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7月15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

  赶着黄牛奔富路
高冰
内蒙古达拉特旗盛传着青年农民高有良靠养殖致富并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的故事。
高有良今年25岁,家住黄河南岸的大树湾乡东海心村。1991年,他和本乡同学杨小春高考落榜。摆在他们面前有两条路:要么和多数落榜者一样或补习或挤进城里找份工作,要么回家种地。他们想,农村高考落榜青年成千上万,大家为什么都要往城里挤呢?难道农村就没有用武之地?他俩商量:一定要在农村干一番事业。因志趣理想一致,二人喜结良缘。万事开头难。他们看到,乡亲们虽然大部分人家过上了温饱生活,但是光靠种地收入并不多,离小康还远着呢。他们把目光盯在了养殖业上。
1992年,羊毛羊绒羊肉大跌价,人们争相抛售,认为养羊赔本,没有赚头。高有良小夫妻俩琢磨:这种现象正是咱们在课本上学过的“经济规律”呀,大跌之后必然要回升。于是他们不顾父辈的反对,靠借贷陆续买回300多只绒山羊。果然,1993年羊价开始回升,这一年光绒毛一项他俩就赚了万余元。第二年,羊价再涨,他们又决定全部出售。两年,高有良赚了一大笔。
有了资本,再干什么呢?他们分析来分析去,认为在农区搞棚圈养牛业是大有前途的。于是又连续购进24头奶牛。经过三年实践,已发展到40头,一跃成为当地的养牛大户。他们觉得方向选准了,路子走对了。凭着远见和勤劳,他们的养牛业搞得红红火火。
为了养好牛,小夫妻俩走出去请教师傅,在家一起研读书籍报刊。为了解决饲料,他们承包了200亩荒地开垦改造,还办起了榨油作坊,买回了草粉机、挤奶机等等配套设备。高有良不无自豪地说:“我们搞的养殖业种植业现已形成了良性循环,地里产的粮食秸秆足够喂牛,牛粪足够用来肥田。两年来,每年纯收入不下10万元。今年又和包头市骑士乳品集团签订了合同,牛奶的销售不用愁。我们要在一两年内办起自己的乳品加工厂,赚深加工这环节上的钱。仅仅靠卖原料是没有出息的。”
高有良夫妻俩靠养牛富裕了,成了远近闻名的养牛专业户,也成了村民们请教的土专家。他们富裕不忘乡亲,一边发展自己的事业,一边尽力帮助村民致富。为了调动大家养牛的积极性,夫妻俩现身说法,逢人便讲养牛的好处。有些贫困户想养又没钱,养不起,高有良就给他们赊卖,等赚回钱再还。两年来他们共赊出大小奶牛10头。他们的机器设备乡亲们可以无偿使用。在他们的带动帮助下,村里养牛户不断增加。现在,全村有奶牛300多头,户均两头。村里的风气变了,青年人都向高有良夫妻学习,闲人懒人变忙变勤了,贫困户少了,富裕户多了。去年,旗团委在高有良的养殖场组织召开了全旗青年星火带头人现场会。目前,全旗已有25名回乡青年借鉴他的做法先后办起了适合自己实际的致富项目。高有良以他的成功正在影响着大批的农村青年。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

  她对命运说:不
本报记者刘亮明
一见面,李玉兰先自摊开双手:“看看我手上的老茧,就知道我们干得多辛苦了。”说这话时,她满脸的笑容里透着欣慰和自豪。
李玉兰原是内蒙古第三建筑工程公司的青年女工。1991年,因建筑行业不景气,她和不少同行下岗了。在这坎儿上,公司领导给她做思想工作,希望她振作精神,还有十几名下岗女工也求她想个“活法”。同时,很多人则议论:下岗就只能“在家呆着”;女人下岗找工作难了。李玉兰的倔强劲儿一下上来了:“我不信女人就矮半截。”
心里逐渐亮堂了,认识到不只是当国有职工才算就业,就业就是有活干、有钱挣,对社会有所贡献。于是,她和16名下岗女工组成一个女子抹灰组,自己当了“头儿”,决心要“做个样子”给人看看,为下岗女工“争口气”。
她对闯一条新路的艰难作过充分的思想准备,但第一个活儿还是让她尝够了“苦辣滋味”:施工队要她们为卫生间、厨房贴瓷砖。她暗想,第一炮一定得打响,要不往后事就难办了。可姐妹们大多连灰抹子都没摸过,既排不了瓷砖尺寸,更吃不准水平缝儿、垂直线,活儿的质量可想而知。各种讥讽议论随之而来。李玉兰背地里多次掉泪,但她毫不灰心。她鼓励姐妹们:没有练不成的活儿,就看咱能不能咬紧牙关迈过这道坎儿。中午、晚上她们不休息,不停地抹呀贴呀,终于合格地“啃下第一块儿骨头”。
辛苦不负有心人。经过这几年的苦干苦学,李玉兰和姐妹们的手艺越来越好。讥讽议论少了,赞扬多了。外地施工队惊叹:内蒙古的妇女真行!一位老质检干部感慨地说:干质检工作多年,还是头次看到这么漂亮的瓷砖活。好名声一传开,活儿不断增多。周围的人们不得不刮目相看:咱半边天还真有两下子。
李玉兰把身心全扑在工作上,每天忙个“两不见阳婆”,很少有时间照顾家。儿子上学离校挺远,她顾不上接送,孩子从一年级起就一直独自挤公共汽车。她也无法给孩子做顿可口的饭菜。儿子连见她一面也难,就总嘟囔:“妈妈不疼我。”她听了心里酸酸的不是滋味。有一次孩子的爷爷病得很重,可她的工期赶得特别紧,总也腾不出时间去看望一下老人。丈夫埋怨她,她委屈得“泪水直往肚里流”。
“这会儿好了。我用自己的劳动收入安排好自家和双方老人的生活,大家都乐了,也理解了我。”李玉兰笑吟吟地说。
现在李玉兰成了“生产能手”,呼和浩特市劳模,她以自己的实践证明:只要改变就业观念,把命运紧紧攥在自己手里,下岗职工大有可为。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

  志愿者,奏响五十年大庆第一乐章
王和
4月中旬的一天清晨,人们发现一队队身披“红领巾为大庆作贡献啄木鸟行动”绶带的小学生出现在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的大街小巷。他们认真仔细地查找街道上的广告标语、牌匾、橱窗以及大小宣传栏里的不规范文字,然后分类整理、鉴别改正、登记后交给市容监察部门。
小“啄木鸟”们有的交头接耳地讨论,有的认真翻查字典,比比划划、叽叽喳喳,真像是寻找大树里的蛀虫那样认真。原来,这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大庆青年志愿者行动的一项内容——“让春风吹走首府错别字”——红领巾啄木鸟行动。它充分表达了自治区少先队员热爱家乡、为家乡献一份爱心的美好愿望。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是包括800万青少年在内的全区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为此,内蒙古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召开了“迎大庆青年志愿者行动誓师动员大会”,号召全区各族青年和青年志愿者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以“热爱内蒙古,建设内蒙古”的政治热情,组织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展示内蒙古青少年新时期的青春风采和团结奋斗的精神风貌。
内蒙古团委和青年志愿者协会根据自治区庆祝活动的总体部署,组建了五支青年志愿行动队伍:环境卫生突击队,围绕急难险重任务开展生产突击和劳动竞赛;文明教育宣传队,开展多种形式的文明宣传活动;迎宾礼仪服务队,在火车站和新城宾馆等场所迎送宾客及参与有关礼仪的服务;交通秩序监督队,在市区30个重要交通路口,配合首府交警维护交通秩序;大型活动文明观众队伍,着意烘托庆祝大会、综合文艺晚会、焰火晚会、那达慕大会喜庆、热烈的气氛。
呼铁局26个单位的300多名青年志愿者在呼铁局团委的组织下连日在站区线路上打扫卫生,清理白色垃圾。他们仔细地清理钢轨缝隙、道床石碴间的污物、淤泥十几吨。
赤峰市林西县团委发动全县各级团组织,采取结合文明城镇建设、青年文明号、文明乡村建设和达小康的“三结合”方式,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
呼和浩特市团委、学联、青年志愿者协会从3月下旬开始,组织市教委和第六中学的中学生志愿者与建设局等单位的青年志愿者共300多人,在无害垃圾处理场周围清除白色垃圾,在市区的几条街道开展植绿护绿活动。
近几年来,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厂团委结合企业实际,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了以“服务生产”为重点,“包户服务和社会服务”为内容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在活动中,他们注重实施“一助一”长期服务计划,坚持不懈地开展“一助一”包户服务活动,把困难职工、离退休伤残职工、军烈属、孤寡老人、残疾人列为重点服务对象,建立“一助一”包户服务小组80个。这些包户小组利用节假日、公休日深入街道、家庭,走访看望包户对象,为他们买煤买粮、清洁卫生、送衣送药,坚持长年服务。他们还在双休日上街为市民修锁配钥匙、修自行车、修家电、理发、服装裁剪,举办科技知识展览等益民服务活动,受到市民们广泛好评。
在自治区50周年庆祝活动青年志愿者行动领导小组的精心组织、认真实施下,这项活动在全区范围迅速地开展起来。从自治区首府到各盟市城镇,从矿区到林区,从工业生产第一线到广大的农村牧区,参加这一活动的青年志愿者以积极建功的姿态和扎实有效的工作实践着“迎大庆,做贡献,受教育,长才干”的工作目标,为自治区50周年的生日庆典献上一份爱心。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

  抓住机遇的缰绳
明文
30岁的巴雅尔图见人总是满面笑容,明亮的眼睛闪着坚毅自信的光。他是内蒙古呼盟陈巴尔虎草原上一名普通的青年牧民,个子不高,本领却不低。当地牧民说起他,没有不夸“赛白努”(好)的。
“这会儿咱牧民真是干得来劲儿,活得风光。”小伙子说起话来总掩饰不住自豪。他说,只因为抓住了党的富民政策的好机遇放开大干,几年工夫就富了。
1989年前,巴雅尔图还只牧养着300多头(只)牲口,因为家底薄,生活很不宽裕,连最基本的生产生活用具都不齐全。当时正好“上面”号召“建设养畜”,他意识到,要致富就不能再走靠天养牧“看老天爷脸色”过日子的老路,就得“换脑子,换做法”,抓住机遇从根本上改变生产方式。
说干就干。几年间,巴雅尔图先从改变牧养条件入手,咬紧牙先后建起了540平方米土木结构棚圈、420平方米的永久性砖瓦结构棚圈,购买了拖拉机和打草机、搂草机。牧业生产条件从此根本改变,自然灾害再不能让他“提心吊胆”,再不用眼睁睁看着羊群“一死一大片”了。
“这回牧业生产的主动权算捉在咱自个儿手里了。”巴雅尔图说得毫不夸张。现在,他已拥有吉普车1台、大小拖拉机3台、打搂草机4台,每年打草除自储外,还可以卖几万公斤,年收入8万元以上。生产条件好了,牲畜头数增长很快,今年他的牲畜已达到2800多头(只)。与此相随,他建起近百平方米的砖瓦房,摩托车、大彩电、收录机、洗衣机,“该有的都有了”。
3年前,“越干脑子越活”的巴雅尔图又瞅准了草原旅游热的机遇,自己投资3万多元建起一处草原旅游点,既方便了国内外游客,每年还可增加收入1万多元。“机遇可是值钱的东西。”巴雅尔图深有感触地说:只要脑子活、舍得出力,草原上致富的路子多着呢。眼下,巴雅尔图正领着全嘎查(村)的牧民兄弟一起奔富路,帮助贫困的牧民搞建设养畜,开发水面、草原资源,兴办养鸡、养猪业等;请畜牧、兽医、草原等有关方面专家给牧民讲授适用技术。特别是现身说法,帮大家“换脑子”。“抓机遇,脑子不好使不行。”他一再说。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热烈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50周年

  再访“草原英雄小姐妹”
晓夏
1964年2月9日,内蒙古乌兰察布盟11岁的龙梅、9岁的玉荣姐妹,为了保护公社的羊群,在严寒中奔走一昼夜。羊群保住了,小姐妹俩却严重冻伤。“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从此传遍全中国,感染、教育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
时光飞逝,昔日的小姐妹已进入不惑之年,她们的近况如何?
玉荣个子不高,走路略显蹒跚,圆圆的脸庞上泛着健康的红光,神情平和,说话斯斯文文,举手投足间透着知识女性的从容。
我们首先聊起了玉荣的腿。她介绍说,冻伤以后,她的下肢做了截肢手术,安上了假肢。现在,她走路、上下楼都没有问题,外出办事还常骑自行车哩。
当年伤愈出院后,玉荣与龙梅一起回到了家乡达茂旗。1974年中学毕业后,玉荣被保送到内蒙古师范大学政史系学习,两年后回到乌盟教育局任副局长。1988年自治区残联成立,她调任副理事长。玉荣很热爱现在的工作,她分管群工部,每天拖着病体,为维护残疾人的权益而奔走。
玉荣有个幸福的家庭。丈夫朝克也是蒙族人,现在内蒙古电台蒙语专题部工作。他们有两个女儿。两个孩子都挺懂事,玉荣工作一累双腿就红肿,两个孩子总是主动承揽家务活。
与玉荣相比,姐姐龙梅性格更达观、开朗些。现任包头市东河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龙梅,身体微胖,穿一套淡雅的套裙,头发精心地盘着,说话很慢却妙趣横生,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1964年的那场风雪中,龙梅左脚大拇指冻掉,双脚其余九趾严重冻伤,现在已经萎缩,基本上是平脚走路。一到阴雨天,她就失眠烦躁,全身不适。她笑着对笔者说:“我的身体就是个‘晴雨表’。”
回忆往昔,龙梅感慨不已。1965年,经过辗转治疗后,龙梅回到家乡达茂旗,开始边上学边治疗。1969年,16岁的龙梅终于如愿以偿,到军区二五三医院当了名护理员。两年后,组织上先后送她到包头医专、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学习。1982年,龙梅调到包头东河区工作,1987年任东河区人大副主任至今。
龙梅的丈夫张平,是名医术高超的军医。他们的女儿已经工作,儿子正在体校学拳击。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

科技知识给内蒙古牧民带来了致富的希望。图为活跃在草原上的青年星火带头人正在给牧民传授科技知识。吴 明摄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

  主战场上天地阔
——新时期内蒙古自治区青年工作综述
夏长勇
蓝天下茫茫的草原,碧水边滚动的羊群;骏马驰骋,牧歌传情。内蒙古,一块神秘而迷人的土地。
改革开放给大草原注入了勃勃活力,新的形势逼迫自治区各级团组织思考一个新问题:共青团的工作重心在哪里?团组织怎样才能找准位置,在凝聚青年的同时,体现团组织自身的价值?
几年的探索与实践表明,内蒙古自治区各级团组织找到了这一思路:团的各项工作必须直接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在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青年中找到位置,发展自身。在团工作切入经济建设过程中,自治区团委狠抓了两方面的工作:“青年岗位能手”活动与“服务万村”行动。
岗位能手作奉献
团中央开展青年岗位能手活动的初衷,是提高企业青工的技术素质。活动之初,团区委敏锐地意识到,这项活动搞好了,将使团的活动与企业党、政、生产经营工作融为一体,为企业乃至城市团工作开辟全新的天地。
团区委迅速将此项活动摆到显著位置,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制定实施方案和规章制度,经试点后在全区全面推广。青工技术比武,导师带徒,岗位达标等一系列活动迅速开展,广大青工学技术蔚然成风,一批批优秀技术人才脱颖而出,企业团组织威信不断提高。内蒙古棉纺厂有职工3600多人,其中青工占78%。笔者在工厂采访,感到青年岗位能手活动已对绝大多数青工产生了影响。据介绍,开展此项活动几年来,该厂青工技术普遍提高,仅中级技术操作人数就比以前净增83%,仅去年,青工就为工厂提合理化建议1100条,发表论文数十篇,260名青年岗位能手脱颖而出。织布一车间挡车工姬英英在全区技术比赛中获奖,被评为市级“十大女杰”、特级劳模。团的活动直接为工厂创造效益,自然被厂党委、厂领导“高看一眼”:团的工作被纳入企业改革总体规划中;团委搞活动,工厂要钱给钱、要物给物;厂团委书记进了职代会主席团,成为厂招干委员会、分房委员会委员。对比几年来团组织地位的变化,厂团委书记姜丽英感慨地说:“要位子不如找位置;办实事,才能有威信。”
随着“青年岗位能手”活动全面切入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这一共青团组织的行为正逐渐向企业行为、政府行为转变。包头钢铁公司是一家有14万职工的国有大型企业,在开展这一活动中,一大批青年技术尖子在全国冶金系统青工大赛中获奖,26人受到团中央与冶金部表彰,包钢团委评出的20名青年科技明星,已有13人被破格提拔为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二级单位领导。一时之间,活动引起公司上下极大关注。目前,包钢已有74家单位以党政文件形式推出青年岗位能手活动实施方案。
自治区各级团组织用事实向社会证明,共青团决非可有可无、只务虚不务实的组织,而是巨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创造者。据统计,这项活动已使全自治区20%的青工达到岗位标准,培养各级青年岗位能手19万多名,推广应用“五小”成果3万项。
服务万村见成效
内蒙古自治区有农牧区人口1400多万,占全区总人口的64%,其中14岁至28岁的青年又占农牧区人口的1/3。全区250万农牧民要脱贫、经济要发展,必须充分发动青年这支大军。自治区团委着力抓了一项工作:“服务万村”行动。
区团委请来大批专家、学者下农牧区考察,在全区选定、推广了杂交玉米、秸秆养牛(羊)等86个科技项目,在全区形成了一个全面覆盖的项目种植体系。各级团组织还出面为农牧民联系贷款,帮助320个企事业单位与300个嘎查村结成对子,全区21所高校全部与村结对。内蒙古农牧学院在呼市郊区榆林镇18000亩坡地上推广玉米地膜种植新技术,使亩产增收300元,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这一直接切入经济工作的行动,得到自治区党委高度重视与全力支持,党团工作有机融合起来。自治区科委、农业厅等4家单位联合团区委制定方案。自治区团委会同区党委组织部、民政厅发布决定,在全区农牧区实行团支书兼任嘎查村委会科技副主任制度。三年来,这一制度在全区90%以上的村得到落实,其中80%的兼任者是青年星火带头人,实现了“三位一体”。
“三位一体”再现了团组织的生机。几年来,11000多个瘫痪团支部得到整治,农牧区团员队伍不断扩大,去年新发展团员11.28万人,增加数为近几年之最。全区嘎查村一类团支部达到55%,三类团支部减少至5%,全区共青团组织焕发了新的青春。
各条战线生力军
团的工作挺进经济主战场,解决的是思路的问题。
抓团工作的“名牌”,重点推进,以点带面,则是思路得以实现的策略。在这一策略指导下,自治区各项团的工作蓬勃开展,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作用。
全区各级团组织在推进青年志愿者活动中,逐步实现了集中性志愿者活动与“一助一”长期志愿服务的有机结合。“青年文明社区”活动试点工作已全面展开,窗口行业“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发展势头良好,1600个集体获得此称号。
“实业兴团,实力助团”战略取得丰硕成果,全区2/3的盟市级团委与60%的旗县级团委创办了经济实体,累计固定资产额达1800万元。希望工程在全区实施以来,救助失学儿童4万多名,全区各级团组织共新建、援建希望小学81所。全区12个盟市、60%的旗县建立起了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青少年维权工作的领域正在逐步扩大。
可以这么说,共青团的工作,已经渗透进了内蒙古各条战线、社会各个方面。共青团组织以其自身的表现,赢得了各级党政部门的信任,成为主战场上一支生力军。
(附图片)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

  热爱内蒙古建设内蒙古
乌兰
伴随着内蒙古自治区五十年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内蒙古青年运动和共青团工作同样走过了不平凡的奋斗历程。一代又一代的全区各族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共青团组织的带领下,高举团结、建设的旗帜,以“热爱内蒙古、建设内蒙古”为目标,立足岗位,辛勤劳动,刻苦学习,奋发创造,为推动自治区的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面向二十一世纪,我们要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团结带领各族青年进一步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民族团结事业再创佳绩,再建新功。
首先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领导,这是青年工作的根本原则,是共青团正确把握政治方向、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同党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保持高度的一致,切实做到党有号召,团有行动。
二要坚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培育四有新人,这是共青团一切工作、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践告诉我们,新时期共青团工作的发展,必须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推动改革开放,善于在改革、建设中起作用,作贡献;必须体现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注重建功和育人的结合,不断拓展团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和领域;必须遵循党的基本路线,服从和服务于党的工作大局,既要立足于推动物质文明建设,又要着眼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既要在劳动创造的活动中突出思想性、教育性,又要在思想教育活动中贯穿劳动创造;既要充分发挥和调动青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要引导他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既要鼓励青年学习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又要引导青年在社会实践中受到教育,在受教育的实践中接受锻炼,成长成才。
三要坚持从自治区实际出发,促进各民族青年的大团结。内蒙古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全区二千三百万人口中,蒙族有三百五十六万,汉族占人口的多数,此外,还有达斡尔、鄂温克等四十九个民族。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加强民族团结、促进边疆稳定、维护祖国统一是内蒙古自治区前途之所系,是各族青年前途之所系,也是共青团事业发展之所系。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团组织,始终要紧紧把握住团结稳定这个大局,引导各族青年以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为重,自觉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努力增强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和睦的自觉性,积极投身于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各项事业,同各族人民一道,向贫困落后告别,向共同繁荣迈进。
四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从近年来共青团工作的实践看,我们正是通过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青年实业工程和服务万村行动等有形载体来把握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青年这个基本方向的,正是通过抓重点活动来把全团工作落到实处的。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自觉地把共青团工作同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青年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使团的工作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青年成长成才融为一体,切实发挥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以及国家政权的社会支柱作用。(作者系共青团内蒙古自治区区委书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