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6月28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

  埃亨当选爱尔兰总理
据新华社伦敦6月26日电(记者王诚)都柏林消息:爱尔兰第二十八届议会26日以85票对78票选举共和党领导人伯蒂·埃亨为爱尔兰共和国新一任政府总理,任期五年。
现年45岁的埃亨是爱尔兰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理。他当天晚上还宣布了新一届政府成员名单。


第7版(国际)
专栏: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所长认为
中美俄关系改善有利于世界和平
该所新年鉴说去年全球发生27场武装冲突
本报斯德哥尔摩6月26日电记者章念生报道: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所长罗特费尔德今天说,当今世界格局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中、美、俄三国相互关系比过去有所改善,它对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罗特费尔德是在今天举行的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1997年鉴新闻发布会上,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说这番话的。
他认为,中、美、俄三国关系的改善是近期国际关系的一个新的积极现象,它与国际关系趋向缓和这一主流相符。
本报斯德哥尔摩6月26日电记者章念生报道: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发表的1997年年鉴说,建立国际安全新体系的基础应是遵循法制和民主价值观,而不是霸权主义。
这份权威性的年鉴说,1996年在全球范围内共发生27场武装冲突,比起1995年的30次武装冲突有所减少。
根据年鉴公布的统计数字,1996年世界主要常规武器交易额为230亿美元,其中美国占总交易量的44%,仍是世界头号武器出口国,俄罗斯也占20%。去年全球的军事研究与开发费用比前年有所回落,总额为490亿美元,其中北约国家共占430亿美元。但日本和韩国在这方面的费用却在增加。
年鉴说,1996年欧洲安全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北约与俄罗斯之间关系的确定。去年中国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在中国的军备控制政策上是个里程碑。


第7版(国际)
专栏:

  世界银行发展报告强调
重新认识国家在经济中职能
据新华社华盛顿6月25日电(记者翟景升)世界银行25日发布1997年发展报告,强调要重新认识国家在国民经济中的职能,认为“高效率的国家”是成功发展经济的基石。
据这份题为《在变化世界中的国家》的报告认为,近些年一直主张降低国家在经济中的作用与职能的国家,应好好研究“高效率的国家”是如何使东亚地区经济迅猛发展,工业化是如何取得成功的。
世行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兹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国家机构的职能主要应包括以法律为基础,保持有效的宏观政策环境,对基本的社会服务和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和保护环境等。
斯蒂格利兹认为,目前最重要的是人们已经看到市场和政府是互补的,国家可以适当为市场奠定机构基础,并推动市场的发展。


第7版(国际)
专栏:

  朱穆之在马德里发表演讲提出
通过对话减少人权问题分歧
新华社马德里6月25日电(记者夏顺英)正在西班牙访问的中国人权研究会代表团团长、中国人权研究会会长朱穆之25日下午在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学作题为《中国的发展与人权》的演讲,阐述了中国和西方一些国家在人权问题上的主要分歧,分析了产生这些分歧的原因。他主张通过对话,沟通双方的情况,增进了解以减少或消除分歧。
朱穆之说,中国这些年有巨大的发展,这是世界公认的。但是中国的发展给中国人民和世界带来的是福还是祸,西方国家的一些先生们和中国人民的看法似乎相反。
中国人民认为,中国的发展使中国在人权方面取得了伟大成就,不仅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由此使其他各项人权都有显著提高。而西方国家的一些先生们却严厉指责中国的人权状况,以至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上连续七次提出谴责中国人权的提案,但每次都没有通过。
中国人民认为,中国的发展,说明中国人民享有很大的民主权利。中国经济迅速发展正是执行和实现了中国人民的要求,是民主的集中体现。而西方国家却认为中国经济虽然发展,但不民主,把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民主看作是完全不相干的两件事。
中国人民认为,中国的发展使人民生活改善,安居乐业,社会稳定,是历史上少有的太平盛世,对世界和平与安全是一种贡献。而西方国家的一些先生们却认为中国越发展,越会实行扩张,对世界的和平与安全是一种威胁。
朱穆之指出,产生这些截然相反看法的原因,有立场观点的不同。在人权问题上,西方一些国家认为人权就是政治权,不赞成还有经济、社会、文化权,更不承认生存权、发展权。在政治民主问题上,西方一些国家认为民主就是个人有发表自己意见和追求自己利益的权利。而中国则认为,个人的权利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但这还不是民主的全部,还应该加上必须按照多数人的意见和利益办,这才是民主。在和平与安全问题上,西方有些国家为了追求自己势力的扩张,把中国的发展视为对自己的威胁。我们认为,没有一个和平友好的国际环境,不可能得到发展,中国的迅速发展是对世界和平与安全的贡献。
他还指出,中国与一些西方国家在人权问题上的分歧还在于是否尊重事实,正确对待事实。尊重事实就是对事实不能道听途说,歪曲虚夸,更不能无中生有。正确对待事实就是要全面,不能片面。对中国的人权状况应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就是看比过去进步了,还是退步了。也要从全局看,是成绩是主要的,还是错误是主要的。我们认为,中国迅速发展后,对中国的人权状况的评价应该是取得了伟大成就,还有不少问题,正在努力改善。中国的发展将使中国人民享有更多更大的人权。
朱穆之强调,由于国情的不同,有些国家对中国的人权问题有不同的看法是正常的。解决的办法是对话。通过对话,沟通双方的情况,增进了解,这才有利于减少或消除分歧。不应该采取对抗办法,那不仅无助于分歧的解决,只能更增加矛盾。
以朱穆之为团长的中国人权研究会代表团在结束了对挪威、瑞典和意大利的访问后,于22日中午抵达马德里,开始对西班牙进行为期4天的访问。


第7版(国际)
专栏:

  我裁军大使阐述对地雷问题立场
据新华社日内瓦6月26日电(记者陈维斌、李敬臣)中国裁军大使沙祖康26日在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上说,中国不反对逐步实现禁止杀伤人员地雷的目标,但不可能同意立即实行全面禁雷。
沙祖康是在裁谈会今年初以来在讨论限制和禁止杀伤人员地雷问题上出现不同主张和分歧之后全面阐述中国对地雷问题的立场的。他说,根据中国国土防卫对杀伤人员地雷的正当需要,在找到杀伤人员地雷的替代办法并形成安全防御能力之前,中国不能不保留在本国领土上合法使用杀伤人员地雷的权利。中国只能接受满足上述安全关切的国际禁雷协定。
沙祖康说,不同的国家对杀伤人员地雷的依赖程度是大不相同的。对于那些拥有精良武器、享受盟国整体防御、本土长期无战事而其安全环境又相对优越的国家来说,杀伤人员地雷的军事价值可能并不大。而对于像中国那样的陆地边界线长、安全环境缺乏保障、又缺少先进防御性武器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杀伤人员地雷仍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正当的常规军事防御手段。实际上,目前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军事强国也有依靠杀伤人员地雷的安全关切。
沙祖康说,尽管“全面禁雷”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道主义理想,但消除一类纯粹属于防御性的常规武器显然是一项重大的裁军措施。因此,对杀伤人员地雷问题的处理必须考虑这一问题的双重性质,具体措施和步骤不能不兼顾人道主义需要和有关国家的正当安全关切。安全问题本身也是人道主义的重要方面。
沙祖康在发言中还全面介绍了中国在支持人道主义方面所采取的行动和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第7版(国际)
专栏:

  美46位名人致函克林顿
要求中止北约东扩
据新华社华盛顿6月26日电(记者袁炳忠)美国46位专家学者和前政府官员26日致函美国总统克林顿,呼吁停止执行北约东扩计划。
这封公开信说,美国极力倡导的北约东扩计划是“一个历史性的政策错误”,它将阻碍美俄裁军进程,降低北约的军事效率,影响北约盟国的安全,以新的方式分割欧洲,并“扰乱欧洲的稳定”。同时,北约东扩的费用问题还会在欧美之间引起新的争议,影响盟国关系。
信中说,俄罗斯已不再对邻国构成任何威胁,北约东扩既没有必要,也不受欢迎,这一政策应该终止。而美国应帮助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继续发展北约的“和平伙伴关系计划”,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削减核武器上。
这封公开信是由著名时事分析家、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的孙女苏姗·艾森豪威尔在此间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公布的。


第7版(国际)
专栏:

  欧佩克决定维持现行配额
据新华社维也纳6月26日电(记者刘云峰)历时两天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部长级会议26日在维也纳闭幕。会议同意与会国作出的冻结该组织今年下半年原油生产限额和各成员国配额的决定。
根据这一决定,欧佩克今年下半年的原油生产限额仍为每天2503.3万桶,各成员国的生产配额也保持不变。据专家们估计,目前欧佩克11国的原油平均日产量约为2700万桶,超出限额200万桶左右。
由于欧洲石油库存充足和非欧佩克产油国原油产量增加,欧佩克除严格控制产量外没有更好的办法来稳定油价。


第7版(国际)
专栏:

  我修复尼铁路工程开工
据新华社卡杜纳(尼日利亚)6月26日电(新华社记者常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李守明)中国修复改造尼日利亚铁路工程全线开工庆典26日在尼北部重镇卡杜纳隆重举行。
中尼于1995年12月9日签订了中国修复改造尼日利亚铁路工程项目的合同。根据合同,中国将修复改造3200多公里的尼日利亚铁路线,并向尼方提供50台机车,150辆客车,400辆货车及其他设备。
出席庆典仪式的尼日利亚国家元首阿巴查在庆典上发表讲话时,对尼中两国的铁路合作表示满意,相信中方能成功地完成铁路修复工程。


第7版(国际)
专栏:

  我向埃移交援助科技项目
据新华社开罗6月26日电(记者刘顺)中国和埃及26日在开罗举行交接签字仪式,中国正式把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和中埃联合开发阿拉伯文印刷体字符识别系统移交埃及。
埃及科研部长卡米勒和中国驻埃大使杨福昌分别代表各自政府在文本上签字。
据我专家介绍,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的设备质量和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阿拉伯文印刷体字符识别系统也达到了较高水平,有些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专家们认为,这两个项目的科技含量高,投资少,见效好,为我国高科技产品出口积累了经验。


第7版(国际)
专栏:

  《大马士革宣言》签字国外长会议结束
据新华社拉塔基亚(叙利亚)6月26日电(记者王根宝)为期两天的《大马士革宣言》签字国外长会议26日在叙利亚海滨城市拉塔基亚结束。会议发表的最后公报说,要实现中东全面公正的和平,有关各方就必须遵守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
公报谴责以色列拒不从阿拉伯被占领土撤军,对美国国会通过有关反阿拉伯人和穆斯林的决议以及关于耶路撒冷的决议表示极大遗憾,并呼吁美国重新审议这些决议,真正发挥中东和平进程倡导国的作用。公报对土耳其与以色列加强军事与安全合作表示严重不安,认为这是对阿拉伯国家安全及中东地区稳定的威胁,也完全与伊斯兰宪章相违背。
此外,公报还强调《大马士革宣言》签字国应共同建立自由贸易区,并以此作为阿拉伯共同市场的核心,以增强阿拉伯民族的经济实力。


第7版(国际)
专栏:

  关于向朝提供援助
中朝两国在平壤换文
据新华社平壤6月27日电(记者张利、郭全有)中朝两国政府间关于中国政府向朝鲜政府无偿提供价值2000万元人民币物资援助的换文仪式,27日在平壤举行。
中国政府经贸代表团团长、外经贸部副部长刘山在和朝鲜政府经贸代表团团长、对外经委副委员长金文成分别代表各自政府在文件上签了字。
以刘山在为团长的中国政府经贸代表团是应朝鲜政府的邀请于21日抵达平壤进行为期7天访问的。访问期间,朝鲜政务院代总理洪成南和李成大委员长分别会见了中国客人。


第7版(国际)
专栏:

  塔政府与反对派签署和平协定
本报莫斯科6月27日电记者刘刚报道: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莫诺夫、联合反对派领袖努里及联合国秘书长特别代表梅列姆今天在克里姆林宫正式签署了“关于在塔吉克斯坦建立和平和民族和睦总协定”。
在签字仪式上,塔吉克斯坦总统、联合反对派领导人、联合国秘书长特别代表及俄罗斯总统分别发表讲话,认为今天应成为塔吉克斯坦历史上具有纪念意义的光辉一页。各方发言人都特别强调俄罗斯对签署和平协议过程中所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今天谈判各方还签署了关于结束塔吉克斯坦民族冲突的莫斯科宣言。


第7版(国际)
专栏:

6月25日,智利大学500多名学生乘车前往圣地亚哥首都大区的水灾地区,参加抗洪救灾活动。近日,智利包括首都圣地亚哥在内的一些地区连降大雨、大雪。15000多所住房被毁,30%的农田被淹,受灾人数达63600多人。新华社记者韩晓华摄


第7版(国际)
专栏:

  许多发展中国家采取计划生育政策
全球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
新华社联合国6月26日电(记者周锡生)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最新估计,由于不少发展中国家成功地采取了计划生育政策等原因,全球人口增长正逐步得到有效控制,预计到2050年全球总人口数约为75亿,比原先的估计减少了5亿。
正在这里举行的联合国第十九次特别会议散发的最新统计材料显示,1996年全球人口总数约为57.7亿,比联合国有关机构原先估计的全球人口数少了4100万人。
据抽样调查,目前世界各国的人口出生率正逐渐下降,尤其是印度、巴西和孟加拉国三国自1985年以来的人口出生率都有明显降幅。此外,非洲特别是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国家的人口已出现了下降趋势。
人口增长率的有效控制被认为是1992年联合国环发首脑会议以来,国际社会在共同努力促进人类持续发展方面取得的最显著成果之一。但联合国人口基金会认为,目前联合国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的任务还很艰巨。


第7版(国际)
专栏:香港回归

  “邓公构想深谋远虑”
——访美国国际合作委员会主席陈香梅
本报驻美国记者张亮
华盛顿31街ⅩⅩ号,位于古色古香的乔治敦老城区。这栋3层高的红砖墙小楼就是现任美国国际合作委员会主席陈香梅的办公地。
记者这次登门拜访,是请陈香梅女士谈谈她对香港回归的感想。作为旅居美国30多年的爱国华人和长期为中美友好奔波的知名人士,陈香梅对香港回归这件中华民族的盛事感慨万分。她高兴地说:“1997年7月1日真是个不平凡的日子。这一天,香港将结束长达150多年的英国殖民统治,中国人民将洗雪自鸦片战争以来所受到的耻辱。我们为此鼓掌,我们欢迎游子回到母亲的怀抱。”
陈香梅最近刚刚从香港归来。她告诉记者,香港庆祝回归的各种活动从今年初就开始了,现已进入高潮。她曾应邀参加了其中的一些活动,所见所闻都体现了香港各界人心思定的情怀。香港人民对回归是很兴奋的,大家都热切期待着这个日子的来临。“我深信香港一定能够保持社会稳定,经济继续繁荣。”
接着她说,10多年前邓小平同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就香港问题举行谈判,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新构想。“邓公的深谋远虑和十分周全的安排,说明他真是一位卓识明智的领导人,香港人感谢他,中国人民更永远怀念他。他的功绩将永垂青史。”邓小平逝世时,陈香梅正在香港。她说,“难怪香港人对邓小平逝世的哀悼和追思是如许的动人,如许的真切。许多人在追悼会上流泪、痛哭。可惜的是,邓小平先生未能实现他生前的愿望:在香港回归之日亲自到香港走一走,看一看。”
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是陈香梅多年的老朋友。她说,董建华是通过竞选,高票当选的,他在香港服务了几十年,在企业管理方面经验丰富。他这个人很务实,有能力,人缘也不错。香港特别行政区未来新政府基本上是原班人马,情况熟,有经验。在董建华的领导下,人们有理由对香港的未来充满信心。陈香梅还谈到香港近年来出现的两个可喜变化。一是港人学习普通话了。“可是在以前,你要是不会讲广东话,你出去买东西,人家都不大理你。”二是港人开始学习和了解自己祖国的历史,这一点很重要。“如果不了解自己祖国的历史,他怎么能爱国呢?他怎么能关心祖国呢?”这两点也说明了港人的信心。
“我认为,香港回归后能在平稳过渡期中再把经济繁荣推上一层楼,更多吸引国际投资,使香港成为一个楷模。澳门将于1999年回归祖国,海峡两岸的各种交往和商谈也在进行。这些年来,海峡两岸在经贸、旅游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逐渐增多。最要紧的是,海峡两岸要越走越近,不要渐行渐远。中国人无论在哪一边,总是中国人。中国人的事情应由中国人自己来解决,不要引狼入室,不要养虎贻患。清朝末期的历史给中国人民的教训是惨痛的。中国人要自强,昂首迈向21世纪。”
陈香梅曾在美国几届政府中任职,为中美关系的发展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她说:“我虽然是共和党人,还担任共和党全国委员会少数民族委员会名誉主席,但我支持克林顿总统无条件延长对华最惠国待遇。江泽民主席和克林顿总统在今明两年将进行互访,这是大好事。中美两国应多多交往,增进了解,发展关系。”
采访结束时,陈香梅送给记者一本她刚刚出版的自传《永远的春天》,封面上的自照是她登井冈山时拍摄的。正像书名的涵义那样,记者面前的她,还是那么精力充沛,思路敏捷。 (本报华盛顿电)


第7版(国际)
专栏:香港回归

  “海外华人自豪自信”
——访美国“百人会”理事长邓兆祥
本报驻联合国记者何洪泽
香港回归祖国的日子越来越近。在美国的众多华人团体都在以各种方式准备迎接这一中华民族的盛事。
以美国华人中最杰出的精英组成的“百人会”,十分关心香港的回归,并以他们独特的影响力和社会地位,做了许多事情,为香港的顺利回归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日前,记者在纽约“百人会”总部见到该会理事长邓兆祥和行政总监杨觉勇先生时,谈起香港回归,他们都十分激动。
作为已经进入美国主流社会的华人,他们对香港回归给美国华人所带来的影响体会最深。他们说,香港回归对美国华人来说,是非常值得自豪的事。它提高了华人在美国的地位和自信心。许多美国人虽然承认中国是一个大国,有四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但还没有完全尊重华人。香港回归是中国强大的体现,将有助于改变美国人对中国和海外华人的看法。
他们还说,香港回归的意义不仅是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还在于它是世界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情。“一国两制”是一个全新的模式。如果搞得好,将为解决世界上一些有争端的问题提供借鉴。
邓兆祥先生是在香港出生和长大的。来到美国后每年都回香港做生意和探亲访友。他对香港的历史和这几十年的变化十分清楚。
他说,香港被英国侵占是中国历史上最耻辱的事情。现在回归是洗雪了百多年之耻。每一个中华民族的后裔,不管他是在中国、东南亚、美国、欧洲、大洋洲,都会感到高兴。“百人会”的成员,有来自香港、台湾和祖国大陆的,在香港回归这件事上,心情都是一致的。
他指出,香港之所以有今天的发展,与祖国大陆的支持是分不开的。香港以前的经济主要靠制造业,现在变成金融中心,就是因为有祖国大陆作为腹地,把制造业转移到祖国大陆去了。香港没有像其他英国统治过的地方那样,在其撤出时出现动乱和麻烦,而能顺利回归祖国,也是由于中国的强大和香港同胞的认同。
邓兆祥先生告诉记者,针对西方舆论散布对香港前途的怀疑,“百人会”特别组织了对香港问题的民意调查。结果发现,大多数香港人是赞成香港回归祖国的,对香港的前途是有信心的。这是对关于香港的种种偏见的最好反驳。“百人会”还特别请一些专家学者撰写了关于香港回归对各方面影响的分析报告。由于“百人会”在美国主流社会中的特殊地位,这份报告对美国政府制定对香港的政策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报纽约电)


第7版(国际)
专栏:香港回归

  联合国中国职员欢聚庆回归
本报纽约6月24日电记者何洪泽报道:今天中午,近百位在联合国工作的中国职员在离联合国不远的花鼓楼中餐馆聚会,庆祝即将来临的香港回归。无论是来自香港、台湾,还是来自祖国大陆的职员,几乎都出席了这次兴高采烈的餐会。
我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秦华孙大使、副代表王学贤大使、驻纽约总领事邱胜云也应邀同中国职员们一起欢聚。
金永键副秘书长代表在联合国的中国职员讲话,倾诉了心中的喜悦。他说,还有7天香港就要回归祖国了。全世界的炎黄子孙都盼望着这一天。在联合国工作的中国职员也都欢欣鼓舞地等待这一天的到来。他还谈到,香港回归不仅结束了中国百年来的屈辱,对世界也有很大影响。联合国经常要讨论国际争端,有一些与香港问题一样,也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中国采取了和平和对话的方式,用“一国两制”构想解决了香港问题,为国际上解决类似问题创造了范例。
秦华孙大使即席讲话,他说,上一个世纪是中国屈辱受欺的时代,本世纪是扬眉吐气的时代,而下一个世纪将会是中华振兴的时代。作为一个中国人,他对此感到自豪。他还表示坚信,我们一定能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中华民族的振兴在下一世纪一定能够到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