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5月8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

  时代的呼唤和评论的使命
李准
变革的时代,千载难逢。潮流所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呼唤着文艺创作的新的辉煌,也呼唤着文艺评论的新的高涨。
在推动文艺繁荣中,评论的作用至关重要,不可取代。创作和评论从来就是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的。新时期伊始,文艺评论的高涨成为当时我国思想解放潮流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成了创作繁荣的有力先导。党的十四大以来,评论工作的加强与改进也是创作出现新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在,实现我国文艺的更大繁荣的宏伟目标,正赋予文艺评论更光荣也更艰巨的历史使命。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进程中,在大众传媒、多种娱乐方式迅速发展的进程中,文艺评论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评论工作怎样才能很好地肩负起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当然,这需要有各级领导和全社会对评论工作的进一步重视,需要有评论阵地的开拓,需要有评论工作外部条件包括物质条件的继续改善,但归根结底,还是要靠评论工作者增强使命意识,提高主体修养,用加倍的努力去抓住新的机遇,迎接新的挑战。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前提是认识时代,把握时代的要求。作家艺术家要自觉地深入生活,从人民的生活中汲取题材、主题、情节、语言、诗情和画意;评论家也要积极投身两个文明建设的潮流,努力从时代生活中汲取命题、观念、激情、语汇、方法和文采。用时代精神哺育自己,才能在迎接新的挑战中赢得主动。
文艺评论的精髓是对创作和鉴赏规律的发现与阐发。对规律的发现与阐发有多深入,它对创作和鉴赏的积极引导作用也就有多大。今天,我们的文艺事业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评论和创作一样,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真正把握时代精神脉搏和人民群众审美需求的发展趋势,才能从根本上揭示我们这个时代艺术创造和鉴赏的独特规律,更好地服务于以优秀作品鼓舞人,并从总体上推动文艺评论水平的不断提高。
从事文艺评论要求评论家必须具有真正的艺术感觉。艺术感觉是构成评论魅力的重要因素,但艺术感觉也是一种历史的生成。只有自觉地去捕捉时代脉搏,积极汲取时代生活和文化信息的各种营养,评论家的艺术感觉才能变得新鲜、敏锐而又丰厚,为评论增添吸引力和感染力。
诚然,评论家也要有评论个性,有自己对创作和鉴赏的独特发现。然而,评论个性的追求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脱离时代要求去随心所欲。在当今我国,能够成为时代和人民需要的最有个性光彩的杰出评论家的,必定是那些最有才华同时又最能把握时代要求、最有资格做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与愿望的代言人的评论家。
真正的文艺评论,不仅是评论家的知识积累、理论水平、文化功底、艺术修养和写作才能的集中体现,而且是评论家的人生态度、时代使命感乃至整个人格力量的结晶。也正因如此,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文艺评论的新的高涨的过程,也必将是文艺评论工作者在时代潮流中全方位地塑造自己、提高自己的过程,这也是造就一代杰出文艺评论家的必由之路。
创作需要献身,评论也需要献身。浮躁是创作和评论共同的大忌。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执著;少一些变相广告,多一些真知灼见;少一些游戏心态,多一些使命意识;少一些过眼成空的泡沫,多一些能够传世的佳作!面对时代的召唤,人民的期望,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评论家为评论献身,用自己的生命去铸造我国文艺评论的新的辉煌。 (作者为中国文联副主席)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

  认真学习邓小平文艺思想
方全林
邓小平文艺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集中体现了党在新时期的文艺思想、文艺路线和文艺方针。加强对邓小平文艺思想的学习,在正确理论指导下推动文艺创作的繁荣,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时代赋予文艺的使命。
文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需求和审美习惯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文艺要“真实地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反映人们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本质,表现时代前进的要求和历史发展趋势”,必须首先提高理论水平,提高“认识生活、分析生活、透过现象抓住事物本质的能力”。在邓小平文艺思想的指引下,上海的文艺工作者积极投身时代生活的激流,努力把握时代的脉搏,开创了文艺园地欣欣向荣的新局面。实践证明,邓小平文艺思想是文艺繁荣发展的根本道路。
新的文艺实践总是需求新的理论作为指导。新时期以来,上海的文艺创作在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创作手法与风格流派等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当代现实生活题材的创作呈逐年上升趋势,各种文艺样式都在寻求新的发展与突破。在新的形势下,文艺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如,如何正确理解文艺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如何正确处理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创作自由与社会责任、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如何全面实现文艺的认识、教育、审美、娱乐功能,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文化水平?对这些关系到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发展方向,关系到文艺自身的前途和命运的重大理论问题,邓小平同志和江泽民同志都作过精辟的论述,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并重申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双百”方针,提出了“文艺不从属于政治又不脱离政治”的论断,以巨大的政治和理论勇气,实现了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根本转变,为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指明了方向。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条件下,一方面,艺术生产力的解放,吸收、借鉴世界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为文艺发展注入了活力;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和外来的腐朽文化也会在许多方面影响我国文艺的健康发展。邓小平文艺思想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社会主义新文艺的建设勾画了跨世纪发展的宏伟蓝图,指出我们的文艺要“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堂堂正正走向世界”。这些为社会主义文艺的未来发展开拓了视野,确立了目标,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把握。 (作者为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

  电视文艺评论亟须加强
仲呈祥
在文艺评论中,我以为年轻的电视文艺评论亟须加强。
近900座无线电视台、千余座有线电视台和进入社会的2.8亿多台电视机组成的庞大的传播网络,使我国电视观众的日常拥有量已逾8亿。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电视文化的生产和消费大国。电视节目的两大主干,是新闻类和文艺类节目。而文艺类节目占了整个节目播出总量的60%以上。电视文艺节目受众面广,在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别的文艺形式难以替代的作用。唯其如此,作为电视文艺创作孪生兄弟的电视文艺评论亟须加强。
这是因为,第一,电视文艺评论的现状严重滞后于创作。至今我国尚未建立国家级的电视文艺资料馆,作为民族电视文化档案的某些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优秀电视剧,如《新岸》、《蹉跎岁月》等,或已脱磁,或已很难觅到,这不仅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而且给研究和评论带来了难以逾越的困难;至今我国尚无国家级的电视文艺研究机构,这也给培养和造就一批通晓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掌握丰富的电视文艺研究对象的高水平评论人才,带来了困难,也就很难从根本上结束电视文艺评论队伍的散兵游勇状态;至今我国尚无培养造就电视文艺专门人才包括电视文艺评论人才的高等学府;至今我国尚未健全国家专门管理电视文艺的职能机构,管理的滞后必然会带来对电视文艺评论工作的某种松懈。第二,科学的电视文艺评论对于培养广大观众形成群体性的沉稳而不浮躁、深邃而不肤浅、高雅而不媚俗、幽默而不油滑的健康文明的审美心理和鉴赏习惯,对于形成电视文化生产和消费的良性循环,都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第三,科学的电视文艺评论介入电视文艺创作对于实施精品战略、促成优秀作品问世,也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第四,优秀的电视文艺评论同时还是促成电视文化与书籍文化结缘互补的桥梁。对于多数观众说来,电视文艺节目都是稍纵即逝、一次性的,而电视文艺评论见诸报刊,甚至汇集成书,那么,一册在手,便可反复阅读,深入思考,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广大观众(读者)的鉴赏修养和思维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电视文艺创作者们的审美创造能力。 (作者为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

  倾听群众呼声推出评论精品
郑伯农
一、要充分重视广大群众对文艺的评论。
历史上的传世之作,大约都要经受住两种考验:群众的考验和时间的考验。归根结底,时间的考验也是群众的考验。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就必须承认人民群众是文艺作品最权威的评定者。
说人民是文艺的权威评定者,并不意味着抹煞专家的作用。文艺评论工作,主要应由专门家来承担。但专家应当反映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意愿。进入新时期以来,我们的文艺评论一度很繁荣,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它比较及时、深入地反映了广大群众的要求。后来,文艺理论批评出现了某种迷惘和困惑,问题也出在和人民的关系上。在一定场合,群众欢迎的作品,在专业评论圈子里反应冷漠;群众不欢迎的作品,被舆论媒体炒得很热。群众用无声的疏远,来表示对这种状况的不满。近一个时期以来,情况有了可喜的变化,不少报刊努力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群众的意愿在我们的文艺评论中逐步得到凸现。但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解决。
我认为,要改进和加强文艺评论工作,首先要进一步重视群众对文艺的评议。这有两个途径:一个是舆论媒体要辟出栏目,更多、更充分地发表广大群众、特别是基层群众对文艺工作和文艺创作的意见。另外一个是评论家应更多地倾听群众的意见,并从中吸取营养。评论工作者应把倾听群众对文艺的意见作为深入生活的重要项目之一。评论家当然要有自己的个性和独立见解,但反映群众呼声和发展评论个性不是相互排斥的。评论家要继承前人的成果,集中群众的智慧,这样才能站稳脚跟、见多识广。
二、文艺评论也要出精品。
江泽民同志把作家和评论家比作孪生兄弟。评论具有独立的品格。优秀的评论文章,本身也应该是精品。它不但可以对创作和鉴赏发挥启迪作用,还能够深刻地影响人们的思想境界和审美情趣。
如果说,创作中的精品力作比较欠缺的话,那么,理论批评中的精品力作就更欠缺了。造成这种状况,有外部环境的原因,也有评论队伍本身的原因。一方面,经费的拮据、人才的流失、阵地的缩小,给评论事业带来种种困难。另一方面,评论队伍中浮躁、急功近利的情绪的滋长,也严重阻碍着优秀成果的诞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文艺企事业单位要在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前提下努力争取两个效益的一致,同时,也要警惕商品交换的负面效应。
现在,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问题已引起许多同志的重视,党中央对此十分关注。我以为,要把出精品当作改进评论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评论工作者要力戒浮躁和急功近利,发扬坐冷板凳和厚积薄发的精神,抵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潜心钻研,精益求精。一篇见解精到、说理透彻、材料翔实、语言生动的优秀评论文章,胜过千百篇空洞干瘪的说教。也只有产生出足够数量的旗帜鲜明、评价公正、有说服力、有启迪作用的优秀评论文章,才能牢牢地占领阵地,使那些导向错误、观点荒谬、哗众取宠的文章逐步退出舆论媒体。 (作者为《文艺报》主编)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

  改善图书评论工作
伍杰
图书评论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近几年来,书评事业有很大的发展。这表现在各级领导越来越重视书评,书评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书评队伍不断壮大;书评阵地也在逐渐扩大,有10多家专业的书评报刊,有几家电视台和多家大报有书评专版专栏,这些阵地对读者有相当的影响力;书评文章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1980年时,全国各大报刊全年只发表书评文章450多篇,1994年有4280多篇,增加了近10倍;书评的研究和学术气氛在增加,书评理论在发展,已有一批书评理论著作问世。总之,书评事业在蓬勃发展。
根据近几年的实践,书评事业的发展,首先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高扬主旋律,坚持正面评论,主旨在提倡评好书,引导读好书,批评坏书,促进多出好书。第二,书评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心平气和,各抒己见。在和谐与宽松的气氛中进行争鸣,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第三,书评的评论面宜宽泛。读者有许多不同层次,对图书的需求多种多样,广泛地评论各类图书,才能引导各类不同读者读不同类型的好书。第四,书评和读书活动相结合,专家评书和群众性评书相结合,书评才有生命力,才能深入发展。第五,书评必须有可读性,有审美价值,使读者爱读,才能发挥书评的作用。
书评仍然面临许多困难,要繁荣书评,发展书评仍然有许多工作要做。首先是各级宣传文化出版部门的领导要更加重视,要加强领导,要有经常的组织工作。要培养出接受批评的气氛和环境,特别是培养被批评者对正确批评的承受力。其次要培养一支稳定的高质量的评论队伍。这支队伍有事业心,愿意奉献,能坐冷板凳。评论中能冲破人情关,认真读原著,客观公正地评论。第三,要巩固和扩大书评阵地,用书评的方式丰富读者的文化生活。第四,要有有利于发展书评的政策和条件。
(作者为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

  借鉴、认识和了解
吴元迈
从总体上说,这些年来我们在介绍评论和吸收借鉴外国文艺思潮、流派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绩,对提高和改进我国的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产生了积极良好的影响。然而,不能不看到我们在评论和吸收它们的时候,由于没有顾及到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的具体情况和特点,而盲目地照搬照抄、不加分析地加以运用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其负面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依我看来,要真正做到“洋为中用”,首先得全面地认识了解各种现象的全貌和本质。这是评论和借鉴的前提和基础。当然,这种认识和了解,其本身就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和经验,困难就在于如何全面认识和准确了解。引进中出现的歧见、问题和弊端,可能就来源于此。对外国的东西,或人云亦云,或瞎子摸象,或总以为自己有理,也许无不与此有关。
我想,以“后现代主义”为例。这些年,我国报刊上对它的议论不少。在当代西方,有人说:后现代主义是后工业社会的文化逻辑;有人说:启蒙时代尚未结束,后现代远没有到来;有人说:后现代是指每个时代的精神危机时期;有人说:后现代是后期的现代主义;有人说:该让后现代主义休息了;有人说:后现代主义已经过去了,等等。究竟后现代主义是什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既然西方的“后现代主义”在西方尚且有歧见、有争议、缺少确定性,我们对此进行介绍和了解,探讨和研究是必要的,但无须以此来概括和总结我国文坛的某些现象,提出我国的“后新时期”、“后悲剧”、“后现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等。至于有的文章把西方的“后现代主义”视为体现了当代艺术规律的世界性,看作“中国文化与文学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那就更值得讨论了。
其实,在“后现代主义”的故乡——美国,远非人们都接受它。美国学者埃默里·埃里奥特主编的大型的、最新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1988),并没有运用“后现代主义”来概括和总结二次大战结束以来的美国文学创作和批评。我想,这不是该书的作者们疏忽或视而不见。这值得我们注意和思考。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

  拓开思路落到实处
肖云儒
文艺评论对于文艺创作、文艺舆论乃至社会舆论有着重要影响。面对新的时代生活、新的文艺态势、新的欣赏要求,如何进一步搞好文艺评论工作,我想结合陕西的情况,提几点建议。
第一,文艺评论界需要有一个自己的组织。1994年,在省委宣传部支持下,我们成立了陕西文艺评论家协会,作为省文联系统12个专业文艺家协会中的一个,它联络组织文艺界的评论工作者,也和已有的图书、影视和戏剧评论组织密切协作,初步形成了一个在省内有一定影响的20人左右的评论中心和百人左右的梯层结构队伍。作为党联系文艺评论界的一个纽带,省评协密切配合宣传部和文化、广电、出版主管部门,组织或参与了许多评论活动,出了成果。1994年度由宣传部组织、评协主要实施的《邓小平文艺研究》一书,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据了解,目前已有近10个省、市成立了文艺评论协会、学会,有些省的地、市也有这样的组织。建议在条件成熟时,成立全国性文艺评论家协会。有了一个组织,全国性的文艺评论基金、奖励,重点文章、活动的组织,就可落到实处。
第二,文艺评论要尽可能参与创作的全过程,对重点作品的质量形成一个积极的动态保障体系。从陕西的情况看,主要是让评论家参与把好一头一尾两个关口——对一些综合艺术(影、视、剧)的重点作品,评论界常常从立意立项开始就参与讨论;中间跟着看提纲、看样片、看原稿或清样;最后在审定、评论、报奖时,也不同程度地介入。这样动态的参与,比之仅仅在成品出来之后的一次性评论,能减少许多遗憾。它体现了重在建设、以立为本的精神,体现了评论对重点创作的集中关注,也有利于批评的展开。
第三,在继续重点扶持精品评论的同时,要十分关注地方的、尤其是基层的评论。近年来,陕西除了组织力量进行中国西部文化艺术和长安文化课题、20世纪陕西文学课题的系列研究之外,还以省、市(地)联办的方式,先后在榆林召开了陕北题材作品讨论会,在延安召开了革命历史题材作品讨论会,在安康召开了汉水文化讨论会,在宝鸡召开了西秦文艺讨论会。地方和基层的评论力量比较薄弱,中央和省上的关注,常常是促进当地创作进入更大格局的重要因素。
第四,在进一步组织好专业文艺评论队伍的同时,要关注在新情况下开展群众文艺评论的新路子。陕西各地市的群众影视评论坚持了多年,图书和文学评论也在多家报刊搞过群众性征文活动。这也给文艺评论吹进了新鲜空气,为这支队伍的更新提供了后备力量。由于经费短缺和青少年关注中心的转移,这些活动搞得很艰难,如何更多地动员社会力量搞好它,亟须探讨解决。(作者为陕西省文联副主席)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

  队伍的素质建设是关键
陆贵山
为了繁荣创作,增强精品意识,弘扬社会主义文艺的主旋律,必须改进文艺评论,其关键在于加强文艺评论队伍的素质建设。
文艺评论作为“运动着的美学”实际上是批评理论化和理论批评化的过程。文艺评论总是体现着对一种文艺观念的理解和运用。因此,提高文艺评论的品位和水准,必须选择和确信一种科学的文艺观念。只有加强基础理论建设,才能鉴别和辨析各种文艺观念的高低、优劣乃至益害,从而坚定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特别是恩格斯的“美学的历史的观点”的信念。只有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去阐释和评价作品,才能使文艺评论科学化。强化和优化文艺评论家的基础理论建设,对加强评论家的理论功力,提高评论的理论深度,对端正创作思想以及增强作品的思想境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艺评论家应当培养自己的健康的乃至高尚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不断拓展和优化自己的审美意识结构,开阔自己的文化视野和人文情怀,用开放的审美心态去承接和吸纳古今中外一切有价值的审美文化,以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的思想库存。文艺评论家和文艺创作家好比一对孪生兄弟,必须协调彼此之间血缘般亲情关系。他们之间是相互塑造的。文艺创作家为文艺评论家提供发展理论的契机和源泉;文艺评论家对作品的真知灼见的审视有助于增强文艺创作家的“理论情结”和精品意识,从而提高作品的“思想深度”。一方面要求深厚的理论功底,一方面必然尊重文艺的审美属性和特殊规律,只有实现这两方面的完美的融合,文艺评论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和改善。
文艺评论家同样扮演着“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的角色。同样必须时刻牢记,不管自己有多么大的才华和成就,都是人民的儿子。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创作和评论虽然以个体的自由劳动的形式操作,但决非孤立的本人行为。文艺评论家应当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确定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建设两个文明和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服务的坚定目标,承担起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讲政治,讲原则,讲正气,体现和发挥自身的人格力量。强化和优化自身的人格意识和思想文化素质,保持清醒的头脑,用正确的审美标准,处理好继承民族传统和借鉴外域文化的关系,不泥古,不崇外,不媚俗,增强反对和克服庸俗化和贵族化的不良倾向的自觉意识。要注重文艺评论家的职业道德建设,提高自身的理论思维能力,为文艺创作指明正确的舆论导向。只有端正评论思想,才有助于端正创作思想。文艺评论家应当用自身的健康的高尚的人格力量,推动文艺创作的高水平的繁荣和提升,为催生无愧于我们伟大时代的艺术精品,以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

  文艺评论要面向创作实际
曾镇南
文艺评论的功能,虽然有过很多繁复庞杂的阐释,但如果从批评实践的表现来看,还是鲁迅先生讲得最直接明快,那就是浇灌佳花,芟除杂草。也就是称赞好的,批评坏的。当然,这一批评功能要发挥得好,要害在于一个“准”字,要把理说到点子上,说透彻了便能服人。
我觉得我们现在的文艺评论,在发挥自己的功能以促进创作,特别是催生、扶植优秀作品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还存在着亟须改进的问题,那就是它与创作还存在某种隔膜或疏离的状况。
社会主义的文艺评论要以浇灌人民文艺的佳花为主,这是没有疑义的。问题是文艺评论在这方面发挥的作用还很不够。或者是情况不明,力量分散;或者是歧见纷呈,难有共识;或者是人为炒作,轰动一时;或者是兰生幽谷,却知音难觅。种种缺失,其源盖在于对创作实际缺乏深入而全面的掌握。这当然也可以责难批评家学风粗率,不肯用功,但当前创作数量繁巨,在庞大的作品堆积面前,穷个人或几个人毕生之力,也无法沙里淘金、拔草觅苗。这只有在有关方面加强领导下,群策群力,才能逐渐形成推荐优秀作品的准确的共识和合力,使文艺评论在扶植佳花方面发出更热情、更精当、更鲜明有力的声音。
同时,要着力改变目前文艺评论在芟除杂草方面软弱无力、无所作为的状况。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复杂,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对创作的实情若明若暗。比如:“杂草”蔓延滋长的范围和程度如何?某些“杂草”反映出来的创作思想、创作倾向对整个创作的实际影响怎样?有没有“香花”其表“杂草”其里的现象?在芟除“杂草”的批评中,怎样做到既细致说理、犀利有力、切中肯綮而又与人为善、固本扶元、治病救人?这些问题,不深入到对具体作品的评析中去是做不到的。因此,在使批评家敢于和善于直面创作中的“杂草”,营造正常的批评和争鸣氛围方面,有关方面还需要做大量工作。 (作者为《文学评论》副主编)


返回顶部