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6月19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香港回归祖国论坛⑥

  香港回归与爱国主义的发展
戴逸
内容提要:
香港在被英国占领的155年中,历尽坎坷,几经沧桑。香港同胞和内地人民同根共祖,血脉相连,在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中,风雨同舟,并肩战斗,共御外侮,爱国主义浪潮汹涌澎湃。
爱国主义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只要有国家存在,爱国主义就是人们自然、正当而强烈的思想感情。爱国主义又是一个历史范畴,它随着历史的前进而不断发展。近代爱国主义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它是我们国家进步和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今天,爱国主义已上升到了社会主义的高度,爱国就是爱社会主义新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同时,爱国主义也与国际主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真正的爱国者既维护本国的主权和正当利益,也尊重其他国家的主权和正当利益。
1997年7月1日,香港在脱离中国155年之后即将回归祖国,这是中国百余年反帝爱国斗争的胜利,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节日。香港的回归,表明了日益强大的新中国洗雪了外国殖民主义留下的印迹,意味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中国人民昂首阔步地走向21世纪。
近代的爱国主义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
英国早有侵占中国海岛作为其对外扩张据点的野心。1793年(清乾隆五十八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以补祝乾隆帝80寿辰为名来到北京,提出要求在舟山附近割占一海岛,以供英商居住、存贮货物、英船停泊之用,这一占领中国领土的要求被乾隆帝拒绝。此后,为寻找一个可作据点的适宜场所,英国军舰和商船在中国沿海航行,勘察地形水文。他们选上了香港。鸦片战争前夕,英人经常出入香港,把这一中国海岛变成为英方走私鸦片、运送烟土的中转站。鸦片战争开始后不久,1841年1月,英国即以武力强占了香港,作为屯兵泊船之所。鸦片战争结束后,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把对香港的占领用条约的形式规定下来。从此香港脱离了祖国的怀抱,这意味着列强侵略中国的开始,也是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的开始,近代爱国主义运动逐渐高涨。1856年(清咸丰六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香港人民自发地反抗英国的侵略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打进北京,强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条约中规定将香港对岸的南九龙割让给英国。至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帝国主义争相划分势力范围,作瓜分中国的准备,英军又以武力扩大其占领地,与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北部包括大鹏湾、深圳湾及周围200多个岛屿,统称新界,租借期99年。新界比英国以前占领的香港本岛和南九龙的面积大11倍。
香港在被英国占领的155年中,历尽坎坷,几经沧桑。香港同胞和内地人民同根共祖,血脉相连,在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中,风雨同舟,并肩战斗,共御外侮,爱国主义浪潮汹涌澎湃。正是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把香港和祖国牢固地联系在一起,使得帝国主义不可能分裂中国,也不可能灭亡中国。
爱国主义是对国家、对人民、对乡土、对文化的眷恋与热爱,是一种真挚、强烈而执著的感情。它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久远的历史之中,产生在政治认同、文化认同、族种认同的思想基础之上。它是中国各民族之间的凝合剂,使各族人民团聚、融合在民族的大家庭中,历经长期的战争劫难和社会动荡而永不分离。爱国主义精神世代延续,日益发扬,像长江黄河那样宽阔浩荡,源远流长。自古以来,中国人民传颂着许多爱国人物、爱国事迹、爱国思想,它灌溉滋润着中华儿女的心田,激励着他们奋斗前进。
近代爱国主义经历了几次重大的发展
近代爱国主义继承了古代爱国主义,是在外国的入侵下激发起来的,并随着近代的历史进程而前进。近代爱国主义有一个发展过程,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和不同的表现形式,它是我们国家进步和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
近代爱国主义第一次重大发展是在鸦片战争时期。在古代,爱国主义产生在国内民族斗争中,岳飞、文天祥、史可法等人的爱国业绩彪炳史册,名垂千秋,但他们都是汉族反对女真、蒙古、满族的民族压迫。国内的民族斗争有是非问题,有正义和非正义的区别,但其性质不同于近代史上的外国侵略。近代爱国主义是以反对帝国主义、团结国内各民族争取国家独立为目标,根本不同于古代爱国主义。如林则徐、关天培、陈化成等民族英雄为反对英国侵略而坚决斗争,驰骋疆场,甚至献出生命,他们永远值得全国人民的崇敬。
在中法战争中,香港人民掀起了爱国运动。为支援各地的抗法战争,香港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法国军舰被击坏,驶往香港修理,船坞工人进行抵制;法军的战争物资,码头工人拒绝装卸。“法船上岸买牛羊,民艇不载”(《中法战争》第5卷第37页),“法人在港购煤,属以重价招工,而挑夫无一往者”(《近代史资料》1957年第6期),甚至车夫、轿夫、差役、佣工都不肯为法国人服役。香港居民举行集会,声讨法国侵略者,“华人一心为国,众志成城,大有灭此朝食之势”(《近代史资料》1957年第6期)。香港人民的爱国斗争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反抗法国军队的侵略行动。但是,中国近代早期的反侵略斗争,由于没有正确的领导,没有适当的组织,都失败了,但爱国主义精神在逆境中更加昂扬,中国人民为拯救国家和民族而进行着长期艰难的探索。
20世纪之初,近代爱国主义有了第二次重大发展。这就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建立了民主共和国。这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也是一次伟大的爱国运动。在辛亥革命以前,爱国总是和忠君联系在一起的。古代的岳飞、文天祥、史可法,近代的林则徐、左宗棠、邓世昌,这些杰出的爱国人物无不忠于封建皇帝,忠君和爱国密不可分,连义和团爱国运动也举着“扶清灭洋”的旗帜,虽然反对帝国主义,却要扶保清朝江山。正因为这样,他们的爱国主张和行动,往往不能贯彻到底。孙中山先生和革命党人有了爱国主义的新觉醒,他们把爱国和忠君分开,既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也反对反动卖国的封建政府,因为这时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勾结在一起,相互利用,狼狈为奸,清朝政府已变成帝国主义的奴才。反帝必须反封建,反封建也必须反帝。辛亥革命时真正的爱国者是孙中山和革命党人,而不是康有为的保皇党。
香港在辛亥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895年孙中山与香港人士杨衢云、谢缵泰、李纪堂、黄咏商等创建香港兴中会,这是革命派组织反清起义的第一个指挥部,着手联络会党、营勇,于当年发动广州起义。此后10多年内,香港是团聚革命派,进行宣传、策划起义、转运枪械的场所。许多次武装起义,包括著名的黄花岗起义,都以香港为中心枢纽和后方基地。香港同胞捐资出力,踊跃参加斗争,为推进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近代爱国主义的第三次重大发展是在五四运动以后。这时,马列主义在中国传播,中国工人运动兴起,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党分析了中国的国情,制定了革命纲领和政策。从此,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和正确的方向,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国家的独立、富强有了希望。这时的爱国主义,开始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相结合。共产党员首先是坚定、真诚的爱国者,不能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就不成其为共产党员。而爱国主义又常常是通向共产主义的桥梁。中国的很多先进人士,开始并未信仰共产主义,他们先有爱国的思想,并在实践中探索爱国的道路,经过反侵略斗争的锻炼,逐步走向共产主义;昔日的爱国者成长为共产主义的战士,爱国主义有了更高的发展。江泽民同志在《关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一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的最高风范。”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25年爆发了轰轰烈烈的省港大罢工,香港工人和广州工人联合一致,为响应上海的五卅运动,与帝国主义展开激烈斗争。香港罢工人数达25万,并有10余万人离港返回广州,举行游行,抵制英货,进行宣传,并组织武装纠察队,罢工坚持16个月之久,规模之大、时间之久,为世界工人运动史所罕见。这次反帝爱国运动,为促进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进行北伐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近代爱国主义的第四次重大发展发生在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以后。当时,日本帝国主义企图灭亡和鲸吞中国,民族危机空前加剧,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起救国,反对日本侵略,各阶级、各民族、各党派组成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投入了轰轰烈烈的全民族抗战。当时爱国主义的内容就是反对日本的侵略,一切反日力量,捐弃分歧,团结一致,经过8年的艰苦抗战,终于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近代史上取得了第一次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在抗日战争期间,香港人民和祖国同命运、共呼吸,经受了战火的洗礼。抗战早期,各种抗日力量汇集香港。这里是宣传抗日思想的讲台、联系前方后方以及各个战场的枢纽、运送国际援助物资的中转站。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大举进攻香港,薄弱的英国守军在当地人民的支援下,进行抵抗,激战18天,由于力量悬殊香港沦于敌手,经历了3年8个月日本统治的黑暗时代,香港人民和其他沦陷区的中国人一样,过着悲惨的非人生活,直到1945年全国抗战的胜利。
今天的爱国主义已上升到了社会主义高度
1949年,中国人民打败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近代爱国主义又有了第五次重大发展,爱国就是爱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经过长期的革命实践,社会主义在中国已经成为现实,它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中国人民从切身的体验中越来越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遵循着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将近半个世纪以来,香港和内地相互支援,密切交往,互通有无,共同发展。香港人民或直接参加内地建设,或在经济、技术、设备上给内地以支持,而内地为香港供水、供电、供应物资和劳动力,保证了香港持续、快速的发展。在香港回归祖国以后,“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实施,两地的优势互补必将加强,经济上文化上的联系更加密切,必将更快地推进香港和内地的建设和发展,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将焕发出新的光彩。很明显,今天的爱国主义与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即使过去不了解、不信从社会主义的人们,如果他们真诚地爱国,目睹祖国的日益强大、目睹香港和内地的日益繁荣兴盛,他们必定会越来越了解社会主义,成为社会主义的好朋友。
由此可见,爱国主义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只要有国家存在,爱国主义就是人们自然、正当而强烈的思想感情。爱国主义又是一个历史范畴,它随着历史的前进而不断发展,各个时期有不同的内容,今天的爱国主义已上升到了社会主义的高度。当然,我们的爱国主义也与国际主义结合在一起,平等对待世界各族人民,和他们友好往来,相互帮助,反对任何侵略、压迫。真正的爱国者既努力维护本国的主权和正当利益,也尊重其他国家的主权和正当利益。在香港即将回归祖国之日,让我们响应江泽民同志的号召,更高地举起爱国主义的旗帜,提高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发扬浩然正气,提高爱国热情,贯彻“一国两制”的方针,团结一致,为振兴中华、统一祖国、建设美好未来,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香港回归与中国现实
刘大年
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如今正在引起世界注目,成为一件世界性大事。一种分析说,这标志着英国在亚洲殖民统治的最后结束。此说有理。我们要问一下,是什么因素使英国殖民统治从此结束的?当年丘吉尔在谈到香港地位问题时宣布过:他当英国首相不是为拍卖大英帝国的遗产;属于英国的土地一寸也不能让予别人。毫无疑问,这也是丘吉尔以后英国当权者的共同立场。今天英国殖民统治要最后退出亚洲了,答案显然无法从英国一方来寻找,而只能从中国一方来寻找。
一百五十多年前,清政府被迫把香港割让给英国,但在中国人心目中从来就没有认为香港不是中国领土;可是长时间里又没有能够收回,为什么?不为别的,就因为中国衰败,江河日下,没有那个力量。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完全有理由拒绝承认它与外国订立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可以提出收回香港了。但革命阵营不但没有提出这个问题,而且武昌起义后,就宣布承认清政府与外国签订的各项条约。为什么?国家衰微,没有力量。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中国作为战胜国,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上只提出收回九龙租借地,小心翼翼,不敢涉及香港,但那也根本无人理睬。为什么?中国四分五裂,更加衰弱了。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全民奋起抗战,赢得举世刮目相看。其间,蒋介石也有心乘机收复香港,并一度表示,如果英国不答应归还香港,国民政府就不同它签订废除治外法权等条约。何况香港在太平洋战争后转归日本统治,中国当时要收回香港,就像收回在所有日本侵占下的中国领土一样,本是理所当然的。尤其是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身为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的蒋介石,完全有权派兵赴港接受日本的投降,但终于眼瞧着英国军队远涉重洋,来港受降,蒋介石也不敢抗争,收回香港照旧落了空。为什么?依然是中国受外国势力束缚,没有力量。英国看准了,蒋介石掌握着装备精良的庞大军队,但反共心切。他不但不会用武力来收复香港,相反,他还必须靠外国的支持,在国内发动反人民的战争,来保持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抗日战争中,蒋政权统治下的中国是所谓的“四强之一”,其实,这不过是受美英苏三强支配的虚而不实的说法而已。现在,中国马上就要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了,这个一反以往,最终结束英国在亚洲殖民统治的变化,是怎么发生的呢?新中国代替旧中国,故国新生,社会主义与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百年衰败的中华民族大踏步走上了复兴的道路。对于这个现实,中国人民自己没有争议,世界上有争议的似乎也不甚多。因此,香港回归,说到底,不外乎八个大字: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人们了解历史,是为了认识现实。香港回归告诉我们的,正是当代中国基本的现实。一切社会都在矛盾中存在和运动,中国的现实也是一样。从香港回归来看待当代中国,将有助于回答一些重要问题。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道德论苑

  大力创建文明行业
冯锡铭
加强行业作风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地位的有力保证。党的十四大以来,吉林省着重抓了行业作风建设工作,通过开展优质服务,提高服务质量,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塑造行业新形象等活动,不仅增强了部门和行业自我发展的优势,而且把培养“四有”职工队伍的任务落到实处。
加强部门和行业作风建设,保证部门和行业坚持社会主义服务方向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当前,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为重点。我们的各个行业和部门,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代表人民利益的,其工作人员都是人民的公仆,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义务,绝无以权谋私的权力。广大职工不但应当遵纪守法,还应当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自觉地为社会做贡献,鄙视损公肥私、损人利己的行为。行业不正之风,完全背离了我们党的宗旨和人民群众的愿望,对我们的职工队伍是一种腐蚀剂,对党群关系是一种离心剂。如果任凭行业不正之风泛滥,侵害人民的正当利益,玷污党和国家机关的形象,人心就不能稳定,社会生活也不能稳定,必将严重影响两个根本性转变。因此,无论从物质文明建设还是从精神文明建设,无论从长远目标还是从当前需要看,都必须进一步加强行业作风建设,树立良好的社会主义风尚,坚持部门和行业的社会主义方向。
加强行业作风建设,与提高各个工作岗位的服务质量密切相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人都是服务对象,人人又都为他人服务;增强服务意识,就是增强社会责任感。需要指出的是,服务部门和行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就要努力提高服务质量,让群众满意。一些服务部门和行业是社会的窗口,是密切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服务质量不高,必将影响正常的市场秩序,影响社会环境的净化,影响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近几年来,吉林省通过开展重点行业和部门优质服务竞赛、树优质服务先进典型等活动,使全社会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加强部门和行业作风建设,要把培养“四有”职工队伍作为重要目标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提高人的整体素质,规范人们的行为,有着特殊的重要性。江泽民同志指出:“法律和制度要靠人来制定,也要靠人来具体执行并遵守。”“人的素质高,能廉洁自律,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人的素质低,即使法律和制度完善,也会有人以身试法,铤而走险。”几年来,吉林省各部门、各行业在加强行业作风建设中,都把培养一支“四有”职工队伍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事实证明:提高劳动者素质,对于经济发展具有巨大影响。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只有努力改善全体公民的素质,才能使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使整个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从而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提高各行各业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四有职工”,这项工作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有着内在的统一性。那种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讲赚钱、不讲奉献的观点,是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从部门和行业来说,不论是领导还是职工,都要讲奉献;讲奉献,部门和行业才能兴旺,国家才能进步,才符合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加强部门和行业作风建设,促进社会文明、和谐、稳定
部门和行业的形象,是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形象的具体化;部门和行业风气的好坏,关系到社会风尚的好坏。加强行业作风建设,树立良好的部门和行业形象,既是经济、政治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又对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当前,在社会精神生活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一些领域道德失范。其表现是:道德观念变异(如一些优秀道德观念受到冲击),道德评价错位(如真、善、美与假、恶、丑混淆不清),道德心态扭曲(如缺乏荣辱感),道德思想淡化(如只顾眼前利益,不求远大理想)。在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一些社会成员唯利是图,见利忘义;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坑蒙拐骗时有发生;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蔓延,党风、政风受到很大损害,引起群众不满。这些现象虽然不是主流,但如果听之任之,视而不见,必然影响经济发展。对此,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如果风气坏下去,经济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可见,在目前的社会条件下,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已成为社会稳定的前提之一。
当前,吉林省众多行业和部门通过优质服务和倡导良好的部门和行业作风,极大地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长春电业局、四平建设银行等一大批行业作风建设先进典型,以其良好的形象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群众的赞誉。他们以行业作风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为主要手段,以搞好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为重要内容,从而有力地推动整个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