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7月12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为劳动妇女塑像
——评故事片《一棵树》
李星
西安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故事片《一棵树》(张子良编剧,周友朝导演),以凝重抒情的风格,现实主义的叙事方法,浓墨重彩地塑造了朱珠这样一个富有时代特色的劳动妇女形象,成功地表现了生态保护、绿化自然这一当代人类生活的重大主题。
由奚美娟扮演的女主人公朱珠是从黄土丘陵腹地的村庄,远嫁给沙漠边缘的王旺的,故事一开始,编导通过一系列细节,将一个年青女子突然面对无边沙漠的心理恐惧充分表现出来。然而朱珠身上毕竟继承了中国传统妇女的美德,既然她爱丈夫,她就会爱这个家,既爱这个家,就会与这个家同甘共苦,并且为这个家的生存与发展承担一切责任。这就是朱珠迈向沙漠、改造沙漠的第一步的心理基础。既然这基础是这样的深厚广阔,这样植根于久远的社会历史,以后的一切劳苦、辛酸便只是物质和生理层面的、无痛苦的,是朱珠自觉地献身与付出。穷困的生活依然美好,年复一年的沙漠劳作依然美好,艰苦而富有诗意。只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当乡长指着一片沙梁说:“你们夫妇一次承包一万亩”时,朱珠和丈夫的劳动才被纳入了社会性的改造沙漠的全局之中,赋予了新的意义,从而走向了新的阶段。朱珠和丈夫的劳作一开始就和温馨的爱联系在一起,王旺一次又一次对朱珠说:“那天晚上我就铁心了,种树!我要挡住这沙子,不让它往你的眼里吹。”朱珠理会了丈夫的心,但她怀疑过这行为的意义:“能行?”丈夫的毅力和自信使她由怀疑变为坚决支持。当一个家庭的行为成为社会化的行为时,这爱也扩大了,成为全社会的爱与支持,成为他们战胜一切天灾人祸的有力保证。影片就是这样将朱珠的行为动因和背景由夫妇之爱到社会之爱,由个人到集体,由传统到现代,由历史到现实地逐步深化与扩大着,使镜头和画面具有了深刻的内涵。
从同丈夫的夫唱妇随,跋涉几十里路往沙漠深处背土,从心情坦然地背着“自己的男人”(他因患骨癌截肢)逛县城,从为疯婆婆梳头反被她咬而反劝丈夫不要吓她,并从自己腕上卸下陪嫁手镯为婆婆治病,等等,都可看出,朱珠是一个葆有传统美德的贤妻良母形象,然而它们不仅不与当代性矛盾,反而与自主、自立、自尊这些当代女性精神相得益彰,突现着朱珠的美。朱珠身上鲜明的时代特色,还同她与婆婆的对比中表现出来。婆婆是童养媳,从小挨打受气、胆小的她终于被吓疯了,从而成为全家的出气筒。她的经历固然有特殊性,她的胆小怯懦的性格都是旧中国妇女命运的写照。朱珠则不然,婚姻是自主的,在丈夫在世时她是家庭生活中平等的一员,在丈夫去世后,又独立挑起家庭生活和造林治沙的重担。她不是家庭的附庸,而是家庭的主人,也是顶天立地的社会中坚。她懂得爱,爱丈夫、爱父母、爱子女、爱生活,也懂得如何爱。编导赋予她的不是豪言壮语,而是沉默内向的性格,是永远的劳作与奔波,是以马车当床的安谧,奚美娟赋予她的是劳动妇女的气质和坚韧不拔的性格精神。编导演的感同身受的理解和礼赞,化为电影语言,犹如刀劈斧凿一般,使朱珠这一当代劳动妇女形象,矗立于沙漠红日的永恒背景之上。影片中反复出现的一棵树的镜头,是一个象征性意象,它是人类也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生存精神的象征,也是朱珠这一劳动妇女形象的写照。
当朱珠作为中国劳动妇女的一员要去北京参加世界妇女大会时,她又来到已是郁郁葱葱的一棵树,公公问:“还回来不?”她指着地面说:“我已经把我的坟地看在这儿了。”表示了她继续献身家乡、绿化沙漠的决心,也说明她已攀升到何等高尚的人格境界,为了对亲人的爱,为了大地的绿色,她已经献出了一切,还将献出自己的一切。
电影《一棵树》是根据全国治沙英雄牛玉琴的事迹创作的,朱珠的形象有牛玉琴的影子,但又是一个全新的艺术形象。编剧张子良是一个陕北人,在这个形象身上,他调动了自己丰富的陕北生活经验,寄托了对陕北劳动妇女的全部理解和对母亲般的爱。它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创作必须以主创人员丰富深厚的生活体验为基础,只有思想艺术热情而无生活根基的创作必然会流于浮泛和概念;另外,时代的主旋律,是丰富多样而又生动具体地体现于人物形象身上的,它也只能靠生动具体多样丰富的艺术形象来体现,单靠所谓题材的“主旋律”意义,而忽视典型形象塑造,甚至靠时代色彩的粘贴,是劳民伤财、舍本逐末的做法,这样失去的不仅是作品的艺术性,同时也是它的思想性,从而也就脱离了群众。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创作札记

  我演喜莲
于慧
《喜莲》表现了一个乡村女人在人生道路上对命运的一次抉择,同时也蕴含着人文精神。影片中的女主人公喜莲是一个朴实善良的农村妇女,她为了摆脱贫困,全身心致力于辣椒种植,克服重重困难,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她不认命不认穷,敢想、敢干,和善可亲,为乡村父老开辟了一条致富路的新女性形象。
塑造好喜莲这个形象对我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过去我演的多为二三十年代的形象,如《围城》中的汪太太,《大屋里的丫环》中的蕙,《金秋桂花迟》中的女主人翁莲,还有古装戏《武则天》里的肖淑妃,现代戏《上海人在东京》中的阿珍,从来没有接触过农村妇女形象。当我看完剧本后,女主人公的形象深深打动了我,使我有种创作欲望,要把这个当代农村妇女形象塑造好。
塑造好喜莲这个角色也许是我艺术生命中的一次飞跃。影片是根据吉林榆树乡的先进人物陈云莲的事迹改编而成的。为了塑造好这个角色,我阅读了许多材料,生活中的原型陈云莲很吸引我,当时她在人民大会堂作报告的那篇文稿非常精彩,她的说话很有个性、语言很生动。虽然她是一个农村妇女,说出来的话却朴实中流露出一种语言的幽默,不同于以往我们看过的影片中的农村妇女形象。因此我经常不断地琢磨并与导演反复切磋,搜集创作素材,最后把喜莲这个人物的性格划分为两个阶段:开始她是一个“三从四德”的典型的农村妇女,丈夫说一她不敢说二,完全依附于丈夫,整天只能围着锅台转,只知生儿育女这么个传统女人。后来喜莲离开锅台走向社会,带领乡亲建暖窑种辣椒,走向勤劳致富道路,人物的性格也就变成有见解有主张,对自己要干的事有种坚定不移、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著追求。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为了能尽快贴近角色,我每天一有空就穿着戏里的黑棉袄、棉裤去附近的农贸市场体验生活,观察东北农民的言行。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喜莲为了多挣几个钱,背着一麻袋豆芽到农贸市场去卖,开始自己有些不好意思,后来豁出去了,不停地吆喝卖豆芽,周围的人都过来买豆芽。不少人看过后说这组镜头里我的表演非常自然流畅。这都得益于开拍前的体验生活。演员要想塑造好角色,必须摆脱自身的杂念。拍拉土坯的那场戏,当时外面气温是零下25摄氏度,风又大,板车上堆了很多用泡沫做出来的假土坯,分量很轻没有真土坯的分量感,这就需要演员准确把握表现拉土坯的吃力,拉的过程中还要几次摔倒爬起来再拉。拍拆房子那场戏现在想起来还有点后怕,那个房子已经很旧了,我登梯子上房顶刨茅草,可房顶是斜坡没有立脚的地方,又都是积雪很滑,一不注意就会掉下来,挺危险的。为了镜头的真实,只能壮着胆刨茅草,弄得满身满头灰尘草梗,浑身上下不像人样。后来从房顶上跳下来,也挺害怕的,几秒的镜头,看起来容易拍起来可真不容易。过年的那场戏是整部影片喜莲这个人物情感的爆发点,喜莲要种辣椒,只好把婆婆家的旧房子给拆了,丈夫世德不同意,她自己动手抬土坯盖起了暖窖。丈夫世德不理解她,还把她准备盖暖窖的土坯帮相好的杨青垒了锅台。过年了喜莲还是一个人呆在暖窖里,在婆婆的劝说下,世德才来看喜莲。在这场戏里喜莲把自己想说的话全部宣泄出来,最后得到世德的支持。在这场戏的表演过程中,我把握住表演的几个层次,注意分寸感。在拍这大段激情戏时内心的充实特别关键,只有内心充实了才能表达得准确,我觉得能让喜莲此时此刻的情感打动自己,才能准确地传达给观众。
这次演喜莲最让我犯愁的是语言关,因为是同期录音,戏里要求讲带乡土味的北方农村方言。在蛟河拍戏时,一有空我就去菜场留心当地农民讲话,身上带着录音机,随时录下来,回来一遍又一遍地听,模仿他们的语言并琢磨发音规律,多听多说,慢慢地也就适应了。
四年的大学生涯为今后的艺术实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演员的创作表演不单靠学院学习的演技,更重要的是演员与角色内在情感的契合,这就要求演员不断地调整自己,积累沉淀,充实自己,才能把角色演好演活,这是我最深的体会。
今年初由广电部副部长赵实带队,我们送片下乡去了西柏坡和红旗渠。大冷天,那么多农民搬着小板凳坐在露天地里看我们的片子着实令我感动,头一天晚上看了片子,第二天当地老百姓看见我就是喜莲的扮演者,就围了上来叫我喜莲。到老乡家串门,一位老大妈看见我,特别亲切,抓起大红枣、核桃往我兜里塞。我们所到之处看到了农民群众对反映他们生活的影片那么亲切,那么喜爱,这是我过去在城里从来没有体验过的。如果以后能有机会遇到像《喜莲》这样好的农村片我还要拍。因为我们国家有九亿农民,他们太需要科学,需要知识,摆脱贫困。我们电影工作者有责任去多为他们拍片,塑造出更多更好的为广大观众,尤其是农民朋友喜爱的艺术形象。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走电视栏目的创新之路
——《荧屏连着我和你》观感
汤恒
在众多的电视栏目里,北京电视台的《荧屏连着我和你》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目,赢得越来越多的观众。
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荧屏连着我和你》是一个兼容性非常强的栏目名称,因为它概括了电视这种传媒最为重要的一个特点——与群众联系的广泛性和紧密性。过去,这个栏目着力于向广大观众推荐和介绍各种各样的歌曲。而今,这个栏目的编导们也紧紧地追踪这一电视新潮,把《荧屏连着我和你》定位于表现社会生活,把镜头对准生活在我们中间的普通人。社会生活是复杂的。置身于社会的人是社会的缩影。通过每一个人物的人生经历、情感世界、思想情操和个性色彩以至于语言表达方式,能够折射出时代生活、社会生活无比丰厚的内涵。编导们敏感地意识到了这些能够扬电视之长的地方,并让普通的老百姓走上舞台,走进演播室,充当镜头前的主角,充分地发表自己的人生见解,相互进行情感的交流,辅之以少量的游艺联欢,使电视机前的观众认识了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人群,倾听了凝结着岁月沧桑的感悟,洞悉了闪开了门户的内心世界,获得了令人欣慰的共同情感体验,在审美的愉悦中走进自己的精神家园。
应该说,关注普通人,表现普通人,《荧》这个栏目并不是最为敏感和趋前的。但在如何反映普通人的问题上,这个栏目创作人员却有着独特的把握。他们没有在栏目的板块结构中,一味强调冷峻的叙述,以第三只眼睛精确描述生活的自然流程,而是寓主观于客观之中,寓创作于选择之中,寓情感于沟通、理解与宽容之中,对普通的人、普通的事、普通的问题和普通人的情感进行了提炼、概括、归纳、升华,进行了典型化的处理。比如在参与者的选择这样对纪录片和栏目创作显得非常重要的问题上,他们选择了特定的普通人群像居委会主任和看门老大爷等,又选择了居委会主任中的优秀者和不同单位的看门人,显示出了参与者的代表性。
参与中交流交流中理解
看过《荧》栏目中“居委会主任”、“看门老大爷”、“警察”、“空中小姐”、“体育评论员”这几期的人都会发现,这些节目虽然不是现场直播,却都具有强烈的现场感。这是它们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在一间演播室里,受邀到场的居委会主任或看门老大爷由主持人介绍,纷纷登场。受邀到场的除嘉宾外,还有现场的观众。整个节目从头到尾,始终有三方的参与。在谈话的过程中,各方人士济济一堂,共同参与,平等讨论,既有观众提问,也有主持人回答。观众如何提问,嘉宾如何回答,主持人如何把握,如同观看体育比赛时一样,观众的心理始终留有悬念。在“看门老大爷”一期里,有一处主持人问:“各位大爷你们都有什么业余爱好?”李师傅答:“跳舞”。主持人问:“经常跳什么舞?”李师傅:“三步四步啊爱跳华尔兹。”主持人:“那好。哪位观众请李师傅跳个华尔兹……没有……我请李师傅跳一曲。”对谈中的枝节横生,看似游离了对谈的主题,实则极大地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这几期所以成功的第二个原因,是因为所举的事例都是被邀者的亲身经历和切身感受,因而产生高度的可信性。在“居委会主任”这一期里,主持人问:“你们怎么看待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工作?”戴主任答:“年轻时候,觉着那不叫工作。”在“看门老大爷”一期里,主持人问:“没有当看门人之前,你们对看门人是怎么认识的?”张师傅答:“平常对他挺礼貌的。有点私心的时候,想从厂子里拿点东西,就打心眼里烦他。”
平等的讨论迸发出连珠妙语,自由的参与,活跃了讨论的气氛,许多人生的经历,引发了观众的感叹,不少生活的道理,赢得了观众默默的赞许,由细节而产生的感悟,激起了观众的激情。虽然有些话题还存在不同的观点,但是,人们却在交流中相互得到了理解和提高。这是一种更大的成功。
主持引导以情动人
名牌栏目需要知名的节目主持人。优秀的节目主持人能够通过发挥自身的才干而使一个本来普通的栏目变成一个受到观众青睐、质量越来越高的栏目。
作为一个融社会生活与文艺娱乐于一体的栏目,主持人的记者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面对各种不同的话题,要运用鲜活的、个性化的语言来提问和应答方能相匹配,这需要有主持人对他们的熟悉和了解,还需要有冷静的观察和分析。看得出来,主持人对有些人群的生活、思想、感情和语言是熟悉的。同时,面对各种“个人看法”,主持人总要适时进行理性引导,有时还要作一个归纳。主持人既是整个节目的参与者,又是在节目的进展中把握流向的人。因为身在其中,把握和引导显得亲切自然。在这当中,节目情感的引导和理性引导交叉运用,相得益彰,尤以情感的引导见长。如果说“看门老大爷”和“居委会主任”这两期之所以抓人,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它们准确地从对话中捕捉到了生活细节中的闪光点和动情点。无论是子栏目“知心时刻”中的无拘倾诉,“个人看法”中的率真相陈和意见相左,还是让观众共享生日,把观众对嘉宾的尊重用歌声和荧屏相册加以表达等等,都深深地打动了人心,使观众得到一份感动、一片温馨,就像主题曲中所吟唱的:每一滴热泪都流下真情,每一片枫叶都飘过美丽……我们曾经在一起,走过风和雨。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唱给昨天今天和未来
《青春之歌》走向荧屏
尽管早在六十年代就已有电影将《青春之歌》成功地搬上了银幕,但《青春之歌》的作者生前仍希望这部曾打动了无数人的作品,能在当今时代走上荧屏从而走入千家万户。作者在病榻上将此心愿托付给了作家陈建功。陈建功不负所望,经过数年策划、筹备,日前终于使二十集电视剧在京开机拍摄。“电视剧《青春之歌》基本保持原著中革命的激情和浪漫主义”,人物命运、故事情节更加跌宕、曲折,林道静、于永泽、卢嘉川、江华以至戴愉等人物更加丰满。“它不再是林道静个人命运、经历的写照,而是那一代青年人不同人生态度、人生经历交织起来的图景。”作为编剧的陈建功、李功达称,他们按此思路演绎这部新的《青春之歌》。“拍不好这部电视剧,我就不再拍电视剧了”,以拍摄女性题材饮誉影坛,同时又拍出过《情满珠江》等电视剧的资深导演王进,对此次执导《青春之歌》充满了信心。该剧由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北京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和北京恒万实业有限公司联合摄制,陈炜饰演林道静,陈宝国饰演余永泽,谢园饰演戴愉。(巴人)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百家艺话

  美育:儿童电视剧的职责
蔡骧
多年前,我曾以《美育——儿童电视剧的价值》为题写过一篇短文,大意是儿童电视剧创作应走出“教化”误区,不以教导儿童“应该如何”为满足,而以启发儿童心智、健全儿童审美观念、提高儿童审美能力为目的。在谈到儿童剧在美育方面承担的“职责”时,我认为,既要有童心,尊重儿童,坚持“儿童本位”,同时还要高品位,要讲究形式美,并且寓教于乐,以培养具有完全人格的人作为重要的审美标准。
不久前看了出儿童电视剧,使我重又想起这个话题。这部儿童电视剧的编导是新手,创作经验不多,在高涨的热情推动下,编织了个以业余舞蹈学校参加文艺比赛为背景的故事,写竞争意识在儿童群体中的表现。按情理说这出戏应该是非常好看的,儿童剧的基本创作元素:美感、动作性、竞争与合作的主题都设计得很好,只要顺理成章地编织,就可以让观众看到这些犹如春天的花朵般的孩子在人生旅途中翩翩起舞的情景。出人意外的是,作者从一开始就把儿童的“竞争意识”聚焦在“谁家的车好?谁家阔?谁的零花钱多?谁的爸爸地位高”上;后来更进一步让家长介入子女为争取独舞资格展开的竞争(实际上等于取消了竞争)。最后以最阔的那位家长破产为契机,写了他的女儿在同学帮助下“改正错误”的结尾。
有良好意图,却未能取得最佳表达效果,这种现象在儿童电视剧创作中经常出现,它使我思索:为什么像这样一个审美意味极强的题材,竟会偏离到“审丑”上呢?看来恐怕是因为我们对儿童电视剧的功能与职责谈得太少了。
提到“功能”,首先无法回避的当然是“教化”问题。
“教化”二字含义广泛。在我国传统文化观念中,“教化”首先指的是“成人本位教育”,即以教育者本人的思想行为规范为唯一准则的教育。在这种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儿童被看作是“雏形成人”,父母师长为他们提供的启蒙读本除了《三字经》、《百家姓》之外都和成人一样,只有“子曰”,只能“子曰”。这种“儿童教育”与现代观念中的“儿童教育”南辕北辙,自不待言。
现代儿童教育观念与传统儿童教育观念的出发点不同、侧重点也不同。传统儿童教育的出发点是成人本位,侧重点是传授知识;现代儿童教育观念的出发点是儿童本位,侧重点是启发儿童的创造性思维(这两点与“美育”精神不谋而合)。儿童电视剧本属“美育”范畴,按理说不应背离审美原则,但由于传统儿童教育观念过于强大,建国以来文艺的功能在一度的极“左”思潮影响下,又有忽视“美育”的倾向,便形成今日局面:编导者对儿童的关怀往往与美育的旨趣相违,批判性过多,审美意味太少。如果儿童电视剧编导能够摆脱狭隘的“教育”观点,把儿童电视剧的职责明确地定位在“美育”上(这样做正好与我国中小学教育方针向“素质教育”方向转化同步),不是可以使儿童电视剧拍得更好看,更受儿童观众欢迎吗?
说到这里我想起不久前看过的一出审美意味极强的电视剧《燃烧的烛光》。该剧作者龙秀梅是一位有十余年工龄的教师,导演杨韬有丰富的儿童剧创作经验,他们合作完成的这部戏虽未标明是“儿童电视剧”,却具有儿童剧的全部特征:对儿童人格的尊重,对儿童创造力的信任,对真、善、美的追求。作品中的人物——教师、学生、家长,不论其出身、表现如何,都服务于一个主题:如何做人。
这是个多么富于张力的主题啊!看完此剧后我想,如果这出戏的编导缺乏“美育”意识,一定会“顾此失彼”。
这,也许可以作为正面事例说明“美育”观念对于儿童电视剧创作是不可或缺的吧。
我们期待着能看到更多像《燃烧的烛光》这样富于“美育”功能的作品。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蝴蝶兰》艺术研讨会举行
二十二集电视连续剧《蝴蝶兰》在全国一些地区播出后,引起较大反响。为此,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湖南光前影视制作中心日前在京共同举办了《蝴蝶兰》艺术研讨会。
《蝴蝶兰》是由北京广播学院节目制作公司、湖南光前影视制作中心和中央电视台外销办三家联合制作。去年开始在全国的省级网上播出,首先是在上海播出,收视率达到三十六点多,后来在全国各地播出,也很受观众欢迎。会上,一些学者、专家对《蝴蝶兰》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和肯定。一致认为《蝴蝶兰》具有较高文化品位,此片清新、淡雅、雅俗共赏,是一部歌颂真、善、美的通俗片。在制作方式上,学院与一个独立制片公司的结合,会聚了更多的人才资源,为电视制作开创了一个新路子,为制作出精品电视剧创造了有利条件。
(图为剧照)(附图片)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长影筹拍《创业》姊妹篇
王启民事迹将搬上银幕
被誉为新中国电影摇篮的长春电影制片厂,在七十年代中期曾推出以“铁人”王进喜为生活原型的工业题材影片《创业》,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和极大轰动。
“新时期的铁人”王启民的感人事迹经新闻媒体报道后,在长影领导和艺术家中产生了强烈震撼。为更好地宣扬两个文明建设弘扬主旋律,该厂决定将王启民同志的事迹搬上银幕,创作一部《创业》的姊妹篇,再向全国人民奉献一部无愧于伟大时代的电影艺术精品。
目前,长影厂正调集精兵强将,组织一流的创作班子,开始这部影片的筹备工作,由剧作家杨利民创作的电影剧本即将定稿,不久即可投入拍摄。(宋国贤)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电视剧《糊涂衙门》拍成
日前于龙井茶乡杭州梅坞山庄停机的三十集荒诞喜剧电视剧《糊涂衙门》,是一部在表现形式上可见新意的电视作品。该剧以现代旅游城市中一古代衙门景点发生的故事,将当今日常生活中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与历史上的传说和人物故事熔为一炉,在时空变换中运用夸张诙谐的喜剧手法,弘扬正气褒扬美德,针砭鞭挞不良社会现象,在嬉笑怒骂中给人以启迪。该剧由浙江春秋影视公司拍摄。魏宗万主演该剧中的县官,孙飞虎、陈述、许还山、陶慧敏等构成该剧的演出阵容,张中伟、姚明德任导演。 (刘诗)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上海探戈》封镜
由上海文化发展总公司北京公司投拍的三十五集电视剧《上海探戈》,日前在天津完成拍摄。该剧讲述了二十世纪初发生在上海滩的一段传奇故事。该剧主人公为两位满怀报国心从国外学成归来的有志青年。二人同时投身到代表当时先进思潮的报纸行业中,由于各自对人生、社会和幸福的理解不同,最终分道扬镳。透过二人的命运纠葛,该剧展示了二十世纪初中国报业风云多变的历史。该剧除聘请香港演员陈勋奇出任导演外,剧中主要角色也由香港演员刘锡明、周海媚和台湾演员陈孝萱饰演。 (晓湄)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京沪穗推出“环球360”
北京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和广州电视台,近期同时推出一套集知识性、娱乐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大型益智型节目《环球360》,该节目以主持人提问、现场观众参与、间有幽默小品串场的形式,使观众在轻松诙谐的气氛中,观赏到世界各地特有的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探求千年历史、文化之谜,使人们在娱乐的同时开阔眼界,丰富知识。
这套节目是日立公司为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二十五周年而赞助摄制的。
(晓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