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6月3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泽民会见中外知名科学家
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重要课题
新华社北京6月2日电(记者于海生)国家主席江泽民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杨振宁、丁肇中和江崎玲於奈等70余位中外知名科学家。
这批科学家应清华大学的邀请,于今天上午出席了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21世纪基础科学的展望研讨会。
江泽民首先对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他说,20世纪以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很快,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影响巨大。事实证明,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完全正确的。
江泽民说,中国过去在实行计划经济时期,科技发展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也有脱节的地方。中国现在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他说:总的说来,我们的企业还比较缺乏既适合市场需求又比较先进的新产品,有些科研单位的研究成果也还没有很好地应用;科技成果如果不能适时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也不利于科技本身的进一步发展。
江泽民指出,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不意味着忽视基础科学的研究。他说:“我多次说过对于基础研究我们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而发达国家理应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
在场的科学家们对江泽民的讲话表示赞同。杨振宁说,我们很高兴看到中国政府一贯重视和支持基础科学的研究;未来国际间的竞争主要是科技的竞争,而要提高科技竞争力,除了发展应用科学外,还必须重视基础科学的研究。
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朱光亚等参加了会见。(附图片)
江泽民主席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外科学家。新华社记者刘少山摄


第1版(要闻)
专栏:相连相依共发展

  香港:璀璨的经济明珠
本报记者龚雯
编者按:香港与内地唇齿相依,密不可分,形成了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经济关系。我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将为这种经济关系的发展开辟更美好的前景。在香港即将回归之际,本报推出“相连相依共发展”一组报道,介绍内地与香港的经济联系,展望今后的发展前景。今天在一版刊登第一篇,其余报道将在二版刊登。
伴随天安门广场东侧香港回归倒计时巨牌上数字的跳动,一个激奋人心的日子由远而近。香港,这颗即将回归的“东方之珠”,在1997年的环球经济舞台上,无疑是一个最耀眼的亮点。
“东方之珠”的奇迹
从高处俯瞰香港,但见高架天桥纵横交错,广厦高楼直插云霄,还有维多利亚港的远洋巨轮、启德机场的国际客机、大街小巷的车流人群,让你强烈感受到香港经济那跃动不止的脉搏。
历经百年沧桑,香港已由昔日的边陲渔村变成一座诱人的现代大都市,在这片弹丸之地上,香港人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并成为举世瞩目的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信息和旅游中心。近20多年来,香港经济犹如驶入快车道,迅速跃居亚洲四小龙之首,去年全区人均产值2.45万美元,高于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居世界第六。目前,香港是全球第一大货柜港、第五大银行中心、第四大黄金市场、第五大外汇市场和第八大股票市场。
漫步街头,密若繁星的各国银行令人眼花缭乱。被视为“经济中枢”的香港金融业,已基本形成了与国际接轨的银行、市场和管理体系。在港开业的持牌银行近200家,外资银行在港设立的办事处150多家,全球规模最大的100家银行中,来港落户的有85家,以海外银行数目计算,香港居世界第三,仅次于伦敦和纽约。去年,香港银行总资产7.43万亿港元,总存款和总贷款分别为2.43万亿港元和3.91万亿港元,银行盈利率保持在20%以上。每天,香港与世界各地外汇成交量近千亿美元,外汇储备超过600亿美元。截至1996底,在港上市公司约600家。
作为世界最著名的自由港,贸易一直是香港经济的血液,这里有贸易公司11万家,雇员人数逾50万。据统计,多年来香港的成衣、玩具、钟表的出口量稳居世界第一位。去年香港对外贸易总额达3829亿美元,占亚太地区贸易总额的1/5,排名世界第七大贸易区,其中,转口贸易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葵涌货柜码头和启德国际机场都是世界上最繁忙的码头和机场之一,货柜吞吐量和航空货运量分列世界第一和第二位,且势头有增无减。国际组织则将其列为最具竞争力的地区之一。
内地经济作后盾
香港经济的繁荣,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政策环境,得益于600万港民的勤勉奋斗,正如小平同志所说,这是“以中国人为主体的香港人干出来的”。除此之外,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则是香港背靠祖国大陆,有广阔的腹地作后盾。
几十年来,给港人供应主要饮用水的东江源源长流,为港人送去鲜活冷冻商品的三趟快车风雨无阻,香港经济的发展脉络和结构调整也始终跟随内地经济的发展进程而变化。特别是内地的改革开放,为香港经济腾飞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契机,近20年里,内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而香港真正走向繁荣恰恰是在这一时期。香港中策集团主席黄鸿年告诉记者:没有“祖国因素”,“东方之珠”将会黯然失色。
外经贸部台港澳司负责人王晖谈道,两地经济互补性很强,已形成互惠互利、共存共荣、唇齿相依、密不可分的经贸关系。在贸易方面,双方互为最重要的伙伴。据我国海关统计,去年两地进出口贸易额达407亿美元,占当年我进出口总额的14%,而据港府统计,去年两地贸易额达10498亿港元,比1978年增长了近100倍,香港转口贸易90%与内地有关,且是内地最大的出口市场、最大的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伙伴。
在投资方面,香港是内地吸引外来投资的首要来源地。从1979年至1996年,香港在内地投资项目累计16万多个,实际投资金额993亿美元,均占全国总数的60%左右。中资企业在港投资已达400多亿美元,占香港总体经济规模的10%,成为当地经济发展与稳定的一大组成部分。
在金融方面,去年香港银行对内地企业贷款达2382亿港元,有20多家银行、保险、证券公司在内地设立分支机构,内地也有近20家银行在港开办分行或代表处,中银集团已成为香港第二大银行集团,20多家国有企业在港成功上市,为其经济增添了新的活力。
在海峡两岸经贸交流中,香港是最主要、最便利的中转地和桥梁,台湾对港出口的60%以上要转销大陆,台商在大陆投资的大部分项目亦须通过香港实施。作为中介,香港由此受益匪浅。
不难看出,两地这种密切的经贸关系对香港的繁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香港制造业人士还记得,80年代中期,正是祖国敞开了大门,陷入困境的制造业大量转向内地,使其找到了潜力深厚的市场,享受了诸多优惠待遇,赢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港商在内地设立的数万家加工贸易企业,一方面使得其产品成本大大降低,增强了国际竞争力,获得了丰厚利润;另一方面也使香港对外贸易渐成其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并带动了金融、航运、信息等服务业的全面兴旺,进一步促进了香港经济结构的转型。每年,香港从内地的转口贸易中平均获利超过1200亿港元。两地经济的有机融合和双向流动,不仅有助于内地的改革开放,更使香港经济逐步由依赖欧美等西方国家转变为依托内地,使有限的经济优势在内地经济的支持下得到了充分发挥和扩展,从而提高了香港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并最终跻身发达地区行列。
未来明珠更璀璨
当回归之舟驶过无数暗礁险滩后,香港经济将迎来一个怎样的明天?
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有人问新加坡资政李光耀:“1997年后,香港会成为什么?”他平静地笑答:“1998年。”这一诙谐而意味深长的话语,反映出有识之士对香港前途的信心。据港府统计,该区现有的数千家外资公司中,有40%是近5年才入港的,其中去年新注册的就比上年增长约10%。驻港英、美商会问卷调查显示,在港英美商人98%以上将继续留港。最新统计表明,香港移民回流比例已逾60%。
外经贸部部长助理安民说,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后,香港作为内地连接国际市场的重要窗口和通道,作为海外厂商进军内地的“桥头堡”,以及具备得天独厚优势的国际经贸中心,其地位和作用是中国其他任何城市难以替代的。维护和加强香港的几个中心地位,既是香港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祖国内地的根本利益所在。按照“一国两制”方针,香港将保持现行的经贸制度和自由港地位,并在经贸领域享有高度自治权。
专家指出,目前世界经济正处于上升阶段,尤其是亚太经济高速增长,这将使香港的制造业和外贸直接从中受益,而内地经济在“九五”期间的良好发展态势,也将为香港经贸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和大量的机会。同时,近几年香港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机场、港口、电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其运输和贸易环境会得到较大改善,并会带动各方面的投资贸易需求。各国工商界普遍看好香港回归前景,在港经贸活动越来越活跃,外资不断涌入,加上港人的勤劳智慧,这些都将使香港仍成为世界上最有吸引力的投资热土和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
香江水流,紫荆花开。香港,这颗面向新世纪的经济明珠,一定会放射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芒。(附图片)
压题照片:从太平山顶鸟瞰香港。 香港旅协供稿


第1版(要闻)
专栏:

  沧桑巨变看草原
——写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50周年之际
本报记者刘亮明马利杜涌涛
一踏上内蒙古大地,顿觉天高地阔、气爽神清。
50年前的5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内蒙古乌兰浩特一座简陋的红楼里,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宣告成立。
50年,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但是在这片苍茫的土地上,却发生了令世界震惊的变化;改革开放,更为这匹草原骏马插上了腾飞的双翅。
在无际无涯的绿色背景上,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在丰美辽阔的草场间,一群群牛羊点缀如云,骏马嘶鸣,牧歌激越;从牧场农田到工厂城镇,记者所到之处,都可以感受到浓烈的现代文明气息,可以听到现代化建设的隆隆脚步。
昔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苍凉景象,早已为新生活多彩的画卷所替代。
草原钢城包头矗立于阴山南麓。穿行在宽阔笔直、绿树成阴的钢铁大街上,市委书记胡忠自豪地指点:包头拥有全国十大钢铁厂中排名第五的包钢;有全国三大重型载重汽车生产基地之一的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厂;有全国大型羊绒纺织企业之一的鹿王羊绒集团……草原新城包头已成为举世瞩目的现代化工业城,形成了以冶金、机械为主,包括电力、汽车、电子、建材、化工、食品、纺织、服装、皮革、皮毛等门类齐全的现代民族工业体系,年创产值近200亿元。
目睹此景的人们难以想象,50年前,包头还只是个不足8万人、“巴掌大”的皮毛集散地,人称“水旱码头”。城区只有一条3公里长的水泥路,43盏路灯。四周满眼是野草丛生的荒沙滩。“一五”期间,国家一下把6个重点工业项目放在这里,从此,现代工业文明的曙光照临了这片沉寂的草原,拉开了大规模建设的序幕。
包头,只是整个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历史见证人,85岁的自治区原党委书记王铎抚今追昔,不禁感慨万千:“自治区成立之初,除了几个小发电厂和一些皮毛手工作坊,工业基本是一片空白。经过各族人民几十年的团结奋斗,现在大大小小门类齐全的现代化工厂已遍布草原。这么快的发展速度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今天,在118万平方公里的内蒙古草原上,现代化民族工业的雄姿随处可见:在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有生产全国十大名牌西服之冠——仕奇牌西服的内蒙古青松制衣有限公司;有产品畅销大半个中国并打入亚特兰大奥运会的内蒙古伊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鄂尔多斯草原上崛起世界最大羊绒制品集团——鄂尔多斯集团;呼伦贝尔草原上出现了大型现代化氯碱厂;北京每4盏电灯中就有1盏用的是内蒙古送去的电……
自治区经贸委主任云峰告诉记者:50年来,内蒙古民族工业发展迅速。当初,全区工业企业和手工作坊还不足700家,年产值仅5000多万元。现在全区已有各类工业企业9500多家,年创产值超千亿元。一个门类齐全、结构较合理的现代民族工业新格局已出现在草原上。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敞开辽阔的胸怀拥抱大海,积极与五大洲国家寻求经济合作。今天,草原上已有了1200户三资企业。
告别逐水草而牧的原始的生产方式,草原人民只用了短短50年时间就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跨越。“游牧”这个词已经回到历史的册页里,映入眼帘的是骑摩托、驾吉普放牧的新式牧民。在锡林郭勒盟白音宝力格苏木(乡),50多岁的蒙古族牧民金宝站在他那12间红砖房前自豪地宣称:“如今咱再不用四处飘流看老天爷的脸色放牧了。”他牧养着1000多只羊,建起了2000多亩网围栏草场、30多亩饲料草库伦和130多平方米的暖棚圈,购置了汽车、拖拉机、打草机,走上了机械化、科学化养畜的新路子,每年收入10万元左右。
出呼和浩特,沿阴山南麓西行200多公里,记者来到著名的河套平原。在巴彦淖尔盟乌兰图克乡团结村,38岁的农民王五厚跳下拖拉机,乐呵呵地说,他种着50多亩地,除经济作物和每年产近1.5万公斤粮食外,还养了53头肉牛。随后他指着车库里的穴播机、脱粒机、粉碎机自豪地说:“这些‘伙计’可把我‘解放’了,没有它们帮忙,我和老婆无论如何忙不过来。”同行的盟委书记任亚平欣喜地告诉记者:河套农区的机械化程度已经很高了,从种到收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或半机械化。
曾经以经商为耻,视生意人为撒谎、奸诈的“胡都拉达沁”的蒙古族牧民,如今已适应了市场经济大潮的起伏,新的观念促使他们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的行列,迅速摆脱贫困,走上富裕的道路。在伊克昭盟偏僻的乌审召苏木,记者见到40多岁的蒙古族汉子布和朝鲁。他刚从包头贩运日用品回来,边卸着车上的商品,边兴致勃勃地说:“这些东西咱这儿缺,好卖。跑一趟能挣几百块,既方便了牧民,又能致富。”
而在乌拉特后旗离中蒙边境仅5公里的巴音胡日嘎查(村),43岁的蒙古族牧民苏木牙和妻子吉仁太时时盯着羊肉行情。他家牧养着近300只羊,每年要出栏七八十只。
锡林郭勒草原伊达木等7位牧民自费到澳大利亚考察,为的是把握畜牧业发展方向和市场趋势;乌审草原的几十户牧民肯花大价钱租飞机搞优良牧草飞播,打的是提高羊肉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的算盘;毛乌素沙漠深处军图村农民乔喜高绣花般把10多亩责任田搞成科学实验田,看到的是“不这么搞农民致富就没指望”;达茂草原一个边境苏木小学旁,住着10多位专门陪小孙子念书的蒙古族老人,想的是“没文化连羊也放不好了”。
50年团结奋斗,50年沧桑巨变。
自治区党委书记刘明祖感慨地说:5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指引下,内蒙古各族人民艰苦创业,草原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1996年,全区国民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已达到983亿元和93.22亿元,分别比1947年增长49倍和10万多倍。今后,内蒙古将实施资源转换、开放带动等五大战略,各项事业会有更迅速的发展。
5月的内蒙古草原,春风浩荡,阳光灿烂,生机蓬勃。一个更加繁荣富强的内蒙古正大步跨向新的世纪。


第1版(要闻)
专栏:

  广东人口突破七千万
省委省政府敲响警钟
据新华社广州6月2日电(记者杨霞)到5月29日,广东省总人口突破7000万。广东省委、省政府昨天召开“广东7000万人口日”大会,敲响人口警钟,动员全社会抓紧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国务委员、国家计生委主任彭珮云出席会议并讲话。彭珮云说,广东省在“八五”期间,完成了国家下达的人口控制计划。与全国其它许多省份相比,广东省的计划生育工作是年年有进步,但进步比较慢。现在,全国有8个人口超过6000万的大省,其中广东省的人口出生率是最高的。据广东省预测,由于目前全省还存在一个庞大的育龄人群,“九五”时期每年人口仍将增加90多万,这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将是一个巨大的压力。她说,广东省提出到2000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三番,到201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方面取决于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取决于对人口的控制。
彭珮云强调,广东省人口突破7000万,给我们又一次敲响了警钟。必须认清严峻的人口形势,增强人口意识、人均观念、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坚持“两种生产”一起抓,做到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
广东省副省长欧广源在会上动员全社会力量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针对农村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传统生育观念未发生根本性转变、各地区之间计划生育工作发展不平衡、计生工作被动落后局面还没有根本扭转等问题,广东省提出,要加大力度,将功夫下在“狠”字上,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人口与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重点抓好后进地区的转化工作,大力开展创建“计划生育合格村”的活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工作。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泽民会见越通社社长
新华社北京6月2日电(记者于海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以社长胡进毅为团长的越南通讯社代表团。
江泽民对胡进毅的来访表示欢迎。他说,中越两国山水相连,两国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自1991年两国关系正常化以来,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和合作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近年来,中越两国领导人互访不断,为两党、两国友好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江泽民说,中越两国社会制度相同,国情相似,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他强调,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两国业已存在的友好合作关系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也有助于亚太地区,特别是东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展。他希望中越双方继续共同努力,把两党、两国关系推向新的高度。
江泽民说,近年来,中越两国通讯社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并进行了很好的合作,这种联系和合作对不断增进相互了解,推动两国睦邻友好关系的全面、稳定发展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江泽民还向客人介绍了香港回归和中国经济建设等方面情况。
胡进毅感谢江泽民主席的会见。他说,这次访华目睹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改革开放的路线,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他说,代表团将把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如实地告诉越南人民,进一步促进越中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新华社社长郭超人参加了会见。胡进毅一行是应新华社邀请来华访问的。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电贺非统首脑会议
高度评价非统组织贡献希望进一步加强团结合作
新华社北京六月二日电中国国务院总理李鹏一日致电第三十三届非洲统一组织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会议,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贺电全文如下:
哈拉雷非洲统一组织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会议
值此非洲统一组织第三十三届首脑会议胜利召开之际,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向会议致以热烈的祝贺。
当前,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世界各国人民在谋求和平与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进。近年来,在非洲国家的共同努力下,非洲政局总体趋向缓和,经济恢复出现良好势头,各国正积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依靠集体力量和智慧解决非洲自身问题,地区合作和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非洲整体力量加强,在国际事务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我衷心希望非洲进一步加强团结合作,在谋求稳定和发展的过程中,取得更大的胜利。
非统组织成立以来,高举非洲团结战斗的旗帜,为非洲的民族独立和政治解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近年来,非统组织在维护地区稳定,促进经济合作等方面取得可喜成绩,并且积极致力于维护非洲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为早日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进行了不懈的努力。非统组织是当今国际舞台上受到国际社会重视的地区组织。
中国政府和人民始终致力于发展中非友好与合作。前不久,我应邀访问了非洲七国,深切感受到中非友谊深入人心。近年来,中非高层互访加强,各方面的合作迅速发展,在国际事务中的磋商与团结更为密切。我深信,新形势下,中非友好合作关系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愿与非洲各国更紧密地携手,发展传统友谊,扩大互利合作,为实现共同发展、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而努力。
祝本届首脑会议为促进非洲的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鹏
一九九七年六月一日于北京


第1版(要闻)
专栏:

  集品德文化军事知识教学于一体
刘华清称赞昌河少年军校办得好
新华社南昌6月2日电(景军政、苏桂保)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致信江西省景德镇市昌河少年军校,称赞这所少年军校办得好,向军校首届毕业学员表示祝贺,向军校教职员表示感谢。
昌河少年军校是江西省第一所少年军校,创办于1995年12月。去年5月13日,正在景德镇考察工作的刘华清同志听取了有关情况汇报后,欣然为“昌河少年军校”题写了校名。今年5月12日,少年军校首届182名毕业学员给刘华清同志写信,汇报了少年军校军政训练的情况。
刘华清在回信中说:昌河少年军校根据少年儿童的特点,集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国防军事知识教学于一体,逐步探索适合少年军校的教学规律,使学员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了提高,取得了很大成绩。希望继续努力,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总结经验,培养出更多的爱祖国、爱人民、爱军队的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
目前,景德镇市已在城区50余所大、中、小学推广了昌河少年军校的经验,并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特点选择国防教育内容。


第1版(要闻)
专栏:

  财政部宣布
我国近期发行欧洲马克债券
新华社北京6月2日电(记者韩振军)我国财政部今天宣布,继去年6月成功发行10亿美元全球债券之后,财政部代表我国政府将于近期进入欧洲资本市场,发行一笔欧洲马克债券。
据悉,财政部已委托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公司和德意志银行作为此笔债券发行的联合主干行。
这是自1987年以来财政部第二次进入欧洲马克债券市场。此次欧洲马克债券的发行,是为了进一步开拓欧洲市场,巩固和加强与欧洲投资人的联系,并为国内其它发行体确立马克债券的发行基准。


第1版(要闻)
专栏:今日谈征文

  究竟应该同情谁?
苗加清
某地一家化工企业,因污染严重,早已被划入限期关停之列。但因该企业负责人一把鼻涕一把泪地为百余名职工的生计大诉苦衷,有关部门为之感动,于是关停日期一推再推,受污染的地区和群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继续遭受污染之害。
一般而言,有“同情心”不是坏事,但若用错了地方,其后果则与善良的愿望背道而驰。推迟治污的部门,不知是否想过,河水由清澈变混浊,由混浊变腐臭,会给人民群众带来多大危害?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并不是说诸葛亮没有同情心,而是他更明白,不能以情代法。污染企业要依法关门,必然有一些职工面临困境,甚至某乡某县的财政会因此遭受损失,然而,在关乎大局的问题上,必要时只能丢卒保车,为大多数人考虑,为子孙后代负责。
治理污染任重道远,对污染企业掌有“治理”权的人们,切莫让同情之泪蒙住了双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