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6月4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文化)
专栏:

  “立体书”:小小的大千世界
棕色羽毛的猫头鹰藏在树洞里,大白兔在绿树前打起了瞌睡,草地上一颗颗蘑菇带着圆圆的小帽子。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增强了儿童阅读时的趣味性又开拓了想象力……立体书是个小小的大千世界,画面形象可感,人物栩栩如生。最近,青岛出版社推出了系列立体书,包括《龟兔赛跑》、《小飞侠》、《杰克和豆蔓》、《亨苏尔和格丽朵》共四本,使久违的立体书走进了当今中国儿童的视野。(文:雪野摄影:王霞光)


第10版(文化)
专栏:

  互联网上的通用语言,除了英语还有什么?
世界语:“国际普通话”
商竣铱
在21世纪即将到来的今天,人们已经自觉不自觉地步入了信息社会,我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相互交往日益频繁。如何实现这种交往呢?胡愈之先生称之为“国际普通话”的世界语不失为一条捷径。
世界语是创立于1887年的一种国际辅助语言。它的中立性使该语言没有民族不平等的缺陷。全世界各民族人民都必须先将其作为“外语”来学习之后,方能掌握和应用;而在学习和使用世界语时,全世界各民族人民从中又或多或少地会发现一些本民族语言的影子。如世界语的拼读方法很像我们普通话的汉语拼音,且世界语与汉语的常用句型也较为相似。当然,世界语更接近于印欧语系中的英语、法语、德语、俄语等语种。
1986年,第七十一届国际世界语大会在我国首都北京的圆满成功,开创了到当时为止我国所承办的国际会议参加国最多的纪录。
我们知道,“国际信息高速公路”上有两种语言是全球通用的,即英语和世界语。英语使人们在国际信息高速公路上获取的信息量最大;而世界语的简单易学、逻辑性强和中立的无民族性三大特点又恰恰是国际信息高速公路上所用语言应有的规范。
纵观各种国际会议,唯有世界语国际会议从始至终无需任何形式的翻译,而该会议又是每年轮流在一个国家的首都或其名城举行。这使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世界语爱好者每年都有机会聚会,并在科学、技术、经济、法律、文化、艺术、旅游、体育、医疗、保健等各个方面进行友好交流与合作。未来的几年内,我国世界语爱好者将再次争办国际世界语大会。


第10版(文化)
专栏:

  北京地区一次成人与少儿的问卷调查表明
观众对国产动画片寄予厚望
今年5月对北京地区600个家庭进行的一次关于动画片的问卷调查表明,老少观众对国产动画片寄予厚望。有53%的人认为外国动画片初看时还可以,看多了也就“那么回事”;66%的人认为发展中国自己的动画产业非常必要。
中国的成年人并不比外国人更少童心。在接受调查的600位年龄以30—50岁居多的成年人中,只有不到1/4的成年人认为动画片是只给孩子们看的,56%的成年人明确表示他们也爱看动画片。这可能是第一次从具体数据上证实中国的成年人也是动画片的很大一部分观众。有趣的是,成年人看动画片的动机大多是因为动画片本身很吸引人(48%),或是想换换脑筋(31%),只有6%的成年人是因为哄孩子才看的。这意味着国产动画片一直仅仅面向少儿的思路需要有所调整,“全家一起看”的动画片将受到普遍欢迎。
600个家庭中的成年人和孩子明确地说出了他们对国产的和外国的动画片的认识:外国动画片在功用上的特点按其突出程度依次为:激发想象力,丰富娱乐生活,开阔视野;而国产片的突出特点则依次为:培养孩子判别是非的能力,作为学校和家庭教育的补充,丰富娱乐生活。而在问及“您希望动画片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时,答案则依次为:激发想象力,启发孩子的思维能力,开阔视野。不难看出,观众理想中动画片的三个特点,外国片占了两个,而国产片却一个也没有。这或许可以从一个侧面解释为什么外国片会在国产片面前占上风。
这次调查是由因拍摄《孙悟空——小猴子的故事》而声誉鹊起的北京冠英动画有限公司委托北京源流资讯调查传播公司进行的。(世心)


第10版(文化)
专栏:

  探索中华文化经典的钥匙
——评李佐丰的《文言实词》
乐士
先秦诸子的著作以及《诗经》、《吕氏春秋》、《战国策》等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经典,但今人阅读起来较为困难。文言文的很多实词(在句子中充当主语、谓语的词)和虚词如何解释,就是拦路虎之一。北京广播学院李佐丰教授的《文言实词》(语文出版社,1994年出版),在对先秦十部主要典籍穷尽研究的基础上,第一次给先秦汉语的实词做了全面系统的分类,新意迭见。比如,他认为人们所熟知的使动不是活用,而是古汉语中不及物动词的基本功能。
作者在科研工作中借鉴前辈和别国的研究方法,而又努力从本民族的特点出发,来思考中华民族自己的语言文化,形成有特色的理论和方法,并运用它去找出汉语规律性的东西。这是十分艰巨的劳动,需要作者的执著和心血。当年轻时的梦想变为铅字,而铅字又可能引出新的梦想时,佐丰也从青年的队伍中走出,朝着老年的朋友走去。这是一本开创性的书,其中许多独到的见解已经在海内外的古汉语研究产生积极的作用,并获得王力语言学奖。


第10版(文化)
专栏:

  科学精神:科普片的灵魂
——大型科普片《世纪末的回顾》的启示
李桂杰
自从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以来,科普热不断升温。科普类图书有《科学与人译丛》、《世界科技发展史画库》、《百名院士科技系列报告集》等,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科普刊物如《科幻世界》前几年门庭冷落,今年的势头也十分看好。比较而言,科普类影视片的生产要远远滞后于纸介出版物,残留在成年人印象中的还是50年代的获奖国产片《小蝌蚪找妈妈》、70年代的翻译片《向往将来》等。所以,由国家科委社会发展司、北京电视台、北京博润文化科技发展中心、世界华人联谊会影视制作中心等单位联合摄制的大型科普专题片《世纪末的回顾——灾难与进步》无疑将在90年代的水准上,给老少观众耳目一新的感受。
这部30集专题片实际上是一部20世纪科技史的音像教材。每集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针对一个科技问题进行细致分析,从有关的自然灾难到克服灾难的技术思路,再到科学技术的社会文化背景,条分缕析,丝丝入扣。尤其是每集2—4位两院院士的现场采访,使该片具备了厚重的历史文献价值。如《鲜血凝就的翅膀》一集以飞机为主线,描绘航空技术和航天工业的发展史。解说词说道:人类对飞翔的渴望几乎与自身历史一样长。差不多每个民族的神话中都有人飞上天的种种描述,如中国的嫦娥、古希腊的代达罗斯、阿拉伯文学中的“飞毯”。从中国王莽时代到800年前的英国,以及近代的意大利、土耳其、德国,不断有人设计出形形色色的翅膀,试图像鸟一样飞起来,却大都失败了,不是壮烈牺牲,就是摔成残疾。1896年,德国人李林达尔驾驶悬挂式滑翔机时不幸坠落死于医院,临终遗言是:“要想学会飞行,就要作出牺牲。”人类飞行的翅膀从一开始就是用鲜血凝成的。科学技术的进步固然需要非凡的想象力,但更需要伟大的献身精神。看到这里,青少年观众不能不为之动容,对科学和科学家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值得一提的是,片中搜集了大量最新的科技成果和科技事件,如电脑一集从“深蓝”战胜国际象棋大师谈起,遗传工程一集浓墨重彩讲述克隆技术的是与非。
难能可贵的是,该片贯穿着一种深沉的科学哲学思维。第一集《百年回眸》揭示了这么一种似乎相互矛盾的现象:一方面,20世纪把许多古代神话所表达的人类千年梦想都变成了现实,像“千里眼”(望远镜、雷达、卫星),“顺风耳”(电话、无线电、光缆),“飞毛腿”(汽车、火车、磁悬浮列车),腾云驾雾(飞机),登月(航天飞机),超越时空(电脑、网络、多媒体、模拟现实);另一方面,20世纪也是灾难深重的世纪,且不说那两次用改良的武器技术支撑的世界大战,随着工业化大生产的发展,生态环境遭到人为的破坏,就出现了水质大规模污染、酸雨、臭氧层空洞、核污染等“新瘟疫”。在这里,该片显示了制作者深刻的洞察力:“灾难与进步是不能分开的一对矛盾。没有人会喜欢灾难,但没有灾难,进步也缺少了直接而强烈的刺激力!鹿群把狼视作祸患,但没了狼,鹿群不再狂奔也就不再强健,因安逸而退化是鹿群更可怕的灾难。”国家科委社会发展司的迟计指出:“本片与西方某些悲观主义的科学观不同。西方人可能更为关注科技过于发达所导致的种种新的社会问题,而中国从近代以来就饱受科技不发达之苦,科教兴国是历史的结论、全民族的共识。我们坚持一种乐观的、昂扬的基调。片中所述的各种灾难只是一个个引子,克服灾难的出路只能在于科技的发展和广泛应用。”
据了解,该片在编写脚本的时候,聘请了一些人文学者参与创意和构思,使科学思维和人文思维互为补充、交相辉映,避免了不少科普片诗情的匮乏和文字的粗糙。本片制片人、北京博润文化科技发展中心的李贺秋总经理认为,以往的一些科普片偏重于科技成果的知识介绍,而本片则着力于科学思想、科技意识及科学价值观的阐发,力图在一个更新更高的水平上为我国科普宣传乃至科技发展作出一份独到的贡献。这么一件功在民族的事业也吸引了世华国际实业投资公司加盟。联合摄制的各方已经商定,该片除了在北京电视台播出外,还将面向全国发行。


第10版(文化)
专栏:

  “时空穿梭机”进驻北京动物园
让孩子玩点高科技
京扬
和大熊猫等珍稀动物一样,新近在北京动物园安装运营的高科技产品“挑战者号”时空穿梭机也大大激发了游人的兴致。花15元钱体验一次视、听、动相结合的超现实感受,对多数人来说极具诱惑力——自5月中旬试营业以来,“挑战者号”时空穿梭机每天均满舱运营。
这个类似飞行器的舱型构造长5米、高2.3米、宽2.3米,舱内有14个座位。驻足观看的游人在时空穿梭机运转时,只能看到舱体前后左右呈45度角摇来摆去。里面的感受如何呢?根据节目的不同,在一张效果逼真的宽幅视屏上,时而海浪扑面,时而太空历险,液压动力系统让人随着影片内容体验到起伏、失重、强力推进等状态。实际上,是多媒体技术、三维动画、仿真科学以及液压动力系统支持了这一效果。
早在本世纪80年代中期,国外一批技术专家就已开始尝试将宇航船、飞行器模拟训练器引入娱乐业。他们考虑到,普通人,尤其是青少年都喜欢参加惊险刺激的活动,喜欢体验具有挑战性的或超现实事件,比如临时“客串”一名赛车手或战斗机驾驶员,哪怕只有短短的几分钟的时间。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型游乐场、商厦、影院和旅游景点多可见到这种令人们乐此不疲的产品。
动感影院、仿真模拟器、时空穿梭机等,这些称谓各异、原理类似的产品被行家预言“将成为21世纪的娱乐主流”。但由于投资巨大,这一项目在国内还几乎是一个空白点。值得高兴的是,这一局面正在改观。北京动物园的这台“挑战者号”时空穿梭机是我国航天工业部仿真中心与加拿大公司合作的产品。据北京太空梭娱乐设备公司总经理王志松介绍,其多项指标与国外同类产品不相上下,而价格比国外产品低50%左右。


第10版(文化)
专栏:书香一缕

  把握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和历史命运
——简介“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系列丛书”
翦新民
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历史将这个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有所涉及、毛泽东同志为之不懈探索的重大课题留给了后人。研究和探索这一历史课题,既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本性的要求,更是社会主义实践的迫切需要。江西人民出版社组织有关专家学者撰写并出版的“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系列丛书”(江流主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这部丛书分为两部。上部“社会主义的世界运动与历史经验研究丛书”中,收集了《二十世纪社会主义的回顾与前瞻》、《五四时期的抉择》、《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当代资本主义若干问题研究》、《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研究》、《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与中国的发展战略》等6部专著。作为一套时间和空间跨度都很大的学术研究丛书,不可避免地要论及大量的历史人物和重大的历史事件。丛书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作出辩证的分析。无论是对原苏联、东欧的演变,对毛泽东等中共第一代领导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经验教训,对当代资本主义有争议的若干问题,还是对斯大林和“斯大林模式”,作者们都能较好地坚持实事求是、一为分二的态度,做到客观、公正、全面、准确。
通过对社会主义运动进程中出现的疑难曲折进行深沉反思,丛书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意的思想观点。譬如,在对原苏联、东欧剧变的回眸审视中,作者提出:苏东剧变并非社会主义的本质特点使然,恰恰相反,正是这些国家的执政党长期未能正确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特点、长期偏离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并在最终完全放弃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所带来的恶果。
在下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丛书”中,收集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执政党建设》、《中国社会主义道路与农村现代化》、《中国的民族与民族问题》、《社会主义与中国宗教》、《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统一战线》等10部专著。
作者在研究阐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时,不是从概念出发去解释理论,而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出发,以建设中的经验教训为依据,去研究去探索,力求为当前和今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服务。如《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一书,在论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时,就从传统经济运行机制的弊端、几十年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近十几年来对传统经济运行机制的改革实践中,阐述了对传统经济运行理论的反思和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的一整套理论体系,并且还进一步指出了中国特色的经济运行机制构建过程中的疑点、难点及出路。
作者全方位多视角地论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问题,并分别从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地给予了系统的阐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在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和形成的,又是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的。作者在研究、阐释这一理论的同时,也写进了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对改革实践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的新想法,如提出了中国农村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到小城镇、城乡一体化和区域现代化的发展趋势,等等。这些思想对进一步加深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是有重要意义的。


第10版(文化)
专栏:

  学习着,是快乐的
——我国第一套九年义务教育录像教材的新概念
曲志红
在美丽而贫困的湘西,在一所所普通的山村中小学,孩子们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教室里的电视荧屏:“老博士爸爸”、“小康”和“大嘴鸟”等动画形象在给孩子们上课。讲到几何求证时,假设的图形可以任意勾画,通过视觉刺激,在孩子头脑里架起了从已知条件到求证结论、从平面图形到空间概念的桥梁;讲到物理、化学和生物时,通过显微摄影、高速摄影和电脑模拟等影视手法,抽象的、肉眼无法察觉的物质和生命现象变得具体形象,神秘的宇宙现象变得直观浅显;讲到英语时更是妙趣横生,单词、对话伴随着幽默的动画故事自然流淌出来……
经过千余名专家、学者近4年的努力,我国第一套九年义务教育全动画配套录像教材终于问世,并通过了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和电化教材审查委员会的审定。它涵盖了小学的语文、数学、英语、社会和中学的平面几何、立体几何、英语、地理、生物、化学、物理11类主要科目,标志着电化教学全面进入基础教育领域。当它出现在广大中小学生、家长和教师面前时,所引起的关注和热情可谓“盛况空前”。
年过半百的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王碧霖教授,虽然自己多年从事教育工作,也还是被这套录像教材引发出盎然情致,发出这样的感叹:“如果我是七八岁的孩子,看了这些录像,一定会爱上学英语了。”而已经利用这套教材进行一个学期语文实验教学的杨通志老师,对它的评价是“使老师教得省力,使学生学得愉快”。
杨老师的话虽简短,但确实道出了我们中小学教育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多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沉浸在“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老师的法宝”中难以自拔。一代又一代中小学生在其中苦读书、读苦书。教育在培养人才的同时,又在某种意义上扼杀着孩子的天真和快乐,有时甚至导致悲剧的发生。
整个社会都为他们心疼,却又无可奈何。“愉快教育”的口号已提出数年,然而试看今天中小学生肩上那沉甸甸的书包和教室里闪烁的小眼镜,不由人心生疑惑,真正“愉快地学习”着的能有多少?
其实,老师也有老师的苦衷。学生累,老师更累。“黑板加粉笔,老师讲到底”的灌输式教学,老师拼的是年华和体力。众多的家长也陷入了艰辛的两难选择之中,谁也不愿自己的孩子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但谁也不敢让自己的孩子脱离整个应试教育环境的大齿轮去孤独地运转。由此可见,“愉快教育”也好,“素质教育”也罢,除了要有全社会的共识,真正推广实行还需要许多条件。教材和教学手段,也许就是最起码的软硬件。
1993年,为配合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教科书的问世,按照国家教委提出的在“八五”期间完成包括幻灯、录音、录像等系统“立体化教材”的部署,东方(湖南)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发挥其高科技影视制作的优势,承担起我国第一套九年义务教育全动画录像教材的制作任务。作为录像辅助教材,它不会取代现有的文字教科书,却是文字教科书的一个强有力的补充。
这套录像教材的编写制作,荟萃了我国各学科富有经验的特、高级教师和教育学、心理学专家,并吸收了国外先进教学思想和经验。据介绍,这套教材编写时的指导思想之一就是:寓教于乐、先娱后教。这一个“先”字也许并不起眼,却体现着一种教育观念上的转变。
很多第一次看这套录像教材的人,一个最突出的感觉就是“有趣”。在过去习惯性的标准中,这也许算不上什么重要指标,但面对正在沉重课业负担下苦读的孩子,这可能就是他们喜欢它的主要原因。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慧眼识珠,把它编入“三辰影库”系列,计划向全国希望小学及其他学校陆续推广。
有关专家对动画教材的教学效果进行了调查,一个具有中等以上智力的儿童,每课最多只要认真观看7遍以上,就能很好掌握其中的内容。湖南卫生厅干部李建英谈到自己的孩子利用录像教材学英语的情景,往往一打开看,就不让关,要跟着学、跟着念,没费多大劲已经学了10课了。
据一位使用这套教材辅助教学的老师说,一放录像,教室里总能听到学生们一阵阵的笑声。
这笑声肯定十分悦耳,因为它发自孩子们的内心。它也向我们昭示,这套录像教材带给孩子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知识中的快乐。而这,也许正是他们今后真正走上成材之路的动因。(附图片)
森林学校开学了!(小学数学)
——“天哪,我把地球给撬起来了!”(中学物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