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6月20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保护好生命线——耕地
新华社记者李尚志王言彬赵连庆
土地是我国十多亿人口和子孙后代的生存之本,如果保护不好,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就会发生严重的危机,不要说建设、发展,连起码的吃饭问题都将难以解决。耕地资源紧缺并且逐年减少的现实,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制约因素。
由人增地减带来的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的相对短缺,日益严重。今年以来,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中南海先后听取国家土地管理局的专题汇报,认真研究我国的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问题。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明确提出了保护耕地的治本之策。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工作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列入了党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面对我国每年增加1000多万人口、减少几百万亩耕地的严峻形势,面对国外有人提出“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的尖锐发问,我们只有一个回答:靠中国的土地能够养活、养好中国人!
人多地少: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严肃对待的重大难题
“民以食为天”,反映了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对吃饭问题的重视。要吃饭,就要有耕地,这也是人人都懂的浅显道理。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向新世纪迈进的时候,我们不能不认真检视脚下这片赖以生存的土地的承载能力。
长期以来,“人口众多、地大物博”是我们进行国情教育的一个基本观点。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一成就足以令我们自豪,但现在全国人口已超过12亿,很大一部分发展成果被逐年增长的人口抵消。对“地大物博”也需要重新认识。人多地少,这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袤陆上国土不可谓不大,但耕地只占国土总面积的14%,用12亿多人口一平均,人均只有1亩多,不及世界人均耕地的一半。全国有666个县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警戒线。耕地质量总体水平低。全国耕地分布在山地、丘陵、高原的占66%,分布在平原、盆地的仅占34%。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耕地占全国的38%,但水资源却占全国的80%。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耕地占全国的62%,但水资源只占全国的20%。现有耕地中有9100万亩坡度在25度以上,长期耕作,不利于水土保持,需要逐步退耕还林、还牧。由于分布的缺陷,全国有水源保证的耕地只占39%。
在耕地数量减少的同时,许多地方的耕地质量也在下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8万平方公里,每年有50多亿吨泥沙流入江河湖海,宝贵的土壤、肥力随着洪水一泻千里。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3%,而且每年还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沙进人退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种工业“三废”、生活垃圾对耕地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全国每年都有数以百万亩计的耕地因污染而减产甚至绝收。
在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我们面临着巨大的土地资源的困境与危机。
现有耕地资源是我们祖先历经几千年不停地垦殖留下的最宝贵财富。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无时无刻不是与我们脚下这片耕耘千年的土地息息相关。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让宝贵的耕地在我们的手上大片大片地消失,绝不能破坏和浪费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珍惜和保护耕地是关系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民族兴旺的大问题。
保护耕地:我国发展基础产业的根本和条件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对耕地的保护。早在50年代末毛泽东同志就曾指出:“从古以来,没有不被破坏的房屋,但是有不被破坏的土地。我国现有15.8亿亩耕地,绝大部分是古人留下来,是人们千秋万代的劳动所经营出来的。到现在我们也是每年把自己的劳动加到上面去。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经济学家们最好能算算土地的价值。”
7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地指出:“要使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至少有两个重要特点是必须看到的:一个是底子薄。第二条是人口多,耕地少。土地面积广大,但是耕地很少。这种情况不是很容易改变的。这就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考虑的特点。”这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对土地特别是耕地国情的重视。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地执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把保护耕地作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加以重视。
在当今的生产力水平下,没有了土地,就没有了农业,土地中最重要的是耕地。保护耕地就是保护农业,减少耕地就是削弱农业。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在今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再次重申: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农业不仅面临人口增加、需求增长的巨大压力,而且面临耕地减少、资源紧缺的严重制约,这种状况将长期存在。
国务院总理李鹏明确提出:国家和地方政府都要进一步健全永久性耕地保护制度。凡是列为永久性保护的耕地,都不得随意侵占。列入开发区规划范围还没有开工建设的土地,允许农民进行耕种,对耕地撂荒的要依法予以惩处。开发区尽可能少占和不占耕地,更多地对荒坡荒滩进行开发。对占用耕地要有切实可行的补偿复垦措施。
土地问题专家们认为,保护耕地既是保护农业的生命线,更是保护工业化、现代化的生命线;既是保护民族的生命线,更是保护城市和沿海地区的生命线;既是保护农村经济的生命线,更是保护城市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生命线。
为有效地保护耕地,198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从1987年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使我国耕地保护走上了依法治理的道路。自1992年以来,各地陆续开展了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和划定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各级党委、人大、政府对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工作十分重视,先后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初步完成划定工作;有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了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或法规,建立了管理制度。绝大多数地区划定的基本农田已落实到地块和图件上,并明确了各级政府在基本农田保护中的责任。许多地方严格了占用基本农田的审批制度,已有12个省、自治区在坚持严格审批的同时,又建立了国家、省两级规划许可证制度,强化了行政管理职能。实行了占用基本农田占补挂钩或补交造地费等制度,初步建立了监督检查制度,定期对耕地保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目前,全国已完成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工作的县(市)有2100多个,占应划区县(市)的84%,已使这些地区70%以上的耕地划入了基本农田保护区。
耕地锐减:严峻势头亟待遏止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采取了多种措施保护耕地,但近年来耕地实际减少数仍居高不下,我国耕地仍呈锐减态势。
农业结构调整和灾害损毁数额巨大:1986年至1995年农业结构调整和灾害损毁耕地7000多万亩,与同期开发复垦增加的耕地数基本相抵。
非农建设占用,导致大量耕地“农转非”,造成耕地永久性流失。据统计,1986年至1995年,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近7500万亩。其中主要是城市无限制外延扩展,盲目开发建设占用大量耕地。据专家对全国31个特大城市卫星遥感资料测算,1986年至1995年,这些城市主城区实际占地规模扩大了50.2%。城市用地增长率与人口增长率之比高出合理数值1倍多。城市用地扩张之快、规模之大,已经严重超越了我国土地的基本国情。“开发区热”和“房地产热”吃掉了大片的耕地。尽管近几年对开发区进行了清理,但仍有大量的耕地被占用或占而不用。
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超标也是耕地减少的一个因素,人均用地高达190多平方米,超过规定最高标准150平方米的27%,多占土地5100多万亩。此外,乡镇企业圈大院、公路沿线乱搭乱建路边店及修建坟墓等也占用了大量耕地。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我国减少的耕地中,南方减少多、水田减少多、城镇周围和交通沿线优质耕地减少多。这些耕地的损失,价值难以估量,很难靠开发荒地来弥补。
能否保有粮食安全所必需的耕地数量,关键在控制城市和村镇建设对耕地的占用。但是,新一轮城镇建设规模继续呈扩张趋势,规划用地将成倍增加,如果对城市和村镇建设占地不实行更严格的控制,我国的人地矛盾将进一步加剧。
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大声疾呼: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我们决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断了子孙后代的生路,浪费日益珍贵的土地资源。
针对我国耕地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决定冻结非农业建设项目占用耕地一年;冻结县改市的审批;进一步严格建设用地审批管理;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加强农村集体土地的管理;对1991年以来全国范围内各类建设以及农村宅基地用地情况进行全面清查。
党中央、国务院的决心已下,各项政策、措施已经明确,各级党政机关和有关部门应当切实贯彻落实好《通知》,全社会应给予大力支持和配合,坚决遏止住耕地锐减的势头。
总量平衡:我国耕地保护的跨世纪战略
江泽民总书记最近指出:“中央对保护耕地讲过多次,问题是如何落实,要有一个好的机制和办法,保证耕地总量只能增加,不能减少。”李鹏总理强调:“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一要吃饭,二要建设,这是我国经济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但我们能保证现有耕地总量不再减少吗?在人口持续增加的情况下,能做到耕地总量还有所增加吗?
在我国目前农业比较效益一般低于工业的情况下,有些人认为,舍弃耕地和农业,把工业搞上去,是合算的,搞工业赚了钱,就可以买粮吃。这是天真而有害的想法。像我国这样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吃饭问题只能立足于国内解决。依赖国际市场,因粮食而受制于人,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技术上都不可行,也行不通。减少本地区的耕地和粮食生产,靠其它地区大量调进粮食也是极不可取的。这里既有运输问题,还有全局利益问题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利益平衡问题。如果每一个地区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减田减粮,城里人吃什么?缺粮地区从哪里去调粮?中央提出“米袋子”省长负责制,正是基于这种考虑。面对粮食问题的严峻挑战和国际社会的疑虑,江泽民总书记宣布:“中国粮食不仅现在要靠自给,将来也要立足自给”。他强调,“搞好粮食生产有其特殊的重要性,既要靠科学技术、推广良种和先进适用的技术等;同时,还要坚决制止耕地不合理占用,只有依法保护好耕地,才能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这是保证我国长治久安、经济繁荣、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
满足十几亿人口的粮食需求,当前既要靠提高单产,更要靠稳定现有耕地面积。有些人认为,只要搞好科技兴农,提高单产,即使耕地减少问题也不大。从近期的农业科技水平来看,还没有重大突破性的增产技术,粮食单产难以有大幅度增长。因此,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既保证现有耕地不再减少,同时随着人口增长,耕地总量还有所增加,是我们的唯一选择。
最近,国家土地管理局根据中央《通知》精神,提出了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战略目标。这个目标打破了“耕地减少不可逆转”的固有观念,明确提出耕地总量不能再减少,而且要随着人口增加逐步有所增加。这个目标不仅引起土地利用、管理在理论上的深刻变革,而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吃饭用地要保,建设用地也要保,哪来这么多土地,潜力又在哪里?主要在集约利用、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上。
目前全国600多个城市,人均占地超过国家规定100平方米指标的有400个。如果逐步降到现行规定城市人均用地的高限指标100平方米,就可以节约1/3的土地。
我国约80%的人口在农村,村镇用地总量占全国城乡居民点用地的87.3%,目前我国村镇居民用地2.4亿亩,相当于4个吉林省的耕地面积,大大超过了2000年计划用地2亿亩的控制指标。据调查,河北省仅“空心村”改造就能增加耕地50万亩。
开发后备荒地资源,未来20年间能开垦耕地1.22亿亩。我国因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破坏废弃的土地,累计约为2亿亩,其中采矿、烧砖、发电等生产和建设破坏废弃的土地约5000万亩。这2亿亩废弃地,约1亿亩可以复垦还耕。经粗略计算,今后10年到15年,如果能充分挖掘这几方面的潜力,全国可增加3亿亩耕地。
各地在保护耕地上的一些做法,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展示了希望:在寸土寸金的上海,根据“工业向园区集中,居民向集镇集中,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原则,可以挖潜利用的土地还有400平方公里;江苏省实施村镇规划,将28万个自然村缩并成5万多个较大的村后,可增加耕地300万亩;山东省莱芜市撤掉200多个自然村,上山坡荒地建中心村,新增耕地1万多亩。天津对城建所作的“压缩型”规划,减少了城市建设用地47平方公里;农业大省湖南开发丘岗地资源,将新增农业用地4500万亩,相当于在山上“再造”一个湖南;湖北省当阳市发扬“挤海绵”的精神,成为全省第一个实现财政收入过亿元,也是唯一人均耕地12年不减的县级市;吉林省四平市对耕地锐减的“顽疾”对症下药,“八五”期间盘活企业用地45万平方米,开发复垦各类土地90万亩;各项建设事业快速发展的珠海市,耕地面积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在16年间增加了将近30万亩,秘诀就在“占地一亩、造地十亩”政策的实施……
打开视野,从城市到乡村,从企业到田野,到处都蕴藏着土地再利用的巨大潜力。
土地利用问题涉及全民族的根本利益,我们必须制定和执行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法规,逐步形成有效的管理和制约机制。
可以预见,随着土地管理从有法可依到有法必依的实现,随着人们保护耕地意识的增强,随着各级政府保护耕地措施的认真落实,随着耕地“开源节流”工作力度的加大,我国耕地保护工作必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新华社北京6月19日电)


第1版(要闻)
专栏:迎接香港回归特稿地位篇(下)

  港人的骄傲
——托起香港经济的巨手
本报记者严泉兴姚小敏戴岚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香港仅经过短短40年的时间,就达到了英国人用200年、美国人用120多年才实现的经济增长目标。
香港的经济成就,被誉为20世纪的奇迹之一。
那么,香港奇迹何以产生?究竟是谁创造了香港的繁荣?
探寻香港成功的足迹,应该注意到,香港优越的地理位置,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灵活开放的自由港政策,比较完善的法治环境和管理机制,都是造就香港繁荣的原因。
不过,海内外很多经济学家对香港进行考察后认为,出现香港奇迹的“最重要的资源”是“人力资源”,“人,是这个石头岛上最主要的资源财富”。
1987年至1992年曾担任香港总督的卫奕信以其亲身经历感慨道:“港人所具有的惊人才能、创造力和无穷干劲,是香港获得如此成就的最主要因素”。
根据有关资料:香港人口的98%是中国人;目前华资控制的上市公司市值,占香港股市总值的55%左右,华资是香港经济的基础和主体。
所以,正如邓小平所说:“香港过去的繁荣,主要是以中国人为主体的香港人干出来的。”
香港发展3个50年,是华人华资展示风采的大舞台
香港一个半世纪的经济发展,大体可分为3个阶段,即前后约3个50年。
第一个50年(19世纪40年代初至19世纪末),华资势力逐渐崛起,并大量投资兴办实业,逐步成为香港经济发展的基础力量。
1841年英国侵占香港,不久即宣布在香港实行自由港政策,各地的商船纷纷驶进维多利亚港。但是,1843年底,上海、宁波等5口岸开放通商,许多外国商人又随即将生意转移到上海等地。恰好这一年的下半年,香港流行瘟疫,很多外商染病身亡。在这种情势下,英国人对香港的前途和信心产生了动摇。
1845年8月,香港31家英商联名上书英国殖民地大臣,表示“香港已无商可营,只可供香港政府及其官员作为驻节之地”。
正当英国人对建设香港缺乏信心的时候,一批批华人陆续来到香港,艰苦奋斗,锐意经营。到1854年,香港总人口55715人,其中华人54072人,6年间华人增加130%。到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不少华人投资开办了船坞、火柴、纺织、肥皂、制糖、水泥等行业。
1877年至1883年担任香港总督的轩尼诗表示,华人已成为港岛的最大业主,港府税收的90%来自华人。他还透露,在香港每季交地税1000元以上的业主有18人,其中只有一家是英国人开办的怡和洋行,其余均是华人。
19世纪末,由于北美洲、大洋洲和东南亚一大批华侨归国在香港定居,使香港华人人口迅速增长。他们还带来了可贵的财富,平均每年有1000万元。英国殖民地大臣也曾对港督罗便臣(1891年—1898年任职)说:“香港已变成一个华人社会而不是英人社会”,“华人从来就是香港繁荣的一个主要力量”。
第二个50年(20世纪初至40年代末),香港华人经济进一步发展,华人华资在促进香港经济发展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0世纪初,中国内地处于动荡年代,使内地一批人员和资金流入香港。
20世纪30年代初,爆发了长达4年之久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在经济危机冲击下,香港当时关门倒闭的工厂就达300多家。正在这期间,中国内地因抗战爆发,一部分工厂迁移来港。从1931年至1937年,仅当时中国工业最发达的城市上海搬迁来港的工厂即逾千家;同时,一批华人资金和技术人员也流入香港,为香港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香港沦陷。在日本法西斯统治下,香港经济遭到毁灭性打击。但是,战后香港经济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也是得力于中国内地华人资本和劳力。据估计,从1946年至1950年间,从内地流入香港的资金不少于几十亿港元。这不但使当时香港的工商业得到较快的发展,而且还为后来香港经济从转口港向工业化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十二任港督葛量洪(1947年—1957年任职)在回忆录中讲道,香港“复苏较快的因素是由于中国回流香港的大量劳工”。他还强调:“香港经济的重建主要得力于上海人带来的资本和工业技术”。
第三个50年(20世纪50年代以后),香港经济出现奇迹般的高速发展。华人华资在激烈的竞争中成为推动香港经济腾飞的重要支柱。
应该说,在英国殖民统治的前100年里,香港的经济基础还很薄弱。1950年,香港人均本地生产总值不到250美元。以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来衡量,香港不但落后于日本的东京、大阪,而且落后于内地的上海、广州。
20世纪50年代以后,香港经济出现高速发展,只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别人需要上百年才能走完的路,跃入发达地区的行列。
香港经济每前进一步,都曾遭遇到巨大的困难。以华人为主体的香港人,在香港经济的重要转折关头,凭借自己敏锐的眼光、灵活的头脑和百折不挠的勇气,不断战胜困难,谋求发展。50年代末期,华人企业抓住西方国家工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在香港建立了以出口为主的轻纺工业;60年代中后期,华资企业又利用英资企业看淡香港前途而抛售地产的时机,大举进军地产业,奠定了香港经济多元化发展的基础;尤其是在80年代以后,华资企业把握住中国改革开放所提供的机会,将香港建设成为一个综合性的服务业中心。
现在,香港已连续5年保持全球第一大集装箱港称号;香港每天进行的外汇交易额平均高达910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五;香港股市的总市值约为35000亿港元,全球排名第七;人均本地生产总值已达24500美元,名列世界第六;在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国家和地区中,香港排名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新加坡。
香港同胞的拼搏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
从香港最近50年的经济快速发展中看到,在香港同胞身上,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可贵品质。华资财团顽强的拼搏精神在竞争中崛起,成为推动香港经济腾飞的主角。
长期以来,英资得利于殖民统治,享有种种特权,在香港经济活动中一直处于有利的地位;而香港华资在殖民统治下长期受到压制,直到二战后才在国际形势变化和中国内地的新形势下得到扩大和加强。
1980年11月,长江实业经过整整一年的拼搏,终于成功地拥有超过40%的“和黄”股权。第二年元月,李嘉诚正式出任老牌英资洋行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成为入主英资财团的首位华人。
李嘉诚成功收购“和黄”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宣告了英资财团地位开始下降,华资财团迅速崛起。此后不久,包玉刚家族财团亦成功收购会德丰,成为入主英资财团的第二位华人。
华资在竞争中崛起并在香港经济发展中日益成为主导力量。香港10大地产公司,清一色为华资所控制;华资在制造、航运业中占有绝对优势,同时在金融、贸易、公用事业、百货零售等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善经营、懂管理的香港华人企业家群体,为香港经济发展立下汗马功劳。香港经济发展面对的基本环境是:本地资源有限,市场狭小,80%以上的产品供出口,金融、贸易、航运业的市场主要在海外。这种发展环境,要求企业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经营方向,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风浪中站稳脚跟。
纺织制衣是香港的支柱行业,也是香港华人从事的起点工业和主要工业。70年代以后,日本和欧美对香港纺织成衣输出条件越来越苛刻,配额限制越来越紧。这时,香港企业家表现了极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逐步从提高质量上打破数量上的配额限制,发展高质高价的服装。这样,使香港从意大利手中夺取了服装王国的称号。
对于香港华人的创业精神,考察过香港的一些政要和学者,都大加推崇。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曾经说过:“到了香港看一看就会明白,中国人是天生的企业家。”
一支以华人为主体的高素质劳动大军是推动香港经济繁荣和发展的有力保证。香港基本上是一个由不同时期从中国内地陆续到港定居的移民组成的社会。香港同胞秉承了中国人民勤奋刻苦、勇于拼搏的传统精神。无论是在当地土生土长,还是以后陆续从外地迁入香港的香港人都心里清楚:在竞争激烈和社会福利得不到保障的环境中,唯有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创造生活、去争取机会。他们的生活辞典里,最显赫的两个字就是“拼搏”。
香港人的精神还表现在他们对事业、学识孜孜不倦的追求上。香港是个“学历社会”,考试成绩往往对择业、晋升有很大影响。因此,很多人终日忙碌,工作之余还得去进修、接受培训、考试。普通劳动者为改善自己的生活处境,除守住自己的一份工作外,还经常加班加点,或身兼数职。为了能胜任各种工作,必须不断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否则就有可能被老板“炒鱿鱼”。即使一些在一般人看来已经是“功成名就”的大公司高级雇员,仍然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去各类学校选修课程。这一方面是避免遭人淘汰,另一方面也是在寻找机会,更上一层楼。
正因为香港华人有着奋力求存、不断进取的精神,香港工厂的效率极高,往往是巴黎国际时装展览会还未落下帷幕,“时装之都”的最新款式已经在香港成批推出。按照当时的技术水平,一个新的电子产品从研制到批量生产,美国要8个月,日本要5个月,而香港平均不到3个月。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香港工厂的规模越来越小,而每个工人所创造的价值却不断增大。到1995年,平均每间工厂的雇工进一步缩减至12人,而香港制造业的出口总值却高达297亿美元,平均每个工人承担的出口值跃增至7.7万美元。
回顾香港的百年沧桑,我们看到,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塑造出一批杰出的企业家、银行家的同时,也为香港培养了一支有责任、肯钻研、能吃苦、守纪律的高素质的劳动大军,他们是香港经济繁荣和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也是为世人称道的香港的骄傲。
可以预言,过去,香港同胞用血和汗创造了香港的经济繁荣;今后,他们为香港经济的继续腾飞,必将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1版(要闻)
专栏:

  “银河—Ⅲ”百亿次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本报北京6月19日讯新华社记者奚启新、本报记者杨健报道:由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研制的“银河—Ⅲ”百亿次巨型计算机系统,今天在北京通过了国家技术鉴定。这个系统综合技术达到了当前国际先进水平,并突破和掌握了更高量级计算机的关键技术,具备了研制更高性能巨型机的能力,它标志着我国高性能巨型机研制技术取得新突破。
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掌握了高性能巨型机的研制技术。“银河—Ⅲ”巨型机的研制成功,使我国在这个领域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据有关专家介绍,“银河—Ⅲ”巨型机采用了目前国际最新的可扩展多处理机并行体系结构,成功设计了由硬件支持的全系统共享访存机制,是“银河”系列第一台实现全局共享分布存贮结构的巨型计算机。它的整体性能优异,系统软件高效,网络计算环境强大,可靠性设计独特,工程设计优良,运算速度为每秒130亿次,综合处理能力是“银河—Ⅱ”巨型机的10倍以上,而体积仅为“银河—Ⅱ”巨型机的1/6。特别是这个系统具有很强的伸缩性,可根据用户不同的需求,小可组装成数亿次级的计算机系统,大可组装成比实际运算能力更强的超高性能巨型机系统,而且无论大小系统,都十分高效实用。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国内著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经过对“银河—Ⅲ”巨型机系统全面严格的技术考核后认为,这个系统许多技术在国内都处于领先水平,又一次证明我国已具备研制高性能、大规模并行巨型机的能力,是我国高科技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必将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
记者还了解到,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在研制“银河—Ⅲ”巨型机的同时,与有关用户合作开发了一批适用数值天气预报、地震机理研究、量子化学研究、气动力研究等方面的高水平核心算法软件,提高了“银河—Ⅲ”巨型机进入市场的能力,使它刚研制成功就吸引了国内有关用户,应用前景看好。
本报北京6月19日讯新华社记者奚启新、本报记者杨健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今天下午参观了刚刚通过鉴定的“银河—Ⅲ”巨型计算机,并代表国务院向研制人员表示热烈祝贺。
15时,邹家华会见“银河—Ⅲ”巨型机主要研制人员后,来到“银河—Ⅲ”展示厅,听取研制工作汇报,观看计算机运行演示实况,并仔细询问了研制情况。
邹家华指出,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高技术研究工作要勇于解放思想,走具有创造性的发展之路。要充分利用改革开放的有利时机,积极吸收、引进、消化当代的先进科学技术,推动和促进我国高科技的发展。
邹家华强调,高科技成果要特别重视推广应用,注意将产品推向市场,扩大应用领域,提高应用效益。他说,高科技产品的研制部门和单位要主动为用户着想,主动走向市场,帮助用户了解机器和设备,帮助应用领域开发、设计应用软件,让高科技产品对现代化建设发挥出最好的效益。
国务院有关部委、解放军三总部和驻京大单位领导也参观了“银河—Ⅲ”巨型计算机。(附图片)
图为研制人员在介绍“银河—Ⅲ”巨型计算机。
新华社记者 曹光晖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外交部发言人宣布
中国同意邝富劭为英国驻港总领事
新华社北京6月19日电外交部发言人崔天凯今天下午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中国外交部已同意邝富劭为英国驻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总领事。
崔天凯说,中英联合声明已就英国在香港设立总领馆做出原则规定。据此,中英两国政府于1996年9月26日达成了中国政府同意英国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总领事馆的协议。1997年6月13日,英国驻华大使馆照会中国外交部,英国女王已任命邝富劭先生为英首任驻香港特别行政区总领事。根据《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及中国有关规定,中国外交部已于今日复照英驻华使馆,同意邝富劭先生为英国驻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总领事,并准其自1997年7月1日起在领区内执行领事职务。
他说,中国外交部领事司参赞叶明朗今日下午向英国驻华使馆公使兼总领事施安颁发了中国政府准予邝富劭先生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执行领事职务的《领事证书》。


第1版(要闻)
专栏:

  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增强经济建设活力
北京跨入国际经济合作新阶段
本报北京6月19日讯记者赵兴林报道:首都北京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多领域、多层次、多元化地利用外资,对外经济合作跨入新阶段。据悉,目前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已有138家在北京投资;80家在京设立了投资公司,其数量居全国之首;215家外资金融机构在京设立了代表处,占驻华外资金融机构代表处总额的40%,居全国之首;来自外国和台港澳地区的6700多家企业在北京设立了代表处,数量居全国之首。
北京作为全国的首都,以其历史悠久的古都风貌和现代城市功能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外商投资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特别是深化改革,北京市相继出台的政策法规,有效地维护和保持了宏观政策的稳定性,劳动力素质逐年提高,通货膨胀率下降,外商的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受到严格保护,投资回报率具有很强的保险系数。北京市上下通力合作,共同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利用外资工作跨上新台阶。截至1996年底,全市累计批准三资企业12621家,协议投资总额331.9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2亿美元。
积极引进外资,在促进北京筹集资金、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国民经济生机与活力,加快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众多外企驻京代表处积极开展业务活动,不仅从国外引进一批先进技术、信息,而且对提高诸多行业的技术水平起到了促进作用。由外企驻京代表处牵线搭桥,去年市贸促会组织160多家企业和行业部门组团赴25个国家招商、考察并开展经贸活动,进一步促进北京市的国际交往与合作。世界性的跨国公司,在京投资范围涉及电子、医药、汽车、通讯、交通等几十个领域,其中松下彩管二期和三期工程、三菱四通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投资项目、德国拜耳制药等大项目,为北京经济结构的构建,发挥了重要作用。外资金融机构驻京代表处,对吸引外资发挥了桥梁作用。1996年,这些外资金融机构在华谈成投资总额为3.59亿美元,其中经驻京代表处促成的达1.3亿美元;这些机构与中国方面谈成的贷款总额为115.85亿美元,其中经驻北京代表处促成的达29.41亿美元。
据统计,1996年外商在京投资企业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的有46家,利润在5000万元以上的有16家,出口创汇逾千万美元的有10家。


第1版(要闻)
专栏:来自香港的汇报

  不变的中国心
——来自香港的报道之五
本报记者
香港旺角劳工子弟学校的操场内,一棵两米多高的彩树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心形卡片:“希望中国富强”、“香港能平稳过渡,安定繁荣”、“中国及香港的前途能一片光明”……这是学校的师生们在香港回归祖国前夕所表达的心愿。
自从6月2日这棵“心愿树”在操场上树立以来,它就成了全校师生表达自己爱国爱港心情的载体。校长谭国雄说,尽管学生有的年纪尚小,但从寄语中已经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他们对祖国强盛和香港繁荣稳定的企盼。
进入6月,香港市民迎接回归的热情不断升温。新闻中心提供的资料表明,在6月和7月两个月间,香港各界举行的各种庆回归活动就有300多项。从香港岛、九龙到“新界”和离岛区,从社区团体到公司企业,扎灯、舞龙,歌舞、弹唱,各种庆祝活动异彩纷呈。
维多利亚港九龙一侧,几十个工人正在紧张地安装9条长各20多米的彩色巨龙,象征着“九龙”庆回归。祖籍广东的林先生对记者说,香港回归,激动人心。一百多年前失去香港,是国家的耻辱,因此从民族大义来说,我们也要收回香港,而且有《基本法》做保证,相信香港今后一定会继续平稳向前发展。74岁的马文辉是1950年从上海移居香港的,说起内地这些年的变化,老人深有感触地说,邓小平先生倡导的改革开放政策真是太了不起了。没有这个政策,中国难有今天的发展,收回香港也不会这么顺利。
在香港的这些日子里,记者经常会感受到香港人民那种抑制不住的民族自尊和自豪的感情。
港岛铜锣湾,是全港最繁华的街区之一。记者在街头随意走进一家以经营潮式风味为主的小吃店。店主黄先生听说我们是从北京来的记者,很高兴地拉着我们坐下,一边端茶水一边说:“香港马上就要回归祖国,我们久居海外的中国人再不用看洋人的脸色行事了,心里高兴啊!”
黄先生今年五十出头,生于泰国,长在香港,全家已是四代侨居异国他乡。他从8岁起就被人带到香港寄养,很小就自谋生路,可谓饱尝艰辛。“没有在海外长期生活过的人,很难体会寄人篱下是什么滋味。现在祖国强大起来了,香港也要回归祖国,作为中国人,心中的自豪之情很难用几句话说清楚。我没在祖国大陆生活过,甚至对自己的祖国不了解,但血脉相连啊!”
说着,黄先生重重地拍了一下自己的胸口,眉宇之间充满着既复杂又凝重的神情。
告别小吃店,挤过熙熙攘攘的人流,我们来到距铜锣湾不远的一条名叫“谢斐道”的窄巷路口,遇上两位浑身油污的小伙子,正吃力地往车上搬运一只大木箱。我们上前帮忙,小伙子一笑示谢。几句攀谈,其中一位爽快地对我们说:“我们干力气活的人不大懂政治,但要我们说说香港回归的事情,我看回归是天经地义的,中国人的地方为什么要让外国人统治?香港的繁荣是在这里的中国人干出来的,不是谁赐给的。”
入夜,回望尖沙咀梳士巴利道,由中艺(香港)有限公司和九龙西区各界协会等竖立的霓虹灯牌上,“庆祝香港回归祖国”、“祝祖国昌盛,庆香港繁荣”等标语格外耀眼。香港回归,牵动了多少港人的心,他们心系祖国,渴望祖国强盛发展,渴望香港繁荣稳定。这就是香港人不变的中国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