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7月13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副刊)
专栏:文化谈片

  艺术殿堂也要体察民情
夏旸
我上大学的时候,课余经常去的地方就是所在城市的美术馆和艺术馆。书法绘画、摄影雕塑都不是我的正业,但我在这些方面是一个热情比较高的“票友”。然而,说老实话,每次进入这些艺术殿堂的时候,面对一件件挂在墙壁、摆上展台的“新面孔”,我经常会产生茫然不知所措的感觉,因为自己的艺术知识不足,而展览本身给我的信息无非是作品下边小纸条上干巴巴的作者大名和作品名称;有时候想找一些相关的书籍充一充电,可又往往因为图书出版的滞后和空白而一无所获。于是,入宝山而空返成为常有之事。每到困惑茫然之时,看着展览大厅里虽然稀稀拉拉但个个聚精会神的欣赏者,我只好望洋兴叹,徒有羡鱼之情。我想,要是有馆内行家对某些重点展品的产生背景、艺术风格、历史价值以及作者情况等等作恰如其分、简明扼要的介绍,那对观众来说一定有雨露滋润之感了。但转念一想,大概来观看展览的像我这样的下里巴人充其量也只是极少数,要是派专人讲解,管理部门会认为既成本太高没有规模效益,又可能是对牛弹琴,因此不屑为之。大学毕业后,由于工作原因,我跑了全国各地不少大城市,无论走到哪里,美术馆和艺术馆自然不能放过,所遇情形大抵相像。
后来经过多次无意和有意观察,我又发现,走进艺术殿堂的参观者中欣赏水平与我为伍的大有人在,在我之下的亦不在少数。1992年罗丹艺术展在北京举办的时候,虽然门票价格不菲,但作为“票友”,我还是去看了两次。以罗丹盛名,那次展览颇吸引了不少观众。开幕式那天很多人结伴而来,同事之间、熟人之间或窃窃私语或理直气壮地对那些杰出的艺术品指手画脚,评头品足,交流“心得体会”。令人遗憾的是展览大厅里时有非常非常外行的声音飘进我的耳朵里,连我这外行也急得头上直冒汗。第二次去的时候,在《巴尔扎克》雕塑前遇上一位带着自己孩子来的中年妇女,孩子一边看,她一边讲解,虽然是微声细语,讲解得也很简略粗浅,可是吸引了不少观众凑过来探头探脑细心倾听。
谁来满足大家的求知欲,谁来提高大家的欣赏能力呢?人们恐怕首先会想到图书馆、学校和少年宫,乃至老年书画大学,这确实没错。可是惟独忽略了那些花了许多人民币甚至外汇建造和维护的高高的艺术殿堂,仿佛那里只是一个炫耀藏品数量的场所,只是一个“圈里人”在金光闪闪的招牌下剪彩、讲话、鼓掌和制造新闻节目的场所,只是那些大大小小的艺术家和非艺术家们在自己的作品面前自我陶醉的场所!
优秀艺术家及其作品的产生从来就离不开大众和生活的土壤。如果艺术和艺术家以及艺术机构自我封闭,高高在上,孤芳自赏,那一定不利于艺术的普及,更无益于艺术的提高和发展。艺术馆、美术馆是精品荟萃、大作迭出的地方,诸多条件得天独厚,理应为艺术普及工作承担更多的责任。
其实不光是美术馆,其它类型的文化机构也都面临类似的问题。如果我们的艺术机构必须坐等人人都来程门立雪,个个皆为艺术“圣贤”以后,才能繁荣发展起来,那就本末倒置了。令人欣喜的是,上海博物馆为参观者准备了讲解录音机,北京有的博物馆从去年开始已经招聘了一些讲解员,效果很好。但愿这是为提高大众文化艺术素质做实事的一个良好开端。


第4版(副刊)
专栏:舞台内外

  文化根
于天文
看到香港回归祖国的庆典,我回忆起十年前随吉林省吉剧团赴香港演出前后,亲身感受到的香港同胞对祖国艺术的情意。一九八七年九月至十月,应香港联艺公司的邀请,吉剧团赴港参加中国地方戏曲展,在新光戏院演出吉剧《三请樊梨花》、《燕青卖线》、《三放参姑娘》。中国地方戏曲展是从一九八六年开始举办的,目的就是为了让香港同胞了解祖国戏曲艺术。
我们刚到香港,就不禁产生了问号:香港内地差别这么大,对于我们这个来自东北、新中国成立后才诞生的吉剧是否喜欢呢?出乎我的意料,吉剧团在港的演出,引起了轰动。每场公演,戏院内都座无虚席,气氛十分热烈,掌声此起彼伏,叫好声连成一片。我粗略地数过,每场掌声都多达四十多次,时间最长的四五分钟。演出结束后,演员总要谢幕五六次。谢幕后,还有数百名观众不肯离去,拥到台口,向演员欢呼,和演员握手。有些观众还跑上舞台、后台,和演员交谈、合影,请演员签名留念。有些观众和演员照相时,还让演员同他们一起伸出表示胜利的两个手指,庆贺演出成功。由于受到香港同胞的热烈欢迎,吉剧团在港的演出,由原定的三场增加到了五场。
尤为令人感动的是,陈宝姗等八位香港小姐,对吉剧简直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她们不仅对吉剧团的公演,每场必看(每场演出的大戏都是相同的),而且每场必拍剧照。照片洗好后,还送到吉剧团的住地,分送给演员。吉剧团离开香港到达深圳的当天下午,她们八人又赶到深圳,观看在港已经看过数遍的剧目。看完戏的次日清晨,她们又赶回香港上班。吉剧团离开深圳的前一天,她们又专程赶到深圳送行,同吉剧团的演员同欢同乐,直到晚九时,才依依不舍地挥泪告别,乘坐最末一班车返港。临行前,她们与我们相约:明年一定到长春再看吉剧。坦白地说,我以为这不过是一时激动,并没有太当真。不料,一九八八年春节,她们真的来到了长春,到吉剧团访问,再看吉剧。她们都是香港的普通居民,并不富有。为了节省,乘坐火车,由广州、北京,经过了三天三夜的颠簸、辗转,才来到长春。她们到吉剧团后,就像回到了家里,和演员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滚滚的热泪,流满了香港小姐和吉剧演员的脸颊,流进了在场的每个人的心田。
香港同胞为什么对吉剧如此喜爱?陈宝姗等香港小姐为什么对吉剧如此痴迷?陈小姐说:我虽出生在香港,但祖籍广东,和内地是同祖同根。从小,祖父、父亲就带领我看戏,讲戏中的故事和知识。久而久之,我就迷上了戏曲。凡是内地戏剧团来港演出,我都看。你们吉剧非常好看,我当然更爱看了。她还半开玩笑地说:看戏越多,我越感到内地戏曲真是太精彩,太迷人了。不说别的,就是为了多看戏,我也盼望香港早日回归祖国!
陈小姐的一席话,使我深切地感到:吉剧之所以受到香港同胞如醉如痴的喜爱,固然有其艺术魅力强、艺术特色浓的原因,但最主要的还是因为香港同胞和祖国人民“同祖同根”,中华文化之根深深扎在香港同胞的心底。正因为有了这条根,尽管香港同胞与祖国分离很久,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与内地差别很大,但他们对祖国、对祖国艺术的眷恋之情并没有改变。相反,正如陈年老酒,时间久了,这种情感更浓、更烈。今天,这种情感促使香港顺利回到祖国的怀抱;明天,一定会促使香港在祖国的怀抱中变得更加繁荣!


第4版(副刊)
专栏:艺与人

  汤氏兄弟
李云畏
香港演员汤镇宗、汤镇业兄弟近日双双来到广东巨星影业公司,加盟这里的影视事业。
从演《外来妹》中的香港老板至今,汤镇宗已逐渐为内地观众所熟悉,但其弟汤镇业对于大多数内地观众来说,仍是一个新面孔。
初见汤镇业,他便很亲切地说:“叫我们大汤小汤好了。”说起汤镇业,他在香港的名气还超过其兄汤镇宗。当年他与刘德华、梁朝伟等号称香港无线“五虎上将”。可能有心人还记得《天龙八部》中痴情、傻气的风流公子段誉,那也是汤镇业所演过的正派人物之一。
汤家兄弟八个,两汤排行老四老五。当初上学时,父母亲多了个心眼,让两兄弟同级,以便大的保护小的,故此大小汤的感情一直很好,没想到的是两人竟都走上了从艺这条路,当然更没想到的是两人又都成为广东巨星影业公司的签约艺员。
小汤笑说:“我是给大汤带过来的。”汤镇宗主演的《反贪风暴》里缺一个反面角色,便把小汤拉来了,签约自然也是顺理成章。这是兄弟俩第一次在内地合作拍电视剧,一个正角一个反角。汤镇业说:“我长得就像反派。”
由于汤镇宗演的是正面形象,而且近几年都在内地发展,出门时怕人认出来,还戴副墨镜;汤镇业则和哥哥一样黑衫黑裤,不同的就是没戴眼镜。“没人认出我,也没人要我签名。”他说。有人打趣:“是不是有失落感?”他大笑,然后一本正经地说:“哪里,有得有失嘛,以后我在内地拍片多了,也会有观众的。”
说起他们兄弟之间的关系,广东巨星影业公司的董事长邓建国就大加夸奖,说他们情同手足,无论台上还是台下都配合得很默契。虽然大汤早就到内地发展,可是普通话却没有小汤流利。汤镇业说:“因为回归,使我们对内地的了解增加了好多。”他还谈到喜欢的国内导演张艺谋、陈凯歌等,估计也是传媒渲染之功。与《天龙八部》中那个清秀文弱的书生相比,现实中的汤镇业乃一彪形大汉,但是他那威猛的身材也已略略发福,连他自己似乎也不解:“我这么两地奔波,怎么还发福?”由于拍戏,他近来经常在内地和香港来回奔波。一提起他的三个子女,他也是满脸幸福状。我们很“不识相”地提到不久前台湾一个演员的绑架案,问他担不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他想了一会儿,颇为严肃地说:“香港的治安比台湾好,何况回归后应该更安全。”接着又开玩笑:“我们没那么多钱,引不起绑匪的兴趣。”
汤镇业主演的电视剧即将开拍了,与他合作的是梁家辉、吴家丽。此次他演的是一个医生,不知道以救死扶伤的正面形象出现的汤镇业,会带给我们怎样的一个惊喜?
(附图片)
汤镇宗
汤镇业


第4版(副刊)
专栏:影视窗

  “鸦片战争”在舟山
汪光鑫乐风
由谢晋执导的历史巨片《鸦片战争》,艺术地反思了民族历史,是一部很好的爱国主义的生动教材。
这部香港回归献礼影片去年5月8日在广东开拍,10月初移师舟山拍摄。在舟山拍摄时间长达两个多月,是五个外景地中拍摄时间最长的地方。《鸦片战争》共有二百二十三场戏,在舟山就拍摄了四十七场,占了五分之一,尤其是大量的海战和船上戏都是在舟山拍摄的,可以说舟山的戏是整部影片的重点。在拍摄过程中,数以万计的舟山人亲眼目睹了《鸦片战争》实拍场面。
《鸦片战争》剧组在舟山拍摄了“定海三总兵”指挥的悲壮惨烈的定海保卫战。剧组从去年8月就开始在舟山各地选景,其间几经修改变动,最后确定了三处景点:一是在普陀区桃花岛鹁鸪门村的后门沙头,搭建了定海城;二是在鹁鸪门的田外海滩,搭建了九龙半岛英军营地;三是在定海区盘峙乡摘箬山岛上,搭建了旧香港的一个小渔村。
此片中船只很多,而且所有船只都是根据大量资料,经专家考证,精心设计制作而成。影片中,有十六艘英舰炮轰定海城,而实拍中只有一艘“威里斯里”号,清军战船也只造了两条。这是用特技来处理,可谓“以一抵十”。
“威里斯里”号是英军旗舰,它的模样与今天的船不同,是上部小下部大,甲板上宽十一米,吃水线处船宽达十四米多。因为它有三支高大的桅杆,要扯起巨大的风帆,所以下部宽大,可以保证海上航行时保持平衡。该舰是由舟山扬帆船厂改装的。整个拍摄过程中,“威里斯里”都是由海军某部派人驾驶。“金枪鱼”号鸦片走私船也是扬帆船厂改装的,也有三支桅,不过高度要比“威里斯里”号低十六米。总兵官船、水师战船和一艘“快蟹”走私船是由舟山桃花鹁鸪的船厂改装的。
舟山这块热土的军民与鸦片战争有着血肉联系。在鸦片战争中无能的清政府割让香港,保住了舟山,舟山军民现在则以最隆重、最热烈的活动庆祝香港的回归。
驻舟山海军一千五百名指战员,最近在三总兵雕像前举行了“万里海疆万名水兵迎香港回归”签名活动。官兵们把自己的名字郑重地写在一块印有“迎香港回归祖国,履行海军神圣使命”的红布长卷上。
舟山市委、市政府6月下旬在定海晓峰岭竹山鸦片战争公园“三总兵”雕像前隆重举行公祭,庆香港回归。
(上图为定海三总兵雕像)(附图片)


第4版(副刊)
专栏:一孔之见

  作家自绘书封如何?
罗雪村
近闻一位老作家看到自己的一本散文集出版时,因封面被无端安上一个半裸女郎而瞠目结舌,懊恼不已。其实近年来一些作家都有过类似的无奈,甚至因作品被“肉色”包装愤而走上公堂。
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但作家写完作品交付出版社后一般不参与书籍的装帧设计也是其一。由此笔者想到老一辈作家自做书籍装帧的事例。首先当推鲁迅,他不仅对书籍装帧有精辟的论见,且自绘封面多帧。如1926年出版的小说集《呐喊》的封面,那黑方框中自写的“呐喊‘鲁迅’”隶体字,像一间“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铁屋子里发出的“不能抹杀的”希望之声。这样鲜明的设计语言和深刻的内涵,或许只能出自作家自己的内心。还有萧红1935年自绘的《生死场》封面,“一条粗暴的斜线劈向中国地图,隔断东三省,‘生死场’三字就印在东三省的位置上,其间包含着何等惨痛的寓意,作者是带着这道刀痕写作的。”还能有哪种设计比它更撼动人心的呢?再有闻一多为徐志摩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叶灵凤为《灵凤小说集》、《女娲氏之孽》,李健吾为《文艺复兴》(月刊)等等自绘的书衣。这些装帧作品凝聚了作家的心血,是作家在书中思想、艺术气质的外延而成为与书籍内容血肉相连的一部分。又因为作家所特有的文思才情,故而这些书封个性鲜明,卓尔不凡,成为文学史上一笔珍贵的遗存。
当今的书籍装帧艺术可谓缤纷繁呈,但其中却有一些美好的文学书籍被穿上丑劣的衣裳。每每见到此景,笔者不无感慨:这本书由作家自绘书封该多好!


第4版(副刊)
专栏:服务角

  谈谈唱片评论杂志(四)
耿纯
日本的唱片评论杂志《唱片的艺术》,是由唱片评论家、国际唱片评论委员会委员志鸟荣八郎为首创办的。
《唱片的艺术》曾先后推出过名曲三百首、名曲五百首和名曲一千首等版本。由于《唱片的艺术》的评委们是一批老一代的唱片评论家,他们所推荐唱片的重点,又放在权威级,所以,《唱片的艺术》中的上榜片,有相当一部分是老一代的艺术大师富尔特·温格勒、托斯卡尼尼等人的早期单声道录音版本。从这一点上来看,《唱片的艺术》中推荐的唱片和评论家注重历史、注重音乐本身的初衷是完全一致的。但《唱片的艺术》所评价、推荐的唱片,从录音技术质量上来看,并不是张张优秀。有些上榜唱片由于受当时的技术条件制约,录音的技术质量是比较差的。所以,对于追求演录俱佳和讲究录音技术质量的音乐爱好者来说,《唱片的艺术》上推荐的唱片并不一定合适。但对于热心于音乐史的研究和唱片收藏的音乐爱好者来说,《唱片的艺术》是一本十分难得的参考书。
《唱片的艺术》的主编志鸟荣八郎先生自己就是一位世界著名的唱片收藏家。志鸟先生曾几次来过中国,在北京音乐厅举办过音乐欣赏会,在北京音乐台谈天,还到中央音乐学院讲课。


第4版(副刊)
专栏:

  回归深情
高文
这是一尊鼎和一座屏的故事。
鼎叫“九龙鼎”,屏叫“九龙屏”,都和龙有关。有意思的是,创意并制作龙鼎和龙屏的是另一条“龙”——“科龙”。
故事的主人公叫潘宁,科龙集团的董事长。他在艰难中起家,创立了一个家电王国,并把企业的总部搬到了香港,因此,他对香港的回归别有一番深情。他想代表“科龙”人为香港的回归做点什么。有一天,他认识了一个名叫肖玉杰的年轻的策划人,两个人一拍即合,都想到了一件礼器:鼎。鼎,古代的青铜礼器,代表着主权和尊严,象征着坚实和稳定。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中华儿女奋发腾飞的精神写照。他们决定铸一尊鼎,铸一尊镌刻着龙字的鼎,铸一尊镌刻着象征吉祥、圆满、永久的“九龙”图腾鼎,来纪念一个伟大的节日。
经过认真策划、设计、制作,一座高三点九米,直径二点六八米,重六点六吨,三足二耳,身上熔铸着从全球华人书法家中征集而来的九个各种书体的龙字的圆形方座巨鼎诞生了。这巨鼎(见右下图),古朴、雄浑、庄严、厚重。出于同样的构想,他们还设计了两座同样题材的“九龙屏”(见左下图)。屏高二点六米,宽三点八米;绣片高一点二米,宽三米;红木漆框,玻璃镶嵌。绣片上方刺绣着白云、群山,九条金龙腾飞其上;下方是雄伟壮丽的长城。屏为双面绣,象征着一国两制。为了赶在香港回归之前绣完,十八名苏州绣女日夜不停地赶制了整整六十天。
6月21日,一辆八吨大卡车从广东启程。卡车上承载着六点六吨重的巨鼎,也承载着“科龙”人对祖国繁荣、对民族昌盛的一片深情。6月18日,那一针针、一线线缀起的科龙人对江山一统的锦绣河山的美好祝福,也开始向北京进发。
6月25日,“九龙鼎”被安置在首都人民大会堂新落成的香港厅外的绿草坪上。
在北京庆祝香港回归的活动里,两座“九龙姐妹屏”为上演着“世纪盛典”的舞台,抹上了一道亮丽的色彩。
潘宁的愿望实现了。
香港回归,为香港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潘宁的“科龙”也想充分利用香港的资金、信息优势,为香港为全中国的经济和文化繁荣献力献计。
(附图片)


第4版(副刊)
专栏:

  舞蹈大奖“荷花奖”开始评选
为推动我国舞蹈事业发展,让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舞蹈作品问世,经批准,由中国文联、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评选活动已经展开,明年4月将在北京举行揭晓及颁奖仪式。
大奖以“舞蹈年”、“舞剧年”为序,每两年评选一次,设作品、编导、表演金银铜奖及舞蹈音乐、服装设计、舞美设计单项奖,另设“组委会提名奖”。参评的舞种包括古典舞、民族民间舞、芭蕾舞和现代舞,采取自下而上的报名推荐方式进行,经初评、复评后,由评委会最后投票表决。天创经济文化发展总公司为每届评选活动提供五十万元人民币资金。


第4版(副刊)
专栏:

  中国唱片总公司推出电影VCD
中国唱片总公司最近推出电影VCD《前苏联电影珍品》,共十四部值得珍藏的前苏联电影。有反映十月革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作品《红钟》、《德黑兰四三年》,根据古典名著改编的《理想丈夫》、《贵族之家》,有在国际电影节屡获殊荣的《升华》、《幼儿园》、《个人问题采访记》和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睡美人》,有获柏林电影节银熊奖的《女政委》以及中国观众熟悉的《办公室的故事》、《秋天的马拉松》等。


第4版(副刊)
专栏:

  《盼回归》专辑问世
许天云等作词,王佑贵、郑嘉骧等作曲,彭丽媛、董文华、刘玉婉、阎维文、张也等演唱的纪念香港回归CD专辑《盼回归》已发行,由中国唱片总公司出版,深圳君达通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制作。具代表性的曲目有《盼回归》、《回乡曲》,以及不久前荣获“九十年代观众最喜爱的电视歌曲”榜首的《春天的故事》。


第4版(副刊)
专栏:

  《交响曲一九九七》制成唱片
在香港的回归庆典和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庆回归交响音乐会上,谭盾、马友友与亚洲青年管弦乐团一起演奏的《交响曲1997:天地人》,已由索尼唱片公司向全球发行唱片和金碟。


第4版(副刊)
专栏:

  北美菁英交响乐团来华
近日,美国北美菁英交响乐团一行一百人来我国访问。北美菁英交响乐团创立于1995年,团员全部由旅美华裔青年组成。在演奏上以当代音乐与古典名曲并重,侧重展现中乐特色。在石家庄、天津、北京,他们分别与河北省交响乐团和河北省艺术学校、天津音乐学院、中国青年交响乐团进行艺术交流。


第4版(副刊)
专栏:

  《西区故事》搬上北京舞台
中央戏剧学院继音乐剧《想变成人的猫》之后,又在北京中国儿艺剧院向观众献上为毕业而准备的美国音乐剧《西区故事》。此剧是享誉世界的作品。在纽约西区,本土青年与外来移民青年分成敌对阵营。托尼和玛莉娅虽然分属不同的阵营,但在舞会上一见倾心,他们想用爱情化解仇恨,却以悲剧告终。


第4版(副刊)
专栏:

  《世界生肖邮票大观》出版
由周治华撰著的《世界生肖邮票大观》近日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从中华民族古老的民俗文化入手,描述了生肖文化的由来、发展、变化,介绍了全球三大洲受中华文化影响而出现的异彩纷呈的生肖,使我们随着作者的笔触而畅游邮苑。


第4版(副刊)
专栏:

  《舞蹈艺术概论》史论结合
《舞蹈艺术概论》近日已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全书近三十七万字,对舞蹈的起源与发展、舞蹈艺术的本体特征、舞蹈与社会生活、舞蹈形象的创造、舞蹈表演的审美要求、舞蹈欣赏、社会舞蹈以及创建有中国特色的舞蹈学等作了较全面的阐述。作者是隆荫培、徐尔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