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6月23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七月一日:双庆日
于宁
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我国政府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一天,是中华民族一洗百年耻辱的日子,是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日子,是全世界瞩目的日子,是将永垂史册的日子!现在,香港与内地、海内与海外的十多亿中华儿女正以无比激动的心情开展各种活动,喜迎这一天的到来。
在这举国欢腾的时刻,我们当然不会忘记,七月一日,又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标志着我们的党走过了七十六年的光辉历程。
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中,一日双节、一日双庆的情况,是非常罕见的。一九八二年曾出现国庆节和中秋节同在一天,不过一个是按公历,一个是按农历,所以两节相遇,这样的一日双庆,并不固定。而七月一日,既是香港回归日,又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则将成为我们国家一年之中固定的“双庆日”。不能不说,这是一种难得的历史巧合。
一九二一年七月下旬,从上海望志路树德里三号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艇上,举行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一九四一年六月,中共中央发出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和抗日四周年的指示。当时正处在抗日战争的艰难时期,未能查证“一大”召开的准确日期,因此中央确定把召开“一大”的一九二一年七月份的月首,即七月一日,作为党的生日。从此“七一”就成为党的诞生纪念日。
九十九年前,一八九八年的六月九日,英帝国主义强迫腐败的清朝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大片土地和附近二百多个岛屿,所“租借”的陆地面积比原已强占的香港岛和九龙扩大约十一倍,水域扩大四五十倍,租期为九十九年。《专条》规定,该约画押后,应于七月一日“开办施行”。我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历来不承认英国强加给中国的《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和《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等三个不平等条约,坚持香港的主权属于中国的原则立场;同时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又表现出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一九八二年初,我国政府有关部门提出了解决香港问题的十二条政策,其中第一条就是:“香港地区在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回归祖国。”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十九日,中英两国政府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确认中国从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起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样,“七一”也就成为香港回归祖国的大喜日子。
七月一日,既是香港回归日,又是中国共产党诞生日,这种不平凡的历史巧合,却也蕴含了某种历史必然性,提醒人们去思考这两个重大历史性事件的深刻内在联系。
自从一个半世纪前鸦片战争失败、香港被英帝国主义强占以后,我们可爱的祖国一步一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无数志士仁人为了民族的独立、祖国的统一、人民的解放,英勇顽强,前赴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但是他们壮志难酬,或血染疆场,或赍志以没!晚清政府和国民党政府,也曾经企望收复香港,可是由于他们腐败无能,由于他们治下的中国满目疮痍,国弱民穷,所谓“收复”也只能是纸上谈兵而已。正是在这种亡国灭种的危急时刻,中国共产党诞生了!我们党以建立独立、统一、民主、富强的新中国为己任,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奋斗,终于结束了任人宰割的历史,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并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历史雄辩地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蒸蒸日上,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伟大成就举世瞩目,国际威望空前提高,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奠定了强大的基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我们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实现香港顺利回归祖国指明了正确的道路。这样,百余年来几代人收回香港的梦想才可能变成现实。
历史是一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历史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七十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赤胆忠心,为国为民,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气壮山河、卓有成效的奋斗,才使中国有了气象万千的今天,并将有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历史已经作出斩钉截铁的结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香港的顺利回归和香港未来的长期繁荣稳定”历史也必将作出这样的结论!
当我们张开双臂喜迎七月一日这个不寻常的日子,热烈欢庆香港回归祖国的时候,也衷心祝愿我们亲爱的党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建设得更加伟大、更加坚强!


第4版(要闻)
专栏:

一边是陈旧的政府办公楼,一边是崭新的学校教学楼,请看——
  诸城市的俭与“奢”
本报讯山东省诸城市近日召开表彰奖励大会,把经济工作表彰会和农村工作表彰会合二为一,一个通常需要两天至三天的会议,只用一上午就结束了。缩短会期,压缩开支,再次显示出该市艰苦创业之本色。
近年来,诸城市通过深化改革激发活力,经济实力不断增强。1996年,全市实现财政收入3.2亿元。然而与之不“和谐”的是:市委的一座主要办公楼,已十分老旧,至今还在“服役”;在一座建筑面积仅有1600平方米的旧楼里,市外经委、人事局、文化局三个部门挤在一起办公;市政府招待所自1985年启用以来,除1988年增建了一座三层小楼外,至今仍保持着原样,遇有大型会议,不得不把大量与会人员分流到市区其他宾馆……
对此,该市主要负责同志的观点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党政机关尤其是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一分钱也要掰成两半花,把富日子当穷日子过,不讲排场,不比阔气,艰苦创业。市级领导带头贯彻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了自己的“规矩”,内容涉及乘车、就餐、办公设施、收受礼品、个人收入申报等诸多方面。
上行下效。各乡镇党委、政府及市直部门、企事业单位,都纷纷自觉制订干部廉洁自律制度,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有效地避免了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的现象。
诸城市各级领导干部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上的“小气”,集腋成裘,节约了大量不必要的经费开支。他们用省下来的钱办事业、上项目。近几年来,该市累计投资5亿多元,用于城市和社会事业建设,完成了22万伏输变电工程、干线公路和市区外环路拓宽硬化、地下光缆和移动通讯、自来水管网改造、小区开发等一批重点工程,改善了投资环境。市乡两级财政还挤出资金8577万元,建起了48幢教学楼,使校舍面貌大为改观。去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5亿元,城乡工业完成技改投资9.1亿元,开工技改项目461个,其中投资过千万元的项目23个。(訾言志李仲春)


第4版(要闻)
专栏:

  想起当年那碗饭
本报记者李德民
老赵进京办事,记者在街头饭铺请他吃饭:两碗面,八块钱。边吃边谈:
“老赵,你现在算‘大款’了,街头吃面,嫌不嫌寒碜?”
“老李,你忘了?20年前在信阳火车站,一人一毛钱,一碗大米饭。”
想起当年那碗饭,都还记得。当时他是竹林村的推销员,去卖耐火砖。在郑州火车站,左看右看,专门买了一趟慢车票,为的是省下一块多的车票钱。到信阳,只吃饭,不吃菜。一盘豆芽一毛五,比一碗饭还贵五分钱。
老赵叫赵明恩,河南小有名气。他是竹林镇党委书记、巩义市市委副书记、中共河南省委候补委员,还是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竹林镇有53家企业,资产总值11亿元,去年总产值14亿元,实现利税1.2亿元,人均收入4500元。竹林镇是中组部表彰的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宣部命名的全国文明乡镇。
竹林现在确实有钱。老赵到美国,谈项目,出手100万。请专家,住宾馆,七个碟子八个碗,从不小气。在竹林,引水办电,建教学楼、医院、影剧院,也很舍得花钱。竹林1230户,一半人家住上两层、三层的小楼房。他也盖了新房子,但比群众晚。他的办公室还在十几年的老房子里,用的还是老桌子、老凳子。他有“三不”:不吸烟、不喝酒、不进歌舞厅。出差在外,除了陪客,还是几块钱一顿饭。


第4版(要闻)
专栏:

  临立会举行过渡期最后一次会议
三读通过四部条例草案
新华社深圳6月21日电(记者朱冬菊、孙承斌)香港特别行政区临时立法会今天上午在深圳举行第十二次会议,三读通过了《1997年人民入境(修订)(第3号)条例草案》等四部条例草案,香港特区律政司司长梁爱诗在会上作了《1997年香港回归条例草案简介》的发言。这是临立会在香港过渡期内举行的最后一次会议。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办公室本月18日公布了香港回归条例草案拟本。梁爱诗在今天的发言中表示,制订香港回归条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临立会在1997年7月1日前通过的法例得以完成立法程序,同时向公众作出交代;实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关香港现行法例适应化的决定;就各项过渡事务作出规定。梁爱诗并就这部条例的背景及论据、主要内容、立法程序等作了说明。
临立会随后恢复对《1997年香港终审法院(修订)条例草案》、《1997年司法人员叙用委员会(修订)条例草案》、《1997年人民入境(修订)(第3号)条例草案》、《1997年宣誓及声明(修订)条例草案》进行二读辩论。香港特区律政司司长梁爱诗就前三部条例草案作了陈辞,特区行政长官办公室政策统筹局局长孙明扬就后一部条例草案作了陈辞。临立会随即对这四部条例草案分别逐条进行了审议,并三读通过了这四部条例草案。这些条例草案将在7月1日举行的临立会大会上进行确认,并提交特区行政长官签署生效,予以实施。
今天的会议还通过了周梁淑怡议员提出的一项动议,对“香港特区临立会议事规则”作了修订。下午,临立会内务委员会举行了第十次会议,对临立会下一阶段工作进行了讨论。此外,研究香港回归条例草案拟本的小组委员会、临立会行政事宜工作小组、临立会议事规则工作小组也分别举行会议。


第4版(要闻)
专栏:

  书画艺术大师董寿平逝世
新华社北京6月22日电(记者尹鸿祝)在中国画坛辛勤耕耘了近70年的一代艺术大师董寿平,21日晚因病在京与世长辞,享年93岁。然而,他精心创作的数以万计的艺术珍品却与世长存。
董寿平1904年出生于山西省洪洞县的一个诗书世家,早年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和北京东方大学。从青年时代起,他开始研习丹青,此后笔耕不辍,以修养、学识和创新精神治艺术之道,为继承和发展中国书画艺术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笔下的黄山和松、竹、梅、兰,以其鲜明的风格而享誉于国内外,书法亦为世人所推崇。
董寿平一生重“画品即是人品”,不为名利所缚,不为世俗所染。他几次将家藏历代名作和自己的佳作无偿捐献给国家与家乡人民,以表达“艺术来源于人民,复奉献给人民”的意愿。为了永久展示他的艺术成就,山西省有关部门在太原市建立了董寿平美术馆。
董寿平生前是近几届的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名誉会长、北京荣宝斋顾问。


第4版(要闻)
专栏:

  临立会通过有关条例草案规定
六类人属香港特区永久性居民
新华社深圳6月21日电(记者朱冬菊、孙承斌)1997年7月1日后,有六类人将成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并享有在香港特区的居留权。
今天上午在深圳举行的香港特区临时立法会第十二次会议,三读通过了《1997年人民入境(修订)(第3号)条例草案》。根据这部条例草案,1997年7月1日后,将有六类人可成为香港特区的永久性居民。
这六类人是:(1)在香港特区成立以前或以后在香港出生的中国公民,而在其出生时或其后任何时间,其父亲或母亲已在香港定居或已享有香港居留权;(2)在香港特区成立以前或以后通常居于香港连续7年或以上的中国公民;(3)前两项的香港特区永久性居民在香港以外所生的中国籍子女,而在该子女出生时,其父亲或母亲已享有香港居留权;(4)在香港特区成立以前或以后持有效旅行证件进入香港、通常居于香港连续7年或以上并以香港为永久居住地的非中国籍的人;(5)香港特区成立以前或以后,上述第四类香港特区永久性居民在香港所生的未满21岁的子女,而在该子女出生时或年满21岁前任何时间,其父亲或母亲已享有香港居留权;(6)前五类以外,在香港特区成立以前只在香港有居留权的人。
根据这部条例草案,第四、五类人在不再通常居于香港后,有连续36个月或以上不在香港,将丧失香港特区的居留权;第六类人在取得香港以外任何其他地方的居留权后,有连续36个月或以上不再通常居于香港,也将丧失香港特区的居留权。
条例草案同时订明,上述六类人中所指的“中国公民”,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具有中国国籍的人;“在香港定居”是指通常居于香港及并不受任何居留香港期限的限制。草案还规定,以输入家庭佣工身份、在政府输入雇员计划下、以领事馆人员身份或以香港驻军成员身份留在香港工作期间,不可计算为通常居于香港的时间,以取得香港特区的居留权。
照顾到香港的现实情况,条例草案还专门列出了过渡条文,规定:在1997年7月1日以前是香港永久性居民的任何非中国籍人,如在紧接1997年7月1日以前已在香港定居;或在紧接1997年7月1日以前不再在香港定居,但在自1997年7月1日起计的18个月内返回香港定居;或在紧接1997年7月1日以前不再在香港定居,但在自1997年7月1日起计的18个月后返回香港定居,而且必须没有连续36个月或以上不在香港,可被视为前述六类人中的第四类人,成为香港特区永久性居民。
条例草案还对如何证明某人的永久居住地、丧失居留权人士在香港特区境内的权利、如何证明某人为中国公民等问题作出了详细规定。
香港特区临立会议员在对这部条例草案进行辩论时,普遍认为这一条例草案的规定非常宽松、灵活、公平,既符合基本法的有关规定,又充分照顾了香港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了香港的整体和长远利益。议员们认为,1997年7月1日后,香港市民的出入境自由是有充分法律保障的。


第4版(要闻)
专栏:

  深圳举行招待会
庆贺临立会结束在深运作
新华社深圳6月21日电(记者何广怀)深圳市今晚举行招待会,庆贺香港特别行政区临时立法会圆满结束在深圳的运作。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秦文俊、中共深圳市委书记厉有为、深圳市市长李子彬、香港特别行政区临时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及临立会大部分议员出席了招待会。
香港特别行政区临时立法会在深圳运作的4个多月来,得到深圳方面的全力支持与协助,从会址选择、会场装修、会议设施、安全保卫、后勤服务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周密的部署,为临立会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保证了临立会会议的顺利召开。
范徐丽泰主席今晚代表临立会全体成员对深圳给予的支持和协助表示衷心感谢。她称赞深圳为香港顺利回归祖国作出了积极贡献。


第4版(要闻)
专栏:

  侨兴扶贫基金设立
本报讯记者王尧报道:广东省惠州侨兴电讯集团有限公司、三优生命工程基地共同出资1000万元人民币在中国扶贫基金会设立侨兴扶贫基金,及赠送贫困地区价值1275万元电话机仪式6月20日上午在北京举行,国务委员陈俊生、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万国权等出席了捐赠仪式。
侨兴电讯集团是以生产8188系列侨兴牌电话机为主的集团性企业,此次出资设立的侨兴扶贫基金,将专项用于中国扶贫基金会实施的“贫困农户自立工程”项目,帮助贫困农户获得解决温饱的基础条件。赠送的电话机将用于支持贫困地区发展通信事业。


第4版(要闻)
专栏:

塞外第一桥
 被誉为“塞外第一桥”的呼和浩特鼓楼立交桥日前建成通车。该立交桥位于呼市新城东西南北街交会处,全长4145.9米,占地14万平方米,总投资1.4亿元,为四层全互通式特高立交系统,桥梁最高处距地面22.4米。
张德英摄(新华社稿)


第4版(要闻)
专栏: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办公室
向临立会提交回归条例草案拟本
据新华社深圳6月21日电(记者孙承斌、朱冬菊)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办公室今天向特区临时立法会提交了香港回归条例草案拟本,特区律政司司长梁爱诗在向临立会议员简介拟本时表示,拟订这一拟本的主要目的是便于7月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后,向临立会提交《香港回归条例草案》,以确认临立会在7月1日前所通过的法例,完成立法程序。
梁爱诗说,根据香港基本法和特区筹委会的决定,临立会在7月1日前通过的法案,须经过确认,才算完成立法程序。因此,行政长官办公室决定在7月1日特区成立后,向临立会提交《香港回归条例草案》。她表示,制订香港回归条例的目的,是为了使7月1日前临立会审议通过的各项法例得以完成立法程序,并向公众作出交待;实施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香港现行法例适应化的决定;就各项过渡事务作出安排。
梁爱诗说,除与基本法相抵触外,香港的原有法律、司法体系、司法制度等基本不变,7月1日之前所作的裁决、命令、判令、决定等,会继续有效。
梁爱诗表示,今后数天内,行政长官办公室将收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形成《香港回归条例草案》,交7月1日举行的临立会会议审议通过。由特区行政长官签署后,公布实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