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7月15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

  实践观点和改革开放
李君如
江泽民同志5月29日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深刻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学风问题。这就是:究竟是单纯从马克思主义书本里的片言只语找答案,还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当代中国和世界实际的问题。今天,我们研究改革开放中的各种问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防止和反对任何一种形式的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
改革开放具有鲜明的实践特征
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马列主义的认识论,是“以科学的社会实践为特征”的认识论。根据这种认识论,我们党经毛泽东同志倡导、邓小平同志弘扬,形成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这样的认识论和思想路线指导下,我们党制定了新时期改革开放这项大政策、总政策。在这一政策提出和贯彻过程中,显示出以下鲜明的实践特征:
首先,这一政策不是人们主观设定的,而是社会主义的历史实践及其经验教训呼唤出来的。邓小平同志在谈到制定改革开放政策的动因时,两次使用了“迫使”这样的字眼。一次是1985年8月21日,他说:“在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后,多年来没有制定出为发展生产力创造良好条件的政策。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得不到理想的改善,国家也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这种情况,迫使我们在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决定进行改革。”另一次是1987年4月26日,他在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后指出:“总的来说,很长时间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的状态,人民的生活还是贫困。”“这才迫使我们重新考虑问题。”
其次,这一政策不可能有一套先验的具体构想,只能在实践中大胆探索。改革开放政策是在变革束缚生产力发展旧体制的过程中提出来的,具有革命意义。但这场革命不是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否定,而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对于社会主义,在马克思、恩格斯使之从空想转化为科学之日起,就已经鲜明地指出他们不打算具体地描述这一新制度的细节,只是从规律上指出这种制度是解决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手段。科学社会主义的这种科学性,决定了它在转化为一种现实后,必须比别的社会学说更注重实践。深谙马克思主义精髓的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中反复提醒全党:“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正因为改革开放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所以邓小平同志总是强调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在实践中寻找正确的方案。
再次,这一政策不仅注重探索性的实践,而且强调要以实践为标准,纠正那些不符合客观实际及其规律的错误观点。改革从发动到推进,不断遇到观念上的障碍。有来自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干扰,更有来自僵化思想的抵抗。解决这些观念上的障碍,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提供的武器。在拨乱反正过程中,邓小平同志领导和支持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运用实践标准,纠正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他又领导党和人民群众运用实践标准,抛弃那些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原则、某些本本的教条式理解,抛弃那些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正确思想,坚决反对那些根本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点,明确了改革开放的目标,制定了正确的发展战略。
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现在全国各地的改革开放都在深化,现代化建设都在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不少,需要全党和全国上下,同心协力去积极研究和解决。我们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只有在实践中加深认识,在实践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学习江泽民同志这一重要指示,对于我们推进邓小平同志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重大指导意义。
改革开放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运动的一个伟大的试验。它既要求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又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实践中出现的一系列复杂问题,始终保持政治的坚定性和认识的科学性。
坚持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实践的社会主义方向。邓小平同志确定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作为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并指出“这两个基本点是相互依存的”。社会实践有其客观的现实性,又有其自觉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和实践主体的目的性相联系。邓小平同志发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场新的革命,就是为了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改善人民的生活。他明确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所以,邓小平同志为社会主义的完善和发展而改革开放,强调要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始终把社会实践看作是一个过程。毫无疑问,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一个长过程和复杂的过程。作为一个过程,它总是有一个从初级到高级、从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进程。因此对于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既要认真对待,又不能大惊小怪,要像邓小平同志反复告诫的那样:“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需要指出的是,在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实践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囿于传统观点的束缚,我们对实践中的许多所谓“问题”的看法,并非一定正确。比如在农村改革之初,我们一些同志一听到“包”、“分”就十分紧张,认为把公有的生产资料分给农户,就是搞私有化,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随着农村改革的一步步推进,我们才弄明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双层经营体制,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农村体制的重大问题。这样的事举不胜举。只要我们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就能建立起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新体制、新机制。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我们讲的“实践”是“社会的人”的实践。这种实践要受到一定时间、空间的社会历史条件制约。中国革命的经验告诉我们,囿于客观实际的制约而忽视实践能动性的机械论是有害的,超越客观实际片面强调实践能动性的唯心论也是错误的。要正确认识“实践”和“实际”的关系,这对于正确解决实践中的理论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实践要由理论来指导,理论来自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发展,这是理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但是,在同一实践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多种理论主张,都想影响实践。这时,就必须考虑我们的实践是在什么样的时间、空间中进行的,是在什么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展开的。这样,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就以实践和实际的关系为中介,进入到理论和实际的关系中来。我们的认识、实践具有能动性,同时又不能离开客观实际的制约。
我国的改革开放大业,经过19年探索总结、闯关夺隘、开拓前进,现在已进入到关键的攻坚阶段。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国有企业改革,要在重点难点上取得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起来。与此同时,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也突现出来。特别是社会主义公有制能不能和市场经济结合,共同富裕的目标能不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能不能和市场经济协调,反腐败斗争能不能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取得胜利,这些问题更加引人注目。
这就要求我们在探索和解决新问题的时候,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充分认识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这是我们探索和解决新问题的根本出发点。事实证明:正确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和右的错误思想。今天的“客观”,就是我们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然而,这是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即未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但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社会。邓小平同志和我们党称它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一发展阶段里,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实践”,势必是要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势必是要围绕现代化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设,即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我们的主观应该和这样的“客观”相统一,我们的认识应该和这样的“实践”相联系。研究改革开放的理论,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理论、公有制实现形式理论、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理论、对外开放理论、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和共同富裕关系的理论、反腐败理论,等等,都要从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是社会主义,二是初级阶段。客观实际的这两方面情况,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原则,同时要探索符合初级阶段特点的新论断。丢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就丧失了根本;离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结合起来,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沿着邓小平同志开辟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运用·思考·发展
江源
从马克思、恩格斯写下《共产党宣言》开始,马克思主义就以其伟大的科学力量,指引全世界无产阶级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然而,就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人类生活发生了剧烈而深刻的变动,达到了前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在学风问题上,究竟以什么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在现实生活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回答:一种是单纯从马克思主义书本里的片言只语中找答案;一种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当代中国和世界实际的问题。对一个严肃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而言,采取何种学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就会走到邪路上去。但这决不意味着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成不变的教条。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就是因为它始终随着实际生活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本人就是以这样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著作的。《共产党宣言》发表二十五年以后,他们在德文版序言中明确指出,“《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但由于二十五年来大工业的发展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实际经验,宣言中“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他们之所以用这种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就是因为他们深刻地懂得,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的发展决定理论的发展。只有尊重实践,随着实践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才不会被丢掉。
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范畴。我们今天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像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的那样,“一定要以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问题为中心,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提高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着眼于运用,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武器,来解决我们遇到的实际问题。马克思之所以把自己的理论写在本本上,决不是为了让人们去抓住片语只言咬文嚼字,而是为了给人们提供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立场、观点、方法。孤立静止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它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这本身就背离了马克思主义,这样研究马克思主义,没有出路。着眼于运用,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马克思主义及其研究才有价值。
着眼于思考,就是从实际出发,以实际问题为对象,来思考、认识、理解理论。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用实践来检验理论,符合实际的,我们要坚持;偏离实际的,我们要纠正;脱离实际的,我们要放弃。二是立足于实际问题的研究,把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新实践上升为理论,丰富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不能从理论出发去研究实际?因为变化发展的客观实际永远先于理论。当年马克思是立足于大工业的产生、无产阶级的壮大、科学发展的状况等诸多实际情况而创立马克思主义的。今天,如果不从变化了的实际出发,不着眼于提高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不可能坚持马克思主义。离开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
着眼于发展,就是把心思用在马克思主义的新实践和新发展上。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这个主体的创造永远不会停止。马克思主义著作中肯定的原则、方法,人民群众自觉地实践它;马克思主义著作中没有的东西,人民群众也会在实践中不断创造出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实践,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在这个实践基础上形成的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把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推到了新阶段,解决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我们要深入学习、宣传和研究这一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把小平同志开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


第9版(理论)
专栏:

  源于实践的思考
什么时候全党都重视调查研究,广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都自觉地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倾听群众的呼声和要求,我们的工作就比较顺利,取得的成就就大,一旦出现缺点和问题,也比较容易得到纠正;什么时候调查研究不被重视,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工作中的问题就会蜂拥而来,就必然会犯主观主义、本本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错误,我们的决策就会失去可靠的基础,必然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严重损失。——雷凌峰(甘肃)
党的干部只有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确立“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的生死观,“为人民吃苦,虽苦犹甜”的苦乐观,“人民富裕我欢乐,人民幸福我幸福”的幸福观,才能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党的干部要同人民群众保持水乳交融的关系,时时处处代表人民的利益,反映人民的要求,为人民谋利造福。这样才能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反之,如果一事当前,不是为公,而是为私,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甚至不惜牺牲人民利益为自己谋取私利,就会丧失领导资格,被人民群众唾弃。 ——季仲新(江苏)
在一部分领导干部中,有一种苗头值得注意,就是不讲党性讲私情,不讲纪律讲义气,不讲原则讲关系,好人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大有市场。有的凌驾于组织之上,家长作风严重,大事小事个人说了算,搞“一言堂”;有的游离于组织之外,组织纪律不遵守,组织活动不参加,打自由伞,唱逍遥曲;有的违反组织原则,拉帮结派,搞小集团,用人看关系,办事凭感情;有的目无组织观念,命令不服从,个人意见第一,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的阳奉阴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所有这些,都是目无组织、不讲政治的表现,严重地腐蚀了干部队伍,损害着党和政府的威信。 ——苏健全(湖南)
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是在长期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这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胜利的法宝,也是我们今天从事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武器。
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和政治优势。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不仅适用,而且起着重要作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而党风的好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党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败。
——修晓波(北京)
领导干部要学而不厌,永不满足,不管工作多忙,时间多紧,都不能放松读书学习;地位越高,权力越大,越要如此。要紧密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加强学习,弄懂弄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而树立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的价值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领导观。
——张万富(江苏)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困难、新矛盾,而党员干部在思想觉悟、认识能力、工作经验和知识水平等方面,都存在着不适应的地方,工作中难免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在党内政治生活中,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健康与不健康的思想对立和斗争,还会经常发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纠正缺点、错误,扫除身上的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使党永葆青春和活力。——李抒望(山东)
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有的是由于新旧体制碰撞引起的,有的是由于改革不配套引起的,有的是由于对新事物不同认识而出现的,等等。这一切都要靠深化改革才能解决。目前,有许多矛盾主要反映在经济利益上。因此,解决这些矛盾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把经济搞上去了,解决各种矛盾的回旋余地就大了。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增加了,人民富了,国家强了,许多矛盾就可以迎刃而解。
新时期的人民内部矛盾能否处理好,关键是各级领导干部能否关心群众,为民谋利。许多人民内部矛盾与领导干部的工作有关。有的是考虑不周,政策失当造成的;有的是处理矛盾欠谨慎,草率从事酿成的;有的是官僚主义作风,不关心群众痛痒引起的。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应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时刻把群众装在心中。当前特别要把企业特困职工的生活安排好,对农民负担、社会治安、劳动就业、“米袋子”、“菜篮子”、“水电气”等有关群众生活的问题,时刻挂在心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为群众尽实心、办实事。
——秦大铧(重庆)
用什么样的人,是对社会的最现实最有力的导向,直接影响人们的人生价值取向。用德才兼备之人,会引导人们注重德才兼备;用有德无才之人,会引导人们重德轻才;用有才无德之人,会引导人们重才轻德;用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的人,会引导人们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反之亦然。所以,要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有力的现实导向,一要重视培养和任用德才兼备之人,不能用有德无才之人,更不能用有才无德之人;二要用抓两个文明建设都有实绩的人,不能用那些轻视精神文明建设的人。抓住这两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才有保证。——唐东平(湖南)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道德论苑

  加强党与群众的密切联系
贺同新
近些年来,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要改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他明确指出:“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如何,是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和党的生死存亡的一个根本政治问题。”他在这方面的一系列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思想,为新的历史时期党的思想建设指明了方向。
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之所以是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根本政治问题,是因为人民群众是党的事业的主体和动力,是革命和建设的胜利之本。在过去革命战争年代里,我们党处于敌大我小、敌强我弱、被追杀、被“围剿”的恶劣斗争环境之中,广大党员深深懂得,没有人民群众的保护和支持,就会有生命的危险。那时,广大党员的群众观念都比较强,十分注意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党和群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人民群众宁愿牺牲自己或自己的亲人,也要掩护党员,掩护子弟兵,保护党的地下工作者。当年,国民党军队“围剿”我们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曾大筑碉堡,以为这是他们打不破的铜墙铁壁,但是到头来,反革命打不垮我们,我们却打垮了反革命。所以,毛泽东同志说,真正的铜墙铁壁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正因为这样,战争一打到哪里,人民群众便运送粮食、弹药,救护伤病员到哪里。陈毅同志当年就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如果不同人民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没有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我们就不能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我们党也就不能取得执政党的地位。
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既是革命胜利之本,又是建设胜利之本。江泽民同志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根本的工作路线,也是我们根本的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坚持群众路线,就能保证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保证党的各项工作的成功。”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关键的时期。我们正面临着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这一艰巨的任务。许多新情况,需要我们去研究;许多新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许多困难,需要我们去克服。越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越要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历史经验反复证明,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好,党群关系密切,我们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不好,党群关系受到损害,我们的事业就遭受挫折。建国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都是与人民群众的努力和支持分不开的。这是我们的力量所在和优势所在,是我们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必将胜利的根本保证。
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之所以是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根本政治问题,是因为党处于执政党地位后,容易脱离群众。建国以后,我们党成为领导国家政权的执政党。执政党的地位,一方面可以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更好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发展经济和文化事业,建设自己的国家,给人民带来实惠;另一方面也容易使一些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飘飘然、昏昏然,以功臣自居,做官当老爷,脱离群众。事实上,确有不少人因为地位变了,联系群众的作风也变了,变得对人民群众的利害得失漠不关心,对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不闻不问,变得越来越脱离群众。问题的严重性就在于:脱离群众,党就失掉了存在的依据,就会成为群众的对立面,蜕化变质,失去民心。我们的政权也会逐步失去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就会有得而复失的危险。民心不可欺。民心不可侮。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心向党,党就有力量;人心离散,党就没有力量。民心的向背,至关重要。唐朝宰相魏征曾给唐太宗李世民打过一个比方:“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意思是说,老百姓好比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所以对待民众要十分谨慎。他奉劝唐太宗“必竭诚以待下”,万不可“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以史为镜,可以知兴废。魏征的船水之比,载覆之说,颇有深意。我们应当从中受到启迪。
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之所以是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根本政治问题,是因为群众观点是我们党的基本政治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江泽民同志最近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什么叫政治?从根本上说,政治问题主要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同人民群众的联系问题。”领导干部讲政治,就是要坚持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否则,脱离群众,忘记群众利益、群众路线,就会丢掉政治的根基,从根本上葬送我们的事业,窒息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一个领导干部政治上强不强,关键是看他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否密切。这是关系到我们党的执政地位能否巩固,政权是否得而复失的大事。


第9版(理论)
专栏:学术动态

  经济较发达地区精神文明建设
钱兴华陈先春
浙江省委宣传部、宁波市委宣传部、象山县委和县政府联合举办的经济较发达地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研讨会近日在象山县召开。与会专家学者着重研讨了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与会者认为,经济较发达地区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不仅有力地促进物质文明建设,而且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态势良好。从根本上说,这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成功实践,是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方针的必然结果。目前,经济较发达地区精神文明建设还存在以下一些现象:从现状看,一方面,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使精神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另一方面,经济的快速发展又带来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作用看,一方面,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的快速发展从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等方面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和保证;另一方面,有的地方精神文明建设滞后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一定的反差。从条件看,一方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有利于经济较发达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显著提高;另一方面,市场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又会给精神文明建设带来负面影响。从环境看,一方面,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对外开放的环境;另一方面,对外开放会带来一些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生活方式等消极影响,给精神文明建设带来很大冲击。
与会者认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经济较发达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更重、难度更大、要求更高。经济较发达地区在物质文明建设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但是,往往容易产生就经济抓经济的心态,精神文明建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情况在一些地方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对经济较发达地区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紧迫性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与会者认为,经济较发达地区在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过程中,对人们的思想道德、思维观念和科学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社会主义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等精神力量的作用就显得尤为紧迫。经济较发达地区一部分人在生活富裕起来之后,却走向“富裕的贫困”,如封建迷信活动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广大群众逐步养成文明、节俭、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还需指出的是,经济越发展,越要在党员干部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当前,经济较发达地区迫切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既要发挥领导作用,又要体现表率作用,切实加强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
与会者认为,经济较发达地区处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精神文明建设碰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与经济欠发达地区相比有所不同。因此,经济较发达地区各级领导干部要积极探索搞好本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把握重点,整体推进。要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教育人们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同时,大力加强廉政建设,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上的问题,使广大干部真正认识到反腐败斗争能否取得胜利,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兴衰成败的大问题。其次,要抓好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教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教育,从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钢铁长城。再次,要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约束机制和党内监督机制,把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纳入法制化轨道。
与会者还提出,要搞好经济较发达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依法加强对社会各方面的管理,动员和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投资兴办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