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7月25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杂谈

  减负与“政绩”
□胡锦祥
减轻农民负担,是个老话题。目前各地对照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切实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决定》,联系实际,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农民身上的负担确实减轻了不少。但有少数地方的农民负担仍像浮在水中的皮球,屡压屡弹。究其原因,领导可能是关键因素之一。
山东省泰安市年终考核工作,把减负与领导干部的政绩挂钩,掏农民腰包办“好事”不算政绩。市委明确提出,有些工作宁可不当先进,也不加重农民负担。
农民负担重的原因很多,如各种集资、摊派、强制性的服务、达标等,但从本质上来说,政绩误导是一个重要原因。凭实绩用人,是我党的一项干部政策。怎样看政绩?中央及各地方党委对此都有十分明确的规定和标准。然而有的地方考核干部政绩,习惯于片面地看项目上多少,能出多少效益,道路铺了多少,财政收入多少,部门工作是否达标,而对农民负担过重则不那么重视,即使群众有意见,也总认为这些干部的出发点是好的,心是好的,只是方法上有偏差。这就使得一些群众观念、政治观念淡薄的基层干部,特别是一些经济脆弱、财政困难的地方,干部为了出政绩,急功近利,在“人民事业人民办”的口号下,铺路、教育达标、上新项目等全部向农民集资、摊派,全打农民的主意,违背了量力而行的原则,不顾农民的承受能力,不顾农民的意愿,造成农民生产积极性降低,影响了干群关系,也降低了地方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
解铃还须系铃人。山东省泰安市委看清了增加农民负担的根源所在,减负首先防止政绩误导,先抓住考核干部政绩这一头,把减轻农民负担与考核政绩挂起钩来,可以说是挂到点子上了。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微型调查

  “吃”贷款应纠正
□张天惠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农村“吃”贷款的现象,在欠发达和贫困地区比较普遍,应当引起金融部门和地方党政机关的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纠正。
农村“吃”银行或农村信用社贷款的现象主要表现是:交水电费靠贷款;通过转弯得到贷款发放“民办”教师和村干部工资;上缴各种税费和摊派靠贷款;打井修渠筑路靠贷款;上项目办企业靠贷款等等。其结果是一些地方干部只管千方百计从农金部门贷款,不管到期是否能还。
据调查,到目前为止,河北省某县87%以上的农村村委会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名义向金融部门贷款,仅在农村信用社系统集体组织贷款余额就达2868万元,大部分贷款到期后不能按时归还。究其原因,主要有:
一是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据调查,欠发达和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是形成农村“吃”贷款现象的主要原因。
二是盲目决策,滥上项目。例如:某县乡村两级组织在上级的引导和压力下,在缺乏人才、技术、资金的情况下,靠拍脑瓜决策,兴办了不少乡村企业,但90%以上处于今年上明年下后年关的状态,金融部门发放出去的“乡村企业贷款”大都“水到地头死”。
三是有的农民拖欠应交的税费提留。国家应收的税款和农村的合理提留收不上来,村组织只好想办法用贷款上缴任务。
四是农村组织各项开支超经济发展速度增长,加重了农民负担。由于金融部门在发放贷款上把关不严,村各项监督机制不健全,导致个别村干部以权谋私,吃、喝、贪、占靠贷款。
农村“吃”贷款现象的存在,影响农村的稳定,不利于农村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健康发展,也使农村金融部门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威胁。因此,必须下大力气加以解决。特别是农村金融部门在发放农村集体组织贷款时,一定要严格把关,使农业贷款、乡镇企业贷款真正用在刀刃上。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打好扶贫攻坚战

  全社会动员起来
——记鲁山县“万人帮户脱贫工程”
□牛蕴寒霓黄青林李绮峰
5月中旬,我们到河南省鲁山县采访农民脱贫情况。在赵村乡上汤村,43岁的女主人张妞正临窗当机,只3分钟,一双白线手套就织出来了。她的丈夫徐胜利喜滋滋地对记者说:“去年贷了1000元,共投资1300元买了手套机,妻子干起织手套的活,家务事什么也不耽误,一年净收入三千三。”他得意地说:“俺这山窝窝,人均不到3分地,每年缺两三个月的口粮。县里搞的这个扶贫工程可帮俺大忙了。”
位于河南省西部的鲁山县,是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直到1995年,全县仍有18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其中有1.25万户约5万人口属于特困户。作为政策性银行,如何帮助贫困人口脱贫,一直是河南省农发行系统干部职工魂牵梦绕的课题。
农发行基层工作人员深入贫困农户调查研究,找症结,寻良方。他们发现过去扶贫存在两个误区:一是扶贫资金使用于富县项目的多,用于富民工程的少,真正的贫困户往往得不到有力扶持。二是对贫困户虽重视“输血”,却忽略了“造血”,扶贫款虽能解一时之难,却脱不了长久之贫,银行投入的扶贫贷款也难以收回。
针对这些问题,农发行的同志经过反复思考,提出了动员社会力量扶贫攻坚的信贷扶贫工作意见和“选准项目,贷款到户,全程服务,确保效益”的信贷扶贫工作思路。
经过认真分析研究,一项尝试性的扶贫战略——“万人帮户脱贫工程”问世了。
所谓“万人帮户脱贫工程”,就是由县委、县政府动员全县万余名党员、干部职工和个体工商户,与贫困户结成对子,为贫困户担保贷款,选择发展项目,对口提供多种服务,使其2年—4年内实现脱贫。扶贫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与单位评优与干部职工的考核使用晋级紧密结合,完不成脱贫任务不脱钩。
工程的资金来源,除部分由这些对口扶贫的帮扶人员以资助的形式自筹外,在1996年和1997年两年里,由农发行每年拿出扶贫贷款1000万元。为了增强帮扶单位和帮扶人员的责任心,对贷款采取连环担保办法,即由县农业综合开发公司承贷,县财政担保;然后按帮扶人数将贷款分解到各帮扶单位,由帮扶单位向县农业综合开发公司进行贷款担保;各帮扶单位将贷款按户发放给帮扶人员,由各帮扶人员对其所在单位担保的贷款进行再担保,同时签订帮扶责任书。之后帮扶人员将给每户的1000元贷款发放到各个贫困户。
这项工作开始后,农发行和鲁山县的干部职工不断赶赴扶贫第一线实地调查,现场办公。在确定帮扶对象时,他们采取“三榜定案”的方法,按标准严格筛选。通过层层把关,全县共筛选出年人均收入不足400元的特困户12500户5万人,确定为帮扶对象。
鲁山县山区面积大,自然资源丰富,但产业化发展滞后。帮扶人员看到,脱贫的潜力也正在这里。他们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四大支柱”、“六大基地”建设的框架,变救济式扶贫为开发式扶贫,积极支持资源开发利用,并坚持了“三优先”原则,即种养业项目优先,农副产品加工业项目优先,资源开发利用项目优先。这些项目既体现了贫困户不同的生产特点,又体现了整个生产经营的产业化方向。为使千家万户新上项目的原料、生产、经营、技术、产品销售有可靠保证,各类公司对“万人帮户脱贫工程”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如食用菌公司实行“统一制种,统一备料,统一调运,分散经营”的办法,在全县设置9个菌种培育基地和技术服务站,并建立了销售集散中心。畜产品公司采取赊销放养的方法,以每户8只—12只羊羔赊销给贫困户放养,育成后公司统一回收销售,盈利部分归养殖户。这种在“万人帮户脱贫工程”统揽下的“公司加农户”、基地带庭院的帮扶脱贫新格局,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市场,很受贫困户欢迎。
县扶贫办主任向记者介绍,1996年,农发行对“万人帮户脱贫工程”投放贷款1000万元,全县干部职工和个体工商户集资200万元,支持特困户11646户,贫困人口约5万人。这个工程的实施,推动了扶贫工作向专业化、区域化的方向发展。特困户的收入提高了,去年全县仅种香菇一项就创产值3亿元,实现利润1.4亿元。不少特困户表示,照这样干下去,不仅能按时归还贷款,到1997年底,人均纯收入达到800元没有问题。“万人帮户脱贫工程”的顺利实施,也带动了鲁山县扶贫开发工作的全面开展。1996年底,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36元,有2万户约8万人基本脱贫。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经济观察

  新的“抓手”
——张家港市土地整理考评
□刘允洲夏珺
在苏南一带,不止一次听到“以土地整理为‘抓手’,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提法。什么是“抓手”?原来它是吴语的一个用词,意为某物可以提挈的部位。抓住这样的“抓手”,就能把整样东西拎起来。
苏州市,包括张家港市,正在为本世纪末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而努力。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土地整理是不是真能起到“抓手”的作用呢?
开镰季节,人们收获的不仅有粮食,还有土地
巡行苏南,人们在感受繁荣的同时,也感受村镇的拥塞和原野的挤迫。在建筑和道路的密集包围下,许多农田成了巴掌大的绿色“盆地”。而熟悉张家港市的人却说,这里的田野一如春风吹拂的新叶,这些年正在舒展开来。
眼前就是一片两千来亩平坦、开阔的原野。新翻的农田,褐土在阳光下散发出特殊的泥香;正在作业的推土机,马达轰鸣。这样平阔的田野,苏南一带并不多见。市国土管理局局长吴栋林告诉我们,就在半年之前,这片地还七高八低,密布着上百条河沟,十几户农宅,十几个坟头,还有一个占地近百亩的砖瓦窑……是去冬今春的土地整理,才开拓出这样一片新生的小平原。
这里就是杨舍镇南郊3个村的土地整理作业区。整理工程分两期,去年一期整理了600亩,去冬今春整理的这一期面积1700亩,5月末已近尾声,完成上百万立方米土方量,新增耕地500余亩。
正是开镰季节,麦田一片金黄。人们收获的不仅有粮食,还有土地。去冬以来,这个市大规模展开土地整理活动,到5月末已整理农地20403亩,全额完成任务,耕地增加了3500亩。
田野不仅开阔了,而且增加了可耕地。后者,要比前者更有意义。
推进土地整理,使张家港走上了在经济起飞的同时振兴农业的新路
张家港正在急速走向现代化。
尽管这个市拥有“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科技百强县(市)”两个“第二名”的头衔;尽管去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已达230亿元、财政收入达18.8亿元;尽管也有人认为,不妨放手发展二、三产业,农业可以让欠发达地区去搞,市领导并没有忽视现代化进程中“农业的尴尬”。
这个总人口85万的县级市,人均耕地只有0.78亩,自己的“米”装不满自己的“碗”,一度要靠调进粮食来补充。当“工业—城市”革命来临的时候,面对建设占用耕地的汹涌浪潮,市委书记秦振华一再提醒人们:“以牺牲耕地来求发展是不懂经济的表现,是对子孙后代的犯罪!”
土地整理的动力,起初很大程度上来自“吃饭”的压力。
1991年底,市里在塘市镇开展土地复垦、整治、整理、保护、建设“五位一体”的工程试验。在这以前,张家港的土地整理主要是复垦废弃地。而新的“五位一体”工程,是以建设大面积丰产方为目标的综合整理。两个冬春,这个镇投入350万元,对1080亩农田区进行了全面治理。废河浜被填没,高低地块被拉平,废弃地被开垦,七零八落的田地被改造成道路、沟渠纵横齐整的格田,一片中低产田变成了千亩连片的丰产方,净增耕地150多亩,每年净增粮食几十万公斤。
人们向土地投入了劳动和资金,得到了土地丰厚的回报。塘市的试验,使张家港人尝到了土地整理的甜头。1992年以来,这个市土地整理步子一年比一年大,一连干了7年,整理土地总面积达72117亩,新增耕地8975亩。
实践日益展露出土地整理的魅力。整理的结果,不仅增加了耕地的数量,而且提高了耕地的质量。通过7年土地整理,张家港建成了400多个丰产方,总面积达13万亩。据估算,土地整理提高了农作物的平均亩产量——小麦从250公斤提高到330公斤,水稻从450公斤提高到605公斤,皮棉从60公斤提高到90公斤,7万余亩土地,每年增加收入4200余万元。
大面积的丰产方,便利了机械作业,改善了排灌,也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乘航镇双千亩丰产方建成后,单是水费和电费,就从以前的每亩每年34元下降为9.8元,降幅达到71%。
1996年,是张家港农业富有转折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全市粮食总产达3.37亿公斤,首次实现了口粮基本自给,摆脱了“农业的尴尬”。这意味着,张家港以推进土地整理的实践,打破了发展经济就要牺牲农业、牺牲耕地的逻辑,走上了在经济起飞的同时振兴农业的新路。
农村居民的集中,仿佛扭动魔方般地带动了农村用地格局的调整
这是一个崭新的居住区——一排排新楼矗立,楼间道旁,种植着鲜花与绿树。步入小区,有学校、商业楼、医院、文化娱乐中心……如果不看周围不远的大片农田,你或许可以把南丰镇永联村当作城市的一角。
事实上,27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滩,1970年才围垦建村。而前年9月,邻近的永南、永新两村并过来,才有了这个张家港市最大的村庄。
发达的工业,使这个5000多人的村庄去年工业产值就达到12亿元。农民富起来了,土地还是他们的命根子。并村后,人们请来清华大学的专家,为他们规划新村建设。两年来,永联建起22幢公寓楼,同时从旧村址回收了80多亩耕地。拆了老房,住进新楼,村里还给补贴,村外又多了一片耕地,农民当然乐意。按规划,永联村每年还要建十几幢公寓。到2000年,全村将有80%以上的农户住进公寓楼,回收耕地200多亩。
公寓式小区,改变了几千年如一的分散村居方式,既更新了农民的生活条件和村貌,又节约了大量土地。据测算,旧式村落户均用地0.75亩,而公寓式小区算上公共建筑、绿地、道路等,户均占地才0.12亩。前者是后者的6倍多。
集中的效益是明显的。按计划,市里将在2000年前拆除1293个三五成群的零星村庄,使农村人口向中心村和小城镇集中。目前,全市已拆除300多个小村庄,旧村复垦土地500多亩;建公寓房8600亩,原宅基还田5418亩。仅1996年,全市新建公寓房2895套。这些房更多地集中于镇区。按照市里规定,镇上规划区内不得自拆旧房建新房,一律购买公寓房。
农村居民的集中,仿佛扭动魔方一般地带动了农村用地格局的调整,这实际上是更大范围内的农村土地整理。整个江苏省都在抓基本农田保护区和村镇建设的同步规划。急剧增加的非农人口,被导向集中的村镇;大田化和专业化规模经营的耕作,形成了以基本农田为基础的产业化农业;而旧式村庄和旧式农田的土地,则得到了集约化的利用,土地中又生出了土地。在张家港,在苏州,在苏南一带,透过土地整理,我们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个活生生的演进过程。(附图片)
压题照片:土地整理现场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官庄做“侨”文章
本报讯福建省莆田市江口镇官庄村认真做活“侨”文章,在短短的几年内,脱贫致富走上小康路。
官庄村有一千多人,海外“乡亲”则有一千五百四十六人,于是,他们把眼光向外,联络侨胞,帮助村里的劳力输出劳务,让一部分村民先富起来。自一九九一年起,该村每年劳务出口约有二百人左右,大多分布在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及港、澳地区,这些村民在外面挣了钱寄回家乡,用以支持家乡建设。在输出劳力的同时,精明的官庄人还引进劳力,张榜招聘来自本省或外省的二百多名打工者。
(朱秀兰)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红山农普完成光电录入
本报讯截至目前,开始于去年3月的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顺利完成了前期准备、入户登记、手工汇总和光电录入工作,这意味着全国第一个光电录入旗县区的试点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为这一先进技术在全国普遍采用,提供了宝贵经验。(金建华)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武汉个体户投身农业
本报讯伴随武汉市一系列有关农业开发优惠政策的推出和农业指令性计划的取消,特别是允许农村土地可以合理流动,可以租赁、入股、联营,反应敏锐的个体户抓住良机,纷携巨资“上山下乡”,将开发大旗插在希望的田野上。据初步统计,1996年底,武汉市二、三产业个体户投资农业、办农业企业167个(投资10万元以上),投入资金累计2.37亿元。其中投资在100万元以上的有39家,最多的投资达5000万元以上。
在武汉市兴起的新一轮“上山下乡”热潮中,新品种、新技术得到普遍应用。武汉市大批个体户投身农业,不仅给自己带来了丰厚的回报,而且带动了当地农民共同富裕。(澎冰)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点军成为坝区菜篮子
本报讯位于三峡咽喉的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大力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去年为三峡坝区提供了四点七万吨蔬菜、三万头猪、四百吨禽蛋、三十五万只家禽,成为三峡坝区的“菜篮子”。
为了进一步为三峡工程建设服务,今年点军区加大实施“三万”(一万亩精细蔬菜基地、一万亩优质高产水果基地、一万亩优质高产经济园)基地建设力度,全力发展养殖专业村。 (刘克梁)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山西省永济市组织干部深入棉区帮助棉农加强管理。图为干部群众一起抗旱。王建军摄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福建建瓯市七里街村不少农民专门从事蔬菜销售,为菜农牵线搭桥,村民所产的蔬菜,就近及时得到收购。 魏永青摄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河北大名县灾年夺高产,万亩大蒜亩产1500多公斤。瞧,蒜农在高兴地交售大蒜。 裴清芳摄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四川省双流县供销社办起冬瓜专业合作社,冬瓜种植面积3000多亩,冬瓜合作社组织冬瓜运销500多万公斤。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图为农民林传学喜摘冬瓜。游火清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