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7月16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加强民族团结搞好区域自治
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于兴隆
内蒙古自治区五十年的光辉历程,是一部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谱写民族团结进步篇章的历史。五十年来,内蒙古各族人民经历了从愚昧、衰败、落后的中世纪,向人民当家作主、民族昌盛的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跨越。
一九四七年五月一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蒙古族人民和生活在内蒙古这块土地上的各族人民,从此有了自己的政权。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来,一大批蒙古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成长起来,他们同汉族干部互相信任、互相学习、团结工作,成为党领导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和中坚。几十年来,内蒙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满活力,还在于能把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本地区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制定了有利于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有利于提高本地区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战略与政策措施,并认真付诸实践。这些经验都是极其宝贵的。
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实施民族区域自治,不把经济搞好,那个自治就是空的。在自治区成立初期,乌兰夫同志就鲜明地提出,千条万条,发展牲畜第一条。正是由于自治区党委把“发展和繁荣内蒙古经济”的任务,实际上摆到了总揽全局的位置,才使全区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致力于全区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也才使内蒙古在比较短的时间内百业俱兴,经济崛起,大批农畜产品调往区外,支援国家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区各级党委根据党中央的战略部署,结合内蒙古实际,采取并且不断调整完善了一系列符合区情的发展战略和政策。特别是近几年来,自治区党委在全区组织开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学习、大讨论”,从自治区实际出发提出了实行“两个转变”、实现“两个提高”的奋斗目标,实施了资源转换、科教兴区、人才开发、开放带动、名牌推进等五大战略,并重点抓好“四大支柱产业”,发展化工、森工、建材“三大优势”产业,并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经济发展。以此进一步团结了全区各族人民,调动了一切积极因素,各族人民群众也从逐步富裕起来的切身感受中,倍加珍惜民族团结。
五十年来内蒙古各族人民风雨同舟,其凝聚力来自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深入人心。多年来,自治区党委坚持不懈地在干部和群众中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大力宣传和树立民族团结进步的先进典型,使各族人民谁也离不开谁的思想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了以促进民族团结为荣的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民族团结之花成为新时期内蒙古自治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奇葩。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草原篝火红
刘亮明韩雄亮
夜幕降临,晚风轻拂。一望无边的大草原渐次由碧绿转为苍黛,蓝幽幽的天空繁星闪烁,宛然一朵朵盛开的金盏花。
这时候,大拢的篝火点燃,古老的马头琴和现代电子乐器奏响,草原之夜骤然变得生动。那些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游客顿时兴奋起来,一张张笑脸被篝火映照得通红。人们忘掉国籍省籍,忘掉年龄身份,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强有力的节奏跳起蒙古族欢快的安代舞。歌声、笑声、舞步的踢踏声交织在一起,将沉静的草原之夜渲染得一片沸腾。
旅游季节这样动人的夜晚情景,在辽阔的内蒙古草原众多的旅游点随处可见。几乎所有到内蒙古观光旅游的人,无不对草原的古老文化、美丽风光和独具民族特色的活动,留下“终生难忘的美好印象”。
刚从锡林郭勒草原游览回到呼和浩特的加拿大客人赛迪尼盛赞:“草原太壮美了,草绿得看不到边,花多得数不清有多少种颜色,天蓝得耀眼。我都不想回家了。”一位书法家看罢鄂尔多斯高原成吉思汗陵园,在蒙古族敬酒歌声中接过银碗一饮而尽,而后大发思古之幽情,挥毫写道:“远眺巍巍骄子墓,近瞻赫赫大汗容。长车过处尽披靡,叱咤风云一代雄。”一位北京客人在呼伦贝尔草原上参加完篝火晚会,兴奋得无法入睡,仰面朝天,彻夜同花草作伴,与星星交谈。“到草原跑一圈儿,把五脏六腑、烦躁疲劳一古脑儿全洗干净了。”她激动得热泪盈眶。
“这种情形太多了。”自治区旅游局长卢挺自豪地说:不管是“黄皮肤”,还是“蓝眼睛、高鼻梁”,只要来草原走走看看,没有不激动不夸好的。
内蒙古的旅游事业从80年代中期开始兴起,起步不算早,但凭着极为丰富、独具特色的草原旅游资源,发展非常迅速。近年来,全区各地已投入数亿元,建成各具特色的旅游景点几百处,并开发出草原风光游、民族风情游、那达慕大会、篝火晚会、沙漠、森林、名胜古迹游等丰富多彩的项目。同时,以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为中心,辐射全区各大中城市的旅游设施不断健全,已建成星级饭店、旅游涉外饭店200余家、旅行社近50家。每年接待中外游客数百万人次。
专家认为:内蒙古边邻两国(蒙古、俄罗斯)、横跨三北(东北、华北、西北)、毗邻8省,加上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旅游事业前景非常广阔。正是:草原篝火红,草原旅游事业红胜火。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团结胜利的五十年
内蒙古自治区主席乌力吉
光辉的典范
在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旗帜指引下,1947年5月1日,新中国成立前夜,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宣告成立,使区内各族儿女从此获得了新生。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是党的民族政策的伟大胜利,为在社会主义时期解决民族问题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途径。50年来,内蒙古自治区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实现了区内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按照《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在经济上,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优惠政策,促进了经济发展。在政治上,充分保障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少数民族只占我区总人口的23%,而自治区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近50%。我区还十分重视选拔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走上了自治区各级领导岗位。50年来,我们始终如一地致力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边疆长治久安。各民族兄弟建立了相濡以沫,谁也离不开谁的深厚感情,全区人民同心同德,共同建设着自己美好的家园。
巨大的成就
半个世纪以来,勤劳、勇敢、智慧的内蒙古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在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光辉照耀下,用辛勤的汗水、巨大的成就,谱写了内蒙古历史的新篇章。
建国以后,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物资,在内蒙古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在很短的时间里,包钢,第一、第二机械厂,大兴安岭林管局等一大批大型工业企业相继建成。来自祖国各地的大批建设者、知识分子和领导干部,同这里的各族人民一起投身于创造新生活的战斗,自治区的经济建设热火朝天,社会事业日新月异,整个内蒙古大地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兴旺景象。因此,自治区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模范自治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率领全区各族人民,团结建设,艰苦创业,极大地推动了我区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迅速发展。1988年内蒙古提前两年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的第一步战略目标,1995年又提前5年实现了第二步战略目标。1996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983亿元,比1947年增长49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4251元,财政收入达93.22亿元。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农牧业连年丰收,1996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53.5亿公斤,人均667公斤,在全国的位次由1978年的第二十六位提高到第三位;1996年牲畜总头数达到6697.7万头(只),主要畜产品产量均有大幅度增长,其中绵羊毛、山羊绒、驼绒、牛奶产量多年来一直处于全国前列。与此同时,工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1996年与1947年相比,原煤增长207.1倍,原盐增长15.84倍,木材增长79.66倍,发电量增长2463.54倍。如今的内蒙古,不仅是国家重要的森工、畜产品基地,而且也是能源、原材料和农副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在东北、华北、西北经济区域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全国总体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日趋重要。
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目前,全区已拥有19所高等院校,每10万人中有大学学历的1475人,比全国平均水平多53人;中小学15918所,在校生359万人,比1947年增长1668倍。少数民族教育得到优先发展。包括“试管羔羊”、“碱田日晒工艺”在内的一批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涌现出了一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科学家。1996年蒙、汉语卫星广播电视节目试播成功,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77%。文化艺术、医疗卫生和体育事业也得到长足发展,这一切极大地丰富了各族人民的精神生活,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
宏伟的目标
内蒙古自治区已经走过了50年的辉煌历程。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我们充满信心和希望。自治区下一步的奋斗目标是,“九五”期间,完成基本实现小康和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两大历史性任务。围绕这一总目标,我们要努力实现“两个提高”,即提高财政收入水平和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到本世纪末,全区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26亿元,年均递增11%以上;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年均实际递增8%以上;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递增6%以上;农村牧区200多万贫困人口基本脱贫。在全面完成“九五”计划各项指标的基础上,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实现“走进全国前列”的宏伟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世纪之交的内蒙古,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只要我们高举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继续认真贯彻党的各项民族政策,艰苦创业,努力奋进,我们就一定能够迎来一个更加辉煌的明天。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告别勒勒车
李宽民
蓝天、白云、绿草,马背、驼峰、勒勒车。多少年来,内蒙古只是作为一幅风景,遥远地存在于世人的心目中。今天,与草原相依相伴了许多个世纪的勒勒车已经凝固为一页交通史话,成为观光客的怀旧对象和影视拍摄的道具。交通条件的历史巨变使内蒙古变得美丽而不再遥远。
油路修到大草原
自治区成立初期,只有十几条草原自然路,落后的公路交通使内蒙古长期以来深居历史后院。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在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之后,公路交通状况有了初步改善。改革开放的春风打开了草原的大门,内蒙古公路交通得到了迅猛发展,先后建成了呼和浩特至喇嘛湾、锡林浩特至张家口、海拉尔至满洲里、赛汗塔拉至二连浩特等一批资源开发路、口岸路和重要经济通道。与此同时,广大农牧民群众积极投工投劳,修筑县乡村公路,与主干线联路成网,改善了交通条件,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加快了脱贫致富的进程。特别是呼包高速公路的建成标志着内蒙古公路的发展迈入了新纪元。目前,全区公路里程已由1947年的1974公里增加到45744公里,一条条柏油大道通向大漠深处、草原腹地,内蒙古人由此实现了从马背牧歌到日行千里的历史跨越。
汽车开到牧村里
“勒勒车,慢悠悠,三天三夜到包头”,这是对昔日草原行旅无奈的咏叹。自治区成立时,仅有86辆破烂不堪的“万国牌”汽车。随着自治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公路条件的改善,公路运输生产力得到了进一步解放。
现在全区民用汽车已达22.5万辆,且货运汽车正在向大吨位、重型车方向发展,大客车、卧铺车、中巴和出租汽车满足了旅客的不同需求,正在向高档豪华型发展;长途快速直达班车和农牧区夜宿班车的开通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快捷、舒适的运输服务。
进入90年代,深居内陆的内蒙古一跃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随着一批边境口岸的陆续开通,涉外运输业迅猛发展。到1996年,有14个口岸开通了出入境货物运输,7个一类口岸开通了旅客运输,国际汽车客运班线达到10条,极大地促进了经济贸易和旅游事业的发展。今天,公路交通运输承担了全社会客运量的85.1%和货运量的72.3%,已成为自治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老哈河呵长又长
岸上的骏马拖着缰
美丽的姑娘诺恩吉雅
出嫁到了遥远的地方……
这是一首母亲思念女儿的歌,歌声表达了对昔日草原道路阻隔,亲情分离的幽怨。今天,油路修到大草原,汽车开到牧村里,远嫁他乡的女儿会通过遍布草原的客运线路笑吟吟地出现在老额吉(蒙语:母亲)的面前,老额吉呢,如果乐意,还可以到更遥远的地方看世界……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出国归来后
本报记者刘亮明
自打前年扬眉吐气自费去加拿大考察回来,内蒙古锡盟西乌旗巴音青格勒苏木(乡)48岁的牧民桑布拉一下子就成了名人。
这么些个日子了,远远近近的牧民还是有骑马的,有骑摩托车的,纷纷往他家跑。人人都怀着羡慕的心情问长问短,总想从他的嘴里掏出点什么宝贝。
桑布拉也不含糊,逢人就说:“花个3万多块钱儿挺值得,眼界开了,做法也学不少。人家畜牧科学搞得就是好,如草场、牲畜改良等,不服不行。”
改革开放后,桑布拉承包了近7000亩草场,分了108只羊,埋头一干就富起来了,4口人一年能收个5万元左右。可他还是不满足,总觉得守着那么大一片好草原,还能闹得再大点儿。他出国考察的最大收获是:搞建设养畜、科学养畜潜力大得很。
他算了笔账:人家的良种牛当年出栏就能长200公斤左右,而我们的牛3年才能长到人家的一半,收入悬殊得很。
近两年来,桑布拉加快了建设养畜的步伐,搞了3000多亩网围栏、近百平方米的暖棚,同时千方百计搞畜种改良,加大畜牧业的科技含量。“要是能统一组织买些种牛就好了,单买成本太高,一家承受不起,两万多元钱呀。”桑布拉说。
像桑布拉这样出国考察的牧民,在内蒙古草原已不算稀奇。
锡林郭勒草原杰仁苏木(乡)牧民乌尼嘎从加拿大考察回来后,反复向牧民宣传人家的好做法,并在畜种改良上狠下功夫。现在他家的千余只羊和百余头牛,改良率已达到80%以上,年收入已达到9万多元。周围的牧民兄弟听了乌尼嘎的介绍,深受启发和教育,心里“像开了一扇窗子”,也纷纷学他的样子,打储备草,建草场、暖棚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并不惜代价准备筹资引进良种。
杰仁苏木都日布勒吉嘎查(村)47岁的牧民丹森兴奋地说:“如今我们是富裕了,牛羊多了,收入多了,日子也很好了。但一听人家的情况,我们差得还很远,还不能满足,还得好好干。”他准备找机会也出去看看,多学点人家的先进经验,让自己的“草场、牛羊能变出更多的钱儿来”。
1995年,锡林浩特市44岁的牧民吉日嘎拉,利用春节时间去澳大利亚牧区考察了半个月,发现人家的集约化畜牧业搞得好,同样的牲畜,效益比我们高得多。回来后,他立即行动,花10多万元,建了2000亩网围栏和30亩青贮饲料基地,从过去的冬季出栏,迅速向四季出栏转变,大大提高了畜产品商品率。去年他的牧业收入达到14万元,比过去提高4万元左右。
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周德海欣喜地说:内蒙古牧民纷纷出国考察畜牧业,反映了他们在新形势下的新追求。这对改变牧区传统的生产方式,推进畜牧业集约化进程有很大作用。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农牧民看病不出乡
石羽刘亮明
老牧民斯钦图没想到不出村就能让专家给自己瞧病。
家住内蒙古达茂旗白音敖包苏木(乡)的斯钦图,好些日子腹痛、胸闷、体弱无力,闹不清究竟啥原因。听说苏木卫生院来了能人,就去“碰个运气”。结果“人家用叫B超的很小个东西一查就闹清了:多囊肝、多囊肾。”为斯钦图诊病的是内蒙古医院B超室主任、副主任医师苏内林。这是日前内蒙古卫生厅副厅长刘树涛带领内蒙古医院20人医疗队下牧区为牧民义诊的情景。
地处祖国北部边疆的内蒙古草原,自治区成立前一直是缺医少药,农牧民有病得不到及时的医治,不知有多少农牧民因此丧命,人均寿命还不足35岁。自治区成立后,党和政府始终把农牧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当作大事来抓,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响亮地提出“一切为了农牧民的健康”,不断加大投入,建立和完善农牧区医疗卫生网络。
近年来,全区已投资1.25亿元,对1316个农牧区卫生院进行了“一无、四有、四配套”(即无危房;有技术骨干、器械设备、周转资金、交通工具;人员、房屋、设备、管理配套)建设,全区新建、改建、扩建、维修、增添现代化医疗设备的卫生院达66%。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草原人民有了“保护神”
韩雄亮云珍
一见面,指着崭新敞亮的住房,包头市民李满子就大发感慨:“多亏了保险公司,我们一家4口人生活才有了依靠。”
去年,包头发生强烈地震,李满子家的房子被震塌,一家人露宿街头,被突如其来的灾难压得“展不开眉头”。没想到第二天,财产保险公司就给他预付了两万元保险金,一家人对重建家园有了信心,脸上有了笑容。
内蒙古财产保险公司总经理刘金山说:在包头地震灾害发生后,保险总公司和包头分公司的领导带领得力员工冒着余震,立即赶赴现场昼夜勘察理赔。在不到两个月时间里理赔2.1亿多元,为灾区人民迅速恢复生产、生活作出了贡献,被群众誉为“保护神”。
过去,内蒙古草原保险事业是一张白纸。从80年代开始起步,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近年来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全自治区101个旗县都设立了保险公司,数千名保险员工在118万多平方公里草原上辛勤工作着,用自己的汗水换取群众的安居乐业。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1997年6月24日,内蒙古电力职工为最后一个无电乡锡林高勒苏木(乡)安装最后一台变压器,这标志着全自治区1564个乡全部通电。
韩雄亮 李克信摄影报道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鄂尔多斯羊绒衫是内蒙古毛纺业打出的第一个名牌。为了使鄂尔多斯羊绒制品走出内蒙古,走向世界,鄂尔多斯羊绒制品股份公司引进先进设备,大力提高产品质量。图为鄂尔多斯羊绒衫厂的精纺车间。
潘秀峰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