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7月18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经济观察

  “异军”再飞跃
——从柳市镇看温州乡镇企业的新变化
党一之
柳市镇是温州市的第一重镇,也是浙江省的十强镇之一。
柳市镇的发展轨迹,特别是乡镇企业制度的演进情况,展露了“温州模式”的新超越。
骄人的业绩
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以来,温州市的经济发展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1992年到1996年的4年中,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3倍,工业总产值增长了4.5倍,财政收入增长了1.7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1.6倍,均远远高于全国的增长速度。在温州市的经济发展中,柳市镇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个有10万人的镇,1996年的工业产值为42亿元,财政收入1.5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多元,分别比1992年增长了7倍、4.3倍和2.5倍,又远远高于温州市的增长速度。
柳市镇的支柱产业是低压电器产品,被人们誉为“东方电器王国”。
这里有全国最大的低压电器市场,低压电器产量位居全国第一,销售额占全国的1/3。
这里获得的低压电器生产许可证、安全认证、质量认证、计量认证和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多达899个,创全国之最。
这里的劳动力中,有86%从事二、三产业,其中有一半约3万人在外地经商办企业。在本镇的乡镇企业有2000多家,其中有14家企业集团,最大的“德力西”集团和“正泰”集团,1996年的销售额达到20亿元,占全镇销售总额的一半。
这里还有投资6.5亿元、占地1500亩、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的工业园区。这样的规模,连一些省级的开发区都羡慕不已。
更令我们欣喜的是,在这些业绩背后,柳市镇的乡镇企业制度,正在悄悄地发生着一场新的变革。
“模式”的超越
农村改革以来,温州市的乡镇企业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80年代初、中期,以家庭企业和私营企业为主体,千家万户都在生产运输成本低、档次低、技术含量低,但批量很大的小商品。这种经济活动方式,被称作小生产、大市场的温州模式。
第二阶段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股份制合作制企业大发展,并成为乡镇企业的主体。
第三阶段从1992年至今,出现了以“资合”为主要纽带进行合作的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同时,创出了一批市场份额较大、质量较高、营销网络较强、售后服务较好的品牌;涌现出一个有现代意识的企业家群体。
温州乡镇企业制度的质的飞跃,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涌现出一批企业集团,企业规模结构朝着适应市场竞争的方向发展。
1993年以来,柳市镇出现了一股集团热,到去年底,已有14家企业集团。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德力西”集团和“正泰”集团。
“德力西”集团目前拥有员工近6000人,总资产4.5亿元,下属60多个企业,40多个分厂,在海外有6个公司,在国内的160个城市设有300多个销售公司,控股企业20多家,协作企业600多家。产品以低压电器为主,其中热继电器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40%。1996年集团销售额10多亿元。这个集团还有自营进出口权,产品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泰”集团现有成员企业46家,全资子公司和控股企业20余家,持股企业20余家,另有协作层企业600余家。在国外有5个公司和20多家总代理,在国内各省市区还有300家销售公司和特约经销处。产品以低压电器、汽车电器等为主,有98个系列,4000余个规格,年产量3000万台,其中交流接触器产量占全国50%左右。1996年产值12亿元,成为全国低压电器行业最大的企业之一。
企业集团的出现,使柳市镇的企业规模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年销售额10多亿元的大型集团就像是一艘艘巨轮,使柳市镇的企业成为以少数巨轮为核心,同众多的中、小企业形成有机配置,进行专业化分工协作的“混合舰队”,极大地扩张了规模效应,使企业的营销能力、创新能力、抗风险能力都大大增强。
第二,出现了一批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制度开始向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方向发展。
目前,温州的乡镇企业主体仍然是股份合作制企业。这种主要以“人合”为纽带进行合作的企业,具有管理成本低、劳动效率高、经营灵活的优势;但同时也有两个弱点:一个是决策不易统一;另一个是利益分配标准的多元性。因此,这类企业“共苦”易,“同甘”难,经常发生裂变,规模很难扩大。
进入90年代,低压电器产品出现了买方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上规模、上档次、创名牌才能站稳脚跟,取得更大的发展。于是迈向规范的现代公司企业制度,就成为乡镇企业改革的一种内在要求。从柳市镇来看,乡镇企业发育成长为公司制度的途径有三条:
一是若干股份合作制企业共同发起组建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长江电器股份公司走的就是这条路。这个股份有限公司是在1996年由浙江长江电子设备厂,联合14家股份合作制企业,在镇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发起组建的。公司组建后,他们首先在公司股东的企业中统一品牌,并在全国组建联合销售网络。同时,公司在内部管理上也进行了优化组合。预计今年的销售额可达1亿元。
二是一两家实力较强的企业,通过兼并、控股、联营等方式,先组成企业集团,然后再进行公司制改组。
三是在不大规范的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的基础上,逐步发育成规范的有限责任公司。这类公司有中型的,也有小型的。
第三,市场竞争正在由压价竞争策略为主朝着以质量和品牌竞争为主,辅之以价格竞争的策略转变。
进入90年代,低压电器出现了买方市场,低质量、低价格的竞争策略在3年内使价格下降20%—30%,企业的赢亏临界点大幅度上升。在这种状况下,只有从以低价竞争为主的策略转向以品牌和质量取胜为主的竞争策略,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在这方面,温州市走了三着棋:
坚持打击与扶持相结合的方针,整治假冒伪劣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80年代末,温州市的不少企业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使温州产品声名狼藉。在柳市镇,最严重的是假冒伪劣低压电器产品问题。1990年,国务院针对柳市镇的低压电器质量问题,专门下发文件,并由国家七部委组成联合调查组进行整顿。当时,柳市镇面临着三种选择,第一种是全部取缔,第二种是听其自生自灭,第三种是打击与扶持相结合。经过激烈的争论,他们选择了第三种意见,实践证明这是完全正确的。这次整治,不仅没有使柳市镇的低压电器市场萧条,反而促进了它的健康发展。
做出了第二次创业的战略决策,提出了质量立市,名牌创业的口号。目前,柳市镇有9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成为全国获得此证最多的镇,温州市通过ISO9000的企业达到18家,也名列全国前茅。
创自己的品牌。在全国知名的品牌已有“德力西”、“正泰”、“天正”等十几个,产量占到全镇的一半以上。
第四,出现了一个企业家群体。
柳市镇的乡镇企业家们都很年轻,年龄大都在30岁左右。这些人虽然年纪不大,但都是在十几岁时就闯荡市场的。论学历,他们大多数是中学毕业,论技术,他们曾经是一窍不通。但是,他们凭着吃苦的精神,怀着自强的信心,靠着乡情的关系,从交通不便,资源匮乏的穷山沟走向全国,在市场上摔打磨炼,练就了一套搞市场经济最必需的本事。这些人是柳市镇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
引人注目的是,他们中的杰出人物,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把人才当作企业发展之本,敢于借用别人的脑袋发展自己。到1996年底,柳市镇已引进各类人才2500多名。这些人才成为科技进步的骨干力量。过去,我国不能生产核潜艇推进器上的大口径碳化硅密封环,原定从西方国家购买,但被回绝。柳市镇的一家小厂主动挑起了这个重担,在有关部委和科研院所的帮助下,很快试制成功,各项指标完全达到机电部门的要求。目前,这个厂已经成为我国三个专业化密封环生产厂之一,上海桑塔纳轿车使用的小型碳化硅密封环,有70%是由这个厂生产的。
三点启示
启示一,柳市镇乡镇企业制度的演进表明,我国的乡镇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正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制度变革。它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的一些乡镇企业的制度演进,只用了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国家一百多年的路程;它预示着,走现代企业之路是乡镇企业制度发展的方向。对此,我们需有超前的眼光,但又不能操之过急,采取积极支持,慎重推进,因势利导,逐步规范的态度。
启示二,目前,柳市镇的公司制企业和大型企业集团正处在发育过程之中,它们的成长道路与改组为公司制的国有企业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它们的出现,给有关公司制度的法律和法规的适用性,给党的建设、工会建设等等,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这是一个新的课题,需要有关方面尽量进行专题研究。
启示三,农民办的公司制企业和大型企业集团的发展,将会使资本的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进步。通过法律的和经济的手段,把这些大型企业纳入符合国家利益的轨道之中是必要的。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老乡月谈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彭俊
和一位朋友聊天,谈起对乡镇企业产品的印象。朋友说:乡镇企业嘛,几个农民,一个作坊,弄台机器,敲敲打打的,质量不太可靠。
这位朋友的感觉有一定片面性。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在实现经济总量迅速增长的同时,产品质量也得到稳步提高。从国家监督部门抽查数据看,乡镇企业的监督抽查合格率“八五”期间比“七五”期间提高10个百分点左右;有的行业如服装等,乡镇企业的质量已处于领先地位;有一大批企业的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涌现出一批名牌产品。然而乡镇企业在质量方面确实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一部分企业经营者的质量意识不强,相当一部分企业的质量基础管理工作较薄弱,技改投入不足;乡镇企业产品质量的总体水平还不高。
乡镇企业是在国有企业的夹缝中发展起来的。相当一批乡镇企业的主要市场是广大农村和城市的低收入阶层,生产的产品主要是日用小百货等轻工业产品,这是一个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由于大多数乡镇企业资金有限、人才不足、技术落后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使得相当一部分生产者产生了这样的思想:反正有的是市场,只要产品价钱便宜,能卖得出去,质量就“凑合”吧。
然而,质量究竟能“凑合”多久呢?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产品短缺的时代已经过去,新时代的特征是商品总量供求基本平衡,甚至某些时候某些行业出现产品供大于求的状况。企业面临的环境已经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在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质量为核心的非价格竞争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果没有过硬的质量,再便宜的产品也将被日渐成熟的消费者淘汰出市场舞台。
另一方面,随着乡镇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高,乡镇企业的产品质量问题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乡镇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三分天下有其一,在农村经济中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二,乡镇工业经济已占我国工业经济的一半;“九五”期间乡镇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农村经济和工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还将进一步提高。因此,乡镇企业质量工作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实力和经济运行质量的高低。
质量振兴,涉及到企业人员素质、经营管理水平、科学技术含量等诸多方面,需要企业内部经营战略的大调整,也需要企业之间的相互监督和社会协调。最近,全国乡镇企业郑重推出了质量振兴活动,人们期待着这次活动推进乡镇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重塑乡镇企业形象。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小城镇建设

  繁荣富裕的江苏农村,二、三产业高速发展,新兴城镇星罗棋布。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耕地问题。至此,“鱼米之乡”的人们不得不回过头认真考虑起“鱼”和“米”的事情来。请看——
两全抉择
——记江苏村镇建设与基本农田“两区”划定
本报记者张毅
化“两难”为“两全”
改革开放之后,江苏省最令国人羡慕的有两条:一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集体经济迅猛发展;二是在昔日不起眼的土地里雨后春笋般地冒出了一大批现代化的新型城市或村镇。伴着这些新生的城镇,成千上万的农民“洗脚上田”,涌向厂房和商场,改变了自己千百年来的社会角色。
有资料表明,全国4000多家大型乡镇企业中,江苏就有1200家以上。1996年江苏乡镇工业产值6047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80%左右。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小城镇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到1995年底,全省县城以下小城镇1990个,其中建制镇823个,比1990年增加306个,增加了41%。小城镇建成区总面积1698平方公里,较1990年扩张了36%。与此同时,江苏村镇住宅建设也是马不停蹄,“八五”期间全省有267万村民乔迁新居。
这些确凿的数字一方面兴奋地告诉人们江苏在村镇建设、推进农村城市化道路上取得了非凡成绩,另一方面却不客气地描述了人们脚下的土地在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仅1992年、1993年两年,江苏就占用耕地100万亩。事实上,作为全国人口最密集的省份之一,江苏的土地已经亮起黄牌——目前全省人均耕地0.93亩,按2030年江苏人口达最高峰测算,人均耕地只有0.8亩,将达到联合国粮农组织划定的最低警戒线。
经济建设势不可当,保护耕地又是绕不开的话题。一要吃饭,二要建设,怎么办?
办法在脑袋里,关键在于发掘。江苏一改过去用地规划和管地规划“两张皮”的做法,在划定村镇建设规划区和基本农田保护区时,各级建委和土地局坐到一起,统筹兼顾,共同划定。渠道畅通之后,“吃饭”“建设”两全其美。1995年6月至1996年5月,江苏在全省范围冻结村镇建房一年,开展了乡镇规划的编制工作。全省完成乡镇规划1905个,在规划中,现在的28.9万个自然村缩并为2.03万个中心村,3.11万个基层村,人均建设用地面积由172平方米下降到98平方米,村镇规划全部实施后,可复垦土地300万亩。
1995年,江苏省人大分别通过了《江苏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和《江苏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这姊妹篇为“两区”划定的切实可行提供了法律保障。
向中心靠拢
中心村和中心镇建设是“两区”划定的精华,它既节约土地,又便于二、三产业集中发展,实现农田规模经营,因此受到各地的青睐。
扬中市新坝镇新宁村。一方400亩的水田已齐齐整整地插上了秧苗,在烈日下冒着水汽。村支书说,这里以前旧宅基地、废河塘与农田犬牙交错,耕作不便,生活环境恶劣。1995年,村里加速中心村合并、促进土地复垦,去年这片土地平整之后,当年水稻亩产达700公斤!
从1994年起,扬中在全省率先推行中心村规划,截至1996年底,农民上点建房率已达46%。同时,通过集中调整土地,全市发展了适度规模经营土地1.43万亩。
“老庄台”是里下河地区农村的一大特色。由于地势低洼,当地村民有取土垒台的传统,经常一个庄台住几户人家,土地浪费相当严重。江都市抓住建设中心村的机会,迁村并点,平台还田,造地效果颇为可观。此外,江都依据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有计划地撤并了规模小、经济实力弱、交通条件差的7个乡镇和64个小村。这是一项大刀阔斧的决策。
在张家港乘航镇的国家土地局土地管理示范方前,镇党委书记蒋嘉祥指着坦荡如砥的良田介绍,目前已投资800万元建成高标准农田3300亩,今年年底再扩建5000亩。计划明年1万亩丰产田全部完成。对经济发达地区而言,造这么大的示范田,人们惊奇的倒不是投资者的魄力,而是他们怎么一下生出这么多集中连片的土地来?这得归功于乘航的中心镇建设。近年来,随着张家港的崛起,拥有2.2万人的乘航镇二、三产业狂飙突进,1996年乡镇企业产值25亿元,国内生产总值8.9亿元,镇区从业人员1.3万人,政府因势利导,镇区向农民敞开大门,尽最大可能提供各种便利。众多的就业机会和舒适的生活环境吸引着四乡八邻的农民,1993年至今,已有1600户农民集中到镇区。
积极与慎重之间
当工程师们捧出精心设计的规划图纸时,他们把难题交给了实施者。作为“两区”划定的关键环节,合并中心村牵一发动全身,棘手的事情一大堆。因此,在江苏各级政府的有关文件中都频繁使用了“慎重”、“稳妥”、“逐步”等富于弹性的限定语。
最大的麻烦在琐碎具体的拆迁工作中。近年来,江苏农村的房屋普遍更新,苏南新建房屋超过95%以上。这给短期内大规模的自然村合并带来了严重困难。对此,各地在拆并过程中大都采取了每平方米300元—350元的补偿措施。而苏北的东海县则量力而行,坚持“农民建房十年早知道”,对农民何时将新建、翻建房屋了如指掌,制定了分期分批切实可行的中心村实施计划,这是一种务实的做法。
有人认为户籍制度阻碍了人口流动。实际上,在小城镇建设中,许多地方都搞了试点,对传统户籍制度进行改革。张家港就有明文规定,“凡在城镇有相对固定职业和在城镇购买商品房的农户……纳入城镇户口管理系列,其子女在入学、就业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中心村、中心镇作为推进农村城市化的重要载体,其建设与发展必定积极推动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尽管在诸多规划中都给工业小区预留了一席之地,但如何实施小区建设,有哪些具体措施?各地的描述却是轻描淡写,就普遍情况看,要想改变乡镇企业“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布局,还需要更多的资金、时间和耐心。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乡企动态

  黑龙江乡镇企业发展加快
据新华社哈尔滨电(记者王来喜)黑龙江省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加快,近5年来年均发展速度接近50%。目前乡镇工业总产值占黑龙江省工业总产值的27.4%,乡镇企业增加值占农村社会增加值的43.2%,已成为支撑农村经济“半壁江山”的主体力量。
黑龙江省的乡镇企业发展比较晚,1984年后的4年间,年均发展速度为30%左右。从1992年以来,进入了持续、强劲的发展与提高阶段,年均发展速度接近50%。到去年末,全省乡村仅集体企业资本总量已达244.5亿元,比1991年增长了2.2倍,比1983年增长了15.7倍。资产达几亿元的大型骨干企业也已出现。阿城钢铁集团从1984年靠5万元贷款起家,目前形成了年炼钢、轧钢70万吨、电极6000吨的生产能力。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微型调查

  乡镇企业发展存在4个制约因素
据对湖南澧县的调查,乡镇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存在4个制约因素:
一是投资结构制约。乡镇企业固定资产投入中,“铺摊子”所占资金比重大,技改投入少。澧县乡镇企业1989年至1996年新建、扩建投入与技改投入之比为6.9∶1,铺摊子建设造成企业大量举债,目前该县乡村企业银行贷款余额占固定资产原值的比重高达75.3%,高额负债,大量利润转化为银行利息。
二是产业结构制约。部分地方乡镇企业单纯强调以工业为主,忽视农业、运输及仓储、批发零售贸易等企业发展。
三是机制弱化的制约。首先是政企不分:有些基层政府的办公费、招待费、报刊费等,凭一句话企业就得报销;其次是亲化组合:不少村办企业中,关键岗位如财会等人员均与厂长有亲朋关系;第三是产权模糊:企业所有权难分,一些人只为眼前利益、个人利益,分配上不能保证60%的纯利润用于扩大再生产,70%的企业有集体资产流失情况,资产流失率在40%以上,企业后劲不足。
四是人才匮乏的制约。统计100家乡镇企业,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职工占37.7%,大专文化以上的人员仅占0.3%,这种人员构成影响了企业上档次。如某油脂厂,全部引进意大利技术,由于人员素质差,长期掌握不了技术,外方技术员在厂时能正常生产,专家一走便经常停产。
湖南省农调队龙立珍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乡企动态

  天津乡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据新华社天津电(记者张涛、郗永年)天津市把治理污染与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加大对乡镇工业污染治理力度,取得了明显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天津市有乡村两级工业企业上万个,其产值已占全市工业产值的45%,乡镇企业已经成为天津市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问题越来越突出。为此,天津加大了环保节能管理的力度。市环保局专门成立了乡镇工业污染源治理领导小组,各区县也都相应建立了环保机构和节能领导小组。自1989年以来,天津市每年都把治理50个乡镇工业污染源列为改善农村人民生活的实事之一。近3年,天津市乡镇企业完成污染源治理项目396个,投资3368万元。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乡企动态

  辽宁制止向乡企乱伸手
据新华社沈阳电(杨成军)辽宁乡镇企业最近都在核实本企业各类缴费情况,配合全省清理工作。省物价局、乡镇企业局、财政厅、监察厅等部门组成了清理乡镇企业税外收费办公室,各地市也抽调人员专门负责。
近一个时期以来,辽宁对乡镇企业乱收费、乱摊派、乱集资现象严重。初步调查显示,各种名目的收费达200多项,涉及60多个部门,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在清理之列。
成立不久的省清理办公室,在前期调查基础上分双向调查、审核处理、检查验收三个阶段开展了工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收费项目进行审核,取消不合理的收费。编制《辽宁省乡镇企业税外收费手册》,向社会公布,增强对乡镇企业税外收费的透明度,并发动社会力量支持这项工作。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合肥市工商局私营企业管理处在私营企业和下岗女工之间搭起桥梁,解决下岗女工就业问题。这是合肥市被单厂下岗女工金萍(左)通过面试到私营荣文商贸公司工作。新华社记者王雷摄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杭州万向集团的橡胶油封修边车间是该集团为安置残疾人就业而设置的。这个车间由20多名聋哑人、肢残人组成。他们在这个特殊的车间里组成了一个温馨的大家庭。图为车间工人们在工作间隙互相切磋技艺。新华社记者 王定昶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