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6月23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

  走近崇高
李仁臣
1995年国庆节前夕,我在报社编辑部值夜班。一位记者给我送来一篇通讯,题目是《五星红旗连起爱国心——围绕着国旗卫士陶维革发生的真实故事》,这位记者就是《国旗护卫队》这本书的作者傅昌波。
傅昌波与国旗护卫队结缘,是由报道陶维革引发的。陶维革是原天安门国旗班升旗手。1985年冬,陶维革在国旗哨上突犯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但为维护国旗庄严,他以惊人的毅力站完岗并正步走回军营。他退役后诊断患血癌,病危时仍心系国旗,在病床边向傅昌波口述一封信,希望记者能替他再向国旗敬个礼。
傅昌波是人民日报群众工作部记者,1995年3月24日,他以书信往来的方式在《人民日报》“读者之友”版上报道了这个感人的故事,引起强烈反响。《五星红旗连起爱国心》实际上是上一次报道的续篇。
看了傅昌波的这个续篇,我觉得这个题材不错,便将它纳入当年的国庆报道专栏,在1995年9月27日人民日报一版下八栏登出,配了一张陶维革当年与战友一起护送国旗到天安门广场的照片,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6周年”的栏头,处理得相当突出。
当记者,谁不想遇到个好题材?有些题材却是可遇不可求的。这样的题材,一旦遇到了就要抓住不放,深掘细挖,把文章做够、做足。我觉得,傅昌波碰上的就是这样一个题材。
“你何不就这个题材写本书?”处理完傅昌波的稿子,我就和他聊写书的事。我想,如果能围绕国旗和国旗护卫队写一本书,肯定会叫座。陶维革是一个普通的国旗卫士,傅昌波关心他,写了他,他的故事竟引起那么多群众的关注,这说明了什么?我想这至少说明了国旗在人民群众心中的位置。五星红旗是国家的象征,这是每个中国人都能从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切感受到的。当你肃立于学校操场向冉冉升起的国旗致敬,当你骑车经过长安街看国旗在天安门广场飘扬,当你置身于工人体育场的人海中看足球赛挥舞国旗为中华健儿呐喊助威,当你向国宾车队行注目礼看车头上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此时此刻,你都会心弦拨动,触发一种情怀,感受伟大祖国的庄严、崇高,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自豪。由此我想到,每天在天安门广场履行升旗、降旗、守护国旗职责的那些可敬可爱的战士们。这几年,关于国旗护卫队的报道不能算少,但确有那么一些文章只写到了这群年轻战士英武逼人、沐浴在神圣光辉中的一面,而未能深入描绘这些肩负重责的国旗卫士真正的生活和思想。傅昌波的有利条件是通过与国旗护卫队的多次接触,比较真切地看到国旗卫士光荣与庄严背后的真实生活,他是可以写出“庐山真面目”来的。我认为,一个“真”字,便是这部酝酿中的书“魂”。傅昌波的心动了,说是回去想一想、试试写出一部书来。
一年半的时间过去了,我的案头,摆上了一沓打印得工工整整的书稿。
在许多青年朋友眼里,尤其在一些其他部队中服役的战士看来,国旗护卫队队员是最幸福的人。作为军中的一支礼宾队伍,国旗护卫队确有许多令人羡慕的特殊之处——可以身着笔挺的特制升降旗礼服,胸佩金黄色的绶带缨络,手持特制的镀铬礼宾枪,足蹬乌黑锃亮的马靴;可以每天两次拱卫着“祖国第一旗”,跨过金水桥,穿过长安街,为前来观看这一庄严仪式的亿万中华儿女演示国家之尊严;更可以经常接受新闻传媒的访问,在电视和报刊上屡显风姿,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读完书稿后,我们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国旗护卫队的年轻人其实并不神秘,除了担负的职责不同和一些装备与他人不同以外,他们同千千万万的其他武警战士一样,只是共和国军队的普通一兵。如果说他们真的有什么特殊之处的话,那是他们“护卫国旗,重于生命”的誓言后面的精神,即把爱国主义与爱岗敬业结合在一起的时代精神。这便是他们平凡中的不平凡。在我们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这种精神是值得在青年朋友中发扬光大的。
自古以来,爱国主义一直是我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一切热爱祖国的人都以为国家贡献全部力量和弘扬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为最大光荣,以损害国家利益、国家尊严为最大耻辱。对祖国忠诚和为了祖国奉献是中国人最可宝贵的品质。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精神是抽象的,但爱国主义本身却是具体的,这种精神体现在振兴中华的实践中。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同社会主义有机地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鼓舞全国人民实现民族振兴的强大动力。以高度责任心爱岗敬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是我们这个时代爱国主义的崭新内容。国旗护卫队的战士们可以说是离国旗最近的人,十多年来,他们忍受风霜雪雨,恪尽职守,任劳任怨,把一片爱国之情倾注在神圣的哨位上,用实际行动展示和捍卫了祖国的尊严。他们的行为,是爱国主义和敬业精神的一种完美结合。
从近二十万字书稿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作者在采访和写作上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据我了解,为取得第一手素材,作者几乎采访了所有与国旗护卫队有关的单位,并曾专门腾出一周多的时间到国旗护卫队驻地体验生活,与战士们同睡同起,观察和感受国旗卫士们每天的全部工作、生活内容。此外,作者还到国家档案馆、中国革命博物馆、北京图书馆等部门查阅了不少文献资料。在行文方面,作者主要采用纪实笔调,分“历史沿革”、“神圣职责”、“爱心传递”、“卫士忠魂”和“题外故事”五大块直接铺陈那些发生在天安门广场国旗下的真实故事,力图通过事件本身使读者看到国旗卫士们的欢乐和苦恼,体会到他们的光荣与梦想,感受到他们对五星红旗深沉的爱。
这本书读起来还是饶有趣味的,希望读者朋友们在通过文字走近五星红旗、走近国旗护卫队的同时,走近崇高,领悟精神的感召。这是我的一点希冀。
(本文系《国旗护卫队》一书的序,该书已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说杂文
唐达成
说杂文不能不想到鲁迅先生的经典性提法,杂文是匕首、是投枪,是社会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可见它的一大特点是针砭时弊、疗治痼疾,它固然可以中外古今,旁征博引,纵横上下,独抒己见,但其生命力却在于植根社会,切近时代,关心自己时代的生存状态、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这类文字所以称为“杂”,其实是指其包容量大,覆盖面广,针对性强,并无任何贬意。
从新文学运动的历史来看,鲁迅先生的杂文,无疑有开创性意义,无论从思想的深刻,观察的犀利,分析的透辟,语言的凝练,风格的刚健,文采的自然清新等方面,都至今无人可与之比肩。而他的直面人生,忧济黎元,正视淋漓的鲜血的猛士姿态和他的披荆斩棘,开辟新途的先驱者形象,更是光耀文学史的一柱火炬,他的杂文已成为思想文化宝库中珍贵的一部分。继承和发扬鲁迅先生的杂文传统,至今仍是文学工作者不可轻忽的责任。
广义地讲,古典文学中的唐宋八大家的许多文字和历代类似的论述文,同样具有我们现在称之为杂文的风格。比如韩愈的《马说》、《送孟东野序》、《进学解》,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三戒》,皮日休的《原谤》,方孝孺的《蚊对》等等,都具有直面社会,直面人生,一针见血,鞭辟入里的思想锋芒和批判力度。
由此看来,杂文品质的提高与繁荣,离不开作者对时代环境,社会风气,民生疾苦,心理波澜的关注、思考、透视、分析,以及对人的命运与归宿的由衷关怀,没有这样的思想境界、犀利眼光和深厚学养,就难有情文并茂的好杂文。所谓“身与事接而境生,境与身接而情生,情俟于才而成艺”(祝允明语),而非刻意经营,繁采寡情所可得也。
曾有所谓是否杂文时代的争论,我以为这类争论是无谓的。
任何时代,比如腐朽落后的时代,固然需要杂文加以针砭抨击,揭露鞭策,它所发挥的社会效应和战斗作用,无疑很巨大,但就是一个正在前进、正在发展、欣欣向荣的时代,杂文同样有发挥作用的天地。因为事物的发展总是在矛盾中,光明、前进、发展,总是在不断与落后、消极、弊端、阻力、惰力、困难,相抗衡、相搏击、相克服中,才能取得的,杂文正是前进的助力。虽然它的笔墨往往针对时弊,针对消极落后现象和社会的关注热点,这并不是否定社会的进步,而恰恰是杂文家以自己的真知灼见和理性智慧,来剖析人世百态,臧否社会是非,目的仍是为了社会更快更好更健康地发展和前进,或对社会某些方面引起疗治的注意。也正是就这个意义而言,任何时代都需要杂文。韩愈、柳宗元的时代需要杂文,王安石、苏东坡的时代也需要杂文,鲁迅的时代需要杂文,在今天国家迅速前进发展的时代也仍需要杂文。
什么是杂文?在我看来:
杂文是一付良药苦口的清凉剂,它可以使人清醒明智;杂文又是黄钟大吕,暮鼓晨钟,它可以振聋发聩,警策人心;杂文还是一面明镜,可以揭丑恶、明是非、正风气、知兴替;杂文也可以是号角,呼唤良知,呼唤正义,呼唤理性,呼唤真善美;杂文还可以是开路机,铲除荆棘、杂草、乱石、垃圾,为社会的进步,开辟出更宽阔的道路来。
至于有些对于杂文无理的非难,故意的挑剔,则完全可以以理智的、平等的、出以公平之心的态度,据理力争,探讨辩诘,并在辩诘中求得杂文自身的发展。杂文家自己,则必须保持鲁迅先生所主张的“韧”性的战斗精神。
我想副刊要办好杂文栏目,也离不开这些基本态度和要求。
(在5月30日“金台随感”杂文研讨会上的发言)


第12版(副刊)
专栏:

  一百年的等待、呼唤和迎接
王怀让
有一片彩云
向着太阳
飘来,飘来,飘来……
有一条小溪
向着大海
流来,流来,流来……
有一个日子
向着我们
走来,走来,走来……
在这个时刻,
我的心、我的心哟,
快要跳将出来!
我们已经等了一百年,
怎么能再慢慢等待!
你呀,一去不是十天半月,
也不是三年五载,你一去一个世纪——
等得我们的黄河
一万里
泪水浑浊;
等得我们的昆仑
三千丈
头发雪白!
你是被人窃去的——
在一个月黑的子夜;
你是被人抢去的——
在一个风高的黎明……
今天终于到了大地开花的时候了!
我们的牡丹
把春天开成一个彩色的天下;
我们的红梅
把冬天开成一个热闹的世界;
还有,我们的紫荆花呢,
我们呼唤你
回来,回来,回来,
回到我们的百花园中,
百花齐放,百花盛开。
我们的黄河是一条龙
腾飞,腾飞到联合国的发言席;
我们的长江是一条龙
腾飞,腾飞到奥运会的领奖台;
还有,我们的香江这条龙呢,
我们呼唤你
回来,回来,回来,
回到我们的龙的家族。
你和兄弟姐妹们早该携手成排——
你和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该常在一起跳水——
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大地作跳台,
看我们跳下去,
跳下去就有新的花样,
跳下去就会赢得喝彩!
你和昆仑天山泰山黄山
该常在一起跳高——
有北国红松江南绿竹作撑竿,
看我们跳起来,
跳起来就是新的高度,
跳起来就能博得欢呼!
(作者单位:河南日报)


第12版(副刊)
专栏:香港回归之庆征文

  历史的记忆不会褪色
——贺香港回归祖国
白朝蓉

历史并不遥远
百余年外侮的沉重
压弯了中国人的脊梁
也惊醒了中国人的国殇

孙中山用粤语昭告天下:
“要废除不平等条约”!
“要收回租借的土地”!
国民党政府力不从心
既无严辞以对谬论
更无实力以抗凶顽
有理者因有理而失败
无理者因无理而制胜

香港回归的曙光
由一位世纪伟人点燃
邓小平一语千钧:
主权不能谈判!
香港必须如期回归!
两年多的唇枪舌剑之后
一百多年的不平等啊
终于被邓小平一举摆平
而他,亦将在大海中永生

记住1997年7月1日吧:
米字旗从皇后大道滑落
五星红旗从维多利亚升起
紫荆花旗插遍香港
殖民主义在东方寿终正寝
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
这是多么光耀青史的篇章!
(作者单位:内蒙古广播电视厅)


第12版(副刊)
专栏:

  挥笔丹青
——浅释画家陈奇教授的艺术创作道路
辛颖
画家陈奇先生,现任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1936年生于日照市,沂蒙的山山水水,早在他少年时代就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深深地印在他的心底。正是这种精神力量,使他后来将山水画作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和艺术追求的目标。
陈奇教授1957年就读于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师从吴作人、张仃、陈叔亮等著名艺术家。在校五年中,由于众多的著名教授的言传身教和首都丰富的艺术宝库及浓厚的艺术氛围的熏陶,加上本人的刻苦努力,打下了深厚牢固的基础。他从不局限于课堂知识的学习,总是如饥似渴地从多方面去汲取艺术营养,中国美术馆、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是他常去的艺术殿堂。他还经常去求教于李可染、李苦禅、王雪涛、吴冠中、白雪石等艺术大师,受到他们热情的教导与鼓励。李苦禅先生曾多次为他挥笔示范,并为他题写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条幅。这些都为他学习传统、吸收众家之长、开辟自己的画风,提供了有利条件。画家的创作贵在师从自然。他曾遍游山东的泰山、崂山,南方的黄山、桂林山水、云南石林、张家界、三峡以及东北的千山、本溪水洞、锦州笔架山……畅游祖国大江南北,饱览祖国的名山大川,使他大开眼界,开阔了思路。尤其是三次三峡之行,使他的作品能够深刻地体现其对大自然的感受,体现出对大自然的深情与热爱。
陈奇教授的山水画,不是单纯的临摹某家某派的传统模式,而是从宏观着手,整体上吸收中国画的艺术精神,从而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风格:其画风豪放,气势恢宏,洒脱淋漓,极富自然天成之情趣。画家尤善表现云山雾水,层峦叠嶂,重笔处浓艳似漆,淡彩间如云变幻,一派山明水秀景色。画家喜欢饱笔润墨,其作品水墨相生,勾筋勒骨,有景有情,其泼彩泼墨独具风格。吴作人先生读其画曾叹曰:“真乃淋漓豪放,变幻莫测矣。”
陈奇教授山水画创作的成功,还取决于他对自然万物作审美观照而得以成立的主体精神。他认为,追求艺术,就要排除俗念,进入纯净而忘我的创作状态。他不局限于小溪小景之类的东西,而是对大山的气势静观细察,品味其间的灵趣。他用心灵的眼睛去洞察自然和人,从可视的现象进入不可视的精神之中,注重神悟自然山水的整体气势,也不放过精细微小之变化。因此,他的山水画既富有民族特色,又有现代意味的新颖感。
陈奇先生的作品经过几十年的辛勤耕耘、厚积薄发,形成了独特风格的泼墨泼彩山水画。他曾多次举行过个人画展,并出版有《陈奇画集》,作品曾在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和台湾展出,并有多处博物馆收藏。1992年《峡江烟云》获得加拿大海外书画研究协会“枫叶奖”。(附图片)
峡江烟雾(中国画)
陈奇


第12版(副刊)
专栏:

  健笔凌云儒将风
——观崔鸿林书法展
刘海芙范余增
不久前,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四楼展厅举办的天津警备区副政委崔鸿林少将书法展,受到军内外书画家们的好评。
一位军务繁忙的在职将军,何以在书法上取得如此成绩?崔鸿林用“千人糕”的故事来概括自己的书法创作。他虽没有递帖拜师,但却做到“博采诸家”。
九十年代初,他去国防大学读书。离开了岗位,时间相对富裕,于是晚上他就利用课余时间练书法。那年“八一”,学校举办书画展,他的字竟挂在了礼堂大厅内,引起不少同学的称赞。从此,他钻研书法的劲头就大了。由于长期在总政机关工作,到全国各地开会、陪同参观的机会比较多,所到之处,他都留心商店牌匾、古代碑帖(碑刻)。西安碑林、郑州的黄河碑林、开封的翰园碑林等,他都仔细浏览过;散落于各地的刻石看得就更多了。在北京、天津,书画名家的作品展览较多,他有空必去看,并结识了不少书画名家。有一次,他陪同费新我、谢孝思等一批著名书画家到新疆慰问边防部队,一去就是一个多月,书画家天天为部队写字作画,他天天站在一旁细心观摩,收益颇丰。
作为领导干部,工作忙是自然的,但崔鸿林善于忙里偷闲。平时,不论工作多么繁忙,身体多么劳累,始终坚持习书不止。连坐在车里、走在马路上,他都挤时间细心揣摩;回到家里,更是潜心钻研。
崔鸿林追求质朴自然,纯真而不修饰。他常说,几十年的军旅生涯,培养了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书法也要讲究实事求是。字来源于生活,起源于象形,书法要反映字的自然属性。小时候的农村生活使他生性淳朴;长期从戎,培养了他的阳刚之气和严谨的作风。他坚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的特点,走自己的路,从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工作讲效率,生活讲质量。”崔鸿林将军这句话也许可以作为他爱好书法的一种注脚。他把练习书法作为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修养,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的手段,同时也有利于自己熟悉文化人,了解知识分子,与他们思想上沟通,感情上交朋友,从而更好地做好工作。(附图片)


第12版(副刊)
专栏:艺文短波

  《百龙墨宝》庆回归笔会在京举行
为庆贺香港回归祖国,建区五周年的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政府近日在京组织了《百龙墨宝》庆回归书画笔会。周而复、柳倩、刘炳森、康殷、欧阳中石、林锴等百位书法家参加了这一活动。7月1日将分别在深圳市博物馆、龙岗区会堂举办《中国当代百龙书法展》,作品也同时结集出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艺文短波

  电视剧《班禅东行》开机
由空军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中央戏剧学院影视部等联合摄制的大型电视连续剧《班禅东行》日前开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全国政协副主席阿沛·阿旺晋美出席了在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该剧根据孙德民的同名话剧改编,叙述了伟大的爱国主义僧人六世班禅额尔德尼·巴丹益希为抵制外国入侵,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而从事的一系列政治活动和宗教活动,再现了一段真实可感的历史。


第12版(副刊)
专栏:

贺香港回归(中国画)苏德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