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6月29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香港回归专版)
专栏:访谈录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盛事
——访香港特区行政会议成员梁振英
本报记者郑固固
“一九九七年的香港回归以及一九九九年的澳门回归,是整个亚洲的世纪盛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香港特区行政会议成员梁振英先生,在接受记者访问时开宗明义地表述了自己的看法。
梁振英告诉记者,这并非仅仅是亚洲人的看法,今年年初,在瑞士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会议上,他就听到美国著名学者、《大趋势》一书的作者约翰·奈斯比特作出过这样的论断。在近代史上,亚洲各国同西方的接触几乎都是从西方殖民主义扩张开始的,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的确显示了殖民主义在亚洲的彻底消亡,这是旧时代的终结,更是一个新时代的发端。同时,这也是中国外交上的一大胜利,是综合国力日益强大的生动体现。
作为香港专业界的翘楚,梁振英是很成功的测量师。在香港回归的过程中,他更是一位积极参与者和社会活动家,他担任过香港特区基本法咨委会的秘书长,现任香港特区筹委会副主任委员,并且又被香港特区第一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先生委任为特区行政会议成员。他认为,香港是第一个用“一国两制”构想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地方,香港回归本身具有巨大意义。
香港过渡期的工作是扎实和富有成效的。基本法堪称旷世杰作,这部法律的制定过程和条文内容给港人留下深刻印象,同时也使港人对“一国两制”有了具体化的认识和了解。随着预委会、筹委会、推委会工作的逐步开展,特区政府领导架构的组建完成,“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政策得到了认真贯彻,人们由疑虑到信任,由观望到参与,心态和行动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香港的经济情况也令人鼓舞,资金大量回流,股市节节攀升,直逼一万五千点;房地产不但没有出现过去有人预言的抛售,反而价格居高不下,许多前几年移居外国的人士纷纷返回香港,他们当中有些是为了解决永久性居民身份问题,有些是想亲眼目睹和亲身见证香港回归这件世纪大事,而香港经济形势好、发展机会多应当是吸引他们返港的最主要因素。梁振英分析认为,香港之所以取得目前稳定和繁荣的局面,最重要的外部条件是因为祖国内地近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经济迅速发展,政治稳定,社会不断进步,这不但是香港今天成功的前提,更是香港今后发展不可或缺的保证,而香港与祖国内地之间的关系也会越来越密切。
中国的庞大市场对于任何外商来说都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而香港则是实现其投资计划的最佳“踏脚石”,这并非仅指地理上的便利,主要因其完整优良的服务体系和专业支持。香港是世界上唯一能向外商提供“一站服务”的城市,有系统的律师、会计师、测量师、工程师队伍,又非常熟悉中国内地的各项政策和环境,这是包括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都不具备的优势。另外,香港本身的成功也成为一个样板。所以,香港作为中国通向世界、世界通往中国的桥梁角色无可替代。梁振英告诉记者,十多年前,有人说前途就是“九七”,“九七”就是前途,很少有人谈起“九七”之后的事。现在不同了,人们把目光向前看了。董建华先生领导的特区政府正在做这些向前看的事情,特区建设问题、经济发展问题、住房问题、老人问题、教育问题……香港的新纪元即将开始。(附图片)


第3版(香港回归专版)
专栏:

  见证历史情切切
——香港启德机场侧记
本报记者连锦添
6月27日,记者来到“香港门户”——启德机场采访。
各种肤色的旅客步出机场,神情欢悦。几位华裔女青年见到接机的朋友,高兴得叫起来,手舞足蹈。两位瑞典青年迫不及待地从行囊里取出小型摄像机,边摄边自我解说。机场出口处,一家日本电视台的几十箱设备堆成了小山,大箱需几条大汉才能搬动。
海外华人抵港的场景最为热烈。这几天,仅应邀出席官方重要活动的华人华侨代表就达300多人。更有一个个观光团、观礼团、学生团,不远万里,汇集香港。出港时,有的高举旗帜,有的扶老携幼,坐着轮椅的老华侨也返港见证历史时刻,工作人员热情地上前帮忙。
从非洲岛国毛里求斯回来的一群客家乡亲,与接机亲友抱成一团。他们说,老早就相约在港共享美好时光,一路走了几天,也不觉累。
马来西亚华侨方先生和陈先生结伴而来,这几天将住在香港老友家,好好体验一番。在吉隆坡做生意的方先生操一口纯正的国语对记者说:“这是件大事情,华侨感到很自豪。我宁可关门几日不做生意,也要来看看。”走了几步,他又回过头说:“我们上过华文学校,读过中国历史,香港是被英国硬抢去的,祖国强大了才有香港回归这一天。”
一个台湾摄制组抵达,携带了大量设备,都贴上桔黄的标识,上写“八千里路云和月”。一位电视主播听说记者来自北京,马上搭话:“我们的先遣人员早已抵港。香港结束殖民统治,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高兴,这也是孙中山先生最大的遗愿。台湾不应在中华民族如此重大的历史时刻缺席。”
每隔几分钟,就有一架飞机抵港。香港民航处公关部简先生告诉记者:启德机场每日起降飞机约460架次,进出旅客七八万人,日客运量世界第三。这几天各航空公司现有航班大都爆满,甚至一票难求。


第3版(香港回归专版)
专栏:

  与六百万人息息相关
——访人民出入境事务处
本报记者王楚黄幸群
这是一幢黑色玻璃幕墙的摩天大楼,里面专门负责香港人民出入境事务,是管制由海、陆、空进出香港的执行部门;同时,也为香港居民签发旅行证件、出生、婚姻、死亡证书等。
“再过几天,香港就要回归祖国了。”李少光先生是主管香港出入境事务的第二把手,我们还未坐定,喜庆气氛已从问候当中流露出来。
“我们的工作目标是,方便旅客出入境,为旅客提供更有效的服务。”李先生说。他介绍,这里投资1.6亿港元建立的新的电脑识别系统,从“七一”后正式投入使用,签发香港特别行政区护照及旅行证件。这套识别系统在全世界是第一流的。
在大楼里,办理签证的居民特别多,一位严先生为太太问签证事宜,很快从电脑里得到结果。“香港即将回归祖国,这里的工作人员也开始用普通话接待访客。”一位客人告诉我们。
据了解,特区成立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这里就开始签发特区护照。香港人对回归祖国充满信心。在罗湖入境口,只见进出旅客有条不紊,这里每年出入境旅客已达6000万人次。光学辨认阅读机对香港身份证持有人办理出入境手续只需几秒钟,对护照持有人办理手续的时间也比从前快多了。
“请告诉内地同胞,我们香港出入境事务管理的全体同事,为香港特区政府服务、为香港人民服务,一定坚守好岗位,请祖国人民放心。”李少光先生的话表达了香港公务员的心声。


第3版(香港回归专版)
专栏:香港见闻

  飞向新世纪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巡礼
本报记者江宝章
维多利亚港碧蓝的海面上,海风鼓荡。鸥鸟扬起双翅,在空中划出了一道道美丽的弧线。
1993年,这群大海的精灵突然飞进了一批天才设计师的脑海。于是,4年后,在维多利亚港南岸,蓦地崛起一座代表香港未来的标志性建筑——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它像一只巨大的海鸟,雄踞在维多利亚港湾,双翼高举,振翅欲飞。
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46个国家、地区的政要以及4000多名嘉宾将云集这座新翼的大会堂和前厅,共同见证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中英香港政权交接:在全世界数十亿双眼睛的注视下,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米字旗将缓缓降落,鲜艳的五星红旗和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紫荆花旗冉冉升起。会展中心新翼也将因此载入史册。
这座耗资48亿港元(约合6.15亿美元)的建筑,坐落在湾仔海边一个6.5公顷的人工岛上,建筑总面积15.5万平方米,拥有3个展厅、两个会议室及一个大会堂和前厅。整座建筑由一条长100米、高75米、宽30多米的多层架空天桥与会展中心连接。从维多利亚港海面或从九龙远眺会展中心新翼,它那由4万平方米铝材铺砌而成的流线型屋顶,以及前厅那面30米高、180度弧形的玻璃幕墙,让人赞叹不已。入夜,站在这面全球最高的玻璃幕墙前,维多利亚港两岸灯火辉煌,如星河飘落。交接仪式会场的大厅为无柱式拱形结构,可容纳4300多人。作为举行大型国际活动、会议、贸易展览的场所,它还拥有国际商务中心,6种语言的同声翻译设备,以及海景食肆、咖啡座、地下停车场、巴士站和一座新建的轮渡码头。在填海工程完成后,整座建筑仅两年半时间便建成了,工程最紧张时,3000多名工人不分昼夜,24小时不停施工,创造了香港建筑史上的奇迹。会展中心巨大的飞翼似乎象征着香港经济在“九七”回归后的振翅腾飞,象征着香港人民像海鸟般坚毅勇敢、不畏风雨的精神。香港,必将乘风奋起,飞向新世纪。


第3版(香港回归专版)
专栏:

  外国记者眼里的香港回归
本报记者刘爱成
香港回归的脚步声越来越近,蜂拥而至的记者也越来越多。26日,我来到特区政府大楼排队领记者证,这里的官员告诉我,现在已报到的记者有5167名,还有约3000名记者即将陆续到来。在总共8000多记者中,外国记者约占5000人。
这些记者涌向街头巷尾,构成另一种景观:在路边,架起的一部部电视摄像机在搜索;端起的相机不时传来“咔嚓”声;行人随时可能被采访;话筒随时可能会塞到你的嘴边……
一位泰国电视记者的声音把我引了过去,金甘小姐告诉我,“香港回归中国是历史上的盛事,泰中关系友好,华人华侨众多,许多观众都期待着我们的报道”。
记者最集中的是新闻及广播中心。我刚进入口,发现韩国文化电视台记者正站在人民日报工作间外三代领导人的巨幅照片前播音报道。事后他告诉我,他之所以要选择这里为背景,是因为这三个人与香港的命运休戚相关。
站在一旁的另一位韩国记者说,香港的顺利回归,除了“一国两制”的方针,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中国内地改革开放所取得的经济成果。
中心巨大的玻璃窗前,一群电视记者正对着外面拍摄,我顺着他们的镜头望去:近处,维多利亚港湾碧波荡漾,百舸游弋;远处青山起伏,高楼林立。领队乔治·贝里先生热情地告诉我,他们一行12人来自遥远的墨西哥。“是香港回归的盛事使我们第一次有机会来香港”。他说,“许多墨西哥人只知道香港回归中国,但并不十分了解香港及其历史。因此,我们的第一任务是要用最多最美的镜头介绍香港;第二个任务是要搞一些专题报道,向观众解释什么是‘一国两制’”。
意大利一位周报记者和我谈起她来香港的目的时说,她采访的重点不是官方,而是香港普通居民。“我认为香港被英国统治150多年,这些居民可能已经习惯了这种方式,我想知道他们对回归中国究竟是什么态度。”
“结果怎样呢?”我问。“大多数香港居民给我同样的答案:虽然受英国人统治多年,但他们的生活方式是中国的,文化是中国的,风俗习惯是中国的,他们本来就是中国人,当然愿意回归中国。”她回答得很快、很干脆。


第3版(香港回归专版)
专栏:

  走向明天的建设者
——青马大桥总工程师刘正光一席谈
本报记者黄幸群何加正
一座雄伟的跨海大桥,把九龙和大屿山岛连成一体,这将是新机场进入香港市区的直通道。
早就听说指挥建设这座青马大桥的总工程师,是个黑头发黄皮肤的香港公务员。到港后我们即与他取得联系。
他叫刘正光。一见面,他习惯地拿起了一根小棒,走到挂在墙上的香港全景地图前,不无自豪地说:“青马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铁路公路两用吊桥,桥塔之间距离1377米,设计使用时间为120年;和它连接的汲水门大桥,也属世界一流,是目前最长的公路铁路两用斜拉桥。在它们旁边,汀九大桥正在紧张施工,预计明年初可以完成。这是为了进一步缩短香港和深圳皇岗口岸距离而建造的。”他说,我们现在交通建设要着眼如何与深圳、珠海以及整个珠江三角洲的交通发展规划相配合,通盘考虑“新界”西部开发。
也许是为了说明他这个“两地发展计划相互呼应”的设想,刘正光解释:“过去,香港的道路建设规划基本上是关上门,只看眼前香港这块地盘,不可能也不允许你看到、想到更大的范围。近十多年来,随着香港和祖国内地的经济交往越来越密切,尤其香港回归以后,我们再考虑香港的未来发展,就有必要也有可能看得更宽更远了。”
他告诉我们:“更有一座令人瞩目的香港深圳跨海大桥已经在规划中,大桥将从海上把香港和蛇口连接起来。在未来几年里我们就要配合这个规划建设‘新界’的道路网络。而另一座令人震惊的横越伶仃洋连接香港和珠海的大桥虽然还要花些时日,但前景是很吸引人的。”真不愧是桥梁专家,说起有桥可建,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说,香港回归以后,发展的空间更大了,我们施展才能的空间也更大了。


第3版(香港回归专版)
专栏:短波

  香港举办庆回归摄影展
本报香港6月28日电记者徐运平报道:今天下午,中环遮打花园广场上,一幅长3米宽4米名为《光明在望》的摄影作品吸引了许多市民。由香港中西区各里庆委会和香港创艺摄影学会联合举办的《万众欢腾庆回归》摄影作品展在这里举行。本次展览汇集了陈复礼、简庆福等香港知名摄影家和50多名摄影爱好者60余幅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香港的历史与今天的繁荣,展示了香港市民喜庆回归的盛况。同时还展出了香港大专生内地交流图片展《八千里乐和闻》中的130多幅摄影作品。


第3版(香港回归专版)
专栏:短波

  画家王林旭向港澳办赠送《气节图》
本报讯青年画家王林旭6月25日在钓鱼台国宾馆向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赠送了巨幅墨竹画《气节图》。国务院港澳办主任鲁平接受赠画。该画长9.7米,象征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高1.56米,寓指香港离开祖国怀抱156年。南开大学教授王林旭的墨竹画近年来作为国礼赠送给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元首、政要,被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誉为“我们的和平使者”。(郑英)


第3版(香港回归专版)
专栏:短波

  《港人治港群英荟萃》一书出版
本报讯正值香港即将回归祖国之际,由香港文汇报社编写的《港人治港群英荟萃——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介绍及主要成员访谈录》一书日前出版发行。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为该书题写书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曾宪梓、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张浚生、香港特区行政会议召集人钟士元、临时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等出席首发仪式。《港人治港群英荟萃》是一本比较完整介绍香港特区第一届政府及其主要成员的书籍。(邢凤炳)


第3版(香港回归专版)
专栏:短波

  捐奇石贺回归
本报讯奇石收藏家陆洪生准备将两块珍藏的奇石捐赠给即将成立的香港特区政府。这两块石头上,“七一”、“回归”四字清晰分明,浑然天成,是陆洪生在辽宁凌源市木兰山山腰上发现的。“七一”石约二十厘米见方,除正面有“七一”两个红字外,背面有图案,像枫叶,又似紫荆花。“回归”石头的字迹也清晰可辨,尤其是“回”字,字形颇具古风。据专家考证,形成如此奇特形象纯属偶然。
(劳江)


第3版(香港回归专版)
专栏:香港近镜头

上左图:香港两万余的士、小巴全部挂上特区区旗。
本报记者 李舸摄
上右图:打了三十多年鱼的陈苏(左),出海时穿上了一件印有回归字样和吉祥物图案的T恤衫。        本报记者 李舸摄
左 图:这位小淘气高温下排练节目情绪不减。
  本报记者 李石营摄
右 图:陕西黄土雄风农民锣鼓艺术团赴港参加回归庆典表演。64岁的高向成和11岁的王浩海是其中年龄最大和最小的演员。
新华社记者 陶明摄


第3版(香港回归专版)
专栏:

面对着众多记者的采访,香港小姑娘高声回答:“欢迎香港回归祖国。”
本报记者李石营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