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7月19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学科述评

  东方哲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徐远和
东方哲学是一个重要的哲学分支学科。它囊括世界三大古老文化,即:印度文化(包括梵字文化圈的南亚、东南亚文化)、阿拉伯文化(包括伊斯兰文化圈的中亚、西亚和北非文化)和中国文化(包括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东亚、东北亚文化)。可以说得上与西方哲学平分秋色,各占“半壁江山”。
古往今来,东方文化不仅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蕴涵、恒久的价值深深地吸引着世界各国的学人和广大民众,而且在当今社会的现实生活中依然发挥着无法估量的作用,深刻地影响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亚太地区现已成为目前世界上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东方各国正在愈来愈充分地向世人展示出它的社会发展模式的特殊性。而社会发展模式往往与其历史文化密切相关。东方现代社会发展模式的特殊性,自然会引起人们对其文化独特性的关注,于是,东方文化便成为文化研究中的一大热点。
作为东方文化核心的东方哲学,在东方文化热的带动下,正在日益受到重视,引起各国学者的浓厚兴趣。近年来,在国际上,众多的不同文字的东方哲学研究著作相继问世,各种形式的东方哲学学术研讨会经常举行,国际间有关东方哲学的双边和多边学术交流活动日趋频繁。许多发达国家投入大量经费,吸引优秀人才,从事东方哲学与文化的研究与教学,取得了丰硕成果,大有在东方哲学研究领域一领风骚之势。
我国的东方哲学与文化研究,可以追溯到本世纪初叶。而改革开放以来,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其中,印度哲学研究的进展最为突出,其主要表现,一是大力发掘汉文佛经中的资料,并据以研究印度佛教哲学。宫静编辑的《汉文佛经中的印度哲学资料》业已出版;黄心川撰写的《印度佛教哲学》,充分利用汉译佛经中的资料,梳理并揭示了印度佛教哲学的脉络和精髓。二是系统研究印度哲学史和佛学史。吕澂的《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以时间为经、典籍为纬,根据汉藏文献,对勘巴利文三藏及现存梵文原典,阐述了印度佛教1500年的发展史,并提出一系列新的学术见解,如说一切有部以《相应阿含》为根本经典,世亲一系乃唯识古学、陈那学说为唯识今学。黄心川的《印度哲学史》和《印度近现代哲学史》,以通史的形式系统地论述了印度哲学。三是重点探讨印度主流派吠檀多哲学。吠檀多哲学范畴与人物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研究较多的对象,取得了不少成果。徐梵澄翻译的《五十奥义书》,巫白慧翻译、注释的《圣教论》,为吠檀多哲学研究提供了典籍资料。
阿拉伯伊斯兰哲学研究在许多方面实现了“零”的突破,比如,蔡德贵的《阿拉伯哲学史》和《阿拉伯近现代哲学》,李振中、王家瑛主编的《阿拉伯哲学史》,以及陈中耀的《阿拉伯哲学》等多部著作问世,提供了不同风格的阿拉伯哲学史;秦惠彬的《伊斯兰教哲学百问》,刘一虹、齐前进合著的《伊斯兰教艺术百问》,以及秦惠彬译《伊斯兰教思想历程》、张文健译《阿拉伯哲学》等著作,为阿拉伯伊斯兰哲学研究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分析范式和资料,拓宽了研究领域。
日本哲学研究持续发展。刘及辰的《京都学派哲学》一书,认为京都学派是由京都大学文科学风结合而成的、以西田哲学为中心的学派,首次对京都学派哲学的形成、演变、基本性质及社会功能作了客观的历史的分析和评价,并将京都哲学家分为左、中、右三派进行论述。王守华与卞崇道合编的《日本哲学史教程》,是一部包含日本古代和近现代哲学的通史性著作,内容颇多创新,如将神道哲学也纳入其中,等等。卞崇道主编的《战后日本哲学思想概论》,以战后日本哲学各分支学科、思潮和流派为线索,描绘了战后日本哲学发展的整体面貌,揭示了战后日本现代化与其哲学思想的内在联系,并展望了21世纪日本哲学的发展趋势。此外,在中日比较哲学研究方面,也有不少论著问世,如李甦平的《圣人与武士——中日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比较》,等等,表明我国学者对日本哲学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
未来的东方哲学研究,论其趋势,将不可避免地要与东方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步推进。这首先是因为,已经和正在崛起的东方各民族,必然要求在经济上和文化上同时树立起巨人的形象;而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使东方各民族和国家有能力、有信心增强自身的民族文化建设,为世界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其次是因为,面对日益强大的东方,西方各国必然重新审视东方文明,更加关注东方文化的特殊性,并希求深入了解作为其核心的东方哲学,从而加大研究的力度。东西方学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将导致东方哲学研究领域不断扩大,方法不断更新,水准不断提高,成果不断增多。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能够体现当今时代精神的东方哲学的前沿课题和重大理论争论问题,主要有:一、文明的冲突与融合:21世纪文明冲突能否取代意识形态和经济利益冲突?东西方文明是否可以并如何相互吸收,实现优势互补、相互融合?二、传统与现代性:东方各民族和国家的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占据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实现自身的现代化?三、人文精神与科学理性:东方文化包含着浓厚的人文精神,西方文化则蕴藏着丰富的科学理性,二者如何结合,为人类提供崭新的文化?四、信仰与理性:在伊斯兰世界,究竟如何摆脱信仰危机与文化困境,推进“新文化工程”,创建适合时代需要的新文化?五、21世纪新文化:新世纪文化采取何种走向,为人类创建什么样的新文化,如何创建新文化?等等。一句话,未来的东方文化特别是哲学研究,领域是极其广阔的。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学术交流

  “邓小平政治发展思想与走向21世纪的
中国政治学”研讨会讨论
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编辑部、山东省政治学研究会、山东工程学院联合主办的“邓小平政治发展思想与走向21世纪的中国政治学”学术研讨会,最近在山东淄博市召开。与会者对当前我国政治学研究面临的重大课题和走向21世纪的中国政治学学科建设问题,进行了研讨。
与会者认为,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正在广泛的社会领域和深刻的社会层面上加快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性发展步伐。所谓转型性社会发展,是相对于常规性社会发展而言。从一般意义上说,包括两种情形:一种是社会制度转型,即由于社会制度内部所蕴含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尖锐矛盾,导致社会制度发生质的变化,一种新质的社会制度代替旧质的社会制度。另一种是社会结构转型,即在坚持社会基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实现具体制度、体制和运作机制的自我更新。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显然具有社会结构转型的性质,这种结构转型性发展,将贯穿跨世纪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转型性经济社会发展,内在地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以使政治上层建筑有力地发挥政治价值导向作用和政治保障功能。(包心鉴王振海)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学术交流

  中西部地区区域发展研讨会提出
区域发展应形成“增长极”、“隆起带”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综合组等单位日前在河南焦作市召开中西部地区区域发展研讨会。会上围绕如何更好地落实中央关于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战略方针,就怎样摸索和掌握中西部地区区域发展的客观规律,怎样实现优势互补,缩小地区差距,推进中西部地区快速、持续、协调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与会者认为,加速中西部地区发展,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问题。有代表提出,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应以优先发展条件较好的区域中心城市为突破口,强化其对周边地区的聚集和辐射作用,带动一定区域的发展,进而实现整个中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由于中西部地区各地的条件和发展程度不一样,今后的发展也是一种不平衡发展,因此,对具备资源、交通、技术等优势的地方应先行发展,实施“发挥资源优势战略”、“大中型企业技术优势战略”等,形成“增长极”、“隆起带”,从而带动相关地区的经济发展。(张勤德祁新建高同星)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报刊文摘

  《中国哲学史》杂志载文论述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东西文化观
张利民在《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东西文化观合论》一文中认为,李大钊曾指出,孔子思想支配中国人心达两千年之久,这不是孔子学说本身有“绝大的权威”,或者是“永久不变的真理”,而是“因他是适应中国两千余年来未曾变动的农业经济组织反映出来的产物,因他是中国大家族制度上的表层构造,因为经济上有他的基础”。进入近代以来,在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冲击下,中国的农业经济和家庭手工业发生动摇。随着农业经济的动摇,大家族制度也要“崩颓粉碎”,大家族制度既入了崩颓粉碎的命运,孔子主义也不能不跟着崩颓粉碎了。
在“五四”后期,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把对文化的研究从文化史的角度转为对“现实的”文化进行研究。瞿秋白认为东西文化的区别是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具体地说,“西方文化,现已经资本主义而至帝国主义,而东方文化还停滞于宗法社会及封建制度之间。”
瞿秋白指出,东方文化基本有三个因素:宗法社会的自然经济;畸形的封建制度的政治形式;殖民地式的国际地位。通过对文化主要成分的说明,他揭示了中国近代文化的特征,表现出强烈的时代感。尽管他对近代中国文化的剖析还比较简略,但是,它预示了东西文化研究的一个方向,即“现实的”中国文化等待思想家去探索,这是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各项文化变革的基础。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书刊评介

  《发展与战略》
邵景均主编的《发展与战略》一书,已由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它包括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领导人才发展战略研究、社会科学情报网络建设研究和山东省西部地区发展战略研究四个部分。
关于该书的总体特点,书的序言作了如下概括:一是课题针对性强,都是当前改革和发展中重大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二是富于理论创新,文中多有独到的理论见解,有的研究成果被专家鉴定为“填补国内空白”;三是应用价值较高,所提对策不少是富有创见,又切实可行的,一些成果已经在实践中获得明显效益,在发展战略研究方面确有新的进展。
在社会总体发展领域,该书提出了建构我国“社会发展战略”的构想。认为应转变到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优先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为基本特征的“社会发展战略”上来。应把社会发展理解为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人的发展在内的整体性发展,即“大社会”观。(晓晔)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书刊评介

  《爱新觉罗家族全书》
李治亭主编的《爱新觉罗家族全书》,已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在我国学术界,对家族史的研究还刚刚开始。本书以清代皇族爱新觉罗氏为研究对象,以10卷本、300多万字组成了爱新觉罗家族研究大系。
本书依据爱新觉罗氏家族方方面面的生活和实践活动,分为10个类别,即家族全史、世系源流、人物荟萃、家事本末、家法礼仪、诗词撷英、文集述要、书画揽胜、养生妙法、典迹备览,基本涵盖了爱新觉罗氏家族的全部历史和现实的内容。
本书各卷内容独立,各有特色。如《家族全史》卷,以30余万字的长篇,翔实地细说这个家族的漫长历程,上下600余年,再现了各个时代的广阔社会生活,写尽家族的苦难与幸运、成功与失败、辉煌与耻辱、沉沦与新生,从不同时期描绘了家族内生活的风貌。《世系源流》卷上溯“肇祖原皇帝”孟特穆以下五代世系,而自太祖努尔哈赤至末代溥仪宣统系,共12帝,以他们为中心,详细辨明12代承袭关系。按宗室与觉罗两个大系,一直排到当代,辨伪存真,至详至备。文字与图表并用,互为佐证。绘图表96个,勾勒清晰,一目了然。(贺萍)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书刊评介

  《新社会动力观》
徐伟新著的《新社会动力观》(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历史发展动力观,并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以解释纷纭复杂的社会现象,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进行了缜密、精到的研究,在吸取人类关于社会动力认识史上一切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社会历史发展动力理论。作者从理论的变革、方法的创新、结构及其规律性等方面,比较全面地阐述了科学社会历史发展动力观的创立过程和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理论课题,也是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积极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实践问题。作者站在时代的高度,运用现代科学的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最新研究成果和方法,从自主劳动、合理需要、利益协调、社会改革的新角度,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问题。
(张锡杰)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报刊动态

  《哲学研究》杂志开展专题讨论
“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
由改革实践提出的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关系问题,引起我国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哲学研究》杂志近来组织了以“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为主题的专栏文章、学术讨论会等。有关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道德进步的原动力究竟在哪里?如何看待改革与道德进步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有一种看法值得重视:只有从改革与道德进步的内在一致性出发,道德建设才能治标又治本。论者认为,根据唯物史观,道德的变革与发展,不能单从观念、道德本身来理解;生产方式、交往方式的变革与发展,才是道德进步的根本动力;如果道德等“和现存关系发生矛盾,那么,这仅仅是因为现存的社会关系和现存的生产力发生了矛盾”。因此,不能孤立地就道德本身来谈论道德进步,更不能将道德建设看成单纯由宣传、思想、文化和德育部门完成的工作。从根本上说,要解决市场经济与道德进步之间的矛盾,关键是首先解决现存社会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而解决现存社会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打破和变革种种阻碍、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关系,从而为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创造力、禀赋和活动的充分发挥提供尽可能广泛的社会空间,正是改革的重要任务。
关于经济与道德、市场原则与道德原则的关系问题。争论的焦点在于:经济对道德的决定作用是直接的,还是有中介的;经济原则是否可以直接移入道德领域,市场原则是否等同于道德原则?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即所谓“辩护说”,认为:每一种经济制度、体制,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总是需要一定的“伦理辩护”,以获得社会道义上的认同与支持。就此而论,道德建设对市场经济的适应就是一种“伦理辩护”,问题在于这种“辩护”是否科学、合理;经济原则、市场原则不仅应该而且能够移入道德领域,成为一种道德原则。第二种即所谓“划界说”,即在经济与道德、市场原则与道德原则之间严格划界,认为:道德作为意志自律的体现,其本质特征是自律性,是超功利性,而市场经济的特征在于动机的功利性、行为的他律性,后果的利己性,因此市场经济与道德进步之间就呈现出二律背反的矛盾,在现实生活中,就要严格为它们划界,防止两者相互“僭越”。第三种即所谓“辩证的否定关系说”,主张道德与经济,道德建设与市场经济之间是一种辩证的否定关系,道德对经济的反映不是简单的摹写,道德原则不是经济原则、市场原则的简单移植,道德建设对市场经济的适应不是无矛盾的依从,不是“伦理辩护”。从“辩护”的立场看待道德建设,无异于取消其对市场经济的制衡作用,从而最终取消道德存在的价值,也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于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有所谓“外灌说”与“内引说”之争。“外灌说”认为,市场经济本身不可能孕育出集体主义、团结友爱等高尚的道德原则,只有将社会伦理的普遍规范和道德价值放在市场经济的运作之先,即从外部灌输进市场体系之中,才能维护道德价值的普遍性和神圣性。而“内引说”则强调,我国原本就缺乏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匹配的道德,因而,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应是直接从市场经济的内涵和运作中导引出道德价值准则,以避免空洞的道德说教,使道德建设置于切实可行的基础之上。在“外灌说”与“内引说”之外,第三种意见认为,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之间有着复杂的相互制约关系,其中充满着一系列中介因素,如制度、文化、教育等。探索这些中介因素比抽象地讨论两者关系更富建设性。引人注目的一种意见提出:制度伦理乃是当前道德建设的突破口。论者认为,仅从个人品质、修养入手推进道德建设,并不能保证道德规范的充分有效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完善,社会关系中家族式、宗法式关系逐渐被打破,道德进步必然会获得新的历史形式,即从修养论道德向制度伦理的转变。(方军)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学者论坛

  马克思对第三产业问题的分析及启示
李江帆
理论分析
一般认为,区分三次产业主要依据产品形态、生产与消费的特征、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距离等标准。产品无形、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生产者与消费者距离最近的属第三产业。虽然马克思没有使用过第三产业概念,但他在《剩余价值理论》、《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对涉及第三产业划分标准的一系列基础理论问题,如服务的产品属性,服务的使用价值的功能、特点,服务业的生产公式、发展趋势等,都作过不少原则性提示或阐述。这就为我们在当代研究第三产业经济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对第三产业问题的分析主要有如下七方面。
1.关于社会使用价值分为实物形式和运动形式两大类的观点。马克思认为,使用价值就其形态而言,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实物形式”,另一类是“运动形式”。可见,他并未把前者当作使用价值的全部。同时,因第三产业提供的使用价值基本上属运动形式的使用价值,所以,马克思实际上已把第三产业的使用价值纳入视野。
2.关于服务消费品的范畴。马克思经过理论抽象,明确地把用于生活消费的服务,命名为“在服务形式上存在的消费品”,认为它与“在物品形式上存在的消费品”一起,构成社会消费品。因消费品是社会产品的一部分,故可认为,马克思已把服务和货物都视为社会产品。
3.关于第三产业非实物形式的产品的功能。马克思指出:用于生活消费的服务功能是满足人们的生活消费需求。它可以“满足个人某种想象的或实际的需要”,可以当作“随便挑选的消费品来购买”,这同“购买其他任何商品”,“是没有什么不同的”。至于用于生产消费的服务,在马克思的年代还不多见,但马克思也预见性地论述了其功能。这就是:科学服务使一般的社会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控制并改造社会生活过程的条件,成为“生产和财富的宏大基石”。
4.关于服务的生产、交换和消费的特点。马克思指出:服务的生产、交换和消费是同时进行的。服务“只是在它们被购买时才被创造出来”;只能以“活动本身的形式”出卖;在它进行生产的时候就要被消费掉。马克思对服务这种无形产品区别于工农业产品的重要特征的概括,与后来西方学者区分三次产业的主要标准是一致的。
5.关于第三产业的生产公式。马克思认为,运输业的产品不是“使用物”,而是和“运输业的生产过程不可分离地结合在一起的”,并且“只能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费”的效用。其生产公式是G—W…P—G’。我们从运输效用的非实物性、非储存性、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等特征可看出,它就是运动形式的使用价值。因第三产业的服务具有这些特性,故上述运输业生产公式适用于一切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的第三产业部门,可被视为第三产业的生产公式。式中,G是投入第三产业的货币资本;W是第三产业购买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P代表第三产业生产过程及其产生的效用;G’是第三产业生产的效用转化而成的增值货币。此公式提示:与工农业生产比较,第三产业生产过程的共性是创造使用价值(效用)和价值(G’),特性是产品具有非实物性,故其公式中少了与生产过程分离的“使用物”W’。
6.关于第三产业比重增大的发展趋势。马克思揭示了第一、二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的趋势。劳动力由第一、二产业转移到第三产业的条件是工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社会为生产小麦、牲畜等等所需要的时间越少,它所赢得的从事其他生产,物质的或精神的生产的时间就越多。”“假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以前是2/3人口直接参加物质生产,现在只要1/3人口参加就行了。”而第三产业劳动者“一般会有比以前高的教育程度;并且,特别是报酬菲薄的艺术家、音乐家、律师、医生、学者、教师、发明家等等的人数将会增加。”
7.关于非实物产业部门的划分。马克思提出过划分几个产业部门的思想,只是由于他不是专门论述产业结构问题而没有展开阐述。例如,他把生产非实物产品的部门,特别是今天称之为第三产业中的新兴行业的信息行业,称为产业:“有一些独立的产业部门,那里的生产过程的产品不是新的物质的产品,不是商品(指实物商品——引者注)。在这些产业部门中,经济上重要的,只有交通工业,它或者是真正的货客运输业,或者只是消息、书信、电报等等的传递。”可以认为,马克思的话已包含了将第三产业中生产其他非实物产品的部门也列为产业的思想。
重要启示
马克思对第三产业理论问题的分析对我国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有重大启示。
马克思对三次产业共性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树立新的产品观和产业观,消除发展第三产业的思想障碍。马克思对服务劳动成果的产品属性和服务使用价值及其功能的分析使我们认识到,无形的服务也是一种产品,运动形式的使用价值也是社会财富的组成部分。在当代,社会产品是由实物产品和比重日趋增大的服务产品组成的;社会产业包括有形产业和随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增长的无形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意味着它生产出更多的服务产品,为社会财富的增长作出了更多的贡献,而不是“再分配”了第一、二产业创造的产品。所以,把第三产业视为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非生产部门”的观点是片面的。只有依据实物产品与服务产品的双重产品观来区分三次产业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及相应的四个领域,才能全面、客观和正确地反映当代经济实际,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马克思对第三产业特性的分析,指导我们探索第三产业运行的特殊规律,促进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马克思早在第三产业的生产仅占“微不足道”比重的上一世纪,就敏锐地区分了服务消费品与实物消费品,从不同的层面上揭示了服务使用价值的特点、生产公式和发展趋势,并对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增大趋势作了预测。正是第三产业生产的产品具有非实物性、非储存性、生产与消费同时性,使第三产业的运营有着不同于第一、二产业的特性,诸如供给与需求间缺乏缓冲机制,再生产受到更严格的制约,劳动生产率增长较慢,服务价格上升较快等。我们要尊重这些特性,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辩证方法,探索第三产业运行的特殊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制定发展第三产业的具体战略和对策,解决第三产业发展中的特殊矛盾。
马克思对服务形式的产品的分析,启发我们把社会再生产理论的研究范围从第一、二产业扩展到第三产业。在当代,服务产品在社会产品中的比重已经或将要超过一半。因此,必须把社会再生产和流通的宏观平衡的关注点从农、轻、重扩展到三次产业,分析包括实物产品和服务产品在内的整个社会产品结构,研究包括第三产业在内的整个社会产业结构。把比重日趋增大的第三产业因素引入社会再生产理论的研究中,有利于促进我国第三产业的完善和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
马克思以全面、发展的观点观察事物的辩证方法,推动我们在实践中发展经济学基本原理。一个世纪前,马克思在集中精力分析当时的主要经济部门第二产业的同时,也以很大的热情关注并探讨次要经济部门第三产业的发展。他根据实践的发展,对建基于工业社会实践的产品观、使用价值观和劳动价值论,作过多次补充和发展,并没有采取凝固化的态度。我们应尽快纠正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片面性理解,并根据第三产业比重日趋增大的新形势,研究新问题,进一步丰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

  《东方哲学与文化丛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组织编写、沈阳出版社出版的《东方哲学与文化丛书》一卷至四卷,近日正式问世。这是一套展示东方文化研究最新成果的丛书。其首批四卷由下列著作组成:《月亮国的智慧》,孙晶主编,集中介绍了印度文化的历史源流和当代南亚宗教发展的趋势与特点。《风流与和魂》,徐远和、卞崇道主编,分韩国篇与日本篇,分别介绍了韩国与日本文化的形成、演变及其在当代的发展。《东方文化的现代承诺》,卞崇道主编,就如何重构二十一世纪的东方哲学与文化作了有益的探讨。《信仰与理性》,刘一虹主编,详细介绍了伊斯兰教与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其未来走向。(董昉)
  《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的市场联动效应理论》
洪涛著的《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的市场联动效应理论》已由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本书提出了粮食生产、流通、消费“三位一体”的市场联动效应理论,从古今纵向和当今横向的比较中,探讨了粮食“三位一体”的市场联动经历的自发联动和自觉联动的历史过程、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了我国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的市场联动目标模式和过渡模式。(晓君)
  《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一九九六)》
国家体改委经济体制改革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联合组成中国国际竞争力研究组,开展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的系统研究工作。由李铁映同志作序的《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一九九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他们开展这项研究的重要成果。本书从中国国际竞争力评价、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和国际竞争力世界发展比较等方面,对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和发展作了论述。本书还设专章刊载了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国际竞争力统计数据。
(叶子)
  《中介论与相似论》
刘茂才著的《中介论与相似论》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作者长期研究中介论和相似论的成果。中介论是研究事物变化、发展的中间联系环节或中间过渡状态的性质、意义和作用的科学;相似论是研究事物变化发展中,相似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中介论着重回答认识论的问题,相似论着重回答方法论的问题,相似论是与中介认识论相对应的方法论。(胡世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