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6月27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香港回归专版)
专栏:访谈录

  身为特区公务员倍感自豪
——访香港特区政务司候任司长陈方安生
本报记者戴岚
陈方安生,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务司候任司长。今年三月二十八日,正是北京春暖花开的季节,陈方安生女士前往出席“迎回归香港博览会”开幕式,国务院总理李鹏会见了她,称赞她是“妇女界的佼佼者”。
“妇女界的佼佼者”,这赞语对陈方安生女士来说,当之无愧。
一九六二年,二十二岁的陈方安生由香港大学英国文学系毕业。她本想继续进修社会工作课程,适逢港府公开招聘政务官,她尝试报考,结果一举“中第”。从此进入港府工作,至今已整整三十五年。期间,她先后任职多个部门。
陈方安生对自己身为特区公务员倍感自豪,更为香港拥有一支优秀的、深受市民敬重的公务员队伍感到骄傲。她确信,这支忠诚勤奋、具有专业精神和领导才能的公务员队伍,是香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九九七年二月二十日,这是陈方安生女士兴奋、难忘的日子。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的提名,中央政府正式任命她为香港特区第一届政府政务司司长。消息公布后,香港各界人士普遍欢迎。
日前,记者访问陈方安生女士,她说:“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香港将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这标志着香港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用了十三年的时间为过渡作准备,在基本法的草拟过程中,很多香港人巨细无遗地提供了很多宝贵意见。香港持续繁荣稳定的要素,在基本法中得到了充分保证。如果现在还有人要问:联合声明和基本法会落实吗?我们有理由表明,对此充满相信,对香港的前途充满信心。”
她补充说,之所以这么有信心,一是中央政府期望的是香港的长期繁荣和稳定;二是有行政长官董建华统率的治港班子和可以信赖的十八万公务员队伍;还有呈强势的香港经济。香港本地的生产总值已连续三十五年增长,预计一九九七年至一九九八年度的增长率达百分之五点五。
她还说:“自一九八四年以来,我们一直在准备迎接九七,因为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转变,即将在香港实施的一国两制,是史无前例的事情。我深信,这个构想是行得通的。世上无难事。凭着香港人灵活应变的能力和坚定不移的决心,香港定能继续繁荣昌盛,昂扬踏进公元二千年。”
面对香港回归祖国这个重大的历史转变,十八万公务员亦已准备就绪,承担“港人治港”的重要责任,使香港在成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后,继续繁荣进步,不仅现在并且直至下一世纪都能蓬勃发展,成为一个可以长期安居乐业和事业发展的城市。陈方安生强调,香港的公务员队伍应确保廉洁自持、高效率和不负众望,继续保持专业操守和尽忠职守的精神,全心全意为香港社会服务。她相信,香港回归祖国,“港人治港”付诸实施,香港的明天必定更加美好。(附图片)


第2版(香港回归专版)
专栏:

  满载深情的1700亿
本报记者黄幸群王楚
7月1日,香港特区政府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的代表将立即把超过1700亿港元的土地基金交给特区政府。连日来,记者在香港听到不少与之有关的故事。
第一个以特区政府名义挂牌的机构
为什么会有土地基金?话要从头说起。
香港人多地少,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达5800人。土地,无疑是香港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最宝贵的资源!
早在中英就香港问题进行谈判的1984年,邓小平就高瞻远瞩地指出,要防止在过渡时期把香港的土地卖光,用于行政开支,把负担转嫁给未来的特区政府,并且明确地告诉英方:中方非常关注13年过渡时期的批地和地价收入的使用问题。
为把这个问题解决好,中英联合声明的附件三专门作出了一系列规定,其中一条是:从声明生效之日起至1997年6月30日止,港英政府从土地交易所得的地价收入,在扣除土地平均成本后,与日后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均等平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土地基金信托(简称土地基金)”由此而生。它由中国政府授权中英土地委员会的3位中方代表,为未来特区政府管理这项基金,并保存它的价值。
1986年8月15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土地基金信托”正式宣布成立,稍后,以同样的名字在银行开立了户头。这是第一个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名义对外公开挂牌的机构。
风雨12载,净赚400亿
当我们到“土地基金”俭朴的办公现场时,“土地基金”的受托人庄伟刚明快地向我们报出了一连串实实在在的数字:1986年“土地基金”成立时,资产净值只有7.72亿港元,以后逐年增长,到今年3月累计地价收入1094亿港元,盈利近400亿。到7月1日那一天,交给特区政府的款项将超过1700亿港元。
“12年,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金融动荡冲击不小啊。”一家外资银行的行家对我们说:“小的不提,光是震撼性的就有1987年的全球性股灾、1991年海湾战争引发的全球金融市场大动荡、1994年世界性债券和股票的暴跌,还有前年接连发生的墨西哥金融危机、老牌英资银行巴林的突然倒闭、由日本阪神大地震触发的日经指数大波动,等等,哪一次不是触目惊心?每一次香港都有人被拖累,轻的被咬掉一块,重的被整得趴下好几年也翻不了身。特区土地基金的运作有此好表现,很令人钦佩。”
为特区理财为港人积福
采访中,中英土地委员会中方首席代表陈荣春向我们展示了两幅题词:“为特区理财,为港人积福”,“精心理财为港人”。前一幅是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钱其琛所书,后一幅为国务院港澳办主任鲁平所写。陈荣春说:“这两位领导人的题词,可说是对我们的勉励和鞭策。我们深知土地基金来之不易,为了确保基金的安全运作和保值,我们认真地按照‘在保存本金和不影响香港金融稳定的前提下进行多元化商业性投资,争取低风险,争取较高的回报率’的方针来运作。我们聘请了专家组成投资委员会和秘书处,基金的资产组合包括了现金存款及金融票据、债务证券、股票等,在世界上14个主要金融市场开展商业性投资业务。各职能部门日日夜夜对基金精心运筹,精心监管,针对市场动向适时调整。我们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知道土地基金将是特区政府和人民的一笔重要财富。它所体现的是中央政府实施‘一国两制’和保护特区利益的决心和诚意。”
据了解,在过去的12年里,中央政府授权的受托人殚心竭虑地精心管理和经营着这笔巨额的土地基金,而他们的薪金和日常经费却全部由中央政府承担,从未从基金中得到一分钱报酬。连香港的报纸都这样评说:“中国政府受托人虽然经管着上千亿的土地基金资产,个人却两袖清风,令港人十分感动”;“土地基金的设立和运作,充分反映了中国政府对未来香港特别行政区和600万港人的关怀”;“中国政府千方百计为香港着想,与英方想方设法打香港的主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国政府是真诚为香港600万同胞谋福祉的”。
未来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不久前到土地基金秘书处考察时表示,他是代表香港600多万市民来向受托人和秘书处员工表示感谢的。他说:“现在特区政府多了土地基金这么一笔储备,就可以做很多想做的事。土地基金对香港未来的贡献将会很大。”


第2版(香港回归专版)
专栏:香江漫笔

  “大树”底下的思念
李德民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是中国人民缅怀前辈、感念先贤的一句老话。在香港即将回归祖国之际,我们分外怀念敬爱的邓小平同志。
如果说,“一国两制”是一棵枝繁叶茂的绿树,那么,栽树人就是邓小平。他为了维护祖国和全民族的根本利益,从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实际出发,运用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智慧,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及澳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一构想最早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
栽下“一国两制”这棵树,把构想变成现实,小平同志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这既是外交,也是内政;既要同外国人打交道,也要同中国人打交道;既是斗争,也是合作;既要讲原则,也要讲灵活。在这错综复杂的斗争中,在这瞬息万变的形势里,小平同志高瞻远瞩,运筹帷幄,一步一个脚印,步步向前。邓小平同志是个伟大的爱国者,一个永载史册的民族英雄。全国人民永远怀念他,感谢他!
栽下“一国两制”这棵树,还要培土、浇水、剪枝、除虫……使其根深叶茂,果实累累。要使全国人民认识到,这是一棵希望之树,示范之树。香港回归之后和祖国的关系,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人人都要爱护它。这就是,要在回归之后,创造各种条件,以保持香港的长期繁荣和稳定。
邓小平同志生前有个最大的愿望,就是在香港回归祖国以后,到那里看看。不幸的是,老人家在距回归之日仅四个多月时离开了我们,留下深深的遗憾。可以告慰小平同志的是,“一国两制”之树在中华大地已经深深扎下根来,五星红旗和紫荆花旗即将在香港飘扬。我们要继承小平同志的遗志,切实保证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把香港的大事办好了,小平同志就会含笑九泉。


第2版(香港回归专版)
专栏:

  海上使者——
“集美”号客轮
本报记者郅振璞
“集美”号客轮在厦门—香港之间的海上航行,转眼17年了。
6月23日是香港回归祖国倒计时第八天。下午2时,记者冒雨来到厦门客运站。“集美”号的服务员们正微笑着迎接旅客登船,在现场工作的三联船务企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汪荣春兴奋地对记者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的这一天,我们‘集美’号客轮正好驶抵香港庆回归,当天下午2时30分,我们在一个历史性的重要时刻又执行着一个从香港开往厦门的历史性载客航班,这是三联公司和‘集美’号客轮全体员工的殊荣。”
厦门—香港海上航线,是在改革开放之初的厦门特区设立前夕,闽港有识之士以历史的勇气开通的。1979年香港的福建省政协委员程丽川老先生积极建言,很快就被实施了。17年来,“集美”号客轮在这条航线中穿梭往返,因而被厦港台人民誉为“海上使者”。
“集美”号船长黄俊,这位在厦门海边长大、50年代毕业于集美航校的老船长,一下船就紧紧握着记者的手说:“17年来,我一直在‘集美’号客轮服务,我们迎来送往,每当看见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搭上这艘挂着五星红旗的大客轮,船员们心里都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高兴。”17年来,客轮已安全航行3600多航班,运载中外旅客160余万人次。“集美”号客轮多次荣获全国文明客船称号,也赢得港澳台同胞和中外旅客的广泛赞誉。
谈起回归佳期日近,黄船长幽默地说:“我在岗位服务也开始倒计时了,但要在香港回归倒计时加油干,现在该我轮休也不休,特别要开好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的这一历史性时刻的航次。那一天,‘集美’号客轮将张灯结彩,与香港人民共同度过一个伟大的历史性时刻。”


第2版(香港回归专版)
专栏:香港见闻

  新的召唤
本报记者连锦添
记者这次重返香港,感觉自己成了新客。无数新大厦拔地而起,雄伟的造型、考究的外装修,令昔日风光的大厦相形见绌。入夜,从尖沙咀隔海眺望港岛,流光溢彩。
新填海区崛起群楼,普遍高于旧市区,纵横交错的行人走廊,令我几乎迷路。太平山顶主要景点,除扩建外,又建了许多新的观景点。近几年香港已成为亚洲最受欢迎的旅游胜地,一年吸引1000多万游客前来一睹芳容。
有位朋友原是测量师,20年前从山东移居香港。站在面向维多利亚港海景的玻璃窗前,他惬意地说:“这些年香港有过风浪,出现过种种流言蜚语。我不管那么多,坚定信心向前看,继续投入,有了极好的回报。几位熟人这几年都发展很快。”
繁荣的香港,是靠港人辛勤创造的。大街上,人们依然行色匆匆,行车速度飞快。黄昏,与你擦肩而过的行人,可能正赶往另一处兼职。在一家粤式茶楼,我看到一位八旬老妪正推车叫卖点心。铜锣湾一栋大厦的看门人,是年过七旬的老伯。普通市民拼命干,事业有成的人也不松懈。85岁的香港饮食业名人伍舜德先生,还天天到中环上班,打理全港数以百计的“美心”餐厅。
干劲十足,勇于进取,香港回归寄托着港人新的梦想。记者在湾仔步行百米,五次收到站在路边的青年塞来的传单,印刷精美,全是普通话补习班、英文班招生广告。香港回归祖国,人们在加紧学习、“充电”,回应新时代那深情的召唤。


第2版(香港回归专版)
专栏:香港见闻

  香港听歌
本报记者李德民米博华
当年,香港歌手张明敏一首《我的中国心》,唱响神州大地;今天,喜庆回归,歌以咏怀,声如潮,音缭绕,千歌万曲,回响于香港的高楼大厦之间,激越于海湾波浪之上。
记者住在维多利亚海湾边一幢高楼里,和着海风,伴着车鸣,时时传来熟悉的旋律,有内地歌唱祖国的传统歌曲,也有《霍元甲》、《黄飞鸿》等香港电影的插曲。
6月22日,大雨如注。在维多利亚公园,万人引吭高歌,这是由香港工会联合会举办的一场“庆回归欢乐满维园”活动。白发老人冒着雨,高唱:“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梢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看到这种情景,使人想起长江,想起泰山。
唱卡拉OK,记者在内地听过一人独唱、二人合唱,这次赴港,将听到万人合唱。据此间报载,7月1日夜9时,在维多利亚海港举行“普天同庆贺回归,全港歌声震环宇”卡拉OK大合唱,全港六大电视台联播。届时,港人无论流连海边或安坐家中,都能为香港迈向新纪元而歌唱。港报为发表这条消息,不惜拿出整版版面,并配精美画图。
这几天,香港是歌之海,舞之都,戏之城。诗言志,歌咏怀,戏添彩,爱国之心要表达,报国之志要抒发。唱吧,同胞!唱出香港美好明天,唱出祖国光明未来。


第2版(香港回归专版)
专栏:

  彩扇飞舞心花放
——北京卫戍区某部庆回归演出排练侧记
王科杜英姿吕高排
1200人的花扇舞似孔雀开屏,又像人们欢庆回归怒放的心花,这将是7月1日首都各界欢庆香港回归祖国大会大型文艺演出的一个场景。营造这恢弘场面的是北京卫戍区某部1200名官兵。
花扇舞是一场乐感极强的大型舞蹈,不仅要求表演者动作刚劲有力,而且要求刚中有柔,这对于习惯了直线加方块走正步的官兵们来说,并非易事。
但官兵们很快想出了“高招”:用学正步的方法学舞步,将所有要完成的舞蹈动作分解,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揣摩,“各个击破”,然后,根据舞蹈的要求一节一节地串起来。于是,操场边、树阴下、连队俱乐部里,到处响起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二二三四,……”那有力而又单调的声音。
在这场舞蹈中,有5次百米冲刺和20多个高难度动作,为了达到整齐划一,官兵们在炎热的气候下反复练习。在训练现场,有位光脚战士,他叫黄驰,在整个表演中担负抬狮子任务,整个过程都是跑步。由于严重感染,他的左脚肿得像馒头,怎么也穿不上表演鞋。于是,他每天光着脚板跑。
由毛竹和彩布制成的大布扇,直径2.4米,高1米多,在风中挥舞,颇为不易。1200名战士几乎都被扎伤过,但战士们说:“能代表全军参加庆回归演出,展示中华儿女的精神风貌,流点血出点汗是值得的。”
在官兵们高强度的训练之下,彩扇似乎“听话”了许多,不仅舞出了气势,而且舞出了艺术美。走惯了正步的官兵,终于跳出了气势磅礴、轻曼飘逸的花扇舞。


第2版(香港回归专版)
专栏:花絮

  中外记者共话回归
六月二十五日,受香港新闻工作者联会邀请,六百名中外记者聚会,共话“回归”。
据悉,报名参加香港回归中国报道的中外记者,已有近五千一百名抵港领取了采访证,开始了紧张的采访活动。为促进交流,香港新闻工作者联会二十五日在湾仔华润大厦新光酒楼举行酒会,邀请到港的中外各传媒的记者、香港各新闻业团体成员、各新闻单位负责人、特区行政长官办公室和港府新闻处官员聚会。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朱育诚出席了酒会。内地赴港采访的记者,也首次有二百人聚在一起交流工作情况。
(周庆)


第2版(香港回归专版)
专栏:花絮

  美一妇女驾机抵香江
六月二十四日,第一架环球飞行的直升机抵达香港。机门打开,一位女机师笑容满面地向在场人群挥手。令人惊奇的是,原来她是一名已有两个孙儿的五十六岁的祖母。
女机师是位美国人,叫马珍妮,此次飞行是为香港救助儿童会筹款,至今已筹得善款四十四万七千多港元。据悉,此款主要用于学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也是该会的赞助人。马珍妮说:“我很高兴能来到香港。我们会逗留数天,亲眼目睹香港回归中国的重要历史时刻。”
(兴文)


第2版(香港回归专版)
专栏:花絮

  书店出现两个“特别多”
香港铜锣湾,有间商务印书馆售书楼,平素异常宁静,店员少且多行注目礼,顾客只翻书不说话,如行幽谷。可是,最近售书楼热闹起来了。
二十五日,当记者从闹市中汗流浃背地赶到书店时,书店里出现了拥挤的现象,结账台边排起了长队,书店小姐频频地向出纳报着书名和书价。侧身挤进去,书店小姐微笑着告诉记者,香港回归,书店出现两个“特别多”:内地来买有关香港书的特别多;香港人买有关祖国内地书的也特别多。 (一丁)


第2版(香港回归专版)
专栏:

高挂的回归宣传品,香港这个现代化的国际都市添上了绚丽的一笔。 本报记者李舸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