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7月3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香港回归专版)
专栏:

  欢乐·自豪·振奋
全军和武警部队喜庆香港回归
新华社北京7月1日电在普天同庆香港回归祖国的时候,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以各种方式尽情表达欢乐、自豪、振奋的激情,决心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中央军委周围,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和民族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从昨天晚上到今天凌晨,许多部队的官兵彻夜未眠。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和沈阳、北京、兰州、济南、南京、广州、成都军区以及武警部队的广大干部战士,通过电视和广播,收看、收听了我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一激动人心的世纪盛事的实况。三军将士无不热血沸腾,座座军营呈现一片欢腾雀跃的景象。战士们敲起威风锣鼓,跳起欢快的秧歌,充分表达高昂饱满的爱国主义情感。许多老红军、老八路、老将军们激动地谈道,我们一辈子流血奋斗,许多战友长眠地下,为的就是中华民族扬眉吐气,为的就是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我军驻香港部队进驻香港,是全军官兵共同关注的焦点。昨晚9时,当电视画面出现满载我驻香港部队先头部队的军车越过深港分界线的一刹那,许多营区的电视机前爆发出一片欢呼声。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和全军许多院校的专家、学者、学员们满怀深情地谈道,这历史性的一步,我们等了150多年,没有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高瞻远瞩,没有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没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雄才大略,没有新中国的诞生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迅速增强,我们就难以跨越这一步之隔。国防科工委、海军、空军、二炮部队的许多将军和科技工作者感慨地说,弱国无外交,弱国无尊严,没有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我们的民族在世界上就没有应有的位置。“南京路上好八连”的干部战士纷纷表示,相信驻香港部队的战友们一定能够按照江泽民主席的命令和“五句话”总要求,认真贯彻基本法和驻军法,始终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保持我军的政治本色,在香港这个特殊环境里不辱使命,模范地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
全军和武警部队各基层单位在欢庆香港回归的时候,时刻不忘肩负的责任。被誉为“英雄的东方第一哨”的边防战士,迎着初升的太阳,将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他们准备把这面国旗通过特快专递赠送给驻香港部队。驻守在“英雄三岛”和黄海深处小王家岛上的守岛战士们表示,一定要履行好神圣的使命,守卫好祖国的海边防。地处海拔5374米的世界最高人控雷达站——“甘巴拉英雄雷达站”的官兵宣誓:要以实际行动弘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甘巴拉精神”,做祖国的空中卫士。驻西北、西南地区的边防部队用电报和电话的方式,向无法收听、收看电视广播的哨所、执勤点传递喜讯。地处海拔5990多米的神仙湾边防连官兵,踏着零点的钟声巡逻归来后,就点起篝火,欢庆香港回归。正在南海某海域巡逻的海军“珠海号”导弹驱逐舰政委徐龙胜说,100多年前,英国殖民主义者凭借其坚船利炮,从海上占领了香港,今天,中华民族有海无防的历史已经一去不返,我们一定要忠于职守,维护祖国的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正在执行“东方红三号”通讯卫星和“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在轨测试任务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和有关部门的科研人员,决心努力工作,优质高效地完成测试任务,使卫星早日为国民经济服务。


第3版(香港回归专版)
专栏:香江漫笔

  主人翁的崭新风貌
张虎生
“香港真的变了!”在回归庆典上,一位曾经血染香江的“港九大队”老战士,发出这样的感慨。
变化岂止表现在彩旗、灯饰和装点一新的高楼大厦上。真正的质变,往往不是马上就能看得见抓得到的。
以中英两国政府完成交接仪式、香港特别行政区宣布成立为标志,饱经一百五十六年殖民统治之苦、终于重新跨进祖国温暖家门的香港,无疑发生了划时代的质的变化。全国人民为之欢呼雀跃,进步人类为之额手称庆。
然而,这一历史巨变的最深层表现是什么?“新界”地区百姓朴实无华的话语,让人茅塞顿开。他们说:“一百多年来我们低声下气,当牛做马,尝够了当二等公民的滋味。现在我们可以扬眉吐气,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了。”
正如江泽民主席在中英政府香港交接仪式上指出的:“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这一天,将作为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日子载入史册。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祖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只有历尽屈辱、欺凌、压榨的人民,才最能领悟国家主席讲话的深厚内涵,才最能掂量出来之不易的当家作主的千钧重量,才最珍视来之不易的“当家作主”的神圣权力。
洗雪百年民族耻辱,昂然成为真正主人的六百多万香港同胞,必然会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和创造力,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迎接与殊荣俱来的严峻挑战,创造超越今朝的美好未来。
正因为如此,从香港新纪元开始的第一天,香港上下向世人展示出一种崭新的思想状态和精神风貌。
就任香港特区首任行政长官的董建华说:“国家已经将高度自治的权力交给了我们,也在全力地支持我们。现在是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为更加美好的将来而努力的时候了。”他在凌晨宣誓就职后,几未休息,签署过凌晨四时临立会审议通过的《香港回归条例草案》,又投入新的一天的紧张工作,发表了题为《追求卓越共享繁荣》的治港蓝图。此间报纸评论:“蓝图显示出以主人翁气概建设新香港的魄力和才能,迥然有别于以往过客。”他以行动实践着“我是为港人服务的公仆”的信条。
仰望着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企业界人士发出“抓住回归机遇,迎接世纪挑战”的呼吁。科技界人士强调“在推动高科技方面须有紧迫感,不可怠慢”。农牧界人士表示:“九七回归,港人治港,要以主人翁的精神,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教育界人士指出:“面对历史付托的角色,面对世界的期盼,此后要更加努力,在树人上干出实绩。”医学界人士认为:“回归的香港与祖国连成一体,要以更为积极态度肩负重任,多做贡献。”文艺界人士述怀:“游子回家的感觉是多么开心。在自己的土地上才有价值。”
全新的理想,全新的目标,全新的姿态,全新的作风,充分展现出主人翁的崭新风貌。细心的读者从本报昨天发表的长篇通讯《香港回归第一天》,足可看到回归伊始香港各界意气风发、加紧搏击的动人风采。这就是香港回归祖国后广大港人中最为深刻的变化。这一变化,必将结出令人钦羡的硕果。
“要相信香港的中国人能治理好香港。”事实正在并将继续证明,邓小平同志的这个判断和决策,是非常英明、完全正确的。


第3版(香港回归专版)
专栏:

  “中国人能管好自己的事”
本报记者田泓
上海文史馆馆员薛耕莘最近总是想起84年前母亲临终的嘱托:“你一定要爱你爸爸的祖国,中国是个有几千年文明的国家,将来必有复兴的希望。”在香港回归之际,这位94岁的老人激动地对记者说:“我始终记着妈妈的话,做一个爱国者。‘一国两制’的构想说明中国人能管好自己的事!”
薛耕莘的母亲是位英国人。由于生活在英租界,薛老从小就目睹了许多英国人欺侮中国人的暴行。一次在外白渡桥上,他亲眼看见几个英国兵嫌前面的中国老人走得慢,上去就是一脚,把老人踢倒。年幼的他气不过,捡起石头往其中一个英国人头上扔去……他的英国舅舅也总是要他加入英籍,说做中国人是没有希望的。
40年代,获得震旦大学法学硕士学位的薛耕莘进入上海法租界工作。他从翻译、探员做起,一直擢升到特级督察长,成为租界中职务最高的华人。尽管如此,薛耕莘依然痛恨外敌对中国的凌辱。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薛耕莘曾在抗战时帮助5000名中国守军安全撤退,掩护《文天祥》等一批爱国话剧的演出。此后,他的法国同事曾多次劝说他加入法籍,均被他以母命难违而拒绝。
50年代初,为反对一些国家对内地的经济封锁,薛耕莘受命去香港开辟物资输入渠道,成功地购进了600吨柴油。在港期间,香港警局以每月4.5万元的高薪邀其任职,并帮他办理了定居手续。但薛耕莘不愿再被人利用,毅然回沪。
薛老告诉记者,他内心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从未动摇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使他深深地明白一个道理:殖民主义对于比自己弱的国家是不讲公理的。前几天,有一位法国记者问他:“7月1日回归后,香港还能否保持民主?”薛老没有正面回答,反问道:“你认为在殖民统治的强权下,会有真正的民主吗?”
经历晚清、民国和新中国三个历史时期的薛老感慨地说:“从清朝沦为半殖民地,到顺利地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说明中国走上了富强之路。”他相信,香港人一定能将香港的明天建设得更美好。


第3版(香港回归专版)
专栏:

  庆香港回归祖国
马万祺
回归庆典播全球,
盛会庄严史永留。
万国衣冠云集处,
普天同庆乐悠悠。
繁荣安定人心向,
世界和平万众求。
唯盼共同从远望,
愿将菊酒解前仇。
1997年7月1日


第3版(香港回归专版)
专栏:我看香港回归

  合作空间更广阔
中共吉林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米凤君
香港回归祖国,神州一片欢腾。长春是一个内陆城市,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我市向香港地区的出口贸易额不断增加,已从1990年的1092万美元发展到去年的2603万美元。香港在长春投资的合同金额已达47412万美元,实际到位16673万美元,占外商在长春总投资的35%。香港资本在长春创办的企业已发展到437家。香港回归后,我市与香港经济合作的前景会越来越好。
长春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粮食年产量达到65亿公斤阶段性水平,去年突破75亿公斤的大关。粮食总产量、商品量、商品率、人均占有量和玉米调出、出口量均居全国大中城市之首。每年可用于深加工的粮食达30亿公斤,在全国大城市中独一无二。林、牧、副、渔和油料、蔬菜生产基础良好,肉牛、肉鸡、奶牛、生猪、梅花鹿、果品等十大基地已初具规模。在玉米深加工、优质肉牛系列开发、瘦肉型猪开发等项目上,我们与香港大企业、大集团之间的合作更是前景辉煌。
长春还具有突出的科技优势,是一座科技文化城。像长春应化所、光机所、物理所、汽车研究所等,均为国内著名研究中心。全市拥有各类科技人员33.3万人,两院院士23位。在光学、精密仪器、激光技术、高分子材料、生物制品、超导、汽车等方面的研究都居国内领先水平,有的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并填充了世界空白。应该说,香港回归祖国后,两地在科技领域的合作空间十分广阔。
香港回归祖国,也将为我们两地在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领域的合作带来一个大好的机遇。过去,香港和长春在文化、教育、体育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也一直都在进行。我市的杂技、影视等文化团体多次到香港演出,受到港人一致好评;香港的一些影视歌星也多次来我市表演,受到长春人的热烈欢迎。另外,新闻、出版等领域也到香港进行过交流。从香港特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先生的多次谈话可以看出,未来的特区政府将十分重视和内地的各项交流与合作。我们相信,香港和长春在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方面将进行高水平、大规模、有整体性的合作、交流,发展前景十分乐观。


第3版(香港回归专版)
专栏:各地集锦

  云南三老精心撰长联
在云南大学,流传着一段“三老撰长联”的佳话。83岁高龄的老诗人邹硕儒和云南大学西南亚研究所副研究员梁子勤、物理系副教授赵椿三位老先生共同创作了一幅298字庆贺香港回归的长联。在日前云大举办迎香港回归书画展上,这幅长联博得校内外的一致好评。(任维东)


第3版(香港回归专版)
专栏:

  港龙航空更改标志
本报讯7月1日上午,香港回归祖国后香港港龙航空有限公司飞往北京的首次航班平稳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据了解,这架港龙航空有限公司班机的民用航空器国际标志已由“VR”改为中国民用航空器的国际标志“B”。同机抵达的港龙航空有限公司行政总裁许汉忠先生兴奋地说,香港回归祖国后,港龙航空有限公司的事业也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张守新)


第3版(香港回归专版)
专栏:各地集锦

  飞行学院设基本法课
在香港回归祖国之际,解放军空军第四飞行学院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驻军法》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学院开展的“全员系列法律知识教育”计划当中,丰富了教育内容。他们采用集中授课与分散授课相结合、正课时间与业余时间相结合等教育方法,保证了学习质量。通过学习基本法和驻军法,激发了广大官兵的爱国热情,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邵昆)


第3版(香港回归专版)
专栏:各地集锦

  守岛战士镶制紫荆花
黄海深处,万顷碧波间兀立着一座小岛,名叫小王家岛,属辽宁省长海县所辖。今年初夏,岛上突然绽放出鲜艳的“紫荆花”。这是守岛连队官兵忙碌半个月的成果。他们在当年日本侵略者逃跑时丢下的大铁锚桩旁筑起一座“香港回归爱岛守土纪念碑”。碑高1.997米,碑的正面,用1997个鲜红的扇贝壳和小海螺镶嵌着“97”两个大字和大如铜鼓的“紫荆花”。碑的后面,镌刻了表达官兵爱岛守土决心的碑文。(张书政)


第3版(香港回归专版)
专栏:

7月1日,拉萨各族各界万余人在布达拉宫广场集会,会间放飞了和平鸽和气球,庆祝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
新华社记者觉果摄


第3版(香港回归专版)
专栏:

大学生共享喜悦
7月1日零时,围聚在火车站广场观看彩色大屏幕的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和黄河科技大学的学生们,欢呼雀跃。他们手舞红旗,高唱国歌,和广场上2万多名候车的旅客共享这期盼已久的喜悦。
新华社记者王颂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