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7月14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如何走农业产业化之路

  以农业产业化为突破口
——当涂螃蟹养殖业二次创业
吴黎明
编者按:90年代初,安徽当涂县掀起养蟹热,挖一亩农田养蟹,一季下来可获利1万元。可不过几年,当涂螃蟹养殖就跌入低谷,1994年全县养殖户有70%亏本,1995年仍不见转机,本报曾连续两年作过报道和剖析。最近,当涂县以农业产业化为突破口,推动螃蟹养殖由低谷再度跃向高峰,当涂县的教训和经验,值得农村所有从事养殖业的干部群众学习和记取。
安徽当涂县在水产第二次创业中,变农户分散式自发经营为产业化经营,促进了水产业的规模拓展和深度开发。如今,一批应运而生的水字号龙头企业,已成为该县水产产业链的重要支点。
该县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全县总水面3.1万多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3%,其中可养水面1.3万多公顷。进入90年代后,该县的河蟹养殖迅猛发展起来,到了1993年达到高峰,一亩水面养蟹可净获利润1万元。然而,到了1994年,蟹市行情急转直下,当年有70%的蟹农亏本。该县认识到,“蟹变”的背后关键是没有形成产业链。就蟹苗而言,当时该县无一家蟹苗场,外购蟹苗鱼龙混珠,真伪难辨;就养殖技术而言,因农户过于分散,技术服务难以到位;就成蟹销售而言,靠“千军万马”进城练摊,市场波动较大。从去年开始,该县把推进渔业产业化进程作为水产二次创业的主攻目标,并把变农户分散式自发经营为产业化经营作为突破口。
该县首先建立健全了一整套水面使用权的转让机制,鼓励水面向渔业科技示范户集中。到目前为止,全县已涌现出拥有资产10万元以上、渔业收入占总收入70%的渔业科技示范户800户。其中不乏一批初具规模的私营水产养殖场。新市镇养殖大户刘有年的养殖面积已有100公顷,并形成了从鱼苗培育、鱼种放养及商品鱼出售的一条龙养殖模式,产业链的形成使刘有年成为稳产高效的养殖户。该县还多方筹资在水产重点乡镇兴办龙头企业。投资785万元兴办的乌龙水产(集团)公司,以公司加农户的松散型企业模式,实现了从大眼幼体蟹培育、幼蟹精养到大水面放养的系列化养殖,带动了整个乌溪镇的水产业发展,去年该镇人均渔业收入864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9.5%。该县在兴办水产龙头企业中,立足于“高起点、高投入、高效益”,防止项目的低水平重复。投资400多万元兴办的湖阳水产开发公司,去年在石臼湖围网养蟹5000亩。投资27.5万元兴办的黄池镇河蟹人工半咸水工厂化育苗场,可年产100公斤幼蟹、96万只仔蟹,首批蟹苗已于4月底被蟹农争购一空。目前,该县已兴办县、乡集体性质的水字号企业10多家,涉及育苗、养殖、销售三个环节,成为该县水产产业链的重要支点。
水字号龙头企业的兴起,为该县的水产二次创业开了一个好头。去年,该县水产品产量突破4万吨,渔业净产值3亿余元,分别较上年增长33.3%和25.5%。该县因此荣获全省渔业致富工程一等奖。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杂谈

  为农机服务创造条件
赵连城
近年来,农民种田靠农机成为一种时尚,尤其是三夏麦收时的联合收割机跨地区作业,更是备受农民欢迎。一些地方听说收割机服务队下乡来,农民们纷纷排起长队去请,有的甚至上路拦截,不把收割机请到自己田里不罢休。但也有不少农民眼睁睁地看着收割机在别人地块里轰鸣欢唱,自己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洒汗挥镰。原因是收割机是机械化作业,对地块、耕种方式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地块狭小,不规则,种植不规范,收割机就进不去,农民也就只能望机兴叹。
毛泽东同志有一句名言:“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实现机械化可以提高劳动效率,进而提高经济效益,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收割机、播种机的劳动效率和黄牛木犁锄头镰刀的劳动效率自然不可同日而语。这也是如今农民钟情机械化的根本原因。但是实现机械化是有前提条件的。
要珍惜农民追求农机的热情,就要创造农机为农民服务的条件,除农机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于本地作业的农机类型,搞好市场服务外,还要在连片种植和土地区划上搞好规划,比如小麦的机收,就要从机耕、机播这个基础抓起,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农民望“机”兴叹的问题。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服务台

  优质柰李找销路
编辑同志:
我是贵州省黎平县高屯镇的果农。现在我们有件火烧眉毛的急事想求你们帮忙。
前几年,县里发动我们种水果,规划了一片4000多亩的连片优质柰李(又称油柰)果园。我想,这也许是条脱贫的门路,就贷款搞了10来亩。谁知,从去年起,柰李进入挂果期,果子却找不到销路,水果烂在树下。真是越穷越见鬼,越冷越遭风。去年我一下亏了6000多元,欠了一屁股债。今年,柰李正是盛果期,预计全镇总产达500多吨。7月下旬水果就要下树,可直到目前,还找不到销路,真是愁死人。不知道哪个城市或哪家水果加工企业需要?请贵报帮帮我们!
贵州黎平县高屯镇高屯村韩宏政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微型调查

  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均沾
邓州引导农民互助合作
本报讯往年麦梢一泛黄,河南省邓州市构林镇运输专业户陈建富便开始为10多亩小麦的收割而犯愁。而今年却不同,眼看快要动镰了,他也没显出一点慌张的样子。原因是,他与拥有收割机的农民陈建志合作。两家的责任田,他管耕,陈建志管收。
邓州市是一个农业(县)大市。近年来,该市一些精明的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时,通过互助合作的方式来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或办不好的事。市委、市政府的决策者们从中得到了启示,制订优惠政策加以引导和鼓励。与此同时,市里还组织农技、农机、水利、植保等部门的技术人员组成综合服务团,对参与合作的农户提供全程技术服务。
合作农业的出现,使生产要素得到合理配置,解决了一家一户办不好或办不了的事。1995年初,种植优质苹果技术的彭桥乡农民刘富友与农民胡相远、赵志华合作,刘富友出技术,胡相远出资金,赵志华出劳力共同承包了20亩苹果园,户年均收入1万多元。桑庄乡10户农民合作投资6000多元,在所承包的同一地块的责任田里打了一眼机井,使昔日70多亩望天田成了旱涝保收田。
合作农业的出现,促进了农业的规模化生产。一些农户通过合作,对承包田实行统一种植计划、统一耕种、统一防虫等,扩大了生产规模。目前,该市区域化种植面积达127万亩,占全市总耕地的50%以上,进一步加速了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赵正强李孟春)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地方经济

  名牌农业显威力
——大沙河镇的致富之路
本报记者李茜
在苏、鲁、豫、皖接壤的黄河故道,崛起了一个美丽富饶的小镇——江苏丰县大沙河镇。它以生产优质红富士苹果和白酥梨等名牌果品闻名全国。
大沙河原是一片荒滩。一百多年前黄河决口,这里成了泽国。以后黄水改道,留下了一个荒芜的“小戈壁滩”。从50年代到70年代,下放到这里的一批批干部和知识青年,和当地农民一起,冒风沙,顶烈日,在荒滩上营造防风林,种植果树,初步改变了这里的面貌。但贫困依然困扰着大沙河人。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醒了大沙河,解放了果农们的双手,他们开始进行果树更新,引进新品种,改进栽培技术,经过几年的艰苦试验,在被认为优质果树不能成活的荒滩上,率先嫁接成功红富士苹果等优质果树,并逐年扩大栽培比重。几年间,大沙河产的红富士苹果,在全国评比中,连续三次获农业部优质产品称号。
大沙河镇领导并没有因此而飘飘然。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产品只是初露头角,知名度和优质品率并不算高,还没有成为名符其实的名牌,在市场上影响不大,因而果农的收入水平依然比较低。更何况近年来全国各地果树更新换代很快,红富士等良种苹果栽培逐年增多,果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进一步提高水果的品位和市场覆盖率。实施名牌战略,加大科技含量,增加名、特、优产品的比重。
名牌战略赢得了广大果农和科技人员的热烈支持。最近几年,果园先后派出20多名科技人员,到日本优质红富士苹果产地研修,学到了不少栽培和管理果园的先进技术,回来后把适用的新技术结合本地情况推广应用,如套袋着色、疏花疏果、果树修剪、防止污染等,对提高果品外观和内在质量,收到了显著效果。接着,他们又分期举办数千人次的果农培训班,一些高级农艺师深入田间,手把手地向果农传授技术。名牌战略更新了人们的观念,也更新了技术,提高了果品的品位。比如大沙河过去生产的酥梨,以皮薄汁多,味甜肉脆而闻名,但表面比较粗糙,其貌不扬,难以进入国际市场和国内高消费市场,其“含金量”相对降低。改用新技术培育的酥梨,不仅口感更佳,而且表皮细腻,黄里透白,赢得酥梨之冠的美称,如今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并远销海外,效益倍增。
大沙河镇在发展名牌产品中,十分重视保护生态环境。他们从大气、水质、土壤、肥料到最终产品,实行全程质量控制,严格防止果品污染。大沙河镇生产的红富士苹果、金帅苹果、白酥梨、黄桃和芦笋罐头,都顺利地通过了农业部和江苏省有关部门的质量监测,准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这个镇还投资近千万元,建成良种果品苗圃园、矮化红富士苹果生产园、苹果新品种引进试验园等,目前大沙河已拥有200多个水果新品种。1995年第二届全国农业博览会上,大沙河的红富士苹果、白酥梨、红津轻苹果等6个品种,质量评比均获第一名。
坚持不懈地追求名牌的努力,为大沙河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1994年他们生产的苹果优质果率只有20%,1996年提高到60%,今年可达85%。而优质红富士苹果的售价比一般苹果高出50%至一倍,出口的精品苹果每只售价3元至5元。
创名牌农产品也要寻求法律的保护。几年前,他们生产的“大沙河牌”红富士苹果和白酥梨等优质果品,都进行了商标注册,这既是创名牌的前提,也取得了合法地位。使大沙河无公害的名特果品在消费者心目中逐步树立良好的形象,扩大了在市场上的影响。
大沙河镇成功地走上了靠名牌农业致富之路。这个只有1.7万人的小镇,1996年工农业总产值达7.5亿元,增长幅度连续3年在50%以上。1994年人均年纯收入还只有1300元,1996年提高到4000元,居徐州市63个乡镇之首,人们称道大沙河是“苏北的江南”。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新事

  农机超市
颜波刘中伟
如今农村的新鲜事儿真不少。这不,连买农用机械竟也像大城市人购物一样逛逛超市,潇洒自选。
5月22日上午,我们来到山东省胶州市农机局不久前开办的农机自选商场。位于胶州商埠南侧的商场刚开门,只见用塑料棚瓦封顶的商场里各色农机排列整齐,一大早赶来的农民或向销售人员咨询,或自选中意的农机。
据经理高明绪介绍,商场总投资480多万元,占地面积近1万平方米,汇集全国各地名牌农机及配件,一改过去柜台开票、仓库提货的办法,所有农机商品由农民进商场任意挑选、试用,出门交款,并且代办保险、挂牌等手续,不光吸引了胶州农民,周围县、市也有不少来买的。自农历正月十七开业以来,仅机动农用车就售出了500多台。
北王珠镇南店子村的3户农民合伙出资9万多元,买下了1台佳木斯产3060联合收割机,其中一位叫孙光喜的农民说:“去年丰收,雇收割机求人,费了不少事,今年麦子比去年的还好,俺一合计,说什么也得置台收割机,自家一时没能力,俺三家凑,来咨询了好几趟了,趁这两天活少,把这个‘超级短工’弄回去。”
说话间,拥有580亩地的李哥庄镇种粮大户刘焜亮也来逛超市。据他讲,去年夏收前,他正望着麦子发愁时,是农机局赊售给他的1台联合收割机救了急,今天他想来买1台喷雾式喷灌机,现在种地已离不了机械。由于他要的喷灌机没有现货,商场为其登记,货到随时联系。
与我们同来的胶州市农机局张桂升局长告诉我们,农机自选商场是我们搞好为农服务的一个尝试,把农民利益放在了第一位,今后我们还要逐步完善各项方便农民的措施。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大同耕地总量持平有余
本报讯山西省大同市在严格用地审批节流制度,严厉打击非法用地的同时,大力开发复垦荒洼盐废弃地,使全市耕地面积稳定在675万亩左右,实现了持平有余。
大同市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电力基地,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占地较多。市委、市政府采取开发废弃耕地补偿的政策,鼓励集体、个人投资投劳,做到开发者优先用地。多渠道、多途径筹集资金建立了土地开发复垦专项基金。今年以来,全市通过改造废弃河滩、修整盐碱滩,新复垦耕地12万亩。 (马静波)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鄢陵下岗职工到农村创业
本报讯近一时期,河南省鄢陵县的百余名下岗职工悄然到农村重新创业,纷纷办起了饲养场、加工厂或直接耕种土地。
该县有关部门因势利导,鼓励下岗职工到农村就业。对投资开发“四荒”的,允许采取入股、转让、拍卖等多种形式,土地使用权30年不变,新种植的花果林木,从受益之日起,3年内免征特产税。
如今,全县已有115名下岗职工在农村办起各类饲养场38个,饲料、油脂、棉短绒加工厂6家,花木企业14个,还开发“四荒”近800亩,年新增产值1400多万元。 (郑法魁黄廷栋)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涿州减轻农民电费负担
本报讯河北省涿州市狠抓农村电费电价管理工作,大力减轻农民电费负担,收效明显。目前,该市农民每年少缴电费400多万元。
针对部分农村低压线路设备老化、农村用电管理工作薄弱造成电费电价偏高的实际问题,涿州市电管局对农村电费电价进行认真整顿,对存在的问题逐村逐项检查,制定整改措施,对乱加码、乱收费且情节严重的村坚决立案审查、严肃处理。涿州市还给每户农民照顾10度平价用电指标,仅此一项,该市农民每月就可少缴电费近30万元。 (高长安李成军)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赣榆东西结对共奔小康
本报讯日前,江苏省赣榆县东部沿海地区的16个富裕村与西部山区的16个贫困村结成帮困对子,力争帮扶对象两年达小康。
赣榆西部山岭地区是革命老区。近年来,由于这里土地比较瘠薄,加之受到交通、信息、技术、资金诸因素的制约,农民经济收入的增幅明显滞后于全县平均水平,一些村庄出现了新的贫困户。针对这一情况,县委县政府在组织好县部委办局包村包户扶贫的同时,还发动全县16个最富裕的村庄与西部黑林镇的16个村的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贫困户得到扶持后,生活有了初步保障,生产劲头更足了。他们新购了良种、化肥和农药,过去冷清的家庭工副业也开始兴旺起来。
(李宜庆)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中国农机博物馆开馆
浙江省余姚市农业机械局承办的中国农机博物馆,前不久在浙江省余姚市马渚镇落成开馆。博物馆总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陈列展品350件。该馆是全国第一家农机专业性的博物馆,具有“存史、资治、教化、开发”功能,为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研究示范、推广、培训开辟了一个现代化的基地。(附图片)
图①为中国农机博物馆全貌。图②为原始耕作农机具。图③为现代插秧机。
潘承凡 梅成建摄影报道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经济观察

  第三次冲击
——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采访与思考(上)
本报记者潘承凡孙健
浙江余姚的河姆渡,傍山依水,风景秀丽。五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在这里春种、夏耘、秋收、冬藏,在谷仓里遗下了一米多厚的谷子,给世界留下了一份弥足珍贵的稻耕文化遗产。
漫长的五千年过去了,河姆渡人使用的骨耜早已变成钢犁,可是水稻耕作的基本方法未见本质的更新。农民们依然弯腰拔秧、弯腰插秧、弯腰割稻。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人们向水稻生产机械化发起一次次冲击,可是水稻生产机械化由于沾了个“水”字,便一直在泥泞中跋涉。
泥泞中的跋涉
中国的水稻生产机械化进程曾经领先世界。
有点年纪的人都不会忘记:70年代初,国产插秧机几乎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然而,由于质量等诸种原因,水稻插秧机在中国并没有引发想象中的水稻生产革命,相反却启发了我们的东邻日本,他们在中国的水稻插秧机上不断改进完善,在很短的时间内,日本的农民便坐在插秧机上,插完了每一棵水稻。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各地又向水稻生产机械化发起第二轮冲击。采访中不少农机干部向我们感叹:现在所见的水稻机械化栽培技术,当时几乎都尝试过,但结果一样:失败。
我们甚觉新鲜的抛秧技术,宁波市在1985年就作过苦涩的尝试,技术还是现在的技术,但在当时却处处碰壁。抛秧属于无序栽培,不仅不能中耕耘草,最要命的是无法手工收割,当时没有配套水稻联合收割机,抛下去的秧成熟后却收不上来,谁还敢再抛?再者,育秧盘每亩地要增加几十元支出,农民不舍得花这笔钱。
稻种水田直播最经济,机械化程度最高,上海当年也作过尝试。然而,直接播下的稻种和草籽同生共长,除草一筹莫展,最后只好忍痛割爱。人们也回过头重新尝试机插,但育秧技术又成了拦路虎,家庭分散经营很难育出合格的机插秧苗。
于是有人认为,土地的分散经营阻碍了水稻生产机械化进程。然而早在80年代中前期,江浙一带乡镇企业崛起,劳动力开始转移,土地开始规模经营。但是有规模却不集中,各家各户转移出来的土地非常分散,不利于机械作业。浙江象山一个大户,几百亩地分散成几十块,外地廉价劳动力不断涌入,劳动力价格仍然十分便宜,买机子不如花钱雇工。规模经营并没有促进农机化事业发展。规模经营与农机化事业,两者之间没有简单的等号。
1984年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大丰收年,从那以后的10年间,南方14个水稻主产省区出现5次水稻生产滑坡,稻谷产量占粮食总产量比重由43.77%降至39.53%。生产强度远远低于水稻的小麦,其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到54%左右,而水稻至今还只有3%左右。江浙一带均发生过富裕起来的农民,因为害怕收割,一把火烧光了待收的稻子。
党中央、国务院专门召开水稻生产工作会议,启动了国家水稻工程,还在中南海召开了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座谈会,并且前所未有地一年之中两度提高粮价。而且,相关的改革、经济和技术等配套条件,近年也有了明显提高,水稻生产机械化突破条件基本成熟,水稻生产机械化第三次冲击终于形成!
春天终于来临
初次见面,宁波市农机局长郑孝华兴奋地告诉记者:在我们这儿,农业机械化发展重点已由旱地向水田农业转移,水稻生产机械化的春天来了。
插秧季节,在大江南北辗转穿梭采访,我们确实感受到了“春”的气息:育秧公司、抛秧插秧公司、农机租赁公司等如雨后春笋般叫人目不暇接。武进市万绥乡今年同时成立了育秧公司和抛秧公司,为农民提供全程服务;各种栽培技术应有尽有,机抛、机插、机直播甚至旱育稀植各显神通;投资购买水稻生产机械者,不仅有国家、集体、农民,很多私营工商业者也踊跃投入。安徽东至县农民袁有理,原先经营一个碾米铺,两年前卖了铺子贷上款,花30万元买了日本进口的洋马稻麦收割机。我们到江阴中日合资的江苏洋马农机有限公司采访时,他正在那儿大修他的机子。一个劲地对我们说,生意好得很,割不过来。苏州城乡中巴车竞争激烈,个体车主干脆卖了车买农机,搞易地收割挣钱。
全社会兴办农机的热情,促使各级政府不断地调整农机补贴政策。社会上爆发出的异乎寻常的农机投资热情,反过来又促进了政府更多的投入和关注。江苏省去年计划发展100台抛秧机,结果一下子推出了300台;江苏省打算“九五”期间攻克水稻生产机械化难关,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其它省市也有相应计划和措施。对于中国农民和中国社会迸发出来的水稻生产机械投资热情,中日合资江苏洋马农机有限公司日方总经理光富让秀连声说:“真没想到,中国农民有这么强的购买力。”日本洋马公司的水稻收割机,竟有一半销到了中国。
中国人也有很多想不到。江苏武进横山桥镇有个个体户,前年农忙前夕进了5000把镰刀,结果当地呼啦啦进了几十台洋马收割机,他的5000把镰刀大都砸在手里。武进市的鸣凰镇曾是江南著名的镰刀之乡,如今炉火已熄,工匠四散,但武进市却为周围的农民输送着一种更为先进的水稻刈割方式,前年秋收,全国第一支装备一流的水稻联合收割机易地作业队伍,就是从武进驰向了大江南北。
告别光富让秀先生的时候,我们特地提问,依他所见,中国的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到了哪个阶段?光富让秀先生回答,中国现在的情形与日本当年水稻生产机械大发展时的情景很相像,当时经济发展很快,年轻人都跑到城里从事二、三产业,农业劳动力紧张,刺激了水稻生产机械化大发展。
光富让秀先生的话更坚定了我们的判断,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事业正处在突破的边缘和前夜,这也是水稻生产机械化的第三次冲击。这是一次有准备的、成熟的冲击!几代人的宿愿有希望变成现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