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7月29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欲×之罪,何患无词
刘征
伊索寓言说,世界上最好的是舌头,最坏的也是舌头。舌头一转可以翻云覆雨。老吏断案,“事出有因,查无实据”和“查无实据,事出有因”,虽然只是把两句话倒转一下,结果却大不相同,前者,当事人可无罪释放,后者,就要承担责任了。人们津津乐道这两句话,大约并非限于赞赏语言魔术的奇妙吧。
讲一个《韩非子》里的故事。说是弥子瑕受到卫君的宠幸,他吃桃子感到很甜,就把咬剩的一半填到卫君嘴里。卫君夸他真心疼爱自己。弥母生急病,弥偷驾卫君的车子去探视。偷驾国君的车是要受刖刑的。卫君非但不怪罪,反而夸他是个大孝子。后来色衰爱弛,闹崩了。献上咬剩的桃子和偷驾君车,成了他两大罪状。爱憎之变竟然弄得功罪颠倒。如果更复杂些,比如屈于权势,私于亲情,昏于利害,昧于明断,那更是不堪设想。
“十年动乱”期间,只凭片言只语,一夜之间,盖世功勋变为死有余辜,跳梁小丑变成护法金刚,那场恶梦且不去说它;单是法治日益昌明的今天,语言的魔术却并非全部失掉施展的余地。欲×(加或减)之罪,何患无词!
某家失窃,被窃去三万元。报案后,案未能破,失主却被处以六万元的罚金。理由是:该地正在进行安全评比,在日限之内如果平安无事,可得到相当数目的奖金。这一下子可倒好,一家失窃,奖金泡汤,鸡也飞了蛋也打了。这重大损失不由失主补偿由哪个?罚他六万还是客气的。窃贼逍遥,失主有罪。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哪个法律里面能找到这一条呢?——这里用的是加法,蛮不讲理,强词夺理的加法。
真是无奇不有,竟也有滥施减法的例子。
某市一位在当地算是不小的官,钻进了那种搞特种服务的歌舞厅,不巧,鲁莽的“扫黄”执法人,不问青红皂白,将这位大人捉去拘留了。这下子可给当局出了难题,“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了,怎能“平等”到这位大人的头上呢?不但卑职不敢,而且连心连肉。于是,语言的魔术终于降临笔端,说是该大人“去了不应该去的地方,但没有做不应该做的事”。妙哉妙哉!这句话的发明者真该授与“语言魔术大师”的头衔。
然而,魔术不过是障眼法,经不起推敲。“去了不应该去的地方”,不通。作为行政官员,在自己的辖区内,凡公共场所,若为了执行公务,有什么地方不应该去呢?扫黄,自当身入黄窝,不能只在门外打转,长官躬亲,更见重视。去得,去得,去得的。“没有做不应该做的事”,更不通。您不是执行公务,钻到那种地方干什么呢?尊驾此行,想来不是被妖精的黑风挟来的,而是自觉自愿地走来的。那么,莫非却如同唐僧进了盘丝洞,打坐在洒着香水的席梦思上,任凭妖精百般进行性挑逗,您只是二目紧闭,双手合十,不住地叨念阿弥陀佛吗?就算是这样吧,那么打进洞来的“孙悟空”,为什么不忙加解救,反而把您同妖精一起捉了去,关进拘留所呢?
加减法的魔术虽然奥妙莫测,似乎还是有若隐若现的轨迹可寻:看人下菜。可见,加强法制,有法可依,还需执法公正。


第12版(副刊)
专栏:八一颂征文

  军旅情缘
杨玉辰
在我的军旅生涯中,有一段刻骨铭心的往事,一直珍藏在我的记忆里。
那是在1968年底,我所在的大学有二百多名毕业生被分配到部队农场接受“再教育”。当时正闹“文革”,知识分子被称为“臭老九”。虽说是分配在朝鲜战场上打出名的“万岁军”,可同学们仍有一种被改造的狼狈感,真担心出现“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的麻烦事。正是带着这种疑虑,我们登上南下的列车。
我们在保定南的望都车站下了车。那天天很冷,空中还不时飘下几朵雪花。我站在车门口,禁不住打了个冷战。当我放眼往车下望时,只见车下并排站着二十多个军人,大都是穿四个兜军装的军官。他们长久地鼓掌,向我们表示欢迎。领头的一位讲了几句很随便的欢迎词,然后手一挥,大卡车上扔下一捆捆的东西,打开一看,是半新的皮大衣。我们毫不客气地各穿一件在身上,顿觉一股暖流涌动。不知谁小声说了一句:“嘿,人家想得多周到。”
几天后,师机关专门为我们这些学生“兵”举行招待会。会上,师长、政委分别走到各个桌前,向我们一一敬酒。我们这些“臭老九”哪见过这场面、受到过这等礼遇,许多人酒未沾唇就激动得满面潮红。然而,最使人激动的还是师长的那番讲话。我至今还清楚地记着这样几句:“谁说知识分子臭?香得很嘛。今后,谁也不准称自己‘臭老九’,你们如果听见部队官兵有这么叫的,请告诉我,要严肃批评。”这是我们几年来从未听到的话呀,话虽不多,却一下子拉近了我们和部队的距离。
师长是个说到做到的人。一次,学生连一个同学因在农场浇稻田时与解放军的一个营长为用水发生争执,被那个营长骂了一句“臭老九”。师长知道后,便在一次千人大会上点名批评了那个营长,还让那个营长当场站起来承认错误。当时我们都明白,这决不是一般的承认错误,这分明是在为知识分子平反啊。大会结束时,我们都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有几个女同学还激动得哭了。
最使人刻骨铭心的,还是师首长的政治远见和坚持真理的精神。有一次,师政委来给我们学生十一连作报告。开讲之前,政委先问我们:“你们是带着书本来部队的吗?”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没有带!”大家满以为政委会因此表扬我们“真心实意接受再教育”的,没想到政委一下子严肃起来。他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哪,我今天要批评你们!大家好好想一想,你们在大学读了四五年书,学了那么多科学文化知识,那容易吗?可现在你们跟着我们种水稻。一年后,你们学会了种水稻,却把学到的科学知识忘得差不多了,这才叫得不偿失!”说到这里,政委叹了口气,接着又转身对连长说:“从今天起,连里要保证学生每周有一天至两天的复习功课时间!”一句话说到大家心里,热烈的掌声响了半分钟。在“读书无用论”盛行的当时,敢如此旗帜鲜明地尊重知识和知识分子的,我们还只见到部队这一家啊。从那一天起,我和我的同学们都把部队当成第二所大学,把部队官兵当成战友和知音。
部队首长不仅在政治上关心我们,而且在生活上处处关照我们。这里,我先不说各正规连队为我们学生连送猪、送菜、送豆腐,也不说师团机关隔三岔五来学生连慰问,就只讲个“一条军裤”的小故事吧。一次,师机关来征求我们学生在生活上的意见,我和几个同学联名写了一张小条交给了机关的同志,大意是:出于对解放军的热爱,我们希望部队能发给我们一身绿军装。三天之后,师长专门派后勤的同志来到我们连说,师领导答应了我们的要求,只是仓库已没有军装存货,加上社会上武斗正在升级,就是在北京为每人定做一身,也很难保证不被抢走。尽管如此,师领导还是决定在北京为我们每人做一条军裤。我们听到这个消息,全连一片欢呼!可谁知,军裤做好后,却找不到一条安全的路线和合适的时间把军裤取回。最后,师长下了决心:特派一个全副武装的步兵排,去北京押运这批军裤。经过几番周折,军裤总算运回来了,当崭新的军裤穿在我们身上时,谁的眼里不闪动着激动的泪花!
一年的接受“再教育”生活结束了,我们对人民军队的理解和热爱,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得到了升华,尤其对这个赫赫有名的“万岁军”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最能说明我们这些“臭老九”,不,大学生对军队的敬仰和热爱的事实是:撤离部队前,我们二百多名学生中,有五十多人自愿报名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当然,我也是其中的一员喽! (作者单位:解放军报社)


第12版(副刊)
专栏:

  额尔古纳河
乌力吉
大河东去,坦坦荡荡胸怀阔,母亲河,情长意浓,吻抱北国。阅尽两岸春秋色,激流勇进走漩涡。育英雄,几代好儿女人拼搏。巡山河,飞银舸,彩旗烈,红星烁。水中出天阁,风光宏廓。乘风破浪一帆进碧空弋鸟河中落。江河汇,水天成一色千顷波。


第12版(副刊)
专栏:

  香港《回归之庆》征文获奖作品揭晓
篇目 作者 发表日期
一等奖
一个星座、一座城市和一个民族的盛大节日
李瑛 4月24日
历史,没有晚点 雷抒雁 6月11日
二等奖
穿过七月的哲思 蒋巍 6月2日
精神的回归 许淇 6月20日
望雁 程步涛 6月24日
三等奖
节马嘶归 高凯明 4月24日
时间 商泽军耿立 5月26日
名家荟萃话达德 曹直 5月28日
延伸的血脉 刘烈娃 6月8日
香港素描 高缨 6月10日
寻找夜明珠 李国文 6月11日
远眺 龙彼德 6月13日
心花怒放 张学梦 6月21日
钟楼情思 汉闻 6月25日
香港,我心中的山水阎纯德 6月27日
人民日报文艺部


第12版(副刊)
专栏:

  古战场春晓
罗建军
横山坐落在太行山中的石太路上。地图上没有记载,只是在县志上才能找到它的名字。可是,当地人却十分称赞它,说它地处幽境,背依群峰,险要而雄奇,是军事上伏兵取胜的要地。这里曾是著名的古战场。千古传颂的韩信指挥的“背水一战”就发生在这一带。如今这地旷人稀的古战场,矗立起一座威严壮观的军校,有辽阔的练兵场,有高耸的教学楼,有珍藏重要军事科学书籍的图书馆,还有模拟未来高技术条件下作战的试验室,还有一批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青年骨干在这里生活、学习。于是,我便想念横山了,登横山,是我多年的打算。
今年初春的一天清晨,东方吐出鱼肚白,乳白色的晨雾在微风中沿着山脚移动,嘀嘀嗒嗒的军号声划破了寂静的天空,学员们从梦中醒来,敏捷地着好装,持枪奔向训练场,进行严格的军训。他们有的来自高校,有的来自部队基层,个个生龙活虎,神采奕奕,给这片雄奇的土地增添了一派威武豪迈的生气。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一位老首长的住处。他会客室迎面的墙壁上挂着一幅题词“集天下英才而教一乐也”。老首长鬓发斑白,但精神矍铄,当我询问他当年参加的百团大战的情景时,他兴致勃勃地站起来,指着地图说:“通往娘子关的横山,就是我们当年歼敌的古战场。报纸上登过的‘日本小姑娘’就是在这次战斗中被营救的。这里不仅是韩信制敌取胜的古战场,也是著名的百团大战的故地。我们在这里办军校,是很有意义的啊。”是的,这片可敬的土地,哺育出多少英雄的儿女。它有许多值得我们骄傲的回顾,也有历代英雄豪杰善于根据地利而布阵的许多宝贵的经验,还有很多让我们新一代军事志士深思的课题。
训练场上,学员们正在紧张地列队操练,我们来到队列跟前。只见随着急促的口令声,千百人的行动如一个人一样,纵线、横线、斜线、夹角线、踢脚线、摆臂线、刺刀线,线线笔直,刀切一样整齐划一。战士们挺直的胸膛充满自信和力量,一双双炯炯的目光闪着刚毅和坚定,一排排明晃晃的刺劈枪指向前方,矫健有力的步伐使大地震响,真不愧为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啊!
老首长告诉我:“这样的训练不仅仅是军姿、体魄的锻炼,更重要的是毅力的训练,只有坚强的毅力,才能培养出忍受一切艰难困苦环境的耐力,才可能经受未来战争的考验;同时也是组织纪律性的加强,只有这样的训练,才能一切行动听指挥,取得了过去历次战争的胜利,争取未来战争的胜利,也必须靠这个基本训练。”
我们还参加了一次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军事演习。登上校园西山坡,便见前方起伏的高地上构筑了各种工事、堑壕、蜘蛛网似的铁丝网,只见一位英武的教官声如洪钟般地命令:“炮连集中兵力,从二号高地东南,实施主要攻击……”猛烈的炮火在敌阵地上开花,火光冲天,烟尘滚滚。这时两发信号弹腾空而起,部队在坦克的引导下发起冲击。突然,天上乌云翻滚,大雨倾盆而下,可是,学员们毅然地顶着狂风暴雨,冒着敌人的炮火,勇敢地冲向前去。当大部队接近山顶时,敌人又一座暗堡突然喷出火舌,部队的冲锋受阻了。这时一名学员迅速地向这个火力点猛扑过去,但是,由于他前进的要领没有掌握好,很快被敌人发现,前进受阻。只见那位教官毫不犹豫地扑到泥水里,一遍遍地讲解示范,直到那名学员的动作符合标准,才露出满意的笑容。
老首长告诉我:这位教员叫王海,是一位曾参加过战斗的功臣。
雨停了,烟尘滚滚,红旗猎猎。我随着杀声和战士们留下的深深足迹登上横山山顶,再一次欣赏这群山环抱的壮阔的古战场。这时,太阳像红彤彤的火球喷射出万丈光焰,给雄伟的群山,壮观的校园涂上一层金辉,我的耳边回荡着战士们激昂的歌声:“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随着那充满生命激情的旋律,我的眼前似乎呈现出一幅幅雄伟壮观的战争画卷。“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我仿佛看到朱总司令、彭副总司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骑着战马,指挥着抗日军民在高高的山岗上,在密密的森林里,在绿绿的青纱帐中,正勇猛地前进……(作者单位:北京军区政治部宣传处)


第12版(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文章千古事
——读王梦奎《翠微居杂笔》
王汝舟
在王梦奎厚重的文集中,《翠微居杂笔》算是比较轻松的一种。该书名曰杂笔,用作者的话说,内容杂,体式也截然不同。有回忆,序跋,书信,游记,杂感,随笔,诗词乃至联对,碑铭,等等。可谓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显示了作者丰富的文心和广博的才学。
内容、体式虽然驳杂,然感情与思想却是一以贯之。一是对故乡的眷恋,一是对改革开放百业待举的热切期待和深沉思考。书中许多篇什,字数不多,分量不轻。《邓小平的旗帜是中国现代化的旗帜》只有千余字,却融进了作者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理性思考。本文结论如题,表达了他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刻认识,对世纪之交中国现实发展的正确判断,字字千钧,发人深思。
作者是一位经济学家,对我国新时期以来经济领域的各项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书中收录的大量序跋、评论,广泛地涉及农业、工业、金融及体制改革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其观点和见解既是自己的研究成果,也大多体现着政策导向性。和他的诸多学术论著不同,这些文章中观点的提出皆是有感而发,有的放矢,一针见血,读来兴味盎然。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书评,作者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虚饰,不溢美;对不同意的观点,坦率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对不足之处明确指出,表现了学者严谨的学风和文风。
说到文风,书中多有论及。如《鲁迅怎样写文章》、《文如其人》、《各抒己见,文责自负》,《要胸中有“数”》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短篇。作者不止一处指出,“文风不光是文艺界的事,哲学社会科学也得有好的文风,”使人深受启发。他不仅大声呼吁,而且身体力行。他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自己读写几十年,至今仍在艰苦探索。(《书缘》)为了教育青年人,他还亲自动手编了一本《怎样写文章》。他认为好的文风应该是明白流畅,简明朴实。《杂笔》收文近百篇,的确体现了这种风格。
文章千古事,讲的是文章的作用,大概源自曹丕《典论》: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他第一次把“小说者流”提升到崇高的地位,并开辟了文以载道的传统。王著很重视这一点。社会科学文章,多是经时济世之作,写得好,便堪称千古文章,反之,失之片言,就会谬以千里。因此,学风文风不可不慎。得失寸心知,我以为是讲文心,不止是写作技法,应是对文章精髓或者为文之道的潜心追求。刘彦和说,“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心哉美矣”,所以他用“文心”命名自己的著作。寸心虽小,有容乃大。王著也用兵家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譬喻文心。而且,作者不仅讲究文风,更重诗情画意。
王梦奎的散文别有一种韵味,无论记事、记人、记行,文笔都很质朴,但有生气灌注,意味隽永。《桃李春风惠泽长》回忆作者少年时代的往事,文中洋溢着浓郁的乡情和对故人的思念。时光如逝,世事沧桑,“唯有对于故乡的怀恋,对于母校的感激,对于师友的思念,日久而弥深,永远不能忘怀。”读之怦然心动。作者是司马故里人,对司马懿的文韬武功推崇有加。“懿少有奇才,聪朗有大略,博学洽闻,常慨然有忧天下之心。”(《司马懿塑像铭》)道道地地的汉魏古风。王诗文兼工,尤擅律诗。“报国但凭三寸笔,怀师总系九回肠”,写师恩;“岁月相期茶与米,文章老到博而深”,写友人;“席藁独处日,清修苦索人。不为王冠误,乃奏百代音。”写耽于,酷爱音律淫乐的皇帝朱载,妙极。


第12版(副刊)
专栏:

  石缝里刨出致富路
——何元亮素描
蒙建明沙先贵
凡是到过贵州喀斯特山区的人,无不感叹那恶劣的生存条件,无不对生活在那里的人们表示深切的同情,而生活在那里的群众,更为恶劣的生存条件所困扰。喀斯特——这一缺水缺土的代名词,这里除了石头山还是石头山,成为当地人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巨大障碍。然而,正是在喀斯特特征最为显著的地方——贵州省罗甸县大关村出现了一个奇迹:全村群众在党支部书记何元亮的带领下,苦干十二年,在嶙峋乱石中造出近千亩高标准稻田,解决了温饱,摆脱了贫困。怀着真诚的敬意,我们来到大关,走访了被誉为“当代愚公”的何元亮。
见到何元亮,一副温文而朴实的面孔,一个典型的乡间老农形象。与他谈话,丝毫没有惊天动地的话语,但从他的眼神,你不难看出一种不屈服于命运的力量,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执著和向往。这位1956年入党,1983年当上村支书的汉子,就是凭着对穷乡亲们的爱,发誓要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昔日的大关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三缺”、“三靠”的极贫村,缺粮、缺水、缺钱;吃粮靠返销,用钱靠贷款,穿衣靠救济。这里的生存条件极差,人们在石旮旯里种地,在岩石缝中打粮,“春种一片坡,秋收一竹箩”。尽管很辛劳,但收成甚少,常常是“一年辛苦半年粮”。面对残酷的贫困现状,面对祖祖辈辈苦挣苦熬仍然吃不饱饭的苦日子,大关人曾向天发问:难道大关水土真的就养不活大关人?
面对贫困生活的困扰,作为党支部书记的何元亮确实没有少动过脑筋。他打听到邻县平塘西关农场和本县的一部分荒田农场要下马,想为乡亲们找个新的生存之地,就急着赶去打听消息,实地察看。为此,他揭下自家房上的瓦卖得60元钱作为路费,先后三下荒田、六上西关。跑了一趟又一趟,看了一次又一次,想了一番又一番,始终难下外迁的决心:外迁需要钱哪里找,在异地他乡重建家园又谈何容易,更何况作为大关的子孙,能忍心将祖辈们留下的那片山那片土从此荒掉?
1983年岁末,国家投资修通了一条山区公路。正是这条非常平凡的公路,给何元亮一个重要的启示:在悬崖峭壁上都能修建出平坦的公路,用同样的办法难道不能开出田来吗?
说干就干,隆冬时节,何元亮率先在自家门前的石旮旯里点响了劈石造田的第一炮。经过一冬的苦干,抠土造田,终于在石缝里破天荒地造出了4分水田。来年的春种时节,他在自己亲手开出的水田里第一次栽下了秧苗,精心的耕种,细致的照管,再加上风调雨顺,在4分田里竟然收获了100公斤稻谷,丰收的喜悦鼓舞了何元亮造田的信心和决心。从何元亮造田得到的实惠中,村里的乡亲们看到了出路。在何元亮的带领下,大关人开始了“劈开千古石,抠起万年土,造出米粮川”的轰轰烈烈的造田运动。
要想在寸草不生的乱石丛里造出粮田,确实需要付出非常艰苦的劳动。人们先抡锤打眼放炮炸开石坡石坎,用大石砌埂填平,铺上细石和粘土后夯实,再把从石缝中一捧一捧抠出来的泥土回填到平铺的田里,这样才算造成了粮田。据统计,在大关这样的环境中造1亩田,平均要搬动石块800立方米,铺土150立方米,投工600个。有的人家没有放炮炸石技术,就跟着别人边学边干;有的人家没有钱买钢钎、铁锤、炸药等工具和物资,就省吃俭用过苦日子,可以几年不杀年猪,可以卖掉家里唯一的老母鸡,可以把家里只要还值钱的东西都拿去换钱;有的人家缺乏劳动力,大家就上门去帮工投劳;有的人家穷得实在筹不出钱,就自己动手配制土炸药。村民王明华家采用先架起柴火烧烫再用冷水浇淋使石头炸裂的土办法,苦干了一个冬春,投工150多个,硬是从乱石里造出3分田来。就是用这些最原始、最简单的劳动,他家已造出了7亩粮田。
十多个寒来暑往,十多个农闲时节,在何元亮为首的一批党员带领下,大关人在乱石嶙峋的石山里造出918亩粮田沃土。为了确保生产丰收,村民们还配套修建了255个小水窖,蓄水1.2万多立方米,使过去每亩只能收25公斤包谷的石旮旯地,被彻底改造成亩产500公斤稻谷的粮田。
在解决了吃饭问题后,何元亮又带领村民发展种养业,增加经济收入。全村开发非耕地1万亩,先后栽种了杜仲、黄柏、椿树和桃李等果木,不仅给裸露的石山披上了绿装,还大大改善了生态环境。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的大关人,集资14.4万元架通了输电线路,在国家扶持下修通乡村公路,建起了卫星地面接收站,有的农家还添置了电视机、收录机,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逐步改变。
大关村的面貌变了,人们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何元亮赢得了乡亲们的敬重和爱戴。作为全国劳动模范,他受到了江泽民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国务委员陈俊生同志视察大关村时,称他为“当代愚公”。面对一片赞扬和荣誉,何元亮说:作为一个共产党的村支部书记,这是他应该干的。大关目前还没有资格骄傲,下一步,还要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乡镇企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使乡亲们过上富裕的生活。


第12版(副刊)
专栏:

山寨民谣(中国画) 谭继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