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5月8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泰晤士报》总编辑发表谈话
对香港前途持乐观态度
本报伦敦电记者李文政报道:英国《泰晤士报》总编辑彼得·斯多德最近就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等问题同本报记者进行了谈话。他对香港的前途表示乐观,并认为香港回归中国后,英中两国能建立起前所未有的良好关系。
斯多德先生说,他对香港的平稳过渡抱有希望。在这个过渡阶段,英中双方必须十分慎重,确保对双方立场、观点做到正确、全面的了解。英中双方必须以良好的愿望和信心解决而不是加重过渡阶段的问题,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谨慎和抱有信心。
斯多德先生说,他同意这样一种看法,即香港回归中国之后,英中双方就卸掉了一个历史包袱,英中关系从此面临发展的新契机。
他说,全世界都在密切注视着香港的回归,以及回归后的发展趋势。医生、律师、记者会注视香港变化对他们职业的影响;金融界会注视因香港回归给市场带来的变化。与世界其它地方相比较,香港更依赖信息的自由流动,香港基本不生产什么东西,是一个服务性经济体系。
他在谈到最近一两年香港的人员与资金又开始回流时说,他对香港前途持乐观主义态度。在香港,人们会感受到那里的乐观情绪和对前途的信心。人们总是告诉你:“我们能解决、能处理出现的问题,我们能找到答案。”要在未来50年保持香港的和平与稳定,维护“一国两制”,需要各方表现出政治家风度和良好愿望。
他说,他知道在中国同样存在着乐观情绪和良好愿望。如果英国工党在大选中获胜,新的工党政府可能从一个新角度去看待与中国的关系,英中双方就有机会建立我们两国间前所未有的良好关系。
他在谈到“一国两制”这一构想对中国和平统一的意义时说,必须确保香港回归取得伟大的成功。否则,不仅对香港不利,对那一地区的安全也不利。


第6版(国际)
专栏:

  葡萄牙总理会见宋健
新华社里斯本5月6日电(新华社记者杨志刚、科技日报记者钱三妹)葡萄牙总理古特雷斯6日会见了正在里斯本访问的中国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宋健。他在会见中说,葡、中在科技领域的合作将会成为两国未来关系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古特雷斯说,葡、中两国既有发展高科技的共同任务,又面临着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为此,两国可以开展合作的领域很多。他说,作为总理,他将致力于加强两国在政治、经济、贸易和科技领域的友好合作。
宋健说,中葡两国不仅在科研领域,而且在发展高科技产品和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领域,应加强合作。他还表示,应进一步加强两国科技界、产业界之间的交流和交往,为此他欢迎葡萄牙科技界和产业界人士经常到中国访问。
宋健是率领一个中国政府科技代表团于5月4日抵达里斯本,开始对葡萄牙进行访问的。他参加了在里斯本举行的中葡第二届科技混合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中、葡两国确定了27个合作项目,内容涉及新材料、能源、环保、生物等十几个领域。
宋健还会见了葡萄牙科技部长马里亚诺。


第6版(国际)
专栏:

  中国支持共同打击国际枪支犯罪
据新华社维也纳5月6日电(记者刘云峰)中国常驻联合国维也纳办事处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李长和大使6日指出,中国支持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国际枪支犯罪活动,尤其是打击跨国枪支走私贩运的犯罪活动。
李长和说,中国高度重视维护社会治安和公民人身安全,重视加强与有关国家的合作,并采取坚决措施有力打击非法制造和贩运枪支的犯罪活动。中国政府在加强枪支管理、清理整顿民用枪支的生产、销售秩序方面作了大量工作。李长和建议联合国有关机构继续举办专家会议,协助国际社会研讨防止枪支犯罪的措施;各国加强在这一领域的信息交流,协调办案。


第6版(国际)
专栏:

  日舆论批评西村破坏日中关系大局
本报东京5月7日电今天,此间舆论对日本众议院议员西村真悟昨天登上钓鱼岛一事反应冷淡,对西村行动破坏了中日两国关系多有批评。此间外交界人士称,这表明日本公众不愿因钓鱼岛问题影响中日两国关系的大局。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山静六继昨天对西村行动表示“遗憾”后,在今天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进一步表示,西村登岛未经允许,触犯了“轻度犯罪法”,属违法行为。有关部门将对其进行讯问。西村所在的日本新进党内,也有许多有识之士批评了西村的行动。该党干事长西冈武夫表示,最近新进党的领导人刚刚访问过中国,与中国建立了友好关系,西村此番行动帮了倒忙。
《朝日新闻》今天发表了一篇题为《自行其是将损害国家利益》的社论,批评西村的行动破坏了日中两国关系。社论在强调了日本对钓鱼岛的立场后说,尽管如此,日本政府采取了不因此事恶化日中两国关系的慎重态度。对日中双方来说,因这个问题而破坏两国关系都是不符合自身利益的。领土问题容易刺激国民感情,引起国家间对立,因此,对这种问题应从现实出发,作出冷静的判断。社论批评西村的行动是发泄自己对政府对华政策的不满,并试图以此诱导舆论。但是,他们的行动对日中关系的发展和该岛问题的解决毫无作用。
社论最后告诫说,政治家有根据自己的判断行事的权利。但是有损国家利益的自行其是只能造成混乱。
另据此间新闻媒介报道,美国国务院发言人今天在谈到西村事件时,也批评他昨天登上钓鱼岛的行动是“挑衅性行为”。他说,美国不支持围绕该岛主权问题加剧紧张局势的任何行动。


第6版(国际)
专栏:

  扎伊尔问题首脑会议将举行
蒙博托总统前往加蓬
据新华社金沙萨5月6日电(记者戴汉武、李发全)扎伊尔总统发言人卡布亚6日在此间宣布,非洲法语国家关于扎伊尔问题的小型首脑会议7日将在加蓬首都利伯维尔举行。
卡布亚说,蒙博托总统已决定参加这次由加蓬总统邦戈主持的首脑会议。据悉,喀麦隆总统比亚、刚果总统利苏巴、中非总统帕塔塞、乍得总统代比、赤道几内亚总统姆巴索戈和多哥总统埃亚德马等非洲法语国家的元首将出席这次会议。有消息说,此次会议主要由蒙博托总统向其他总统通报他4日同扎伊尔反政府武装领导人卡比拉首次会晤的情况,同时通报扎伊尔政府在会晤后准备采取的措施。
本报约翰内斯堡5月7日电记者温宪报道:扎伊尔总统蒙博托当地时间今天上午已经离开首都金沙萨。据扎伊尔官方发言人称,蒙博托总统此行系前往加蓬首都利伯维尔参加有关大湖地区危机问题的首脑会议,他将于本月9日返回金沙萨。但此间舆论普遍猜测说,蒙博托很可能一去不复返。


第6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扎伊尔向避免血战艰难迈步
本报驻南非记者温宪
在经过几番令人眼花缭乱的多边外交活动后,扎伊尔总统蒙博托与“解放刚果—扎伊尔民主力量联盟”领导人卡比拉终于在5月4日举行了首次面对面会谈。尽管会谈未能就扎伊尔最高权力安排问题达成一致,但毕竟是在朝避免一场决战方向迈出艰难而可喜的一步。
几个月来,国际社会一直积极促成扎伊尔交战双方进行直接谈判,以期通过政治解决方式结束扎伊尔战乱。继交战双方代表4月5日在比勒陀利亚举行首次面对面会谈之后,积极充当调解人的南非又为蒙博托与卡比拉首次直接谈判不遗余力奔走。面对大势已去的时局,蒙博托总统改变了以往的拒绝态度,同意与卡比拉举行会谈。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下,卡比拉也勉强同意与蒙博托见面,但他一再重申,在与蒙博托见面时他只想谈一件事,那就是蒙博托下台的问题。一方出于无奈,另一方非常勉强,虽然各有需要,但相互间又充满敌意与猜忌,就使得这一会谈因时间、地点、安全等问题一拖再拖。在南非总统曼德拉、联合国及非统组织特使萨农的参与下,拖着病体的蒙博托最终于5月4日与卡比拉在停泊在刚果黑角港外的南非海军“欧坦尼夸”号补给舰上举行了首次会谈。
扎伊尔局势的焦点已经从战场上的胜败转移到蒙博托时代后的权力安排问题。在这一关键问题上,此次会谈未能弥合蒙博托与卡比拉之间的严重分歧。蒙博托在会谈中的主要立场是:实现停火;建立一个负责组织扎伊尔大选的临时权力机构;保证将权力移交给经大选后产生的新总统。这一立场既表明蒙博托已默认自己在位32年的历史即将结束,又表明他仍想拖长在位时间,并明确表示不愿将权力直接交给卡比拉。卡比拉的立场则是:他本人领导的“解放刚果—扎伊尔民主力量联盟”将成为临时权力机构;反政府武装有权决定进入这一临时权力机构的政治党派;蒙博托必须直接向卡比拉领导的临时权力机构交权。主持这一会谈的国际调解人5月4日宣布,蒙博托和卡比拉将在8天至10天后在同一地点为弥合双方分歧举行新一轮会谈,与此同时,反政府武装“暂时中止”全线进攻。
事实上,卡比拉一直未在停火问题上做出任何让步。会谈刚一结束,卡比拉的态度立即强硬起来。他于本月5日在卢本巴希发出最后通牒,要求蒙博托立即辞职,否则反政府武装将于近日内将他逐出金沙萨。同时,卡比拉还提出一项移交权力的具体设想:蒙博托必须签署一份直接向卡比拉移交权力的书面文件,文件的签署将标志扎伊尔战争的结束;他将保证蒙博托及其家人的人身安全;蒙博托必须公开呼吁政府军放下武器,使他们纳入反政府武装;宣布向卡比拉移交权力后的12小时后,在距金沙萨以东约200公里的肯格举行政府军投降仪式;宣布移交权力后的24小时,反政府武装进入金沙萨并成立新政府。与此同时,解散现政府和议会。尽管卡比拉关于反政府武装已逼近至距金沙萨机场不到60公里的说法未得到证实,但金沙萨政权确乎面临着何去何从的严酷选择:蒙博托或是在卡比拉上述要求面前就范,从而有可能出现免于流血冲突的“软着陆”,或是坚持原有立场,最终在有着数百万人口的首都金沙萨引发一场决战。
值得注意的是,旧的秩序被打碎后,新的矛盾会突出起来。一段时间以来,反政府武装联盟内部已出现对卡比拉“专权”的不满,前总理齐塞克迪等反对党人士也早已放出风声,表示他们在促进扎伊尔政局变化中功不可没。扎伊尔各种政治势力已将目光集中在新的权力机构组成问题上。破旧立新之际,一番动荡与摩擦势所难免。(本报约翰内斯堡5月6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就未来关系文件举行第五轮谈判
北约与俄仍有严重分歧
新华社布鲁塞尔5月6日电(记者陈贽)北约秘书长索拉纳与俄罗斯外长普里马科夫6日晚在卢森堡就确定北约与俄罗斯未来关系文件问题举行了第五轮谈判。由于双方在北约东扩问题上依然存在严重分歧,会谈未能就上述文件的草案达成一致。
会谈结束后双方发表的一项声明称,本次会谈“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工作还将继续进行”。声明还说,索拉纳和普里马科夫同意进一步谈判,以便“尽早”达成一项协议。
俄罗斯不久前表示,如果与北约的谈判进展顺利,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将与北约16国首脑于本月27日在巴黎签署上述文件。因此,6日的谈判能否取得突破被认为是27日能否签署文件的关键。北约人士在会谈后表示,双方就文件内容最终达成一致还要举行多次会谈。
俄罗斯认为,北约东扩将不可避免地威胁到俄的安全利益,因此一直要求北约作出有约束力的明确保证,承诺不在新成员国领土上部署核武器和常规军队,不把北约的军事基础设施向俄边界推进。北约多次表示没有在新成员国部署核武器和大量军队的计划,但始终拒绝就此作出永久性的承诺。目前双方处于互不相让的僵持阶段。


第6版(国际)
专栏:

  墨美总统签署两项声明
在反毒和移民问题上加强合作
本报墨西哥城5月6日电记者张仓吉报道:今天,墨西哥总统塞迪略和美国总统克林顿在这里签署了两项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将在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管辖权的基础上建立反毒联盟和处理移民问题。
墨美两国总统在建立反毒联盟的联合声明中明确作出五项承诺:相互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管辖权;两国共同承担反毒责任;全面处理毒品犯罪问题,同时解决毒品洗钱和毒品供需问题;以对等方式在两国实施反毒计划和行动;保障反毒法律的实施。声明还表示,两国将共同制定具体的反毒战略计划,加强反毒合作和协调。
在关于移民问题的联合声明中,墨美两国领导人承诺加强双边合作,以妥善方式处理两国间的移民问题。联合声明确定了三项原则:两国政府都有权根据国际法准则和双边合作精神,制定并执行符合本国利益的移民法规;恪守两国1996年5月7日签署的《领事保护备忘录》,尊重移民的人权;本着发展经济,保障家庭团聚和尊重移民人权的原则,处理移民问题及共同边界事务。


第6版(国际)
专栏:

  阿拉法特同魏茨曼会晤
本报开罗5月7日电记者刘水明报道: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拉法特同以色列总统魏茨曼昨晚在埃雷兹举行会晤,并就恢复巴以在安全方面的合作达成一致。
阿拉法特和魏茨曼的会晤是巴以和谈中断7个星期以来,双方最高层次的接触。在持续两小时的会晤结束后,阿拉法特和魏茨曼微笑着走出会议室对记者宣布,在美国的参与下,巴以双方准备恢复安全协调。阿拉法特说,巴以都有维护安全的需要,巴自治政府知道安全对于巴以人民的重要性。阿拉法特形容他同魏茨曼的会晤是务实的和坦率的,他对这次会晤将加强和平进程不表示怀疑。据悉在会晤中,魏茨曼建议阿拉法特直接同以总理内塔尼亚胡举行会谈,遭到拒绝。


第6版(国际)
专栏:

五月七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鹏同莫桑比克总统希萨诺在总统府举行会谈。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传真照片)


第6版(国际)
专栏:

  李鹏总理看望我驻赞人员
据新华社卢萨卡5月6日电(记者杜振丰)正在赞比亚进行正式友好访问的国务院总理李鹏和夫人朱琳,今天下午在中国驻赞比亚使馆,看望使馆工作人员和其他中国驻赞机构、在赞公司企业和援外人员代表。
李鹏总理向大家介绍了中国发展与赞比亚及整个非洲友好合作关系的方针政策。他说,要在新的形势下,找到新的路子,拓宽经济合作的渠道。
他勉励大家,为了中赞友谊,为了我国和非洲国家的友谊,为了我国自己的经济建设而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更加和平的环境,在工作中不断取得成绩,从另一个角度来支持我们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陪同李鹏总理访问的国务委员兼国家体改委主任李铁映还向大家介绍了国内经济形势和改革开放方面的情况。


第6版(国际)
专栏:

  法总统会见邹家华
新华社巴黎5月6日电法国总统希拉克6日在爱丽舍宫会见了应邀来访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并就两国经贸合作事宜交换了意见。
会见中,邹家华向希拉克转达了江泽民主席和李鹏总理的问候。他表示希望通过这次访问增进双方的相互了解,进一步推动两国在各个领域,特别是在经济技术方面的合作。邹家华说,近几年来,中法两国领导人保持了经常性的往来与接触,推动两国关系不断发展。希拉克总统为加强法中友好关系,促进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作了很大努力,中方对此给予高度评价。他相信,希拉克总统即将对中国进行的访问,不仅对中法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世界上也会产生重大影响。中国政府正在为希拉克总统访华作积极、认真的准备。
希拉克表示对即将访华感到很高兴。他说,法中两国对当今世界的看法有共识。冷战结束后,世界正在不可避免地走向多极化。中国发展迅速,欧盟建设正在继续取得进展。中国和欧盟将是未来多极世界中重要的两极。欧中之间应加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关系,法国愿意为此作出努力。
希拉克说,越来越多的法国投资者和企业家意识到中国在当今和未来世界的重要性,到中国开办合资企业已形成较强的势头。


第6版(国际)
专栏:通讯

  政治干扰商务又一例
——美方中止与中远公司租约风波纪实
本报驻联合国记者周德武
4月14日,美国洛杉矶高等法院作出判决,宣布长滩市港务局与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美洲公司签订的租用长滩旧海军基地码头的合同无效。21日,长滩市港务委员会决定接受法院的判决。
带着众多的疑团,记者驱车前往坐落在新泽西州的中远美洲公司总部。
公司总裁马泽华开门见山地告诉记者,公司正常的商务活动正受到美国一些别有用心者的政治干扰,他们带着有色眼镜,把租用美国长滩市废旧海军基地这个纯商业行为,视为一起政治事件,同时开动宣传机器,对中远进行无中生有的中伤,损害了中远的声誉。
马泽华告诉记者,16年前,中远公司以一年数千万美元的价格间接租用了长滩港码头,随着中美两国间贸易的发展,中远集装箱运输量急剧增长,已发展到每周三次班轮停靠美西港口。港口陈旧的设备、落后的技术设施已难以满足迅猛发展的业务需要。为了更好地开展业务,中远打算在长滩和洛杉矶地区租用集装箱专用码头,这样既可提高服务质量,也可大大节省开支。马泽华对此解释说,世界十几家大船运公司都在美国租有自己的专用码头,相比之下,中远起步是较晚的,因此,中远拟定租用新码头的计划是无可非议的。
长滩港务局在获悉中远的发展计划后,出于开发长滩的需要,提出把刚刚废弃的长滩海军基地改造成民用码头租给中远,而把中远现在使用的旧码头转让给他方。长滩市算过一笔帐,中远承租码头可以为其带来2600个就业机会,每年纯税收100万美元。加之,别的船运公司对中远现在使用的码头也有兴趣,长滩港务局的开发计划可谓一举多得。
马泽华说,租用长滩港并不是唯一的选择。中远让长滩及洛杉矶港务局提出各自的租用码头报价。在对长滩海军基地码头及洛杉矶400号码头进行比较、论证后,从经济实惠及港口发展潜力出发,中远最终选择了长滩。1994年4月14日,长滩港务局与中远签订了租用旧海军基地码头的意向书。1996年11月15日租约正式签字生效。租约规定,长滩市投资2亿美元改造旧海军基地,中远每年以1450万美元承租该码头10年。为此,中远与有关机械制造公司定购了6部巨型起重机,价值达3000多万美元。
中远业务蒸蒸日上,引起了美国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不满。在今年初美国某些人反华恶浪的推动下,他们把矛头指向了中远。中远被指责参与“向美非法献金”活动。对此,马泽华表示,所谓“中远”参与非法献金完全是无稽之谈。他强调,中远的业务与政治完全无关,这笔合同是长滩市求之不得的商业交易。因为这完全是长滩市的利益驱动,其出发点是为了刺激长滩市的经济发展。
在巨大的政治压力下,洛杉矶高级法院今年3月要求长滩港务局重新考虑承租案,但长滩港务局作出了维持租约的决定。一些批评者指责港务局在未撤销租约前,对承租案进行检讨,立场难以公正客观,于是法院4月14日作出了停止租约的判决。
马泽华告诉记者,承租案风波已经完全超出正常的商业范围,演变成一场十足的政治战。根本原因是:承租方来自中国,一些固守冷战思想的人凭空臆想为中远从事政治活动。然而,连美国国防部都不愿相信,在关闭的海军仓库内能找到与美国国家安全有关的任何东西。美国防部发言人称,海军情报处认为,开发计划无国家安全的隐忧。
马泽华强调,长滩港务局单方面宣布中止租约,并不意味着租约就不存在。记者从公司获悉,4月24日,中远美洲公司已致函长滩市港务局,对长滩港务局单方面撤销合同表示关注,公司保留包括索赔权在内的所有法律权力,并密切注视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本报纽约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