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6月28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专题特写

  韩陵乡学法普法有新招
曾海山华士修
编者按:河南安阳县韩陵乡为引导农民学法、用法、守法、护法,别出心裁地将切合农村实际需要的一些主要法律条文,编成一段段“街头诗”,喷印在农家院门墙边,让人们“抬头不见低头见,一天念上好几遍”。
这些普法“街头诗”尽管编得不够规范、严谨,登不了大雅之堂,但它琅琅上口,通俗易懂,为农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转化为一种较为自觉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我国已颁布的现有法律、法规多达上千部,让广大农民逐步了解掌握这些法律,是一项事关长远的大事。各地农村情况千差万别,应因地制宜,不断探索乐为农民群众接受的新方法,以推动普法乃至其他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
“个人承包责任田,只是有个使用权;不许挖土建砖窑,不许私自把房建。”“民事官司收费用,民法通则有规定。官司未结原告垫,谁要败诉谁掏钱。”“农药化肥良种好,发展农业离不了。谁要乱售伪劣品,严加追究法无情。”……这些琅琅上口的“顺口溜”,言简意赅,在河南安阳县韩陵乡随处可见,被农民群众称为“街头诗”。
韩陵乡地处豫北,与河北省接壤。全乡辖26个行政村,人口3.8万。过去在“普法”和综合治理中,虽然也曾想了许多办法,但效果并不理想,一些村庄不时有“好戏看”,乡领导常常被上访群众拽住袖子走不开。社会秩序不好,经济建设也上不去,韩陵乡在全县排名一度被列入“另册”。
1996年初,他们开始实施依法治乡。乡党委书记贾运林带领“一班人”经过一番深入调查发现,农民法律意识薄弱,乡村干部依法行政观念淡薄是问题的症结所在。于是,在对乡机关、村级干部进行法律培训、强化依法行政的同时,他们想:把一些法律、法规主要条款,编成简单易记、琅琅上口的“街头诗”,这种形式不是更能引起农民群众学法、用法、守法、护法的积极性吗?
经反复归纳整理,他们将与乡下农民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30多种法律、法规、条例,编成55首四句诗歌,统一刻制后在各村喷印。
“街头诗”推开一年来,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重点村由乱到治
西见山过去是全乡出了名的乱村。喷印“街头诗”时,村干部向全村群众做了广泛发动,并且“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为鼓励群众缴纳农业税,便喷印“农业大法记心上,纳税提留不可忘;按时缴纳乡统筹,履行义务应带头。”为教育群众赡养老人,便刷上“婚后莫把老人忘,赡养老人理应当;虐待遗弃是犯罪,依法惩办入牢房。”对争抢宅基地、违反计划生育、嗜好赌博、打架惹事、邻里不和等情况,都有所选择地喷印上一首,好让他们“抬头不见低头见,一天念上好几遍”。“街头诗”一刷,民事纠纷半年多没发一起。发生了诸如宅基、责任田地边之类的分歧,民调人员一调解便双方言和了。以前修水利派义务工喊半天不见人影儿,如今一动员各家都抢着上。村情祥和了,村集体经济也大有发展,1996年全村人均收入1200多元。
后进村急起直追
韩陵乡的“街头诗”原计划先搞试点,然后再分批推开。第一批只搞了2个村;第二批有7个村;第三批10余个村,还有逍遥村等几个村庄后期再搞。但“街头诗”的效应让这几个村的干部群众坐不住了,他们三番五次找乡领导要求快点把“街头诗”给喷印出来,要不群众都“火”了:“咋?就是咱村不行吗!”有一天,逍遥村的干部群众找到乡长,说村里一天发生5起民事纠纷,无论如何也得把“街头诗”搞起来。乡领导心中大喜,赶紧安排依法治乡办公室的人员赶往这个村喷印“街头诗”。
乡机关自觉行动
韩陵乡的“街头诗”产生如此效应,老幼妇孺都说好,是人们始料未及的。乡领导和机关干部深知,自己行动如若落在农民后头,会被点“脊梁骨”的!于是,他们自觉行动起来,在机关大院也喷印上“街头诗”:
“农业法,写得清,六十六条要弄懂;侵犯农民利益者,依法追究法无情。”“国家明文定律条,收购不准打白条;要是伤农积极性,坑农误国不得了。”“干部为民公仆当,廉洁自律切莫忘;大公无私讲奉献,人民群众都赞扬。”……
如今,村民门前有了“街头诗”,饭前饭后都能念一遍,外乡人路过时也惊奇地望“诗”驻足,读上一段。年轻的父母把“街头诗”当成儿歌教孩童们吟诵,老人们让青年念给大伙听……村民们抬头见诗学法、遇事指诗论法蔚然成风。乡亲们都说:“街头诗”确实好!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

  “花好月圆”迎回归
山西省左权县的民间艺术一直为人所称道,诸如小花戏、民歌、剪纸、布扎等,无不凝聚着左权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寄托着他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一江晚霞”剪纸是左权剪纸艺术的杰出代表。
一江、晚霞是一对土生土长的“剪纸夫妻”,他们在40多年的剪纸艺术生涯中,先后创作了2000余幅作品,以其粗浑稳健、简洁质朴、形象逼真的独特艺术风格,深得群众喜爱和专家好评。
值此香港回归之际,他们推出一组十幅以迎回归为主题的剪纸艺术作品《花好月圆》。这也是凝聚着左权人民深情厚谊的礼物。这里选登“巨龙腾飞”、“举国同庆”两幅作品以飨读者。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

在喜迎回归的日子里,17位香港热心人士步行2800公里到达北京,以此表达香港人民对希望工程的深情关切。请看——
  行路上北京
本报记者施芳
107国道一端毗邻香港,一端连接北京,在这长达2800公里的旅途上,如今留下了17位步行者艰辛而执著的脚印。
他们只是众多热心于希望工程的香港人的代表。为了给希望工程筹款助学,香港“苗圃行动”与中国青少年基金会组织了“行路上北京”活动。我们现在已无法确切知道17位步行者如何在不长的时间里筹集到2000万港元,但我们确实能掂量出蕴含在这一份厚礼中的深情。
2月3日,人们在希望工程的发源地——河北涞源县点燃了一支红色的火炬。2月16日,香港沙田,这支象征着希望与热情的火炬伴随队员们开始了120天的行程。
为了这次特别行动,赵欣发动用了20多年累积的假期,谭世臻辞去了国泰航空公司的高薪职位,林秀民挥泪告别新婚的妻子……但这实在是一支并不健壮的队伍:17人中,有65岁的老人,有体弱多病的中年妇女,有多年退休在家的老水警……许多人替他们捏着一把汗,甚至有人断言:只要能有5个人坚持到最后,就是胜利。
沿着107国道,他们踏上了进京的路。走过了庄严的罗湖海关,听过了珠江的波涛声声,看过了黄鹤楼的明媚春光,祭拜过祖国的母亲河……一路上有风有雨,脚板上磨出了串串血泡,挥之不去思乡之情,这些都没能阻挡他们对北京的向往。罗炳坤说他年少时希望成为一名飞机师,但是因为读书少,未能如愿,他愿以这样一种特别的方式来帮助贫困中的儿童。
沿途的人们用同样的热情迎接他们的到来。在湖北和河南的交界地带,一位修理自行车的个体户,找来了一张纸板,用红漆写上“香港朋友加油”几个字,他高举着纸牌,带着全家早早地站在路旁,要给远方的客人鼓鼓劲。一位随行采访的记者事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时间无法割断香港与祖国的骨肉亲情,我们生于斯,长于斯,更有责任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熟悉的风景一日日远去,梦中的首都一日日临近,队员们不由得加快了脚步。6月9日清晨,一路风尘的17位勇士终于来到了朝思暮想的天安门广场,站在香港回归倒计时牌下,看到五星红旗伴随着新一轮太阳迎风飘扬,此时的他们已分不清眼中的热泪是源于激动还是感慨。
从香港赶来的250位各界人士走进了他们的队伍。在铿锵锣鼓声中,他们一起向终点——八达岭冲刺,蜿蜒的石阶上跳跃着一个个红色的身影。抚摸着青灰色的城砖,眺望着苍茫大地,百余位香港同胞同声欢呼:北京,你好!
八达岭沸腾了,震天的声响在山谷间回荡,人们的心绪无法宁静,留言册上密密麻麻写下了他们的心声:祝愿祖国好,祝愿孩子们的明天更美好。
这时已是6月15日,距离他们离开香港整整4个月。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采访随想

  走吕梁话扶贫
刘伟
记者在一些贫困地区采访时了解到,多年来,各级党政机关派出的扶贫工作队,长年累月奔波在田间地头,今天修座桥,明天打眼井,好事办了不少,但回过头一看,贫困的地方,贫穷的人,面貌并未变多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雪中送炭只能解一时之寒,修桥打井,只能图一时之便,而非长久之计。
可喜的是,在吕梁山区,政府机关和职能部门的交通扶贫、水利扶贫、科技扶贫和出点子的“智能扶贫”,因地制宜,方式多样。山区的土质适应种红枣,穷困的柳林县在政府的帮助下,枣树遍山坡,鲜红的大枣一经当地加工厂包装,价格顿时翻了几倍,南方的客户争相订购。乡亲们用自己的双手实实在在地改变了家乡的模样。封闭的山区流通搞活了,信息也灵了。还是这一双双粗糙的大手,以往总是感激地接过政府干部赈济的物品,现在却开始点着自个儿挣的钞票了。
俗话说,弯腰只识坡前地,挺身就见山外天。吕梁的实践告诉人们,贫瘠的土地除了种庄稼,还能干点别的,种树,种果子,盖塑料大棚,建农副产品加工厂……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从拳头产品到规模开发,把千家万户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接在一起,贫困地区的群众就能尽快富裕起来。
当然,农村扶贫,应从解决温饱入手,但更重要的是改变观念,加大开发式扶贫的力度。政府要关注扶贫资金的使用效果,扶贫工作队要注意扶贫项目的长久效益,贫困地区的群众要增强信心,强身健体。只有这样,扶贫攻坚的目标才能早日实现。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下岗职工的故事

工厂破产了,45岁的残疾人王臣却不向政府伸手要照顾,而是自找出路。他常说:“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志气。”请看——
  男儿当自强
杨桂芹
王臣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成为下岗再就业明星。他在市里盟里受表彰、做典型发言;他的事迹上了广播、电视、报纸;外地都有人请他去作报告。
当双脚残缺、驼背、身高不过一米三、体重不过30多公斤的王臣出现在公众面前时,没有人鄙视或怜悯他,人们把敬佩的目光、热烈的掌声送给这位与命运抗争的强者。
命运似乎对王臣格外刻薄。小时候,他双脚烫伤致残,后来摔伤,成了“罗锅”,9岁时又患小儿麻痹症,瘫痪半年几经治疗才勉强站立。1990年,王臣的父母相继去世,过度的悲伤劳累后,王臣左脚感染溃烂,最后通过手术才保住。但这一折腾就是两年半,王臣为此欠下了1万多元的债。
1994年9月,王臣赖以生存的内蒙古海拉尔皮革厂宣告破产。随后,在毛纺厂工作的妻子也下岗回家。受着脚伤剧痛折磨的王臣此时欲哭无泪。有人出主意让他找政府,像他这样的残疾人,国家会管的。他摇摇头:“政府也有难处,我不能再添麻烦。”
在“给孩子连根冰棍都买不起”的艰辛中过了半年,王臣振作起来,他说,天无绝人之路,我要靠健全的双手和做鞋技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王臣先后借了1500元钱,把自己十几平方米的小屋变成手工作坊,开始生产皮鞋。在妻子的协助下,由一天做不出一双到能做四五双。
鞋做好了,还得销出去。王臣每天凌晨3点起床,骑自行车赶十几里路到早市抢占好位置摆摊卖鞋。海拉尔冬天气温达零下三四十摄氏度,而且风雪交加,王臣从未打过退堂鼓。卖完鞋,他又忙着采购原料。往返20多里的路程,王臣要跑两次。刚植过皮的左脚还没结痂,总有鲜血渗出,疼得钻心。王臣的自强精神感动了鞋料店老板,一次就赊给他3个月的料,还送货上门。
“天下还是好人多。”王臣深受鼓舞,信心倍增。
1995年,王臣生产皮鞋1000多双,销售一空。还清债务,买了自行车,家里的日子好过多了。去年6月,王臣租用了一间门市部,前店后厂,开办了“兴达鞋行”。他生产的皮鞋质量好,价格低,讲信誉,连外地的小商贩都来批发。
自己走出就业路,王臣首先想到帮助别人。他先后招用的4人全是下岗工人,效益好时每月人均开工资500多元。两个徒弟在他鼓动下也自谋生路,收益渐丰。
再就业的路不是一帆风顺的。今年上半年,除去交房租金,王臣所剩无几。那天他说,门市部和早市已连续三天“眼蓝”,第四天早市上只卖出一双皮鞋,挣了3元钱,刚好够交税和卫生费。
“做皮鞋的人太多了,不下百十家。”不过王臣不愁。他说,我不能愁出病来,我得想办法。
几次到大城市进原料,让他眼界大开,他常念叨市场、信息、竞争等字眼儿。他说,我的皮鞋过时了。王臣现在最迫切的心愿是能低息贷到3万元资金,下一步他想生产中高档、款式新颖的软牛皮鞋。
王臣现在不愿意到处出头露面讲自己。不过每次讲时他都忘不了捎给下岗职工几句掏心窝子的话: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志气。做人必须自强自立。我能走出的路,你们一定会走出来,而且会比我走得更好。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公仆谈心录

  打开山门天地阔
——河北隆化县委书记王杰志访谈录
吴坤胜沈文
王杰志,年过不惑。毕业于河北理工学院,先后在承德地区劳动局、地委组织部工作,任过承德地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纪委副书记,1992年11月调任隆化县委书记。
隆化县地处燕山深处,经济发展缓慢,一直是河北省和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为改变落后面貌,历届县委带领群众上下求索,成绩不小,但仍然比较贫困。如何加快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刚到隆化,听到最多的是怨天尤人、悲观畏难的议论。这也难怪,隆化地处山区,气温低,无霜期短,自然条件差。经过调查,我感到,隆化有丰富的山场、土地、水利资源,这些资源优势没有转变为经济优势,有客观原因,但长期的自我封闭,缺乏与外界的交流才是症结所在。要改善生产条件,需要资金和手段;农民要尽快致富,需要技术和市场信息;农产品基地建设,需要龙头企业的带动。所有这些,都离不开与外界的交流,求得外界的支持。
有件事对我启发很大。作为隆化经济“当家粮”的水稻,亩产一直在二三百公斤徘徊。90年代初,县领导通过农业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的牵线搭桥,请来日本水稻专家指导并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结果水稻亩产达600多公斤。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使我们明晰了一条思路:传统农业只有开放经营,才能大有作为。
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开放兴农”的发展战略。提出:借助外力抓农业。我们先后争取了国家坝上生态农业两期工程、首都周围绿化、滦上小流域治理等专项农业开发工程项目,使全县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每年有近2000万元,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根本改善。通过内引外联,立足资源建基地,大搞农副产品深加工。全县建起了水稻、制种、养牛、蔬菜、果品、用材林等6个农产品基地。现在,6大农业基地和农副产品深加工的年产值已达3.2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64%。资源优势初步转变为经济优势。1996年农民人均收入达1600元,干部和群众称赞:开放兴农功不可没。(附图片)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

  乡村拓荒牛
傅丁根万俊华
80年代初的湖坊村,一个男劳力一天只挣3分钱,没钱娶媳妇的光棍汉足有一个连。如今走进湖坊村,平坦宽阔的水泥路纵横交错,村民楼房鳞次栉比,家家有了摩托车,户户装上了电话,俨然一个都市化的现代村庄。
谈及南昌市郊区湖坊村的变迁,村民们无不称赞他们的好书记魏牛庚。
1984年,魏牛庚挑起了湖坊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他一门心思要让乡亲们早日脱贫致富。但湖坊村一穷二白,光靠耕田种菜,很难有大的发展。穷则思变。魏牛庚走出村庄,跨出省门,终于发现了“新天地”:建厂办企业。魏牛庚团结支部一班人,带领全村群众艰苦创业,先后创办了纸厂、摩托车配件厂、华泰酒家、江西东方制药厂、江西东方力可生制药有限公司等20多个村办企业,并在全省乡镇企业中率先成立了企业集团——江西东方企业集团。如今,湖坊村已是家大业大,固定资产超过一个亿。
魏牛庚说:共产党员的天职就是为人民谋幸福。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就要多办实事,让群众过上好日子。这些年,湖坊村投资100多万元,铺路,装路灯,安装自来水管道,改建公共厕所。他们逐步提高五保户生活费,实行了老年村民退休金制、村民医疗保健制。村里还每年选送一批职工到专科学校深造。为吸引人才来村办企业工作,村里投资200多万元,建起了一幢人才楼。
在魏牛庚的带领下,湖坊村成为江西省首批命名的超亿元村、税收超百万元村。去年,湖坊村总收入1.65亿元,人均收入3230元,上交国家税金221万元。魏牛庚也多次被评为省市区乡优秀党支部书记、全国农业劳模、省市区劳模、省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

  千里亲情一线牵
李亮罗立为
4月4日,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上夹河镇中心学校接收了一位新学生:她叫杨建,来自千里之遥的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
送杨建入学的有纳溪区政协主席梅世林和区委宣传部长董善浦,新宾县的杨红光、何福云夫妇。杨红光兴奋地对客人们说:“你们放心,俺要培养这姑娘上大学,读博士,将来回去报效纳溪。”何福云则满面喜色:“今后接送这孩子就归俺了……”目睹此情此景,纳溪的同志欣慰地笑了。
尽管纳溪与新宾远隔重重山水,小杨建与杨红光夫妇素昧平生,然而,人间真情却超越时空,把他们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年仅10岁的杨建是纳溪区新乐乡野鹿溪村小学五年级学生。她自幼丧父失母,与年迈多病的奶奶相依为命。在农村代课教师夏世芳的资助下,杨建读到了五年级,但窘困的家境很难保证她继续求学。去年11月,好学上进的杨建投书《纳溪报》,发出“我多么渴望,多么向往和同学们一起读到初中、高中”的呼唤。
《纳溪报》的同志被杨建的来信深深地震动了。他们采写了长篇通讯,向人们讲述了这位小姑娘的不幸故事,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失学少年。报道刊出,引起很大反响。纳溪区领导带头,各界人士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今年年初,北京的几家报纸详细报道了杨建的故事,各编辑部随即收到很多电话、信件,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询问着同一个问题:杨建在哪里?我想帮助她,该怎么联系?与此同时,要求资助杨建的函电和捐款连续不断地汇向纳溪。
这时候,新宾县的政协委员杨红光读到了关于杨建的报道,提出要收养杨建。纳溪区的同志通过新宾县政协了解到,杨红光60年代在抚顺读书时,雷锋同志就是他的辅导员;如今,靠勤劳致富的杨红光家庭和睦,遵纪守法,是远近出名的“古道热肠”人。在征得杨建及其奶奶的同意后,区里为杨建办理了一应法律手续,决定支持杨红光的义举,送杨建去辽宁入户。
杨建的到来,使日夜牵挂“四川女儿”的杨红光夫妇激动不已。他们全家人拉着杨建的手问长问短,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大家用掌声、歌声欢迎杨建和纳溪来的客人。杨建平生第一次拿起话筒,唱出自己的心声:这是心的呼唤……
在纳溪,看到杨建的照片,听到电话里传来“婆婆,我在这里很好,请您放心”的熟悉声音,杨建的老奶奶和夏世芳老师禁不住泪湿衣襟。杨建有了新家,他们可以放心了。
得到各方关怀的杨建致信《纳溪报》:“感谢所有的好心人。我一定努力学习,做一个有用的人。”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

上图:回归日近,许多香港居民纷纷购买国旗,准备在7月1日悬挂。
本报记者李舸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