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7月21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

会议展览中心——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举行地(水粉)黄安仁


第12版(副刊)
专栏:八一颂

  生命之乐章
管桦
今年7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身着九七式军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雄壮豪迈的乐曲声中,进入了香港。这支军歌,抗日战争时原名《八路军进行曲》。每当我耳边响起这震彻大地的歌声时,眼前便浮现出这支军歌的作者郑律成的身影。
1940年我参加革命,在冀东著名的盘山找到了八路军部队。我无限惊奇地看见战士们扛着枪,列着方阵,在远处传来的隆隆炮声中,粗犷豪迈地唱着:“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深秋的太阳,越过山谷的上空,落进那些被它的光辉渲染成绚烂色彩的浓云里去。在身穿瓦灰色军装的战士们背后,苍黑中,横曳着鲜红的柿子和紫红色霜叶。一片浅蓝色的雾,从那山谷同歌声一起升到天空,“听我们的歌声多么嘹亮……”这呼唤着解放奴隶命运的无限生命之旋律,以其狂飙一般的勇气和无畏的战斗精神,充满了那个战火纷飞的无边无限的世界,充满每一个战士的心。
但是我同这军歌的曲作者郑律成第一次见面,却是在飞旋着风雪的朝鲜战场上。那是一次偶然的相遇,我惊喜地停下脚步,见他穿一身黄绿色棉军装,像老八路那样习惯地缠着人字形裹腿,浑身紧衬利落。他神态矜持,沉稳,而又潇洒。红润的脸,显得异常年轻,略微窄细的眼睛,闪射出明亮的单纯的光芒。我们带着寻问的笑容,互相打量着对方。我说:“我在抗日战争的炮火中唱你的歌曲,今天在抗美援朝的炮火中认识了你。”
他稍微偏着一点头,同时笑眯着眼睛,摊开两臂,用他发音很不准确的汉语,在轰响的敌机声和远处传来的炮声中,似乎是有点骄傲地说:“因为我们是在炮火中前进嘛!”我们匆匆交谈几句,便各自出发了。
当我们在天津中央音乐学院见面的时候,他已经没有初次相遇时的矜持和沉稳,却显出了如火的热情,像久别重逢的老友一样,亲热地用一只手臂抱着我的肩头,在院子里来回走着,滔滔不绝地谈他的创作计划。他那对生活充满激情的洪流,把我卷向无边的喜悦和兴奋之中了。我们很快成为合作的朋友。
搬到北京以后,在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们蹬着自行车,到西郊去打猎,复兴门外的林荫大道上落满宽大的杨树叶,在秋风中飘卷。我俩真似在翻滚的绿云上飞驰。头上是交错缠接的枝条,好像要挣脱天空一般摇动着。旷野上的冬麦,呈现出鲜明的绿色,被秋霜染成黄色和紫色的丛林,在远处同那雾气混合在一起,变得朦胧了。从那茫茫地平线暗蓝色的边缘,直到苍穹的绝顶,到处散布着如花的草木。排成人字形的雁群,在没有云彩的深蓝色天空,唱着嘹亮醉人的歌。我说了一句:“多么迷人的秋色呀!”郑律成一边紧蹬着自行车一边大声说:“大自然,也充满生命的旋律!”接着又冒了一句:“这就是祖国嘛!”他眉飞色舞天真快活的样子,使我感到大自然给这位作曲家注满了生命的色彩和芬芳。
丰台的几处沙丘和丛林就是我们的猎场。已经有一些假日休息的工人在打猎了。他们亲热地同郑律成说笑,叫他“老郑”。看得出他们常在这一带打猎而且已成为朋友。中午我俩同几位工人聚在一起野餐。下午工人们便回城里去了。当黄昏像黎明一样沉浸在晚霞的红光里时,我提议回城。郑律成却带着对生活永不衰退的热情,领我来到一处荒僻的地方。我几乎大声欢呼起来,眼前一片明净的湖水,好像有一个淘气的小孩子,偷来一块不大的深蓝色天空,上面染着紫红色晚霞,藏在摇曳着白色芦花的苇丛里。因为孩子轻轻无声的偷取,这块染着晚霞的天空,还静静地伏卧着几只野鸭。我俩像小孩子一样,悄悄地坐在湖边,观赏那水上静卧的野鸭,直到清澈的湖水里出现了星星的倒影,我们已经同这美妙神奇的大自然融合在一起了。忽然他在我耳边低声说:“你可以把它写成童话,我已经有了旋律。”
我没有完成这篇童话。但是我们合作为孩子们写了《绿色的祖国》、《黄莺》、《和平鸽》等许多儿童歌曲。他总是被烈焰般的憧憬所激动,他时而奔赴东北,在漫天大雪的兴安岭森林,同伐木工人一起生活,创作了《采伐歌》、《兴安岭上雪花飘》;时而到碧波滔滔的大海,同渔民一起撒网打鱼,写出了《东海渔夫》等歌曲。他还到舰艇上同海军战士一起生活,在帆影下的风涛中,写出雄壮豪放的《强大的舰队在海上行进》、《炮艇大队出动了》等歌曲。
郑律成从青年时代就为了从侵略者的奴役下解放人民而战斗,历史时代造就了革命战士郑律成。当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雄壮的乐曲声中“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进驻香港时,使我想到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年代,想到一百多年来,祖国的一切忧患,一切压迫和耻辱,都被无数前仆后继的爱国者、革命志士的汗水和鲜血所洗刷。于是我说:“世界上唯有解放奴隶命运的斗争,才是伟大的斗争。”不朽的英雄行列里,一个杰出革命音乐家郑律成的身影,总是浮现在我的眼前。 (作者单位:中国作家协会)


第12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猫失态”的警示
肖荻
一只猫,饱了睡醒了吃,忽一日被一只老鼠捋须逗闹,竟翻个身子再睡。另一只猫,当主人把它从酣睡中叫醒放到一只硕鼠面前,竟吓得昏死过去——这是发生在天津大沽路、闽侯路的社会新闻。发生在哈尔滨“东北虎林园”里的小牛犊斗败大老虎的事实,同样是令人不可思议!
人从蜜蜂看到勤劳,从猿猴看到机智,从豺狼看到狡黠,这都是动物的本性、本色使然。然而,如今一些动物公然发生了违逆其本性的变态,这不得不让人在脑子里打上问号了。
答案似乎是很简单的:上述两只猫及其“学生”东北虎的“失职”,归根结蒂是由于饲养者的娇生惯养,以致软化了,驯化了,退化了。但警示却是复杂的:人不仅在退化宠物,在某些方面也在退化自己,而且是在“快快乐乐”地进行这种退化!
关于一些“小皇帝”由于养尊处优,以至于与日本、俄国的小朋友在野营竞赛中面对艰险逊人一筹的故事一再发生,发人深省。然而仅仅是小孩子们有此尴尬吗?据报载,一国有大型照相机企业,政府先后投入数千万资金,事事给予撑腰,曾经连销售都强使商业单位收购,销售人员不仅实报实销且给提成,每到一地吃喝玩乐,节假休息,优哉游哉,结果,在市场竞争中该企业产品积压如山,企业亏损累累。如此种种,和那见鼠发抖或昏厥的猫,斗牛一败涂地的虎又有何异?
然而,就在上述那个国有大型照相机企业亏损大户的邻近,一个县办摄影器材厂,在国家未投一分钱的情况下,加强市场调研,苦钻新产品,销售人员没有差旅费和工资,只是销货后才能提成,任务未完成谁也不敢休息,就这样,产品连续4年得到国内贸易部门“最畅销国产商品金桥奖”,年销售收入达2400万元,人均创利润1万多元。在反腐败斗争中,人们更记得泰安市检察官公丕汉,顶住大贪官胡建学的威逼利诱,经过苦战终于把群顽拉下马。他认定一条:猫就是要抓老鼠!
世间物竞天择的规律就是这么冷酷: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古与今,中与外,人与兽竟是一模一样!


第12版(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风雨沧桑诗写成
迟林秋
读过徐放的诗集《风雨沧桑集》,油然而生一种深沉、广阔、真挚的审美感受。抗日战争的烽烟,解放战争的疾风暴雨,共和国诞生的欢愉,铁窗囹圄的喟叹,蒙冤负屈漫漫长夜时对信仰的忠贞不渝,改革开放后神州大地的满园春色……六十年来的家国大事,在这本诗中都有深刻的抒写。从白山黑水到嘉陵江边,从多雾的重庆到宝塔山下的延安,从西风残照下的乾陵到海风吹、海浪涌的蛇口,从屈原故里到秋瑾墓旁,祖国的山山水水,处处都留下诗人吟咏的篇章。从穷兵黩武、焚书坑儒的嬴政到大杀功臣的朱元璋,从冤死风波亭的岳飞到高举反袁称帝旗帜的蔡锷,从兴一代诗风的陈子昂到景山古槐自缢的朱由检,从抱琵琶出北塞的王昭君到沦落风尘的真娘,上下几千年,众多历史人物,诗人都予以贬斥或赞扬。这是本充溢着历史沧桑感的史论。
它响彻着时代的黄钟大吕,高扬着时代的主旋律。它关心民生的疾苦,为祖国母亲身上的一些毒瘤痼疾而揪心痛哭,它为忠臣节士沉冤莫白而流涕嘘唏。诗人的心同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同苍生黎民一道呼吸。
全书闪烁着理想的光辉。诗人遭受批判、反省、蒙冤坐牢、流放改造种种打击近三十年,但对自己选择的信仰,却依然不动摇。“任天天被侮辱唾骂,轮番批斗,/任天天被鞭箠棍打,跪倒爬起,/我也丝毫不能消磨志气,/任谁加给我一千个,一万个十恶不赦的罪名/我也不能把我的——理想背弃!”这是一种多么尊贵而高尚的情操。这是时下那些鸡肠狗肚失恋哀叹的诗作所不能比拟的。这种冰操雪节,也不是那些把人生赌一回的人所能理解的。
嫉恶如仇,对暴君恶政的由衷憎恨,犹如一根红线,贯穿全本诗集。诗人经过山海关,“远望姜女坟”时,就由衷赞叹孟姜女“对暴君恶政的不屈”的倔强的性格。“而你,姜女的坟/虽然那么小,/又那么渺茫/既没有六千兵马俑来护卫,/也并不庄严肃穆和富丽堂皇/但在人们心里/却岿然不动,万古飘香!”
诗人对那些被压迫被损害的妇女,寄予极大的同情;对革命家秋瑾视死如归的献身精神,更是赞颂不已:“那位敢于睥睨大清王朝,/抚剑傲立在西泠桥畔的,/一代巾帼英雄——秋娘”,是“铮铮铁骨儿香”的英雄。在苏州虎丘,诗人为无人凭吊的真娘墓的“孤独而冷落”而愤慨。
诗人时时处处都不忘记人民的苦难,不忘历史赋予中国知识分子的责任。不管是《登岳阳楼》、《过大散关》、《谒岳飞墓》、《游故宫》、《登景山》、《访明孝陵》,还是《哭胡风》、《寄一位老抗日英雄》、《给我爱的孩子们》,诗人扼腕叹息、念念不忘的,都是如何制止专制暴政的重复出现,如何防止冤假错案在新时代仍然摧残黎庶苍生。
诗不是历史著作,但诗应当反映出时代的政治历史风貌,唱出人民的心声。诗有助于我们理解历史。读《在动乱的城记》,抗战胜利后特务横行、物价飞升的重庆形象地呈现在我们眼前。读《转战手记》几章,更让我们对土地改革给中国农村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有深刻理解。《登景山》这首抒情长诗,更将七十年代末知识分子忧心如焚、渴望长治久安的心情表现无遗,卷十、卷十一近百首旅游登临吊古伤今的诗作,既写了经济复苏、祖国欣欣向荣的风貌,也表达了诗人火热的爱国热情。
《风雨沧桑集》忠实地反映了三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国经历的巨大变化的历史。诗人忠实于历史,忠实于生活,不趋时,不媚俗,为中国新诗园地增添了一朵奇葩,为中国新诗史写下了朴素无华的一页。这是一本用生命和真诚写成的诗集。


第12版(副刊)
专栏:

  魂系故乡(三首)
毕东海
手掌与故乡我无意中端详自己手掌 故乡我蓦然发现那皮肤很像你的黄褐色泥土那纹路酷似你的道路 河流而随便哪个手指弯起来就隆现出一座你的山梁在我继续出神入化遐想时这指缝间便响彻你的牛哞和鸡鸣有缕缕炊烟自掌心深处袅袅飘起你的称为诗人的儿子被深深感动了思念沿灵魂攀援而上终于微闭双目有些难以自持当我不由得用手托住头部时我分明感到是你 故乡呵贴住了我温柔前额
思念也许前世注定我只能是棵蒲公英 故乡虽生于你怀中却难守在你身旁当我飘飞异地开出淡淡黄花时我怀念埋在你草坡上的我的深深的根我曾羡慕过那远远归巢的小鸟我曾嫉妒过那悄悄进山的夕阳而在我空旷无依的灵魂里总是摇曳着一片孤独和苍凉真的 我想你 故乡在很多时候我的思念如场小雨淅淅沥沥淅淅沥沥于夜深人静时分淋湿你的每座山梁
羊群记不清多少次了 故乡你的羊群踩着我记忆的小道拥挤着走到我笔尖它们伸出湿湿的舌头舔我稿纸上充满乡愁的诗歌它们挤着歪歪脑袋拱翻了我早已危若累卵的思念那颤软的叫声又亲切地响在耳际羽毛般 铺满我一个寒冷的夜晚故乡 你迷人的羊群呵草坡上飘动的一团乳白色的烟我也多愿做它们其中一只永远被你的鞭影亲切地赶着听那牧童唇边流出的小曲缠住一座座青山


第12版(副刊)
专栏:

  陇西
吴强
我在大学里读古代文学史时,才知道陇西在历史上曾经出过不少的文豪,便觉得撰史作典的人是不是因酩酊而搞错了,因为临风而展的黄土大道迈不开文豪如翼的脚步啊。陇西由古及今的的确确是一个叶子焦黄的地方。在秦岭以西,河西走廊之东,地脉与地势皆为钝也,尤其是那昔日的巩昌雄风也不知是何人凭倚何物而呼啸出的,但是陇西又的确是一个当之无愧的雄镇,它的气势而今依旧以中鼓楼层层上升的青砖保持着。距雄镇一里之遥的地方,常年流着一条称之为玉河的河流,尽管它的流量孱弱,但毕竟以一种润泽的状态濡染着庄稼的飞翔。一到五月,河水两岸就铺满了色彩纷呈的土豆花。陇西因了土豆年年丰收的缘故,有人就拟草出一句莫衷一是的顺口溜:“锅里煮着洋芋蛋,炕上躺着一个死老汉”。在我记事起,憨实纯朴的乡民们就倚着遍地的土豆花开放出了生活的炊烟,早餐吃烧土豆,中餐吃炒土豆,晚餐吃煮土豆,即使吃烩面,也要加些土豆,以至年复一年。陇西就是这么一个让人的嗝声疙疙瘩瘩的地方。
陇西是我生命历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在这里我亲眼目睹了土豆花依着汗珠绽放的悲壮造型。就是在那个时候,我懂得了天道酬勤的含义。
在地图上要找到陇西是非常容易的,七弯八拐,一个小黑点就标定了陇西的位置。不过寻找生活和侍弄生活是截然不同的两码事。因为陇西的苦甲天下是遐迩闻名的,经年不雨的事对陇西来说是司空见惯的,高远的天空干净得让荷犁而立的人万般叹息,倘若遇及雨丝那一定是一个令陇西亢奋的日子。为此,我常梦想着长江卷起的洪峰能进入陇西,可梦境毕竟只是一种虚幻的胜景而已。
因了陇西的苦焦,在陇西也就多了一些发奋读书的青年,尴尬的自然环境锻造出了许多不同凡响的人生坐标。陇西有陇西的风格,不让时间在黄土高坡上随风飘荡,不让理想的茎和花在黄土中埋没;只要被刚毅的巩昌雄镇托着,土豆浑圆的经络,就永远清晰有力;只要被湿润的玉河濯着,土豆的气息,就永远浓香可口;没有太多的梦想,只想塑造一个实实在在的自我;自己开辟自己的道路,让陇西之舟永往直前;不用幻想去等待天上掉下馅饼,自己的汗水就是会发光的果实。赭黄的光芒,让陇西的丹田之气一日比一日旺盛。


第12版(副刊)
专栏:

  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
周本
五月十日,参观宛平城内“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一场生与死的斗争,历历在目;物换星移,历史已翻开新的一页。

猖狂日寇,侵我中华,行同野兽舞爪牙,掠夺又烧杀。

大好河山,惨遭蹂躏,铁蹄过处无鸡鸣,一片凄凉景。

不堪凌辱,神州奋起,烽火连天举义旗,报仇雪国耻。

辗转万里,浴血奋战,艰苦卓绝斗敌顽,收复旧河山。

世界欢呼,人民雀跃,抗战八年见分晓,日寇投降了。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展望未来开新宇,惨痛永牢记。


第12版(副刊)
专栏:

  琴弦上的世界
石惟正
每次听音乐会的时候大都坐在十排以后。听音乐嘛,以听为主,很少去注意视觉上的画面,从未想过也未注意过那发出悠扬琴音的源头是怎样的一个世界?
偏偏有一次我出席一个小范围的沙龙音乐会,竟然坐到了第一排。是小提琴独奏,那位女乐手就在离我三步至五步的地方演奏。演奏即将开始时,我的视线中出现一个特写镜头:深褐色的曲线型而光洁的琴身、黑色的指板,从琴头弦轴上飞出的四条金弦,越过黄色的高高耸起的琴码向琴尾延伸。这琴似乎不是被她的左腮和左肩夹着,倒像是空中悬浮着的一个灵物;一个年轻的乐手侧肩深情地拥抱着它,琴身下是健康隆起的胸膛,腮托上是一副年轻姣好的面庞。伴奏响起后,乐手的表情是那样的庄重、安详,一种神圣的美,美得有深度而又潇洒、从容。
琴声起了。是的!是右手拉弓、左手按弦。但又像是这把琴自己唱出的歌声;而双手的动作只不过是和着此音乐的优美的舞蹈而已。乐手的表情,也随着乐曲进入了另一个境界。她的双目紧盯着琴板,在慢板的音乐声中,从这弦、码、琴身上,她看出了无限的内蕴、生动的故事和涌流的深情……是她在奏出深沉、悠扬的琴声,还是这琴向她叙述着一个古老的传说,流露着纯朴的感情?我实在难以分清。一个渐强的上弓,右臂把弓从弓尖到弓尾徐徐推进,运行距离不过几十厘米也无需费大力气,动作是那样柔韧均匀,她的表情却像坐上飞行物穿越云层,上升!上升!激越的音流,圆实饱满,像高速越过千里万里的路程。碎弓时她的脸上呈现出如看到烟火在空中散开时的喜悦;快弓时在她的脸上看到彩绸飞舞般的生动;顿弓时她像引着我们乘着快艇在高高溅起的水花中穿行……所有这些表情都不是对着观众的,她凝眸之处始终是这琴弦上的世界。仿佛那里有历史,那里有未来,那里有高山大河,有在草地上狂欢的人们,在指板上舞着的青年男女是那样酣畅、忘情。一个彩虹般的华彩段过后音乐在主音上戛然而止。乐手拎着琴谢幕时,她那面庞上依然现出刚刚游历音乐王国归来的幸福神情。于是观众和她一起沐浴在掌声的瀑布中。
事实证明,当你离一个物体远的时候和近的时候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一次,我也试着把小提琴夹起,从琴尾向琴头看去,当我精神集中忘了周围的一切时,这哪里是一把琴,这就是一架海上大桥,根根琴弦都像斜拉着的桥索,那浅黄色雕花的琴码不就是一座凯旋门么?这宽阔的桥身能容下车水马龙和那万千狂欢的人们,这是个多么精彩的世界啊?!
这琴弦上的世界,也是人们内心中一个美好的世界,音乐的王国和殿堂,它多么诱人,多么令人难以忘怀、不可思议而又引人神往!


第12版(副刊)
专栏:艺文短波

艺文短波
  《巨人的步伐百家改革采风录》
中央文献出版社在致力于领袖人物生平事迹的研究和出版工作的同时,也同样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着当代的改革大业,近几年来出版了一批关照现实的著作。其中,最近推出的《巨人的步伐百家改革采风录》下卷,加上一年前出版的上卷,就是两部改革之歌、奋进之歌。
《巨人的步伐百家改革采风录》系文图并茂的短篇报告文学集,为汤佩林同志所著。该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共和国的部长谈改革”,第二部分是“奋进在希望的田野上”,第三部分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巨》书始终把邓小平同志关于“中国不搞改革开放是没有出路的”精辟论断作为主线,全景式地从各条战线、各个层面来反映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并讴歌了为改革大业呕心沥血作出重大贡献的领导干部和英雄模范人物。值得一提的是,作者采写了三十八位部级干部和一位政治局委员。(赵延荣)
▲香港画家黄孝逵水墨画展于日前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参观画展和参加作品研讨会的美术评论家、画家以及观众对展出的几十幅气势磅礴、风格独特的国画力作给予了高度评价。香港画家黄孝逵生于重庆市,现为香港美术家协会和香港画家联会会员。黄孝逵是香港回归之日在京举办画展的第一位香港画家。(李果)
▲由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主办的胡才春、韩玲、王永丽、杨和平、赖永刚五人画展于七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七日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展出的上百幅作品,都是作者近期的精心之作。


第12版(副刊)
专栏:

牵挂(中国画) 胡才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