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6月29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

  第19次特别联大闭幕
新华社联合国6月28日电(记者高坚)专门审议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联合国第十九次特别大会当地时间28日零时在纽约联合国总部落下帷幕。
来自170多个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部长级官员在5天的会议上回顾了自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各国在执行《21世纪议程》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不足,并围绕若干直接影响世界范围内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大会最后通过《进一步落实21世纪议程的方案》的总结性文件,重申《21世纪议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必须综合处理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等方面的问题,各国必须以全球合作伙伴的精神通力合作,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力量。
文件认为,里约环发大会以来各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但是,可持续发展的总趋势比1992年时更不容乐观。因此,全面贯彻《21世纪议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
本届联大主席拉扎利在会议结束前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各国由于发展阶段和利益不同,因此在许多重大问题上的分歧一时难以弥合。不过,这次特别大会仍然是成功的。因为它再一次就环境恶化敲响了警钟。各国政府和人民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21世纪议程》的贯彻落实。


第7版(国际)
专栏:香港回归

  一国两制伟大创举成功范例
——访泰国正大集团董事长谢国民
本报驻泰国记者成元生
7月1日,香港就要回归祖国了。在这一举世瞩目的大事前夕,记者在曼谷市中心正大集团亚洲电讯大厦33楼,采访了正大集团董事长谢国民。谢国民董事长前些日子刚从香港考察归来,香港人民热烈欢庆、喜迎回归的情景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兴奋地说,香港回归是重大的历史性事件,对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个空前的盛举,所有海内外炎黄子孙都会感到由衷的高兴。
谢国民董事长说,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成功的范例。邓小平先生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并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实在是伟大的创举,世界人民都非常敬佩。对香港实行“一国两制”和保持香港社会经济制度五十年不变的政策意义重大,是切实可行的,非常适合中国的国情。
谢国民说,他对香港回归中国后的前途充满信心,坚信香港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他说,香港的回归有利于中国的和平统一。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最好的榜样,将会对两岸统一产生积极影响。香港回归后,如果继续发展,持续繁荣,台湾人民更会心向祖国。
在谈到香港经济发展前景时,谢国民说,香港是世界著名的港口,是国际航运、贸易和金融中心,具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和良好的商业基础。更重要的是,香港有内地12亿人口大市场的支持;内地的经济发展和繁荣,将会进一步促进香港的繁荣。同时,近年来东亚经济发展迅速,世界经济界普遍看好东亚,这些都是香港进一步发展和繁荣的有利条件,香港的前景充满光明。
当谈到泰国同香港的经贸合作关系时,谢国民说,香港回归后,定会更加繁荣,泰国同香港的经贸关系会更加密切。正大集团将进一步扩大在香港的金融、贸易和高科技方面的投资。
最后,谢国民董事长说,他对中国国务院邀请他参加香港回归庆典感到非常荣幸。他相信中国政府一定会实现“一国两制”的构想,明天的香港一定会发展得更美好。(本报曼谷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七一回归炎黄子孙全球同庆
——访英国华侨侨领李志章先生
本报驻英国记者蒋千红
对侨领李志章先生,我早有耳闻。他与丘添、陈俊先生同为伦敦华人的侨领。在英伦三岛80个华人社团庆祝香港回归倒计时100天的联欢会上,作为大会筹委会的主席,他曾代表全体在英华人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日前,记者在伦敦采访了李先生。
65岁的李先生依然腰板笔直,目光炯炯,说起话来声音洪亮。他1959年从香港来英,刚开始在别人的餐馆打工,后来自己开餐馆,至今已38年了。1985年他曾任伦敦华阜街坊会主席,主持了新唐人街开业隆重热烈的庆典活动。
此时造访李先生,话题自然主要是香港回归。李先生开门见山地说,“香港回归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中国人民期盼已久的愿望。香港将真正由港人自己当家作主,这是全球炎黄子孙的大喜事”。
李先生告诉我,在英华人大约有25万到30万,主要集中在伦敦、曼彻斯特、利物浦和苏格兰地区。他们大部分来自香港的“新界”,在英大多从事餐饮业。虽然在英生活几十年,很多人在这里娶妻生子,成家立业,但魂萦梦绕的仍然是自己的家乡。他说,海外华人是中国近半个世纪由贫弱走向富强的见证人,爱国、爱乡是华人的光荣传统,“中国好,我们开心;中国不好,我们担心。中国繁荣富强了,外国人就不敢欺侮我们”。对于香港回归的前景,李先生十分乐观,“‘一国两制’的提法,是很得人心的。香港回归后,‘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只要外国人不干预,香港一定会繁荣下去”。
李先生将于6月底率一个75人的旅英华人代表团赴香港参加香港回归政权交接仪式。谈到这里,老人显得很激动,眼中闪着点点泪花。他说,作为一个中国人,一生中能看到这样的庆典,是很令人感到鼓舞的。他希望回归政权交接能够平稳、顺利进行。他还希望能够看到澳门和台湾相继回到祖国的怀抱,看到中华民族的大团圆。“在海外几十年,我们关注中国的发展。现在中国一天天强大,全世界都要同中国做贸易,有些人就是不喜欢看到中国强大,他们想要把我们搞乱,打着‘民主’、‘人权’的幌子,挑拨中国人自己与自己斗,我们中国人要看清楚这一点,也希望香港、台湾同胞能够懂得这个道理。”(本报伦敦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20多国发行邮票纪念香港回归中国
据新华社纽约6月27日电世界上20多个国家的邮政部门正在发行关于香港回归中国的邮票,以纪念这一历史盛事。
加勒比岛国格林纳达发行的面值2美元和加蓬发行的面值500法郎的纪念邮票,分别印有中国已故领导人邓小平的肖像。多哥印制的面值370法郎的邮票的票面图案是邓小平举手祝福,他的身后背景是五彩缤纷的焰火和“香港’97”字样。
其他邮票的票面图案或是中国国旗五星红旗在香港飘扬,或是一些与香港历史有关的画面,寓意为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这些国家通过一家总部设在纽约曼哈顿的“政府间集邮公司”发行上述邮票。该公司总裁萨姆·马拉穆德说,印制和发行这些历史性的纪念邮票“清楚地表明香港回归中国对世界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第7版(国际)
专栏:通讯

  世界环发任重道远
——访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宋健
本报记者何洪泽新华社记者周锡生高坚
关于环发问题的第十九次特别联大是继1992年里约环发首脑会议之后的又一次重要磋商。日前,记者就本次会议和世界环境与发展状况采访了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宋健。
宋健说,里约会议以来,各国普遍接受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制订了《21世纪议程》国家计划。但是,由于国情和利益的差异,各国实施《21世纪议程》的具体措施不一,在一些问题上还有较大的分歧。就本次会议而言,争论最大的主要是三个问题。首先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问题。欧盟和一些属于发展中国家的岛国主张就此立法,并提出具体的气体排放限量。但美国和日本、加拿大等从本国经济、技术和社会等因素考虑,虽表示同意采取措施减少排放量,但拒绝制订具体的减排时间表、不接受欧盟等国提出的减排量。其次是官方发展援助和技术转让问题。在里约会议上,大多数发达国家承诺提供占国民生产总值0.7%的官方发展援助,但五年来这方面的援助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不少发达国家不愿积极转让技术。第三是森林保护问题。欧盟和加拿大等主张立即开始就签订森林保护国际条约进行谈判,但美国及巴西等南美国家主张首先确保现有森林保护协议的实施,到下世纪初再视情况谈判国际森林保护条约。
谈到中国的环发工作时,宋健指出,中国于1992年在世界各国中最早制订了本国的《21世纪议程》,最近又提出了治理三湖三河的“绿色工程”计划。中国采取紧急措施,关闭了大量有污染的小企业。需要关闭的7.5万个企业中关闭了近6.5万个。此外,对大批正在建设的工程和企业,提出了达标后再排放的要求。中国的环保工作是在每年经济增长8%至9%的情况下进行的,很不容易。
宋健说,中国的环发工作以自力更生为主,也需要借鉴国外的经验。中国一方面加强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国际金融机构的环发合作,另一方面大力鼓励外资兴办达到环保标准的合资独资企业。中国认真履行她所签订的有关环境问题的所有国际公约。联合国秘书长安南高度赞扬中国的做法,要求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总结中国的经验,向各国推广。
(本报纽约6月27日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世行今年对华贷款逾28亿美元
据新华社华盛顿6月25日电(记者翟景升)在即将于6月30日结束的1997财政年度里,世界银行共批准向中国贷款28.15亿美元,虽略低于上年度的29.7亿美元,但仍保持较高水平。
此外,世行下属的国际金融公司在1997财年还向中国提供贷款和股本投资1.4亿美元,累计贷款和股本投资已达6.35亿美元。该行下属的多边投资担保机构也为中国引进外资累计提供了约1.01亿美元的担保。
李勇还介绍说,自1993年以来,世界银行对华贷款每年都接近30亿美元。今年3月18日,世行执行董事会讨论并通过了该行在未来三年对中国的援助战略报告。
根据这一报告,从1998到2000财政年度,世行仍计划每年对华提供25亿到30亿美元的贷款,援助的重点是发展基础设施、减贫、环保和人力资源开发等。


第7版(国际)
专栏:

  科技是农业腾飞的翅膀
——访巴西农牧业研究公司(上)
本报驻巴西记者吴志华
巴西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条件。全国有可耕地约4亿公顷,而且气候条件良好,大部分地区光照充足、降雨充沛、土地肥沃,适合多种作物的生长。但是由于长期的单一产品经济和生产技术落后,巴西长期不能实现粮食的自给,每年要花费大量的外汇进口小麦、大米和其他农产品。面对这种优势与劣势,巴西政府从60年代末开始重视农业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扶持农业的发展。其中加强农业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积极向农业生产者推广最新农业技术与新品种,成为改变巴西农业落后面貌的重要手段,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最近,记者走访了巴西农牧业研究公司,对巴西农业科学研究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巴西农牧业研究公司成立于1973年,隶属于巴西农业部,是巴西最大的农业研究机构,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作物研究机构。公司执行总裁若泽·皮雷斯先生介绍说,农牧业研究公司在全国各地有37个研究中心、一个种子服务公司和一个计算机咨询服务公司。现有职工9600人,其中科研人员2090人,而且绝大多数是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高级研究员。公司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和解决农牧业生产者所面临的问题、推广农业生产新技术、培育新品种以及向农业生产者提供技术咨询与服务。
若泽先生说,公司研究的目标放在解决农业生产的实际问题上,具有鲜明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公司成立的24年间,共研究开发出8000项新技术和新产品,有些新技术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是令人振奋的。说到这里他兴奋地站了起来,走到一张大型巴西挂图前,用手中的笔指着那些色彩斑斓的地区说,大豆原本是生长在温带地区的。现在,该公司对大豆的品种进行了改良,培育了许多适合巴西不同地区、不同气候和不同土壤条件的新品种,使大豆逐渐向热带地区迁移落户,扩大了种植范围和抗病虫害的能力,从而大规模地增加了产量。1970年,巴西大豆年产量仅有150万吨,现在,已经达到2670万吨,预计今年大豆出口创汇额将达到52亿美元,居世界大豆出口第二位。
与大豆情况相似的是对小麦的研究。该公司研究开发的新的小麦生产体系,使巴西小麦平均单位产量增长了72%,使巴西的小麦不仅能够生长在温带地区,而且逐渐向气候炎热干燥的中西部地区过渡,开拓了新的农业疆界。
玉米是巴西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巴西农牧业研究公司已经推广了30个玉米的新品种,使巴西的玉米生产迈上了一个又一个新台阶。例如,经过两次杂交的玉米新品种BR201对酸性土壤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每公顷的产量可以达到8.5吨至15吨。这一玉米新品种在巴西的种植面积约占全国杂交玉米播种面积的14%。另外,这个研究公司开发的BR451白玉米品种是一种高产、高蛋白的玉米新品种。这种玉米纯白色,可以和小麦粉混合生产各种面包、蛋糕、饼干等,既不会改变这些食物的本色,同时又增加了营养价值。
在蔬菜生产方面,农牧业研究公司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已经向市场投放了胡萝卜、黄瓜、甜玉米、卷心菜、土豆、白薯、香瓜、西红柿、洋葱、茄子、豌豆、芥菜等34个新品种。1981年,巴西蔬菜种子的70%靠进口,1991年进口种子比例已经下降到30%。在畜牧生产方面,该公司对畜牧业的营养学、基因改良、繁殖、卫生防疫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创造了许多新技术。仅以肉鸡生产为例,由于新技术的推广,巴西的肉鸡产量从1975年的50万吨增加到1994年的300多万吨。1996年出口量56.87万吨,创汇8.43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肉鸡出口国。巴西牛存栏数达到1.5亿多头,居世界第一位。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先进技术已广泛采用,使肉牛的生产和牛肉的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
正是在农业技术的支持下,巴西的粮食产量从1980年的3900万吨增加到1995年的8000万吨,在巴西的外贸出口中,农产品占了近30%。巴西农牧业的现代化中,农牧业研究公司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报巴西利亚电)


第7版(国际)
专栏:记者专访

  “中国是我们未来的市场”
——访美洲银行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郭立德
本报记者罗春华
郭立德先生是一位热情洋溢的美国人,英文名字叫戴维·库尔特,现年49岁。大概因用脑过度,盛年谢顶。除任职美洲银行主席和首席执行官外,郭立德先生还兼任美国十数家公司、院校和机构的董事。此次美洲银行北京分行成立,郭立德第三次来到北京,记者就美洲银行在中国的业务及发展前景采访了他。
美洲银行始建于1904年,就资产评估是美国第三大银行,目前在世界38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业务网络。该银行与中国的业务往来可追溯至1949年,后来一度中断,恢复在中国的运营是随着1972年在香港设立办事处开始的。目前,美洲银行在中国共有香港、上海、广州、北京四个分行及其他办事处。郭立德先生说,这是美洲银行全球业务网络中很重要的几个点。
谈到在中国的业务状况,郭立德说,美洲银行是中国的老朋友了,在外国银行中,它是支持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领先者。20多年来,美洲银行致力于为中国的制造业和基础设施项目进行融资、境外贸易和投资,并为中国一些大公司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创造条件。三周前,美洲银行刚刚帮助中国纺织品进出口总公司在美国发行了1亿美元的商务票据。作为主承销商,美洲银行曾为中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发行6000万美元的浮动利率债券;为中粮、中远等数家国有大企业发行了总额近5亿美元的商务票据;并参与了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扩建和浦东高桥石化等十几个项目的融资和贷款活动。
美洲银行的境外业务主要集中于亚洲地区,中国是美洲银行的一个新的市场。郭立德说,尽管目前在中国的业务比重较小,仅10亿美元左右,但会有很快的增长。美洲银行对中国有着长期的承诺,他本人对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和中国经济发展充满信心。他认为,作为外国大公司,应该以一种更实际的态度来看待中国的经济改革,包括国有企业的改革。这种改革应该是循序渐进的,不能要求一步到位。
记者采访郭立德先生的时候,离美国国会关于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的表决时间不过两三天,这是中美两国工商界人士共同关注的问题。当记者问及郭立德先生个人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时,他坦诚地说,不管表决结果如何,他都不赞成每年一次出现这样的辩论。他认为,美中之间应该确立一种长远而稳定的贸易合作关系。他说,美洲银行在美国的客户中有很多大公司,它们大都在中国有业务,对中国市场也有浓厚的兴趣,每年一次关于最惠国待遇的争论无疑会给商业环境造成不稳定因素。至于在香港的业务,郭立德表示,美洲银行将一如既往。
郭立德先生于1996年1月1日就任美国美洲银行公司主席和首席执行官。1995年11月,他作为公司董事,应邀来北京参加公司董事会。回想起那次中国之行,郭立德笑言,首次中国之行给他带来了晋升的好运,而此次冒着酷暑再访北京,这是因为“中国是美洲银行未来的新市场”。(附图片)


第7版(国际)
专栏:

  巴以高级官员秘密会晤
新华社耶路撒冷6月27日电(记者怀成波)据以色列电台27日晚广播,以色列国家基础设施部长沙龙最近同巴解组织总书记马赞举行了秘密会晤,讨论恢复巴以和平进程及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
这次秘密会晤是10天前在以色列南部沙龙的农场寓所举行的。会晤进行了两个半小时。马赞在会晤中强调了沙龙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举行会晤的必要性。
沙龙是以色列资深政治家,曾担任国防部长,是目前党内鹰派领导人。巴以双方签署奥斯陆协议后,沙龙仍然指责阿拉法特,批评包括现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内的本党政治家同他会晤。
以色列议员、阿拉伯民主党主席达劳瑟帮助安排了这次沙龙—马赞秘密会晤。达劳瑟在会晤后透露说,双方都认为这次会晤是积极的,并同意再次会晤。
据悉,马赞已向阿拉法特报告了会晤情况,并向埃及方面作了通报。
由于以政府不顾阿拉伯方面和国际社会的反对,坚持在东耶路撒冷兴建哈尔霍马犹太人定居点,巴以和谈今年3月中旬以来陷入严重危机。埃及总统顾问巴兹最近在巴以之间进行穿梭外交,力图帮助双方恢复和谈进程,但进展不大。埃及方面已宣布,巴兹下周将再次前往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自治区进行新一轮外交调解。


第7版(国际)
专栏:

  高温使墨三十三人丧生
据新华社墨西哥城6月26日电今年入夏以来,墨西哥北部酷暑难熬,持续的高温少雨天气已造成33人死亡。
今年夏天,墨北部出现罕见的高温天气。在索诺拉州,最高气温曾达44.6摄氏度,下加利福尼亚州和锡那罗亚州的气温也连续多天超过40摄氏度。
据墨农业、牧业和农村发展部的报告,仅锡那罗亚州就有12名儿童因高温脱水而死亡。


第7版(国际)
专栏:

  气候变暖可能使塞低洼地区成泽国
新华社尼科西亚6月26日电(记者黄建明)塞浦路斯一名气象学家26日说,如果全球气候继续变暖,这个东地中海岛国的低洼地区就可能被海水淹没。
《塞浦路斯邮报》说,如果现在不采取措施阻止全球气候变暖,塞岛南部的拉纳卡湾、东部的法马古斯塔湾、西部的帕福斯沿海以及海拔只有一米的拉纳卡机场有被淹没的危险。
科学家预计,如果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不减少,地球逐渐变暖将导致海平面在下个世纪上升30到100厘米。


第7版(国际)
专栏:

智利圣地亚哥大学在举办“香港的历史与今天”大型图片展的同时,还向观众提供介绍香港过去并展望未来的各种资料,教授们对之怀有浓厚的兴趣。新华社记者韩晓华摄


第7版(国际)
专栏:

泰国政府将过去每年一次的焚烧毒品行动改为每月一次。图为在首次月度焚烧毒品行动中,泰国警察将1.2吨没收的毒品投入大火。
新华社发(法新社照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