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7月25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怀念“老祖”
史克栋
“老祖”是我们中国人对意大利—中国友好协会副主席焦尔焦·祖凯蒂亲切而又尊敬的称呼。
时光流逝,从第一次看到“老祖”到现在也有20多年了。在这期间,因工作关系我大部分时间都在罗马度过,与“老祖”常有接触。“老祖”深沉绵长的中国情,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去年离任回国时,我与他约定在北京见面。可没想到我们的这一愿望再也无法实现了,5月19日,“老祖”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中国人民又痛失一位老朋友。
“老祖”1920年生于意大利古城阿西西。二战期间,血气方刚的祖凯蒂参加了意大利反法西斯游击队,转战在南斯拉夫战场。在恶劣的战争条件下,他患了严重的肺痨,成了一名战争残疾人,政府的战争残疾抚恤金就成了他一生中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这样一位失去了劳动能力的“老祖”,由于在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中受到革命的熏陶,共同的革命理想与人生观将他与中国紧紧地连结在一起。为能更好地了解中国,他告别家乡,到伦敦去攻读中文。50年代末期,他作为第一批意大利专家应邀来北京国际广播电台工作,为意中两国人民的友谊默默地奉献了一生。
在中国结束工作回国后,他于1962年创建了意中友协。当时距两国正式建交还有八年,因此,意中友协在促进两国的交往和加强两国的相互了解上做出了很大贡献。30多年来,作为意中友协的主要负责人,他在促进意中两国人民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中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在他的积极开拓下,意中友协的组织日益扩大,在全国各地有几十个地方分会,成为意大利人民了解中国的一个独特窗口。从70年代开始,学习中文的意大利人越来越多,为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意中友协创办了马可·波罗书店,成为罗马市最早的一家专营中国书籍的书店。30多年来,意大利人渐渐地养成了这样一个习惯,“要想了解中国,就找意中友协”。这么多年来,意中友协究竟组织了多少次介绍中国的报告会?举办了多少次介绍中国的图片展?放映过多少部中国的影片?组织过多少人次来中国参观学习?谁也说不清,只有“老祖”心中有数,因为每次活动都凝聚着他的心血。
在这30多年的风风雨雨中,中国也经历了几次重大的历史性转折。在这些重大时刻,任凭风云变幻,在“老祖”的领导下,意中友协始终坚持与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友谊不动摇。能做到这一点,一方面归功于“老祖”对中国的特殊感情,另一方面与老祖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分不开。自6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经历了文革、粉碎“四人帮”、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等重要转折,对于身在其中的中国人及时辨明方向,保持头脑清醒尚属不易,对于生活在万里之遥的“老祖”就更为困难。在这些关键时刻,年事已高的“老祖”总是认真学习,把一些弄不懂的问题记在一起,利用访华的机会,与中国领导人和专家一起共同探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交流的渠道日益拓宽,民间友好工作面临新问题,“老祖”又为新情况下的友好交流工作进行新的探索。
“老祖”还是一个人民日报的特殊读者。几十年来,“老祖”一直保持一个习惯,不仅认真读人民日报,而且还把好文章亲自动手译成意文,在友协的刊物或当地的报刊上发表。他还收藏了自50年代以来的人民日报,这在国外可能比较少见。90年代初,“老祖”慷慨地将自己的这一宝贵财产和友协上千册有关中国的藏书一并捐赠给了罗马市中心图书馆。
“老祖”的生活十分简朴,尽管在意大利大部分人家都有两部汽车,可一辆摩托车几乎伴随“老祖”度过了一生,我每次在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的院子里只要一看到这辆摩托车,就知道“老祖”又来看朋友了。身残的“老祖”就是骑着这辆轻骑年复一年地为意中友好而奔波。
“老祖”是一个意大利人,但他的感情却与中国紧紧地维系在一起。原意中友协理事、意大利驻华使馆新闻专员拉瓦尼诺感慨地说,“‘老祖’的一生全部奉献给了意中友谊,中国是他生命的一切。”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共享香港回归之欢乐
——密歇尔教授的中国行
南云钟元
密歇尔教授已是第三次来中国了。20天的日程虽然排得很满,但凡是与香港有关的活动,她都要尽可能列上。她说:我在香港回归中国时访问北京,就是要与你们共享这份欢乐。
伊丽莎白·密歇尔博士,是美国北卡罗来纳州马斯赫尔学院传播系主任。自从1994年随美国的一个新闻与传播教育访华团来华访问时起,她就喜欢上了中国文化,从北京的长城、故宫到西安的兵马俑,从桂林、阳朔的山水到广州、上海的美食佳肴,从琉璃厂的古玩到她百听不厌的交响乐《梁祝》,都成为她津津乐道的话题。
1996年盛夏,第二次踏上这块东方的古老土地的密歇尔教授又对中国的新闻传播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向美国读者译介这方面的成果,她特意把自己的第三次中国行安排在中国人民庆祝香港回归的1997年7月1日之际。这次来京,和上次一样,她都住在天安门广场附近。每天清晨,她散步到广场。她认为,这里是北京古老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汇合点,也是中国的象征。此时,香港回归在即,她和北京市民一样,不时地来看竖立在历史博物馆前的倒计时牌,给它拍照,和它留影。她还意外地发现每天都有那么多人看国旗的升起。在历史博物馆的迎香港回归的展览厅里,给她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位老人。那位饱经沧桑的白发老人看到她这位金发碧眼的女士来参观,主动对她说:“外国人来参观,应该,应该!”并激动地说:“我们中国人等香港回归等得太久了!”她由此体会到在香港问题上的中华民族的感情。
在工人体育场观看香港回归的大型表演时,对表演艺术颇有造诣的密歇尔,对那些精彩节目连声称赞“了不起!”说她在美国没有看过那么多的人同时为一个历史事件而演出。她一手挥舞着自己购买的五星红旗,一手挥舞着紫荆花旗,为表演者喝彩,与中国观众同乐。
各种与香港回归有关的活动,她都争取参加。她冒着酷暑去看电影《鸦片战争》,并与中国朋友讨论电影留给青年一代的启示。她不顾白天工作的疲劳,去龙潭湖看以庆祝香港回归为主题的灯展。骑上自行车,去观看十里长安街庆回归的万家灯火。尽管因为人山人海,最后只好推车行走,她却以有这样一次难忘的经历而感到快乐。她还选择6月30日夜晚这个时刻,宴请中国朋友,为香港回归中国干杯。她说,她相信香港回归中国后一定能保持稳定和繁荣。
密歇尔教授在京参观了多家新闻媒介,觉得它们与三年前相比,又有了很多进步,由此赞叹中国发展之快。她在人民日报参观时,看到人民日报的设备都很先进,超出了她的预料。参观时,她不时地记录、拍照、提问,以积累材料回国后向学生们讲述。她为获得人民日报创刊号的复印件而高兴,她说将把它送到她居住的美丽的小山城的市立图书馆收藏。
就要离开中国了,她为学话剧艺术的儿子买了中国的传统乐器埙和锣,为她的学生和朋友买了八个风筝,并特意到天安门广场买了五星红旗和紫荆花旗各十面。她向中国朋友公开了她回国后的计划:给小城的市民们作一次北京之旅的报告;带着她的学生放一次风筝,然后向他们介绍中国文化,并对中国和西方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进行比较研究;她还想作为向导,组织更多的朋友和同事来亲眼看看中国……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到互联网上读新闻
陈宪奎
把一根细细的电话线,经过调制解调器联在你的计算机上,然后轻轻地敲几下键盘,显示器上立刻就会出现当天的报纸、杂志、新闻稿,你甚至可以“访问”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主持人,同他“讨论”某一新闻事件。你还可以进入报社的“资料库”,查询新闻的背景材料。这一切,不是富有神奇想象力的幻想故事,而是我们大家都会面对的客观事实——网上新闻。
网上新闻就是各个新闻机构在国际互联网上播发的各种新闻。目前,全世界大约有1500多家新闻机构利用国际互联网播发自己的新闻,其中多数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新闻机构。美国居各国之首,大约有500多家,占到总数的1/3。世界各国著名的新闻机构纷纷上网发行,如路透社、美联社、共同社等。美国的《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芝加哥论坛报》都有自己的网址。美国的时代—沃纳集团投资数百万美元在互联网上建立了两个网站,将所属的《财富》、《时代》杂志上网,并结合有线电视播放即时新闻。我国在1995年底,《广州日报》在互联网发行,随后《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农民日报》、《中国证券报》等也上网发行,中央电视台等一批全国性的新闻机构都在互联网上建立了自己的网址。
互联网是一个迅速延伸的信息通道,现在正以爆炸式的速度在全世界扩展。网上新闻的出现无疑会促进世界新闻事业的发展。首先,网上新闻使新闻的“即时播发”成为可能,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增强了新闻的竞争力。“即时播发”即无截稿时间,记者采集的新闻随时可以上网播发。1994年1月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最先报道此事的不是美国有限电视,也不是全国广播公司,而是在网多年的默克里新闻中心。其次,网上新闻可以实现多媒体传播,声音、图像、文字稿等同时发送,集电视、广播、报纸为一体,增加了新闻的感染力,更易于受众接受。三是网上新闻可以实现双向传送,受众不仅仅是新闻信息的接受者,而且能够成为新闻的评判者,受众在与发送者的互动中,实现了新闻的深度报道。网上新闻的出现还引发了新闻业内部传统分工的变化。记者既要采集新闻,又要及时在网上编发新闻,还要准备随时接受“访问者”的访问,实现采访、编辑、主持人合一。
利用互联网发布网上新闻,同时也引发出一系列新问题。在目前多元文化的世界里,文化新闻的交流已经极不平等。发达国家依靠强大的经济实力,向不发达国家输出其文化思想和生活方式,文化的多样性正在逐步减少,文化冲突也有不断加剧的趋势。目前网上新闻的播发者多数是发达国家的新闻机构,他们对于新闻的评说也会随着新闻报道本身影响受众。这样一来,新闻播发有可能走向“单一化”,形成新的新闻垄断,有悖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所倡导的“一个世界,多种声音”的愿望,加剧国际新闻界的不平等现象。网上新闻还会加剧新闻业内部的竞争。有报道说,在美国10年前142个城市拥有两份报纸,而现在这种现象已经大为减少,只有60个城市里有两份报纸。报纸的读者在美国正在减少,而网上新闻的阅读者正在迅速增加。现在全世界约有5000万网上新闻的读者,这一数字目前仍以超出寻常的速度增加。难怪一些新闻界人士担忧,2000年以后,世界将会出现“无纸化”新闻,新型的终端和互联网的技术进步,有可能最终替代目前所用的电视机、收音机等新闻接收设备。但更多的研究者认为,互联网只不过是新闻传播的“第四媒体”,虽然它的发展极为迅速,但最终不会替代其他三种媒体——报纸、广播和电视。
网上新闻扩展了人们的新闻视野,给人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认识空间,同时,越来越多的政治家、新闻界人士也不断呼吁,建立新的世界新闻传播秩序,反对大国对信息资源和传播权利的垄断,使我们的未来社会能够在一种综合平衡中顺利发展。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五洲茶亭

  从“世纪之咬”谈拳击
李学江
早在6月28日晚那场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世界拳击赛举行之前,赛事便被宣传为“世纪之战”。它将证实去年11月前拳王泰森败给霍利菲尔德,是如泰森所称只是一次偶然失误呢,还是他拳坛生涯的真正的滑铁卢之战。因此,人们对这场比赛期望甚高,电视台以11种语言向全世界转播。然而令观众目瞪口呆的是,在数以亿计的观众眼前前拳王泰森出口咬人,且咬了右耳又咬左耳,还将对手的耳轮咬下一块,而后又对警察大打出手。这场拳赛的丑恶程度无论用这11种语言的哪一种都难以描绘,只能说它是一场“丑态毕露的世纪之咬”。
这场赛事充分地暴露了泰森缺乏起码的体育道德。这位前拳王曾因强奸罪而被判刑3年,监禁期间,他一度读书反省,表示诚心悔过,重新做人。说什么,他想要的不过是一位美丽的姑娘,一位愿献身于他未来孩子的好母亲。人们相信了他,原谅了他。然而他出监后又在家毒打娇妻,在外凌辱路人,时至今日仍在缓刑期间。6月30日,他再次露面道歉,但此次再也无人敢于轻信。人们清楚,他的道歉多半是出于要拿到那被扣留的3000万美元出赛费和保住他的拳击生涯。
更重要的也许是,这场赛事再次增加了人们对拳击比赛的忧虑。拳击起源于街头斗殴,但始终没有摆脱掉其不文明的性质。自挤入体坛以来,虽制定出种种安全规则,如不准脚踢,不许头撞之类,但依然伤亡不断。据报道,仅去年底,就有两名拳击手毙命于澳大利亚和意大利的拳坛之上。要求取消职业拳击的呼声在世界各地一直不绝于耳。
拳击与其他体育项目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比强较力过程中,它直接痛击人体,必欲打倒对手而后快。泰森也曾坦承:“我总是想打他的鼻梁骨,想将骨头打到他的脑浆里去!”所以每场比赛收场时,拳击手即便不是头破血流,至少也要鼻青脸肿。从自伤同类,以人为打击目标这一点来说,拳击运动实在残忍。
但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会热衷于拳击呢?窃以为,这大概与人需要寻求刺激和发泄有关。你看那些拳击场里的观众,一个个揎拳捋袖,振臂叫喊:左勾拳!右勾拳!打倒他!更可怕的是,有人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将拳击高度商业化,将拳击手变成一本万利的赚钱机器。以这场比赛为例,其近台票价高达1500美元一张,加上电视转播权等,泰森经纪人唐金的毛收入据说可达1.3亿美元之巨。这场比赛的获胜者将得3500万美元,输者也将得到3000万美元之多。这无疑是为金钱而玩命。
当然,笔者并不想对拳击给予全盘否定,作为一种体育活动,它自有其存在的理由。例如,胸有不平,面对沙袋,狠狠击上一通,也许就可以消消火气,也使肌肉得到锻炼。而在社会治安日益恶化的今天,它也不失为是一种防身之术。据统计,在澳大利亚,不到1800万人口中,活跃着2500多名业余拳击手,而其中不少是深恐遭到袭击的妇女。这说明,作为防身、健身和消遣,它确有某些存在价值。
这场世纪末的体坛丑闻提醒人们,要提高人们的体育道德和修养,不要忘记体育运动的宗旨是增强人类的体质,发展人类的能力,而像拳击这样以伤残身体为代价、唯利是图的运动则有悖于此理。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中华文化在秘鲁
崔鸿儒
今年是华人移民到拉丁美洲150周年。秘鲁是拉美地区华人人数最多的国家。
当年,由于美洲大陆解放了来自非洲的黑人,庄园主们缺少劳力,奴隶贩子便转向亚洲募集“苦力”,用以填补“黑奴”遗下的空缺。那时来拉美的华人,虽不乏自愿出洋谋生者,但绝大多数是上当受骗被迫签下卖身契的劳工。这些失去人身自由的苦力,远在异国他乡,受到非人虐待和残酷压榨。
华人移民进入秘鲁后,经过几代人的辛劳和拼搏,逐渐赢得社会承认和应有的尊重。笔者旅居秘鲁两年,看到华人已与当地社会完全融合为一体,许多华裔人士在政界、文教卫生、商贸金融等各行各业取得巨大成功。华裔维克多·许荣任本届国会议长,便是一例。同时,华人和中华文化对当地社会产生的影响已遍及社会各个方面,其程度远比在其他拉美国家深广。以首都利马城为例,一谈到商业文化,就会马上提到“黄记”连锁超市。“黄记”超市系统在各区设有分号,其档次之高、规模之大、经营方式之先进、设施之现代化、营业额之巨,在全国零售业排行榜上均可名列前茅。全市所有大道的每个街角都竖有带“黄记”字眼的广告牌,“黄记”超市的建筑独具特色,装潢漂亮大方,从而组成该市颇具代表性的街景。此外,“黄记”超市的主人们非常热心于当地公益事业,以回报社会和公众,为社会各界所称道。
每逢重大节日或重要庆典活动,常常邀请舞狮队助兴。这个舞狮队是华侨社团一手组织、出资办起来的。舞的是南狮,不仅道具、服装、乐器均来自广东,而且仪式、舞技也保持地道的广东传统风格。他们不仅为华人社团活动服务,而且面向全社会,为各种公众活动出力;不仅在首都献艺,而且到全国各地巡回演出。因此该队组建七八年来,声誉日隆,已远扬其他拉美国家,不久前还代表秘鲁先后去哥伦比亚、智利等国家参加国际民间艺术节。
再如在饮食文化上,秘鲁人经常谈论中餐,赞美之意溢于言表,吃中餐已成了“美餐”的同义语。他们平日里喜欢吃中国菜、光顾中国餐馆,节假日更是乐于此而不愿他顾。如今的利马城,中国餐馆不计其数,用汉西两种文字书写的大大小小的餐馆招牌遍及大街小巷。为了迎合消费者的爱好,不少西餐馆都提供中餐服务,就连秘鲁国家领导人也在高档的中国餐馆宴请外国贵宾。
值得一提的是秘鲁官方语言西班牙语词汇中吸收了不少汉语词汇,而“中国人”一词含义的演变则表明了华人社会地位的变化。往昔凡用“中国人”一词组成的习语往往含有贬义,因为话里的“中国人”是黑奴的同义词。如今“中国人”一词则主要用于表示勤奋、诚实之意。如街角上的“中国人”,就是指好邻居。无怪乎秘鲁现任总统藤森虽系日裔,当人们称他“中国人”时,也欣然接受。这种语义上的变化,反映了社会成员在一定条件下的心态变化。
此外,在诸如传统医学、服饰等领域,中华文化也如“细雨润无声”般地影响了当地文化。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富裕之邦也讲节俭
马蹄香
瑞士是当今世界人均收入最高的国家之一,但“腰包鼓鼓”的瑞士人却处处精打细算。凡举办中大型会议,瑞士人必定事先对经费预算作出详细筹划。会址要选择在租金低廉、交通便利且能代办午餐的地方,一日三餐都是固定的,谁要想多吃,或另选佳肴,就得“自己掏腰包”。与会者每人只给一只铅笔、一本记事簿。往返的飞机票往往挑选最便宜的航班。至于宴会、礼品、观赏游览,一般都要另外收费,不能列入会议的预算之内。瑞士人长期自觉地回收废品。城里居民在清理垃圾时,把玻璃瓶罐、塑料制品、旧报纸和无用的脏物分袋包装,然后分门别类地倒入相关的垃圾箱内,尽量加以再生利用,既保持了环境的洁净优美,又节省了大量财力物力。
在意大利,绝大多数人能做到“钱多而不浪费,富裕而不挥霍”。多数家庭都能着眼于节约,把增加储蓄作为首要目标。8月,是意大利传统的度假季节。在此期间,工厂关门,商店打烊,机关停止办公,人们都外出度假。但是近几年来这种传统正在改变。到国外度假的人只占8%。不少人为了节约钱,旅行时不住旅馆而住在亲戚朋友的家里。许多人还专门搭乘夜班车,以夜行车代替住宿的旅馆。因此,夜间开行的列车常常“爆满”。意大利人的假期也在缩短,由以往的一个月减少为20天,剩下的10天干脆呆在家中,这样就省多了。
说起“二手货”,人们定会认为那是穷人的“专利”,其实不然。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的超级市场里,普遍安装有空铝罐回收付款机,投进空铝罐它便自动付钱。在美国华盛顿的超级市场走廊上,有一排排钢管子,人们来购物时,顺便将家中的旧报纸、杂志带来放在钢架上供他人阅读,尽管商店并不给提供者支付分文,但架子上的书报总是满满的。
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里,每年暑假都要举行“校服交换会”,家长们拿来自己孩子穿不上的校服同其他家长交换,以换得较适合自己孩子身着的校服。因为“校服”往往只在学校时才穿,七八成新时就已穿不上了,而每一个孩子在读书期间需要十几套校服。这种“以衣换衣”的活动,既节省了开支,又避免了浪费。
在日本东京郊外有一家“闲置物品商店”,以低价收购各种闲置不用的物品,然后再折价出售。只要交纳一定的会员费,甚至还可将家中闲置的物品送来核价后,便可领取“折价票”,凭票在该商店随时兑买商品。
就个人而言,世界上富豪崇尚节俭的轶事也比比皆是。据美国一家杂志调查,全世界净资产超过10亿美元的富豪已近300人。这些富豪中虽有生活奢侈、挥金如土者,但其大多数是崇尚节俭、生活朴素的贤明之士。美国俄亥俄州的爱德华·德巴塔洛拥有6.2万英亩的乡村地产,但他居住的房子仍然是50年代修建的简陋的平房,而且每天晚上都坚持在同一餐馆用同一道家常便餐。加拿大的赖克曼三兄弟是全国首富,拥有128亿美元的资产,但三兄弟都经常乘地铁上下班,吃盒式午餐。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拼缝伤口,拼缝爱
顾子欣
7月30日,山口怜子布贴画展在北京开幕,展览主题为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25周年·展望21世纪·人与自然。山口怜子说:“这也是一次拼缝伤口、拼缝爱的展示……”这个世界有太多疮痍和伤口蓝天有空洞,大地露着溃疡兄弟相遇时难泯血泪恩仇隔膜的心紧闭隔离的病房缝合这些伤口吧,时不可待缝合破碎的星月、田野、森林用爱用绿色一寸寸拼缝起来别等世纪的黄叶都随风飘零这小小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让花红草绿,天鹅在水中照影让万千生灵各有休憩的摇篮古时不是有炼石补天的女娲?让我们都搭起一间蓝色工房①拼缝爱,拼缝明天灿烂的云霞
注①山口怜子把她的工作房称作蓝工房。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意大利水城威尼斯 赵金铭画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德国海德堡市布鲁克桥头 陈为邦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