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6月21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专题报道

  风雪困不住各族一家亲
——哈萨克族牧民阿布旦一家救助百余名矿工纪实
新华社记者彭红刘同起本报记者陈沸宇
编者按:这是一篇迟到的新闻。虽时隔半年,读来仍十分感人。
去年底今年初,一场30年罕见的特大暴风雪席卷新疆北部的阿勒泰草原。在“英雄民警赛尔江”的家乡——新疆富蕴县,普通的哈萨克族牧民阿布旦一家人,冒着生命危险,全力救助3名生命垂危的汉族伤员,无私地帮助被风雪围困、濒临绝境的百余名各民族矿工。
前些日子,阿布旦一家英雄模范事迹巡回报告团在新疆各地接连做了数十场报告,引起了各民族干部群众的强烈反响。随着阿布旦一家人的英雄事迹在天山南北的迅速传播,人们对这个普通的牧民家庭充满了由衷的敬意。
为救两位汉族兄弟,12位哈萨克族牧民在风雪中搏斗了一昼夜
铺天盖地的大雪足足下了7天7夜,阿勒泰草原一片银白,积雪深达80厘米到2米。
1997年1月3日晨,位于阿勒泰山深处的焦尔特河谷依旧雪花飘飘。富蕴县杜热乡牧民阿布旦的儿子赛力克在离自家不远处的雪地上,发现了一位被冻伤的汉族兄弟,便迅速背回家进行抢救。这人名叫杨晓东,是新疆福海县黄金公司的职工。3天前,他们一行5人乘车前往矿点护矿,途中突遇雪崩,5人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在积雪中跋涉了3天3夜。现在,除杨晓东获救外,两人已冻饿而死,副矿长陈保国和司机杨文胜还在雪原中爬行。
情况危急,需要马上派人上去抢救陈矿长和杨文胜。阿布旦动员了村里11名年轻的牧民,跟随赛力克一起去救人。他们踏着齐胸深的积雪,沿着焦尔特河谷艰难跋涉了十几个小时,终于在14公里外找到了奄奄一息的陈矿长和杨文胜。
要在1米多深的积雪中将两位伤员弄回家,难度可想而知。12位牧民轮流将伤员放在自己脖子上驮着走,大家一步步往前挪。就这样,赛力克和另外11位牧民扛着伤员,与风雪整整搏斗了一夜。直到天亮,精疲力竭的牧民们才将陈矿长和杨文胜扛回了家。
“不论哪个民族,都是亲人啊!”
常年与风雪打交道的阿布旦有着丰富的治疗冻伤的经验。他先用柴油给伤员洗了冻伤最重的腿和脚,然后宰了两只正值生产年龄的母羊,取出两只羊的肚子,分别将陈矿长和杨文胜的双腿、双脚严严实实地裹了起来。这个土办法可以把冻伤处的淤血吸出来,防止冻伤处腐烂。
为了救活这两位素不相识的汉族兄弟,阿布旦倾其所有,将家里珍存的哈熊胆、狐狸胆和麝香都用上了,终于使陈矿长和杨文胜活了过来。
因腿脚冻伤,陈矿长和杨文胜大小便不能自理。每次大小便时,总是阿布旦老人托着他们的背,卡西拉老人手拿便盆,跪在地上为他们接屎接尿。陈矿长和杨文胜心里实在过意不去。老人看出了他们的窘迫,便开导他们说:“你们不要不好意思,我的孩子都是我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你们就跟我的儿子一样,千万可别难为情呀。”阿布旦也说:“不论咱们是哪个民族的,都是亲人啊,还讲什么客气呢。”听着老人慈父慈母般的话语,两位年轻的汉子感动得热泪一次次流满了面颊。
临别时,阿布旦一家人撕烂两床新棉被,包在冻伤者的腿上
阿布旦一家为治疗陈矿长和杨文胜的冻伤想尽了一切办法,但毕竟在深山老林,条件所限,连点消炎药也难弄到。到了第五天,陈矿长和杨文胜开始持续发高烧,阿布旦一家人心急如焚。
“必须派人报信,想办法把俩人送下山去抢救。”57岁的阿布旦决定自己下山去,并立即动手做了一副滑雪板。大雪还在不停地下,数十公里的山路上,随时都有可能遇到雪崩、雪陷阱等危险。陈矿长坚决不同意老人冒险下山,他一遍遍地哀求阿布旦老人:“如果您老人家有个三长两短,我们还能有脸活在这世上吗?我们宁可死在这里,也不让您去冒这个险!”阿布旦见陈矿长态度坚决,就背着陈矿长和杨文胜,让他24岁的二儿子木拉勒下山去报信。
1月8日,木拉勒脚踏滑板只身一人上路了。30多公里的路,木拉勒足足跋涉了两天两夜,终于把信送到了。
1月14日,一架军用直升机在天空中转了一圈后,降落在阿布旦家门前。阿布旦心里终于踏实了,因为陈矿长和杨文胜有救了。
在家里住了11天的陈矿长和杨文胜要走了,阿布旦摘下自己的皮帽不容分说扣在了陈矿长的头上,卡西拉老人取出为儿子结婚准备的两床新棉被,裁成四块分别包在了陈矿长和杨文胜的双腿上。一家人抬着俩人,向轰鸣着的直升机走去。陈矿长和杨文胜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他们强撑起身子,紧紧地抱住了阿布旦和卡西拉两位老人:“阿塔(爸爸),阿帕(妈妈)……”话未说完,两人便嚎啕大哭起来。阿布旦老两口也泪流满面,连连说:“孩子,解放军来了!你们有救了,你们有救了!”
如今,被送到乌鲁木齐接受抢救治疗的陈保国和杨文胜正在康复之中。另一名矿工杨晓东伤势较轻,目前已痊愈。
百余名各族矿工断了粮。阿布旦说:“有我吃的,就有你们吃的!”
送走了陈矿长和杨文胜,阿布旦松了口气。但没想到更加严酷的问题又摆在他的面前。
1月16日,附近十几个采矿点的人纷纷来找阿布旦:阿塔,我们断粮了!
大雪封山,交通断绝,“断粮”无异于死路一条,众多矿工面临绝境。望着一双双充满了企盼的眼睛,阿布旦斩钉截铁地说:“我不会眼睁睁看着你们饿死的。有我吃的就有你们吃的!”
第二天,十几个矿点来了100多位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矿工。人们从阿布旦手里接过面粉,一遍遍地向老人鞠躬,向老人致谢,这时的面粉真比金子还贵呀。由于大雪封山,矿工手头连交面粉的钱也没有,许多人不好意思起来。阿布旦说:“救命要紧,什么钱不钱的,没关系!”
阿布旦又想:只有面,没有油、没有肉,也吃不上菜,仍难抵御这么严冷的寒冬。他又毅然决定把自己家里的八头已怀胎的奶牛宰杀,将肉分给饥饿的矿工。当人们帮着宰牛时才发现,每头牛肚子里都怀有牛犊。来自天南地北的各民族矿工再一次被深深地感动了。
在焦尔特河谷,凡是认识阿布旦的人,无论是哪一个民族的,都说阿布旦是一个好人,一个乐于助人的人。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下岗职工的故事

下岗回家的杨凤兰,编篮子,卖大饼,开饭馆,历经坎坷,一步步挺了过来。请听这位自强者的心声——
“山不转水转”
本报记者陈杰
我叫杨凤兰,今年44岁。由于企业不景气,我下岗回家了。当时,我上有70多岁的婆婆,下有几岁的孩子,全靠丈夫几十元的工资,生活一下拮据起来。生活的困难,使我产生了许多想法。有一天,我带孩子去市场买菜,有一位大爷在市场卖篮子,我问大爷:“我要编篮子,你能收吗?”大爷说:“如果好,我就收。”我一听很高兴,回家就对爱人老孔说了。我爱人手很巧,他支持我,手把手教我学会了编篮子。编了几个之后,我给卖篮子的大爷送去,他一看就说:“这篮子编得真好!你回去编吧,编多少,我要多少。”
刚开始,我每天只能编两三个,慢慢熟练了。为了多编几个,我起早贪黑,早晨五六点钟,就粘条子、缠篮子把,等老人孩子起来吃完早点,我就开始编。晚上服侍老人孩子睡下后,再挑灯夜战,插篮子花、收边、整理,一直干到晚上十一二点。一天下来,腰酸背痛,脖子抬不起来,手上全是口子,指甲不用剪,都磨平了。就这样以艰辛和汗水,换来了收获。当时一个篮子除了料,只赚几毛钱,我一天编十几个,能赚几元钱。
整整两年,我编了7000多个外观漂亮又结实耐用的提篮。现在想起来,自己都吃惊,当时是凭着怎样一股劲挺过来的呀!
编篮子不是长久之计,随着生活好转,我又有了新的想法。市场上卖主食的很少,我为什么不试试?我从农村买来新玉米面,烙发面饼,蒸窝头,然后去市场卖。说实在的,不是每个人生下来就是做买卖的材料,这也是一点点磨练出来的。我第一次去卖饼,连三轮车都不会骑,推着去市场,碰上熟人还挺不好意思,心里总觉得委屈,想掉眼泪。反过来又想,眼泪不能当饭吃,我卖饼,一方面可以解决自己的困难,另一方面也方便群众。一天,两天……渐渐地我的推车前排起了队。也许有的人会说,这根本不算从商,也许有的人对此嗤之以鼻,可是我把它当作自己的事业。我的经营之道是让人们花一分钱就买值一分钱的东西。因而,我的推车前大多数是回头客,不论刮风还是下雨,从不间断。
1993年4月,国家刚放开粮油价格,我想这正是一个好机会。在幸福道市场工商管理所的帮助下,我在市场租了3平方米的小屋,主营大饼、切面。由于我肯吃苦受累,生意越来越火,小店发展到30多平方米,安装了切面机、和面机。我们的一举一动得到市场工商管理所的关注,他们帮我找了一间地点好的房子,让我开饭馆。所长说:“我们帮你一把,再送你一程,因为我们看准了你,你一定能干好。”
我的饭馆虽然不大,但经营的饭菜经济实惠,合大众口味。每天中午顾客总是满满的,大都是回头客,一张桌要返好几拨。做生意实实在在不骗人,才能得到顾客的认可。我与在饭馆打工的下岗女工和睦相处,亲如姐妹。和气生财,这话一点不假。一位女工说:“杨姐,我在好几处个体户那儿打过工,谁都没像你这样真心待我。那些个体户把我们当贼看,你把我们当人。”
正当我闯出一条再就业之路,生意一天比一天有起色的时候,去年10月,我事业上的好帮手、多病的丈夫去世了。几个月后,我相依为命的婆婆也随她的儿子去了。他们都没来得及与我分享更多的幸福。在我困难的时刻,各级组织给了我极大的安慰和鼓励,我被授予市“三八”红旗手和再就业明星的称号。(附图片)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公仆谈心录

  扑下身子挖穷根
——新疆巴里坤县委书记魏天哲访谈录
本报记者曾坤
眼前的魏天哲,矮个儿,黑红脸膛,前额已刻有数条长短纹,近乎谢顶。其实,他刚过不惑。自当“官”以来,就与农村结缘。做过2年大队支书,9年乡长、乡党委书记,1991年到紧挨中蒙边界的小县——巴里坤任县委副书记,1996年改任书记。一年多来,他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尽快摘掉“全国贫困县”帽子。我们晤面,话题也是脱贫。
我们巴里坤县是哈密地区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贫困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1/10。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恶劣,生产条件不好,贫困程度较深,大都属于特困户。加之我县灾害性气候较多,抗御能力脆弱,脱贫后又容易返贫。但不管困难有多大,一日不摘掉贫困县帽子,我一日不离开巴里坤。
我结婚15年了,孩子已经13岁。但我和他们在一起的时间,最长的一次没超过15天。常有人问我,你图个什么?什么也不图。共产党的干部就应该这个样。特别是在贫困地区,这是应具备的政治觉悟。
有句老话讲:“村看村,户看户,村民看的是干部。”贫困地区的老百姓务实得很,他们不看你干部说什么,说多了没用。你把事情做出来摆到那儿,他才信服。
你问我最伤脑筋的事是什么?不怕你笑话,最担心的是财政没钱和就业无门。全县的财政自给率才12%,一年要吃国家补贴3000多万元!回过头来再看看这个素称“新疆五大牧区之一”的巴里坤,羊毛、煤炭、芒硝等资源丰富得很,水土资源的一多半尚未开发,守着财富受穷,实在让我这个当书记的食不甘味,寝不能眠。
近两年,我们确立了“以山区贫困农牧民搬迁为重点,以水土资源开发为龙头,实现农牧业结合脱贫致富”的工作思路,全县扶贫工作开创了新局面。如今,黄土场、兰旗沟下戈壁、奎苏中线三个片区的水土开发已全面展开。仅黄土场片区已开荒1.5万亩,水、电、路、房等统一规划,配套建设,已安置搬迁贫困牧民200多户。我们一面下力气在农业上搞开发式扶贫,一面在优势资源的转换上下功夫。去年,我们将自己无力改扩建的县火电厂,由自治区电力局兼并。他们出资改造扩建,这样一来,电力不足的矛盾迎刃而解。另外,经我们努力争取,全长132公里的哈密至巴里坤柏油公路将在今年正式修建。几支石油勘探队伍正在巴里坤县境内找油,前不久,传来喜讯,几口探井已有油气显示。巴里坤摆脱贫困大有希望。
5月初,巴里坤一个飘着雪花的日子。记者望着魏天哲乘坐的越野车,渐渐消失在一片白茫茫的雾雪之中,耳边又响起他那带有浓重西北口音的铿锵话语:“领导干部光坐办公室指挥不行,要扑下身子带领群众一起苦干,有这股劲儿,我不信摘不掉贫困帽子!”(附图片)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采访随想

  为何泔缸拣肉吃
广华
一家年销售收入过5亿元的企业,职工一顿午餐往泔水缸里倒进大半桶剩饭剩菜,可谓“九牛一毛”,不足为怪。但台资企业湖南旺旺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却连这芝麻大的小事也不放过。两年前的一天,厂长李子荣当着就餐职工,从泔水缸中捞出几片猪肉,用自来水冲干净吃了下去。然后他念起一句古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从此,职工在自助午餐中能吃多少装多少,再也不见浪费现象。
耐人寻味的是,“湖南旺旺”职工的这种自觉性,并不是处罚条规约束的结果,公司也从未制定过这样的条文;而是靠其负责人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泔水缸里拣肉吃的那一幕,任谁都不能无动于衷,也不能不反思自律。
其实,“湖南旺旺”负责人的表率行为远不止这些。还以节俭这桩事来讲,该公司总经理廖清圳先生当初来长沙建厂时,不住高级饭店,坚持与民工一道住工棚;进城办事舍不得坐出租车,而搭乘手扶拖拉机。如果将此理解为创业维艰,尚在情理之中的话,那么到如今,企业人均年上交税收过了3万元,他出差在外仍常常只吃盒饭,这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么?
有这样的当家人,公司职员又怎能不养成点滴节省、精打细算的良好作风!大到各类原材料、小到笔墨纸张,“湖南旺旺”从不曾因家大业大而开销也大,连残留在桶底的那点食用油,职工都要不惜手工把大油桶翻过来滴干净……
后来再到一些国有企业采访,记者却看到另外一种景象:有的自恃效益尚可,“跑冒滴漏”习以为常;有的日子并不好过,铺张浪费一如既往;有的濒临破产边缘,大手大脚仍无节制。如此这般,让人看了难受之余,忍不住便在闲谈之际讲起“湖南旺旺”的故事。一些厂长经理听了后,或摇头,或大笑,或以疑惑的眼光看着我,那情形,迄今仍是我脑海抹不去的记忆。
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在此,很想问一问我们的一些企业厂长经理,当你们历数机制不活、包袱过重的时候,呼唤政策到位、各方扶持的时候,高谈进取拼搏、振兴发展的时候,是否也有勤俭节约的意识?艰苦奋斗的作风?以身作则的觉悟?廉洁自律的举措?当你们行必小车、住必“三星”、吃必“生猛”的时候,是否也有坐“手扶”、住工棚的体验?从泔水缸中拣肉吃的勇气?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年仅22岁便以身殉职的杜希乐,以其朴实无华的一桩桩故事,铸就了一段——
  热血人生
本报记者宋学春
1996年9月29日晚8时30分,一辆满载12吨玉米的解放拖挂车,行至山东省平(度)日(照)路柴沟收费站附近时,突然闯红灯朝逆向车道收费口冲去,而此时该车道上正顺行急速驶来一辆农用三轮车。眼看车毁人亡的流血事件就要发生,正在执外勤的杜希乐一面朝农用三轮车高喊“躲开!快躲开!”一面向违章货车发出急刹车信号。两车擦尾而过,农用三轮车上的群众得救了,杜希乐同志却被大货车后车厢板刮倒……
尽管记者此行采访,是在杜希乐以身殉职8个月之后,但他的乡亲、同事都忘不了发生在柴沟收费站那一幕,更忘不了他的许多感人事迹。
1994年11月,杜希乐被择优录取到高密公路局平日路柴沟收费站。经过严格的岗前培训,他完成了从农村青年到合格收费员的转变;经过平常的理论学习和业务考核,他又从一个一般收费员成长为“文明收费员标兵”。
“作为一名收费员,每天与金钱打交道,决不能受金钱的诱惑,走向邪路,我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杜希乐在他的日记中是这样写的,工作中也是这样做的。
对于不该收的钱,或者别人错给了钱,小杜坚决不要,总是千方百计退还。一个司机把一张100元的人民币当成10元递给小杜,小杜赶了10多里路追上那位司机,退还了多余的钱。
金钱关难过,人情关更难过。杜希乐一位表兄是个体运输户,经常通过收费站,但杜希乐从未给他开过“绿灯”。表兄抱怨他六亲不认,小杜说:“如果收费站的人都给亲戚朋友免费,这工作就没法干了,也会砸了自己的饭碗。”从此以后,他的表兄每通过收费站都主动交费。
杜希乐爱憎分明,是非观念强。据他的同事介绍,杜希乐在一年零九个月的收费岗位上,抓获各种犯罪分子6名,收缴假人民币600多元,成了有名的“公路卫士”。
去年5月一辆个体大客车停车交费时,杜希乐发现车上一位老年乘客不停地向他暗示着什么。他立即要求司机把车停在路边打开车门。就在这时,一名心虚的歹徒跳出车窗,落荒而逃,杜希乐紧追上去,将歹徒打倒在地,在旅客们的帮助下,将其送到驻地派出所。原来这是一个经常在车上抢劫扒窃乘客钱物的“东北虎”,他没有料到会栽在了杜希乐手上。
杜希乐是个热心肠的小伙子,他坚持为过往车主提供优质服务,不管过往车辆发生什么故障,他都尽心尽力地帮忙。去年7月一辆江苏的拖挂车坏了,维修部又没有所需配件,已经下班的杜希乐得知此事,骑车6公里把配件买回,并给司机安上。1995年11月20日,收费站西500米处发生车祸,司机刘晓云受重伤当场昏倒在地。杜希乐发现后,急忙将他送到附近医院,自己掏钱为其挂号就诊,经紧急处理后又转到高密市人民医院。那天晚上,杜希乐跑前跑后四个多小时,由于抢救及时,司机转危为安。事后,刘晓云和所在单位领导带着礼品礼金专门到收费站向“救命恩人”杜希乐致谢。小杜说:“不用谢!出门在外谁也保证不了不出事,遇到这种意外事故,人们都会相助的……”
对同事,杜希乐更是尽心尽力。同事孟庆森到潍坊参加半个月的执法训练,他父亲刚做了胃切除手术,母亲年迈体弱,家里捎信让孟庆森回家收花生。杜希乐得知后,自带干粮,搭车25里,步行4里多,赶到孟庆森家,把2.5亩花生全部收拾到场院。就在牺牲的前几天,他还往返20多公里,帮助一位同事收割了4亩多玉米。
杜希乐和哥哥是由现在的父母从江苏省抱养的。为了报答养父母的恩情,哥俩不顾父母的劝说,没有读高中。哥哥光荣参军,家里的重活累活几乎全部压在杜希乐一人肩上。每逢农忙季节,他都尽可能地回家帮父母亲收割、打场、运肥、耕种。他在给哥哥的信中写道:“你为国家尽义务,我为父母尽孝心,我们岗位不同,但可以比着干!”一谈起这些事情,父亲杜凤祥、母亲李桂兰就泣不成声。
年仅22岁的杜希乐走了,他的名字、他的感人事迹永远留在人们心中。潍坊市公路局授予他“文明收费员标兵”、“模范收费员”称号;共青团山东省委追认他为共青团员;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他为烈士。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新闻追踪

  小灰雁长大了
施芳何远发
5月10日,本版曾报道落户北京紫竹院公园的一对灰雁,在“绿色守护者”长达27个日夜的守护下,平安孵生了一双“儿女”。热情的人们一直关注着它们的命运,如今,这对小灰雁一身淡黄色的绒毛渐渐褪去,很快便可振翅高飞了。
细算一下,北京紫竹院公园的小灰雁出生已经50天了。
6月14日清晨,我们再次来到了北小湖畔,放眼望去,偌大的湖面浸透着浓浓的绿意,密密匝匝的荷叶把整个水面捂了个严实。绿水中央,几簇树枝环绕着一座小岛,这儿就是灰雁的“家”。小岛依旧,灰雁却不知去向。
多亏了几位老人的指引,跨过小拱桥,我们终于见到了灰雁。波光粼粼的水面上,灰雁一家正悠闲地嬉戏玩耍。岸上照例围了一大群人,几位老妈妈探着身子,轻声地吆喝着:“雁,雁……”灰雁竟循声而来,雁爸爸在前,两只小灰雁紧随而来,雁妈妈在后。
一个多月未见,小灰雁已出落得格外水灵,淡黄色的绒毛逐渐褪去,披上了褐色的新装,身段儿也比原先矫健了许多,只是翅膀还未硬朗,欲飞不能,只好乖乖地在湖面上游来游去。
灰雁一露脸,岸上顿时热闹起来。小朋友拿出了爆米花,老大爷带来了嫩白菜,老大妈捧出了黄花草……小灰雁一点也不畏生,伸长脖子,尽情地享用着这丰盛的早餐,时不时还向岸上的人们点头致意呢。
每天在湖边打扫卫生的韩艳华,聊起灰雁总有着说不完的故事:“灰雁起身早,每天5点多钟,这一家就早早出了门,绕过小桥,到水榭那儿转转,来了兴致还会到岸上去遛弯儿。灰雁胆子忒大,一点都不怕人,也知道大家对它们好。”
北京林业大学的“绿色守护者”一直牵挂着小灰雁,一到周末,他们就想着去紫竹院看看老朋友。5月底的一天,他们突然收到一封信,说是一只小雁误食鱼钩生了病。同学们的心弦一下子绷紧了,急急赶到了紫竹院,直到确信小灰雁平安无事,他们才放心离去。
小灰雁的平安成长,不正表明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吗?在听过一个个朴实却十分感人的故事之后,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用完早餐,雁妈妈细心地替一双儿女梳洗起羽毛,随后这一家老少便向远处的水面游去,人们却久久没有离去,关切的目光追随着它们远去的身影……
(附图片)
题图:小灰雁“一家子”悠然戏水。方云伟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