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6月24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香港回归专版)
专栏:

  《回归颂》颂回归
七月一日,香港特区成立庆典的活动中,《香江组曲》的大汇演将格外引人注目。组曲中的《回归颂》由董建华的夫人赵洪娉与友人共同创作。
《回归颂》歌词如下:
七月的艳阳,照遍香港,
回归的骄傲,永刻在我心上。
每颗中国心,充满了喜悦,
百年的岁月,抬头挥手别。
从明天起,前途无量,
让阳光普照四方!
万众一条心,手牵手,为香港,
团结就是方向。
七月的艳阳,照遍香港,
回归的骄傲,永刻在我心上。
祖国的智慧,港人的坚毅,
同心合力去实践“一国两制”。


第2版(香港回归专版)
专栏:

  香港小朋友来信了
本报记者董伟
不久前的一天,哈尔滨锅炉厂第二小学的师生收到一个寄自香港的大邮箱,里面是香港小朋友写来的600封信。
一个新的“迎回归”活动迅即在锅炉二小展开——“我给香港小朋友写回信”。
600封香港小朋友的来信发到全校350名同学的手中,读信、写信,使该校“迎回归”的喜庆气氛更加浓郁。香港一位叫朱嘉欣的小女孩在信中写道:“亲爱的少年先锋队队员:我很高兴认识你。我是香港的朱嘉欣,今年11岁,在青衣一间小学读五年级。今天能够认识你,是因为我参加了小女童军的一项挑战活动,就是与人沟通。于是,我选择了在‘七一’之前与一名少年先锋队队员通信。”
四年级的苏博同学得到了这封信,他在回信中写道:“亲爱的嘉欣:我们虽然离得很远,但我们的心是相通的,因为我们拥有同一个祖国。等到香港回归那天,我们会离得更近了,我盼望有一天能到香港走一趟。我送给你一只纸鹤,盼你能像这只鹤一样,有一天能飞来哈尔滨。”
五年级的顾赫对记者说:“通过和香港小朋友通信,我知道了许多香港的事情。给我写信的杨慧茵小朋友说她焦急地盼着香港回归祖国的那一天,我们好在一起玩耍。”
锅炉二小校长告诉记者,该校师生正在动手制作1997朵花,用这些花组成黄底红字的“香港回归”图案,并将这图案拍成600张照片,分送给香港的小朋友,作为香港回归祖国的见面礼。


第2版(香港回归专版)
专栏:

  描绘五彩回归夜
——武警礼花兵迎回归训练风采
唐建国张魏杜何
星光闪烁,夜风拂面。
刹那间,一束束礼花流星般带着巨响直冲云霄。花开瞬间,夜幕中似有五星照耀,国旗漫卷……
这将是7月1日晚北京工人体育场万众欢腾迎香港回归的壮丽一幕。
是武警礼花兵,把一个民族等待百余年的欢颜写在了天际。
礼花中蕴含责任,自豪中凝聚着使命。据武警北京一总队总队长刘红军介绍:武警礼花部队将担负两大项任务。一是从7月1日零时开始,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东西一线,分两个时段施放焰火20分钟和30分钟。二是当晚在北京工人体育场、龙潭湖、陶然亭、石景山、中关村和亚运村等处施放礼花。届时,以工体为主会场,京城内外将有64个礼花阵地,128门擦火炮,共施放礼花弹8766发。首都迎回归之夜,将是玉树琼花不夜天。
蓝天白云下,一组组、一排排不同规格的礼花炮像列阵的武士,静静扎根在训练场的泥土中。
从炮架到取弹箱是5米,
从取弹箱到炮架是5米。
礼花战士的职责就是驯服一瞬间腾飞的火龙。
今年仅16岁的礼花兵王猛是战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一开始他信心十足,可是,几天训练下来,累得腰酸腿疼,但还是过不了关。5米不长,但要求步伐整齐、弹体平稳、擦火同时,小王确实“轻敌”了。5米行进,一天往返50公里。要稳住1.5公斤至2.5公斤的弹体就得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捏紧提绳,一提就是12个小时。擦火更是关键。擦早了,自己这颗弹将先左右而爆响;擦晚了,将在左右的巨大闷响和火舌中灼伤眉毛头发。更确切地说,擦火训练实际上更像心理素质训练。王猛苦练着。
“我是个礼花兵了。”那天,分队长一声令下,礼花兵们接受模拟考核。这也是经过一个月后的实弹检验。实弹是“土弹”,与礼花弹一样发射、升空、爆响,只是没有花。王猛默默上场了,呼吸有些急促。“炮后集合,全炮准备,取弹,五步行进,一发装填,预备——放!”分队长一口气下达7个口令,使小王没来得及多想就啪啪啪完成了整套动作。考核结果:王猛,优秀。实践中,王猛和他的战友们还摸索出了“五字要诀”的训练方法:熟、稳、齐、准、快。
成功喜悦的背后,是礼花兵们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一个多月下来,战士祝德华在5米长的距离上跑出了一条发白的小路,小路两头是跨步时一次次砸出的坑。一天,他的膝盖不慎磕在了炮架上,医生建议他休息理疗,他的脑袋却摇得像个拨浪鼓。队长刘济良患有胆结石多年,恰在这段时间里发作起来,轻微疼时就用拳头敲几下,实在忍不住才吃两片药。据礼花部队支队长管廷海介绍,参训以来,有48名战士带病坚持训练;80%的官兵被“土弹”演练时的冲击波影响了听力;75%的战士手腕被炮筒擦伤。但是,官兵们心中只有一个目标:洒汗水雪百年耻辱,苦练兵展中华风采。(附图片)
武警礼花部队将于香港回归之日,分别在天安门广场、北京工人体育场等处施放礼花。连日来,官兵们以饱满的热情,紧张而刻苦地训练。图为他们在进行填弹练习。魏亮亮 杜 何摄


第2版(香港回归专版)
专栏:香江漫笔

  香港看人
李米
香港街头,人来人往,脚步匆匆。记者留意观察人群,试图分辨谁是香港人,谁是内地人。
“小姐,听口音你是北京人吧?”在书报摊前,记者向一位衣着朴素、操普通话的女士发问。
“不是,不是,我是香港人,在北京读过书。”她自豪而热情地回答。
“先生,会讲普通话吗?”在会议展览中心大厅,记者向一位西装革履、操流利英语的男士发问。
“会的,会的,我是北京人,来办事的。”他有种“老乡见老乡”般的亲切。
在今日香港街头,香港人与内地人之间过去存在过的那种洋与土、富与穷的界限,不能说已经完全消失,但已不那么分明了。
香港看人,如果前二三十年,即使一二十年,看衣着,观举止,往往一眼就可看出何方人士。据说,当年香港人对赴港的内地同胞有个欠恭的称呼:“表叔。”还有许多关于“表叔”的真假笑话,诸如不会打领带,不会乘“叮当车”等等。在他们眼里,内地人来港,有点像“刘姥姥”进“大观园”,尽管当时的香港远不如今日繁华,香港人也远未像今日体面。
变化是静悄悄的。如今,不但在香港,两地人的区别不那么明显,就是在京、津、沪,特别是在广州、深圳,也很难分清谁是谁了。影响是互相的,变化是明显而深刻的。
香港看人,既看衣着,还听话语。赴港之前,曾有语言不通的顾虑,我们只会说普通话,粤语一句不懂,英语只会用“拜拜”几句常用语。怎么进行采访?来了以后,方知说普通话没有太大问题。如今香港,已由双文制(英文、粤语)向三文制(普通话、粤语、英文)过渡。上到政府官员,下至街头小贩、出租车司机,普通话说得很像回事。今后,中文(汉语)也将作为官方正式语文。这在基本法中,已有明文规定。当然,英语和粤语还是要说的,但普通话将越来越普及,这是大势所趋。
香港推广普通话,这是社会和民族的进步。
香港看人,看人家,也看自己。这次赴港采访回归盛典的内地记者有六百多名。在深圳的罗湖或皇岗口岸出关时,我们观察了记者携带的行李:除了几件换洗的衣服,就是计算机、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行李简便适用。看此情景,感慨万端。
十年前有记者赴港采访,陪同的香港朋友看似无意、实则有意地谈起他们接待内地朋友的往事。据说,在一个访问团的行李里,有馒头、咸菜、辣椒酱等食品。须知,十几年前出去,带这些食品,不仅是为了对口味,主要是囊中羞涩,一个“穷”字,把出国行李变得鼓鼓囊囊。
感谢小平同志,感谢改革开放。这些年来,内地人到香港,中国人到外国,人员越来越多,行李却越来越小。据有关部门统计,近些年来从香港寄往内地的邮件中,饼干、奶粉、肉罐头已几乎绝迹。
如果不是内地经济发展了,人民富裕了,内地与香港之间的差距会越拉越大。是改革开放把这个距离一下子拉近了。
香港看人,看出了一件件新鲜事,也想到了一层层新道理。


第2版(香港回归专版)
专栏:访谈录

  幸睹盛事慰平生
——访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
本报记者郑固固
在香港回归祖国倒计时二十四天,记者登上香港开往番禺南沙港的“南沙38号”轮,随船采访了爱国企业家、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先生。
人逢喜事精神爽。说起回归的话题,霍先生很兴奋,他说:“我们一班老朋友,数十年来一直坚持爱国爱港,在香港殖民统治的环境下,备受排挤、打压,但是,我们坚持过来了。如今我已经年逾古稀,能够亲眼目睹香港回归祖国,亲身经历这个伟大的历史时刻,真是三生有幸!”
霍先生告诉记者,对于他这样的爱国商人,港英当局一直是另眼相看的,动辄给以颜色,予以“封杀”,甚至放风要“递解出境”。所谓经济“不干预”政策,其实都是假的,背后有只看不见的手。当年尖沙咀星光行大厦的经营,就受到当局百般刁难,租户被列入黑名单,设备进口受到无理限制,甚至连电话都不许装,逼迫低价将大厦出手。一九六五年,现在太古广场的那块地盘实行全球招标,霍先生一举中标,但当局寻找借口就是不批。一九六八年,霍先生与董浩云先生联手修建一号集装箱码头,当局又横加干涉,要求发展商保证每年不少于二十万个集装箱,而那时全香港也不够这么多集装箱,银行也不肯贷款。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其中的道理很简单:你要爱中国,他就刁难你。
“爱中国是有罪的,这就是那时香港的政治情况”,霍先生感慨地说,“他们可以封杀我的生意,但这颗中国心怎么能够封杀得了呢?”
航船划破海涛,翻起长长的白色浪尾,驶出了维多利亚海港。船舷上一面五星红旗猎猎飘舞,在蓝天大海的映衬下格外鲜艳。
霍先生说,回归是每个中国人都高兴的事。这是最基本的民族感情。香港人始终是中国人,香港是我家,我们的根在中国。这是任何力量也无法改变的。过去到外国,填入境表格“国籍”一栏时,常常感到困扰,既不能填“中国”,又不愿填“英国”,只好填上“无国籍”,很不舒服,却也无可奈何。
从起草基本法,到预委会、筹委会、推委会,霍先生一直站在香港回归工作的第一线。经过那么多年的风风雨雨,现在回归在即,平稳过渡已成定局。他分析道,现在香港的社会情况、经济情况都很好,过去某些人预测的那种可怕景象不但没有出现,反而比预料的好得多,社会稳定,经济频创新高。特区政府的领导班子已经搭好,行政长官办公室、行政会议和临时立法会的工作,都在排除干扰、克服困难、按部就班地进行,并且得到广大港人的普遍支持。前些年移居外国的港人大批返回,显示了人们对前景的信心。事实上,最令人有信心的是两点:中国内地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和社会进步,以及中央坚定不移地执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政策,这是香港繁荣稳定的基本保证,也是人们具有信心的依据。所有的耸听危言都在事实面前烟消云散。事实教育了人们,事实获得了人心。
航船驶进珠江口,从虎门大桥下穿过,岸边的威远古炮台巍然屹立,余威犹在。这个当年林则徐、关天培销烟抗英的小镇,如今呈现出一派蓬勃发展的景象。近年来,霍先生倾注了大量心血,关心这里的建设,几乎每个星期都会在这儿留下自己的足迹。这是他对“金锁铜关”的反思,更是对祖国的挚爱。(附图片)


第2版(香港回归专版)
专栏:香港见闻

  弥敦道上龙抬头
本报记者郑德刚
在香港九龙地区,登上尖沙咀码头,只见几条矗立在香港文化中心广场上空的五彩巨龙,伴着徐徐海风迎面而舞,冲天而起,高高扬起的龙头透射出一派王者风范。
正带领工人安装巨龙模型的香港雨田创作事物所有限公司工程监督黄子研笑着对记者说:“为迎接香港回归祖国,我们要在这里竖起九条大龙模型,每条长达30多米。‘九’是中国百姓的吉数,龙是中华民族的吉物,九龙合璧,又是我们九龙的地名,可谓寓意深远。”说着,他向身后一指:“其实,我们这里的龙还不算最长的,更长的在那边。”
黄先生指的是不远处的弥敦道。笔直的弥敦道是香港九龙市区最长的一条主干街道,是香港最繁华的商业区之一,有“不夜街”之称。这条建于1860年的大街,原以一位港督名字命名为“罗便臣道”,后以另一位港督之名改为弥敦道至今。它南起尖沙咀梳士巴利道,北至界限街,纵贯尖沙咀、油麻地和旺角等繁华街区,长达数公里。它经过数代香港人的辛勤劳作,如今的弥敦道早已是一派大厦林立、商号如海、夜色璀璨的都市风情。
在弥敦道口,放眼望去,只见一堵望不到头的霓虹“墙”上,云雾缭绕、五彩缤纷,一条条首尾相接的长龙,在以庆回归为主题的画面和标语中间起伏。沿着这条“长龙”自南而北一路走下去,足足有几公里。在柏丽购物大道华丽的屋檐下,99面写有庆祝香港政权移交字样的红底彩旗随风飘舞。在一家服装店,女店员张秀冰对记者说:“回归是人心所向,这些天不少人来买旗袍,大概就是为了参加回归庆典吧。”
在裕华国货回归纪念品专柜旁,记者巧遇一对从台湾来港的年轻夫妇,他们正在为自己的孩子挑选一件印有“1997HONGKONG”字样的小背心。在香港回归气氛正浓之时旅港,他们想亲身感受一下。他说:“感觉真的很好。”临别时,黄先生握着记者的手说:“我们台湾人也知道,‘一国两制’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来的,现在香港先走一步了,我真诚地希望香港能实现平稳过渡,更期盼海峡两岸能早日实现统一。”


第2版(香港回归专版)
专栏:香港见闻

  吉庆围里彩旗飘
本报记者江宝章
1899年4月,位于香港“新界”元朗东面的一座古老村围被笼罩在一片浓浓的硝烟中。一批不甘充当英国属民的村民,以火枪、木棍、锄头为武器,凭借深墙高垒,抵抗着墙外英军的进攻。英军的重炮轰破了围墙,许多村民倒在血泊中。“吉庆围”——一个浸透鲜血的名字从此刻在中国近代史上,也刻在600万港人的心上。
98年过去了,在香港回归祖国的前夕,记者寻访吉庆围,从屯门至元朗再至锦田,沿途无数面五星红旗和紫荆花旗迎风飞舞,缀满鲜花的彩牌上,写着“普天同庆,国泰民安,庆祝香港回归祖国”等标语,让人强烈地感受到当地人民对祖国的深情。
吉庆围长宽各100余米,墙高6米,四角碉堡巍然耸立。历经世纪风雨侵蚀,青灰色的围墙苔痕斑驳。然而,让人触目惊心的却是那一扇乌黑的铁门。当年,英国侵略者曾经把它作为“战利品”送到伦敦展览,直到1925年才在当地人民的强烈要求下交还。当记者抚摸横杆粗细不一的两扇铁门时,98年前的烈焰仿佛透过坚硬的铁环再一次灼痛了我们的心。
作为当年香港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象征的吉庆围,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寻访者,有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也有碧眼金发的外国人。他们既为怀古,也为思今。
记者遇到一对“中西合璧”的夫妇,女的姓黄,是香港人;男的是英国人,名叫杰克。看见我们胸前佩戴的记者证,黄小姐落落大方地对我们说:“香港即将回归,我想带我丈夫来这里,让他对百年来发生的事有所了解,这对我们今后的生活和在港做事都会有好处。”
在告别吉庆围的时候,记者不禁感到,时代毕竟前进了,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潮流,殖民主义的消亡不可阻挡。


第2版(香港回归专版)
专栏:

6月23日,香港警方在湾仔警察总部向新闻界首次展示回归后警察制服新徽章。本报记者 李 舸摄


第2版(香港回归专版)
专栏:

香港回归祖国的各项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图为新闻中心的工作人员在细心周到地为来港记者提供信息。本报记者 孟仁泉摄


第2版(香港回归专版)
专栏:

九龙一家商店里,一对由台湾来港旅游的年轻夫妇在选购印有香港97字样的T恤衫。 本报记者 李石营摄


第2版(香港回归专版)
专栏:

牛年香港回归(篆刻)
李绍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