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5月9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经济)
专栏:

  推进两个转变提高企业素质
确保乡镇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姜春云
一、充分认识发展乡镇企业的重大战略意义
乡镇企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迅猛崛起的新生事物,是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十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蓬勃发展,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工业经济的“半壁河山”,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预计1996年全国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17700亿元,占农村社会增加值的56%,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6%。乡镇企业对发展农业、富裕农民、繁荣农村,对促进全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乡镇企业的崛起,有效地改变了农村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为发展农村经济开辟了广阔道路。十几年来,我国农村逐步改变了以种植业为主的单一经营结构,形成农工商综合经营的新格局。在农村社会增加值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由70%下降到40%,二、三产业所占比重由30%上升到60%。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大批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务工经商,不断开辟新的生产领域,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进步。
乡镇企业的发展,不但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而且成为增加集体积累、兴办公益事业的坚强支柱。“八五”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部分的50%来自乡镇企业。1995年乡镇企业积累的集体资产达到9100亿元,占整个农村集体资产的近80%。随着集体经济实力的壮大,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福利事业和水利、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发展。
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农业生产积累了大量的资金。从1978年到1995年,乡镇企业用于补农、建农的资金达到1000多亿元,增加了大量农业技术装备,显著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业的现代化建设。
乡镇企业充分利用农村各种资源,发展加工业、商业和服务业,大批农民亦工亦农、亦农亦商,形成了星罗棋布的工业小区和工商业聚集的小城镇。小城镇的建设,又促进了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进了二、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目前全国有近6万个小城镇,这些小城镇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辐射和带动作用,展示了农村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广阔前景。
乡镇企业的生产经营,涉及到国民经济各个领域。许多产品的产量在国内同行业中占相当大的比重。如原煤占40%,水泥占40%,食品饮料占43%,服装占80%。乡镇企业不仅为城乡市场提供了日益丰富的产品,而且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八五”期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净增量的30%,工业增加值净增量的50%,外贸出口商品交货额净增量的45%,全国税收净增量的25%,均来自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已成为整个国民经济中最富有活力的新增长点之一。
十多年来,乡镇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为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主要是: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按市场需要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把当地优势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这样,产品就比较适销对路,产成品积压较少,产销率比较高。
——坚持改革创新,建立富有活力的经营机制。乡镇企业都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逐步形成了富有活力的经营机制。企业不吃“大锅饭”,职工不捧“铁饭碗”,干部不坐“铁交椅”。这种机制促使干部职工奋力拼搏,克服困难,不断开拓前进。
——坚持依靠科学技术,尊重知识和人才。有关部门统计,我国转让的技术专利,60%被乡镇企业购买使用。乡镇企业新增投入的45%用于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涌现出一批高质量、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名牌产品。
——坚持对外开放,努力拓宽生存和发展空间。目前,全国有出口产品的乡镇企业达到11.8万家,乡镇三资企业达到3.8万家,到境外办企业的越来越多,引进了大量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提高了企业自身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
——坚持联合与协作,发挥规模优势。近几年来,乡镇企业通过自身资本积累、滚动发展,联合兼并,形成了一批规模较大的企业,涌现出一批企业集团,这些企业和集团实力强,效益好,发展后劲足,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实践证明,发展乡镇企业是我国农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创举,是强国富民的一项重大战略抉择。邓小平同志高度赞誉乡镇企业是农村改革中意想不到的最大收获。江泽民同志称赞乡镇企业对农村的建设是一项带有革命性的改革。我们一定要从全局、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乡镇企业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统一思想,增强信心,扎实工作,乘势前进,坚定不移地把这一伟大事业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二、正确看待乡镇企业面临的困难、挑战和机遇
在肯定乡镇企业发展的巨大成就和基本经验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乡镇企业还存在不少的弱点、困难,面临严峻的挑战。突出表现在:企业规模偏小,竞争能力比较弱。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地区间发展差距大。经营管理水平比较低,机制优势相对减弱。企业资产负债率偏高,企业负担加重。一些企业破坏资源和污染环境的问题相当严重。这些情况说明,乡镇企业自身的素质状况与新形势的要求不相适应,已成为制约乡镇企业发展与提高的突出矛盾。
我们还要看到,在新的形势下,乡镇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最大的挑战来自市场。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相当一部分乡镇企业,不仅产品的品种、质量、价格缺乏竞争优势,而且营销手段和方法也不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产品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含量的竞争。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高新技术产品层出不穷,这对许多仍然采用传统技术、落后工艺和陈旧设备的乡镇企业,形成了巨大压力。
正确估计乡镇企业面临的新形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引导乡镇企业实行战略性调整,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重解决的重大课题。这就必须积极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努力提高乡镇企业的整体素质,把企业的经营、管理、技术、产品、销售、服务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使之与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相适应。为此,特别需要处理好发展与提高的关系。乡镇企业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是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任务所必需的,但是这个速度,必须是讲求质量和效益的速度。再也不能一讲发展,就强调上新项目、铺新摊子,而忽视现有企业的改造提高;再也不能一讲速度,就盲目攀比产值的增长,而忽视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一定要花大气力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尽快上档次,上水平,这是保证乡镇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引导乡镇企业积极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
根据国家计划安排,“九五”期间乡镇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应保持在15%左右。到2000年乡镇企业增加值力争达到30000亿元左右,工业增加值达到20000亿元左右,出口商品交货额达到10000亿元左右,新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3000万人,从业人员达到1.6亿人。
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今后一个时期乡镇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积极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确保乡镇企业再上新的台阶。按照这一指导思想,要着力做好以下十项工作:
(一)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当前深化企业改革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是创新和完善经营机制,充分调动企业经营者、管理者和劳动者的积极性。有条件的企业可以组建股份有限公司或企业集团;一般的集体企业,可以完善承包制,也可以试行股份合作制;小型亏损企业,可以通过租赁、拍卖、联合、兼并等办法进行生产要素的重组。不论哪种形式,都要坚持政企职责分开,完善经营机制,强化企业管理,确保企业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二)调整优化结构,积极发展优势产业和产品。要根据市场需求、国家产业政策和各地的优势,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积极带动第一产业,调整优化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实行多业并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要把发展农业企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作为结构调整的重点。各地要充分利用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储藏、保鲜、运销业,以乡镇企业为龙头,实行种养加、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经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优化投资结构。要集中力量对农产品加工、原材料、能源、纺织、建材、食品和农用生产资料等传统工业进行技术改造。大力开发名特优新产品,创出一批在全国乃至在国际上叫得响、站得住、有后劲的名牌产品。
(三)狠抓科技进步,重视培养和引进人才。所有乡镇企业都要积极引进和广泛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加快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的科技含量。要继续注重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加强乡镇企业教育培训体系建设,通过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切实提高企业干部、职工的职业道德和文化技术素质。
(四)狠抓企业管理,提高科学管理水平。要切实抓好企业的基础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劳动人事管理和安全、环保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和体系,推动企业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五)积极培育组建大中型企业,形成规模优势。发展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有利于提高乡镇企业的整体素质,也有利于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各地要打破区域和行业界限,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势产业、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为“龙头”,以资产为纽带,以科技为依托,扶优扶强,促进联合、兼并与协作。要有计划地组建一批“大、高、外”型的企业集团,培育一批大中型企业群体,建设一批工业小区和工业经济带,形成一支经济技术实力强大、能够带动整个乡镇企业发展的骨干力量。
(六)引导乡镇企业相对集中、连片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目前,全国乡镇企业80%分布在自然村落,12%在集镇,7%在建制镇,1%在县以上城市。各地要在搞好工业小区、小城镇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引导乡镇企业向工业小区和小城镇集中,把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以利于节约土地,提高聚集效应和综合效益。
(七)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外向型经济。这是乡镇企业寻求更大发展的重要途径。有条件的乡镇企业,要瞄准国际市场,调整优化结构,提高出口产品档次,开发一批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要扶持出口骨干企业向集团化、多元化和跨国经营方向发展。
(八)全面实施东西合作示范工程,促进地区间经济的协调发展。东部地区要把一些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产业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中西部地区则要充分发挥资源和劳动力优势,积极发展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提高精加工、深加工水平。各有关部门对乡镇企业的东西合作要给予积极支持,多做促进、扶持工作。
(九)切实保护资源和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乡镇企业的发展,务必要重视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耕地,保护环境,严禁滥占耕地,破坏资源,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乡镇企业上新的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并落实防止污染设施。
(十)认真实施《乡镇企业法》,严格依法经营管理。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实施《乡镇企业法》。要落实《乡镇企业法》规定的有关扶持政策,加快制定配套法规、规章和实施细则。加强执法监督和检查,保护乡镇企业的合法权益,对与《乡镇企业法》规定相违背、侵犯企业和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特别是对平调乡镇企业财产,非法改变乡镇企业所有制性质,向乡镇企业摊派和非法收费、罚款,违法撤换企业负责人,随意干涉企业经营自主权等违法行为,有关部门要坚决依法加以抵制和纠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乡镇企业要增强法律意识,坚持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要严格规范自身的生产经营行为,做到学法用法,守法经营,依法管理。
四、加强领导,为乡镇企业改革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发展乡镇企业,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国情作出的重大决策。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贯彻“积极扶持,合理规划,分类指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切实加强领导,解决前进中的困难问题。
各级党政领导要深化对乡镇企业的认识,把发展乡镇企业真正作为繁荣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一项战略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把发展乡镇企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根据市场需求,制订发展计划,选准发展重点,实行分类指导。乡镇企业的发展,涉及面很广,各级党委、政府要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在资金、信息、技术、人才和储运、流通等方面给予支持,积极主动地为乡镇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各地要按照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乡镇企业两个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目标,同时规划,同时部署,同时落实。要加强乡镇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尤其要选好厂长、经理、书记;加强乡镇企业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乡镇企业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加强乡镇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广泛开展创建文明企业活动,为乡镇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组织保证。
(这是姜春云同志于今年1月14日在全国乡镇企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第2版(经济)
专栏:

  四月份工业生产稳定增长
本报北京5月8日讯据国家统计局今天发表的工业生产形势报告,4月份工业生产继续稳定增长,全国乡及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743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1.9%。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增长6.8%;集体工业增长14.3%;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增长14.6%。
4月份轻重工业同步增长。产销衔接情况较好,1—4月累计工业产品销售率94.3%,比上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在61种主要原材料产品中,有54种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能源生产低速增长,投资类机电产品生产有所下降。


第2版(经济)
专栏:

  我国经纪人发展迅速
本报北京5月8日讯记者潘岗报道: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经纪人得到了长足发展。到今年初,经纪人发展较好的河南省,持有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发经纪资格证书的从业人员5.5万人。
记者从今天在京召开的“经纪人管理暨经纪人法律问题高级研讨会”获悉,我国经纪人目前已广泛活跃在消费品、生产资料、金融、证券、期货、房地产、科技、信息、劳动力、运输、产权、文化、体育、旅游等各类市场上。


第2版(经济)
专栏:

  南昌六百余名下岗职工走进居委会
  锦州三名下岗女工到农村办鸡场
本报南昌5月8日电从今年5月1日起,在南昌市400多个居委会内,出现了一批佩带“居委会干部工作证”的新面孔。这是南昌市委、市政府把下岗职工再就业与居委会建设结合起来,从全市下岗职工中选聘出来的优秀人才。
今年年初,南昌市委、市政府针对一批居委会干部年龄偏大、素质偏低、工作无起色的实际状况,决定充实一批年龄轻、身体好、素质高、组织管理能力强的新鲜血液。他们把目光投向了下岗职工。经过调查摸底,面试笔试,组织考核,党委审批等程序,从1400多名符合条件的下岗职工中选聘了670人进入居委会重新上岗。这批受聘人员平均年龄40岁左右,全部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党员79人,省市级劳模8人。通过调整,全市居委会干部平均年龄由过去的54岁下降到41岁。(余清楚刘力)
据新华社沈阳5月8日电(刘志云)锦州市女工曹晓英、曹玉珍、曹玉凤三姐妹下岗后到女儿河乡办起养鸡场,自己有了新的用武之地,又带动了村里人养鸡致富。
1994年秋天,曹晓英从原锦州市低压锅炉厂下岗后,决定到农村搞孵化小鸡雏的买卖,获得了成功。曹晓英又动员两个妹妹、原锦州餐厅和锦州纺织厂下岗在家的曹玉珍和曹玉凤来农村和她一起干。就这样,曹氏三姐妹变卖了三个家庭的所有财产,在女儿河村买了房子和孵化机,办起了养鸡场。刚开始,她们把10万元的资金全部投了进去,可鸡雏一孵出来,就赶上鸡雏生产过剩,没有人买。曹晓英走村串屯地推销,一年下来,赔进去几万元。但曹晓英不气馁,继续干。为了学技术,曹晓英借买蛋之机,到附近鸡场学艺。孵出的小鸡出了毛病,为了保证信誉,三姐妹宁肯借钱也要赔偿用户的全部损失。就这样,三姐妹靠真诚与信誉很快打开了销路。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她们这买鸡雏、肉鸡和种鸡,使她们的买卖越做越大,效益越来越好。如今,三姐妹在这个村购买了三处住房,孵化机由1台发展到3台,固定资产由几万元发展到几十万元。


第2版(经济)
专栏:

  化工部第一勘察设计院面向市场转换机制
业务向两头延伸经营实行多元化
本报讯化工部第一勘察设计院面向市场转换机制,由原来单一的工程勘察单位向具有总承包能力的国际型岩土工程公司方向发展,为我国勘察单位的改革提供了经验。
从1987年起,这个院开始实行自负盈亏的企业化管理,工作任务也由部里分配改为自己到市场上找饭吃。如果再像过去那样只能进行地质、水文勘察,就很难在建筑市场上有竞争力。院领导果断提出,业务向两头延伸,实行多元化经营,逐步发展成为能够承担整个地下基础工程所有业务的总承包公司,同国际岩土工程体制接轨。
经过10年的努力,这一目标已基本实现。1996年,全院的固定资产和营业收入分别达到2300万元和5000多万元,职工人均收入近万元。全院已形成了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冷却塔填料生产三大支柱。后两项新业务的收入已占到全院总收入的80%。不仅做到年年自给有余,而且每年给国家上缴200多万元的税款。
这个院的新业务从无到有,并能在国内同行业领先,主要是坚持走科技兴院之路。全院每年都要拿出300多万元用于购买国内外的先进设备和进行技术开发。他们自己研究开发的成桩专利技术“引孔压浆沉桩成桩法”,解决了在砂层基桩施工的难题,灌注桩的速度提高1倍多,节约工程费30%以上。几年来,这个院先后引进和开发软基加固和成桩新技术、新工艺14项,掌握了在各类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施工技术,工程测绘、工程勘察、岩土工程等技术都居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
(夏俊生王彦田)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短讯

  波阳化工公司研制作物专用肥
本报讯江西省波阳县化学工业公司经常派科技人员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调查研究,根据各种农作物生长特点,研制开发适销对路的优质专用化肥新产品。
近年来,该公司研制成功适应棉花、油菜、西瓜等10多种农作物生长的系列专用复合肥。他们在磨刀石乡10亩棉田里使用添加硅专用肥,解决了棉花疯长难题,平均每亩比常规管理的棉花增产30%以上。为了使农村剩余劳力做到既能外出打工,又不误农业生产,他们就特意在水稻专用肥里配上除草剂,解决了外出打工农民稻田除草的问题。(绍业)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短讯

  葫芦岛加强县乡财源建设
本报讯葫芦岛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县乡财源建设的新路子,使县乡财源建设出现了喜人的新局面。
县乡财政是财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增加县乡财政收入,葫芦岛市立足于发展县乡经济,大力培植财源。一是加大投入力度,全市建立财源建设专用基金,按照省财政厅有关文件要求,有减补任务的把减补资金转作周转金,没减补任务的按上年财政收入2%转作周转金,专门用于财源建设。采取集中财力办大事,集中资金保重点的办法,把各类周转金、部分专项补助和世界银行贷款等捆在一起,集中重点投放,把有限的资金用在财源建设的刀刃上。二是加大涵养老财源和培植新财源力度,立足当地资源大搞综合开发,市、县两级共落实农业产业化重点扶持项目30多个,农业产业化的新格局已初步形成。(孟海鹰傅大利)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短讯

  许昌加快中小企业改革
本报讯许昌市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加快推进国有中小企业改革。目前已完成183家国有中小企业改制工作,盘活存量资产4.2亿元;妥善安置富余职工4296人。1996年完成工业销售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比上年增长26%和61%,销售产值,实现利税增幅及效益综合指标数均名列河南省榜首。
许昌市在加快中小国有企业改革中,从企业实际出发,因厂制宜,一厂一策。
(肖咸鸣朱巍)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短讯

  武陟贸工农经济结硕果
本报讯河南省武陟县积极发展贸工农合作经济。从1995年到今年4月底,全县共培植上规模、上水平、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合作经济组织4500多个,共消化农副产品38540吨,带动110万亩基地专业化生产,有8万农户约32万农民从中受益。
他们在推进农村产业化进程中,抓住“公司农户”不放,以点带面,促进了全县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焦作市中兴实业公司就是靠此发展壮大的。该县宁郭乡小聂村农民岳双喜,在焦作中兴实业公司帮带下,养了3万只鸡和1000头猪,带来收益35万元。像岳双喜这样的养殖专业户,焦作中兴公司共帮带了670多户。(宋敏)


第2版(经济)
专栏:

  好设备要用好
本报评论员
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钢铁项目,宝钢投产十几年来,已取得辉煌业绩。目前,宝钢在钢产量、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出口创汇等方面在全国冶金系统夺得四项第一,不仅收回了全部投资,而且使国有资产增值了1.2倍。
今天,回过头来看,高起点引进是宝钢成功的重要基础。如果没有高起点的引进,不可能有宝钢今天的辉煌。我国是一个经济、技术还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高起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无疑是实现赶超战略的捷径。宝钢的引进成功使我国钢铁工业与国外的差距缩短了20年。
但是,如果仅仅引进“一流的设备”,而我们自己没有“一流的管理”、“一流的队伍”相配套,高起点引进战略恐怕也难成功。
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都引进了不少先进的技术、设备,其中一些项目之所以没能见到宝钢这样的成效,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缺了与“一流的设备”相配套的“一流的管理”和“一流的队伍”。道理很简单,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并不是决定劳动生产率的唯一条件。再好的生产工具,首先要人来操作;其次,对于现代化大生产还有一个组织运行的方式方法问题。也就是说,设备越先进、规模越大,对我们的现代化管理、人员素质的要求也就越高。如果我们在管理上、队伍素质上达不到相应的水平,引进的技术设备就很难发挥出应有的效益。因此,如何使引进的先进设备,通过现代化的管理,达到最合理最高效的运行状态,就成为引进先进技术之后,摆在企业面前的头等大事。同时这也是决定引进战略最终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
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宝钢在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同时,在如何用好先进设备,使之最充分地发挥作用上大做文章。十几年来,宝钢不仅不惜花8000万美元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管理软件,而且更加注重结合自身特点和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狠抓管理创新和队伍素质的培养,探索出一整套具有宝钢特点的现代化管理模式。如集中一贯管理、专业化协作,主辅分离管理和作为生产经营中心的财务管理等等。这些都从“软件”上保证了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使先进的“硬件”充分发挥了效益。
我国有句俗话叫“不要在麻袋上绣花”。道理很浅显:麻袋不是绣锦,在麻袋上绣花虽然花了不少工夫,但绝不可能产生“锦上添花”的效果。宝钢的经验告诉我们,科学、严格的管理和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基础,有了这样的基础,引进的先进技术设备才会发挥最佳效益,为企业锦上添花。我们的企业切不可只把眼睛放在引进先进技术设备上,而忽视加强企业管理、培养过硬的职工队伍。


第2版(经济)
专栏:

  以人为本鼓励成才
青岛东贸职工学业务成风气
本报讯一个创办仅四年,80%的职工是青年人的企业,经济效益却以每年平均10%的幅度递增,连续两年被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成为“山东省零售商业百强”。这是青岛东方贸易大厦以人为本,注重职工培训的成果。
“抓住了青年,就抓住了企业的希望”是东贸领导的共识。四年前,近千名几乎清一色刚出校门的青年人汇集在这座现代化综合商厦里,平均年龄仅20岁。大厦领导视青年人为财富,坚持经商与育人结合,加强职工培训,提高职工素质。
自1993年春天开始,一个高规格的人才培训工程拉开了帷幕。第一个讲学班就是聘请日本专家讲解现代商厦管理与服务技巧,为期一个半月。四年来,青岛东方贸易大厦先后派职工出国考察研修达30多人次。大厦开设《半月谈》系列讲座,每半月一次聘请专家、学者举行专题讲座。大厦建起了图书室、电教中心、微机教学室,并出台了自学奖励政策,鼓励青年职工自学,对获取大本、大专、中专学历者一次性分别奖励2000元、1500元、800元。(王以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