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6月20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

  历史不会忘记
——写在小平同志关于乡镇企业谈话发表十周年之际
陈剑光夏珺
1987年6月12日,邓小平同志与外宾谈话时提出了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精辟论断,对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乡镇企业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在小平同志这个重要谈话发表十周年之际,我们特发表这篇纪念文章,与读者一起缅怀小平同志对我国乡镇企业发展的关怀和支持。 ——编者
1987年6月12日,是我国乡镇企业发展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不寻常日子。因为这一天,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发表了著名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谈话。这一天,他在会见外宾时,热情赞扬了蓬勃发展的乡镇企业,他说:“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突然冒出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
小平同志的这段著名的谈话是他所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平同志在规划中国走向21世纪的宏伟蓝图时,始终没有忘记中国的国情,始终认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实现现代化过程中最艰巨的任务。他深刻指出:“我国80%的人口是农民。农民没有积极性,国家就发展不起来。”“农民积极性提高,农产品大幅度增加,大量农业劳动力转到新兴的城镇和新兴的中小企业,这恐怕是必由之路。总不能老把农民束缚在小块土地上,那样有什么希望?”
正是基于这一思想,小平同志在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了亿万农民群众创造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同时,对农民群众的又一伟大创造——乡镇企业也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他说:“乡镇企业的发展,主要是工业,还包括其他行业,解决了占农村剩余劳动力50%的人的出路问题。农民不往城市跑,而是建设大批小型新型乡镇。”
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多次深入农村调查,在苏南等地视察过不少乡镇企业,对苏南地区依靠上海的技术力量发展乡镇企业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时,又亲自看了几家著名的乡镇企业。在随后发表的视察南方重要谈话中,小平同志再次高度评价了乡镇企业:“我们有优势,有国营大中型企业,有乡镇企业,更重要的是政权在我们手里。”
邓小平同志关于乡镇企业的一次次谈话,推动了乡镇企业一次比一次更大的发展。1987年,我国乡镇企业的产值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首次超过50%,成为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非农产值首次超过农业产值,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这个历史性的质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我国以农业为主的传统农村经济格局的结束。
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谈话发表后,不仅开辟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而且使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1992年到现在,我国乡镇企业的经济总量迅速增加,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企业改革逐步深化,地位作用日益突出。乡镇企业不仅在全国工业中占据了半壁江山,而且涌现出了一大批与国有大中型企业比翼齐飞的大中型乡镇企业。截至1996年统计,我国农村社会增加值的3/5、国内生产总值的近1/3、工业增加值的近1/2、财政收入的1/4、出口创汇的1/3和农民收入的1/3,均来自于乡镇企业。
大批乡镇企业的崛起,不仅使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使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城市化的路子越来越清晰,而且对巩固工农联盟、解决好新时期的城乡关系、工农关系均有着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对于乡镇企业,江泽民总书记同样多次给予高度赞誉和满腔热情的支持。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江总书记高度称赞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民的又一伟大创造”,指出乡镇企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来,为农村致富和逐步实现现代化,为促进工业和整个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1996年6月4日,江泽民总书记在河南视察农业和农村工作时,对乡镇企业的作用和意义作出十分精辟的阐述:“发展乡镇企业,对农村的建设是一项带有革命性的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江总书记第一次把发展乡镇企业提高到“带有革命性的改革”这样的高度,这对全国乡镇企业职工及广大农民是巨大的鼓舞。
目前可以说,乡镇企业进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今年1月1日起,我国乡镇企业发展史上和我国法制建设史上的第一部《乡镇企业法》开始施行。3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转发农业部《关于我国乡镇企业情况和今后改革发展意见的报告》。中央通知要求“各级党政领导要站在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发展乡镇企业的重大深远意义,坚定不移地促进乡镇企业的改革、发展和提高”,要求“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繁荣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一个战略重点”。
在乡镇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外部环境越来越好的今天,我们深切缅怀小平同志对乡镇企业的深刻论述、热情关心和巨大支持。1.35亿乡镇企业职工不会忘记小平同志,9亿农民不会忘记,全国人民不会忘记。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切。(附图片)
(压题照片为江苏华西村农民住宅。孙海燕摄)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企业风采

当初从市场中孕育成长起来的乡镇企业,眼下同样面临着竞争的压力。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最近江苏森达集团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
追求市场程度最大化
吴永生崔世才

一九九六年元旦,江苏森达集团的议事大厅内,灯火辉煌,集团的四百多名职工代表聚集在一起,共商企业发展大计。
困难在市场,希望也在市场,企业要生存、发展,必须把工作重心放在市场上。森达人果断地提出转变思想观念,转换经营机制,全面实施市场工程的战略方针。
他们提出,从传统的“销售我生产的产品”向“生产我销售的产品”转化,把企业生产经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上,只生产消费者要买的满意产品。
思想观念的变化带来了组织体制和管理范围的变化。集团赋予销售总公司更多的职能,总公司建立新的计划科,根据分公司的需求,编制生产营销计划,向生产部门编发生产订单。生产部门严格按订单按时定量保质提供产品,原料采购与生产部门,生产与销售部门的关系成了市场买卖关系。
今年初,集团领导班子从第一把手开始,分五期考察全国二十七个省市的市场,还两次单独组团考察香港、法国、意大利等市场,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集团领导的工作重心向市场倾斜,将精兵强将派赴市场第一线。

注重研究市场营销策略是森达人制胜的又一法宝。去年,集团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结成紧密型的合作伙伴,开展广泛的市场调查。与此同时,他们还聘请社会科学院、国家市场信息中心以及高等院校的专家教授一起共同研究市场营销策略。先后创立了“立体化”经营策略、产品分流策略、市场细分策略、差别化管理策略等四大营销策略。
为加大森达皮鞋的渗透能力,集团在抓名品进名店,在大商场里开拓市场,寻求大集团购买的同时,对过去的包卖商进行全面整顿,挑选大批发商实行代理制。在全国挑选了沈阳金马鞋城、江阴鞋帽公司、上海工商联、成都批发站、无锡百货站等五家实力强、信誉好、经营水平高的大批发商为代理商,在全国范围代理。
为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对森达皮鞋的需求,集团彻底改变过去以男单鞋为主的格局,产品向男女鞋、中高低档分流风格,日趋多样化。为加快女鞋开发力度,集团成立了女鞋设计部,专门从事对女鞋新品种的设计开发,还辟出三条生产线,专门生产女鞋,使女鞋产品撑起森达皮鞋的“半壁江山”。
集团在实施“小公司、大市场”策略的同时,根据区域的不同特点,实行“差别化”管理,对不同地区、不同市场的销售人员,采取不同的考核方法。根据各地消费水平不同,供应不同价值和档次的产品,同时推出个性化促销,靠品牌、靠质量争取消费者。

依靠名牌开拓市场是森达人取得成功的又一奥秘。去年,森达皮鞋获得市场好评后,集团抓住机遇先后投入一千多万元用于产品广告、包装开发、柜台形象的宣传。提高森达的知名度,给消费者留下难忘的印象。他们还挤进亚特兰大奥运会,成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唯一礼仪用鞋。如今,北京西单商场、甘肃亚欧商场、南京商厦等大型商场,森达的柜台占据面积达五十平方米到六十平方米,森达品牌成为消费者心目中的首选品牌。
今年四月中旬,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认定森达为国家驰名商标,这是我国鞋类产品中唯一的一块“金牌”,为森达人进军国际市场提供了有力武器。
“一日买鞋,终身服务”是森达人向全国消费者作出的永久性承诺。集团在收集国内外鞋类产品售后服务资料的基础上,制定出森达皮鞋售后服务标准,得到中国消协的充分肯定,并作为蓝本修订成中国皮鞋、旅游鞋售后服务标准。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乡企动态

  乡镇企业开展质量振兴活动
本报讯全国乡镇企业质量振兴活动近日在全国展开。这在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
由农业部组织开展的这项活动旨在提高乡镇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的质量意识,强化企业的质量基础工作,促进大中型企业上档次、上水平,促进乡镇企业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这项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到2000年,对企业厂长、经理的质量教育培训面要达到90%以上,对职工的质量教育培训面不低于70%;乡镇企业产品标准覆盖率达到80%;重点产品有50%以上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企业出口产品合格率达到100%,大型乡镇企业产品的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要达到90%以上,中小型企业产品的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要达到或接近国家抽查合格率的平均水平。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

  乡镇企业服装服饰荟萃大连
本报讯中国乡镇企业服装服饰博览会于6月9日至15日在大连市星海会展中心举行。
这次博览会是我国乡镇企业服装服饰行业的首次聚会,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服装服饰行业取得的巨大成就的集中展示。来自全国33个省、市、自治区和计划单列市的近千家企业和商业单位的代表参加了博览会,展销品种近万种。
据农业部副部长万宝瑞介绍,服装已成为乡镇企业产品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全国服装产量和出口量的80%来自乡镇企业,一批乡镇企业的服装创出了全国名牌产品,如雅戈尔、红豆、大杨、一休、雪豹等。
据中国服装协会、中国服装总公司1995年统计,全国服装行业按产品销售收入和利税总额计算,前10名里乡镇企业分别占6席和5席。1996年统计,全国服装企业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利税总额超亿元的5家大型服装企业中,乡镇企业占了3家。
据统计,本届博览会共接待中外客商21.9万人次,成交额近6亿元,其中外销2.1亿元,签订合资合作项目29个。(何君)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五彩人生

  永不退缩的雷仁义
本报记者彭俊
雷老汉今年66岁了,作为一个“家产”2亿多元的乡镇企业的董事长,人们在他身上看不到一点点大老板的派头,能感觉到的仅是一个普通庄稼汉的憨厚,还有为了群众利益从不退缩的共产党人的气概。
30多年的创业史,就是雷仁义为了父老乡亲的幸福,不计较个人荣辱得失的奉献史。
从1959年起,雷仁义就担任陕西渭南市临渭区五里铺村党支部书记。那一年,为了带领群众度过“瓜菜代”的困难时期,他在村上办起了三个砖瓦窑场,当年为村里创收2万元。然而好日子不长,1965年搞社会主义教育,有人抓住这几个小砖厂,说雷仁义弃农经商,不务正业,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并留党察看两年。
雷仁义下来之后,村里的经济急剧滑坡。到1971年,粮食单产从400公斤跌至200公斤。有个村民小组,一年下来人均只分了20公斤小米。群众过不下去了,三三两两到仁义家诉苦。还有不少人到县上、市上为他讨公道,请他出山。县里派公社书记带了6个人,到五里铺做雷仁义的工作,动员他出来接着干。
“当时‘文革’还没结束,是非祸福谁也看不清。”回首这段往事,老雷的心情仍然十分复杂,“公社的同志通知我去开会的那天晚上,72岁的老母亲抱着我的大腿不让去,我爱人把我锁在家里不让出门。我当时的心情也很矛盾,也担心再次遭受打击。但一想到群众的愿望,党的要求,豁出去了。整整一夜,我做通了自己和家人的思想工作。”第二天,雷仁义就到村里去了。这一干,就是20多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雷仁义带领全村百姓,从一把钳子起家,走上了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的道路。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五里铺村迎来了一次新的发展机遇。1984年,有十几个单位到村里征地,一次性支付了430万元的征地款。
430万元,对于1984年的中国西北这个小村庄来说,的确是一笔巨款。如何用好这笔钱?五里铺有人主张拿这些钱为村上办企业,要富大家一起富;有人要求分钱到户,拿到手里图个实在。村里经过集体研究,决定从五里铺的长远考虑,把这笔钱攒下来,兴办集体企业。消息传开,村里炸开了锅。
一些村民一看说不动雷仁义,便联名到市政府告状,到镇政府静坐,大年三十晚上,还有部分村民坐在雷家软磨硬泡,说:“不分钱甭想过好年!”
正月初一,雷仁义领上村干部,挨家挨户给群众拜年,并用算账对比的方法,对群众晓以利弊。干部的一番苦心,感动了群众。在春节过后的村民大会上,雷仁义以村支部书记的身份,拍胸脯向大家表态:如果大家相信我,我再干三年,五里铺富不了,我就自动下台!村民们当下就爆发出了一片信任的掌声。
就这样,五里铺村的企业从此起步发展,先后办起了18个集体企业,开始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创业。
1992年,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谈话发表后,全国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五里铺人提出了“瞄准市场上项目,立足自身筹资金”的发展思路,准备新上10个有市场前景的项目。这一次,村民积极发挥主人翁精神,不用任何动员工作,短时间内自筹资金上千万元,缓解了资金紧张的状况。大伙很有感触地说:大河有水小河满,村里办企业是为了大家共同富裕,咱没的说!
有几个数字能说明问题:1993年,五里铺村工农业总产值突破亿元大关,成为秦东第一个亿元村;1996年,这一数字刷新至2亿元,利税过千万元,人均收入2800元。今天的五里铺村,家家有彩电,户户有存款,全村789户人家盖了840栋楼房,人均住房面积47平方米。
五里铺人富了,雷仁义也出名了。他先后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全国十大扶贫状元。面对荣誉,老雷坦言:我个人算不得什么,集体富了才是最要紧的,为了这,我豁出老命,永不退缩。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老乡”月谈

  乡企也要创名牌
秀文
乡镇企业已成为农村的一大经济支柱,撑起了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然而,一些乡镇企业重视增长速度,却忽略了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笔者在这里想提请有关方面注意,乡镇企业在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应向纵深发展,在效益上做文章,在质量上下功夫,适时实施名牌战略,并依托“名牌”迅速壮大自己。
乡镇企业实施名牌战略首先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可以这样说,当今的市场是名牌的市场,未来的竞争是名牌的竞争。正在勃勃兴起并欲占领市场的乡镇企业,怎可没有自家叫得响的名牌?
实施名牌战略也是乡镇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各地的成功经验已经充分证明,拥有名牌产品的乡镇企业大都产品销售畅、流动资金周转快、经济效益明显看好;而一批非名优产品则存在滞销问题,占压资金逐年上升,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为什么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是有些乡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经营存在“广种薄收”的粗放现象,忽视效益;在资金投向上,重新建、重扩能,轻技改、轻创优;在习惯上,重开发、重营销,轻管理、轻质量……如此等等,都制约着乡镇企业持续、健康、高效发展。
乡镇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已势在必行。事实上,各地已在实践,有的已闯出路子。综合各地经验,乡镇企业实施名牌战略首先要制定一个好的战略目标,并要有指标、有措施,诸如要整体推进乡企产权制度改革,解决机制弱化问题,充分发挥人在提高质量、创造名牌中的主观能动性。其次,有关方面要研究制定适度的倾斜政策、扶持措施等,比如建立名优产品奖励基金、质量创优奖等等。乡镇企业只有形成创名牌的共识,并真正投身于名牌战略的实施中,乡镇企业发展当能走向持续、健康、高效的路子。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乡企动态

  杭州乡企经营从粗放走向集约
本报讯经过20多年的发展,杭州市的乡镇企业正从量的扩张为主向质的提高为主转变,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据统计,1996年杭州市乡镇企业共完成工业产值846亿元,营业收入835亿元,实现利润和税金分别为25.4亿元和35亿元,基本实现了效益和速度同步增长。
杭州市乡镇企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形成了一批上规模的大中型乡镇企业。目前,全市有10亿元以上乡镇22个,亿元村66个,销售收入2亿元以上企业13家;形成了一批优势产品和优势产业,其中,老板牌排油烟机产品覆盖全国1/3市场,西子电梯销量名列全国同行业前茅;形成了一批开放型骨干企业。去年全市乡镇企业出口产品交货总值超亿元的有8家,超6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25家;形成了一批产权明晰、职责明确、政企分开、自负盈亏、经营机制优化的企业。(许群徐业刚)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乡企动态

  雅戈尔步入信息建设快车道
本报讯耗资1000万元、历时两年、按国际惯例筹建的雅戈尔信息中心将于7月1日在香港正式启动。信息控制终端的建成,标志着雅戈尔信息化建设实现了质的飞跃。
雅戈尔集团1990年通过对国内市场的调研和预测,雅戈尔作出了走名牌发展之路的决策,短短5年创出了两个全国名牌产品;1993年在对2万多名消费者进行体型测量、数据分析之后推出适合国人体型特点的雅戈尔西服,1994年跻身全国名牌之列;1995年从全国21个城市的系统调查入手,在对多达9000万个数据计算分析的前提下导入CI系统。在此基础上,公司建立了由销售人员、经销商、消费者和质检部门组成的信息反馈系统,建立了信息搜索和反馈机制,争取在信息化建设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创世界名牌、建跨国集团奠定坚实的基础。(程方定何全良)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乡企动态

  邵阳民营经济撑起半壁江山
本报讯地处边远地区的湖南省邵阳市,民营经济迅速发展,目前,该市民营企业已达17.6万家,固定资产达44.8亿元。民营企业从业人员达154万人,占全市劳力总数的42%。1996年该市民营工业企业产值182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85%,民营经济提供的税收占全市总税收的51.5%,成为邵阳经济的重要支柱。
邵阳市位于湖南省西南部,既不沿海沿江,也不沿边沿线,区位条件较差。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在发展的方向上,该市坚持“工业为主,小区为主,个体私营为主”,充分发动群众,吸纳民资,聚集民力,鼓励民办,使民营企业办得红红火火。 (卢本儒曾定保)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

全国100个文明村镇之一的西藏自治区江孜县紫金乡,在抓农业的同时,积极引导农民向第三产业和乡镇企业发展。全乡人均收入由原来的500元增加到1900元。图为该乡的奶渣加工厂车间。 新华社记者 范长国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