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7月29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

  培育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合作金融
段晓兴
内容提要:
改革开放以来,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主要标志的农村合作金融,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合作金融具有引导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基本功能,为实现政府宏观政策目标提供便利条件,为微观市场投资行为提供有力引导。
为推进农村合作金融体制的改革,应当按合作制原则重新规范农村信用社,着重从以下4个方面入手:规范农村信用社的股权设置,规范农村信用社的民主管理,规范农村信用社的服务方向,规范财务分配。
对数目众多、布局分散、资产规模较小的农村信用社进行管理,使之成为一个有序运行的体系,是培育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合作金融必须认真探索解决的重要问题。要积极构建农村合作金融的科学管理方式,按合作金融的基本特征规范和改造现有的农村信用社,并且选择适当的管理模式。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全面负责我国金融监管工作的中央银行,有责任对农村合作金融依法进行合规性监督管理。与此同时,还需建立行业性服务管理组织。
去年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揭开了制度创新、战略重组的新篇章。《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要通过改革,形成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制新格局。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别是农村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做出的关系全局的重要决策。
合作金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合作金融,是人们在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中,为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获取融资服务,按照自愿入股、民主管理、互助互利的原则组织起来的一种信用活动形式。合作金融具有合作经济与金融企业的特征。作为合作经济组织,合作金融具备合作经济所具有的自愿、互助、民主管理、利润适当返还等一般特征。作为金融组织,合作金融又具有金融企业的一般特征,即以货币为经营对象,更多地体现为资本的联合。合作金融的生产经营活动,一方面可以带来价值的增值,即创造利润,另一方面又可以提供金融服务。
合作金融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主要标志的农村合作金融,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是为支持农村种植业、多种经营、乡镇企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发挥了主力军作用。据调查,近10多年来,我国农村中80%的农户和70%的乡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由农村信用社提供资金支持的。二是农村信用社实力雄厚,在农村金融领域处于重要位置。截至1997年6月,全国独立核算的农村信用社近5万个,正式职工62万人,总资产13000亿元,各项存款9600亿元,各项贷款7100亿元。从资金来源和运用都集中在农村这一特点看,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领域最大的金融机构,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三是农村信用社通过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农村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的发展。从农村金融的发展历史看,是先有合作金融,后有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的发展带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给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合作金融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合作金融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合作金融具有引导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基本功能。这种功能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引导企业的经营活动。合作金融通过信贷扶持项目的选择,引导企业的生产投向,从而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引向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的轨道。二是组织小生产进入大市场。小生产、小规模经济先天具有抗风险能力弱等特点,决定了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必然寻求联合;而合作金融有利于把小生产和小规模经济联合起来,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三是在一定的区域内合理配置社会经济资源。合作金融组织不同层次的联合,可以在不同的空间范围内,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对基层单位来讲,合作金融组织可以通过资金的“粘合”效应,引导基层单位内部实现资金的合理配置。合作金融组织还可以通过联合的方式,根据不同区域内的资源成本、边际收益等,对社会经济资源的使用作出合理调剂,从而使其达到最佳配置,发挥最佳效益。同样,合作金融组织更高层次的联合,则可以实现更大空间范围内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而全国性合作金融组织的联合,则可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
其次,合作金融为实现政府宏观政策目标提供便利条件。作为农村金融3个有机组成部分的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金融,在农村市场经济发展中共同配合,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农村政策性金融是国家对农业实施保护性政策的重要手段,其主要职责是对事关国家农业宏观目标的粮棉油生产和收购进行扶持,以稳定农业大局,具有很强的政府行为色彩。农村商业性金融受利润最大化原则的影响,其职责的规定性决定商业性金融的投向重点是效率较高的产业化、大规模经营。因此,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均无法顾及农村中大量分散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活动。而农村合作金融正是为了满足分散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活动的资金需求,提供灵活便捷的金融服务。一方面,合作金融具有确保农村资金用于农村的运行机制。农村合作金融作为一种重新配置农村资金的中介组织,所从事的活动实际上是将社员的资金使用权在社员之间进行转移和让渡。存入资金者将资金的使用权让渡给农村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又将资金的使用权出让给需要资金的社员,资金在社员与农村信用社之间流动,避免了有的商业性金融机构将吸收的农村储蓄投放到收益率较高的城市,而使农村资金流出农村等不良情况的发生,确保了农村资金用于农村建设。另一方面,合作金融有利于推动供销合作、生产合作等合作事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同时,合作金融通过扶持农村生产经营活动,极大地提高农村就业水平和农民收入水平。
再次,合作金融为农村微观市场发展起引导作用。合作金融与广大分散的农村微观市场主体保持十分密切的经济往来关系,合作金融对其经营行为的影响比起其它金融组织更为直接。农村微观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是否符合国家宏观的产业发展政策,特别是是否符合国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合作金融可以成为有力的引导者。通过项目的选择,合作金融可以遴选出符合国家宏观政策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扶持,而对不符合政策发展方向的项目不予支持。通过这种方式,达到引导微观市场的目标。
正确认识和把握合作金融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我国合作金融实践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要充分发挥合作金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积极作用,就必须把握合作金融的特殊内涵。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着大量的名为合作金融,实为股份制小商业银行的金融组织。这些金融组织不具有合作金融的特性,不担负合作金融的任务。为此,必须按照完善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要求,对现有的信用合作组织进行规范改革,使之走上真正合作金融的发展轨道。
合作金融的基本内涵和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从产权关系看,合作成员实行个人产权所有基础上的资本联合。也就是说,农村信用社是由自愿入股的社员组成的经济组织,每个社员的权利和利益通过各自入股财产所有权得到农村信用社的承认。合作成员产权在经济上的实现,主要不是采取股息形式,而是享受合作金融提供的各种业务服务。二是农村信用社由合作成员实行民主管理,合作金融组织的重大决策由社员参与作出,每个社员拥有同样的投票权。三是合作金融组织主要面向合作成员提供业务服务。在基本满足合作成员服务需求的前提下,根据合作金融组织整体利益的需要,向非社员提供业务服务。这3个方面集中体现了劳动群众在合作金融组织中自筹资本、自主管理和自我服务的主体地位。
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合作金融,还必须努力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合作金融的实现形式。纵观世界各国合作金融,其具体模式、运行机制,可谓千差万别。我们应当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农村社会经济特点,充分注意到国内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逐步培育和发展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
当前,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主要集中在农村信用社。农村信用社是在50年代初普遍建立起来的。建社初期,农村信用社较好地遵循了合作原则,发展比较健康。后来,在我国从初级合作社向高级合作社过渡过程中,生产关系向“一大二公”发展,从根本上否定了合作经济和合作金融存在的经济基础。随着公有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村信用社的合作性质被淡化扭曲,逐渐转变成为国家银行在农村的基层机构。在形式上,农村信用社的股权结构和民主管理的某些制度仍然存在。但是,合作金融机构的企业财产组织形式,民主管理的机制和面向社员提供信用服务等实质性内涵,几乎丧失殆尽。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提出“信用社应坚持合作金融的性质”,规定了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方向。1984年以来,农村信用社开始推行了以恢复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和经营上的灵活性为基本内容的金融体制改革。但是,从推进改革的指导思想看,还没有严格遵循合作经济的基本内涵;从管理体制看,农村信用社在农业银行领导管理下,没有能按合作制进行改革,实际上是按商业银行的机制改造农村信用社。我国农村信用社几十年曲折发展历程,不仅为发展农村合作金融创造了较为雄厚的物质“家底”,而且提供了大量经验和教训,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现阶段我国合作金融的发展规律。
为推进农村合作金融体制的改革,应当按合作制原则重新规范农村信用社,着重从以下4个方面入手:
规范农村信用社的股权设置。农村信用社本质上是社员的利益共同体,每个社员的物质利益同他入社的股金必须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产权关系纽带联系起来。股权设置不能仅仅被理解为扩大筹资范围和数量,而应该着重解决以下两个基本问题:一是明确产权关系,即形成入股社员集体所有的产权组织形式;二是组建新型股权结构,即形成适应农村多种经济成份发展格局的复合型股权结构,取代50年代创建农村信用社之初适应单一个体经济格局而形成的单一股权结构。
规范农村信用社的民主管理。民主管理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建立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决策、执行、监督三种职能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和完善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制度。
规范农村信用社的服务方向。这项工作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农村信用社的业务服务要保障社员享有优惠、优先的权利。在我国农村,贷款需求是各项金融服务需求中最强烈的。为切实保障合作成员的权益,应当规定一个量化指标,即要使入股社员贷款在农村信用社全部贷款中占到50%以上。
规范财务分配。规范财务分配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要把社员权益的增加不能过多地与按资分配相联系,而主要以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为基础。根据我国农村资金短缺问题比较突出的情况,按社员存款交易量的大小确定利润返还,是比较可行的选择。
构建灵活稳健的农村合作金融管理方式
怎样对数目众多、布局分散、资产规模较小的农村信用社进行管理,使之成为一个有序运行的体系,是培育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合作金融必须认真探索解决的重要问题。必须看到,农村信用社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加上脱离实行了多年的国家银行的具体管理,风险肯定要比原来更大。但是也要看到,合作金融蕴含着一些降低、化解风险的有利因素。其一,合作金融组织的资本来自成员的股金联合,金融业务活动主要面向成员,共同利益会促使活动参与者去努力降低风险。其二,合作金融组织的信用活动主要在社区小范围内,征信资料容易获得,透明度也比较高,既有利于适应市场变化灵活开展业务,减少风险;又有利于减少因情况不清决策失误带来的风险。其三,合作金融组织以民主管理为基础,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制衡,具有科学的内在制约机制。其四,合作金融组织通过合作关系的扩大,可以形成合作网络,增强抗御风险的能力。因此,只要认真规范合作金融组织,并且建立起灵活稳健的管理方式,合作金融的风险就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和防范。
要积极构建农村合作金融的科学管理方式。首先,要按合作金融的基本特征,规范和改造现有的农村信用社。其次,要选择恰当的管理模式。目前,各国合作金融管理体制普遍采取了以基层合作组织的民主管理为基础,金融管理当局的金融监督管理和合作金融体系的行业管理相互结合的模式。这个模式值得我国借鉴。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金融监督管理职能由中国人民银行承担。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全面负责我国金融监管工作的中央银行,有责任对农村合作金融依法进行合规性监督管理,主要是对农村信用社机构的设立和撤并进行审核,审查法人任职资格,检查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情况,监督利率政策的执行,督促农村信用社坚持合作制方向等。与此同时,还需建立行业性服务管理组织。建立行业性组织的必要性,是由合作金融的组织形式特点所决定的。为将合作金融社区范围自我服务的有限性同合作经济大范围集约配置资源的社会性较好地结合起来,合作金融组织之间需要相互联合,搞好协调,统一行动,避免相互间不必要的破坏性竞争,形成合作网络,解决各合作金融组织共同面临的但又是单个合作金融组织无力解决的问题,提高合作金融整个行业的运行效率,促进行业内各组织的共同发展。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读书明德
李晓
近日,偶读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并由此涉猎其他一些有关天文学的通俗著作,了解宇宙起源点滴的知识,心胸为之开阔。观宇宙起源,看星云舒卷、膨胀、爆炸,星系分布的大尺度结构,恒星的生成和灭亡……豁然感到:人类向宇宙挑战的精神何等伟大!读书,不仅能增长知识,而且能明德,能在道德上提高和完善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道德在于后天修养,修养当然离不开读书。
书是道德的载体。作为思想形态的东西,道德以文字的形式保存和传递下来,由后来的人们学习领悟,一代又一代地继承发扬下去。书为我们提供道德榜样。在这些榜样面前,我们可照见自己的差距。古今中外众多仁人志士重气节、轻私利,重品格、轻富贵,重情操、轻生死的道德形象,都是抽象的道德原则的具体体现,对我们的道德认识有生动的教育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使我们学有所依,行有所本。书为我们提供道德规范。一个优秀民族世代积累的人生追求和道德理想,大都以精练、光彩的语言表达出来,留在书里,感召和滋养后人。历史上有许多人以此为营养,改造和完善自我,最终成长为中华民族的脊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等先祖典籍中记载的闪光语言,今天读来仍然令人感奋不已。更重要的是,读书能给我们以科学理论的指导。道德不是孤立的,人的道德追求,体现着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文天祥高唱正气歌千古流传,是因为有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指引;千千万万革命先烈为人民献出生命,是因为有建立新中国伟大理想的激励。今天,我们要把中华民族的道德升华到新的境界,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必须认真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定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古人曾用金子比喻品德,金子的纯度越提炼越高,人的品德越锤炼越好。学理论、学文化是修炼品德的内动力,正所谓“智是进德之基”。一个愚昧无知的人,在复杂的道德选择上常常难分荣辱;一个缺乏理论修养的人,难免在各种非道德的诱惑面前失去自我。江泽民同志曾多次要求:广大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刻苦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紧密结合发展着的社会实践,不断地认真改造主观世界,使自己真正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这确实为我们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和全民族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
其实,读书本身就是一种美好的道德实践。读书是一种爱好,更是一种品位。独处一隅,倾心研读,远离声色犬马,澹泊中折射出一个人美好的道德追求,宁静中体现出一个人的高洁品质。读书的过程也是培养美德的过程。书是人写的。一本好书不仅饱藏作者理论和文化上的探索,而且也体现其道德的理想和选择。细细体会,人们总能在字里行间找到献身于科学、献身于人民的精神,具有莫大的感召力量。更何况书的写作总是有背景的,总是被后人或贬褒,或诋赞,或毁誉,映照出作者的高尚与卑微。我们就是在这些高尚与卑微的比较中产生新的道德情感。哥白尼的日心说是向中世纪封建统治的勇敢挑战,那本《天体运行论》里何尝不跃动着为真理而献身的高尚情操!他留给后人的又何止是宇宙起源的思索。
正如雨果所说,书籍是改造灵魂的工具,是滋补光明的养料。只要孜孜不倦地苦读,就能找到取之不尽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源泉,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加发扬光大,使全体人民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有新的更大提高。


第9版(理论)
专栏:扎实推进两个根本转变

  搞好地方国有企业的几点看法
朱俊武
江泽民同志指出:“搞好国有企业,必须由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主要领导亲自抓。”河南灵宝市委、市政府坚决落实这一指示精神,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地方国有企业的领导,取得了明显成效。1996年,市属30家国有工业企业中盈利的26家,实现利润9060万元,比前年同期增长41%;今年头5个月,市属国有企业盈利面进一步扩大,实现利税又有新的增长。
学习“邯钢”,加强管理,是搞好地方国有企业的根本出路
科学管理是企业生存、发展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环节。江泽民同志指出:“加强科学管理是企业固本治本的大计。再困难的企业,只要改革管理也可挖出很多潜力来,向管理要效益”。“邯钢”经验的实质,就是“向管理要效益”。学习“邯钢”经验,就是要引导企业加强科学管理,扎扎实实苦练内功。基于这一认识,市委一方面从市直单位抽调优秀中青年干部到市属预算内工业企业开展工作;另一方面,在全市国有企业中全面开展学习“邯钢”经验活动,各企业的管理明显改善,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市化工总厂6万吨尿素扩建工程提前一年半完成,该厂去年工业总产值、实现利税分别比前年增长了55.4%和5倍。
市化学工业公司学习“邯钢”,立足创新,推出了“内部模拟小法人”和“四优管理法”,建立起成本费用三级严格考核制度,做到“生产任务挂工资,质量成本挂奖金,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1996年,该公司所属企业无一亏损,利税净增2358万元,超计划105%。
黄金集团公司对照“邯钢”经验,牵住降成本、增效益这个“牛鼻子”,全面推行了“倒推法”,落实了责任制,考核注重实效。在矿石品位下降、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黄金价格下跌等不利条件下,这家公司仍新增利润500万元,每两黄金综合成本平均下降60元。
深化改革,优化要素,是搞好地方国有企业的强大动力
加强管理是十分必要的,但管理不能代替改革,企业管理与企业改革二者必须有机结合。在深化改革方面,我市主要抓了以下两方面工作:
一是人事、用工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全市企业普遍推行了劳动合同制,企业内部实行优化劳动组合,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定岗定编,杜绝虚岗、漏岗和浪费劳动力现象;打破职工的身份界限,逐岗、逐职制定和完善工作职责、工作标准和考核办法,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办法,推动职工之间的合理流动,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各企业都建立和完善了干部聘任制,按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对干部进行严格考核,确定任职资格。对有管理才能者,打破工人、干部界限,大胆提拔,放手使用。
分配制度改革是职工最为关心的事。市里根据各厂的实际,主要推行和完善了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如桐沟金矿推行“两金含量利润提成”责任制,即根据全年的生产目标和工作总量,核定全年工资和奖金,按每月黄金产量提取全矿工资,按当月实现利润的25%提取全矿奖金。工资总额只受黄金产量和企业效益制约,不随人员增减变动。各车间根据技术程度、工作责任和劳动强度,确定每个岗位的浮动工资级别;再根据对岗位职工的劳动强度、劳动纪律和劳动态度的考核情况,决定每个职工的浮动工资级别。1996年,该矿职工收入平均增长了114.8%,全矿工资总额占总产值比例则由10.5%降至1.9%。
二是积极探索地方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新路。以资产重组为手段,以产品为纽带,以骨干企业为依托,突出区域经济优势,合理聚集生产要素,发展规模效益,以此带动和搞活全市国有中小企业。灵宝市坚持改革模式不拘一格,一厂一策,不搞一刀切。如对市化学工业公司等骨干企业进行重点扶植,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对黄金机械厂等四家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共吸收法人股和个人股2943万元,缓解了企业发展资金不足的矛盾;桐沟金矿通过兼并市建材厂和石墨厂,促进了增量资产和存量资产的有机结合,优势企业得到扩张,亏损企业获得再生;市木工厂和五金厂等小企业在不改变产权性质和隶属关系的前提下,对企业资产实行租赁经营,解决了企业职工的就业和生活问题。总之,改制和改组,加快了全市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全市共盘活国有资产3372万元,注入资金3628万元,增强了企业发展的后劲。
技术改造,“强筋壮骨”,是搞好地方国有企业的重要法宝
技术改造是实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主要手段。任何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重视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推进技术进步,增大投入是前提。灵宝市每年投向科技的资金都在1500万元以上,这笔费用约占当年财政收入的2.7%。市属工业企业按年销售收入的2.5%提取科技发展基金。1996年,市里安排重点技改项目9项,总投资达7506万元。
推进技术进步,就要重视企业技术改造。企业技术改造应突出行业特点,坚持“生产不停,技改不止”的方针。黄金企业主要围绕增产、增效,以改造工艺流程为主,以节能降耗为目标,重点解决和提高矿石利用率和黄金回收率等技术难题。化工等其他企业主要围绕市场需要,通过产品创新,带动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形成生产规模。据统计,由于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全市的科技贡献份额已达58.2%,灵宝市被国家命名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


第9版(理论)
专栏:

  营造艰苦创业的风气
丁耀民
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新时期从严治党、端正党风的重要前提,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维护政治、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我们党的凝聚力、号召力之所在。早在建国前夕,毛泽东同志就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反复提醒全党,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在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过程中,江泽民同志又一再强调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坚决反对奢侈浪费。党的三代领导人的这些谆谆教诲,应该成为我们每个同志的座右铭。应清醒地认识到,奢侈浪费行为既是消极颓废的表现,也是腐败问题得以产生和蔓延的温床。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就是要在全党筑起一道更加坚固的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征途中,我们面临着不少困难,会遇到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各级领导干部应自觉地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艰苦创业,勤俭节约,力戒奢侈。为了在全社会营造艰苦创业的良好风气,应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世界观、人生观是指引人们前进的方向盘和自控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可以指导人们奋发、进取、健康、向上。为此,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艰苦奋斗教育,引导他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要着重划清三个界限:一是政治界限。明确坚定的政治立场、严明的政治纪律和强烈的群众观念是共产党员的本色,而自由散漫,纪律松弛,脱离群众,是与共产党人优良作风格格不入的。二是是非界限。明确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明确艰苦奋斗是治国齐家平天下之本,骄奢淫逸是误国害民之祸;明确以权谋私是自毁之路,廉洁奉公是康庄之道。三是荣辱界线。明确勤俭节约光荣,奢侈浪费可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高尚,贪图安逸纵欲无度卑劣。只有很好地解决这些是非界限,从根本上解决世界观、人生观问题,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和公仆意识,使党的艰苦奋斗的好传统在自己的思想上、作风上真正扎根,才能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坚定性和思想道德的纯洁性,才能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持有鲜明的批判态度,并自觉加以抵制和防范。
大力倡导慎思慎独慎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的作风来自平时的锻炼和培养,来自每日的“三省吾身”,以便真正做到慎思慎独慎行。在社会实践中,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把公务活动的政治行为与经济活动的经济行为区别开来,把党内政治生活准则与商品交换的价值规则区别起来,把职务外的个人行为与履行职责的行政行为区别开来,牢牢把住道德、纪律、法律三道防线,以道德规范、纪律规范、法律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不断净化自己的心灵,排除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干扰,尊重自己的人格,珍惜自己的名誉,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和高尚道德纯洁性,正确对待自己的职务和行使手中的权力,时刻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挂在心上,真正与群众同甘共苦,视职务为责任,掌权为公,服务于民。
严格管理监督。制止奢侈浪费要靠严格的制度和严肃的纪律,这就要加强管理和监督。中央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作出一系列规定,对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提出了全面、系统、更高的要求。落实好这些规定,对全党大兴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之风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各级领导干部应该以身作则,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坚决摒弃讲排场、比阔气、挥霍浪费的腐朽作风,带头发扬奋发进取、艰苦创业的精神。目前,要进一步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各级党委和纪检监察机关要努力提高监督检查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严肃法纪,发现问题要坚决纠正,尤其是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尽快加以认真解决,对少数违纪干部要严肃处理,以惩奢促戒奢,这样才能在全党和广大人民群众中形成艰苦奋斗、勤俭创业的良好风气,保证社会主义事业立于不败之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