香港东区裁判署开庭,审理一桩未获授权非法推销美国3种彩票的案件。案件的被告是一对美籍华人夫妇。商业罪案调查科负责人表示,这桩案件去年接获投诉,经过调查后,相信被告有被控事实,并予以拘捕。
香港社会讲法治,居民的法律意识较强,办事都要讲出法律依据,光讲道理很难使他们信服。正因为这样,香港的法律多而细。原有法律条例640多章,附属立法1160多项。香港法律属于普通法系,与内地法律制度有很大不同,它的特点是以不成文的判例法为主,以成文法为辅。
这么多的法律,居民怎么记得住呢?经过广泛了解,居民们熟悉的是社会公约、公德,至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经济关系主要靠律师。遇到纠纷,他们首先想到的是找律师,香港的律师业因此而十分发达,律师的社会地位很高,现在有514个律师事务所,3876名律师,执业的大律师达626名。
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回归后的香港法律具有延续性,这种延续性是由基本法规定的。基本法是香港特区的立法基础,是“港人治港”的保证,是“一国两制”的法律化。按照基本法的有关规定,香港原有法律基本不变。原来在英国殖民统治下,香港法院的终审权在伦敦,回归后,中央授予香港特区高度自治的权利,中央将终审权下放给特区,由特区终审法院行使。一些香港律师由此而对香港明天的法制充满信心。
在新贤利大厦,记者采访了香港大律师协会主席余若薇,她笑着说:“香港回归后与内地在生意和人民生活等方面的交往会更多,应加强交流。两地法制不同,其间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但随着相互理解与沟通,这些问题相信会顺利解决。”


第2版(香港回归专版)
专栏:香江漫笔

  我们没想到……
博华德民
我们分别参加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暨宣誓就职仪式后,已是凌晨两点多钟。但香港仍沉浸在一片欢腾之中,火树银花,彩灯齐放,通宵达旦。我们和香港同胞一样,彻夜欢庆,直至东方既白。
香港庆回归活动,规模空前,气氛感人。连日来,我们始终处于极为兴奋的状态。因为我们有太多的没想到。
一是没想到香港同胞和海外华人对祖国的感情是那样深厚。原以为香港被英国人统治了150多年,而且和内地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对祖国的感情也许未必像内地人那样深。其实错了。十几天的采访,我们接触香港社会各阶层的人士,极为强烈的印象是,也许正因为香港曾有过这段特殊的历史,因而绝大多数香港同胞对祖国有一种特别的感情。在大雨中,无数的香港人观看庆回归的焰火,真是万众欢腾。许多人高兴得跳起来,许多人满含热泪。我们在这里庆回归,就像在北京一样,已经没有香港人内地人之分。在香港会展中心,有位白发苍苍的来自加拿大的华人嘉宾说:“你们年轻,怎么说你们也不明白我们这辈人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100多年了,中国人是二等公民,被人歧视,被人欺侮,今天好哇!”说到这里他泣不成声。他们过去在别人治下或现在还生活在异国他乡,但始终以作为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二是没想到香港庆回归活动如此热烈。原以为香港同胞也许会对“一国两制”的政策有疑虑,态度可能比较复杂。其实错了。不是亲眼所见,是想不到的。香港和内地不同,当然有庆委会组织的活动,但绝大多数庆回归的活动是民间自发的,是港人自愿参加的。在维港两岸的高楼大厦中有数不清的巨大灯饰,在街道上有一眼看不到头的几公里的巨龙,在大街小巷有数不清的彩旗和装饰物,但谁也说不清是哪个单位要求布置的。在香港这样一个重时间重金钱的高度商业化社会,有这么多人自愿自费参与庆典活动,是极不寻常的。
三是没想到这里的舆论对香港回归的反应是如此热烈。打开最近几天的香港报纸,特别是7月1日的报纸,一派喜庆气氛。尽管香港报界的背景很不相同,但在这件大事上好评如潮。香港的广播电视等媒体也投入巨大力量,连续播出庆典盛况。普天同庆,扬眉吐气,成为各新闻媒体不约而同的主题。这从一个侧面表明,虽然舆论界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有所不同,但在爱祖国、爱香港上是一致的。
对个人来说,亲历这次盛典终身难忘,但更重要的是,受到了一次刻骨铭心的爱国主义教育。因为可以清楚地看到,香港回归祖国,对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对于凝聚中华民族的力量,对于实现祖国统一、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其意义和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


第2版(香港回归专版)
专栏:香港见闻

  夜访港人家
本报记者郑德刚
缓缓降临的夜幕,为繁忙的九龙湾涂上了一层宁静的色彩。从千家万户投射出来的灯火,汇聚成一片迷人的朦胧光幕。在九龙湾畔一座普通人家聚居的楼房里,头发花白的尹叔坐在靠窗的双人沙发上,一边同我聊天,一边凝视着窗外的暮色。
像许多港人一样,尹叔一家6口人挤在一套只有4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地方虽不宽敞,却收拾得井井有条,小小的客厅中,连边边角角都利用上了。我和尹叔坐着交谈,他的小孙子在眼前跑来跑去。一种亲切、和谐的气氛洋溢在斗室之中。
尹叔很健谈。他1925年出生在英国人管辖下的一个岛屿上,父亲是位一生正直的新加坡工人。抗日战争爆发前的1931年,他们回到祖籍广东东莞。几年以后,在父亲的指点下,年龄还很小的尹叔便和哥哥一道投身抗战,“哥哥参加了抗日游击队,我加入了地方上的宣传队”。
1939年,尹叔随母亲来到香港求学。两年后香港沦陷,他又随家人回到东莞。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那年,他又回到香港,一住就是52年。“我的童年和少年时期,都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尹叔长叹一声:“我的大半生都是在异族统治中度过的,身为中国人,那种寄人篱下的感觉不好受啊,所以我从内心里渴望自己的祖国强大起来。”正是怀着这种强烈的爱国情怀,尹叔到香港后先后参加了一些进步青年团体。
尹叔边说边在纸上随意写画着:“那时候的事情现在说起来,还真有意思。这么多年了,我一直都在为工人做事,现在年纪大了,他们有事还是要来找我的,闲不下来。这几年,我们组织了一些座谈会、讲座班,宣传‘一国两制’,讲解基本法,很受群众的欢迎。”尹叔指着桌上一堆请柬。
“香港7月1日回归,这一天正巧是我的生日。”上海媳妇蹲在地上一边哄孩子,一边不时递过两句话。尹叔说:“真是巧,双喜临门!”


第2版(香港回归专版)
专栏:

  建造业工人话回归
本报记者黄幸群
入夜,坐落于九龙上海街的香港建造业总工会灯火通明。记者走进大门,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面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它们仿佛在向造访者述说着主人的喜悦。
几位老人围坐在一起,记者和他们聊了起来。
“从来没见过香港的灯饰这样多、这样好看。‘九七回归,不但是香港人的喜庆,也是全中国、全世界华人的喜庆啊。”说话的是油漆工出身的罗锡,他今年70岁,在香港建筑行业干了40多年,亲眼见过日军在港的暴行,也经历过香港经济的大起大落。
木匠出身的马清高告诉记者,50年代初,他家住九龙,每一年的10月1日,他都在自己做家具的小铺门前升起五星红旗,以表心中对祖国的祝愿。有一年就因为升国旗,一群暴徒竟砸了他的铺子封了他的店。如今看到国旗、区旗,心里倍感温暖。
在座的人你一句我一句说开了。他们说,香港建造业工人是很有爱国传统的,早在抗美援朝时期,工人们就捐资捐物,积极支援前线。在国家建设掀起高潮时,不少工人怀着一腔热血主动回到内地,有的参加过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建设,有的在南京长江大桥建设中出过力。香港东西南北的建设更是没少他们的辛劳,就以近年引人注目的两项大工程为例,投入会展中心二期建设的是4000人,参加新机场工程建设的达3万人。
“我们今天顺利实现香港回归,靠的是什么?靠的是祖国强大了。”建造业总工会理事长潘杜泉动情地说:“我们是非常幸运的,盼到了这一天,看到了这一天。今后我们要更多地尽心尽力做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