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7月22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试飞英雄——邹延龄
新华社记者孙茂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彭东海本报记者郭嘉
1993年6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来到秦巴山区考察。在陕西飞机制造公司飞机组装厂房里,江泽民主席听说眼前这架乳白色运八C型飞机是我国自行设计生产的,非常高兴。公司总经理介绍说:“这种飞机是我们中国自己的试飞员飞出来的,目前已装备到陆海空三军部队,还出口到国外。”
“哪里的试飞员飞的?”江泽民问。
“空军的。首席试飞员叫邹延龄。”
江泽民点头称赞:“好,发展国防和航空工业就是要靠我们自己的力量。”
江泽民主席的亲切勉励,使陕飞公司员工深受鼓舞,令邹延龄和他的战友倍感光荣。
邹延龄,一个视试飞事业重于生命的人,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中国空军试飞员。
邹延龄说:“中国人制造的飞机,要靠我们自己来飞。外国人
敢飞的,我们敢飞;外国人不愿飞,我们同样要飞。”
10年前的一个冬夜。空军驻中南某城市航空兵某师师长办公室里,师长滕兴彪正在跟师技术检查主任邹延龄谈话:“你真的想好了,要去陕西飞机制造公司的试飞大队当试飞员?”
“想好了,师长。当国产飞机试飞员是我早有的心愿,我飞了近20年,飞过8种机型,没有一种是国产运输机。听说运八是国产运输机中最大的,搞几年了,由于试飞力量不足,影响飞机交付使用,我想去试一试。”
“试飞有风险,你有思想准备吗?”师长关切地问。“这我想过了。我自信能当个好试飞员。”
就这样,邹延龄来到了陕飞公司,开始了他的试飞生涯。
凝聚着共和国几代运输机研制人员心血和汗水的运八C型飞机是一种气密型飞机,是目前国产大型运输机,它与几年前在海湾战争中大显身手的美国C—130“大力神”运输机属同一量级。然而,要让运八飞机尽快装备部队,尽快打入国际市场,必须按照中国民航有关标准进行一系列高难风险科目的试飞,拿到中国民航总局颁发的合格证。
“失速性能试飞”是航空界公认的一级风险试飞科目。公司只好雇请国外某航空公司试飞员带领邹延龄试飞。这位试飞员有5万多小时的试飞生涯,算是王牌试飞员,几个起落下来,很快飞完了“小吨位失速”。可当工厂要求那位国外试飞员继续试飞“大吨位失速”和“全载重失速性能”时,这位世界运输机试飞权威拒绝了。他以中方不具备试飞这一风险科目的条件为由,揣着厂方付给他和机组的巨额技术咨询费和合同风险金回国了。
临走前,那位试飞员善意地对邹延龄说,我的两个飞行同伴就是飞这种科目见上帝的。作为试飞员,在没有把握的时候,要坚决拒绝!
然而,邹延龄不能拒绝。他知道,共和国的航空工业急需发展,国防现代化更需要大型运输机。
“中国人制造的飞机,要靠我们自己来飞。外国人敢飞的,我们敢飞;外国人不愿飞,我们同样要飞。”在军地双方联席会议上,邹延龄主动请缨。
“大吨位失速”试飞确有风险,如果在空中稍有失误,飞机就会像秤砣一样往下栽。
此时此刻,大家的心情难以平静,不少同志包括设计人员都不止一次地问邹延龄:“老邹,有没有把握?”
邹延龄说:“有六成的把握吧,有这个把握就可以干了!”
那些日子里,邹延龄来到飞机设计部门与专家一起分析失速机理,从国外同类飞机失速试飞的录像中仔细辨别每一次失速的细小区别,把各种可能发生的险情都想到了。
1990年11月26日,秦岭脚下的某机场起飞线上,消防车、救护车和装载应急抢险队员的卡车一字排开,人们目送邹延龄机组登上飞机。
6000米高空上,邹延龄操纵着全重61吨的运八C型机,顺利做完了巡航状态和起飞状态的失速试飞,接着进入难度最大的着陆状态失速试飞。飞机放下起落架,襟翼增大至35度。邹延龄提醒机组:飞机开始减速。
300、250、200公里……当时速减至170公里时,飞机出现飘摆、抖动。邹延龄清楚,这是飞机失速的前兆,此时可恢复正常状态返航。但邹延龄很快意识到,飞机仍有减速的余地。他镇定自若,命令机组:“各号位注意,密切协同,有突破的可能!”
飞机速度在剧烈的抖动中一公里一公里地减少,而危险却在一分一分增大!
当时速指针指向159公里,飞机进入极限失速状态。此刻,机头急剧下沉,飞机向左滚转,急速呈自由状态向下坠落。如果在12秒钟内不能改出,后果不堪设想。邹延龄屏住呼吸,急速蹬舵、压杆,将正在下坠的飞机迅速改平,加大油门,飞机重新跃入蓝天。为获得更加可靠的数据,邹延龄和机组及机上科研人员一起又将空中失速动作连续了21次。
“大吨位失速”试飞成功了。邹延龄把国外试飞员在同类飞机上试飞的每小时172公里的“失速特性”,减小到每小时159公里!这非同寻常的13公里,不仅表明中国的运八飞机有着比国外同类飞机优越的性能,而且填补了国产运输机试飞史上的空白!
飞机落地了,众人悬着的心也跟着落了下来。年逾七旬的运八C型飞机总设计师徐培林一把抱住邹延龄,喜泪横流!公司随即将这一喜讯电告千里之外的航空工业部。航空工业部驰电赞扬延龄机组以超人的胆量和技艺,飞出了运八飞机失速特性的极限,飞出了中国军人的志气!
邹延龄说:试飞不是傻飞,敢干不能蛮干,探险就得冒险,
冒险必须掌握高科技。
运八飞机由数万个零部件组成,需进行数百次性能试飞,这要求试飞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功底和高超的飞行技术,才能拿到数以万计的科研数据。
邹延龄常说:“试飞不是傻飞,敢干不能蛮干,探险就得冒险。一个合格的试飞员,既要有对国家巨额财产高度负责的态度,还要有勇于向高科技未知领域挑战的精神。”为此,他把学习作为一种必需、一种追求、一种境界,以惊人的毅力,刻苦学习高科技知识,努力掌握高科技知识。
邹延龄虚心好学的精神,曾感动了当初来华的那位国外王牌试飞员。这位试飞员一拉驾驶杆,一蹬舵,能准确报出有多少公斤的力,与仪器测量几乎一致。邹延龄十分注意体会他的操作要领。为了弄清试飞中的一个“荷兰滚”动作,他特意请那位试飞员吃饭,亲自下厨为他做了几道好菜。对方被他的好学精神所感动,认真向他传授了“荷兰滚”的技术要领。事隔几年,那位国外试飞员再次来华时,邹延龄告诉他:“你原来在华飞过的科目,我又重新飞了一遍,结果进一步修正了你所作的5个结论中的3个。”“邹先生,你很了不起,我愿意与你这样的强手交朋友!”对方竖起大拇指说。
陕飞公司的同志至今还记得,试飞盘旋失速这一风险科目时,机组在外地,试飞站和设计所的科研人员离邹延龄的住处较远。一天,已是凌晨两点了,邹延龄绕过很长一段围墙来到设计人员的住地,敲开了飞机设计所副所长欧阳绍修和试飞站站长白松柏的房门,说:“明天就要试飞了,你们算出的飞机向右盘旋失速时,坡度向右继续增加的结论正好与我论证的相反。”邹延龄把自己琢磨多时的演算过程告诉了欧阳绍修和白松柏,两位科研人员对他的论证既折服又感动。试飞结果,与邹延龄论证的完全相同。
运八航测机试飞时,邹延龄敏锐地发现,这种航测机驾驶的布局不合理,有的部件不符合未来空战的要求。于是,他找到有关设计部门领导,说:“这是我们国家生产的第一架航测机,我们要尽其所能,将它改进得更合理些、完善些。”
在他的参与下,科研人员努力攻关,航测机驾驶舱的布局操作起来得心应手了。而最使邹延龄满意的是航测机应急地平仪的改进,它能使飞机在空中发生故障而没有任何电源充电的情况下,保证持续飞行13分钟!“13分钟,这是一架飞机在未来空战中的生存能力啊!”邹延龄兴奋地说。
1993年3月,由邹延龄试飞的这架航测机圆满完成了国家和军队交给的重大航测任务,35条航线都是一次进入成功,航摄验收合格,飞出了国产航测机的性能,从此结束了没有国产航测机的历史。
邹延龄和战友们就这样不断攀登高科技,飞出了运八C型飞机的许多极限,改写了5项原设计指标和试飞纪录,创造了运八飞机试飞史上的16个第一。
邹延龄说:“我是军人,运八需要我,我也离不开运八,我要
把运八新型机送上蓝天。”
作为军用运输机的试飞员,邹延龄深深懂得,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发展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要尽快缩小这个差距,为国防现代化锻造强劲的翅膀!
“发动机空中停车再启动”是风险科目中的险中之险。要求飞机升空后在规定的不同状态下,人为地关闭一台发动机,等到3分钟后,再重新启动。这是一级风险科目,航空界称这一科目为“飞行禁区”,在国内运输机试飞史上无人涉足。
邹延龄决定向这一风险科目挑战。然而,正当邹延龄和战友们抓紧做试飞准备的时候,兄弟单位在某型飞机试飞这一科目时,不幸机毁人亡。领航员刘兴的妻子王杰就在这个飞机制造公司工作,她听到自己的丈夫也要飞同样的科目,立马打电话叮嘱刘兴:“你飞了大半辈子没有出事,咱们现在啥也不图了,就图个平安,我求你了……”
在场的邹延龄接过刘兴的电话,说:“小王,你放心,试飞前我们认真做好了准备,不会出事的,……我先飞,小刘后飞好吧!”
放下电话,邹延龄笑着问刘兴:“你敢不敢飞?”
“你敢飞我就敢飞,不就是陪你再走一趟死亡线吗?”这位东北汉子坚定而风趣地说。
1993年9月12日,邹延龄与机组梅立生、刘兴、王景海、李惠权四人组成的“蓝天探险队”,毅然向这片吉凶莫测的航线飞去!
机场上所有的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北京、上海、西安、株洲等地的50多名专家来到现场,焦虑地观看这一决定运八C型飞机前途和命运的试飞。
13时48分,伴随着一颗绿色信号弹在空中划出的一道灿烂光弧,邹延龄驾机升空了。当飞机升到4000米高空时,邹延龄命令:顺桨(即关闭发动机)!机械师李惠权扳动顺桨手柄。顿时,机舱外发出“哗”的一声,右侧的4号发动机转速瞬间为“0”,飞机以3台发动机继续飞行。
按规定,发动机必须停车3分钟,待充分冷却后才能重新启动。若启动不起来,右侧4号停车的发动机会产生2000公斤至6000公斤的负拉力,造成“风车”状态,使飞机像拧麻花一样栽下去,造成灾难性后果。难熬的3分钟啊,如同3年般漫长!随着邹延龄一声“启动”的命令,机组4名成员十几秒钟内完成了21个动作,只听舱外传来“轰”的一声响,启动成功!
运八C型机的后舱门原是三扇内开式大门,改成大卡车可以直接开进开出的两扇货桥式大门后,对飞机的空投空降能力产生了不利影响。
“能不能降低飞机空投空降时速度,最大限度地减少因高速强气流对伞兵的伤害?”经过深思熟虑,邹延龄把这个设想告诉飞机设计人员时,得到的回答是:“试试看。”很显然,谁也不能担保修改设计后不会出事。邹延龄说:“试飞、试飞,不试咋行?”为了伞兵作战胜利,冒点险也值!经过努力,他们终于飞出了小于300公里时速的最佳空投速度和平衡性能,把伞兵集结时间缩短了1/4。
紧接着是进行空投物资试飞。邹延龄向机长梅立生提出:“将设计的空投高度继续降低。”
“这个想法太大胆了。你有把握吗?”科研人员表示担心。
邹延龄回答:“我在一则资料上见过国外一种先进运输机,超低空空投时距地面只有几十米。我想我们的运输机性能不会比它差。俗话说,‘要知道,经一遭’,等着看我的!”
8月的中原机场,烈日当空。远远望去,跑道尽头暑气蒸腾。随着引擎的轰鸣声,邹延龄操纵飞机开始下降高度,很快便以时速290公里,高度50米,对准空降场。“打开后舱门!”随着邹延龄的口令,人们看到,抵达空投点上空的飞机尾部伸出一块倾斜的铁舌,将500公斤的沙袋成功地空投到地面。接着,指挥车、卡车、大炮……好似“母鸡下蛋”一样落在空降点,无一损伤!
飞机安全降落后,在机场目睹了这次试飞全过程的一位领导欣喜地拍着邹延龄的肩膀:“老邹,你了不起!这么低的高度能一次成功,你用胆魄和智慧,为我们的战车和大炮插上了翅膀!”
邹延龄出名了,国内外的一些试飞协会和航空公司“瞄”上了他,并许以丰厚待遇争着“抢”他。可邹延龄有自己的追求和目标。他告诉记者,运八“家族”即将增添新成员,运八需要他,他不会离开运八,他要亲手把运八新型机送上蓝天。
邹延龄,新时期的试飞英雄,祖国和人民期待着你再铸辉煌!(附图片)
压题照片:邹延龄和他的战友们从这里飞上蓝天。左上图为邹延龄。 王维忠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千古犹传不朽歌
——李鹏总理参观息烽集中营旧址革命纪念馆
新华社记者张宿堂
离贵州省省会贵阳市60多公里的息烽县城南,有一处四面环山名为阳朗坝的小平坝。半个多世纪前,1000多名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曾经在这里被秘密关押,他们中的数百人更被折磨致死。这里就是被国民党反动政府称之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息烽行辕”的“息烽集中营”。
1988年,国务院将息烽集中营旧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年,贵州省、贵阳市和息烽县又投资400多万元加以修复,现在这里已经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今年5月28日,旧址正式对外开放,以醒示后人,不忘英烈们为民族解放的正义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精神。
7月18日下午,正在贵州考察工作的李鹏总理来到这里参观。
在新建的纪念馆里,李鹏首先观看了名为《不熄的烽火》电视专题片及图片展览。专题片和展览,以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记叙了曾经被关押在这里的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
通过著名小说《红岩》的描述,一批优秀的中共领导人不屈不挠的狱中斗争史广为传颂。而小说中的原型则正是在息烽被关押的曾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的罗世文、曾任中共川东特委军委委员的车耀先、曾任中共川东特委宣传部长的许晓轩。正是以他们为核心的“中共狱中秘密支部”,成为领导狱中斗争的中坚。
顺着重新铺砌的石板路,李鹏总理走进了集中营旧址。他一边逐一观看一个个牢房,一边仔细倾听讲解员的解说。
1938年11月,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展开和南京的失守,“南京新监”被转移到息烽。从此,这里成为国民党军统局设立的3所秘密监狱(望龙门监狱、白公馆监狱、息烽集中营)中规模最大、管理最严、等级最高的一所监狱。由于息烽关押的都是职务最高的共产党人,因而与另外两所监狱被称为“小学”、“中学”相对应,被称之为“大学”。这所监狱下设“忠、孝、仁、爱、信、义、和、平”8个监号。从1938年这座人间魔窟正式启用到1946年7月撤销,这里先后关押了中共党员、爱国人士、进步青年等各类人员1220余人,被杀害和折磨致死600余人,下落不明400余人。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也曾在这里的玄天洞被关押了7年多。
触景生情。在关押罗世文、车耀先、许晓轩等人的“忠斋”,李鹏目睹眼前的一切,情不自禁地回忆起往事:“抗战初期,在成都西御街我的家和不远的东御街的‘努力餐厅’,都是党组织的联络点,罗世文、车耀先他们经常来开会。我那时不到10岁,但还记得住他们。他们在监狱中那样坚强,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
(下转第四版)
在“爱斋”监房前,刻在一棵百年古树上的“先忧后乐”4个字吸引了李鹏的注意。这是《红岩》中许云峰的原型许晓轩留下的。苍劲有力的4个大字虽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却仍然清晰可辨,真实地记录着共产党人大无畏的气概和巧妙地与敌斗争的经历。
走过一处处监牢,李鹏总理神情凝重。那低矮的房屋,沉重的镣铐,狭小的囚笼,成为国民党特务残酷迫害共产党人的历史见证。张露萍、冯传庆、张蔚林等快活岭七烈士就是在这里被敌人残忍杀害的。而在集中营的后山边,一个名为“猫洞”的溶洞更是记录了国民党特务的疯狂和惨无人性。
沿着台阶,弯着腰才能走进阴森清冷的猫洞。当年这里既是集中营的审讯室,又是行刑处。据幸存下来的人回忆,当时在这里,特务们实施的毒刑除镣铐毒棒外,还有灌辣椒水、钻刺指甲、上电刑、开水烫、烙铁烙……一切残忍的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解放后,人民政府挖掘被国民党特务封死的猫洞,发现了无数牺牲烈士的遗骨。至今人们无法统计,在这个深不可测的溶洞里,有多少革命先烈被杀害。
这一切,让所有参观者十分愤慨。李鹏对大家说,面对这么多残忍的手段,息烽的英烈们始终坚贞不屈。
在小说《红岩》中,“疯老头”华子良和“小萝卜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华子良的原型是建国后担任过中共贵阳市委副书记的韩子栋,而“小萝卜头”宋振中这个狱中党组织的小小交通员则在10岁时被杀害,成为中华民族千百万烈士中最年幼的一个。在“小萝卜头”被关押的“义斋”监牢里,人们仿佛可以看到他那瘦小而机灵的身影。
参观结束了。李鹏总理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对大家说,在为民族解放的斗争中,我们的很多先烈都牺牲了,我们要记住他们,要继承他们的遗志,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工作。
他向当地的领导同志说,这个旧址要保护好、管理好,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将那些毁坏的房子重新修建起来。要让青少年来这里参观,让我们的下一代了解他们的前辈那种不向任何困难低头的精神、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树立爱国主义、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
“萧萧易水有荆轲,千古犹传不朽歌,此日暂抛儿女态,莫将岁月再蹉跎。”这是半个多世纪前,抗日爱国将领、中共党员黄显声将军在息烽被关押时写下的诗句。它表达了中华儿女一往无前的气概,展示了共产党员无私无畏的胸襟。
参观后,李鹏总理感慨万千,提笔写下了12个字:息烽英烈,激励人民勇往直前。


第1版(要闻)
专栏:

  狂欢潮涌那达慕
本报记者刘工践胡果刘亮明
巨大的牛皮鼓擂起来,擂得金驼奋蹄、骏马飞奔;
粗豪的喉咙喊起来,喊得心潮逐浪、热血沸腾。
7月21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50周年庆祝活动再掀高潮——那达慕盛会在内蒙古赛马场隆重举行。
来自草原各地的两万多名各族儿女汇聚这里,载歌载舞,欢声雷动,以各自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狂喜与激动,欢庆全区人民50年团结奋斗的辉煌成就。
中央代表团团长邹家华,副团长布赫、罗干、万国权、王克及代表团全体成员也来到那达慕盛会现场,与草原人民共庆佳节,同享喜悦。
8时30分,开幕式在激越的音乐声中拉开序幕。
托举着那达慕会徽模型和“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标语牌的方队喊着高亢的口号走在前面,手持红黄白绿蓝五色三角彩旗的200名骑士,威武地紧随其后,揽辔缓行,通过主席台。
12个盟市代表队相继入场。来自自治区最西部的阿拉善盟代表队的彩车,是一峰高大的骆驼背负卫星发射装置。它生动地告诉人们:今天,那里不仅是闻名遐迩的驼乡,而且是我国重要的火箭发射基地。由蒙古、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族四名女青年护卫的旗帜导引下的另一方队中,迎风翻飞的刀旗、披红挂花的驯鹿和跤手们震天的呼喝,把来自自治区东部呼伦贝尔人的信念表达得淋漓尽致: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仅能创造灿烂的历史,也会创造辉煌的未来。载着钢铁厂、重型机械等模型的彩车充分展示了作为自治区和国家钢铁工业重镇包头的宏伟气魄。伊克昭盟代表队方队,由仿古战车导引,最新的飞机模型彩车紧随,显示出鄂尔多斯高原各族人民继往开来、冲向世界的豪迈气概……
鼓声咚咚,马蹄踏踏。一队骏马从赛场上旋风一般疾驰而过。
那达慕表演赛正式开始。内蒙古马术队惊心动魄的马术表演,把盛会再次推向高潮:单人单马、双人单马、双人双马、多人多马、驰马拾花篮等表演,异彩纷呈,令人叹为观止。一时间,鼓声、号声、欢呼声、赞叹声掠过赛场,冲向蓝天。
人们还没有从马术表演的激动中平静下来,那达慕的四项传统比赛,博克(蒙古式摔跤)、赛马、赛驼、射箭一起展开。刹那间,赛场内蹄声如急鼓,欢呼如潮涌。1000多名各怀绝技的运动员在各自的赛场上展开激烈的争夺,令人目不暇接。
“勇敢地摔起来吧,我心中的英雄。猛如雄狮,疾如苍鹰……”在一位德高望重的蒙古族长者响亮的祝词声中,百余名来自大草原魁梧矫健的跤手跳着鹰步冲上赛场。近一小时的拼搏过后,奖牌各归其主。雄壮的战歌声中,前八名的选手大步走上领奖台。
中央代表团团长邹家华、自治区党委书记刘明祖走上前,分别为优胜者颁奖。“摔得好,很好。”当把系着红绸的奖品白驼的缰绳递给来自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冠军高纳时,邹家华团长连声赞赏。台上台下一片欢呼和掌声,表达了人们对草原英雄的钦佩和崇敬。
大会组织者告诉记者,那达慕,蒙古语是娱乐的意思。它是蒙古人民传统的群众性集会,也是一年一度庆丰收、庆胜利的盛大节日。今天,随着时代发展和草原各项事业的繁荣,那达慕又增添了崭新的内容,成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极好形式,也是广交朋友、扩大开放的“金纽带”。今天的那达慕盛会更是不同寻常,因为参加盛会的各盟市代表和运动健儿,抒发的是50年团结奋斗的豪情,挥洒的是对自治区50年所取得的辉煌业绩的喜悦。(附图片)
右上:在那达慕大会上,内蒙古青年为人们表演精彩的马术。
右:剽悍、威猛的摔跤手气宇轩昂。本报记者陶源明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壮哉,蓝天骄子!
本报评论员
邹延龄的事迹展示了一个鲜为人知的世界:为了使我国研制的新型飞机具有最安全、最可靠、最优良的性能,试飞员们需要冒着生命的危险来进行科学试飞。邹延龄所从事的是特殊的事业,也正是因为这种特殊,邹延龄的精神境界就显得特别崇高,特别震撼人心。这就是为了我国的国防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勇于拼搏,不怕牺牲,无私奉献。邹延龄们付出的不仅是辛勤和汗水,而是必不可少的冒险的代价。面对这样的英雄,不能不肃然起敬。
我们的社会总有一些急难险重的工作岗位,但是,像试飞员这样,风险如此之大的职业是罕见的。我们常说,艰苦甚至是危险的工作总要有人去做。话虽好说,真正面对现实时不能不是严峻的考验。邹延龄从事试飞工作10年,先后七次正确处置空中重大险情,创造了国产运八试飞史上的16个第一。在这辉煌的业绩背后,我们看到是惊心动魄的拼搏:每次试飞,每挑战一个险情,每创造一项纪录,需要怎样的意志和胆量!英雄岂止在疆场。没有一种为国家、为民族、为事业奉献牺牲的精神,这样的拼搏是不能想象的。在报道中,我们几乎找不到邹延龄谈生论死的豪言壮语,他只是说:“我是军人,运八需要我,我也离不开运八,我要把运八新型机送上蓝天。”但我们仍可以看到,一位共产党员、一位革命军人,是怎样把自己的生命无怨无悔、无私无畏地融会于广阔蓝天和壮美事业中去。
面对邹延龄,很自然地想到千千万万在急难险重工作岗位上的同志。我们的国家在各方面能够取得巨大建设成就,是无数人艰苦奋斗干出来的,而像邹延龄这样在特殊岗位上工作的同志更是功不可没。邹延龄同志的事业对我们最重要的启示,就是无论干什么工作,都需要一种奋发向上、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一种压倒一切,向困难挑战、向极限冲刺的英雄气概;一种不讲索取、只求贡献的高尚情怀。
“站着是根柱,躺着是根梁。”这话说得好。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自立自强,就需要这样的志气、骨气和豪气。壮哉,邹延龄!我们应该从邹延龄身上汲取奋发进取的巨大力量。


第1版(要闻)
专栏:讲文明树新风④

  共建文明家园
——天津建设社区环境纪实
新华社记者刘庆禄张建新
时逢暑期,天津城的街头多了一道风景:星星火炬旗帜下,少先队员们清扫绿地,擦洗护栏……和这道风景一样动人的,是天津百万少年儿童参加“暑期文明大行动”提出的口号:“弯弯腰,用双手托起一个美丽的环境。”
置身于这座被誉为渤海明珠的都市,一个个清新有序的小区,一座座干净整洁的楼院,让人感到处处荡漾着文明的新风。
近年来,天津市充分发挥街道、居委会组织的作用,大力整顿社区环境和秩序,开展了以绿、亮、净、美、优为目标的创建文明家庭、文明楼院、文明小区、文明街道活动;以道德风尚好、环境卫生好、社会秩序好、服务质量好为内容的创建文明城区、文明街道、文明居委会的竞赛达标活动;在居民中开展“住小区、爱小区、建小区、管小区”活动。去年以来,天津市在广泛推广和平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社区管理,加大了对居民小区环境建设的资金投入。整顿社区环境和秩序成为广大群众自觉参与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红桥区在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了文明示范活动,游园的时候孩子们都多带一个塑料袋,专门捡些果皮纸屑带出公园。据统计,在天津市青少年中广泛开展的争做文明先锋活动,涌现出了10多万支护绿队、交通安全队、文明示范宣传队。
在劝业场恒和西里,一天,从一幢临街楼房六楼的窗口扔出了一个废纸包,正从这里经过的石大娘见了,把它捡起来,爬到楼上找到了这家人。虽然石大娘是一位普通退休老人,但她义务承担了社区卫生员的职责。如今,有数万名退休职工和石大娘一样,主动担任了楼长、卫生员、安全员等职务。这些被居民们亲切地称为“八品官”的老人,成为整顿社区环境和秩序的主力。
1988年金仰山大爷退休后,多次拒绝几个单位的高薪聘请,操起了一份受累不拿钱的营生——清扫所住简易楼楼道。每天清晨,金大爷扫楼道,擦楼梯,刷护栏,从一楼到五楼,每天乐此不疲。几年来,他用坏的笤帚就有40多把、拖布30多个。
自从金大爷当了楼里的义务“卫生官”,众邻里成为受益者。楼道的变化使居民们感到,整顿小区秩序净化了环境,方便了生活,是让群众得实惠的大好事。终于有一天,大家拿起了工具,他们说:“楼道是大家的,每个人都有义务打扫,不能只让金大爷一个人干。”
连续三年,天津市在各个居民小区广泛展开了一场“楼道革命”。从让自家门净起来,到人人动手建设美丽的家园,“楼道革命”不仅美化了环境,也净化了人们的心灵。以前,每逢居委会干部动员清整楼道,打扫卫生,都有人不理解,个别人甚至故意把楼道弄脏。而现在,居民们都把保持楼道和小区清洁当做自己家的事。
“让楼道灯亮起来,把居民心连起来”,写在天津河西街道宣传栏上的这条标语已不是空洞的口号。以前,天津市10万多个居民住宅楼中,楼道公用照明设备能够正常使用的仅有30%,大多数楼道到了夜晚黑灯瞎火,居民出入十分不便。4月初,河西区开展了“让楼道灯亮起来”活动。他们本着“街道补一点,居民掏一点”的原则,筹集资金,为居民楼道安装即时节能灯。不到一个月时间,全区15400多个居民住宅楼,95%的楼道公用灯夜晚亮了起来。
“富而思文,富而思乐”。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对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自1986年以来,天津市的各个街道、居委会开始有计划地组织多种形式的社区文化活动,推动广大居民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万辛庄街胡向阳老人和他的妻子,是一对出名的文艺老人。他们积极参加社区家庭曲艺大赛,自编自演的节目说的都是邻里之间发生的故事,打动了左邻右舍。如今,社区里好人好事层出不穷,邻里互助蔚然成风,成为社区文艺节目编不完、唱不够的素材。
(据新华社天津7月21日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