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6月22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要闻)
专栏:

  国防新旅功臣连
——记广西“预备役部队全面建设模范连”
新华社记者本报记者
一个普普通通的预备役连队,却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广西预备役部队某部榴炮一连组建13年来,两次荣立二等功,32次受到团以上单位表彰,被国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和广州、广西两级军区评为预备役工作先进单位,今年初又被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广西军区授予“预备役部队全面建设模范连”荣誉称号。
(一)
走进一连的荣誉室,一面面奖旗、一尊尊奖杯、一张张功臣的照片便会映入眼帘,它们都记载着官兵们爱军习武的动人故事。退伍军人、指挥排长林继达应聘返回当兵所在地钦州市为一公司老板开车,又负责公司的业务,很受老板器重。1995年5月,广州军区决定抽考一连,命令火速传达到林继达。当时老板出差在外,由他负责公司的管理。林继达安排了一下公司的工作,当晚辗转了十几个小时赶回了连队,按时参加应考。等他返回公司时,一身怒气的老板旋即召开公司全体员工大会,责成林继达作出检讨,承认错误。
“一个不爱国的人绝对不可能全身心地爱公司,我去履行国防义务,没有错!”面对公司几十名员工,林继达义正词严地说。
老板一纸辞退书把林继达炒了“鱿鱼”。一些人为他惋惜。林继达却理直气壮地说:“我是一个预备役军人,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
一连官兵就是这样,把职责和义务视为生命。凭着官兵们这种甘愿牺牲、爱武精武的精神,自1986年以来,年年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军事训练任务,训练合格率达100%,优秀率达85%以上。
“爱国爱军不能只说在口头上,要落实在习武精武的具体行动上。”这是一连官兵的共识。1994年,师里决定利用新装备终端机组织一次炮兵快反演练。从接到命令到演练只有45天时间,新装备还没一个人会操作,连队把这一重任交给一班长黄元彪。在烈日酷暑下,他一练就是半天,因天气炎热,训练强度大,45天就中暑晕倒了5次,瘦了6公斤。凭着这股劲,在实弹射击演练那天,他以娴熟的技术操作新装备,快速准确地变换每一波次的射击参数,使得我炮兵火力对“敌”目标的有效覆盖率达100%,为连队夺回了中南五省区第一的好成绩。连长谢朝荣指挥一口清、一口准,被称为“铁嘴指挥”;炮班长潘锦武总结出一套适合预备役部队的炮兵专业训练方法,被称为“炮兵教头”。一连官兵就是这样人人有绝活,个个有硬功。全连先后涌现出了60多名“四会教练员”、“优秀计算兵”等训练标兵。10多年来,连队先后参加团以上考核比武20多次,次次拿第一。
(二)
预备役部队是不脱离生产的武装。榴炮一连的官兵同其他预备役人员一样,脱下军装、离开训练场,就得从事生产劳动,参加经济建设。但是,他们没有把自己混同于普通老百姓,而是带头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头发展多种经营,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连丰村盛产木薯,但过去生产方式落后,加上信息闭塞,木薯只能当猪饲料,经济效益很低,大大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一连副指导员曾进辉看在眼里,急在心上。1992年,他自费下柳州上桂林,进南宁跑湛江,寻信息,找技术,学方法。在南宁,他从一部门获得信息,木薯加工成淀粉后销路很好。回到连丰,他就把村里16名预编战士组织起来办厂。他们筹措了6万余元,买来了设备。当年秋天,工厂开机运转,原来只几分钱一斤的木薯,曾进辉用高出几倍的价钱收购,当年就产淀粉10多万吨,产品畅销国内,远销海外。淀粉加工的高额利润,不仅带动村里群众先后办起了8家加工厂,使连丰村一跃而成为“木薯万元村”,而且给乡亲们带来了市场经济的观念。如今,55个工厂、商店、小作坊已在连丰舞起了农工商一体化的龙头。1996年全村集体企业总产值达8700多万元,人均收入达2385元。
鹿寨县雒容镇镇长刘度量说:“一连的兵就像播种富裕的火种,点燃一个,照亮一片。”
从前,到过这里的人都说这地方太贫瘠,很难富起来。一连官兵偏就不信邪。1988年初,司机班长刘德春联合本村司机成立了汽车运输队,很快占领了雒容的运输市场。同年9月,他又筹资80万元建起了一个红砖厂。由于他治厂有方,产销对路,产值利润年年看好。
刘德春富了不忘群众,4年多来,先后从自己的收入中拿出20万元,扶持36个有困难的军烈属、特困户发展生产,并使其中23户走上了致富之路。
(三)
榴炮一连包括连长在内的所有成员,都是散居在鹿寨县雒容镇5个行政村的农民,一有任务才集中。但是,连队在完成各种任务中同许多正规部队相比毫不逊色。
1996年7月中旬。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汇入柳江,贯穿南北的交通大动脉柳江铁路大桥桥面离江面只剩下不到1米高,上游漂浮物撞击桥墩,严重威胁大桥的安全。
“火速挑选一支敢死队,一定要保证铁路大桥的安全!”国家防总给柳州下达了紧急命令。
驻军对沿途地形不熟悉,铁路职工都投入到铁桥的抢修上。十万火急!
“把榴炮一连拉上来!”柳州市副市长、兼预备役师副师长的宋继东不得不动用自己手中的“王牌”。
下午两点,一连接到了命令,同样受灾正在驻地组织自救的120名官兵仅用两个半小时就从方圆2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全部赶到指定位置。接着,全连官兵又一口气跑了18公里,抵达柳州市西郊抗洪前线设卡打捞漂浮物。
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在惊涛骇浪中驾驶着4艘驳船打捞漂浮物。18日17时,上游漂来一个长15米、足有500公斤重的巨型木结构屋顶人字架。连长谢朝荣指挥2号船舵手:“靠近、逮住它!”由于漩流凶猛、水急物重,打捞船体和人字架随着强大的漩流打转,2号船舵手开足马力,向人字架迎上去,挠钩抓,绳子套,终于逮住了这一庞然大物,缓缓向岸边拖去。
一连官兵以这种顽强拼搏的精神,在饮用水和食品供应不上的情况下,连续奋战6个昼夜,清理江面上漂浮物400多吨。为保卫铁桥作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他们还救出300多名被洪水围困的乘客和伤员,抢救国家贵重物资1400多吨。一连又一次荣立二等功。
一连勇挑重担远近闻名。无论在雒容,在鹿寨,在柳州,凡遇上急事、难事、险事,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向榴炮一连求援。10多年来,先后36次参加抗洪抢险、扑灭山火和治安执勤,次次都有出色表现,被当地政府称之为维护社会稳定和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拳头”部队。


第4版(要闻)
专栏:香江漫笔

  随着航班看回归
管见
随着洗雪中国人百余年国耻的香港回归日益临近,我们这些来往于京港和世界各地的国航机组成员,亲身感受着香港同胞那份海外赤子的回归之心,亲耳听到香港急切回归的脚步声……
作为内地人,以前和香港同胞打交道最好用英语,因为他们夹杂着英语的粤语有时比英语还难懂,如果要他们讲普通话,他们会无奈地摊开双手。可是现在不同了,香港同胞都以能说普通话为荣。记得过新年时,我们赶上香港过夜的航班,一到旅店,听到新年的钟声响起,我们习惯地用英语向服务人员问候“HAPPYNEWYEAR”,可她们的回答却是不太纯正的普通话“新年好”,随后还补充一句“我说的对不对呀?”当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她们都满意地笑了。
以前有一些香港同胞由于多年受港英当局的宣传,认为大陆穷,没有自由,所以有时在大陆同胞面前总要表现出那种大英帝国臣民的傲气,就是对我们机组成员也不例外,要是碰上航班取消在香港过夜,那可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仅过海关就要一两个小时,一个一个地审查,好像我们去了香港就不回去似的。现在截然不同,海关人员对我们机组成员非常热情,洋溢着一家人的同胞之情,过关用不了五分钟。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香港启德机场候机楼内的钱币兑换牌上出现了人民币的比价,人民币可以在这里自由兑换,不仅如此,在香港不少商店和小摊上人民币也可以和港币同时使用。
一次,在悉尼街头,我们碰到了一位王先生,他是从香港移民过去的,已经来澳大利亚七八年了。据他说,当初听到香港回归,心里有点害怕,也不知道香港会变成什么样子,虽然讲五十年不变,可总不踏实,就跟着一伙人稀里糊涂来了澳洲。现在看到香港很稳定,回归后会更加繁荣,所以打算最近就回香港去,还是在香港生意好做,熟人熟地,还有祖国作靠山。抱有王先生这样想法的不在少数,在温哥华、在纽约我们都碰到过。随着香港回归,前几年出去的香港人形成一股不小的回流潮,这是回归前夕香港的又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香港回归这是所有炎黄子孙值得庆贺的一件大喜事,在雅加达至北京的航班上,一位年逾八旬的老华侨在与我们攀谈中,含着热泪跷起大拇指,连声说“邓小平了不起,为中国人做了一件大好事,实现了我们一百多年的梦想,是我们所有华人的骄傲!”我们望着老人那激动不已的面容,心里也和老人一样热乎乎的,期待着紫荆花旗与五星红旗同时飘扬在香港的那一天!


第4版(要闻)
专栏:

  香港看灯
本报记者李德民米博华
香港之夜,灯火辉煌。漫步街头,仿佛置身于灯海之中。
庆回归,饰彩灯,一片喜庆。香港的彩灯,多是镶在几十层高的摩天大楼之上,往往占了整整一面墙。湾仔的告士打道一条十几米高的中华白海豚腾空出水,溅起朵朵浪花,尖尖的嘴巴亲吻紫荆花环,旁边的红色霓虹灯标语是:“迈向新纪元”。中华白海豚是庆回归的吉祥物,紫荆花是特区的标志。漆咸道的灯饰也是一条跃出海面的海豚,上有礼花朵朵,下有海浪层层,最上面是一朵紫荆,旁边的四个大字是:“庆祝回归”。在金钟大楼的一面墙上,穿云而起的一条十几米高的金龙,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腾飞。东帝苑酒店的灯饰是一艘巨型帆船,寓意一帆风顺。用银色灯管组成的帆船,上有白云,下有波涛。一幢楼,活像一艘船。铜锣湾的一幢尖顶大楼灯饰颇为特别,下是两层浪,中是两条豚,最上面是紫荆花开。一层浪,一条豚,一朵花,各占三层楼。中环的灯饰分外花哨,几十层高的玻璃墙幕,仿佛是一面电视屏幕,有画,有字。楼上有灯,树上也有灯。尖沙咀弥敦道柏丽购物大道的绿树上,灯光闪烁,犹如满天繁星。商店的屋檐下,挂起千百面彩旗,很是壮观。
香港楼多,楼高,而且多是玻璃幕墙。这幢楼的灯饰,映到那幢楼上,分不清哪是真灯,哪是假灯。互相辉映,互相衬托,更为亮丽,令人留连忘返。
回归前夕,已是灯火烂漫。到6月30日夜,要放焰火,要舞龙灯,要开彩船,港岛与九龙,维多利亚海湾与太平山,将成为灯之海,灯之山,灯之城,那将是何等的壮观!(附图片)
香港岛湾仔区街道夜景。 本报记者 孟仁泉摄
在九龙街头,处处可见喜迎回归的彩灯装饰。 本报记者 许涿摄


第4版(要闻)
专栏:

为了生存并战胜贫困,一个环境险恶的壮乡自然屯,子承父业、弟接兄班,锲而不舍,开凿通往山外的隧道。为此,耗费钢钎2100根,蜡烛3.2万支,人力车462辆,前后历时整整22年!不畏艰辛的立屯人如今可以自豪地宣布——
  立屯“立”起来了
本报记者郑盛丰
南宁西去160公里,有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天等县。天等,壮语,“石头立起来”的意思。
天等县有一个自然屯叫立屯。这个存在了180多年也贫困了180多年的偏僻山屯,新近却变得热闹起来:屯党支部书记农世英成为广西全区扶贫工作会议上的典型发言人物;自治区党委书记赵富林、副书记杨基常先后踏访立屯,并号召广西全区学习立屯人抗争贫困挑战命运的精神!
立屯村农赵两姓103户507人,蜗居在四面环山与世隔绝的弄场里。
1973年春节,平静的立屯,在酝酿着一个前所未有的举动。
已过夜半,屯里5名党员,4名骨干,仍在暗淡的煤油灯下商议着那个事关立屯命运的事情:凿穿屯前那座布宁山,打通一条石隧道,一为行人走车,二利排涝泄洪。
文化程度不高的立屯人也能想象得到,要在这座坚硬的石头山下开凿一条能行人走车的隧道,对于当时干一天活不值两角钱,连肚子也填不饱的立屯来说,决非轻而易举。
连续熬过了3个不眠之夜后,举手表决,6比3。当兵归来的支部书记赵德清大手一挥,作出了最后决策:干!
在做出这一决策的同时,大伙们还做出一个决定:今后不管谁当支书谁管家,都要带领群众干下去,隧道不通,挖山不止。
1973年2月6日,由共产党员赵维能带队,立屯村的21个青壮庄稼汉——19个举钎凿山,两个烧炭淬钎——拉开了向艰难与贫困宣战的序幕。没有资金,党员带头,从口袋里抠出皱巴巴的角票,零零碎碎的分币;群众中东家捐出几只鸡,西家献出一袋豆,变卖了换回钢钎和炸药。
立屯人依据开工日期称为“7326”工程的挖山打洞,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拉力战。期间的艰难险阻,立屯人永难忘记:
——每日三班,昼夜不停;日复一日,凿山不止。日益加深的黑幽幽的石洞中,烛光不灭,钎锤不歇,号声不断。
——每次炮眼炸过后,洞内浓烟滚滚,历久不散;为抢时间,几位年轻村民便轮番奔入洞中,用木制人工鼓风机把烟雾吹赶出来。
——塌方,一次接一次。开挖至230米,发生了最大的塌方,洞顶断裂,无法支撑。退缩么?不!只是退回来,拐过塌方处,继续挖山不止,又复钎声叮当!
就这样,一连凿山11年。
1984年7月12日,460米石山隧道全线贯通!为纪念这个村中的重大盛典,立屯人宰猪两头,扛来几大桶米酒,搭台放歌,通宵达旦。
然而,立屯的“7326”工程并没有完结。首先凿通的隧道,只是宽高各2米多,可以走人、抬物、进出拖拉机,但还进不了汽车。
从1989年起,立屯村民再次点起蜡烛,握起钢钎,打眼、放炮、出渣,扩大隧道。不同的是,这次是从两头同时开挖,凿洞与开挖洞外的地下泄洪排水道同时进行,凿洞男丁与挑土妇女并肩苦干。
又是7年,1995年11月,立屯这条宽高各4.5米的布宁山隧道全面完工。竣工之日,一辆加长东风大货车拉长汽笛直接开进立屯运糖蔗,结束了立屯不能通汽车的历史。其后,每逢集日,县里大客车直接开进立屯村中来。
至此,为开凿这条隧道,寻常的立屯人留下一组不寻常的纪录:先后历时22载,打钝钢钎2100根,燃耗蜡烛3.2万支,用坏手电筒336只、人力车462辆,搬运石头近万立方米;全屯人均集资255元,投工投料价值13万元……
在这条令人赞叹的隧道出口处,书写着一副豪情四溢的对联:廿年凿石穿山不信我村无出路百户同心协力敢夸立屯有前途。
立屯历经22年矢志不移凿洞不止,一个根本原因,是立屯有一个坚强的核心——立屯党支部。
凿山打洞以来,这个党支部已先后更换了三任支书:1956年入党的赵德清,1961年入党的赵维能和1982年入党的农世英。三任支书一个心愿:不管情况如何变化,都一门心思带领群众凿山不止。
立屯先后入党的11个党员,个个都有让群众佩服的举动:
“文革”前入党的女党员赵秀京,在塌方严重需加快挑土运石时,她挑得最多,跑得最快,每天多达上百担;为赶时间,党员赵德备则吃住在打洞工地;年轻党员赵荣伟凿石放炮被震聋了耳朵,仍决不退后;老支书赵维能因劳累过度3次昏倒在工地上。
从1989年起担任屯里第三任支书的农世英,原是大队的拖拉机手。为了开洞,他放弃了收入较高的这份工作而加入凿洞行列。其后,为带领村民挖洞和生产,他一再延误自家的建房,一套很普通的住宅竟然建建停停11年!
由于有这样的坚强核心,立屯打通隧洞初步解决了“行”的问题后,便紧接着下苦功夫解决事关生存与发展的其它相关问题:
水的问题,是长期困扰的老大难。在县水电部门的帮助下,党支部发动、组织兼扶帮,全屯家家户户利用屋面接水建起家庭小水柜。立屯的“粪水烫猪羊”由此永成历史。
土的问题,屯中土地,贫瘠瘦薄,多半分散在13个弄场的半山腰上,一场雨水,土苗皆无。保住土,才能保住命根子。1991年起,党支部又带领群众大打一场砌墙保土攻坚战。两个冬春,投工9000个,砌成平均高1.2米、宽0.4米、总长6000米的保土石墙,共砌墙保土616亩。人均一亩多。立屯从此有了较为可靠的“养命地”。粮食亩产由此增加了150公斤。
种的问题,新近几年,已先后种下2万株长绿榕木、6000株桑树、1500多株果树,全屯人均林木6.9亩。以往四周的荒山秃岭变成今日的满目青绿。
养的问题,有水、保土、通路,便能发展养殖——立屯人每户大都养着一两头牛、三五头猪、二三十只鸡。生猪出栏量翻了一番多。
靠着自力更生不畏艰难的精神,借助着一条成之不易的隧道,落后、封闭、一直不知温饱是什么滋味的立屯,终于“立”了起来。如今,立屯90%的农户建成了水泥结构的房屋,半数以上的家庭买了电视机。立屯人均纯收入,前年首次过千元,今年已达到1300元。人均有粮超过200公斤。这两年,屯外的妹子开始嫁进立屯来了。
更可喜的是,路通车通信息通,立屯人眼里和脑中,多了现代的文明、知识、技术和观念。屯中新建立的两校——集资建设的立屯小学校和张贴着各种“文明守则”、“党员义务”的立屯文化技术夜校,读书声讲课声不绝于耳。而村前的“护林守则”碑和学校楼下的“集资建校”碑,则记录着这里走向现代文明的历程。


第4版(要闻)
专栏:

在香港“新闻及广播中心”,本报工作室位于记者大厅东边,朝大厅一侧悬挂的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阅读人民日报的巨幅照片,吸引了很多记者摄像、拍照,有的供播发刊用,有的自己留作纪念。6月19日,来自澳门的5位记者,在三代领导人像前相互合影(见照片)。澳门日报的陆先生握着本报工作室同行的手说:“再过两年,我们也要见面了!”港府新闻处的工作人员在合影后兴奋地说,三位领导人都是了不起的人物,香港的发展和平稳回归祖国全靠他们。北京来的同行们,也纷纷来这里合影留念。他们说,三代领导人重视、关心人民日报,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本报记者摄影报道


第4版(要闻)
专栏:

左图:6月21日,港英政府在香港添马舰东举行告别仪式彩排。图为参加告别仪式演出的香港中学生在排练舞蹈。背景是装饰有庆回归标志的中信大厦。
新华社记者 李晓果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