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7月19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撼人心魄的
英雄之歌
——评纪实性电视剧《红岩魂》
丁莉丽
六十年代初,一部长篇小说《红岩》,一部故事影片《烈火中永生》,一出歌剧《江姐》,使白公馆、渣滓洞以及在那里发生的一系列可歌可泣的故事为人们所熟知。时隔三十多年,《红岩魂》展览在北京、上海和全国许多城市再度引起强烈反响,掀起了罕见的观展热潮。人们对这一历史视点的历久不衰的关注,说明这一题材具有着巨大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丰厚的创作潜层。由北影厂、重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北京欣爱德文化公司联合摄制的电视连续剧《红岩魂》的创作者们(编剧黄先钢、章轲、吴安萍,也是该剧导演)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他们在对大量史料特别是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进行了充分的了解和掌握之后,作出了一个十分大胆的选择——不再利用已有文学作品提供的创作基础,以史实为基础,运用纪实性的表现手法,重新构造一部以逼真的历史真实来震撼人的英雄史诗。
《红岩魂》这部电视连续剧,顺应现阶段电视观众的心理需求,不仅在叙事流程、场景选择、人物设置和事件取舍等方面注意尽量还原历史真实,而且在人物对白的设计和具体细节的描绘上也力求接近生活的本来状态,甚至还借用了不少纪录片的表现手段,增强真实感。
这种对于真实性的追求,无形之中增添了该剧的艺术魅力。从对事件的展示和描绘看,剧中的许多场面、细节都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可信度。描写“挺进报事件”引起的大逮捕和大破坏时,悬念迭起,扣人心弦;表现刑场斗争和狱中斗争时,既有激越悲壮的场面,又有真挚感人的细节,时常让人仿佛置身于当年的斗争现场,受到强烈的震撼,许多地方催人泪下。
《红岩魂》毕竟是一部电视剧而不是新闻纪录片。要把历史中的诸多人物和纷繁事件连缀起来,形成完整的叙事结构,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事。然而,编导们坚持和强调的“均无虚构”,却又意味着他们已经自动放弃了对人物和事件作归并或“张冠李戴”一类处理的权利。因此,这部电视剧在结构上的难度是可以想见的。然而,也正是在这个问题上,编导们显示出了他们驾驭这类题材的不凡功力。
一是从事件间的因果关系中寻找联系。其实,生活从来就是完整的,许多看似分散或孤立的事件之间,本来就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比如,李文祥叛变、龙光章牺牲及狱中追悼会、纪念彭咏梧牺牲一周年、春节联欢会等一系列事件,粗看起来似乎都是孤立的,但实际上相互间有着很强的因果关系:李文祥的叛变,使一些人感到丧气,狱中斗争因此而陷入低潮;在这种情况下,狱中党员有意识地组织了一系列活动,以此鼓舞难友,逐步重振士气,直到春节联欢会形成高潮。把这种因果关系联接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动作性很强的完整过程。从而形成了剧中一条条有动作、有悬念、环环相扣的情节线。
二是把事件放到历史演进的过程中作整体把握。对于这部电视剧中所表现的各种事件而言,人民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到战略转折直至节节胜利的过程,是它们发生发展的大背景;而由“挺进报事件”引发大破坏、大逮捕直到最后的大屠杀的整个过程,则是它们活动的具体环境。因此,编导们把一切事件放到这两个过程之中,把对事件的纪实性描述同对历史进程的完整展示较好地结合起来,着眼于对历史作全方位的整体表现。在表现形式上,也运用了多种手法,或穿插,或闪回,或配以旁白、字幕加以介绍和评述,既充分说明了人物和事件在历史演进过程中的作用,又反映出历史演进过程对人物命运和具体事件造成的影响,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印证的紧密关系,同时也显得十分大气和厚重。
三是借助人物关系打破空间的限制。关押在白公馆、渣滓洞的革命志士有数百人之多,入狱后又被分别禁锢在两个监狱的一间间封闭的牢房里,这就在客观上造成了一种空间上的隔绝。编导们的聪明之处,就在于充分利用了人物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充分利用了渣滓洞女牢在连接不同空间上的特殊作用。作者有意识地将渣滓洞女牢置于狱中斗争的中心位置,借助于人物关系的纽带,向其它狱室、白公馆以至狱外辐射,从而使封闭的空间变成了开放的空间,同时也赢得了在叙事进程中大开大合的自由度。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在“纪实性”的前提下,编导们并没有满足于一般意义上的真实再现,而是始终以一种高度的理性精神来观照历史,对历史、时代、人生进行深切的叩问,把生命的沉思和灵魂的内省浸润于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重新描摹中,表现出对历史精神全身心投入的一种体验过程,这正是该剧的深度所在。(附图片)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来信选登

  有违历史真实的银屏形象
梁贵三编辑同志:
我今年七十二岁,曾身历目睹了日本侵略者对我中华民族蹂躏的暴行。我这一生在几个军事院校上过学,对侵华日军的装备、军防、武器等比较了解。而这些年我们不少电影电视作品在这方面出现了严重的混乱现象,现借贵报一角劝告影视创作者们注意。回顾我国五十年代拍摄的有关抗日战争的影片,如《铁道游击队》、《平原作战》、《地雷战》等,对敌军的服饰、武器、军衔、表演动作等的设计,大都是符合历史真实的。然而,最近几年拍摄抗日的影视作品,对日本侵略军形象设计有明显的随意性,出现一些有违历史真实的问题。
如有的电视片中,日本宪兵佩戴的袖标除“宪兵”二字之外,又画蛇添足加上了“MP”两个英文字母。而“MP”则是美国宪兵“MilitaryPolice”的缩写,是专指美国宪兵的。在有的战斗场面里,让日军坐吉普车,使用冲锋枪,而吉普车是二战中美军使用的指挥车,冲锋枪则是苏联红军和西方国家军队使用的武器。另外,电视片中还出现了日本女兵。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日本军队是没有女兵的。只有司令官级的高级将领才准许携带女眷,但绝非现役军人,这种规定是相当严格的。因此,日本女兵的出现显然是脱离实际的虚构。
此外,有的电视片将日军黄色绒布五角形帽徽改成金属的;日军军服与国民党军服饰相混淆;日本海军的太阳旗与膏药旗相互替代;领章军衔与肩章军衔设计不当等错误不一而足,甚至出现与我国现在武警肩章相混的问题,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如此现象的出现,究其原因,可能与日本投降年代久远有关,但恐怕主要还是影视编导既缺乏历史知识,又不严肃认真所致。如果照此下去,随意编导,胡乱设计,相互模仿,广泛传播,势必造成历史的混乱。
艺术的粗制滥造,破坏影视作品的可信程度,影响艺术效果事情是小。“假作真时真亦假”,不尊重历史的真实,造成政治上的是非混淆,问题可就大了。希望影视界的编导重视影视片的历史真实,在创作过程中多一点严肃认真的态度,多向行家请教,问题是不难解决的。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现代评剧《母子情》上演
应文化部戏曲艺术服务中心邀请,辽宁省普兰店市文工团精心编排的大型现代评剧《母子情》日前晋京演出。这是该团继评剧《孔繁森》、《铁法官谭彦》之后,为庆祝香港回归而推出的又一新作。
该剧以辽沈战役为背景,通过一个普通家庭祖孙三代人几十年间由天各一方、苦苦思念到最终团聚的故事,讴歌了邓小平“一国两制”决策的英明,表达了中华儿女对统一富强的祖国无限挚爱之情。
《母子情》编剧刘长海,导演邵斌,李润华、金秀琴、金德祥、宋丽艳等主演。(文一)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北京展映张毅杨惠姗电影
中国记协影视记者协会和中国电影资料馆最近联合举办电影艺术家张毅、杨惠姗个人作品展,以祝贺他们创建琉璃工房十周年及大型琉璃艺术品《天地之间》应邀在“现代雕塑艺术展”上推出。
杨惠姗参加过一百二十四部电影拍摄,曾被誉为“台湾女演员第一人”,张毅曾是台湾新锐派导演代表人物之一。1987年,当他们的合作处于巅峰时,两人一起从电影界隐退,开辟另一番事业,创建台湾“琉璃工房”,开始研制、创作琉璃艺术品。
在此次于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举行的“庆祝琉璃工房创建十周年暨张毅杨惠姗电影作品展”上,放映了二人的代表作《玉卿嫂》等影片。(刘诗)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长影投拍《灯塔世家》
长影最新投拍的故事片《灯塔世家》,透过一个藏在酒缸中被当做贺礼送到灯塔岛上的女人的经历,描述了半个世纪以来,以齐大秧为代表的灯塔人奉献青春、才华,奉献生命热能的感人故事。影片讴歌了四代灯塔工和那些心系灯塔的女人、孩子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他们的情感充满了对灯塔的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该片由多次获奖的长影宋江波执导,陈大伟、郝岩、栾福仁、郝戎、王晓虎、马乙、陶慧敏等主演。(杨文波赵维华)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电视剧《派出所的故事》拍竣
近年来屏幕上反映公安题材的电视剧已屡见不鲜,而日前上影完成的一部公安片,既无惊险曲折的情节,也无跌宕起伏的悬念,但却真实、生动,拍得好看而又耐看。这就是上影女导演史蜀君的新作《派出所的故事》。
十八集电视系列剧《派出所的故事》以大都市五彩纷呈的新貌为背景,表现了人们在改革大潮中各种不同的心态和新旧观念的冲撞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新道德新风尚。一切求一个“真”字,这是导演史蜀君对各部门的要求。
曾在多部影视片中有过出色表演的“丑星”魏宗万此番一改以往戏路,扮演了一个十分可亲可近又可敬的派出所老民警,演来逼真感人。(王朱萍)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佳作赏析(1)

  讴歌工人阶级的力作
——《车间主任》观后谈
开栏话:
为了更好地落实“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精神,促进影视创作进一步繁荣,本报文艺部与中央电视台研究室“精品赏析”栏目,从今日起以“佳作赏析”这一形式邀请影视评论工作者、有关领导、编创人员及观众,对目前正在播放或已经播放的优秀的电影、电视剧和电视节目及时进行欣赏评析。
创作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致的文艺精品,是文艺工作者的时代责任。本栏目所研讨的作品也许并非都称得上精品,但可以说是优秀之作。它凝聚着影视工作者开拓性劳动的智慧与激情,代表着影视事业的发展现状与水平。希望通过“佳作赏析”栏目,读者能更多地了解、把握优秀影视作品的丰富内涵和艺术成就,从而为促进影视精品的生产共同做出努力。
主持人施翌:
二十集电视连续剧《车间主任》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播出以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部连续剧把视角投放在改革开放中的国有企业的工人身上,成功地塑造了以段启铭为首的一批在改革开放背景下艰难行进而又铁骨铮铮、思想丰富、爱憎分明的工人群像。通过观看这部电视连续剧,许多观众对工人的生活、处境及命运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现在请各位嘉宾从各自的感受谈谈这部电视剧。
编剧张宏森:
《车间主任》和以往反映工人题材的影视作品不同,它着重描写了基层职工的生活和情感,而把工厂的改革只作为背景来描述。因为我觉得工人内心世界那种丰富的情感、性格的发展、命运的经历,这些东西可能是构成艺术的一种更基本的要素,他们内心世界的一切都可能是组成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本因素,也可能是改变生产关系的基本因素。既然我写工厂,我就要写工人。既然我写工人,就要写工人的生活形态,我就回避了很多的抽象理论和原则。
以前反映工人题材的作品写书记、厂长、企业家的比较多,我为什么把重心落在车间主任这样一个兵头将尾的人物身上?因为我当时就想写一下工人,而这帮工人需要有一个穿针引线的人,需要有一个带头人,所以我们就选了车间主任这样一个角色。英雄是在人民的集体当中产生的。我们的着重点就是表现培养英雄的土壤是人民群众,是工人,所以我们就选择了这样一个上通下达的媒介,既让他广泛地联系工人,又让他疏通领导跟工人的关系。
车间主任段启铭的饰演者王奎荣:
我以前当过工人,对工人的生活比较了解。但这次创作又感到有生疏的地方,这就是时代不同了,人们的面貌也不一样了。对角色的创作,我感觉是既熟悉又不熟悉,但我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剧本所赋予角色的内涵,有两点我是一直把握的,那就是今天精神,这个精神就是老一辈传下来的,也就是中国工人的那种脊梁精神,这要通过我们的表演把它表现出来。再一个是我们的情感,一种我们美好的民族传统的人与人之间的、慢慢从我们身边流失的东西,应该把它表现出来。所以在整个戏当中,我感觉到精神和情感是贯穿这个戏的两条重要的线。
二七车辆厂车间主任刘士争:
我是二七机车车辆厂的,我想我在工作中也会和段主任一样去做的,我的工作要求我这样做。王老师当了二十集的车间主任,我当了十一年的车间主任。段主任的爱人是医生,我的爱人也是搞医务的,他所絮叨的遇到的我都曾经遇到过,所以说车间主任难当。用工人的话来讲“上面一根线,下面一根针”。下面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通过主任这一根针去做工作。工人有事情,他都要去找车间主任,他不可能天天去找厂长。电视剧《车间主任》中的段启铭用真情、人格的力量感化了工人,与工人心心相印,水乳交融,塑造了工人可敬可爱的形象,也塑造了脊梁性格和精神。这些闪光点,充分说明了中国的企业改革是大有希望,大有前途的。
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杨兴富:
中国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是党的阶级基础。它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中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所以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党的根本指导方针。从《车间主任》这个剧里,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广大的基层职工他们贡献最大,付出的也最多,而他们的生活却十分清贫。这部电视剧把我们工人阶级想要说的很多话说出来了,它反映了我们工人阶级的群体形象,包括厂长和书记在内。把他们的亲身感受和他们对现实生活的一些价值观以及精神面貌等都反映得比较充分。通过这个电视剧,我认为可以让社会更好地了解工人、认识工人,增加全社会对工人阶级的热爱。过去我们说解放军、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时是最可爱的人。我觉得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今天,工人阶级也应该是最可爱的人。
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张连文:
看这部戏我感到非常亲切,这勾起了我对二十多年前的一段创作历程的回忆。
当年我参加拍摄《创业》的时候,我就为我们国家有这么一批优秀的工人,为祖国作出这么大贡献的工人而激动。作为一个演员,我考虑最多的就是如何在荧幕上把他们很好地表现出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访问、参观,特别是在铁人井队,我和工人们一起吃、住之后,和工人的感情加深了。当时正是六十年代遭受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那时国家没有油,工人心里面觉得受气、憋气,所以当时找人物感觉的时候就由受气,到憋气,最后是终于扬眉吐气,这就表现了工人的豪情。二十多年了,又看到了一部反映新时期工人阶级形象的电视连续剧,我特别激动,希望在以后的文艺创作中,文艺工作者能拍出更好的体现工人、反映工人形象的优秀影视作品来。
文艺评论家钟艺兵:
我觉得《车间主任》是以一种朴实、厚重、贴近生活的风格,表现了我们改革开放时期国营大型企业、基层工人的劳动和生活。这样的题材,在我们电视屏幕上很少见到。我觉得这对近几年某些电视剧由于远离了生活而追求一种浮华、奢侈的风气是一种有力的匡正。这部电视剧的作者,青年作家张宏森同志,为了写好这部作品,曾经到工厂去深入生活长达一年之久。在这部电视剧播出的同时,稍微提前一点,他又一部同名的长篇小说也出版了。这部长篇小说不仅成为一部畅销书,而且有许多工人是含着眼泪来阅读的,这也就证明了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所以说,那些没有真切的生活感受,而只是依靠酒吧、宾馆、舞厅,依靠三角恋爱编织的一些故事,在《车间主任》这样的作品对比下是相形见绌的。
第二点,我想说这部作品的立意,它并不在于要给我们当前大型国有企业的改革开一个药方。它的可贵就在于真实地描写了我们的中国工人阶级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力量和奉献来支撑着我们当前的伟大的社会变革。它让我们懂得了劳动是光荣的,工人阶级是值得我们歌颂的,是值得我们尊敬的。我觉得这部电视剧在引导人们、帮助人们正确地理解、认识工人生产和工人的地位这一方面是有积极意义的。
第三点,我觉得这部电视剧带给人们一种沉重感,为什么有这种沉重感?我想主要是因为它没有回避经济体制下的隔离阵痛,以及商品大潮之下带给工人阶级思想情感上的冲击和影响。比如剧中讲到小岚被男朋友遗弃了,讲到了青年维修工陈全的婚姻的失败以至于最后辞职,也讲到了李万全走过的一段弯路,这都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但是这部电视剧也通过新产品试制的成功,贪污受贿者最后被绳之以法,陈美玲最后要求在车间里举行一个盛大的婚礼,这些方面也给了我们巨大的鼓舞和希望。也就是说这部电视剧既让我们看到了改革的艰难,又让我们看到了改革的希望。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成就斐然五十年
刘汉一亚楠
立足于内蒙古草原的内蒙古话剧团是与自治区同步成长起来的文艺团体。早在党领导的自治运动时期,它的前身内蒙古文工团,就已随同乌兰夫同志活跃在内蒙古东部地区。他们通过演出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启发广大农牧民的历史觉悟,以自己特殊的形式为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政府的建立和巩固,做出了贡献。
自那时以来,五十年过去了。五十年里,他们同共和国一起经历了风风雨雨,但是初衷不改,始终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以反映和创作具有民族特色的剧目为主,排演了古今中外大、中、小剧目三百余台,演出超百场的剧目三十多个。上山下乡,深入牧区,巡回演出,足迹遍及二十个省市。五十年里,他们以讴歌民族团结为己任,创作了《草原赞歌》、《包钢人》、《席尼喇嘛》、《昨天的故事》、《森吉德玛》等一大批有影响的剧目。这些剧目如同一杯杯令人沉醉的马奶酒,一碗碗飘香的奶茶,以其浓郁的民族特色,厚重朴实的艺术风格,引起全区乃至全国同行的瞩目,深受广大群众的好评。话剧团在这五十年里,通过不断的艺术实践,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在区内、全国享有盛誉的编、导、演、舞美等艺术人才。
历史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内蒙古话剧团的创作者满怀激情,在话剧舞台上生动表现了人们面对这一历史变革发自内心的激动与兴奋,躁动与不安……于是《生活四重唱》、《春天的困惑》、《天地人》、《旗长,您好》等一批充满时代激情的新剧目出现了。其中的《旗长,您好》受国家文化部艺术局的邀请到首都演出,荣获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这些年随着人们文化生活呈现出的多元化趋势,内蒙古话剧团同全国所有同行一样,在电视、歌厅、舞厅的冲击下,面临着市场萎缩的考验。他们经过短暂的茫然与失落之后,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开始了话剧如何适应市场这一课题的探索,千方百计要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结合上走出一条新路。他们先后创作了《安徒生童话剧》、《拥抱太阳》、《我爱309班》等一系列校园剧,为话剧找到了一片新的市场。为了探索小剧场话剧这一艺术形式在内蒙古地区生存发展的可能性,走出一条商业演出之路,他们创作了三人家庭伦理剧《情种》。同时他们创作了配合法制教育的《司法局长》、宣传本地区英雄模范人物的纪实话剧《公仆李如刚》等,这些探索都是十分有意义的。其中《我爱309班》、《司法局长》演出都超过百场。《我爱309班》获全国儿童剧新剧目评比三等奖、《司法局长》获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与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公仆李如刚》受到了内蒙古党政领导和群众的肯定与好评。内蒙古党委书记刘明祖说,这出戏非常感人,反映出社会主义企业家的风范,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起到了用优秀作品鼓舞人、教育人的作用。
他们在努力探索话剧艺术适应市场规律的同时,还积极开拓其他艺术形式,从小品晚会到综合性晚会,都有计划地涉足。他们的小品《茶叶蛋》、《过生日》参加两届全国戏剧小品比赛,两届都获了奖。同时他们还积极参与电视剧的创作,路子越走越宽。几年来,通过协作,合拍了《盗墓人》、《麻痹》、《燃烧的太阳石》、《父亲李如刚》等一系列剧目。有的在区内外获奖,有的在中央台播出。所有这些合作,均以他们自己为主,既锻炼了演员,也培养了自己影视制作的能力。
半个世纪的历程,他们走的是一条虽然坎坷却充满希望的路,一条虽然艰辛却成绩斐然的路。目前,他们虽然面临重重困难,但内蒙古话剧团的演职员仍然充满自信,坚信自己能在今后的市场经济大潮中,继续走出一条自生自强的路。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又看《红色娘子军》
刘茜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七十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听说中央歌剧芭蕾舞剧院芭蕾舞团要在北京举行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专场演出。这是中国对外演出公司今年代理芭蕾舞团全年商业演出的第四轮演出。为此,不免使我想起了三十年前观看《红色娘子军》的往事。
在中国艺术舞台万籁俱寂,仅有八个“样板戏”的文革时期,能走进剧场观看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对于寻常百姓来说简直是一种“奢望”。因为那时的戏票很少出售,几乎都是有组织地发放。我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生,只好把这个“奢望”藏在心底。凑巧的是,班里一位同学的母亲与《红色娘子军》剧组有些工作交往,是她把我们带进了剧场,使“奢望”成为现实。
前不久,《红色娘子军》在北京首次举行商演,我又观看了该剧。舞姿依旧,乐曲依旧,情节依旧。在雄壮的娘子军连歌和恢宏精巧的旋舞中,中国特色的芭蕾艺术华彩,不由得令人感慨万千。红五星、灰军装、金斗笠仿佛比三十年前更加亮丽考究;琼花、洪常青们那奋争与抗斗的身影更具感染力与活力;变化最大的还是剧场里的观众,老人、孩子、中年人、年轻人,中国人和外国人,由于大家都是花钱买票看戏,神情则更加随意、安详,并且随着剧情的发展而不断高涨。据中演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红色娘子军》自今年在北京商演以来,十分火爆。每场演出开始后,仍有不少人守候在剧场门外等退票。
经历了三十年风雨的《红色娘子军》,在走进市场的今天仍能拥有广大观众,个中缘由耐人寻味:引人入胜的革命斗争题材和感人至深的浩然正气;中西古典、现代芭蕾艺术的绝好结合所创造出的国际艺术水准和中国气派;还有那能唤起几代人追思往事的乐曲和歌声……这一切,无疑都是《红色娘子军》赢得观众的魅力所在。然而,在舞台上能够施尽才华的艺术家,在台下要想招徕更多心甘情愿花钱买票看戏的观众,却并不那么容易。这一重担,历史性地落在了文化产品经营者的肩上。
在高雅艺术演出市场还很稚嫩的中国,代理芭蕾舞团商业演出的中演公司,必须肩负起双向责任:运作市场与培育市场。而这,不仅是与西方代理制的单向买方市场截然不同的中国特色,也是身为社会主义文化产品经营者所具有的光荣使命。中演公司与中国歌剧芭蕾舞剧院芭蕾舞团正是在这种共识与默契中,为《红色娘子军》找到了越来越广阔的演出市场。他们深入学校举办芭蕾艺术普及讲座;播放录像和印发精美手册向十余万观众介绍娘子军连的战斗背景;组织演员深入基层为观众签名、释疑与交流;印发大量调查问卷以分析演出市场行情;为学生、教师、军人举办优惠专场演出……
这些精神与物质相结合的引导与培育,不仅使更多的观众通过观看《红色娘子军》而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高雅的审美启迪,也使中演公司与芭蕾舞团在寻找艺术与教育、艺术与市场结合点的探索中得到了收益。
当大幕徐徐落下,《红色娘子军》在持续热烈的掌声中告别观众之后,“向前进,向前进……”的激越歌声,还久久萦绕在人们耳边。《红色娘子军》的商演成功,显示着该剧在中国观众中具有更大的潜在市场,也预示出高雅艺术在中国的演出市场中将继续向前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