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7月22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经济生活·工交)
专栏:

  从“企业人”到“社会人”
撰文:刘国胜高巍王臣韩云琴速写:路林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企业深化改革,一批富余职工走下岗位,步入社会。从“企业人”到“社会人”,这是社会变革和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
实现这一转变,劳动者不仅要面向市场找到自己的合适位置,更重要的是转变观念,重新确立自己的择业观和价值观。
在吉林省的采访中,我们看到众多下岗人员在经历了短暂的痛苦后,面对挑战勇敢地站立起来,不但解决了自身的就业问题,还带动了一大批下岗者实现二次就业,成为新生活的创造者。
从“企业人”变成“社会人”,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再就业的前提条件是观念的转变。一旦下岗,他们感到的不仅是经济的窘迫,更有沉重的心理压力,面临着新的抉择和考验。就在许多人勇敢走向社会的同时,还有一些同志对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下岗缺乏心理准备。走向社会需要克服埋怨情绪、恐慌心理,克服等靠要、爱面子、眼高手低等消极观念,增强对改革的承受能力,最重要的就是破除端“铁饭碗”才算就业的旧观念,增强危机感,以独立人格和主动进取的态度,迎接再就业的考验。
当然,从企业人走向社会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也可能会有暂时的失败。但是只要提高自身素质,就能获得新的发展机会。下岗人员从企业走向社会,还需要全社会以及各部门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条件。下面记述的,就是发生在一些自强者中的故事。
  跑街嫂
已近不惑之年的庞秋菊,是长春市搪瓷厂最后一批下岗职工。下岗后,曾有不少人找她,拉她出去搞传销或做生意,她都不肯。是同厂的下岗职工邵丽萍从事寿险营销成功的事迹打动了她。
现任太平洋保险公司长春分公司南关分部经理职务的邵丽萍,原是搪瓷厂喷花车间的喷花工。1988年,她报考了长春市职工大学文秘专业,利用三班倒的休息时间,修完学业,获得大专文凭。自1994年以来,工厂经常轮班放假,闲不住的邵丽萍就和厂里的工友一起,合伙搞起推销来。她们走街串巷,去医院、学校、企事业单位推销小食品。这给她以后从事寿险营销积累了经验。1995年6月,邵丽萍正式下岗了。她先后到过几家外企去应聘,都没能成功。后来从报纸广告中得知太平洋保险公司招聘业务营销员,就怀揣大专文凭前去报考。经过面试、笔试,她被该公司录用,成了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在长春招用的首批跑街大嫂。
邵丽萍的第一个单子是从菜市场大棚做起的。那天,小邵壮着胆子向一位卖肉的个体户介绍了自己的身份,准备向对方推销步步高保险。这位叫张海涛的人也是下岗职工,为人热情,谈家常、谈下岗,滔滔不绝,但就是不提买保险。小邵不但没泄气,还和他交上了朋友。经过十多次的接触和做工作,终于做通了这个保户,买了一张141元钱的小保单。即使这样,小邵也感到很满意。用她的话说,保险这一行挣的就是辛苦钱,只要自己不打败自己,永远也不会失业。第一批进入太平洋保险公司的几十个人,现仅剩下4个人,其余的人都因种种原因被淘汰了。邵丽萍却信心十足地工作着,她推销保险不分节假日,不分场所地点,企业、市场、学校有门就进,通过同学、同事、亲友及老保户等各种关系扩大业务。她诚心诚意对待每一个保户,热心帮助人家选择最合适的保险项目,受到保户的信任。两年多来,共吸纳保户200多个,由于业绩突出,她由普通营销员提升为部门经理。
庞秋菊加入寿险营销的跑街行列后,为了开展工作,想了好多办法。一位保户刚办了保险,又借口爱人住院要求退保。庞秋菊就主动到医院看望病人,她的关怀使保户深受感动,终于决定收回退保的要求。庞秋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打动着每一个投保户。经过不懈地努力,她的业务进展很快,不久,也晋升了职务,成为南关分部业务二部的负责人。
  肉摊上的女大学生
有人说,择业的关键在于转变观念。
于敏的观念转变格外痛苦,她是一个大学生,1991年从长春第一针织厂办公室下岗。道理她都明白,工作轻松、舒适、收入高的岗位并不缺人,敞着大门的是那些干起来辛苦的服务业,可自己毕竟是一名大学生、国家干部,干那些活不是丢了自己的身份吗?
坐吃山空的滋味不好受,家中六七十岁的父母和小孩都需要吃饭,再也不能等下去了。于敏一咬牙,开始了练摊生涯。她每天早晨两点钟起床,四点钟赶到长春火车站去卖韭菜合子、大米绿豆粥、冷面、热面等早点。辛辛苦苦干一年下来,付出的辛劳有了回报,除养活父母和小孩外,还有八九千元的积蓄。
于是,她在西广市场办了两个摊位,一个卖小食品,一个卖猪肉,雇人经营。这时,她母亲得了癌症,为了给母亲治病她卖掉了小食品摊床,还借了不少债。一年半后母亲病好了,她负债累累,卖肉已雇不起人,要是自己干,干得了吗?别说肉重搬不动,就是骨头都不知道从哪儿剔起。于敏想,自己是个有知识有觉悟的大学生,能靠向国家要钱坐吃等喝吗?1995年5月,她毅然踏入了卖肉的行列。
万事开头难。卖肉的头四天,于敏喝不进水,吃不下饭。眼前都是油腻腻的东西。更糟糕的是,由于不会经营,每天都剩下很多肉。当时她真想打退堂鼓。在亲戚朋友的鼓励下,她好不容易才挺过来。
现在,于敏的肉摊经营得挺火。她除保证肉的质量外,还建立了一批关系,每逢节假日把肉送到老客户家中。她还学会了各种家常菜的做法,主动告诉顾客做什么菜应买什么样的肉。一年多时间里,于敏义务为顾客改刀、加工等千余次,在摊上拾到顾客的东西送还顾客的次数,数也数不清。诚心换来了顾客的信任,许多顾客专门到她这儿买肉。如今,于敏除还清所有的债务外,平时应付家中一切消费开支也绰绰有余了。于敏说,丢掉幻想,不等不靠,辛勤的汗水一定会催放灿烂的鲜花。通过诚实劳动,不管干啥都能大有作为。
  蓝房子的主人
在长春市同德路的路边,有一间天蓝色的平房格外显眼。蓝房子的主人是一帮自愿组织起来开展净菜和社会服务的下岗职工。
每天早晨,大家从城里四面八方聚集到这里,一起到附近的菜社把一篓篓新鲜的蔬菜运回来,根据品种摘掉根、叶,检斤、装袋,再运到附近6个市场的菜点、饭店和卖点。这样的净菜尽管与大路菜不同,但出售的价格却与市场持平,他们赚的是批量提货的差价,利润是微薄的。
杨阳和濮强是这个服务中心的策划者,也是出资者。他们大学毕业后在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做业务员。最近,他们想用自己几年赚的钱创办一家社会服务中心,在圆自己梦的同时,也为社会吸纳一些下岗职工。在市就业局和绿园区就业局的支持下,两人出资6万元,办起了胜家社会服务中心。资金所限,他们在南湖新村附近租了几间价格便宜的平房,漆成蓝色,挂上牌子,首批安置了14名下岗职工。
创业是艰难的。为了打开销路,增加中心的知名度,他们还临时聘请了10名大、中专毕业生参加推销工作。他们把服务项目印成宣传材料,挨家挨户发放,踏三轮车上门送货。
来这里工作的下岗职工情况也各不相同。有的一家几个人在同一企业,同时下岗;有的夫妻离异,又下岗,生活无出路;也有的人家庭收入状况很好,出来工作是图有个营生,消除下岗的寂寞。马淑娟是长春市第一毛纺织厂的下岗职工,由于下岗后长期不能面对现实,五年来一直待岗在家。今年3月,她在市劳动力市场报名参加了胜家社会服务中心,现在每月收入300元,中午免费吃午饭,她和同伴们都十分开心。
3月10日,是胜家社会服务中心职工们第一次开工资的日子。大家都很激动。工资收入虽不算多,但这毕竟不同于国家救济,而是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的。对于这些没有资金、没有能力独立经营而又一时找不到合适工作的下岗职工来说,已是很满足了。同样是蹲市场,在别人眼里看不出他们与别人有什么不同,但是他们心中却另有一番滋味。他们说,在服务中心工作,人是集体的,挣的是月薪,将来还有希望参加社会保险。他们是用自己的双手开辟了一片生活的空间。
  “边缘公司”的故事
在吉林市区,人们时常见到一个特殊的群体活跃在街头。他们身上穿着统一的蓝色工作服,衣服的前面写着:“您的鞋就是我的脸,您的鞋不净,是我擦鞋帮的耻辱”,衣服后面则印着“边缘公司”4个大字。公司创办人叫刘敏,原是当地工商银行职员,自愿下岗跟随丈夫到深圳闯荡了两三年。回到吉林后,她不甘当无所事事在家搓麻将的阔女人。她想,那么多下岗的人在家呆着,为什么不能找点活干?于是,她萌生了创办“边缘公司”的想法。1991年,她在大连曾结识过一个叫刘东的小伙子,此人就是靠给人擦鞋为生,20分钟就挣70元钱,干了6年,竟然赚出一栋楼。那么,在吉林,可不可以把那些下岗者或社会闲散人员组织起来,成立一个擦鞋队伍?这不需要太多投资和成本,只要肯干。刘敏是个极富激情和想象力的女性,她心直口快,说干就干。去年6月,这位29岁的高个头“靓姐”,凭着在深圳闯荡时学到的本领,独自出资单枪匹马操办起很正规很像样的“边缘公司”。吉林市第一支街头擦鞋队伍很快就建立起来。在走上街头之前,他们作了精心准备,并制作和购买了统一的服装和各种用具。为招徕客户,刘敏说她是有意用“逆向思维”将这支队伍命名为“擦鞋帮”的。她还设想,擦鞋帮搞成功后,还可以接着办擦车帮、推销帮、洗头帮等等。
吉林市区大街小巷冷不丁出现了这么一个群体,自然引人注目,刘敏成了当地的一颗“明星”。头几个月,公司运行得还算不错。有的成员不会擦鞋,刘敏亲自在街头把着手教。刘敏说,办边缘公司是个很有希望的事业,只要肯干,人人都能挣钱。为了解决有些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刘敏不得已还向市长打了报告,市里派人搞了调研,结论是给予政策扶持。
办这样的公司,难度很大。刘敏开始向每人每天收费5元钱,后来改为10元。没想到,这样却引起一些人的不满,有的干脆将公司无偿提供的鞋油、鞋刷、椅子、小凳、木箱等物品卖掉走人。最惨的时候,全公司只剩下4个人。刘敏很伤心,但是她咬紧牙关挺住了。她心里明白,人家走的原因,不光是因为公司收费,这些人在街头给人擦鞋,常常受到无谓的干扰,公司对他们的人身安全无法予以保障。
不过,让刘敏感到欣慰的是,经过一年的努力,边缘事业终于被社会和政府所认可,并得到人们的理解。市就业局已表示要给予政策扶持。如今,这个小群体虽然仅有十几个人,却依然活跃在吉林街头。王世启小两口,参加公司前是靠给人挖地沟挣钱,加入擦鞋帮后,很能吃苦,去年只半年时间就挣了1·3万多元钱。刘敏觉得没有白付出,她为公司内有这样的骨干人员而多少有了些成就感,这是她聊以自慰的。
刘敏自信地说:“只要给我一定条件,就能解决许多人的吃饭问题。”她认为关键是解决人们的就业观念,有些人下岗后宁可在家打麻将,也不愿出来找活干。那些边缘的事情,脏活、累活,更不愿干。她弄清了一个道理,转变人们的观念,需要有个过程,要有耐心。要让大家知道,作为一个社会人,有能力赚钱才能生存下去。刘敏决心将边缘事业搞下去。
  下岗以后当厂长
当初,不少人认为杨文孝傻。他的同行一个个都挑灶单干了,搞运输、搞基建等都发了财。凭老杨的一技之长自己单干,一年挣个十万八万的不成问题。可他硬是自己背上一个包袱——组织了十几名下岗职工,在店无一间、地无一垅的情况下,办起了保温材料厂。
1995年4月,杨文孝所在的吉林省柳河县玻璃纤维制品厂宣告破产。他原来在厂里是搞销售的,有一批客户,有人高薪聘他,他回绝了。他想,厂子虽破产了,但自己跑销售开拓出的市场还存在,组织起十几名失业职工重新建个厂,让大伙有活干,有饭吃,那才有意思。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没厂房,老杨跑有关部门争取到已封存的原厂房;没资金,他带头从自己家里拿出1万元,职工也纷纷集资,筹集了4万元启动资金。1995年6月,杨文孝任厂长的柳河县鸿宇保温材料厂开工了。
新厂子把大伙的命运紧紧地拴在一块儿。但一些人吃大锅饭的观念还没有转变,认为上班就应开工资,对工厂的责任心不强。因为厂子小,活忙的时候都得下车间,有的人在办公室工作,就不愿下车间干活;产品销售淡季要让多一些人去当销售员,有人不干,找到老杨说,为什么让我当销售员,是不是对我有意见;有的采购人员去买货,开发票时多开价钱,占便宜。
老杨经常对大家说,如果还想像以前那样躺在企业身上睡大觉,厂子没有效益,最后大伙的饭碗还是端不住。只有拧成一股劲,才有奔头。他辞退了两名给厂子带来损失的职工。自己身先士卒,管理、销售几副担子一肩挑,而工资是档案工资,不多拿一分钱。职工的观念开始转变,开始把厂子的前途和自己的前途联系在一起。从1995年6月到1996年12月,该厂累计实现销售收入62.2万元,上缴税金6.7万元,安排失业职工36人,职工人均年收入达4000余元。
作为吉林省的再就业明星,杨文孝没有陶醉于已取得的业绩。他计划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品种。他说:“我要让更多的下岗职工端上饭碗。”
  在岗是生产标兵再就业又成明星
徐桂英下岗后来了一次“三级跳”,从小商贩、个体老板“跳”到再就业基地的饭店经理,跻身吉林省十大再就业明星的行列。
徐桂英是长春市绒织厂职工,曾被评为市纺织行业标兵、技术能手。1992年成为下岗职工。下岗后的徐桂英比别人更多一层顾虑:自己原来是生产标兵,也算有地位、有名气,可不能丢了自己的面子。
可生活总是让人面对现实。徐桂英的爱人单位不景气,也下岗了。孩子上学花钱又多。徐桂英决定走出家门谋生路。
徐桂英是“小打小闹”开的场。卖冰糖葫芦、茶蛋、冰糕、烤鱼。刚开始看见熟人赶快把脸扭过去或躲起来。由于肯吃苦,不怕累,她的生意越做越好,邻居亲朋好友都夸她有本事。这时她才挺直了腰杆,觉得靠自己的双手创业谋生不仅不丢人,而且挺有面子。
有了些积累,小徐并不满足。干个体也要干出点样子来,她暗暗想。1993年徐桂英用自己劳动挣来的钱办了一个小饭店。由于她经营尽心、服务周到,小店的生意很快红火起来。经济上是富裕了,可徐桂英心里又感到像缺了点什么:不少和自己同样下岗的姐妹还在为生计发愁,怎么帮她们一把呢?
机会终于来了。1995年长春市绿园区就业局为落实再就业工程要办一个基地,基地以酒店为依托,承担再就业任务。酒店公开招聘经理,择优录取。徐桂英决定把自己开的小饭店转让出去,到就业基地去干一番事业。当时亲朋好友再三劝说:“一样干酒店,干别人的怎么比得上干自己的,那不是费力不讨好吗!”但她有一股“憨”劲,看准了的坚决干,结果被聘为绿园区就业局娇叶大酒店经理。
在“娇叶”看不到俊俏小姐,前台服务员都是三四十岁的下岗大姐。绿园区第三食品厂职工单维萍,自己带一个孩子,下岗后找到了“娇叶”。小徐把她接纳下来,安排做面食。除免费吃住外,每月还有300元工资。自从到“娇叶”后,小单脸上的愁云一扫而光。
“娇叶”还对下岗职工进行技能培训,只要是长春市下岗职工来学艺,从未收过培训费。开业一年多来,先后有100多人一无所长来到店里,学到一技之长后被长春市各大饭店招用。人们亲切地把这里称为“下岗职工之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