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7月24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经济)
专栏:

  钱就在脚下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肖钢
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必然反映到信贷结构上。主要表现为银行不良贷款比例过高,收息率偏低。这几年,金融系统虽然下了不少力气调整信贷结构,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的来看,由于种种原因,大量贷款沉淀在效益不好的企业和项目上,不仅企业困难,银行日子也不好过:资产质量下降,风险增加,效益减少。因此,在货币信贷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加快经济结构和信贷结构调整,意义重大。
讨论“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我认为,现在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主要矛盾并不是资金缺乏,而主要是解决资金的正确投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目前,社会货币供应适度增加,银行信贷规模增长较多,企业发行股票等直接融资也在扩大,利用外资保持持续增长势头,企业资金总量并不紧张。可以说,只要是有市场、有效益的项目,企业筹资并没有什么困难。得不到资金的,主要是那些产品无市场、无效益的企业。如果不加区别地增加贷款,无异于加重企业负担,进一步助长大而全、小而全和盲目重复建设,形成新的不良信贷资产,加剧金融风险。因此,解决经济结构调整中的资金问题,不是要继续扩大投资、增加银行贷款,关键是调整、盘活现有资金存量,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从这个角度说,钱就在企业脚下。
这就需要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经济体制和企业机制改革,真正建立起优胜劣汰制度。同时,加快投资体制改革,减少投资决策失误。
从银行方面讲,进一步运用信贷杠杆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当前需要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1.扩大银行贷款自主权。银行要加强对项目的评估审查,自主决定贷款,自担风险,不受任何部门、地方的干预。2.改进主办银行制度,制定银团贷款办法,进一步加强对120个试点企业集团和512户重点企业的支持。3.积极支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普通住宅,扩大个人住房担保贷款。同时,会同有关部门积极研究盘活现有空置普通住宅的措施。4.积极支持机电设备出口,扩大出口买方信贷和卖方信贷,促进大型成套设备的出口。5.支持国有企业兼并破产和再就业工程,做好300亿呆账准备金的核销工作。6.加强信贷管理,完善各项制度。发布信贷政策,进行信贷投向指导,加强信息服务,加强信贷投向监管,确保信贷政策的贯彻落实。


第2版(经济)
专栏:

  建设基金解难题
国家计委规划司司长李铁军
能源、交通和信息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也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标志。从“六五”、“七五”到“八五”,国家都把加强能源交通建设,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八五”期间,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发电装机总容量新增加7500万千瓦,一年的新增容量就超过以前“六五”、“七五”整个五年计划;
铁路完成新线及复线铺轨超过1万公里,为历次五年计划最高水平;“八五”建设的高等级公路占全部高等级公路的71.6%;“八五”新建和改造了50余个机场,商用运输机增加210架,客机座位增长1.4倍;
信息基础设施方面更是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显著成绩,如电话交换机容量增加6500万门,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10万多公里。之所以取得上述建设成就,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在资金筹集上找到了比较符合当前我国实际的方式。
80年代初,为了加强能源交通建设,国家开征了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从1983年一直到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后停征,对国家能源交通重点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征集办法是以国有单位的预算外资金和集体、个体企业的税后利润的一定比例交纳。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在基础设施筹集资金的探索中,逐步出台了一些针对实际情况的办法。所谓针对实际情况,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这种办法不同于过去的财政统收统支,而是取之于此用之于此。以基础设施的收费建设基础设施,滚动发展。二是不同于一般采取的调整价格的办法。如电价、煤价、原油价格等。这些办法有:电力,每千瓦时电收2分钱;铁路,逐步在每吨公里运费中加收建设基金,1996年为2.8分钱;电话,收初装费和附加费;公路,收车辆购置费;民航,收建设基金和管理费。“八五”期间共筹集建设基金约6000亿元,60%以上用于建设。
实行建设基金制有这样几点好处:
一、保证能源、交通、通信等“瓶颈”产业的建设资金来源。“八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大,能源工业年均增长24.8%,交通运输业年均增长55%,邮电通信业年均增长74%。
二、促进基础产业的良性循环。如邮电全行业“八五”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14亿元,而建国以来到1990年总投资才321亿元。1995年固定资产原值达2600亿元,折旧成为继续建设的资金来源。
三、资金结构的变动,导致了产业结构的改善,能源交通对国民经济瓶颈制约的矛盾得到了缓解,促进了工业和建筑业的发展,为下一步建设现代化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创造了条件。


第2版(经济)
专栏:

  优化增量盘活存量
沈阳市副市长姜宪志
“钱从哪里来”是当前经济结构调整中困扰各级政府的难题,也是束缚企业发展的“瓶颈”。沈阳作为老工业基地,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较深,国有大中型企业习惯于单纯依赖财政、银行来解决资金紧张问题;企业管理不善、资金沉淀、周转缓慢、效益低下等问题较为普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增多,放贷能力大大减弱。企业所面临的任务又十分艰巨,资金紧张的矛盾更加突出。
钱从哪里来?近年来,经过认真调查、分析,我们发现,经过“七五”、“八五”的一轮轮技术改造,沈阳已经形成了较为可观的“家底”。但是,存量资产并未得到有效的利用。最近我们对“七五”、“八五”期间引进的全部生产线作了一次调查,发现其中约20%处于闲置状态。面对沈阳国有资产的现状,我们逐步认识一致:钱从资本运营中来,必须围绕资本运营,优化增量,盘活存量,千方百计搞活资金。对此,沈阳采取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
优化增量,扶优扶强。完善“流动资金投入产出承包”办法,推出100户优势企业,与相关银行签定投入产出目标责任状,使银企成为进入市场竞争的利益共同体,运行效果很好。最近,政府又推出100家企业供银行挑选,其中62户入选。这种政府参与但不干预的方法,得到各界好评。
采取多种措施盘活存量。强化企业成本、资金、营销管理,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加速资金周转,压缩不合理资金占用,使企业流动资金运行逐步从占用多、周转慢、效益差的状态中解脱出来。1996年,仅市属工业局系统就降低企业成本费用6亿元,全市工业企业万元产值能耗比上年下降4.2%。今年挖潜搞活资金目标为15亿元。
除此之外,沈阳还采取了企业兼并、易地搬迁改造、外资嫁接改造、中小企业股份合作制改造、转让股权等措施,以存量吸纳增量,以增量带动存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金紧张矛盾。


第2版(经济)
专栏:

  “钱从哪里来”也是“钱到哪里去”
国家经贸委副主任李荣融
调整结构,提高效益,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结构怎么调,有“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也有“钱到哪里去”的问题。
“钱到哪里去”,就是调整中资金往哪里投。这就要首先正确认识这次结构调整的背景和特点。十几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经济及人们的思想认识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一是大多数产品生产能力已经基本满足甚至超过市场需求,从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加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产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资金投向如果不能满足人们的个性要求,产品就没有竞争力,企业就没有活力。二是国内市场国际化,国内企业不仅面临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同时也必须面对强大的跨国公司的激烈竞争。这就要求资金投向要有利于企业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开发能力。三是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对我国企业提出了全面的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因此,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结构调整不同于国外,也不同于计划经济时代。正如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那样,“以市场为导向,走集约经营路子,发展规模经济;必须立足于现有企业的改组改造,立足于存量资产合理流动和重组,立足于开发新技术、新产品,而决不能再一味铺新摊子、上新项目。”
其次,找准调整结构的难点和重点。这次结构调整,关键是要解决“大而全、小而全”、盲目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因此,要突出重点,集中突破,整体推进。当前结构不合理的矛盾,集中表现为产品生产集中度低、规模效益低、质量档次不高、缺乏竞争力,把重点放到产品结构的调整上,并以此推动企业结构、行业结构的优化,以达到合理布局,优化存量,盘活国有资产,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目标。
结构调整必须有增量的投入,这里就提出了一个资金来源的问题。从微观上讲,解决资金来源是关键,是难点。但从宏观上讲,增量投入已经不少。从近三年中的投资来看,平均每年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万亿元,相对于现有存量来说,投入不算少。为什么增量投入效果不明显,结构问题愈加突出呢?关键在于投资结构不合理,投资方向不尽对路。一方面企业技术改造投入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逐年下降,另一方面基建战线过长,大量挤占了企业技改资金,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指出的,“由于新建企业过多,占用大量建设资金,极大地妨碍了原有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技术和设备严重老化,丧失竞争能力”。加之投资的集中度不够,投资效益较差,没有较好地发挥以增量优化存量的作用。因此,从宏观来说,不是“钱从哪里来”,关键在于“钱往哪里去”,调整投资结构,把好投资的方向才是结构调整的难点和重点。
钱往哪里去,当前,应当把握好以下几个重点:一是加大企业技术改造的投资力度,不断提高产品的档次水平。二是“抓大放小”,扶优扶强,重点支持大企业、大集团,大力提高产品的生产集中度。三是支持大企业、大集团的兼并联合,以资产为纽带,把改革、改组、改造与加强管理结合起来,走低成本扩张的道路。


第2版(经济)
专栏:

  重视产权结构调整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盛洪
我看,经济结构调整有两个含义。一是产业结构调整,一是产权结构调整。前者是目的,是结果;后者是前提,是机制。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应是一个社会的常态。因为需求结构总是在变化,生产结构总要追随和跟踪需求结构的变化。不然的话,生产出来的东西就卖不出去。产业结构的调整一般有几种形式。一种是增量调整,一种是存量调整。存量调整又分企业内调整和企业间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就是资源的重新配置,就是资源从效率较低的用途转移到效率较高的用途。这必然带来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只要调整前后,企业都能够受到市场的评价,调整本身就是一项可以带来盈利的投资。只要有能盈利的项目,在今天中国的乃至世界的金融市场中,就有可能筹到钱。在这个意义上,我支持“钱就在你脚下”的说法。但我们也要看到,目前通过企业间的产权交易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会遇到一些困难。一个困难是受国有企业的传统制度影响,不仅企业的激励机制存在问题,而且存在着对企业间产权交易、资产重组的障碍。企业的隶属关系妨碍跨部门、跨地区、跨系统的并购;二是国有资产缺少授权明确的代表;三是企业与职工之间存在着隐含的“铁饭碗”合约。在进行国有资产交易时,存在着代理人出卖所有者的可能,即所谓的“国有资产流失”。解决的办法,就是改变国有企业的传统制度,产权结构实行多元化。进行产权交易,在交易中产权结构就会变得多元化。因此,产业结构调整和产权结构调整其实就是一个过程。
从政府角度看,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最好办法,就是积极推动产权制度变革,支持和鼓励产权交易,要建立一套有利于产权交易的规则和法律,其中包括进行国有资产交易的正当程序。此外,政府应该通过推进国有企业和金融体制改革,尽可能地利用民间资金和力量来解决产业结构调整问题。也应对那些市场不能完全起作用的领域,如对劳动者的再培训和对土地的再开发等,投入一定的资金。


第2版(经济)
专栏:

  深化改革自我“造血”
中国神马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宋春迎
国有企业资金紧张,与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以及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密切相关。解决资金问题除了国家政策的支持,更主要的是靠企业自身。企业要以积极态度对待资金困难,眼睛向内,立足改革,转变机制,逐步形成自我补充、自我造血的良性循环的路子。
早在1988年,我们就以收购形式兼并了平顶山市橡胶厂,此后,又陆续兼并了电磁厂、印染厂、化纤厂,去年又把国家重点工程尼龙66盐项目并入集团公司,使集团资产规模迅速膨胀到50亿元。兼并上述企业之后,我们主要以技术、人才投入为主,促使被兼并企业迅速起死回生。比如,兼并橡胶厂后,我们把集团公司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引入该厂,又从集团内部选派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到该厂进行产品开发和结构调整,加大技改分量,使这个厂迅速扭亏增盈,并成为平顶山市一家利税大户。
为加快企业资本裂变,盘活各类资本要素,去年我们在集团实行公司制改造时,把后勤服务部门改造为生活实业公司;把辅助厂、车间分离出去一部分,改造为工程公司;把维修部门改造为建安公司,逐步分离,创收自养,这样既解决一部分社会负担,又精干了主体,分流了富余人员。经过公司制改造,橡胶厂又焕发出勃勃生机,今年1月—6月份,已完成销售收入1亿多元,利税1000多万元,实现利润650多万元,成为集团新的效益增长点。
为了充分发挥现有资本的作用,企业应通过技改,以少量资本投入带动引爆现有资本存量。中国神马集团控股的神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原来引进日本成套设备,设计生产能力只有26000吨,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如果再引进新的生产线,需要巨额投资。我们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小上百次技术改造,改造投资要比引进设备节省投资8亿元,该项工程竣工后,每年可新增销售收入8亿元,利税2亿元左右,效益十分可观。
近两年,我们还以技术输出等形式,建了三家合资企业,我们全部以技术无形资产折价入股,仅宁波一家就折合人民币1000多万元。目前,三家企业已全部投产见效。


第2版(经济)
专栏:

  促进资本流动重组
武汉市副市长张代重
怎样解决资金紧张问题?这些年来,武汉试行了很多种办法。我们认为,把企业当作资本看待运作,对解决钱从哪里来大有益处。企业的大笔存量资产,只要能流动与重组,就是主动权在企业的可以变现的宝贵资金。这种变现比国家、银行的支持见效快。
按照这个出发点,武汉市逐步形成了以整体搞活国有经济和地方经济为着眼点,以资本运营为核心搞活国有资本的改革思路。
首先是将国有企业当作国有资本运营的主体,而不仅仅是生产经营和产品经营的主体。引导企业实现由生产经营、产品经营向资本经营的跳跃,运营好企业国有资本,靠资本扩张解决资金问题;其次是将国有企业当作整体,不仅仅当作个体,转变政府职能,运作好整个国有资本;然后将国有资产当作可流动的资本,不仅仅将其当作存量资产。改变存量不活、拖死增量的状况,推动国有资产流动重组,促进国有资本在流动中增值扩张。
这样,我们把国有企业当作主体、整体和流体,就可以通过流动实现重组,实现资本的增值和扩张,进而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和人员安置问题。
进入“九五”以来,为促进国有资本流动重组和增值扩张,我们认真盘活六种资本:一是加速集聚优势资本。重点发展了武钢、武商等15家企业集团,促进了资本集中,提高了企业的资本经营规模和运营效益。二是加快激活呆滞资本,鼓励市内外优势企业兼并劣势企业,收购资不抵债的破产企业。到1996年,共有332对企业实现兼并,盘活资产10.2亿元。三是着力启动存量资本,组建国资公司,向几大企业集团转让本市企业的股权,获得变现收入1亿多元。四是广泛吸纳社会资本,通过对现有企业股份制改造,面向社会融资,迅速实现资本扩张。五是大力引进外来资本。六是合理利用空间资本,将70多户企业搬迁改造,批租土地收入近10亿元。
我们认为,将企业看作资本,把资本能流动当作企业的一种机制来抓,就可以促使其向合理的方向流动,从而实行重组,实现优化配置,企业资金紧张问题便有了解决办法。


第2版(经济)
专栏:

  冲破行业分割
山东海洋化工集团董事长杜德富
山东海洋化工集团是1995年8月由隶属于行业的原潍坊纯碱厂,和隶属于行业的山东羊口盐场为龙头组建的跨行业、现代化特大型企业集团。现有职工27000人,拥有资产总额35.1亿元。1996年综合实力居全国同行业首位。今年1月—6月完成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利润均比上年同期增长20%以上。跨部门联合使我们缓解了发展资金的不足。
1995年8月,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打破行业分割,率先在全国实现了盐碱联合,得到国务院领导和有关部委的肯定。
盐碱联合以后,我们把盘活存量资产作为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措施。1996年,通过理顺内部关系,盘活存量资产,增加综合收益1亿多元。一是坚持优势互补,使现有设备发挥最大效能。为了解决羊口盐场电力不足的矛盾,我们对潍坊纯碱厂的两个小型发电厂进行了改造,并启动了闲置的4号机组,实行了联网发供电,使千瓦时电成本降低了50%以上,企业每年增加综合效益5000万元以上,还向社会供电8000万千瓦时。二是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使其发挥最佳效益。原来,潍坊纯碱厂碳化后的高温卤水都是作为废水排掉,为了变废为宝,并保证溴素常年生产,10月我们安装了从制碱公司到溴素厂3.7公里长的地下输水管道,每年延长生产期3个月,增产溴素3000吨,增加利税1000多万元。三是密切了产品关系,提高了经济效益。过去,由于受行业体制的限制,盐碱两厂(场)虽然毗邻,但产品的密切连结关系却没有体现出来,使双方效益都受到了严重影响。现在,羊口盐场的原盐作为内部产品直供制碱,实行内部结算,不但方便了生产,而且大大减少了原盐积压、资金占用,避免了损失。仅雨化损失一项预计每年减少支出3000多万元。(附图片)
①国家经贸委副主任李荣融;
②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肖钢;
③国家计委规划司司长李铁军;
④沈阳市副市长姜宪志;
⑤武汉市副市长张代重;
⑥山东海洋化工集团董事长杜德富;
⑦中国神马集团董事长宋春迎;
⑧社科院经济所副研究员盛洪。
张悦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