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7月15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论坛

  美欧争吵远未结束
丁刚
在北约马德里首脑会议上,美英等国同法意等国就是否首批接纳罗马尼亚和斯洛文尼亚激烈争吵了一番。最后,公报在提到北约将于1999年再次研究东扩进程时写道:北约以极大的兴趣关注着罗、斯两国为争取入盟所作出的努力。
法国总统希拉克对这段话的解释是,它表明罗、斯两国将在下次东扩时处于“优先地位”。而美国官员却说这是法国人自己的解释。可是两天后克林顿到了罗马尼亚,他面对欢迎的人群明确地说,罗是下批东扩“最强有力的候选国之一”,并当场许愿,美国愿意帮助罗尽早加入北约。
美国态度的变化表明,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罗、斯两国处于优先地位这个话该不该说,而是此话应该由谁来说。言外之意是,北约的事情还得美国人说了算,而且这个意思不单是要传达给盟国,更是要传达给那些希望加入北约的中东欧国家。法国报纸据此分析说,美国人是想借此来巩固其在北约内的霸权地位。
其实,美国想巩固的霸权绝非局限在北约之内,而是在整个欧洲。因为,一、美国离不开欧洲。目前美国对西欧的贸易占其对外贸易总额的21%,对欧洲的投资占其对外投资总额的50%,欧洲是美国对外关系的重中之重;二、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在欧洲,美国要维持其在世界的霸主地位,首先就要维持其在欧洲的霸主地位。而北约是“欧洲安全的支柱,是美国介入欧洲的主要途径”(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语)。
当然,美国的北约政策、欧洲政策实质上也是美国国内政治、特别是执政党需要的反映。克林顿政府坚持北约东扩首批只吸收三国,原因之一是怕开支过大,难以得到参院和国内舆论的支持。在马德里会议期间,加拿大总理与比利时首相的一段私下闲聊被有的记者偶然录了音。他们说,美国人“所做的一切不过都是出于短期的政治考虑”,“从是否接纳波罗的海沿岸三国的争论看,这个问题与世界安全毫无关系”,只不过是因为支持这三国入盟者手中“控制着大量的选票”而已。此番“私房话”看来比公开表态更能反映美国对盟国的真实思想。
冷战结束后,欧洲国家为争取建立“欧洲人主宰欧洲命运”的政治、安全新格局作出了不懈努力,而美国的欧洲政策却越来越多地考虑如何维护自身利益,从美国国内的政治需要和为在全球确立“一超独霸”地位出发,美欧之间的矛盾实质上是建立多极世界还是建立单极世界的矛盾。由此看来,虽然北约东扩首批名单问题已经解决,但美欧之间的争吵远未结束。随着欧洲一体化的发展,美欧之间的矛盾还会扩大和加深。


第6版(国际)
专栏:

  越南主要报纸社论认为
杜梅访华将推动越中关系发展
新华社河内7月14日电越南主要报纸今天分别发表社论,对越共中央总书记杜梅即将访华给予高度的评价,认为这“标志着越中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新发展”。
越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报》的社论说,杜梅这次访问是在兄弟的中国人民刚刚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在和平统一祖国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的时候进行的。社论说,今年中国共产党将召开十五大,全面推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社论指出,越中两国是近邻,两国人民的传统友好关系源远流长。越南党、政府和人民始终重视发展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和传统合作。社论认为,越中两党两国每年举行高级会晤,商讨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各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极大地推动了两国关系的发展。
社论说,在当前新的形势下,杜梅总书记这次对中国的正式友好访问对于进一步增进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把两国关系推进到新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人民军队报》的社论说,越中关系恢复正常化以来,两国间一系列的高级会晤体现了以大局为重、互谅互让、公平合理、友好协商的精神。
社论表示相信,杜梅这次访华将为进一步推动越中关系向前发展作出贡献。
据新华社河内7月14日电(记者凌德权)应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的邀请,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杜梅今天上午乘专机离开河内前往北京,对中国进行为期五天的正式友好访问。
杜梅在河内机场说,他这次对中国的访问十分重要,旨在巩固和发展越中两党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特别是为越中两国关系顺利地进入21世纪作准备。


第6版(国际)
专栏:热点对话

  谋取最大国家利益寻求有利国际环境
独联体国家趋向全方位外交
本报国际部编辑严正唐进修
本报驻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记者许宏治于宏建尹树广
编辑:当今世界正向多极化发展,国际地缘政治关系也在变动。为了顺应世界格局的变化,寻求最有利的国际环境,近几年来,独联体国家普遍致力于全方位外交。它们在加强独联体范围内合作的同时,积极发展与西方国家以及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这不能不对独联体的前景产生影响,并为世界所注目。
记者许宏治:独联体国家在表述自己的全方位外交战略时,几乎都把加强与独联体国家的合作列为“首要目标”或“优先方面”。作为最大的独联体国家俄罗斯一向视独联体为自己的利益范围,想以它为依托,重振大国地位,跻身世界强国之林。在北约东扩的逼人态势下,它还把加强独联体一体化作为其对应措施之一。在俄的努力下,独联体总的合作框架已初步搭起来,一体化的条约法律基础基本就绪,成员国间的联系与合作正逐渐恢复。最近一年多来,俄与白俄罗斯签署了建立共同体的条约,后来两国又发展成为“联盟”;俄还与白、哈、吉签署了加深经济和人文领域一体化条约。俄力图以此为模式,推动独联体一体化。但由于不少独联体国家对此持冷淡甚至公开反对的态度,因此独联体一体化的进展步履维艰,许多法律条约仍是纸上谈兵。据统计,独联体成立以来,通过的文件、签订的协议约800项,除一次性和已失效的协议外,有效的还有约480项,但其中真正得到贯彻的寥寥无几。
记者于宏建:不少独联体国家虽然都强调发展独联体内的合作,特别是与俄罗斯的关系,但目标不同。它们除了想使身旁的大国俄罗斯尊重并确保其独立和主权外,更多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它们并不希望俄依靠独联体恢复强国地位。例如,作为独联体内经济实力仅次于俄罗斯的乌克兰,从自身利益出发,强调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独联体内的经济关系,但反对建立任何形式的超国家机构。乌认为双边合作是独联体最为有效的合作方式。最近乌俄签署了友好合作条约,使两国关系出现了重大转折,但当俄总统叶利钦希望乌加入关税同盟和集体安全条约,以推动独联体一体化时,遭到了拒绝。
记者尹树广:由于多方面的因素,中亚各国把对俄关系列为其外交的“优先方面”。除土库曼斯坦奉行“积极中立”政策外,中亚各国均努力参与独联体事务。在军事和安全领域,它们对俄的依赖程度更高,这些国家在军队建设、武器供应、军官培训等方面都离不开俄的帮助。尽管如此,中亚各国仍担心独联体的一体化可能会威胁甚至损害其独立和主权,因此它们在外交战略上提出了多个“优先方面”,试图在对几个方面的平衡中获取最大的经济实惠和安全保障。某些中亚国家还致力于地区合作,发展与独联体其他国家的双边、多边关系,试图以横向的合作削弱俄的控制与支配作用。
编辑:包括俄罗斯在内的独联体国家,出于各种各样的动机,都在与西方国家发展关系;而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也在借机对这些国家进行经济、政治、军事渗透,挖独联体的墙脚。特别是北约东扩对独联体国家构成了不可小视的冲击波。
记者许宏治:是的。俄罗斯及其他独联体国家都是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的成员,除个别国家外,都加入了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它们积极活动,力争加入欧盟和其他经贸组织。今年以来,俄与西方的关系取得了一些进展。3月,俄美首脑赫尔辛基会晤时,签署了一系列文件。6月,叶利钦总统出席丹佛八国首脑会议,使俄变“七国集团”为“八国集团”的愿望初步实现,等等。当然俄罗斯发展与西方关系的出发点与其他国家是不同的。俄的目的是想重振自己的政治、经济、军事大国地位,树立大国形象,以求成为多极化世界中强有力的一极。而其他独联体国家则是想通过与西方来往,最大限度地获取实惠,以增加自己在大国间周旋的筹码。
记者于宏建:乌克兰在“融入欧洲”的基本方针指导下,积极发展与西方关系,把与西方关系列为其安全支点之一,作为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乌是第一个与北约签署“和平伙伴关系计划”文件的独联体国家。北约还在乌建立了信息中心。在俄罗斯与北约就东扩问题进行激烈较量时,乌提出与北约建立特殊伙伴关系,于今年7月9日与北约签署了特殊伙伴关系宪章。乌克兰国家安全会议秘书戈尔布林最近声言,乌不排除将来加入某个军事政治集团的可能。另外,乌与美国正式确立了“战略伙伴关系”,美国对乌投资仅次于以色列和埃及,已位居第三。乌通过吸取西方的资金和技术,减少对独联体的依赖。
记者尹树广:发展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关系也是中亚各国外交的“优先选择之一”。它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尽快摆脱经济困境,成为国际社会的平等伙伴。与此同时,西方国家也想在俄罗斯的“软肋”上打进楔子,促进独联体离心倾向发展,避免原苏地区结成新的政治军事集团。仅以哈萨克斯坦为例,近两年来,美国已投资20多亿美元,占同期外国在哈投资总额的40%。目前,哈30多家冶金、能源和钢铁等大型骨干企业均控制在西方财团手中,其总产值约占哈国民生产总值的70%左右。美国在乌兹别克斯坦正在开发两个大金矿。这些情况表明,美国等西方国家正在加强对中亚的渗透力度,与力图保住“这块特殊利益区”的俄罗斯展开激烈的竞争。
编辑: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和外交空间,争取更大的经济利益,独联体国家正在广交朋友,积极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记者于宏建:近年来,乌克兰在与亚洲、非洲、南美等地区国家发展关系的同时,更注重与中东欧国家及黑海地区国家发展关系。目前,乌克兰已与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土耳其等国建立了稳定的睦邻友好关系。日前,乌克兰又与摩尔多瓦、罗马尼亚签署了三个基础文件,为建立三国自由经济区创造了条件。
记者尹树广:中亚国家参加的地区和国际组织之多令人眼花缭乱。例如,突厥语国家组织、中亚西亚经济合作组织、伊斯兰会议组织、欧安组织、独联体内的四国关税同盟等。在这些组织中扮演主要角色的分别是土耳其、伊朗、美国、俄罗斯。中亚国家参与其中的意图是:纵横捭阖,左右逢源,为我所用。近来,外高加索国家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的外交也相当活跃,对独联体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离心倾向。
编辑:独联体1991年成立以来五年多的风雨历程表明,由于成员国之间在经济、文化、军事、民族、历史、社会等方面存在诸多联系,独联体确有存在的必要。但是,如上所述,面对正在变化的世界,许多独联体国家从自身利益出发,积极开展独立自主的全方位的外交活动,把目光投向世界各地。另外,它们对主权问题仍十分敏感,唯恐有朝一日重新受制于人,再加上外部势力的诱惑,近年来,独联体的离心力增加,前途面临考验。然而,眼下北约东扩的重点在中东欧,无意对独联体过深介入,以免进一步激怒俄。在世界经济集团化、区域化的大气候下,独联体一体化仍将在曲折的道路上缓慢前行。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国务卿称波海三国可入北约
本报莫斯科7月14日电记者许宏治报道: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表示,一旦波罗的海三国为分担欧洲安全责任作好准备,它们将被接纳加入北约,“北约的大门对所有国家都是打开的”。奥尔布赖特是昨天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这样说的。她还说,希望成为北约成员国的波罗的海国家应该发展经济,增强军事力量。
在谈到前一天与俄罗斯外长普里马科夫的会谈时,这位美国国务卿说,北约与俄罗斯在保证波罗的海国家的安全方面进行合作是完全可能的,但波罗的海国家有权选择保证自己安全的道路。


第6版(国际)
专栏:

  俄芬两国总统举行会谈
芬拒绝同俄建立共同边防
据新华社莫斯科7月13日电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和芬兰总统阿赫蒂萨里13日指出,俄芬两国在欧洲和中东安全等许多国际问题上都持相似的观点。阿赫蒂萨里应叶利钦的邀请于12日抵达俄北部城市彼得罗扎沃茨克进行非正式访问,并同正在那里休假的叶利钦总统举行了会谈。
据报道,叶利钦在会谈结束后对记者说,两位领导人讨论了有关两国关系、国际合作、欧洲安全等问题,并就一些“热点”地区,包括前南斯拉夫地区和中东地区的危机交换了看法。
据新华社赫尔辛基7月13日电(记者郑焕清)芬兰总统阿赫蒂萨里结束对俄罗斯两天工作访问后于13日晚回到芬兰。他在图尔库机场发表了讲话,重申了芬兰拒绝同俄罗斯建立共同边防的立场。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在阿赫蒂萨里访俄前建议,俄罗斯和芬兰建立共同边防,以便节省开支,因为两国是友好国家。


第6版(国际)
专栏:

  以总理强调不采取前工党政府路线
希伯伦市长谴责以当局煽动暴力以外国记协谴责以士兵枪击记者
据新华社耶路撒冷7月13日电(记者支林飞)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13日表示,他领导的现政府在有关打击“恐怖主义”活动、耶路撒冷地位和以色列撤军等问题上,绝对不会采取前工党政府的路线。
内塔尼亚胡在当天召开的内阁会议上说,如果希伯伦的暴力活动继续升级,局势进一步恶化,巴勒斯坦人将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他说,结束目前危机、恢复和谈的唯一基础是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履行和平协议的义务,打击“恐怖主义”活动,确保以色列的安全。
两周前,一名犹太极端分子在希伯伦张贴亵渎伊斯兰教的传单,引发巴勒斯坦人与以色列军警之间新一轮暴力冲突。
据新华社耶路撒冷7月13日电(记者怀成波)巴勒斯坦希伯伦市市长纳塔希13日在视察该市巴以冲突现场时,严厉谴责以色列当局在希伯伦煽动暴力。
据新华社耶路撒冷7月13日电(记者怀成波)以色列外国记者协会13日知会以色列当局,谴责以色列士兵最近连续枪击外国记者。以色列外国记者协会副主席穆斯指出,在最近三天内,连续有六名外国摄影和摄像记者在希伯伦采访时受伤,说明外国记者“已成为以色列士兵的射击目标”。
以色列新闻办公室主任福格尔拒绝外国记协的指责。据报道,在11日和13日发生的希伯伦冲突中,先后有六名服务于阿布扎比电视台、美国广播公司、路透社和美联社的记者在采访中被以色列士兵开枪打伤。以色列外国记协认为“这不是偶然事件”。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南非政党分化重组
本报驻南非记者温宪
7月8日,南非政坛上两位背景迥然不同的人物鲁夫·迈耶和班图·霍洛米萨宣布,他们将于今年9月27日组建一个新的政党。
乍一看,这两位政治人物的组合令人难以想象:迈耶原为国民党总书记和豪廷省地区该党领导人。作为国民党参加制宪谈判的主要代表,迈耶对推动新南非的诞生发挥了积极作用,也因此被国民党内右派势力视为出卖白人利益的“第一号公敌”。新南非成立后,迈耶力主国民党进行政治改良,主张国民党必须以一种新的政治面目出现,为此国民党应自行解散。由于迈耶的政见同国民党领导人德克勒克对立导致迈耶今年5月退出了国民党和南非议会,并宣布成立“新运动进程”组织。霍洛米萨在种族主义政权时期曾任特兰斯凯黑人家园军政权统治者和当地非国大组织领导人,新南非成立后曾任政府副部长,但去年他与非国大内一些高级领导人不和,揭露出了一些令非国大极感难堪的“秘闻”后,被撤掉了政府职务和逐出非国大党。于是,他今年成立了“全国协商论坛”组织,发誓要同非国大抗衡。
与此同时,南非各政党内部及相互间也不断发生分化与重新组合。曾任非国大总书记的拉马弗萨去年宣布弃政从商。今年6月27日,曾被认为最有能力竞选非国大最高领导职位人选之一的豪廷省省长塞华里也宣布将于明年1月辞去省长一职进入私营部门。迈耶宣布退出国民党后,国民党豪廷省青年组织领导人等一批人士相继宣布退党。泛非大组织最高领导人发生更换后,曾长期担任泛非大全国主席的马奎图已受到党内严厉处分。长期不相往来的民主党与因卡塔自由党6月3日举行高层会谈后表示,今后两党将在全国、省和地方三级政府中加强合作。此前不断相互攻讦的国民党也与自由阵线、民主党、泛非大、因卡塔自由党相继接触晤谈。因卡塔自由党领导人布特莱齐表示,同意该党同非国大进行联合。
南非政党分化与重组的加剧是一场社会变革后的必然现象。新南非成立后,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压迫与反压迫的政治斗争转为国家的重建与发展。在目前非国大占支配地位的政治格局不会发生突变的情形下,各政党都在思考着1999年大选中的政治命运问题。国民党去年退出民族团结政府后,宣称将作为一个强有力的反对党发挥作用,但其曾为种族主义政权执政党的历史已经成为一个沉重的包袱,阻碍着国民党意在吸引更多黑人选票的政治改良努力。由迈耶退党引发的分化浪潮进一步削弱了国民党作为第一大反对党的政治地位。迈耶和霍洛米萨这两位背景如此不同的人之所以能够走到一起,部分原因在于前者代表了不满德克勒克小步改良的南非白人革新势力,后者则多少表达了一些人对非国大政绩不满的情绪。迈耶表示,南非正处于另一个十字路口上,形势呼唤一个有着广泛基础、真正非种族的新政党,以此改变南非政坛格局。新党的政治目标是在1999年大选中异军突起,其口号是寻求通过“优化治理”和“法律秩序”改善所有南非人的生活。
迈耶与霍洛米萨联手组建新党行动受到了民主党的欢迎,但他们原属的国民党和非国大对此均不以为然。非国大认为,即将成立的新党无助于南非现实问题的解决。国民党则认为,新党即将成立的意义只是在南非政坛中徒增一个小党而已,其“优化治理”、“法律秩序”等口号无任何新意。
就在南非反对党面对1999年调整各自姿态之时,作为执政党的非国大也在为今后的前途加紧进行筹划调整。非国大代理总书记卡若路丝女士本月10日宣布说,非国大正就新一代领导班子问题进行认真协商。她说,在今年年底召开的非国大全国大会上,曼德拉将辞去主席职务,由谁出任非国大主席以及非国大副主席是否自动成为国家副总统的问题都将是全国大会必须面对的挑战。
(本报约翰内斯堡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蒙古举行那达慕大会庆国庆
本报乌兰巴托7月12日电记者敖其尔报道:7月11日是蒙古人民革命胜利纪念日(国庆节)。蒙古各地举行那达慕大会,庆贺国庆节。
11日上午,首都乌兰巴托在中央体育场举行那达慕大会。蒙古新任总统巴嘎班迪和大呼拉尔主席贡其格道尔吉和总理恩赫赛汗等国家领导人参加了大会。
巴嘎班迪总统在大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蒙古在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面临着种种困难,但将坚定不移地在改革的道路上前进。他号召全国人民同心协力,发挥聪明才智,解决社会面临的严峻问题。
大会进行了摔跤、赛马以及射箭等比赛。


第6版(国际)
专栏:

  洪森指责一些国家干涉柬内政
呼吁全国人民保持镇定
据新华社磅同(柬埔寨)7月14日电(记者雷柏松)柬埔寨王国政府第二首相洪森今天在这里发表讲话,指责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干涉柬埔寨内政”。洪森在当地一座寺庙和一所学校竣工仪式上发表讲话时说,一些国家和国际机构对柬埔寨进行制裁是“干涉柬内政,破坏柬经济”。
据新华社金边7月13日电(记者雷柏松)柬埔寨第二首相洪森今天发表声明,要求王国政府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以使柬埔寨局势尽快恢复正常。
洪森呼吁全国人民“保持镇定”,“不要听从任何可能导致柬发生暴力和战争的鼓动宣传”。声明说,必须尊重柬埔寨人民的自决权,按照国家宪法和巴黎和平协议,保证柬未来大选能够自由公正地举行。


第6版(国际)
专栏:

7月10日,柬埔寨第二首相洪森在金边召集内阁会议之前向记者挥手。这是柬埔寨政局发生变化后,洪森第一次公开露面。  新华社发(美联社照片)


第6版(国际)
专栏:

莫斯科郊外“邓小平街”
莫斯科北郊60公里处的斯拉维诺村有一条以邓小平的名字命名的街。“邓小平街”的居民们大多是享有盛誉的俄罗斯眼显微外科跨部门综合体的工作人员,他们中没有一人见过邓小平,但由衷敬佩邓小平的高贵品格和他为中国及世界作出的杰出贡献。
“邓小平街”命名仪式是5月5日举行的。
右图:“邓小平街”全长750米,共有27幢红色别墅,墙上蓝底白字街牌上的俄文为“邓小平街”。
“邓小平街”的创建人、俄眼显微外科研究院院长斯·费奥多罗夫(中)说:“创建‘邓小平街’,是为让俄罗斯人牢记这位伟人。”
自“邓小平街”诞生后,斯拉维诺村变得热闹起来,许多俄罗斯人慕名前来参观。  本栏照片均为新华社记者饶爱民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